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学:自白与对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新史学:自白与对话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301108604
作者: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
页数:317页

内容概要

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Maria Lúcia Pallares-Burke),巴西圣保罗大学历史学教授,剑桥大学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专长为文化史研究。著有The Many Faces of History(2003)等。
英国著名史学家Peter Burke的夫人。

书籍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1
致谢/1
导 言/1
1 杰克·古迪/l
2 阿萨·布里格斯/3l
3 纳塔莉·泽蒙·戴维斯/53
4 凯斯·托马斯/91
5 丹尼尔·罗什/125
6 彼得·伯克/155
7 罗伯特·达恩顿/195
8 卡罗·金兹堡/227
9 昆廷·斯金纳/265
索引/303
译后记/318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邀请了当代世界最著名的9位新史学家,就新史学的潮流内外及史家个人的学术历程展开对话,将历史学家们原本可能会深藏不露的经历和思想清晰地展现出来,探究了历史学家们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背景,为当代史学实践的可能性、问题和关注点提供了新的洞见。是一部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总结之作。本书已经有多种语言的版本,是史学著作中的通俗畅销书。 

作者简介

在这本别开生面的书中,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一伯克考察了所谓“新史学”的特性。帕拉蕾丝一伯克在与九位引领了这场运动的学者的对话中,探讨了历史写作的新路径。在一系列的访谈中,阿萨·布里格斯、彼得-伯克、罗伯特·达恩顿、卡洛·金兹堡、杰克·古迪、丹尼尔·罗什、昆廷·斯金纳、基思·托马斯和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就他们的主要著作以及他们与别的重要史学家和理论家之间的关系,回答了相关的问题。
帕拉蕾丝一伯克促使每一位历史学家来说明他们的方法的合理性,反思自己的思想轨迹,她将历史学家们原本可能会深藏不露的经历和思想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些访谈探究了历史学家们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背景,为当代史学实践的可能性、问题和关注点提供了新的洞见。其结果就是这样一部生动而予人启迪的著作,它对于学生和研究者而言都会具有吸引力。
在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名声显赫的学者和一位敏锐的巴西提问者之间的这一系列对话。对于文化史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而言,是再好不过的入门书了。这位提问者具有一种杰出的能力,从她的对话人那儿套取极有意义的东西,让我们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以及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

图书封面


 新史学:自白与对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作者:周兵 这是一本以“新史学”为题的书,还未读时不禁疑问先起:这会是怎样的一种新史学?历史学又将有何新的变化?想到此,先要来回顾一下百年来各种“新史学”的变迁。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撰文倡议“新史学”,纵论史学之性质,批判中国封建旧史学,由此发动了“史学革命”。从此,“新史学”一词便成为历史学推陈革故、求变创新的代名词,以“新史学”为题的论著也往往在历史学潮流变换的关头应运而生。在海外同样如此,1911年美国人詹姆斯·鲁宾逊也发表了一部《新史学》,拉开了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序幕。它以西方史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为题,针对以兰克史学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史学,也提出了改进研究方法、推动史学进步、进行历史学革命的主张。中国学界对鲁氏《新史学》的译介又转而成为中国“史学革命”的巨大助力,早在20年代何炳松先生便翻译了该书;60年代齐思和先生又执笔重译,该译本在坊间、学界都流传极广。  70年代,一批年轻的法国史家再次重提“新史学”。当时的法国史学,布罗代尔为代表的第二代年鉴历史学正如日中天,这一次的“新史学”要反对的是历史学的过分社会科学化,它是前一次新史学的继续和进一步深化。其编者和作者多为年鉴学派第三、第四代重要成员,它反映了70年代后法国年鉴学派、乃至西方史学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该书在80年代被编译为中文,亦定名为《新史学》,是新时期里关于法国年鉴派史学最重要的译著之一。  新世纪里,又一本《新史学》被翻译出版了。不同于以前种种以“新史学”为题的论著,它至少有两个新的特点。特点之一,是体裁的变化。一本书里同时集中了九位当今欧美最重要的历史学家,编者巴西女历史学家帕拉蕾丝-伯克以访谈的形式,让这九个人物敞开心扉,娓娓讲述各自的生活和研究工作。访谈的形式,不仅让读者了解到许多从他们论著中无法获得的鲜活而生动的思想、经验和感受,也使这些历史学家用一种更加直接和简洁的方式对其历史认识做了说明。作为采访者的帕拉蕾丝-伯克一人兼有多重的身份,也为这部访谈添色不少:首先她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并专长于文化史的研究;其次,作为一名女性学者,编者观察敏锐又为人亲和,性格细腻又擅长提问,因此被访者往往能够毫无顾忌和掩饰地倾肠而诉;第三,帕拉蕾丝-伯克来自巴西,而被访问的历史学家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欧美史家,所以这些访谈不仅是采访者与被访者、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之间的对话,还是一次跨文化的学术交流,而且这些访谈最初基本上都先以葡萄牙文发表于巴西,编者和读者有着非欧美的文化背景,这一点令中国读者在阅读中更易产生亲近之感;最后,她还是书中的一位被访者——彼得·伯克的夫人,伯克是蜚声国际的著名文化史家,因了这一层关系,帕拉蕾丝-伯克在学术交往上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特点之二是书名中所标榜的“新史学”。此新史学已非彼新史学也!这一点从九位被访历史学家的学术背景中也不难看出:杰克·古迪由人类学跨越到历史学,主张这两个学科的融合和相互借鉴,其研究涉及文化史的多个领域;阿萨·布里格斯属于六七十年代英国左翼社会史家中的一员,但他很早便涉足到了物质文化史的研究中;纳塔莉·泽蒙·戴维斯不仅在法国史、妇女史领域建树卓著,更从70年代起便率先尝试结合历史学和人类学进行研究,是社会文化史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凯斯·托马斯所研究的也是社会文化史或历史人类学,他早在70年代便在对宗教和巫术的文化史解释上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丹尼尔·罗什是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的代表之一,他主要从事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内容涉及书籍、服饰和日常用品等;彼得·伯克是当今最活跃的文化史家之一,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对社会文化史(或新文化史)的历史实践和理论总结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罗伯特·达恩顿借助年鉴学派的心态史和吉尔茨的人类学开辟了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一个独特领域——阅读史;卡罗·金兹堡是意大利微观史学的代表人物,他对巫术等大众文化史的研究已成为了文化史的经典;昆廷·斯金纳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巧妙地结合了政治史和思想史两个领域,开拓了一个独特的思想史学派。综上所及,以上的九位历史学家共同代表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取向,它是70年代末法国年鉴第三代史家所开始的“新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新发展,是受“语言学转向”或“文化转向”影响的历史学由社会史向新文化史(或社会文化史)发生转折的一个结果。  无独有偶,几部同以“新史学”为题的史学论著竟为我们串起了20世纪历史学演变发展的一条线索,也同样期待这一部《新史学》的译著可以为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及其进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原文载《中华读书报》2007年2月7日〕
  •     正如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提到的,在先研究历史之前,应该研究历史学家。本书作者对话的九位欧美史学大腕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而他们丰富而多元的个人经历与对时代与历史的洞透,无疑让我们再次深深感受到历史的美感。无可讳言,有的史家已经注意到中国读者的反应。正如彼得·伯克在访谈中指出,我不知道中国的读者在读这本书时是否会老是想着毛泽东,相信很多朋友看到此处都会会心的微笑的。
  •     在中国史学界的语境之中,新史学的概念定义还是比较模糊的。“新史学”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应该是由梁启超最先提出的,这样的一种史学范式对于当时的中国史学界是所谓的“新”史学。同时,改革开放之后,“新史学”又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内涵,也就是对于49年以来的史学的一种反思与更张。在这种更张之下,暗含着一种对于过去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批判与扬弃,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从中又出现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的理论价值问题。而对于马克思理论对于史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们无论在过去与现在都没有给与认真地思考。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西方史学界的观点是可以给与我们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可以发现,在西方史学界“新史学”(New History)已经成为了一种专有名称,最突出的就是在社会史和文化史方面的巨大革新。这样的一种新史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史学,这本《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可能比较直接地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新史学的史学观念,此书通过访谈的对话形式,充分向我们展示了被认为是在新史学中占有显赫地位的九位史学家。就像书中称赞他们的一样:“他们全都是在社会史和文化史领域卓尔不群,富于创造精神并且影响深远的历史学家。……他们可说是发布‘权威话语’的人,并被认为在他们各自所专长的领域订立了标准。”(导言,第2页)可见,读者们能够通过此书中对于西方新史学的观念与宗旨有比较全面及清晰地认识。而我们通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即西方所谓的“新史学”的基础来源是什么?哪些史学观念和理论对于新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个问题,从这些史学家所主动提及的前辈史学家当中就可以略窥一二,因为我们可以遵循这样一种逻辑:我们应该认定那些背着九位史学家主动提到的前辈史学家亦或史学流派是对于这些史学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无论这些史学家是站在赞扬的角度还是站在批评的角度,这些被提到的前辈史学家或史学流派对于新史学观念的建构无疑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本书的编著者也提到了这一点:“绝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自动提及马克•布洛赫和雅各布•布克哈特。”(导言,第3页)可以确定这两位前辈史学家对于新史学观念的建构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马克•布洛赫,在全书中被6次正面评论(第99、144、148、207、241、243页),其他多处提及。确实,以布洛赫为代表的年鉴学派确实是新史学的一个最大的思想源头。但是,如果仔细阅读索引,就会发现对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也不少,甚至对于其正面论述上的次数达9次(第16、59、97、98、167、175-176、208、258-259、275页),而且篇幅更大(如杰克•古迪和昆廷•斯金纳的论述)。如果对于这些言论进行一下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理论或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的新史学的深刻意义。这些史学们都不排斥马克思主义,像纳塔莉•泽蒙•戴维斯就表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对我有帮助的洞见。”(第59页)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马克思在诸多问题上的一种问题意识,杰克•古迪认为自己“当然不是一个非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在许多问题上有很多好的出发点……它确实给社会科学添加了一个长时段历史的维度,而这是许多社会科学家所不具备的。它有一套有关某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发展的理论,那作为一种总体性理论有着某些价值,尽管可能在不说方面有些粗糙和不妥。因而,他关于亚洲社会和欧洲社的特征的讨论可能是错误的,然而他的确提出了激动人心的问题,并以饶有兴味的方式来处理它们。”(第16页)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是为这些史学家们普遍接受的。凯斯•托马斯谈到:“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这是就我关于历史优先性排序的意义上来说的,如果要让我说明的话,我会从物质环境中开始,进而是生活和政治结构,尔后就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和观念。因此我以为自己是赞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预设的。”(第97页)而昆廷•斯金纳则提出马克思主义重要性的三个方面:“第一点是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假设在我们所有人这里都深入人心,那就是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如今人们在写作历史时都会假设在某些层面和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情形。当我们追问此种决定作用是在何种程度和何种层面上发生时,问题就出来了。……第二点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流传给我们的那种社会诊断的方式及其诊断用语。我们显然无法否认,马克思主义给我们带来了讨论任何社会中的社会关系的一套有价值的词汇。如今没有人会认为,他们可以不运用诸多实际上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性概念——比如,异化或者剥削——就可以对社会领域进行研究。这就到了我们要说的第三点,也即,颇有讽刺意义的是,就在眼前、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而四处名声扫地的时候,马克思的某些预言却前所未有地显示出他的深邃洞见。”(第275页)而对于如今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界逐渐衰退的现象,这些史学家都表示出了他们的不同态度。彼得•伯克虽然“从来不是一个地道的马克思主义者”,但他“依旧敬仰马克思,并且认为这位老人有着现在被人们遗忘了的洞见,仿佛柏林墙的坍塌就会令他的思想无关紧要。马克思对于人类行动所受到的局限有着犀利的感受。他或许有些过甚其辞,然而眼下的人们在另一个方向上过甚其辞。有关历史知识的可靠性,情形也大致相似。一代人过于轻易地接受了这种可靠性,下一代人又过于轻易地将其抛弃。”(第167-168页)像昆廷•斯金纳更是直截了当:“我一点也不全盘拒绝马克思主义,并且我还要进一步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变得如此名声扫地,这是当代社会理论的不幸。”(第275页)“与西方世界的其他许多人一样,我还是认为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病症的诊断中依然有着某些崇高的东西。”(第277页)同样,新史学的史学家们也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当中的过时的东西。比如对于阶级,凯斯•托马斯就表示不同的见解:“存在着各个社会阶级,它们的利益到了某一点上就会发生冲突,而这些利益会反映在政治中,同样也会反映在艺术、宗教和思想中。我还认为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趋向于导致垄断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我并不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什么发布预言的能力;我当然不会认为文化生活是由阶级关系决定的;相反,文化预设会影响人们看待阶级关系的方式。”而昆廷•斯金纳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两点上给予了批判,第一点是关于意识形态的作用:“最为反对的一个信条是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也即认为人们的信仰可以解释为不仅是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导致的产物,而且还不过是其附带现象。”(第276页)第二点是在方法论上的:“马克思依旧生活在一个让他觉得能够谈论真实意识与虚假意识的过于简单的世界之中。然而,在一个更加后现代的文化中……人们更多的从建构的特性来看待意识,马克思主义就开始像是考察社会领域的一种非常粗糙的方式。”(第227页)从这些史学家对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对于新史学的建构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集中表现在,对于社会学和人类学方面的理论指导价值。而新史学的突破性的领域就是集中在这一方面。同时在诸多问题的基本假设和一些基本概念的使用上,这些新史学的史学家也无不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如今的社会哲学中的名声扫地,这些史学家都对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提出了中肯的赞誉与支持。而对于阶级斗争学说以及一些预言性的过时理论,新史学都给予了正确地评判。相对于西方的学术界而言,我国史学界虽然表面上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但实际上对马克思主义对于史学研究在方法论和研究态度上的意义没有真正地了解透彻。误以为49年之后的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实际上如能细细研究,完全可以发现这是有悖于马克思的理论的。往往造成如今普遍对于马克思的不屑一顾,产生了诸多的误读,而又没有去认真深入研究的主观愿望。通过对《新史学:自白与对话》中诸位新史学的著名史学家对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言论的阅读,我们完全可以看到,马克思理论的生命力仍然是十分巨大。真正伟大的理论,就是在于其对于任何时代,任何研究都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义,而马克思的理论对于历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它如同幽灵一般,永远都挥之不去。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货到得很快!
  •     这本是拍错了的
  •     最后几篇没来得及看,不过知人论世,也得看过他们的书才行。还是配合相关论著一起读会比较有感觉。
  •     片言多有启发。谢谢举手君分享电子书。
  •     我喜欢这本书,特别是以访谈的方式讲史学研究。
  •     翻譯勘誤可以更細緻些。
  •     访谈什么的是最不好睡的学术货了,,,越读越精神
  •     伯克就是比他老婆强啊!
  •     匆匆读过一遍,理解不深,根源还是在于自己对采访的人物以及新史学了解太少。不过彼得伯克那篇仍然给我启发良多。全书翻译还算通顺,中间也有若干表述稍显奇怪的地方,不过还不至于影响阅读。需要极力吐槽的是,据编辑在豆瓣上说一版二印更正了一些错误,但是第五篇开头标题丹尼尔的丹竟然讹成了凡,这种校对错误太不能忍了。
  •     访谈中的九位学者有几个共同点,青年时期均不同程度相信(过)马克思主义;提到了马克·布洛赫的影响;反对贴在自己身上的所谓新文化史、后现代的标签。彼得·伯克谈得篇幅最大,也蛮有洞见。娜塔莉·戴维斯娓娓道来自己的思想起源。最后,好的历史学家都要有一双漂亮的眼睛。
  •     有点乱……
  •     这本书还不错,老师推荐过 的
  •     要认识历史学,就要先理解研究历史的人~
  •     略翻。颇有印象的是好几位都提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譬如斯金纳声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变得如此名声扫地,这是当代社会理论的不幸。”
  •     很好看应该再版
  •     了解新文化史,这本书就还是不错的选择
  •     了解新史学很好的入门书。
  •     我相信原著一定不错,但是对于翻译依然有意见。
  •     炒冷饭:新文化史是什么?
  •     某门课的作业。但对实际研究操作不甚了解的人表示不太能看的出好处来。
  •     “一个生命的大致趋向从手稿中浮现出来,目睹一个故事从一份文献向另一份文献展开,这个时候我就会有触摸到了离我数世纪之遥的另一个世界的某个人所经历的人类处境的感觉”。
  •     还没开始读,老师推荐的,应该会不错
  •     这本书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当今最著名的新史学代表人物的好机会,是部别具一格又极其难得的优秀著作!
  •     本书是新史学多位大家的文集,各派观点的汇聚!
    是真正理解新史学的 应读书目之一!
  •     老师我不是历史系的我看不懂好吗.....为神马宗教系的课要读这个
  •     她的老公是彼得伯克! 挑了几篇我了解的读~
  •     我挺喜欢访谈这种形式,虽然可能读起来会觉得有些散,但其实也是有几个核心问题的,如历史学家的职责,历史学家的中立问题,文学如何入史的问题,谈论的都比较多,受益匪浅。
  •     好
  •     可以在大家谈话中体会到不同的价值观。不过有点深
  •     先读了第九章斯金纳才回去从头读起,读完第一章就草草往后翻,觉得这本书和丛书整体的风格有些差异,也许这样的对话辑录不够经典吧
  •     每天中午在图书馆读一个故事
  •     史学要开始向历史学本身回归,结合社会、人类学和文学、艺术双重特质,并寻求了解之同情(理解)。
  •     2-27~3-2,阅读体验非常棒,访谈形式带有现场感。
  •     对了解新史学这帮人的想法比较有帮助
  •     了解了一些历史学家的学术历程,了解了新文化史的关注对象,马克思理论对于他们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     主要是民俗学专业的读物作为社会学的辅修课 我觉得还是社会学发展的比较不错书本身质量很好 有一种厚重感
  •     好早就读过了,又翻了一下
  •     有些内容超有启发!谈话体就有一种特可爱的感觉!
  •     可以说是最近使我收获最大的一本书。这种对话形式毫无疑问使得我能对这些著名历史学家的观点治学方法乃至于整个西方史学界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本书应当反复阅读思考。
  •     对历史的看法有启示作用,新历史主义的影响,同时又一种宽大的气度
  •     随便读读系列。
  •     把说都是名人。
  •     研究需要,见识一下
  •     史学是左翼占主导的吗
  •     “如果你想不出来自己要写什么东西,你会被认为是太差劲了!”(p.97)
  •     但愿能有更多的刚刚学习历史的同学读这本书!
  •     基本没看懂,真忧桑。。。
  •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简言之,社会科学的历史化和历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
  •     十年之后,伯克、达恩顿、斯金纳、戴维斯的中译已成军,古迪、布里格斯、托马斯和罗什也总有一两本刷出存在感。只剩金兹堡,无《奶酪与蛆虫》简直无法立足。相比偏历史哲学的《邂逅》,聚焦社会文化史的本辑更轻浅,传主更饱满。译文还行,惟屡见低级错误,译注与正文多有不符。
  •     非常好的一本书,课上老师推荐的,通过这个大致可以对比较著名的新史学的历史学家和他们研究的领域有个了解。
  •     戴维斯和斯金纳两部分尤其推荐。。。#读书班#
  •     果然思想史不适合我,昆廷斯金纳部分最难读。
  •     这是一本大师间的对话与自白,细致入微地介绍了当代9位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家个性化的治史方法与研究道路,给年轻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     格调太太太高了-_-#各种洋名看得我很茫然……
  •     这是一本特别好的专业书,有助于了解历史理论
  •     印象最深的居然是戴维斯在读博士期间生了三个孩子
  •     一场两人间的对话,从思想轨迹变化到个人研究及其它者的评介!提问与回答的水平均为上乘!娓娓道来,启发深思!拿起就不忍放下,呵呵;在国内你能找到能与他们直接对话的学者吗?难。不过,我想,译者可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