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史料典籍 > 手艺中国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1
ISBN:9787564046125
作者:(美) 鲁道夫.P.霍梅尔(Hommel,R.P.)
页数:41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食盐 在汉语中,有一个原初的表意文字,如今当部首用,它表示的就是盐。最初的字形是一个方块分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小点,它清楚地表示了,在地面凹处引海水晒盐的情况。在中国的沿海,时常可以看到利用原始方法晒海盐。中国最早关于盐的记载,是在大禹(约公元前2200年)神话时代,利用蒸发海水获取盐。在海水涨潮时,由沙子形成的低凹地,灌满含盐的海水(要知道,太平洋海水比大西洋海水盐分多一些),进而,这些含盐的水在酷热的阳光照射下蒸发,逐渐变成浓卤水。再用大铁锅用柴火熬,进一步蒸发,最后便得到结晶盐。 在中国的西部有盐碱地,那里的土地富含盐。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提到制盐,用水冲洗盐土,而后煮沸和蒸发,可得到结晶盐。 在山西省的西南部,那里的解州有一个浅水盐湖,约有18英里长,3英里宽,当地“潞村”人利用太阳蒸发盐水而生产盐。盐业为政府经营管理,带来相当大的收益。为防止违法产盐,整个湖的四周筑有高墙。该地区的盐输出供应山西、陕西和河南省。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地和周边地区所用的盐即由这个盐湖生产。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四川省的井盐,它起源于三国时期的蜀国(公元221—263年)。由文献记载知道,公元347年在四川已经有一些800英尺深的“自流井”盐井,文献也提到用燃气熬卤水。罗马教廷的传教士因波特(Imbert)大概是最早写出四川省盐业的详细报告的人。从他的报告知道,在四川省的五通家周边地区,遍布有上万口盐井。每个想致富的经营者都开凿一到两口盐井,打井的成本大约要1 200两银子(每两等于1盎司)。这种盐井穿过岩石层,有1 000~2 000英尺深,井口直径5~6英寸。打井采用了简单方法:先做井口,用一块大石头压在地面上,石头中间开孔,孔大到足以使一个木管穿过,打入地下3~4英尺深。打井时,用一个大的钢制冲击钻(重量约300~400磅),钻头切刻成粗糙的端面,钻杆端有一个圆环,用以拴藤条做的绳索,绳索将沉重的钻具吊挂在一个可以上下摆动的踩板的头部。在踩板的尾部两边的上方,各竖起一个平台。一个短衣短裤的人从一个平台跳下,落到这踩板的尾部,即被踩板弹起,他趁势跳上另一个平台。如此这般跳上跳下,每跳一次,钻具就升高2英尺,随即带着巨大的冲击力落人井里。打井时要不时地向井洞里灌水,以把打出的石头粉末弄湿。钻杆上绑的藤条绳索,有一指粗细,在它的上边,在钻杆与踩板之间有一个木头三角。每次钻具由踩板的运动而提升,悬挂的绳索带着木头三角就转动一下,由此钻具与冲击面有不同的接触,以避免钻具被卡住。

媒体关注与评论

  霍梅尔关于当代传统的中国实践的书,是独特和有价值的。  ——李约瑟(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技史家)  人类使用过的工具和过去遗留下来的制作物表征了人类的进步和成就。  ——亨利·查普曼·莫瑟(本书原版研究项目策划及资助者)  本书的目的在于展示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全貌,就像今天千百万人的生活——一种几千年来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生活。  ——鲁道夫·P·霍梅尔(本书作者)  本书是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其器具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平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对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尊重。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所记录和拍摄的某些技艺和用具,如今不是早就失传也是极罕见了。这本书不但引导我们该如何做田野调查,而且教导我们要关切底层手艺人的疾苦,将抢救保护传统工艺这一民族科技宝库引为己任。  ——华觉明(中国技术史家)  宋应星在17世纪写成中国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200年后,霍梅尔以工具和器物为调查重点,再次调查中国人在制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技艺,完成“洋人版”的“天工开物”——《手艺中国》(China at Work)。随着传统技艺、工具与器物的日渐消逝,人们才更加珍惜《天工开物》与《手艺中国》为实录和抢救文化遗产所做的宝贵贡献。  ——张柏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  要想面对未来就不能忘记过去。本书为我们记录了西方科技大举涌入之前,中华先人延续了数千年的生产生活细节和场景。难能可贵!  ——易中天  手艺是古代中国人的命根子。今人能通过此书了解祖先的手艺,实乃一大幸事。  ——马未都

内容概要

鲁道夫·P·霍梅尔,1885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其父为慕尼黑大学东方语言学教授弗里茨·霍梅尔(Fritz Hommel,1854—1936)。鲁道夫·P·霍梅尔在慕尼黑接受早期教育,21岁时移居美国,辗转纽黑文和克利夫兰等地,之后到了新英格兰,在哈佛大学学习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其他古代典籍,后到伯利恒(Bethlehem)的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学化学,并在该校任副教授。后来,他认识了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敦的亨利·查普曼·莫瑟,被莫瑟博士所吸引,终于双方在充满魅力的人类工具研究方面产生共鸣,为协助莫瑟博士进行工具调查,毅然舍弃了从前的地位。莫瑟博士主要收集美国土著工具,并决心进行中国民间手工艺调查,委托鲁道夫·P·霍梅尔担当此任。霍梅尔先后在中国住了8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调查工作。
本书1937年的版本由约翰·戴公司出版,由于其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影响,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重新出版了本书,此汉译本即依该版本翻译。
由于作者一直对莫瑟博士深怀敬意,所以,本书英文版的扉页上专门以当时已经辞世的莫瑟的名义将其献给莫瑟的舅舅。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摇基本工具
采煤
采煤用绳索
采石
制铁
铁匠铺
铁匠工具
风箱
金属薄片应用
制钉
焊接工艺
金属拉丝
铸铁
铸件修补
锻铁
流动铜匠
第二章 摇农业工具


插秧
灌溉
施肥
耙和磙子
耕作工具
打谷和扬谷
马铃薯
剪枝
水磨
榨油
手磨(砻)
畜力磨
舂米
手推磨
大豆的利用
关于豆腐的补充说明
绳索压榨机
铡刀
制糖
食盐
供水
养牛
捕兽器
捕鱼法
织网
肉的处理
木炭炉及其制作
蒸馏制酒
酒炉
厨房炉灶
燃料
做饭
厨具
餐具
二摇
第三章 摇制衣工具
轧棉机及弹棉花弓
纺线
麻纺车
纺车
捻线
织布
织带机
印染
砑光
洗衣
熨烫
摇缝纫及缝纫工具
画线工具
顶针和镊子
眼镜

剪刀
日本剪刀
草鞋
布鞋
雨具
编织
制革
做鞋
鞋匠的工具
第四章 摇建筑工具
伐木
斧子
原木钩
打号锤
竹子的利用
摇木工用具

船匠用截圆锯
横割大锯
篾匠用锯
干柴锯
伐木锯
日本伐木锯
日本榫头锯
手锯
短柄斧和柄斧
刨子
刮刀
木工台挡头
木工台架
钻孔
木匠用扩孔锥
摇凿子
木匠凿子
日本木匠凿子
墨斗
往复式车床
木匠的辅助工具
摇木钉在中国的使用
木钉的历史
中国冲子
起钉器
磨石
竹瓦
照明竹条
制砖
窖砖
制作屋瓦
烧石灰
石灰的多种用途
房屋结构
砖墙的砌法
夯土墙


门环

椅子
三摇
暖炉
枕头和床
扫帚

制作蜡烛
第五章 摇运输工具
道路
独轮车

畜力车
挽具
水路
造船
造船填缝
船锚
船用罗盘
运载货物
液体容器
手制陶器与轮制陶器
锡匠手工艺
桶匠手工艺
人名及名词术语对译表
附录: 书中所涉及英制、市制与公制
单位对照表
译后记/戴吾三
编校后记/孔昭君

编辑推荐

《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是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其器具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平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对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尊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所记录和拍摄的某些技艺和用具,如今不是早就失传也是极罕见了。这本书不但引导我们该如何做田野调查,而且教导我们要关切底层手艺人的疾苦,将抢救保护传统工艺这一民族科技宝库引为己任。

作者简介

一个美国人用相机记录下的中国百姓劳作史!我们爷爷的爷爷、奶奶的奶奶的年代的古老故事……若把书中宝贵的实物图片一张张排列起来,基本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一幅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长卷。

图书封面


 手艺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手艺中国》,直译为《劳作的中国:中国劳苦大众生活的原始工业图志——中国文明记录》,作者是美国学者鲁道夫•霍尔梅(Rudolf P•Hommel)。这是一部上世纪30年代版的关于中国日常手工艺的田野调查的报告,霍尔梅先从1921年—1926年,后在1928年—1930年,于半个中国的足迹所至的文字与图像。那时的中国,处于一个战乱悲惨的年代,又是一个朴实素静的年代;还是一个延续着千百年来的最后农耕生活的年代,虽说欧美列强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反映在霍尔梅的记录里,不仅有着田野调查的严谨科学,还有人文的关怀,更多是流露来是对中华文化的敬意。最值得一提是在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点滴的、始终着审美的意愿与表现。“看来我对锻铁的调查要持续到好运来临的一天,在江西南昌一个中国人家里,我意外地看到了铁画(如图50和图51所示),木框嵌着木板,覆盖着淡蓝色丝绸,上面是用锻铁做的线条画。铁能做成如此精致的图画,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而且是用那些不起眼的工具。人家告诉我,这些铁画有几百年了,原先出自安徽芜湖。这些工艺品价值不凡,很受欢迎,仅在某些大户人家才有保存。”霍尔梅看来是偏爱这些中国的民间艺术的,以致于在自己这本被后人称“洋人版的《天工开物》”最后一页作为尾花,再次呈现这样的铁画。中国的民间艺术,在霍尔梅的专著中一再被进行科学的测定与描述:“在中国北方,通常一日两餐都得喝点儿。吃饭前派个小孩或帮工到店铺打一上壶酒。图213中左边是一个盛酒的酒壶,4英寸高,大约可装5液盎司(约合中国旧制3两)。为了加热酒,在桌子上用一个小酒炉,如图213中右边所示。一个带有宽边的圆形开口钵,上边有3个凸缘,酒壶就放在上面;钵的侧面开有洞,是两个相对的风孔。在钵里固定一个小杯子,杯里倒入少量酒精,点燃它,而后酒壶就放在上边加热。酒炉和酒壶都是用粗陶制的,表面带有光泽的黑釉,中国人叫这种酒炉为“神仙炉”,意思是神仙用的炉子。照片上的样品是在山东省的胶州得到的,当地农民用这种酒炉极为普遍,它确实不是从国外进来的东西。”从霍尔梅的记录与描述中,可以体会到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曾记叙的诗境:“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证明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中国的农民大众仍旧在日常生活中空隙间追求自家的诗意。中国人自古就一个审美的,直觉思维与整体思维异同发达的族群。从夏朝始的古代饰砖,到中国南方沿海所见的船匠的墨斗,无不证明这一点。这些关于手艺中国的日常的、科学的记录。曾得到了科技史家李约瑟的称赞:“霍尔梅关于当代传统的中国实践的书,是独特和有价值的。”至2012年1月在中国第一版时,中国科技史老一代学者华觉明说:“本书是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其器具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平民意识、人文精神和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尊重。”一个上世纪的美国学者何以有这种的精神,或许作者自己在著作扉页所引的吉卜林的诗歌就是答案:I keep six honest serving men, They taught me all I know; Their names are What and Why and When, And How and Where and Who. 我有六个忠实的仆人,我的知识都是它们教会的;它们的名字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何时”“怎么”、“哪里”、“谁”。
  •     本书的副标题是:An Illustrated Record of the Primitive Industries of China's Mass, Whose Life is Toil, and Thus an Accou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后记中将其译为:辛苦劳作的中国大众的手工业图录,因而也是中华文明的记述。这句话可说是对本书内容和思想的最精练概括。作者的目的和方法尽在其中。诚如简介所言,霍梅尔做此调查完全是受莫瑟博士(1856-1930)的启发和资助。因此,霍梅尔的方法论实际就是莫瑟的方法论。至于莫瑟做了什么又为什么这么做,在《博物馆与美国的智识生活》第五章有颇详尽的记述,转述如后。作为曾经的史前考古学家,41岁的莫瑟在参加某次乡村拍卖时突然灵光闪现,把注意力从史前人类转向了近代美国人,那些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先辈们。从那次拍卖起,他着手广泛收集建国初期的美国人所使用的各类工具,并在收集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关于历史的新观点。其思想体系的要点包括:劳动是历史的驱动因素;普通劳动者是国家和文明的缔造者;真实的物品比任何文本都能更准确地反应史实。据此,莫瑟认为普通民众的生活史比关于帝王将相的军事政治史更值得关注,而收集和整理民众所用工具则是进行史学研究的不二法门。简言之,对工具的研究在莫瑟的史学体系中占据了核心的地位。莫瑟的思想与19世纪末期博物学最后的辉煌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借助新的运输和勘探技术,西方探险家正将足迹踏遍全球,对新奇事物的观测和采集也达到了巅峰。随着源源不断的新样本涌入博物馆,似乎全世界都被囊括其中了。一些为此前景所鼓舞的博物学家很自然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只要对众多物品进行审慎和认真的观察,人们就能理解世界的面貌。可以想见,正是这样的理论才能支持莫瑟对美国工具、霍梅尔对中国工具的广泛收集。由于现在的研究早已扩展出许多比观察更为复杂深入的手段,专业学者已不太可能再做如此浅尝辄止却规模宏大的调研。加之时代变迁,书中所述工具大多数也已经淡出实际生活。因此,《手艺中国》或许算得上是对中国手工业工具最初、最后和最完整的影像记录了。由于相信工具的内在价值最为重要,莫瑟在整理工具时会优先考虑工具自身的属性,他的展览会把各种不同型号的锤子摆放在一起,而不考虑其年代或地域的差异。这种以工具为中心的态度无疑被霍梅尔严格地继承了。在《手艺中国》中,作者既未按时间也没按地域进行内容组织,而是按照工具的用途将全书划分为基本工具、农业工具、制衣工具、建筑工具和交通工具五大类。具体到某一种工具,作者主要描述的也是其结构和用法,而产地、历史记录等信息都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同时,作为整体的中国工具被作者尽可能地与日本或西方的类似工具加以比较。这也算一种工具文化比较史吧。不过,或许因为作者关注的只是primitive industries,也或许因为作者所见所闻仍然有限(他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江南、中南地区),本书未及覆盖的传统工具和工艺也数不胜数。比如,没有造纸,没有醋酱的制作,制糖只讲了蔗糖,制盐只讲了井盐。与工具相对应的是其使用者。由于彼时中国人普遍不愿意照相,书中劳动者的影像寥寥无几,但霍梅尔尽可能地记录了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使工具能在读者的想象中真正地活动起来。于是,读书的人也变成了用工具的人。如有所谓的格物致知,我宁可相信会是这一刻。最后,倘若有一天核爆或某种灾难摧毁了人类社会,这样一部书也不失为一种浓缩的文明宝库,或许竟是文明复兴的基石。
  •     有段时间,对传统手艺特别感兴趣。在那手艺中既可以看到历史的沧桑,也能看到岁月的变更。但不管怎么说,在因为那些手艺流传多年,未曾改变昔日的模样,看来也是格外亲切的,在鲁道夫·P·霍梅尔的《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中,那些传统手艺的一一再现,令人惊喜之余,亦在感叹,原来物质文化长存在人世界,从这些手艺中俱能体验出来。无疑,这是一个美国人用相机记录下的中国百姓劳作史,是我们祖先的古老故事,倘若把这书中宝贵的实物图片一张张排列起来,基本上可以构成了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和器物全景图,一幅中国物质文化史的长卷。话说作者鲁道夫·P·霍梅尔,1885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其父为慕尼黑大学东方语言学教授弗里茨·霍梅尔(1854—1936)。鲁道夫·P·霍梅尔在慕尼黑接受早期教育,21岁时移居美国,辗转纽黑文和克利夫兰等地,之后到了新英格兰,在哈佛大学学习希腊语、拉丁语,以及其他古代典籍,后到伯利恒)的里海大学学化学,并在该校任副教授。后来,他认识了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敦的亨利·查普曼·莫瑟,被莫瑟博士所吸引,终于双方在充满魅力的人类工具研究方面产生共鸣,为协助莫瑟博士进行工具调查,毅然舍弃了从前的地位。莫瑟博士主要收集美国土著工具,并决心进行中国民间手工艺调查,委托霍梅尔担当此任。霍梅尔先后在中国住了8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调查工作。 在书中,作者霍梅尔记录了中国上世纪20年代的手工业器物,从铸铁制钉到水磨榨油再到磨剪织布、夯土墙畜力车,吃穿住行用,全面展示了上世纪20年代中国劳动人民生活所用的各种工具。不仅有对这些工具的详细介绍,还有翔实的图片资料、对工具尺寸的测量数据,部分照片中还有人物的劳作场面及对物件的摆弄。这本《手艺中国》由约翰·戴公司在1937年出版,由于其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影响,所以深受不少专家学者的喜爱。就连著名收藏家马未都都感叹,可惜我们少有人记录这些,也少有人珍惜这些。“使这些古文明积累成了残缺不全的记忆,而霍梅尔所做的一切,为我们直观地补上了这些残缺。”就连中国技术史家华觉明认为,这本书是翔实而细致地著录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及其器具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其中还包含着作者的平民意识、人文精神和对中国人与中华文化的尊重。”“本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所记录和拍摄的某些技艺和用具,如今不是早就失传也是极罕见了。这本书不但引导我们该如何做田野调查,而且教导我们要关切底层手艺人的疾苦,将抢救保护传统工艺这一民族科技宝库引为己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手艺中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而这个缩影的每一细微之处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做,同样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不过,在今天,这些手艺大部分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渐在消失了,成为一种永恒的回忆。现在重读这些照片,不仅在缅怀过去,仿佛在逐步深入到历史的肌理当中去,那些过往云烟,却遮挡不住手艺留给我们的思想。有时候,正是这样的思想支撑着一代代人往前走的精神。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正在逐渐的消亡,外国人的这本书却忠实的记录了中国很多传统工艺,因为它的独特,让它具有了收藏的价值,同时,也让我们反思:我们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历史遗产呢?
  •     仔细读过,很受启发!传统手工艺,需要我们的重视!
  •     偶尔看到了这本书,看了介绍就定了。两天就收到了,翻了一下,被这个九十年前的外国作者深深感动了。我是北方的,书里介绍的大部分是南方的手艺。但不影响我对中国手艺的爱好与研究。发现在我收藏的民俗物品里有好几件与书里介绍的一样,但是有些已不能确定以前是作何用或如何做的。
    幸亏有了这本书,感谢鲁道夫.p.霍梅尔。
  •     很值得一看,不过排版颇有教材感,要是开本小一点,排版精致一点就好了
  •     家里唯一一本购买价低于定价的毛边书,原因是品相稍差了点,不过在我看来这品相不是问题,主要看气质。(话说都喜欢破边衣服了还在乎破的是否横平竖直么?)《手艺中国(中国手工业调查图录1921-1930)》 不用一口气看完,没事翻翻涨知识,有事查查有收获。
  •     空前绝后!
  •     书里面的有些东西我小时候还见过,现在已经不好找了。
  •     @大理
  •     这编排看得太累人了!与工具有关,与手艺无太多关系。。。
  •     1921年,由莫瑟资助进行的一次长达八年的中国手工艺调查,按照西方18世纪的工具分类法则:食物、衣物、建筑、运输、制作器具,涉及120多小类----这不就是中国的“衣食住行用”吗?
  •     日常科技史考古的中国范本,这才是民俗研究啊。我想我撸完中国互联网的论文,可以撸撸这些东西。
  •     什么叫“格物致知”?这才叫“格物致知”!
  •     倒别指望有什么稀奇的图片,但作者包罗万象的搜集让人印象深刻,“搓板是中国人家用的一种古老器物…事实似乎是,中国洗衣工把搓板带到了美国”...读到这里是不是让某些人又有了优越感,哈哈
  •     一直想找一本关于中国手工业记录的书籍,找到这本时很开心,因为这里面再现了许多现在已经消失了的民间手工工艺,过去的工匠手工制作的工具,设备连着过去的人一起,消失了,令人感动的是这本记录着微不足道的很容易被人忽视的农耕时代的工具的记录者居然是一位有心的外国人,花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的一本图录书籍,绝对值得收藏。
  •     作者做的调查非常细致,深度和广度都足以令人敬佩。某个层面上说,这些装置和工具都是中国人的命脉,只是那些老去的人们不曾在意发明、工程、专利等等字眼。
  •     非常详尽
  •     翔实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状况,很有感触
  •     值得珍藏的一本书,一个外国人记录下19世纪初中国社会中还存在的古老手工艺及用具。有些我没见过,有些是我小的时候还见过大人们用的。比如我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木匠,刨子,锯子,墨线墨盒我还清楚的记得,也就是这十年内,这些才消失的,一个是父亲年纪大了,还有这些工具被电动工具取代而用不上了,还有小时候用过的木头的澡盆,我似乎是见过箍桶匠的,母亲小时候纺线织布,这我已经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了。感谢这位外国人,不然这些老手艺就这么消失了。
  •     一个美国人记录的中国劳动大众的千年传承。简单的工具,生产了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在我们这一辈人手里即将消亡。虽然科学技术的普及使得生产力极大提高,但是我们仍然缺少东洋一隅匠人们的传承观念。数十代人坚持做一件事、并努力做好一件事。。。我总算有幸亲眼见过书中记录中的大部分工艺,不知后来人从图书资料中再见会是什么感受?
  •     力作
  •     中国自己的精粹,被一个外国人写出来,悲哀啊!刚刚开始读,已经爱不释手!
  •     Their names are What and Why and When, And How and Where and Who.在家匆匆一翻。
  •     早前囤了一堆新书,都没好好看,这本很好,介绍了传统木作、农作、铁艺等等,译文基本没有国际范儿。
  •     砖头般的一大本,确实很详实,图片加上文字说明。但太多关于工具的描述以及如何制作,我感兴趣的却是如何用工具制作器物,所以我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可能不到这书的十分之一。无论如何,确实长见识就是了
  •     这本书的图片素材很丰富。大多都是老照片、老物件,内文也很好。挺适合业余消遣看的好书。
  •     很细致,谢谢鲁道夫
  •     算是趁手的工具书。写到乡村时,经常会翻看。书中所记录的虽然是百年之前的,但好些农具至今在我们乡间依旧在用。最看重它描写的部分。
  •     马未都推荐,值得收藏!!!
  •     翻译的太晚了,相见恨晚。但这本书的确很难翻译,因为一些术语很多,而且讲的有许多是使用技巧,如果没有亲身体会,很难准确翻译。还好,译者基本把握了霍梅尔的原原意。值得国内技术史、民俗学者好好欣赏。
  •     是一本不错的书,分类明确,图片丰富,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     工业化的进程,使得很多行业被淘汰,有的是应该淘汰的,但也有是被淘汰的,尽管根本就不希望淘汰。一个外国人用自己的眼,相机保存了一些即将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手艺,留给后人一个印记,曾经对我们生活产生过很大影响的活生生的行业。值得纪念,感怀!!!!!!!
  •     极其珍贵的前工业时代的中国日常生活图景,而且是以西方人的“博物志”+“社会学”调查的方式,将当时的中国手工业,与西方、日本同类进行横向比较,某些部分还非常详细地交代来龙去脉(比如搓衣板在全球的漂泊路径),真的是太棒了!(版式设计要是讲究点就好了)
  •     从工具和器物讲中国的手工业,想到那个美国人在战乱的年代拍照走访调查,记录这些珍贵的资料,这份坚持令人感动。
  •     那个年代看看中国有多落后!
  •     抚卷深思!正在消失的历史让人莫名伤感
  •     中国传统器物的切实描绘,从用法、习俗、尺寸、材质、加工方式、分布流转等都有叙述,虽百代之后犹可按图稽考也,如触目过手,亦可为器物考察之模范,功实大焉。
  •     一本好书.想不到还是美国人写得.中国文人该清醒.不要整曰风花雪月.鸳鸯蝴蝶.醉死梦生.想留世作品不是自吹自擂.互相捧奉.而是后人认定
  •     还未细看,粗略翻看之后已被作者严谨的态度、人文精神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尊重所感动。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了解先人的生活,传承我们的文化。
    书的装帧精美,图片清晰、纸张手感很好,字体大小适中,翻看中屡屡书香与美文令我陶醉!
  •     这本书很不错,值得收藏;书的装帧、印刷等不很好,绝对正品;物流很慢很慢很慢,不过中国邮政好像没快过,不足的是收到的书有点破损,这好像也是中国邮政的家伙弄的,不影响阅读和收藏。
  •     超级认真的走访。工具都标注了尺寸。
  •     可以了解恨过失传的手工艺技艺的东西,值得珍藏
  •     长辈只看得见图了,居然还能感动
  •     详细记录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搭配上实景图,很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的手工业。
  •     民间手工艺是我最喜关注的领域。这书大量图片很给力,虽然只是黑白照……
  •     很不错,就是必竟是外国人的角度,读起来总是觉得生硬。
  •     一个老外对劳动者尊重,对劳动文化的执着,令我辈汗颜。
  •     学到很多~对于手工业·~
  •     非常有价值的一本书,很难得,作为史料填补了中国生活史的空白部分
  •     研究中国技术史的学者必读文献。
  •     果然只有外国人有心记录下中国的历史
  •     向作者致敬
  •     难得老外能写的这么详细,在今天能看到这份记录百年前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图文资料,实属庆幸!
  •     一直很喜欢这类书,看的同时也在怀念那个时代,内容里的老手艺好像就在昨天,只是现在很少见到了,希望很多年轻人也看这本书,对中国有更好的了解
  •     中国手艺大全,好!
  •     中国人是不是看着有些丢脸?这类的关于中国民间文化的书,重要的著作几乎都是外国人写的。一看豆瓣上的评价,我靠,居然少于10人评价。这样的书,不管怎么说,就算翻一遍对自己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渐行渐远的记忆。
  •     1.恍若隔世。好多东西小时候还见过,用过;当时没有意识到有些东西已经存在了上千年。2.有人说人类学就是西方殖民者把即将消失的文明样本分类保存的学科,有时候他们还通过对这些远古生活方式的美好想象,来讽喻工业社会的荒诞。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过,我倒是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写一本书,这样描述“他们习惯于用一种叫做iPhone的东西来获取信息和社会交往,于现在东方人常见的灵魂通讯方式不同,这种西方式的古老器具更有质感,也让人真实的体验到存在的客观。我搜集了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各种版本,现在存放在花花公爵的量子博物馆里……”
  •     买的时候理解成“手工艺中国”了 结果打开书就像掉进了大农村。。。后来看下去其实还挺有趣的 体会下爷爷那一辈的生活
  •     真实的记录,很有意思
  •     这本书本身不错。,但是定价有点贵。半价的时候买的。这还差不多。最俗气的是有个腰封,写着马未都易中天推荐,顿时变得很俗气。
  •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介绍的是民间手艺,有很多真实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一些实际生活面貌,没有那么美好 ,但是非常真实。一个真实的手艺中国。
  •     书的排版和设计不是很好,手感也有点糙,里面的内容读起来也会觉得有些枯燥(排版太重要了),但也不影响收获和了解前所未闻,消失殆尽的手艺活~非常难得!为什么中国的手艺集结都是外国人写呢!哎~~~~~~~
  •     内容令人很震撼,极力推荐80后、90后00后等等的炎黄子孙多多看。更要学习作者著书的精神!
  •     替同事买的。同事说是很好的书。还推荐我也买一本学些中国的传统。哈哈。
  •     正在消失的传统,同时也是正在消失的历史。而历史值得记忆和珍藏。
  •     书中的那些工具,我小时候在农村,见过也用过,但是儿子这一代,恐怕怎么也想象不到这些工具的用途。值得收藏。
  •     图文并茂,感谢老外为中国人做的好事
  •     很好的书 手艺是人类生活 文明 真正的价值
  •     这书居然不是国人自己出,不觉得悲哀吗?
  •     老外帮中国人写的 不错!!
  •     看这本书来了解一下中国博大精深的手工业,我觉得中国的应试教育实在存在弊端,为何不开设一些手工艺课程呢?将手艺的传播播散到教育中,不仅能让手艺传承下去,而且中国那上亿的孩子中,怎么就知道不能培养出许多手工艺大师?将来不用为生活糟心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钻研一门手工艺,所以现在开始慢慢了解
  •     情人节礼物
  •     插图特别好
  •     让你了解中国工业的发展,是一本珍藏的好书。
  •     一本不应该由外国人来写的书
  •     内容和书名不符,应该直译更佳,因为里面讲的是劳作的中国,也讲了很多在非现代化生产的时候自己创造的很多工具,但是和手艺没太多关系。我的本愿是买介绍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书籍的。三星是给内容的,之所以扣两星主要还是因为标题。
  •     另一个角度的中国历史,值得收藏
  •     好看的书 基本不是国人写的
  •     看完之后有种蛋蛋的桑感。。。
  •     内容上详实,外国人早前写的,记录了那个年代存在的手工艺者和手工艺工序,这种科学的态度、认真的精神是现在很多急功近利的书不能表现的
  •     中国基础科技的汇总。
  •     手艺
  •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克服种种困难,写成了这本书,介绍详细,图片丰富,拿到手时真的很激动
  •     如此好书竟出自西方人之手。
  •     用大量的照片来介绍历史上的手艺,非常难得,尤其是一个外国人做了这些我们没有做的事情,还原了历史,非常值得一读!
  •     古人的智慧呀~
  •     作者封存的这段历史,成为一块化石。写这样的书很难,需要相当的科学知识、科技史的素养和吃苦耐劳精神。从前言和后记中得知,翻译也是件困难的事情,更别说花费近十年的时间与地层民众打交道搜集资料。
  •     书中记载的手艺比想象中的略少,不过能够记载下来也实属不易。值得一看。
  •     还没正式看,只简单翻了翻,图片很多,印刷不错,内容很全。
  •     书是真的好书,就是里面的手艺都偏基础生产,冶炼、耕作、农具制造什么的,跟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手艺有一定的差距,从头看到尾的话会感觉有点枯燥,适合买一本备在家里作为资料可以随时查询。
  •     传统的记忆
  •     长见识。
  •     书我还没读,但在网上看到这个本我就兴奋不已,中华文明五千年,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只是中国的文明传承,而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一个记录的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类不应该只记录,更重要的是传承.....
  •     手工业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只可惜在中国现代,很多手工业者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看本书非常的感动,虽然那个时候中国很贫穷,但是手工的东西却能让人联想那个时候的人们的心情很平静,平静的心才能带来经典的手工艺品吧~
  •     催人眼泪。
  •     是看了马未都的推荐买的这本书,印证了那句,现在的书都是用来珍藏的。
  •     书的质量很好,但是价格骗高。有易中天的印章,值得收藏。
  •     这部书为什么是个洋人写出来的?
  •     看完就知道为什么封面取这张了,在当时的中国要拍个人像真不容易,整本书有人且构图完整的也就这张。从一些絮絮叨叨的文字中可以看出霍梅尔真是下了一番苦工,调研的很细致。织布机怎么织出色彩图案复杂的锦缎我还没想明白,唉
  •     博物学、民俗学、人类学、工业设计和记录史学的集大成之作。一个美国人,在风雨飘摇的上世纪20年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走村窜户8年有余,替中国人记录下这些今天失传已久的史料,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     可以当做资料查阅 最近很喜欢看手工艺方面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