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生活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8月
ISBN:9787208068568
作者:[法]菲利普·贝尔捷
页数:312页页

内容概要

菲利普·贝尔捷(Philippe Berthier),新索邦大学法国文学教授,曾发表多篇关于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同汤达、巴贝·道勒维等)的论文,并编订出版了巴尔扎克的多部小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创造真实”    巴尔扎克图景环视图    上帝在细节之中    真实和它的复制品第二章  物种和空间    诗人和农民    乡村生活    外省风貌    巴黎之巴黎们    巴黎画像第三章  家庭生活    床及使用床的艺术    亲爱的小黄毛    教育的困惑第四章  艰苦劳作    农事诗    悲惨世界    作坊,店铺    机关职员    在拉丁王国里    第四权力    出卖肉体的美人第五章  优雅的生活    纨绔子弟    可怜的小富婆    时髦后勤学    The places to be seen    度假游    巴黎之外的巴黎第六章  饮食    外省的聚餐    家宴    点菜第七章  消遣    唉,生活多么平淡!    做游戏吧!    在沙龙里聊天    招待会,舞会和交友会    今晚看演出第八章  两个特别的日子    结婚与《祝婚歌》    De profundis第九章  巴尔扎克不仅仅是巴尔扎克,远没有完结附录一  作者其余主要作品附录二  相关参考书目译后记

编辑推荐

19世纪的法国,经历了无数次的革命之后,任何人对明天都没有把握,人人都如“享有用益权的浪子”般挥霍老生命,尽量让自己感到宽慰。本书就是描绘了这个没有隐私、缺乏幻想、极不平静的社会,这个世界上最令人不安的社会,作者用现实主义笔法真实再现了那一时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作者简介

本书独辟蹊径,通过披览《人间喜剧》,深入挖掘19世纪法国社会的世情百态。从贫民百姓到达官显贵,从外省到巴黎,从乡野房舍到豪华舞会,巴尔扎克的生花妙笔使其鲜活,加上菲利普·贝尔捷的机智点评,使本书于轻松愉快中展现19世纪法国社会的传奇色彩,并洞悉其背后深刻的历史根源。
第一章 “创造真实”
第二章 物种和空间
第三章 家庭生活
第四章 艰苦劳作
第五章 优雅的生活
第六章 饮食
第七章 消遣
第八章 两个特别的日子
第九章 巴尔扎克不仅仅是巴尔扎克,远没有完结
附录一 作者其余主要作品
附录二 相关参考书目
译后记

图书封面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本书包装还算精致,比较符合巴尔扎克对巴黎浮华生活描写的基调。对于我这种基本上只知道“葛朗台”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大致的了解巴尔扎克的庞大的作品。巴尔扎克的作品涉及法国社会的人间百态,书中做了详细的分类,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读完书,让人不仅感叹巴尔扎克对社会的观察入微,也感叹其手笔的大气,不管上层社会的奢华,还是底层社会的艰辛,无不生动传神。作品生活气息浓厚,诙谐幽默,少严肃的话题和说教,生活其实很平凡,芸芸众生的百态看来荒诞而又让人信服。巴尔扎克不愧为一代文豪。
  •     有些辜负巴尔扎克批判资产阶级的初衷,我看人间喜剧是为了寻觅一些小资情调,不是流行复古嘛,我想看看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装饰房间的,摆设餐桌,开沙龙,一个时代的虚伪和痛苦成为另一个时代的经典和游戏。正好之前才看完《伪雅史》是讲大革命前后法国人如何买爵位啊摆谱啊装贵族啊,才知道这个民族的虚伪本性的形成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说法国人浪漫可能是这个地球上最大的忽悠,全世界都在为这个大忽悠添砖加瓦,流传几个世纪之后,忽悠变成了真实。
  •     西方社会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也许要上溯至上世纪初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米兰•昆德拉在谈现代小说的使命时,就援引了他们的思想,认为“自现代一开始,小说就时时刻刻忠诚地伴随着人,‘认识的激情’攫住人,使他去探索人的具体生活,保护它,抵抗‘存在的被遗忘’;把‘生活的世界’置于永恒的光芒下。”其实,何止是文学,在“抵抗‘存在的被遗忘’”上,史学——尤其是新兴的“日常生活史”——的担当又岂能被忽略。作为“新文化史”面向之一的“日常生活史”,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于德国和意大利。它认为个人是历史的主体,他们至少在日常生活或长时段里影响历史的发展。日常生活史家“不把多数人看作一个群体的一部分,而看作是绝不能消失在世界历史过程之中、也不能消失在无名的群体之中的各个人”。正如爱德华•汤普逊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声称的那样,他的著作目的是要“把可怜的袜工……默默无闻的手织工……从后世无比的轻蔑态度之下解救出来”。内地引介“日常生活史”的著作,最早可能是199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法国史学家拉杜里的名著《蒙塔尤: 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算是开了先河。但是坊间真正兴起“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出版热,却还是近几年的事。从2001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相继推出了“社会与历史译丛”、“文化史系列”; 广西师大出版社则出版了“西方文明进程丛书”。尤其是在2005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了“日常生活译丛”,这套丛书引进自法国阿歇特出版社的 “日常生活丛书”。后者是一套开放型的大型丛书,达上百种之多,内容庞杂丰富,涉笔风趣,对于了解欧洲各国、各社会阶层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社会生活诸多的面向,不无裨益。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已出的“日常生活译丛”12种基础上,锦上添花,继续推出“日常生活译丛”18种,将“文化史-日常生活史”的出版和阅读推向一个新高。新出“日常生活译丛”诸书,内容丰富,妙趣横生。“从卢瓦尔河的城堡到蒙马特高地的广场,从帝国鼎盛时期的罗马到希特勒统治下的柏林,从古希腊诸神的游戏到爵士乐手叛逆的鼓点……”正如编者所言,读者大可以畅游其中,“结识古希腊的妇女、最早的基督徒,乌托邦的追求者,去看一看国王的卧室、艺术家的斗室、士兵的营帐、百姓的平常日子,去体验一下宫墙内的沉重、美丽下的丑陋、炮火后的悲怆、辉煌中的黑暗。”这是点点滴滴未写入正史的生活、一段段被遗忘的存在,通过它们,可以“看到被‘大写的历史’或遮蔽、或过滤、或忽略、或排斥的‘小写的历史’的某些真实侧面”。米兰•昆德拉早已发现,“现代社会的特点恶魔般地加强了这种命运:人的生活被缩减为它的社会职能;一个人民的历史被缩减为若干事件,而这些事件又被缩减为有倾向的评注;社会生活被缩减为政治斗争,政治斗争又被缩减为仅仅是地球上两大强国之间的对立。人处在一个真正的缩减的漩涡中,胡塞尔所讲的‘生活的世界’在漩涡中宿命般地黯淡,存在堕入遗忘。”阅读无疑是抵抗精神缩减的途径之一。我们乐此不疲阅读记录那些往昔时代、过往生活的文字,不正是为了抵抗这种“遗忘”,从而回归“生活的世界”吗?福楼拜说得好,“阅读是为了活着”。在这套“日常生活译丛”中,《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生活》,因涉及文学与人生、虚构与现实、生活与历史的关系而尤其值得关注。钱锺书先生在小说《围城》中,对法兰西人曾有一番揶揄:“法国人的思想是有名的清楚,他们的文章也明白干净,但是他们的做事,无不混乱、肮脏、喧哗。”这类国民性的描画自然当不了真,但是倒也暗示,思想文章是一回事,道德生活有时是另一回事,颇值得好好深究。钱先生说法国人不懂生活,但论起对生活的表现、阐释及研究来,法国人是不甘人后的。那位法国大哲卢梭就断言,“为了着手研究一个人的心,我倒要看一看他的个人生活”。 论及文学与生活,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和他那部号称“社会百科全书”的皇皇巨著《人间喜剧》,自然是绕不开的对象。巴尔扎克的那句名言——“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学家,我则充当他的秘书”,已然点明了《人间喜剧》的历史趣味。这一点,米兰•昆德拉看得很清楚,他在《小说的艺术》中认为现代小说“与巴尔扎克一起,揭开了人在历史中的生根……到了巴尔扎克那里,远景像现代楼房后面的景象,它消失了,而那楼房则是社会机构:警察、法院、金融与罪恶的世界、军队、国家。巴尔扎克的时代不再有塞万提斯或狄德罗的幸福的无所事事。它登上了被人们称为历史的火车。上去是容易的,下来却困难。”《人间喜剧》中的历史,显然是一种生活史。《人间喜剧》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为主体,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可以说《人间喜剧》就是一部法国19世纪上半期的社会日常生活史。巴尔扎克声称他的小说“将描绘所有的社会景象。任何一种生活状态,任何一种容貌,任何一种男人或女人的性格,任何一种生活方式,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个社会区域,任何一个法国城镇,关于青年、老年、中年,政治、司法、战争的,无论什么东西都不会遗漏。”话虽不无夸耀,但却并非虚言。96部(原定写137部)篇幅不等的小说,2472个人物,《人间喜剧》几乎囊括了19世纪上半期整个法国社会的生活。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生活》一书看来,从巴黎到外省、从家庭到公众、从下层到上流、从饮食到娱乐,《人间喜剧》对法国社会生活的描绘琳琅满目、巨细无靡。这种笔触的真实感和描绘的规模,已经使《人间喜剧》一跃成为文学和现实之间的某种中间物。正如另一位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说的,“这不上不下的现实,对生活来说它过于虚幻,对文学来说又过于平淡,它常常使我们在文学中品味到差不多就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那种乐趣。”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在陀氏、尼采前,“人间喜剧”部分篇目、人物已触及异化这个命题的外围,《欧》中克罗旭一家、葛老头,《夏》乌尔·拿当、《驴》馥多拉,对金钱、事业、荣誉的追捧,使自身成为达成目的的工具,个人更多地承担传递而并不享有现在拥有的一切。就像一个被历史任命的时代,人沦为时代运转的螺丝钉,当大革命结束,时代机器都崩塌了,更别提螺丝钉。(所谓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看你是社会的身份,还是独立的自我。)
  •     内容无意
  •     读是挺好读的,但作者做的工作差不多只是编辑巴尔扎克。不过作者对巴尔扎克貌似非常熟悉,例子都像是信手拈来的。
  •     巴尔扎克这个天才,用一个脑子创造了一个世界。2472个人物,居然是一个人凭空“变”出来的。横向,以19世纪中前期法国的巴黎为中心,外延到外省。纵向,从豪富显贵到底层的乞丐、囚徒无不涉及。这就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90余部小说组成的总集。看遍这90多部小说未免有点困难,本书的作者代我们做了这个阅读工作,之后写了一份综述报告,把巴尔扎克所描写的生活的一些重要方面:工作、饮食、消遣、婚丧嫁娶,几个代表阶层的家庭,以及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成型了的巴黎的优雅,逐一做了介绍。一方面,让我们这些对原著的阅读非常有限的读者可以从二手的角度去了解一下《人间喜剧》的全景。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制定下一步读哪本巴尔扎克的计划提供了一个方向。可惜之处是,全书基本都在罗列原著内容,极少本书作者的评论。只好把总结的工作,更多地推给本书的读者了。
  •     您喜欢这本书吗?生活 写点读书心得与大家分享吧~
  •     纸质很nice !
  •     对社会史诗般的巨作点评确实很有难度。
  •     对于巴尔扎克控是很好的参考 作者时有吐槽
  •     还好。包装不错,只是内容没有电视的好看
  •     经典之作,不错不错
  •     [026]本来只是想作为资料大概翻翻,仔细一看文笔实在厉害
  •     作者的文笔确实诗意生动,但作为解读巴尔扎克作品的论著,本书既没有展开深入的文本解读,也没有对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做认真分析和研究,而只是将巴尔扎克的作品片段,分门别类地做了编辑和串烧。这样的所谓作品研究,显然是不合格的。
  •     对于研究对象的文本,能够不假思索、手到擒来的引用与分析,是研究者的基本道德。第一章最佳,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了大卫哈维,从空间研究的角度来看,巴尔扎克真是无尽的矿藏。但后几章的论述较弱,大概因为很难辩清“日常生活”的轮廓,方方面面都想覆盖到,反而失去了精准感。贝尔捷最令人惊喜的地方大概是那种梦幻且优美的文笔,当谈论着巴尔扎克笔下的巴黎与外省时,简直是在读同样梦幻的巴什拉或者本雅明,令人醉心。
  •     我是给上初中3年级儿子买的,他喜欢的是这本书是中文版,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家店才买的的。建议中文版多些更方便购买
  •     2010.08.26
  •     因为忙,没有什么时间细看这本书,不过整体看来都还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