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风韵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通俗说史 > 逝去的风韵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04
ISBN:9787101055061
作者:杨泓
页数:335页

章节摘录

插图

内容概要

  杨泓:男,满族,1935年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大学毕业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汉唐考古学、中国美术考古、中国古代兵器考古。   主要学术专著:《中国古兵器论丛》、《美术考古半世纪》、《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内容简介当我们远离古战场刀光剑影、血火交并的嘶杀呐喊,尘封几千年的斧钺勾叉、刀枪剑戟把我们的思绪拉回了久违了的战火弥漫的岁月。古代兵器见证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迁。

书籍目录

生活
中国古代的名片——爵里刺
(1982)铜博山香炉
(1986)镜奁•镜盒•镜台
(1994)针
(1962)步舆•平肩舆•步辇
(1990)从卫贤《高士图》谈“举案齐眉”
(1991)家具演变和生活习俗
(1987)说坐、跽和跂坐
(1993)屏风
(1979)“屏风周昉画纤腰”——漫话唐代六曲画屏
(1990)帐和帐构
(1980)胡床
(1982)隐几
(1987)古文物图像中的相扑
(1980)马舞与舞马
(1984)
战争
(1994)商代的兵器与战车
(1998)剑和刀
东周的剑椟与剑鞘
(1998)马矟春秋
(1994)说“戟”
(1999)从时迁盗甲谈起——漫话中国古代甲胄
(2000)白马金具装
(1986)古代的砲——发石机
(1961)虎贲•虎符•虎节
(1998)车战的悲剧
(1980)降魔变绢画中的喷火兵器
(1986)武库和兰锜
(1982)汉魏六朝的军乐
(1981)
艺术
(1977)三星堆铜像
(1988)汉俑楚风
(1992)汉玉新风
(1992)汉代小型雕塑
(1986)中国画像砖艺术的轨迹
(1990)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1992)山东北朝墓人物屏风壁画的新启示
(1991)记柿庄金墓壁画“捣练图”
(1997)跳跃的玉兔
(1987)是何意态雄且杰
(1981)骆驼艺术
(1982)记古代滇族动物造型艺术
(1980)从唐墓三彩驴谈起
(1990)一唱雄鸡天下白
(1993)天降仙猿
(1992)龙舞晴空
(2000)亥年话猪
(1995)犬文物漫谈
(1994)地下星空
(1965)雷公怒引连鼓辨
(1991)车马坑和殉马坑
(1992)四川早期佛教造像
(1996)“影塑”和“塔柱”
(1982)金棺银椁瘗“舍利”
(1987)七祖墓塔披露的禅宗秘史
(1992)蓟县独乐寺辽塑十一面观音像
(1988)宁夏五塔
(1991)红莲朵朵出“化生”
(1980)
异域
(1989)七子镜
(1986)日本古代的埴轮艺术
(1983)海东文物话寄生
(1988)天马和障泥
(1986)青瓷羊的启示
(1991)
后记

编辑推荐

《逝去的风韵》编辑推荐:文物是最为真实的历史资料,它们以其自身的形象,记录了某个历史时期曾经参与过的种种社会生活。《逝去的风韵》即通过一件件文物,带你走近古人的生活、战争与艺术。

作者简介

我们今天所说的“文物”,在古代多数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实用器物,因此文物所折射出来的,正是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古代社会某些方面的细节。本书即是由文物专家用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示,来为你讲解文物所体现的时代风貌,探寻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生活”主要是通过古代家具的演变,探寻古人生活习俗的变化;“战争”主要通过兵器的变化,挖掘古代战争方式的演变;“艺术”则带你穿越时空,亲身领略文物的时代风貌……文物,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图书封面


 逝去的风韵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为啥又没人看过这书然后写书评?其实我不爱写书评,尤其是这种看过后没太大感想的书。。。可是我规定自己要给自己看过却没人写过的书写个书评的。。。。。好吧,杨泓杨大师,是我国著名的美术考古学家!反正我就认准他是美术考古的了!还是老大那方面的人物呢!那这本书呢,是讲文物的~也就是把器物类型分分类规整规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资料找起来很方面,可是以前呢,那就不容易了。所以啊,就算现在看起来一般的书,也是费了很大努力的~恩,要好好读书!
  •     《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是中华书局于2007年出版的一本文集,收录了杨泓先生撰写的普及性文物考古小品。所收的短文主要写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少量文革以前的作品。杨泓先生1935年生人,自1953年开始学习中国考古学,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汉唐考古、中国美术考古和中国古代兵器考古的研究。本书将其所撰分为生活、战争、艺术、异域四个部分,将文中提及的文物按使用目的或类型的不同划分开来。这种划分方法的边界相对模糊,但大致给读者翻阅时提供了简单的检索,如有关家具和家居实用类的文物位于“生活”板块;兵器类位于“战争”板块;但一些更抽象的家居装饰用品、墓葬内部空间的装饰、和宗教相关的文物多在“艺术”板块;而出土于海外(朝鲜半岛、日本),在国内能找到渊源的文物则归入“异域”板块,读者容易各取所需,阅读最感兴趣的部分。每篇小品文看似仅三五千字,实则内容充实厚重,无一没有大量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一同,伴随着作者敏锐的视角和审慎的思考组成。杨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就是《考古》、《考古学报》的编辑,又参与《文物》杂志的编辑工作。经手的大量考古简报、报告,杨先生对同类型的文物熟知度高,在时间和空间的广度上都非常大,在使用时可谓信手拈来。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在杨先生的巧妙串联下真正向世人诉说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过去的时代风貌。如《屏风》一文,作者从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中出土的木屏风开始谈起,说到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出土的彩绘木屏风架、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出土的小型陶制屏风、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前室壁面所绘拜谒图上墓主人身后的立屏,比较他们的尺寸大小、长宽比例和安装方式,也总结了汉代壁画和画像石上所见屏风的一般形制特点;后又提及山东安丘画像石上的屏风来说明屏风挂物的这一使用功能;至于屏风的装饰,实物例证选取了北魏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屏。司马金龙墓的漆屏风已经朽毁,还有屏板和础座出土,再与屏上画面中所绘屏风两相对照,大致可以推测其原有样式和安装方法,并以山东济南东魏天平五年崔令姿墓出土的覆钵式滑石屏风柱础为佐证。文中还提到了河南禹县白沙宋墓,讨论了宋时中小地主家庭的室内陈设和屏风屏心装饰。但是,作者并未囿于考古出土的材料,从行文来看,作者想要将屏风进行通史性的梳理,在考古材料有缺环的地方,通过文献、传世绘画材料讨论屏风的功能、装饰、形制和陈设。而最让人佩服的是杨先生讨论问题的视野和角度,他不只关注物件本身的形式样貌,更关注它的功能、它和周围空间的关系和它是如何在古人的生活中发生作用的。作者在开篇先推测了屏风作为日常家具的原因——“可能因古代建筑物结构不如后世严紧,为了挡风,就制造了这种家具。在床后安置的屏风,除了挡风的功能以外,还可供人依靠又叫做‘扆’”,表明了屏风可能的起源和挡风、屏蔽的功能。随着讨论的进行,作者又提到“古代建筑,由于用材、技术以及生产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常常是一座建筑而具有多种功能,为了适应起居、会客、宴饮等不同要求改变室内的布局,需要随时将室内的空间按需要重新分割。这种分割,主要是用可以及时设张或撤除的屏风,配合悬于梁枋的帐幔来完成的。因此,屏风在当时不但是家具,同时也是建筑物的一种轻质的活动隔断。此外,坚实端直的木屏风上还可以安装架子和挂置器物,以供坐卧在床榻上的人随时取用”,可见屏风的设置与古代建筑的特点、古人生活起居的方式密不可分,真正将文物还原到了它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之中。有了这样的铺垫,读者就不难理解随着社会发展、建筑进步、生活习俗和室内陈设发生的变化,屏风的形制、样貌、功能和使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还被赋予了一些审美观念、等级上的涵义。从一个物件(屏风)沿时间轴的演变,讨论到中国历史上绵延一千多年的生活习俗和建筑技术的变迁和进步,可谓对古人日常生活之洞见。关于高坐具的引入、建筑技术的进步引发的建筑空间的增高和扩展,进而冲击席地起居的习俗、改变了旧时的礼节是贯穿杨先生谈论家具和家居习惯类文物的一条线索。无论是《从卫贤<高士图>谈“举案齐眉”》、《家具演变和生活习俗》、《说坐、跽和跂坐》还是《帐和帐构》、《隐几》,无不在行文中提及这一革命性的转变。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背景,各个文物之间不再是独立的点的个体,而是被串联在历史脉络上的、反应当时生活情境的物件。作者还带着这种思路考察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他注意到,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器皿上的装饰花纹带的位置都很一致。浅腹圜底或者小平底的盆,花纹只出现在口唇上和里壁;器腹呈球状的罐类,花纹带自上申延近于底部;大部分器皿主要花纹带集中在器高1/2处,在器高1/5处以下,一般都没有装饰。同样,杨先生将这些器物放置回它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分析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境无法分离。受限于物质条件,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席地起居,生活器皿也放在地上,对或站或蹲的人们来说,它们的视线恰落在器皿上部花纹带的位置,而不会轻易看见器物下部向内收缩的地方,因此形成了上述装饰带分布位置的规律。进一步,他谈到观察新石器彩陶时,只有像当时的居民那样俯瞰,而非像现在这样平视,才能最好地欣赏其装饰效果。这不禁让我想到现在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若能降低放置彩陶的展柜高度,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彩陶纹样之美,甚至通过不同高度的展柜配合图片,说明杨先生的研究成果,是不是会更好地让现代人理解史前时代祖先们的生活呢?除了将文物还原到当时的情境思考其功用的思考方式,杨先生运用文献方式方法也带给人很多启发。历史本身就是连接和解释文物的线索,如《山东北朝墓人物屏风壁画的新启示》一篇,作者先从史书记载中得知,自南齐永元年间,“七贤”画的构图发生变化,开始在主像侧旁加绘侍者,但这一转变没在南朝文物中找到例证,却在山东地区的北朝墓室壁画中发现了近似的构图。配合同一座墓(临朐崔芬墓)的顾恺之式出行壁画,提出山东是当时南方物质文化影响北方的重要交往通道。但杨先生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从崔芬这个人入手,进一步讨论清河崔氏在这交往中的作用。结合在淄博市临淄区窝托村南发掘的崔氏支系和《魏书》、《南齐书》的记载,作者窥见清河崔氏留仕南朝的人士和北方崔氏家族人士之间的互动和他们在政治上所起的作用,推测南北朝时崔氏家族的特殊情况或许就使得南朝的许多文化影响传达到北方,特别是这一家族的老家山东地区。此时,作者要讨论的是文化传播路线和重要节点的问题,文物本身是这一讨论的新线索,就像是文化传播的截面,但若没有历史和文献的积累,很难构成一个有说服力的完整的论述。另外,很有趣的一点是作者对同一母题的持续关注。文集中与“马”相关的文章就有《马舞与舞马》、《是何意态雄且杰——中国古代雕塑中的骏马》、《白马金具装》、《车马坑和殉马坑》、《海东文物话寄生》、《天马和障泥》等,讨论了和舞马、战马、辕马相关的文物遗存,有作为雕塑的马,有作为图像艺术的马,还讨论了马和车的殉葬、马与其他兵器的配合使用以及相关马具的变化。这些角度各异的探讨涵盖了极大时空范围内与马相关的文物,从物质遗存反推了人与马的密切关系。马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看似不起眼但又非常重要的一种角色。比如军事用马,其种类、马具使用方式的不同,直接关系到军力的强大与否和国家的对外关系,而车马殉葬也表明其地位之崇高。在对历代雕塑骏马造型变迁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杨先生显示出非凡的洞察力:汉代马的造型巨变反映了武帝时期与西域诸国的密切来往;汉末政局动乱,马的造型就变得呆板;而经过五胡十六国金戈铁马的洗礼,马的雕塑作品重现矫健之力,南北方的造型也因为社会习俗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感;随着隋唐盛世的到来,马的造型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意态雄杰,气韵生动。这本文集对很多读者来说可能是接触文物考古的一本兴趣读物,但对我来说,其实是信息含量很大的一本书。杨先生的短文透露出一种针对单件/单种文物进行研究的方法论。对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来说,对宏观历史进程的把握、对文献材料的熟悉和对考古材料的积累都是必不可少的。而面对文物本体,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将文物还原到当时当地。若只是单一地描述形制,讨论其外形上的变化,就跑偏了通过物质文化探索古人生活的研究出发点。这不仅需要材料的积累(这本身在那个年代就更为不易),还需要善于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并用清晰的头脑去思考。这些小品文看似闲谈,但没有一篇的写就不是因为作者对材料的深度把握和思路的绝对清晰,这不仅需要融会贯通的能力,还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在阅读上,为了使和现代人生活有较大距离感的考古文物不给读者造成艰深晦涩的感觉,作者还需要有深入浅出的语言运用能力,杨先生文笔平易近人,缓缓道来,字里行间透露出他淡然豁达的态度。当然,本书还有令人感觉遗憾的地方。可能是因为版权的原因,图片的数量远少于文字中提及的考古材料,图片的印刷质量也不是很高。另外,若是能有针对相关考古材料的其他研究的注脚,想必对拓宽认识更有裨益。不过这对于一本通识性的读物来说,要求未免过于苛刻了些。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有些写于七八十年代的文章很有时代特色,一看就知道是老文章。文章的时间跨度挺大的,有的比较通俗,有的像考古报告比较乏味。对于盔甲那篇比较有印象,原来老三国里好些盔甲都不靠谱,一些配件只有日本武士盔甲才有Orz
  •     平实浅近易读,很不错的入门读物,只是图嫌太少,文章多短小,读罢颇有不尽之感。。
  •     欣赏那种娓娓道来的风韵。
  •     总算搞清楚了古人的“跽”“跪”“坐”的区别
  •     目录即是一个个的概括 基本上是常提到的一些文物
  •     合肥爱知书店,六折,于2009年4月18日。
  •     关于文物的通俗读物
  •     很有趣
  •     杨爷爷做了几十年的编辑工作,写书讲课都兼具深度和趣味性,而且在美术考古方面也算前辈了。文章不是很长,读起来不费劲,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一些启发,看到他的思考方式与行文风格。好书!
  •     图书馆借到,已阅
  •     想从玩家变学者,先读读这个。这书也说明了一个玩家有的时候锻炼锻炼,比我们这些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强。
  •     E2-1 K87/26a 这样科普类的解读才让文物富有生命力,喜欢关于家具、兵器、壁画和雷公那几篇,原来吕布不使方天画戟而用矛。
  •     考古其最本质的需索,即是通过文物投射古人的生活风貌吧。这书很直观。
  •     很不错有意思的一本书,表现不枯燥。以前只知道日本继承汉唐文明的高度化,却说不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表现,看过这本书,你真的能理解为什么说日本有汉唐遗风,从生活起居作息风俗,席地而坐、相扑……看黑泽明的电影里面都是有表现的
  •     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比较类似,属于文物的普及型读物,能大致了解各种文物,并能大致了解文化发展历程,推荐阅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