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30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学理论 > 中国历史学30年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00473206
作者:张海鹏 编
页数:486页

章节摘录

中国的史学研究机构及其研究状况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无与伦比的史学研究传统,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拥有非常优秀的史学研究机构,涌现了无数出类拔萃的历史学家。他们为古老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史学研究机构的建设,中国史学研究的传统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不仅原有的研究院所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还新创办了一批新的史学研究机构。现就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史学机构(许多单位可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做一简单综述。由于篇幅有限,难免遗漏不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一国家设置的专业史学研究机构为了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科学,1977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下辖的史学机构有“五所一中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史学发展的“国家队”。它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成立于1950年,是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田野考古为基础,应用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内的各种方法,并结合古代文献,揭示史前及各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文化遗存的内涵、特征、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探讨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和规律。同时,开展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其研究方向与任务是,有重点地进行考古发掘、整理和研究,不断完善中国考古学体系。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国文明的起源、夏文化、商周文化、中国城市起源及发展规律、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历史关系及当地少数民族的早期历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和研究等方面。设史前考古研究室、夏商周考古研究室、汉唐考古研究室、边疆民族宗教考古研究室和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另在西安设有研究室,在洛阳和安阳设有工作站。主管的研究中心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挂靠的学术团体有中国考古学会。目前主要围绕中国史前史的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夏商周三代历史研究的空白、中国封建帝国的形成与发展特点,以及边疆地区研究热点,开展一系列考古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960年由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第二所合并而成。目前,研究所下设先秦史研究室、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室、隋唐宋辽金元史研究室、明史研究室、清史研究室五个断代史研究室和思想史、社会史、文化史、历史地理学、中外关系史、历史文献学与史学史六个专门史研究室。该所还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与商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学研究中心、徽学研究中心、古代服饰研究中心,挂靠的学术团体有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和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明史学会、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主办刊载中国古代史及史学理论研究成果的专门学术刊物《中国史研究》和《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成立于1950年,主要研究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内容涉及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领域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历史。其前身为延安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华北大学历史研究室,1950年5月1日成立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5月改称现名。现设有政治史(晚清史)、民国史、中外关系史、经济史、思想史、文化史、革命史、史学理论、台湾史等9个研究室,《近代史资料》编译室,《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思想史、社会史两个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设在该所。挂靠的民间社团有中国史学会、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该所编著出版的《中国通史》《中华民国史》《沙俄侵华史》《19世纪香港史》《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中国近代通史》《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等专著为学术界瞩目。目前正进行的研究项目主要有中国国民党(含台湾时期)史、资产阶级与中国近代社会、民国外交史、台湾历史、中华民族抗战史等多项国家和院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5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研究方向与任务是以研究世界近现代历史为主,同时开展对世界古代和中世纪历史的研究。在国别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跨时代、跨国别、跨地区的专题研究;探讨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自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历史经验;探讨和阐述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经验及教训。主要研究部门有:史学理论研究室、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俄罗斯东欧历史研究室、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历史研究室和西欧北美历史研究室。该所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日本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西班牙研究中心和加拿大研究中心。挂靠的民间社团有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会、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中国世界近代现代史研究会等14个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1990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专事编纂、研究和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机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行政代管。下设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史、外交史与港澳台史四个研究室,主办国内唯一的国史学术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和国家一级社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该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合作设立了国史系,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该所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序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49年卷和1950年卷等学术著作;组织出版了《当代中国》《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简史》等系列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开放性研究机构。边疆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以中国近代边界研究、中国古代疆域研究和中国边疆研究史三大研究系列为内容,重点研究中国近代边界变迁,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历史上治边政策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边疆研究的历史遗产,充分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

前言

发展初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但后来由于没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体制和机制逐步僵化,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至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重的困难。而在此同时,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缓解社会矛盾,表现出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另一方面,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后,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社会等项事业,但也走了弯路,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停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性挑战和压力。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下,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发展社会主义双重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深刻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进程中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而资本主义为什么在发展进程中又起死回生,表现出新的发展势头,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怎样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发展起来,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引出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引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走改革开放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抉择。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者们来说,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这就必须首先回答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又要依次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而上述三个问题最终归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这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长期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归结起来,就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这些问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依次提出,而又依次得到回答,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又不断地得到新的解决。历史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已经创造性地并将进一步深入地回答这一系列重大历史性课题。

后记

本书是根据中国史学会会长会议决定,组织国内各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编撰的。李文海会长主持了这次会长会议。2005年7月,中国史学会的代表出席在悉尼召开的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时,向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提交了2007年在北京举办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的申请。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通过了这一申请。2007年9月,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举行。在这次会议期间,中国史学会为各国历史学家专门组织了一天的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是:中国历史学的现状和未来。中国史学会为讨论会提供了ll篇学术报告的中、英文文本,有9位中国历史学家在会议上作了报告。这些报告引起了各国学者的热烈反响。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对这次学术讨论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11篇报告的英文文本发表于国际历史学会的官方网站。为了准备好上述会议,中国史学会会长会议在2006年9月决定邀请相关学者准备学术报告,并在这次学术报告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增加篇幅,对中国历史学各主要领域的学术发展作一次初步总结。会长会议责成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海鹏主持这项工作。我们邀请了国内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相关学科20多位学者参与其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建朗副所长、科研处金以林同志全力支持了这项工作。经过努力,他们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课题,并且获得了批准。本书的各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项目的经费支持。中国史学会会长会议通过了各项研究专题及其承担人。在实施课题研究和约稿的过程中,研究专题和承担人都有个别调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决定出版系统总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30年来的发展状况的丛书,要求把本书纳入其中。

书籍目录

序言当代中国历史科学鸟瞰新中国考古发现及其对认识中国历史的贡献当代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几个特点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民国史研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述论近年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的进展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国地方史、区域史、民族史研究30年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学科的繁荣与发展——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第三次研究高潮近30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百年沧桑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异军突起3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新发展新成就新境界——近30年来的中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城市史研究综述(1986-200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史研究概述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概况30年来的中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和清史纂修工程简述中国的史学研究机构及其研究状况中国历史学与历史教育附录  中国历史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编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论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历史学发展的概况和现状,并对其前景及趋势做了展望。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中国地方史、民族史、边疆史、历史地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史学史、史学理论、城市史、宗教史、科技史、世界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后国际关系史等,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中国历史学30年来发展变化的全景。《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作者皆是历史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著名学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这使得《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成为研究和学习历史学必读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中国历史学30年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拙荆刚刚当然刊物的历史版编辑,继续恶补国史方面的内容,多位师长推荐,应是受益良多。
  •     就是把官方的观点再给大家灌输一遍,略有新知识,略可一读
  •     书中文章均为中国历史学界响当当的任务所有(社科院的老师多了些),梳理了中国30年历史学的发展史。有志于研究历史的老师和学生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印刷质量也不错。只不过价格有点高,学生难以承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