晋宁石寨山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文物考古 > 晋宁石寨山

出版社:文物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01028443
作者: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馆//晋宁县文物管理所
页数:353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二  建制与历史沿革  三  历次工作情况及主要收获  第二章  墓葬综述  一  墓葬概况  二  随葬品概况  第三章  墓葬分述  第一节  大型墓葬    —  M71    二  M69  第二节  小型墓葬    —  M51    二  M52    三  M53    四  M54    五  M55    六  M56    七  M57    八  M58    九  M59    一○  M60    一一  M61    一二  M62    一三  M63    —四  M64    一五  M65    一六  M66    —七  M67    —八  M68    一九  M70    二○  M72    二一  M73    二二  M74    二三  M75    二四  M76    二五  M77    二六  M78    二七  M79    二八  M80    二九  M81    三○  M82    三一  M83    三二  M84    三三  M85    三四  M86    第四章  结语  一  分期  二  断代  三  有关问题的探讨  四  小结  附表  附表一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登记表  附表二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青铜器统计表  附表三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铜铁合制器统计表  附表四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金器统计表  附表五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银器统计表  附表六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玉器统计表  附表七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玛瑙器统计表  附表八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绿松石器统计表  附表九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陶器统计表  附表一○  石寨山第五次发掘墓葬出土铁器、石器、木器、骨(贝)器及其他统计表  附录  附录一  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一至第四次发掘墓葬登记表  附录二  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一至第四次发掘墓葬出土器物登记表  附录三  云南晋宁石寨山墓地第五次发掘人骨鉴定报告  附录四  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金属器的分析和研究  附录五  云南晋宁石寨山M71出土圆形铜扣饰贴片的矿物结构分析  附录六  云南晋宁石寨山M71出土部分玉、石器的矿物学鉴定    后记英文提要

作者简介

《晋宁石寨山:第五次发掘报告》收录了晋宁石寨山的第五次发掘报告。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晋宁县志》记载:“石寨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上蒜乡石寨村西面,距滇池水岸约1000米,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30~100厘米。1955年3月云南省博物馆进行了局部试掘,出土磨制石器6件,另有骨锥、蚌刀、陶纺轮及一个灶台遗迹和1具仰身屈肢葬骨架。陶器多为碎片,有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及夹砂灰陶,器形有盆、罐、圈足器等”。

图书封面


 晋宁石寨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今天拿到了期待已久的石寨山第五次报告,比起1998年6月在《文物》杂志上的简报分量自然重了不少。写作者在绪论和后记中都提到该报告编写的艰辛,由于时隔多年文物分散在各单位保管,文物的照相、绘图、采样都很困难,相当一部分文物不能直接观察进行整理,但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及川西高原一带分布着众多族群,《史记》等汉代史籍称之为“西南夷”。由于文献记载有限,对西南夷历史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考古发掘与研究。有关西南夷的考古工作各地开展的程度不同,其中与滇关系密切的滇池、抚仙湖地区在这方面成果一直较为丰富。过去六十年来,石寨山、李家山等遗址作为滇池区域战国秦汉考古的重要成果,陆续出版了系列的考古发掘报告。《晋宁石寨山第五次发掘报告》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报告也于 2009年出版面世。该报告公布了1996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晋宁县石寨山遗址清理的36座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石寨山位于滇池东岸,是一个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小山包,山上岩石嶙峋,基岩是石灰岩,西、北面的土层堆积很薄,平均厚度在几十厘米,有的直接由岩石裸露;东、南部的土壤堆积相对比较厚,厚达几米。在西、北面断崖的剖面上,可以看到含有大量螺蛳壳和陶片的层层堆积。石寨山的西北部发现大片的贝丘遗址。过去关于滇池岸边的贝丘遗址的发掘报告多认为属于新石器时代,但是2005年晋宁小平山的发掘进一步确认这些贝丘遗址是青铜时代而不是新石器时代,该遗址不仅有过去石寨山墓葬发掘少有的陶器而且首次发现了房屋建筑遗迹。小平山遗址距离石寨山遗址距离仅300米,而且文化面貌基本相同,同属于石寨山文化,这样就为理清石寨山墓葬遗址与附近遗址的关系提供了佐证。写作者认为就目前的遗存来看,至少春秋早期,石寨山就已被用作墓地。现今滇池池面的海拔为1886 米,BP3000-2500年之间的春秋时期,滇池的海拔是1896米,现在石寨山周围的湖岸堆积都在滇池湖面以下,石寨山和它附近的几座山头是分布在滇池东南岸的几个小岛。写作者这样费心的描述对于理解和探索石寨山遗址的文化内涵和石寨山文化族群的世界观是十分重要的。窘于目前考古报告编写体例的限制,写作者没有把石寨山墓葬和附近的遗址放进一个整体的框架进行编写。从读者的角度看如果能把一到五次发掘的墓葬分布平面图和附近遗址的平面图汇总起来对于理解石寨山文化的空间图式就能提供更多的方便。虽然没有历次发掘的总平面图,但报告的附录部分为想了解石寨山遗址整体面貌的读者提供了有用的资料。附录一《石寨山第一至第四次发掘墓葬登记表》,由于第一至四次发掘距今年代久远,文物分散各处,很多资料对于读者来说无法核实,这样一个历次墓葬登记表就为复原石寨山遗址墓葬的总体面貌提供了钥匙。附录二《石寨山第一至第四次发掘墓葬出土器物登记表》按照墓号的顺序列出出土器物,遗憾的是没有把调拨到国家博物馆的一起编列,但却是目前石寨山出土文物最全的记录了。第一次看石寨山第五次发掘的简报时,M71上层黑褐色土的顶部东北角有用不规则的石灰石堆砌的厂字型建筑引起了小生的兴趣。正式报告的表述和简报一样,但附了彩色图版。我们知道石寨山文化墓葬里面经常有大墓在墓顶被石灰石压着,由于年代久远,不得知其上是否有封土,但有一说是墓顶被封好后若干年又被挖坑进去的石灰石打破,并有燃烧的痕迹(这是否是祖先崇拜的仪式不得而知)。但是M71上面的厂字型建筑(可能是方型建筑,仅遗留东北角)并没有打破或燃烧的痕迹,可能是墓葬上面的纪念碑性质的建筑。或者是该期数个墓葬与其它墓葬的边界,但是考虑的石寨山的地形和地势,墓葬的分布集中在土壤较厚的地方,或许这也是晚期墓经常打破早期墓而并没有形成独立墓园的原因吧。由于盗掘和保存等原因,第五次报告的编排上以M71为主,从P25-P113都是关于M71的内容,M71保存较好,出土器物410件(组)(M71的出土器物统计是以考虑的物品分类状况为基础的),这样的统计就避免和其它石寨山文化随葬品丰富的大墓进行对比时产生歧义,比如在进行铜泡钉这类数量繁多的物品时,以包为单位和以实际数量为单位(铜泡钉出土数量多者往往达数百)有很大的出入,由此墓葬随葬品在总的数量上就有相当大的差异。附录三人骨鉴定报告由朱泓等编写,M54 B个体有两颗侧门齿生前拔除的情况,谓之凿齿风俗。从拔牙风俗的源流看,有两个方向。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早期,以后向西南方向到江汉地区的屈家岭、再到云贵川少数民族中一直保留到近代。向南向珠江流域、东南沿海。那么石寨山文化的拔牙风俗是否如上述地区一样,因酸性土壤的因素,骨骸保存不佳,只能留待更多资料才能解答。说到石寨山的拔牙风俗,还有一个也是和中原地区有联系的因素。附录六M71出土部分玉、石器的矿物学鉴定由荆志淳编写,鉴定方法是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进行无损鉴定。很多矿物学的名词一般读者是不了解的,但鉴定报告用一个很有趣的主元分析模型来说明,让人一目了然。从附录六图五 “M71出土部分玉器与殷墟出土有领壁、戚以及现代已知软玉的比较” 可以知道殷墟出土的有领壁呈现的牙黄、灰白的不透明色与石寨山出土的有领壁极其相似,都是透闪石软玉,在图五的分布上可以聚在一起,而却和现代已知产地的一些软玉是截然分开的。说明这些器物的玉料来之未知地点。另外图五说明的一点是石寨山的有领壁可能是来自中原的历史传世品。玉器的溯源是个复杂的问题,必须结合器物的形制、风格、质地和具体的考古问题,而不能就玉料谈玉料,分割玉料质地物性、来源和器物类型、社会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否则我们将无法复原各类玉器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情境。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期待已久,今天终于拿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