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料典籍 > 拉贝日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10
ISBN:9787214019639
作者:[德] 约翰·拉贝
页数:598页

章节摘录

亲爱的读者,我想在此明确肯定地说,成为活菩萨即使对一个西藏人来说也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对一个“汉堡人”来说就更是绝对不可能了。尽管如此,当我把我的日记说成是“一个活菩萨的日记”时,为了不致被认为是自大狂,或者像汉堡人说的“高兴得要发疯”,我必须委婉地指出,加给我的这个称谓,如同接受勋章一般,无法予以拒绝。我不想被人们视为理智不正常。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请您倾听下面的叙述。我从来都不是特别的悲观主义者。我竭力回避那些具有“预卜吉凶目光”的人,以免有朝一日被骂成是“不祥的乌鸦”。虽然我健全的理智不会总是百分之百地冤枉这些悲观估计者,但我在最后一刻总会用一句“得啦,约翰尼,别害怕”来宽慰自己,躲进乐观主义者的阵营里去。不这样,我怎能在这个远东地区坚持30年!这里军阀和各省当权者之间的战争与革命,就像一条转动的传送带正在迅速地交替着,它对商业也产生了影响。上海和天津之间的交通动脉——津浦铁路,由于战事不断,已完全瘫痪了两年之久,就是一个小小的例子。战事不止一次地切断了我和我的家人以及北平的外界联系达几周或数月之久,但我并没有因此产生某种“特别的”担心。我们对自己说,这些战争只是中国人的事,我们欧洲人是不会因此受到真正威胁的,但我们必须忍受这些,就像人们忍受夏季的炎热、尘暴和“赤色分子”那样。因此,1937年夏季在北平郊区卢沟桥发生所谓的“中日摩擦”时,在南京的我们曾认为,这起发生在北方的小小的事件会在当地加以调停解决的。后来天津也遭厄运,去北方的铁路因此而中断,造成了不便。南京的夏天变得十分炎热。因此在七八月间,人们都到青岛海滨、烟台或是位于天津和沈阳之间的美丽的北戴河去度假。我的妻子已于1937年6月去了北戴河。因为从陆路(津浦铁路)不再能驶到天津,我便乘坐开滦煤矿管理局的一艘内燃机轮船去秦皇岛。施密特先生的两个女儿对此非常高兴,因为她们的旅行目的地和我相同,但要是没有男人的保护就不许她们从上海去北戴河。后来她们以唱歌和幽默等最愉快的方式缩短了我的行程和时间。轮船相当肮脏,但我的舱房宽敞而凉快。要是我早知道舱房里的那张外交官办公桌是两用的,掀开桌面就是一个盥洗台的话,那我就会更好地享受这次旅行,而不用经常到洗澡间去了。人们在真正认识这艘破旧的小内燃机船之前,决不应该咒骂它。带着家眷的挪威船长对他的旅客感到很兴奋(我们是他船上仅有的旅客),抵达秦皇岛后,他邀请我们到煤矿管理局的俱乐部去喝咖啡。这天晚上的小聚后来发展成了一场音乐茶会,过得非常愉快,尤其是秦皇岛有声望的人也陆续都来了。在这个茶会上,我遇到了我以前熟悉的开滦煤矿管理局的一个经理,我开玩笑地向他打听与他共事的日本经理的情况。“嘘!”他做了一个手势,“您千万别招鬼,他就站在后面!”秦皇岛那时已被日本人占领。不断有运送军队的火车驶向天津,每列火车都架有高射火炮,这使我感到有些紧张,情况看来要比我估计的严重得多!在北戴河(距离秦皇岛约一小时路程),人们对日军早已占领此地似乎没什么感觉,但空气有些紧张,它促使我立刻在秦皇岛请人给我预订返回上海的飞机票。回答却是:“两个月内的机票已售完。”正当我在考虑怎样才能尽快返回的时候,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上海受到了日本人的进攻。因此眼下已不能指望经上海港返回了。这使我不知如何是好。而此后又逐渐传来消息说,日本飞机已经袭击南京,南京受到了猛烈轰炸,这时我醒悟到了形势的严重性。现在就只有从天津经海上去烟台或青岛,再从那儿坐胶济铁路的火车经过济南回南京。1937年8月28日,我在夜幕下告别了我的妻子。约15个小时后我到达天津,晚了一会儿。一些好朋友在那里给我搞到了英国海轮的船票,这艘轮船连烟囱边上都挤满了中国难民。我正好还有足够的时间看到了战争在天津造成的破坏,其中有一个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建造起来的自动电话局被损坏就证实了这一点。街道上设置了铁丝网路障,但每处日本兵都让我们德国人顺利通行。在倾盆大雨中,一只小小的拖轮拖着两只挤满了逃难的中国人的小船。从白河向下游驶去,数小时后才到达大沽。那里,那艘应该送我们去烟台的轮船一下子拥上了许多中国难民,我在拥挤中一度丢失了行李,后来用了很长时间才找到。除此以外,一路上再没有发生什么事。在烟台,下船时又下起了倾盆大雨,爬过几道铁丝网路障后,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辆送我到旅社去的人力车。这时已是黄昏时分。我把人力车顶篷推到边上,以便看一眼我冒冒失失来到的这个地方。我们经过了一家、两家、三家、四家水兵光顾的小酒馆和一所教堂,又是一家、两家、三家小酒馆和两所教堂,接着又是几家小酒馆。之后,人力车到达普拉察旅社,车夫想在那里停下来。我这个人虽然并不太刻板,但是作为一个已是两个孙辈孩子的爷爷来说,和普拉察旅社前面那么多衣着单薄的姑娘们是很不相称的,这点我总还是明白的。我不得不用了一句我熟悉的中国最难听的骂人话“王八蛋”来骂他。这话虽然不那么文明,但却很管用。于是,那个可怜的人力车夫只得迈开他疲乏的双腿,把我拉到了靠近海滨大道尽头的海滨旅社,它看上去要像样得多。到达那里时我已成了一只“落汤鸡”。我们在烟台的代理是安茨公司,它的一位老板布瑟先生是我的老朋友。1919年我曾和他一同被遣返回国(他那时是我在诺瓦拉海轮上建立的应急货币银行的经理,该银行有自己临时签发的纸币)。我与他接通了电话:“亲爱的布瑟,我经过了9家小酒馆和3所教堂,好不容易才摆脱了普拉察旅社。除此以外,这里还有什么值得看的吗?”“好家伙,”他回答说,“您几乎连一半还没有看到哩!”烟台的位置很好,安茨公司的老板布瑟先生和施密特先生都是讨人喜欢的人。我很快以贵宾身份被领进国际俱乐部,这家俱乐部拥有中国沿海地区最令人兴奋的俱乐部酒吧。据说以前在酒吧桌子后面有一个暗钮,如果有个外国人(一位贵宾)在“石头、剪子、布”的行拳游戏中输了一个回合,就会出现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一旦这个外国人的命运骰子落定,活门就会落下来,露出一块牌子,上面的文字是“We always stick foreigners”(外国人被我们捉弄了)。布瑟是一个烟台通,德国俱乐部过去就是在他的客厅里建立的,俱乐部规则就嵌在墙上镜框里,其内容是:  第一条:原则上禁止酗酒。  第二条:至多可以在星期日痛饮一番。  第三条:两个人会面应约在星期日。因为我是个糖尿病患者,想给自己带些胰岛素回南京备用。我和布瑟出去寻找,我们找遍了当地的所有药店。在我们搞到了满满两大管胰岛素后,布瑟说:“好吧,我们现在到我的仓库里去一下,看看是否还有存货。因为我是代销胰岛素的,原先仓库里有很多货。”他没有充分利用当时的有利时机宰我一刀。次日,当所有的药店老板为了充实他们空空如也的货柜来向他订货时,他才着实赚了一笔。布瑟和施密特轮流请我吃饭。我在他们两人家里和在烟台的其他所有地方一样十分愉快。在施密特家里,有一群孩子蹦来跳去地嬉闹玩耍,我好长时间都不知道他们是哪家的孩子。他们都叫一位冠以“密斯”称呼的年轻女士为妈妈,这使我疑惑不解。后来我才知道这位女士(施密特先生的女儿)是一位早已结了婚的人,她的丈夫姓密斯。所有知情人对我的“笨脑瓜”大大打趣了一番。当布瑟的女儿(后来为克勒格尔夫人)从南京经青岛到来时,我就更为高兴了。但她带来的消息却是不妙的:南京在8月中旬就受到了猛烈轰炸,居民们都在纷纷逃离。此外,烟台的周围地区遭到了水灾。乘机动车到胶济铁路去是不可取的,因为布瑟小姐乘坐的汽车途中就不得不多次停下来,全部乘客被迫下车,车子才重新发动起来。“您让我来办吧。”布瑟说,“我给您搞一张去青岛的轮船票。”轮船票果真搞到了。告别烟台时,我的心情很难受。那里有那么多快活的人,我几乎忘记了战争。我登上的那艘轮船也是到处挤满了中国难民。我已作好住统舱的准备。但与布瑟很要好的船长不同意这么做,他给了我一个设备舒适和漂亮的舱房。我在青岛碰见的第一个德国人是“阿里大叔”——阿尔布雷希特·冯·拉梅灿男爵。他是南京中国政府的军事顾问,正准备回国,顺便陪施特雷齐乌斯将军的儿子约亨和将军夫人到青岛,因为后者在南京遭到空袭时发了心脏病,到青岛来疗养。我从这两个人的口中获悉了日机第一次空袭南京的详情。施特雷齐乌斯夫人激动地描述说,当炸弹落在她的左右时,她多么为她那个正在街上玩耍的男孩的生命担心。这男孩倒是安然无恙,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却在我离开青岛几天后死于心脏病。后来我去拜访了我的老朋友奥贝林,还拜访了赫尔曼·施利希蒂格尔,后者已在青岛购买了一所房子,过起了乡绅般的生活。我同他漫步走去,为的是再看一看那些曾经属于德国的地方,我们也看到了日本人撤出的地方。我自己可以确信,那时它还很完好,据说后来它被中国人破坏得十分厉害。我坐火车从青岛到济南十分顺利。胶济铁路两边远远近近的村庄和田地都被水淹没了,有些居民蹲坐在自家倒塌房屋的梁木上。只要火车一停下来,乞讨民众的凄惨的哀求声就从各个窗口传进来。在济南,我再次被安排住进了一家德国旅馆。这家旅馆以其美味的香肠而闻名——那里的人唱道:  香肠香肠好香肠,  济南府有好香肠;  牛肉牛肉小牛肉,  济南府有好牛肉。  德意志人有二十,  一个没留多可惜;  领事先生多忙碌,  好肠好肉没口福。

内容概要

作者:(德)拉贝 著《拉贝日记》翻译组 

书籍目录

序正文附录:盟国肃清纳粹法庭复议庭认定拉贝为非纳粹分子的判决出版后记再版后记

编辑推荐

与《拉贝日记》电影同步推出。  尘封60年后首次披露轰动一时,同名电影取材于这部战时日记,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

《拉贝日记》:拉贝,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商务代表,在中国工作了30年。在侵华日军侵占南京前后的日子里,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在此期间,他以其独特的身份、西方人的视角,在呼啸的枪炮声中、在尸骨遍地的金陵古城,用充满激情而又冷峻的笔触逐日记载了这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页。日记所展示的侵华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以及拉贝先生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都将使今天的中国读者更深刻地认识过去、更深刻地思考未来。

图书封面


 拉贝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并非每次阅读都能给人带来愉悦,读《拉贝日记》的过程是充满压抑的,有几次我甚至不得不放下书跑到户外去呼吸几口来自和平世界的空气,只能这样才能去除我心中的阴霾。还好,我还生活在一个和平环境中。拉贝,一名德国西门子洋行的工作人员,在日军占领南京后,以绅士的良知毅然留在南京,与其他数名外国人一道建立了战时临时安全区,尽可能地阻止和减少成千上万名难民遭受饥饿、疾病和日本战刀的威胁,挽救了无数人的尊严与生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拉贝在中国的名气并不大,我想原因是因为他帮助的只是穷人,而穷人无力为他宣传。虽然他的事迹已拍成电影,但更多中国人记住的只是那五个字——南京大屠杀。在我看来,这只是两个字——仇恨。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号称宽容忍让厚德的国家,宣传最多的却都是些仇恨的内容。洛克菲勒捐款建了协和医院,,庚子赔款退赔部分用于最早赴美的留学生,日本对华援助的ODA计划等等,这些内容鲜见于报端,倒是鼓动民族仇恨的文字最受欢迎。拉贝是一名基督徒,是一名绅士,也许这是他做出如此善举的本因,但是这样说对他而言未免太不公平,毕竟不是每位绅士或基督徒都能做出这样的事。如果他是名佛教徒,我们可以说他有大慈悲大智慧,可惜他又不是。我只能说拉贝是一位值得敬佩的人,是一位有同情心的人,是一位有完全人格的真正的人。而相比之下,那些犯下兽行的占领军,不配这个“人”字;那些抛弃同胞而无动于衷的人,于“人”字也有欠缺;说得再远一点,那些虽然没做过什么坏事可骨子里仍盼望做一次占领军的人,也不能算得上一个完整的“人”。
  •     1908年,26岁的拉贝从德国来到中国,先后出任德国西门子北平及天津分公司经理。1930年,拉贝调任南京分公司经理,小粉桥1号成为他的办公室兼住宅,拉贝和家人在这里度过了生活安定的七年时光。1937年11月底,日军开始轰炸南京城,到处烧伤抢劫,引起南京暴乱,南京的陷落已不可避免。欧美各国宣布全面撤离,拉贝选择留下来,和十几名西方的医生、传教士、商人一起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并出任主席。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成群的中国人涌向安全区,安全区内设立了25个难民收容所,小粉桥1号就是其中之一,拉贝称之为西门子难民收容所。用德国纳粹党“卐”标记对付兽性爆发的日军,有意想不到的效力,德国纳粹党的这种黑白图案“卐”标记在日本是至高无上的,每个日本兵都望而生畏。日军大规模空袭时,拉贝让难民躲在巨大的纳粹旗下,空袭的日军见到纳粹党旗,便停止对这里的轰炸;那些强奸妇女的日本兵,一看到蓝眼睛的德国人手臂上的纳粹党“卐”标记,就连声惊呼:“德意志!德意志!”悻悻而去;拉贝家中的难民越来越多,日军为了查找难民中有没有偷藏军人,多次偷偷爬墙而入,拉贝多次用纳粹党标记来对付这些强盗。1938年新年,西门子难民收容所的难民们在院子里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拉贝三鞠躬,并献给他一块大红绸布,上面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难民们用这种虔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拉贝的感激之情。在南京沦陷期间最危急的两个多月内,拉贝和国际安全委员会保护救济了二十多万难民。1938年2月底,拉贝奉西门子公司之命离开南京回国。回到德国后,拉贝连续发表演讲,向人们展示日军暴行日记和有关影片,揭露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遭到德国纳粹政府的软禁和迫害。二战结束之后,拉贝又因曾是纳粹党员的身份先后被英国和苏联政府逮捕入狱。1946年,已经63岁的拉贝被释放出狱,一家人没有任何生活来源,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南京同胞没有忘记这个善良的德国老人,当他们得知拉贝先生的遭遇后,立刻成立了救助拉贝劝募委员会,募集了2000美元--这在1948年可不是个小数字,又从瑞士购买4大包裹食品寄给拉贝。1950年1月5日,拉贝患中风在柏林去世。46年后,拉贝的外孙女在纽约公开了《拉贝日记》,人们看到了那个屹立于血雨腥风中的伟岸身躯。很感叹,在被迫放弃的南京城,最后守护着20万南京难民的,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给予支援的,不是中国任何一个政府,而是外国政府。苦难看多了,人就会痛苦不堪,继而变得麻木。但是作为一个局外人,拉贝先生经受住了这些考验,而且避免了麻木,尽其所能地阻止和减少成千上万难民遭受饥饿、疾病和日本战刀的威胁,拯救了无数难民的尊严和生命,值得无比尊重。每个人都在一种“规定情景”下生活,按照陈旧过时的剧本扮演自己的角色。除非“剧情”发生变化,否则一如既往,人们进而将环境说成是命运,一切结果都是环境使然,一切过程都是命中注定,而忘了自己也是有选择的。当拉贝先生放弃和妻子一起回国的机会而选择留在南京保护20万难民时,他开始改写自己的“剧本”也改动了自己的“角色”。他走出了自己的“规定场景”,改写了“剧情”,不仅拯救了20万难民的生命,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奥地利心理学家、意义疗法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最具持久力的观点:“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比如在集中营,在活人实验室,我们亲眼目睹有人像猪猡,有人像圣人。人的内心里,这两种可能都有。最终表现出哪一种,是决定的结果,而不是环境的产物。”所谓的“人性”,同时包括了“善性”与“兽性”。而决定呈现哪一种人性,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决定的。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想要去宣扬什么,亦不为了去质疑谁,只是觉得:有些记忆,不应被我们忘却;有些人,值得被我们铭记。
  •     关于二战,关于南京大屠杀,张纯如借用了邱吉尔的一句话:"忘记历史就是重蹈覆辙".厚厚的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看了将近一个月.也许是书中的内容太压抑,也许是过往的伤疤提示我们这一切太沉重.书中有段内容讲到,唐生智为了逃亡不惜抛下百姓,所谓的政府在灾难面前一早逃之夭夭,却剩下一群凭良心凭良知的外国人去捍卫去守护这座犹如孤岛的危城.面对中立区的建设,国军允诺却迟迟不撤兵,可谓出尔反尔,罔顾难民性命.而中立区建设南京失守后,日本士兵甚至抢妇女,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战争,把人性中最邪恶狰狞的一面毫不留情地展现出来,在大灾大难前,人的生命犹如蝼蚁.就在写下这堆呓语的今天,新闻中还在报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想到了一句话,有人虽死犹生,精神永在.而有些人虽然活着,但是一早是死了罢.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说实话这个纸质不应该是新华书店出的,内容还没看。
  •     拉贝最后是被请出中国的~~~
  •     呵呵日本, 真实的记录!致敬
  •     日本人,德国人和西门子。。
  •     看了张纯如的那本书才跑去看拉贝日记的,也是高中时看的
  •     “拉贝:德国人的幽默感”
  •     好人。不过对死难人数估计偏低。
  •     忘记历史即背叛。
  •     细细碎碎的日记,没有激昂煽动的文字(甚至还有不少抱怨),没有爆点,前篇还能见着拉贝幽默的文笔,渐渐看不到他的小日子,只有事无巨细叠加重复的数字序号报告记录,空袭强奸抢劫杀戮日复一日,正面记录了南京那段日子里的安全区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与同伴们做了什么,以及与日本之间无力的不停息的斡旋。难能可贵的并不止于这本日记对于历史的贡献,还记录了拉贝作为第三方,从一个欧洲人和商人的角度如何看待中日战争。身体不好的他奉公司之命提前离开了南京,但他和他的同伴们从个人角度竭尽所能付出了太多太多。
  •     花了几天看完,很严谨的书,有充实的史料,一些地方也不乏幽默感,让我对南京大屠杀在真正意义上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     在这里,你能懂得,真的英雄并不需要叱咤风云,也可以絮絮叨叨。
  •     这是该书的标准译本,其他出版社出的不是翻印就是抄袭此本。
  •     中华党史出版社
  •     并不是一味的指责控告,大量详实的电报报告详细的介绍了安全区的运作和都发生了什么。五十三万字满含血泪。
  •     对日本人的所作所为感到震撼以至麻木。每一桩恶行都让我不寒而栗,难以想象那个年代的人们经历了怎样的苦痛。没看这本书之前以为只是残忍的屠杀,看了之后才发现有多残忍。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以及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     书是帮同学买的,同学很喜欢。书是平装的,纸质一般,比较厚,2009年印刷
  •     很残酷的现实,看的都做了噩梦,简直不敢细看,与其说日记,不不如说是在记录南京的不行和日军的暴虐。给三星是因为实在不忍心再细读,从最初的希望开始到最后冷冰冰的事迹列举,甚是无情。
  •     你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我们永远感激的记住你的名字。
  •     【kindle】开头德式冷幽默。。后面确是悲痛的感情。。历史的教训太深刻
  •     感慨于拉贝先生在每天把脑袋绑在腰带上的日子里透出的幽默感。
  •     2016.12.18,第49本。看了一半,满眼都是强奸、掳掠、抢劫、杀害,被强奸的对象竟然还有几岁的小孩,怀孕9个月的孕妇,日军的这种种暴行,真的无法被原谅,想去南京参观一下纪念馆
  •     刚收到货,纸质感觉不好,还有毛边
  •     几乎所有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在中学期间都看过了。德国人的严谨,西门子的总部至今都在南京,从未改变。
  •     搬家清理藏书。有兴趣的,请豆邮。不包邮,支付宝支付。 10元。
  •     为什么假期看这本 总是看得鸡皮疙瘩直起。
  •     国人和外国人看待南京大屠杀的角度真的是永远没办法相同的!
  •     最近因为Apa hotel事件,我又挑着看了。想起大一第一次看时,在高数课上大声哭了出来。
  •     内容一般,太枯燥,完全是拉贝本人的日记,透露了其小资思想。建议改为阅读黄慧英的《拉贝评传》
  •     “安全区成了日本人的妓院”。妓院起码是要收钱的。。。
  •     如果说中国有孟子“舍生取义”,那外国人呢?也许人类根本就是相通的。有作为人的最本真的善良。有的人的善意有限,所以作了好父母好儿女好朋友;有的人善意更广大深远,于是能够成为我们心中的英雄。
  •     拉贝是真心实意相信着德国政府,相信着希特勒的。那些针对犹太人的集中营,真正知道其存在的依旧是极少数。或许那段时间并不是全德国都陷入了狂热,只是很多真相并不会披露罢了。至于文中提到的唐生智,乃至绝大多数国民党,要战斗到最后一人,即使发动普通百姓也在所不惜,作为中国人,在那样的环境中,再正常不过,也正因此才保留善名至今。可是也有理由想象,这也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不得已的做法,把百姓卷入其中。拉贝的角度,那些最贫穷的百姓是无辜的,不应该白白浪费性命。尤其从安全区的建立可以看出,在他的价值观里,士兵军队和百姓完全是两码事,作为西方人,作为外国人,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     最开始的时候,拉贝先生还在日记里时不时地展现自己的幽默和乐观,即使每天都要面对空袭的危险。南京沦陷后,剩下的就只有一页一页对大屠杀的真实记录。那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恶不作的残暴,是血流成河的悲痛。
  •     活着的意义
  •     <拉贝日记>2012第20本书。
  •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读这本书,总是下意识的遮住双眼••••是的,它让我恐惧。个人认为,本书最独特的地方在他的角度,拉贝有很多的社会属性,不像电影里的主角正面的一塌糊涂,他有自己的信念并用自己仅有的微薄力量实践它,可爱的拉贝先生,可怜的百姓,可憎的屠夫,可耻的行为!
  •     好习惯放弃容易拾起难,2017年的第一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才看完,一方面也是因为内容太残酷了,第一本全程含着泪看完的书。
  •     自己现在就在南京,看到现在居住的土地和现在所见的人民在拉贝先生的笔下承受着那样大的欺凌,这样的滋味真的很难描述
  •     去过小粉桥的拉贝故居,难以想象南京曾经发生过如此惨烈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日记里记载的一件事,一个中国工人,为日本人干了一天活,没有领到米,回家后妻子为一家人端来几碗米粥,一个过路的日本兵寻开心,往碗里撒了一泡尿,笑着走了。这是一件未见报的事,拉贝记在了日记里。他说,不能指望中国人像德国的少数民族那样反抗,他们受到的压迫和苦难已经太多了。突然间想起鲁迅,又想起当下的中国,这么多年我们中国人是否还一样?我们能够做些什么?铭记与仇恨能够带来什么?而原谅与友好的背后又是什么?
  •     看似平淡的描述,依旧让人震撼。也许荧屏上的再现并没有太多夸张。唯有历史在历史中重现。
  •     我觉得此书在纰漏日军在南京的兽行的同时,更应该让每一个中国人知道的是,最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奴性太可怕了! 其中有一段我记忆深刻:50个中国人见一个日本兵强奸一个妇女,这50个人不敢上前制止,而是去找拉贝,拉贝来到后把日本兵拽开,日本兵见只有拉贝自己,相互拉扯了几下,当日本兵见到门外还有50个中国人围观的时候,才提着裤子逃跑。可怕的奴性!可怕的中国人的思想! 另外此书的翻译实在一般,很多资料的注释更是没有说明。
  •     书还行,就是书有点脏 要用橡皮擦擦....第一次买书
  •     南京南京第二发,
  •     了解南京大屠杀事件不可不读之书籍
  •     铭记那段历史。
  •     很朴实的欧洲人。
  •     从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出来看的。
  •     宁为百夫长
  •     为什么会想到帮助南京市民,这不仅仅是力所能及的事,而是完全当作一件当时最重要的事来做,此时其他人能避则避,能跑则跑。和传教士建教堂、学校等有何联系
  •     在看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感到无聊,日复一日的战争,各种报告,但总会在不经意间触及心灵,那段历史,不能忘记,感谢拉贝。脉搏的每一次跳动——必胜的信念;日光的每一次来临——不尽的奋斗
  •     读史的可以看,当小说看的就。。。
  •     坚持着看完
  •     2017读书no2
  •     有时候在想,做过这些事的日本人背后是大和民族的特质还是全人类具有的悲哀的人性。
  •     他是一个纳粹党员,一个有些鸡贼的小老头儿,他也是个好人,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牢牢记住的人。
  •     了解后来拉贝的穷困潦倒的境遇就知道中国人欠他太多了!!!!
  •     1.25 都是暴力,都是强奸,都是各种弱国被强国欺压的各种残酷行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