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古利可拉传 日耳曼尼亚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阿古利可拉传 日耳曼尼亚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7-05-01
ISBN:9787100024822
作者:(古罗马)塔西佗 (Tacitus)
页数:9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你们以为罗马人作战的勇敢也会和他们平时的淫荡一样厉害吗?要知道,只是由于我们的内哄,才造成了他们的威名;只是由于他们对手的错误,才造成了他们军队的光荣;他们的军队都是由四方八面各个种族的人拼凑起来的,只有胜利,他们才能团聚在一起;一打败仗,他们便会土崩瓦解。那些高卢人、那些日耳曼人,(说来很惭愧)还有那些不列颠人,虽然他们拿自己的血肉来替异族统治者作战,可是,他们以前与罗马人敌对的时间,远较他们现在受罗马人奴役的时间为长久,能认为他们都会忠心赤胆地归附罗马人吗?靠恐惧来联系感情是不稳固的,一旦恐惧消失以后,那些人就会开始仇恨了。一切鼓舞着胜利的力量都在我们这一方面。在罗马人那方面,没有妻子在鼓励他们前进,没有双亲在斥责他们败退。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没有家乡,即或有家乡,也不在此处。他们的人数是很少的,他们处在生疏的环境里是感到不安的,他们举目四望,所见到的苍天、碧海和深林都使他们有置身异地之感;诸神已经把他们像瓮中之鳖一样地送到了我们的手中。不要被他们那无用的漂亮的装饰,被那金的、银的闪光所吓倒,那些东西既不能保护谁,也不能伤害谁。就是在敌人自己的战线里,我们还可以找到我们的帮手。那些不列颠人会懂得他们应该替谁作战;那些高卢人会回想起他们往日的自由;那些日耳曼人会抛弃他们,像最近乌昔鄙夷人逃跑了一样。此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内容概要

作者:(古罗马)塔西佗 译者:马雍 傅正元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塔西佗及其作品阿古利可拉传注释附:罗马经略不列颠大事年表日耳曼尼亚志注释译名引得

编辑推荐

《阿古利可拉传·日尔曼尼亚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简介

古代罗马共和国是一个建立在奴隶主占有奴隶并剥削奴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奴隶的劳动造成了罗马的繁荣、富庶、强盛和辉煌的文化。但是,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奴隶们反抗剥削者的阶级斗争也一天比一天尖锐,因而不断地削弱了罗马统治阶级的力量。公元前七四年,爆发了斯巴达卡斯所领导的奴隶大起义,这次起义延续了很长的时间,震撼了罗马全国,使罗马奴隶社会的经济发生严重的危机,加速动摇了奴隶主的共和政体。为了加强对奴隶的统治,罗马不得不过渡到军事独载的形式,由共和政体转变为帝制。但是,奴隶主们虽然改变了和加强了统治机构,却未能撤底挽救社会经济中的深刻危机。奴隶运动仍然继续不断地发生,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帝国内部力量因为阶级斗争的复杂化和尖锐化而日益薄弱,对外的声威也一天不如一天。莱因、多瑙河外的”蛮族”日耳曼人逐渐成为帝国最大的威胁,终至颠复了它。
罗马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塔西佗·科纳留·(或盖攸斯)普布留(Tacitus Cornelius Publins〈或Gaius〉)正生活在罗马帝国盛极而衰的这段时期中。关于他个人的历史,我们所知者甚少。除了从他自己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而外,只有他的朋友小普林尼(Plinius the Younger)的十一封信札是唯一可供参考的文献。因此,我们对于他的生平,不甚了然,仅能作出一点简单的报导。
塔西佗的家业和出生地点已经无法确知了。他大约出生在一个高贵的旧贵族家庭里。他的父亲曾在高卢做官,地位颇高。他生于公元五五年以前不久,死于一一七年至一二○年之间;他的一生经历了皇帝尼罗、加尔巴、维泰利阿斯、魏斯巴兴、狄度斯、多米先、纳尔瓦和图拉真诺朝。
他在少年时代,曾就学于当时著名的修辞学家匡体良(Quinti-lian),后来又从阿朴尔(Aper)和塞孔都斯(Secundus)学法律。他成为一个有名的辩护师。公元七七至七八年之间,他和执政官阿古利可拉的女儿结了婚。阿古利可拉是当时军政界的要人。塔西佗可能一方面由于自己在法庭上的声誉,一方面由于结了这门好亲戚,所以便在魏斯巴兴朝开始厕身政界。公元七九年至八一年左右,他曾任财务使之职,八八年升任大法官。八九至九三年之间,离开罗马,大约在外省做官。所以当他岳父阿古利可拉逝世的时候,他和他的妻子都不在死者身边。在这段时期内,他可能游历过罗马帝国北部边境一带,他对于日耳曼人的知识大约就是在这时得来的。公元九七年,他回到罗马,任执政官。在一一二至一一六年之间,他曾出任亚细亚行省总督。他的仕宦生涯,大抵如此。其他情形,我们都无从知道了。
虽然我们对于塔西佗一生的事迹知道得不多,但我们对于他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观点却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得到一般的认识。塔西佗在政治上显然是倾向于共和派的,他对于帝制具有强烈的反感。一方面,可能由于他出身于旧贵族家庭的缘故,他对于旧的奴隶主贵族共和政体表现出无限的留恋和向往。旧贵族在共和政体下所享受的“自由”,在帝国时期无疑地要受到相当的限制。塔西佗在他的作品中颂赞着往日的“自由”,而对于帝国时期的专制则深恶痛绝,他对大多数的皇帝,连奥古斯都在内,都没有好感,他尤其痛恨皇帝手下那些趁炎附势、谄害旁人的“告密者”。他本人并没有见到共和时期,但在他那个时代,共和派和帝制派的人物之间的斗争还很激烈,塔西佗对共和派深表同情,他经常提到那些被皇帝杀害和放逐的共和派人。虽然塔西佗在这方面可能受他的阶级本能影响,但是,他揭露了许多统治者的残暴、荒淫、丑恶和愚笨。被当时大多数政客崇奉为神圣的、英雄的皇帝们,在塔西佗的笔下成了微不足道的人物。他对于帝国时期统治者的狰狞面目以及政治上的种种黑暗面所作的无情的揭露,使我们对当时的情况具有较深刻的认识。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塔西佗所生活的时代正是罗马国家由盛而衰的一个时代,当时,在罗马帝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郁表现出衰落的现象。塔西佗虽然不能理解到这种衰落现象的社会背景,但他却受到这种现象的强烈刺激。在他的作品里,对于罗马帝国时期国力的衰微、官吏的贪污暴虐、军事的失利、军队纪律的松弛、学术空气的不自由、演说术的低落、统治阶级生活的腐化堕落、被压迫民族的痛苦等等都作了详尽的报导。我们不敢说塔西佗在他的著作中完圣没有报导失实的地方,但是,他的写作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他从来不打算掩饰罗马帝国在各方面的矛盾和黑暗,而是勇敢地去揭露它们。因此,他的作品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奴隶制帝国在走向崩溃的初期中的种种症状,而使我们在研究这一个时期的历史时有了宝贵的事实材料。
塔西佗在罗马的法庭上是一个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说家,而他在古罗马的文坛上更是一员健将。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他自己的感情,即使在描写与自己完全无关的事物时,也渗入有他的感情在内。他的说服力很强,但这并不是理智上的说服力,而是感情上的说服力。他从来不用说教的方式劝人们相信他的叙述,而是用他自己真挚的、强烈的爱惜来引起读者们的同情和信任。他的描写生动、幽默。他对于人物性格的分析比较深刻,对于政治生活的理解比较透辟,出语警策,发人深思。我们常说,欧洲近代文艺受古典文艺的影响很大,那么,在塔西佗身上是可以找得到这种传统精神的线索的。我们在读他的作品时,很容易有这样的感觉:他仿佛尽量想表现他是站在他所描写的对象之外的,但他却总是和他所描写的对象溶合在一起。这也许正是他成功的地方。
塔西佗也可以说是一位不很幸运的作者。他的作品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高的声誉;在中世纪,他简直被遗忘了。直到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文学大师薄伽丘(Boccaccio)得到了一部分塔西佗的残稿而予以推崇以后,塔西佗的名字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到了今天,当我们屈指数一数罗马最有名的史学家或文学家时,是绝对忘不了塔西佗的。
塔西佗的著作流传至今者共有五部,现在按照他写作时间的先后列举如下:
1.“阿古利可拉传”(Agricola)
2.“日耳曼尼亚志”(De Germania)
3.“演说家对话录”(Dialogus de Oratoribus)
4.“罗马史”(Historiae)
5.“罗马帝国编年史”(Annales)
其中之“阿古利可拉传”和“日耳曼尼亚志”将留在后面再谈,现在先把他的其他三部作品作一点简单的介绍。
“演说家对话录”大约是塔西佗在公元一○二年左右写成的。这是他早期的一部作品,也是他唯一模仿西塞罗文体的一部作品——后来他便改变了这种文风,因此,“演说家对话录”和他其他的作品在笔调上是不相似的。这部书谈论的是罗马演说术衰落的原因。他通过书中人物——诗人马特尔努斯(Curiatias Maternus)、辩护师阿朴尔(Marcus Aper)、史学家塞孔都斯(Julius Secundus)和贵族梅萨拉(Vipstanus Messalla)——的谈话来讨论演说术的重要性、当时演说术和前代演说术的差异、怎样教育青年人学演说术和修辞学等问题,而最主要的是研讨当时演说术远不如前代之盛的原因。按照作者的看法,罗马帝国时期演说术衰落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生活的改变。因为在共和国时期,生活丰富多采,政治上有激烈的竟逐,所以演说争辩之风才能盛行。到了帝国时期以后,天下定于一尊,生活安静、平板,演说之术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罗马史”约在公元一○五至一○九年之间问世。小普林尼曾参加这部作品的写作,他不仅替塔西佗搜集一些资料,而且还对该书个别部分作过修订。这部书所叙述的时代,包括了加尔巴至多米先诸朝,上起公元六九年,下迄九六年。全书共十二卷,但现在只剩下残本,即原书最前四卷及第五卷之一部分。所以我们所见到的史料只到魏斯巴兴朝早年为止。
“罗马帝国编年史”的写作时间较“罗马史”为晚,但大约在“罗马史”还没有写完的时候,即已动手写“罗马帝国编年史”了。这部书是在公元一一六年左右完成的。它所包括的内容是从提庇留即位到尼罗之死的一段历史。据说他写这部书是有志于继承李维的巨著的。现在这部书也已经残缺不全了。我们所有的是第一至第四卷和第五、第六两卷的残篇(所叙述的均系提庇留朝之事)以及第十一至第十五卷和第十六卷的残篇,(所叙述的为克劳迭和尼罗朝之事)。
“阿吉利可拉传”大约是在公元九八年左右问世的。这是塔西佗替他的岳父阿古利可拉所写的一部传记。阿古利可拉是完成并巩固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的人物,他的一生事迹和不列颠的关系至为密切,所以塔西佗这部传记中有绝大部份篇幅是用来叙述不列颠的情形的。这不仅是一本传记,也是我们研究古代不列颠的一部文献,虽然其中的记载并不很完备和完全可靠,但究竟是有价值的。
“阿古利可拉传”全书共分四十六节,大约可以分成五个部分。最前面三节算是短短的序言,塔西佗在这里发抒了他对当时罗马政治和社会风气的一些愤激之辞。第四至第九节是叙述阿古利可拉的家世、少年生活和他在出任不列颠总督以前的一段仕宦生涯——其中包括他两度在不列颠军队中服役的经历。第十至第十七节是对不列颠的地理状况和居民所作的一般描述以及对罗马人经营不列颠的简史所作的报导。第十八至第三十八节是用来纪载阿古利可拉在任不列颠总督时的政绩和军功的,这一部份占全书的一半左右,也就是全书的重点。第三十九节到最后是叙述阿古利可拉回到罗马以后怎样用容忍、谦退的态度来避免多米先的嫉害、他的死亡以及塔西佗对他所作的诛辞。
关于塔西佗写“阿古利可拉传”的动机,存在着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塔西佗这部传记是他在阿古利可拉安葬的时候所作的演说辞。按照古代罗马的风俗,在举行葬礼时经常是有人发表演说的。但根据“阿古利可拉传”写成的时间看来,距离阿古利可拉逝世的时间太久,所以这种说法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种说法认为塔西佗写这本书是替他的岳父作辩护的。因为在多米先暴君之朝,许多正直的人都遭到残害,而阿古利可拉终于默然寿终正寝,当时人可能对他不无微辞,认为他是一个较圆滑、软弱的人物。所以塔西佗写这本传记来袒护他,在传记中再三强调阿古利可拉和多米先之间的不和协。第三种说法则认为塔西佗写这部传记是在写大部头的史书以前的“试笔”。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是可以共存的。至于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与其去费力追究塔西佗写作的动机,倒不如多花些时间去玩味他的作品。
“阿古利可拉传”虽然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作为一种史科来看,这部书并不是很成功的。塔西佗对于地理和军事常识颇为贫乏。他关于不列颠的地理位置描写得不很正确,关于气候和物产的纪载有些滑稽可笑,而他所引证的地名大多无从查考。他所记叙的战役也有一些失实。但是,这部传记很好地反映了罗马人对于不列颠人的残暴统治和罗马官场中的一些黑暗面貌,它能使我们对奴隶制帝国的精神得到较深刻的体会。这种价值是并不在史料价值之下的。
从文学上来看,“阿古利可拉传”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有些外国学者认为这部作品不是一部好的传记文学,因为作者没有把全书的精神集中在主角身上。我们觉得这种看法未免有些迂腐和不公允。因为人们是从作品本身的内容来看它的价值,而不是从固定的体裁观念来衡量一部作品。塔西佗在这部传记里突出地描写了阿古利可拉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他对这位主角的性格和作风的刻画也很生动。作者的目的是在于颂扬阿古利可拉,他的这一个目的也得到了绝大的成功。
第一至第三节、第三十至第三十二节以及第四十六节是写得最精彩动人的。我们尤其喜欢第三十至第三十二节中不列颠酋长卡尔加可士的誓师辞,这段演说也许是塔西佗社撰出来的,但它却真正说出了不列颠人心里的话,它激昂慷慨、痛快淋漓,使人读到这里不能不深深感动。
“日耳曼尼亚志”大约也是在公元九八年写成的,这是“阿古利可拉傅”的一个姊妹篇。这篇作品详细地报导了罗马时代日耳曼尼亚以及住在日耳曼尼亚的各个部落的情况。它可能是最早一部全面纪载古代日耳曼人的文献,因为朱利乌斯·凯撒的“高卢战记”只是零星地谈到了一些日耳曼人的情况而已。
“日耳曼尼亚诺”也分为四十六节。我们大约可以把它分为两部分:自第一节至第二十七节是概括性的描述:自第二十八节至最后是分别记叙各个不同的部落的情况。
“日耳曼尼亚诺”在文学上的价值是比不上“阿古利可拉傅”的,至少我认为是如此。这部作品中的叙述比较平易,没有许多令人激动的地方,这可能是受到题材的限制。但是,读起来还是感到很优雅、清新、幽默,有力量。
这一著作的史学价值却是很高的。虽然塔西佗对于日耳曼尼亚的地理状况、阶于日耳曼人的生活状况也不免有些不甚了然的地方,但大体上是报导得很正确的。我们在研究日耳曼人的历史、研究德国古代史的时候,决不可能不首先提到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其中关于日耳曼人各个部落的分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整个日耳曼人的经济生活、政治组织和社会生活等的材料都是极可珍贵的。外国的史学家们在研究、整理、考订、注释这部作品方面花费了许多时间,也得出了不少的成绩。尽管后代的学者们发现了若干塔西佗所不曾知道的事情和纠正了塔西佗的若干错误,但是,塔西佗的原著始终是这些工作的主要版本。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引证了“日耳曼尼亚诺”的材料,而他在另一篇经典著作“论古代日耳曼人的历史”(中译文见“史学译丛”一九五五年第二期)①中更详细地引述了塔西佗的纪载,这都是我们在研究“日耳曼尼亚志”的时候应该阅读的。
① 又见恩格斯:《论日耳曼人的古代历史》,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9卷,第478页。——编者
无论是有关不列颠人的“阿古利可拉传”也好,无论是有关日耳曼人的“日耳曼尼亚志”也好,塔西佗常常脱离了罗马人的立场来描写那些和罗马人敌对的异族的。因此,这两部作品不仅都叙述了那些社会发展较落后的部落与奴隶制社会发展到高度的罗马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都表现出塔西佗本人对于落后与先进的文化,新生与腐朽的力量的看法。
有人认为塔西佗反对社会向前发展,这是不正确的。塔西佗在这两部作品中都很明显地指出了不列颠人和日耳曼人在物质文明和社会组织上远远赶不上罗马人的地方(虽然他对那些落后的现象带有嘲笑的口吻,然而指出这些现象总是对的)。塔西佗并没有同情于那些落后的东西。不过,塔西佗却同时也指出了那些部落中的生气勃勃的力量,指出了他们富于斗争的精神,指出了他们的自由、纯洁、朴实;他把这些拿来和罗马社会的堕落、腐化、淫荡、不自由、虚伪等等作了鲜明的对比。他讽刺、指责罗马人的地方远较他讽刺、指责敌人的地方为多。一方面,他承认罗马人的发展比不列颠人和日耳曼人进步;另一方面,他揭露出罗马奴隶制文明的缺点和丑恶:这并没有矛盾之处。
塔西佗不是一个狭隘的沙文主义者,他站在比较公正的立场来对待罗马同其他民族的关系。他尖锐地攻讦罗马统治者对于那些部落所施的残暴行为,也揭露出罗马统治者的挑拨离间和笼络软化敌人的卑鄙手段。他同情受侵略、受迫害的人民,他指出不列颠人和日耳曼人不能团结一致是他们遭受奴役的主要原因。他甚至替他们策划反对罗马残暴统治者的方案,替他们发泄被奴役的人民心中的愤怒和悲痛。这正是塔西佗伟大和可爱的地方。
译者
一九五七年秋

图书封面


 阿古利可拉传 日耳曼尼亚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古羅馬史家塔西陀留下來的作品,除了一本論演說的之外,其他《編年史》、《歷史》跟《阿古利可拉傳、日耳曼尼亞志》都有被翻譯成中文出版。而前兩本台灣商務有引進,現在要介紹的這本則沒有。《阿古利可拉傳、日耳曼尼亞志》是兩個作品合在一起成一書,那是塔西陀的短篇,前者講述他的岳父一生,後者是記錄羅馬當時最大的敵人之一日耳曼諸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果有閱讀過塔西陀其他作品或了解過這位史家的特色,就會知道他的字裡行間向來帶著一種批判的色彩,姑且不去評論這點,且說在這兩篇裡面,自然也不可免的有著塔西陀對於他所處的當時羅馬社會跟政治的諷刺跟檢討。這之中給筆者最強烈感受的是,也正如其他評論者所指出的,塔西陀對於當時自國的腐化墮落的強烈不滿,轉化成他藉由讚揚異族的淳樸文化來做一個反襯,正如他在《阿古利可拉傳》中說到許多不列顛人開始羅馬化時,諷刺的寫道:「...他們被奴役了而不自知....」當然,這種情況在《日耳曼尼亞志》中表達的更加明顯。當然,綜觀人類歷史,許多“民族”在初誕生之時,必然是朝氣蓬勃,淳樸簡單而富有活力,但也正如人類這個構成的有機體單位會生老病死,“民族”也是會有走向黃昏的時日。塔西陀的羅馬也已經邁入中年,文明發展在到達巔峰的同時也開始墮落,或許這是人類不可免的宿命。他萬難想到的是,再過兩三百年,自己稱讚的日耳曼民族會進入帝國內,融合基督與羅馬文化轉成新的中世紀文明,這是一種延續還是新的開始,就見仁見智了。每個時代都會有類似的作品跟史家,已經過世的東尼‧賈德的《戰後歐洲六十年》就隱約帶著這樣的氛圍,另外一本《厄運之地》也帶著這樣的屬性。最近話題性極大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更是一種對於現今社會的直接批判。或許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下的我們要理解塔西陀寫作時的心情,應該比起父兄輩更加容易吧。
  •     1、我是看了恺撒的《高卢战记》,有关于日耳曼人的一些记述。再看此书的。林子大了有些不一致的地方。如《高卢战记》说他们有的拒绝腐化、拒绝输入酒等、甚至一些较“文明”的异族的牲畜。而《日耳曼尼亚志》说他们有些部落,没事就喜欢耽于酒精饮料。有暴烈,却不持久。“纪律严明”这点,倒是罗马人更胜出些。2、一些研究人类学和有政治图谋的人各引此书论证自己观点。如恩格斯、纳粹等。 ……………………………………………………………………………………………………………………………………………………………………………………………………………………………………………………………………………………………………………………………………………………
  •     1、高卢人:塔西佗说高卢人是柔靡成性。而日耳曼人是懒惰成性。查词意柔靡是指 柔弱委靡。高卢人“他们都同样地好招惹危险,而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又都同样的畏缩!”。这像不像中国人。2、日耳曼人:塔西佗笔下的日耳曼人是金发的,肮脏的,却长着令人羡慕的体魄。不喜耕种,好饮酒,重信义,武器不离手,祟尚武勇,打仗刚毅沉着,这些特质似乎是寒冷地区野蛮民族的共性!3、书中有一处记录让人费解:在第6节写日耳曼人没有剑,身体赤裸着,要么就顶多披上一件轻便外衣。没有护胸甲,很少见到戴金属或皮制头盔。在第18节,讲日耳曼人的婚姻风俗时,又说采礼中有可能包含一把剑,而妻子则会给丈夫送盔甲之类。前后不一致。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书比较薄,内容没想象的那么紧凑丰富。面前还可以吧。
  •     前篇明显比后篇好,日耳曼部落名见一个忘一个
  •     已知最早有关“德意志民族”的权威记载——如果硬是要把它和德意志扯上关系的话——就像18世纪末以来的民族主义者们所做的那样
  •     阿古利可拉传文笔优美,但毫无营养。日耳曼尼亚志干货太多,噎死。另,日耳曼尼亚志是人类学经典著作,恩格斯曾引,可供一观。
  •     从此知道扒原始材料的是多么牛掰。。
  •     这是塔西佗的两篇短文。 除了翻译的人名很不适应外,其他都翻译的很好。 译者是很有文化很有水平的人,译文通俗易懂但又不失雅致,作为历史书,看上去一点也不枯燥,是了解古罗马,古不列颠和古日尔曼的极好的史料。 5星推荐,如果人名能更新到通俗译名就更好了。
  •     芬兰人躺枪……还是古日耳曼人好,淳朴热情,不像罗马人那么暴虐
  •     “全人类中也只有他们才对于无论穷富的人都怀着同样迫切的贪心。去抢、去杀、去偷,他们竟把这些叫做帝国;他们造成一片荒凉,他们却称之为天下太平。”【23】Tacitus像是罗马的仇人似的;他赞美日耳曼人对女性的尊重,但基佐不信服,认为女性之得到尊重源自封建制度中家庭生活方式的优势。
  •     打游戏爆的
  •     2016.03.25
  •     受不鸟......
  •     最近商务的学术经典系列字体比以前小了,大概是为了降低成本吧
  •     在每次不列颠人和罗马人决战之前,塔西佗都会记载不列颠领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陈述不列颠人饱受罗马人的奴役和压迫,寻求自由和独立的决心。之后,众志成城的不列颠人被罗马人揍得嗷嗷叫,自由成为黄粱一梦,这酸爽,不敢相信···
  •     虽然不全公正可信,但是塔西佗的文章无可挑剔。恺撒留下了对高卢的最早的详细记述,塔西佗则用流畅优美的文笔,严谨的逻辑勾画出了日耳曼民族生活的全景。这两者都是对早期民族的宝贵记述。如果不到处都黑一下图密善就更好了,莫非塔西佗就是那个年代的愤青?
  •     还是塔西佗大大文笔好
  •     书还没开始读,本身的质量还可以,不太厚的一小本
  •     写得很好,看得很仔细。
  •      Irreversus 读过 在我们这个时代中:风气之浊如此,对美德之存冷诮如此。
  •     塔西佗经典。对日耳曼人记载很详细,当然也就有很多传说的成分,虽然塔西佗是古罗马历史学家,但对日耳曼人基本上是一种赞赏的态度,其中生活和宗教的内容读起来还蛮有趣的。
  •     重读
  •     塔西佗其他书籍都无货啊
  •     第八百八十八本,塔西陀阿姨么么哒。
  •     商务印书馆,经典收藏。
  •     看过老版繁体的阿古利可拉传,新的简体版跟老版翻译一样。但是繁体转简体有点不负责任,出现了原来没有的错别字
  •     简洁,小传描人精致。地理志细致周全。比战记好读。
  •     “如果健忘能够像沉默一般的容易,那么,我们会把记忆和语言都同样地抛掉。”【突然有点怀念准备志强王的考试时读日耳曼尼亚志的心态
  •     古典作家的精良之作。我要学拉丁语!!!
  •     塔西陀文采极好,两部作品春秋笔法以讽罗马之衰。用蛮族的威武雄壮朴素热爱自由,来批评自诩“文明”的罗马人普遍的怯懦卑鄙奢靡甘受奴役
  •     送货教快,包装完好.
  •     那本最危险的书还没看
  •     书不错,可惜作者太惜墨如金了
  •     了解日耳曼人不可多得的史料,可以与《高卢战记》第六卷及其他一部分比较阅读。突出日耳曼人的变化
  •     Irreversus 读过 在我们这个时代中:风气之浊如此,对美德之存冷诮如此。
  •     其实我读过的是日尔曼尼亚志,这是一个对雅利安民族起源及特性有独到描述和眼光的小品,对于德意志民族起源探究确有一定帮助。史料选择和判断符合当时那种实证主义与历史主义原则,值得一读。
  •     文明化中的阵痛并不需要歌颂
  •     塔西佗的赤子之心在这本小书中展露无遗。又,他提及日耳曼妇女以袒露胸脯来激励男子的斗志,施密特在《陆地与海洋》中或是从此处借用“袒胸露乳”来隐喻英格兰挑战海洋的高昂士气。故,这本小书建构的日耳曼世界,不知激起了德意志人多少浪漫的想象。
  •     这本书买了后,我的塔西佗国内译本基本就收全了。
  •     一直和喜欢的书
  •     文字版《赛德克.巴莱》
  •     塔西佗此作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借“日耳曼”的“他者”形象,来审视罗马人自己。他对日耳曼部落的社会风俗和信仰的描写,似乎是在提醒罗马人已经失去的那些曾经的尚武与淳朴,以及虔诚与道德。
  •     就其本身而言,只是一本罗马时代普通的人物传记和关于蛮族的笔记,但后世的解读,成就了它不朽的传奇。
  •     前人旧事 英德的雪泥鸿爪
  •     日耳曼尼亚志为什么都没人做个地图呢。
  •     好东西哈 细细品读
  •     塑包装,东西不错。。很整洁。。
  •     比较散乱……
  •     商务的经典系列
  •     译名有点与通名不同,但是商务出品,质量还是不错的!
  •     塔西佗的两篇
  •     族名地名應該重新規範化統一一下
  •     内容还未看,但喜欢就是喜欢,想来肯定是不错的
  •     塔西佗写古日耳曼“野蛮人”,非常好玩。
  •     持戈武士的古老民主
  •     没读出来哪里好,简陋
  •     主要是为论文里面古日耳曼到盎格鲁-撒克逊不列颠的内容做铺垫。与《高卢战记》合在一起买的,也是一起读的,真心被各种民族搞乱了,如果不深究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读起来或许会轻松很多。PS,在塔西佗的身上我又一次发现,拥有世界的,到头来都是有背景的。
  •     这样就达到又读了一本汉译经典了
  •     很经典的一本书,很好看,印刷也不错
  •     文字虽然不多,内容还算详实,塔西佗的作品值得一读。对于没有地图指示的地名及部落,经常会失去时空感
  •     后面部分没怎么看,前面那个传记写的没什么印象,就是篇悼词
  •     塔西陀的经典
  •     《阿古利可拉传》写的太棒
  •     “日耳曼人的自由自主真比阿萨色斯的专制还要可怕得多”
  •     大隐隐于堂
  •     研究日耳曼人历史、德国古代史,首提这部作品。此外,翻译可圈可点,可读性强~读后对英国、德国、古罗马三者关系有新的认知,推荐~
  •     关于赫尔曼战役竟然只有一句话~
  •     古罗马典籍——我的最爱史书系列
  •     书是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内容也很简单,可以看看。
  •     老年愤青抒情专用
  •     《阿古利可拉传》把一个人物完美地勾勒出来,还顺带说了不列颠殖民史;而《日耳曼尼亚志》完全可以说是一篇古罗马时期的人类学小论文啊,读的时候手边有一幅欧洲地图就更好了!最后不得不感叹古罗马人真的可以说是欧洲大陆的开拓者,从地中海一路打到冰岛和东欧,Roma magna!
  •     看来罗马人对日耳曼人基本上有明确概念:在莱茵河、多瑙河以北,斯拉夫,达契亚,萨尔马特以西,遍布森林的泥泞之地,其北面还在大海环绕。
  •     两位老师翻译的很好,注释解释详尽。《阿古利可拉传》并没有看,等学习英国史的时候在补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