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大地母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人类与大地母亲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208107038
作者:阿诺德•汤因比 (Toynbee A.)
页数:74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如果上述两种可能性之中的第二种符合事实,那么,在苏美尔文明的影响传人埃及时,在苏埃陆路交通中,三角洲也许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苏美尔文明对埃及发生影响的时间并不长,当埃及从政治上统一之后,苏美尔的影响几乎立刻就消失了。如果开发三角洲的工作完全是在接踵而来的古王国时期完成的,那么,苏美尔的影响便不可能取道三角洲从陆路到达上埃及;也许它直接取道海上。假如那样的话,苏美尔的海船多半曾抵达过上埃及在红海之滨的口岸,或者还有另一种可能,埃苏双方的水手在某个中途口岸相遇,也许是也门或索马里的香料出口口岸,或者是被苏美尔人称作马甘的地点不详的某铜矿出口口岸。我们已经知道,在铁路时代之前,长途海上旅行与路程相对短得多的陆路旅行相比,反而更便捷。 不过,考古学在三角洲方面的空白也给另一种推测留下了余地,它同样具有合理性,但也同样无法证实。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在法老埃及文明诞生之时,起主导作用的是三角洲,而不是上埃及。我们可以勾勒出这样一幅图画:在公元前第四千纪末叶,三角洲已与同时代的苏美尔达到同一发展水平,人们已征服了一部分冲积盆地,那里已出现了新生的城市。根据这一假设,苏美尔文明的影响很可能是在到达上埃及之前先到达三角洲,然后,它不是在海上绕航阿拉伯半岛,而是取道叙利亚从陆路抵达上埃及。 无论如何,苏美尔对新生的法老埃及文明产生的作用,不仅转瞬即逝,而且仅只是影响而已。在埃及广为传播的并非是现成的、原装的苏美尔文明。例如,埃及文字虽然结构源于苏美尔,但其风格显然是埃及自身的,而象形文字干脆就是埃及人自己的发明,绝不是模仿苏美尔文字的。在埃及的视觉艺术领域,埃及人迥然不同于苏美尔人,他们并不善用泥砖作为修建纪念碑的原料,他们把纪念碑从泥砖建筑变成了石头建筑。他们的古典纪念碑是用大方石料造就的。气势恢宏、规模巨大的石头建筑也是埃及本土的发明,在这方面,埃及人从未受惠于苏美尔人或任何其他外人。仅从规模上看,苏美尔人的砖制古庙塔就无法与埃及人的金字塔相匹敌。埃及金字塔设计之完美,施工之精确,都是无与伦比的。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阿诺德·汤因比(Toyntee A.) 译者:徐波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序言 第一章自然现象之谜/1 第二章生物圈/5 第三章人类的降生/21 第四章文明中心/27 第五章技术革命(约公元前70000/40000—前3000年)/38 第六章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冲积盆地的开发与苏美尔文明的创立/50 第七章尼罗河流域冲积盆地的开发与法老埃及文明的创立/56 第八章苏美尔与阿卡德(约公元前3000—前2230年)/65 第九章法老埃及(约公元前3000—前2181年)/71 第十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78 第十一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87 第十二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94 第十三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97 第十四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111 第十五章中美洲“奥尔梅克”文明的出现/122 第十六章苏美尔—阿卡德世界与埃及(约公元前950—前745年)/125 第十七章叙利亚文明(约公元前1191—前745年)/131 第十八章希腊文明(约公元前1050—前750年)/145 第十九章印度文明(约公元前1000—前600年)/150 第二十章中国文明(公元前1027—前506年)/154 第二十一章中美洲文明与安第斯文明(约公元前800—前400年)/156 第二十二章亚述军国主义的最后一搏(公元前745—前605年)与同时期欧亚大草原上的异军突起/159 第二十三章亚述军国主义的灾难性后果(公元前605—前522年)/169 第二十四章希腊文明(约公元前750—前507年)/178 第二十五章开启精神生活的新里程(约公元前600—前480年)/189 第二十六章第一波斯帝国(约公元前550—前330年)/198 第二十七章第一波斯帝国与希腊世界的对抗(公元前499—前330年)/205 第二十八章希腊文明的文化成就(公元前478—前338年)/210 第二十九章亚历山大征服第一波斯帝国的政治后果(公元前329—前221年)/216 第三十章希腊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公元前334—前221年)/222 第三十一章中国的战国时代(公元前506—前221年)/230 第三十二章中国的百家争鸣(公元前506—前221年)/237 第三十三章印度文明(约公元前600—前200年)/242 第三十四章争夺地中海西部地区霸权的斗争(约公元前600—前221年)/250 第三十五章中国的秦帝国和西汉帝国(公元前221—公元9年)/264 第三十六章地中海地区,西南亚与印度(公元前221—公元48年)/273 第三十七章中华、贵霜、安息与罗马诸帝国(公元前31—公元220年)/295 第三十八章 旧大陆文明中心诸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影响(公元前334—约公元220年)/309 第三十九章中美洲文明与安第斯文明(约公元前400—公元300年)/326 第四十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的西端(220—395年)/331 第四十一章印度文明(约224—490年)/341 第四十二章4—5世纪来自欧亚大草原的匈奴冲击波/345 第四十三章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395—628年)/350 第四十四章西方基督教世界(395—634年)/360 第四十五章基督教会的建立与分裂(312—657年)/368 第四十六章印度文明(490—647年)/377 第四十七章 中国的政治分裂与她对佛教的容纳(220—589年)/381 第四十八章中美洲文明与安第斯文明(约300—900年)/388 第四十九章先知及政治家穆罕默德(约570—632年)/392 第五十章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633—750年)/398 第五十一章东罗马帝国的复兴(628—726年)/404 第五十二章西方基督教世界(634—756年)/409 第五十三章东亚(589—763年)/414 第五十四章伊斯兰教世界(750—945年)/418 第五十五章拜占庭文明(726—927/928年)/425 第五十六章西方基督教世界(756—911年)/430 第五十七章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崛起(793—1000年)/435 第五十八章印度与东南亚(647—1202年)/440 第五十九章东亚(763—1126年)/447 第六十章中美洲文明与安第斯文明(约900—1428年)/455 …… 译名索引 地图

编辑推荐

《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套装共2册)》凝聚了作者一生学术思想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历史资料,而且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视角。

作者简介

《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套装共2册)》为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是一部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编年体史学著作。作者以抒情诗般的优美笔调,展示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描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相互交往和彼此融合的全过程,系统介绍了上自50万年前下迄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时期、各区域的文明类型。

图书封面


 人类与大地母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1976年,越战结束后的那一年,两个英国人的两部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出版。理查德•道金斯出版了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科学书籍之一《自私的基因》,已经去世的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手稿《人类与大地母亲》出版。近期我恰巧先后读完了这两本书,尽管处于两个不同领域,同一时期出版的这两本书都抛却了学术著作的沉闷,以青春洋溢的热情来向读者倾诉自己的观点。《自私的基因》,一本对进化论彻底更新的书——我们人类不过是承载基因的工具,基因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我们。他的观点对于我们看待人类行为的方式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令人惊异的崭新图像,充满了各种奇妙的比喻(BBC语)。与书籍内容同样富有激情的是道金斯的写作,用他的话说“在某种兴奋狂热状态下完成了《自私的基因》”,一本科学书籍中处处洋溢着那个时代的青春气息。我看的这本三十周年纪念版与第一版相比,新增了“好人终有好报”和“基因的延伸”两章,与前11个章节形成鲜明对比,后两章数据翔实、论述严谨,已然是一位科学大家的行文,前11章尽管部分内容有争议,却让读者切实感受到了道金斯的科学激情。最最精彩的是第11章“觅母:新的复制基因”,对于社会文化的理解即使放在今天仍然值得思考。在1973年创作《人类与大地母亲》时,汤因比已经84岁高龄,两年之后大师溘然长逝,却为我们留下了这部伟大的遗作。如果说在《历史研究》中,我们看到的汤因比是一位历史大师的深厚学识,那在这部《大地母亲》中反而能够发现大师最纯真的一面。经历过1897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60周年庆典、大英帝国辉煌的顶点,直至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格局变化,再到写作时人类对大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历经世界巨变的汤因比并未老态龙钟地诉说时局,而是清晰、近乎执拗的告诉读者:人类如果将自己看作宇宙中心,任意滥用宇宙资源,他在道德上和理智上都在犯下大错。《人类与大地母亲》,汤因比借人类历史,揭示了他自己对人类本性的深刻洞察,书中对于“道德鸿沟”的论述极为精彩,直至书的最后汤因比近乎乌托邦式的提出“人类之爱应该扩展到生物圈中的一切成员,包括生命物和无生命物”时,我真切感受到了一代历史巨匠在迟暮之年,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担忧。20世纪70年代,英国受到经济萧条的打击,却也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伟大学者,道金斯和汤因比这两位无神论者(尽管对于他们无论神的观点我并不赞同),以那个年代特有的青春热情写就这两部伟大著作,让我们一窥那个年代的混乱与激情。
  •     本书的作者阿诺德·汤因比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写成了这本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编年体史学著作。书中文辞优美,生动展示了人类与大地母亲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全过程。对于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作者对于技术革命的探讨。将旧石器时代同新时期时代对比,与现今社会类比,强有力地推导出“旧石器时代发明的速度跟不上传播的速度”这一结论,是读者能够理解远古社会的文明变迁,感慨人类祖先的智慧才能。书中对于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等古代文明均有提及;对于东汉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等古代强国也有详细描述;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变化发展,作者也化枯燥为生动,为读者细细阐述。可以说,阅读汤翁的这本书,对于我们学习与了解世界历史是由极大帮助的。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描述了世界各地区文明的起源以及生存模式
  •     汤因比此书,高屋建瓴,文笔优美,读得让人荡气回肠,上下两本书,即将人类的历史勾勒出。作为了解世界史的基础读物,能让读者对于世界史有了大概的了解。但也有弱点:其一,对于西方之外的历史,汤氏很注重,但也能看出其不熟悉;其二,历史学家总是想站在现在去预测历史,拉开一段距离,可见其预测基本不靠谱;其三,此书由多人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地名人名前后不一致。
  •     人类与大地母亲
  •      本书的作者阿诺德·汤因比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写成了这本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编年体史学著作。书中文辞优美,生动展示了人类与大地母亲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全过程。    对于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作者对于技术革命的探讨。将旧石器时代同新时期时代对比,与现今社会类比,强有力地推导出“旧石器时代发明的速度跟不上传播的速度”这一结论,是读者能够理解远古社会的文明变迁,感慨人类祖先的智慧才能。    书中对于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等古代文明均有提及;对于东汉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等古代强国也有详细描述;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变化发展,作者也化枯燥为生动,为读者细细阐述。可以说,阅读汤翁的这本书,对于我们学习与了解世界历史是由极大帮助的。
  •     印刷、纸张质量很差,希望改进
  •       《人类与大地母亲》是阿诺德·汤因比的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著作,完成于作者逝世前两年(1973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书中所反应的观点是作者倾其一生学术研究的总结--尽管汤因比更为人所知的著作是早十多年完成的洋洋洒洒12卷本的《历史研究》。总的来说,对一个非历史科班出身、对历史只有一定程度的兴趣的读者来讲,如果是想了解全球人类从古至今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事情,这本书是首选,或者至少是优先选择者之一。不过我的感觉是,如果只想从世界的历史进程中了解一些总结好的观点,而对于各个文明的发展历史并没有特殊的兴趣,那斯诺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甚至是戴德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似乎更能达成这个目标--后面的两种更加强调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引发各类文明变革的原因,较之这本似乎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对于非历史出身的人也更容易有观点上的革新。
      
      所以这本600多页的书读的比较跳跃,没能去细细研究每一个具体的文明在某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具体的事情。相信如果能够沉的下心去,可以收获的更多,但我对历史的兴趣好像就止于这个程度了。"以史为镜",我还是更关注从历史中可以得到的认识,而不是历史事件本身,所以还是偷懒了吧。
      
      记录一些心得。
      
      人类是迄今所出现的最强大的物种,但也只有人类是罪恶的。因为只有人类能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能作出审慎的选择,所以也只有人类才有作恶的能力。我们谈到道德、善恶,都是建立在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和意愿基础上的。如果缺少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或者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那么对行为的后果就不应该承受道德评价。这个原则甚至可以推广到法律上面去--精神病人无法受法律制约,因为他们自己的行为不受自己自由决定。
      
      生命的进步是罪恶的。。。如果这是上帝精心安排的,他一定比任何人类所具有的力量更为邪恶。
      
      人类首先与其他的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生物一起,在物质上存在于汤因比所说的"生物圈"--地球上飞机所达的高度和钻探所达的深度之间的很薄的圈层中,像其他的动物一样降生、成长、死亡,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类同时又存活在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有意识和意志--这后面的一点将人类与所有其他的无机和有机物严格彻底的分割开来。
      
      如果将人类的诞生之初认定成人类从生物的进化树上分支看来,然后毫无其他分支可能的转变到现在的人类的那个时候算起,那么已经有两千多万年了--在人科中只有现代人类生存下来了。然而汤因比认为,如果从一个更为宏大的角度,融合了物质和精神的角度去考虑,人类的诞生的是以他的意识的觉醒为标志的。在此之前,整个世界没有善恶;在此之后,世界划分为了物质和精神的两个世界,在后一个世界里,只有人类在起作用。这个说法要比说人类从丛林来到草原,或者开始使用和制作工具要更有说服力。当然,如果把语言的诞生看作是人类的起源,这与意识的觉醒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意识的出现比语言的出现要早的多。
      
      大约在公元前600至前480年的120年间,欧亚大陆上同时出现了五位伟大的先知,他们是中国的孔子(儒教创始人),印度的佛陀(佛教创始人),波斯的琐罗亚斯德(祆教创始人),以色列的以赛亚第二(身份未知,部分圣经章节撰写者)和意大利的毕达哥拉斯。汤因比有专门的一章详细对比了这五位先知,值得一看。
      
      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跟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大概出于同一个时期。但中国的哲学与希腊的哲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个不同之处,最关键的是,中国争鸣的百家,大多都倾向强调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实用主义的特征明显;而希腊哲学则看中单个人的理智和精神,热衷于哲学思辩。这可能也是中国的集体主义和继承希腊哲学的西方的个人主义的差别由来。
      
      中国古文明与古希腊、苏美尔人、古印度,并成为人类的四大古文明。苏美尔人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始祖,古希腊文明孕育了现在称霸世界的西方文明,而中国古文明的称道之处(至少是学校里的教育是这样)是唯一不间断保留至今的。然而"历史久远"这一条是不是就算是伟大,还值得商榷;唯一保存下来了也难说是幸运还是不幸--也许正是这种不间断的历史所带来的太过重视历史传承反而禁锢了活的思想;死水一潭能存万年,但又有什么意思呢。
      
      人类的发展是文明史,也很大程度上是宗教史。从历史的发展看,各种教派谁胜谁负很难说就有什么先天注定,那么不同的教义又怎么能够说是哪一个是唯一正确的呢?
      
      对于历史事件的结果,看作是各种因素作用的必然,还是受很多不可抗因素影响的偶然,或者是揉合一定程度的偶然和一定程度的必然,这影响对整个历史的看法,也同样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问题可能永远不太会有精确的量化了。
      
      北方蛮族入侵是整个旧大陆在过去的数千年都要面对的事情。蛮族对比他们更先进的文明的征服,是一种文明的倒退,然而却有它的道理--在冷兵器时代蛮族更容易有更强悍的战斗力,这个战斗力并不特别依赖于思想的发达。只有在最近的几百年,定居居民技术上的大规模进步,才使得他们有了相对于蛮族战斗力上的优势,而欧亚大平原上的蛮族也随之无法存在了。
      
      1973年的汤因比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关心着人类的前途往何处去。他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然而同时也存在着政治、经济、人与自然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危机。人类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可以毁灭它所赖以生存的生物圈的物种,这个现实让汤因比的展望带了些悲观。不过在我看来,至少从短期来看,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差不多是人类诞生以来最好的时代了。我们有珍贵的和平,物质生产是有史以来最为丰富的,科技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大多数人类也享有了更多的个性的释放。要知道,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虽然似乎是向上的,但远不是直线上升的--比如古希腊城邦的毁灭、欧洲的中世纪、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文明的倒退--所以我们现在并不是就必然应该比过去要好。
      
      而且,隐忧也无处不在。下午出去转了一圈,就看到了俄罗斯大使馆前叙利亚人对俄国介入叙利亚内战的抗议示威、海德公园里对Stratospheric Aerosol Injection所引起环境变化的宣传抗议和在伦敦繁华的诺丁山大道边的乞讨者,这些是我们这个世界国际政治冲突、环境灾害和社会不公等的绝佳写照。希望人类有足够的智慧,你我有足够的幸运,让汤因比的担忧不会成为事实吧。
      
  •     本书刚一出来即荣获2012年上海书展十大好书,绝对实至名归!有人说,汤因比的历史观和他的史学方法早就过时了。从历史学的发展上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看看现在史学界流行的是什么吧:要么是被划成一块块小菜园,耕耘者只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埋头耕作,不敢也不能越雷池一步,结果出来的都是严重碎片化、不忍卒读的历史。要么广采社会科学的所谓统计方法、结构分析、制度理论、模型分析等,结果造就只见物不见人的历史;要么跟随时髦的后现代理论,对史学的求真目的丧失信心,写出让人一头雾水艰深难读的理论。如果说这就是潮流,那我宁肯不跟这样的潮流。再看看汤因比吧。作为一位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家,他严谨勤奋,博学多才,胸怀世界,心系天下。他的研究范围从时间上上起于50万年前,下至他最后所在的20世纪70年代,从空间上涵盖整个地球各文明各国家。他研究历史最终是想为通过考察各文明的发展兴衰从而为人类找到出路。因此他的视野极为开阔,并渗透出极强的问题意识、先知气息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从写法上,他旁征博引,谋篇井然有序,精于造句,行文畅达,可称史家的典范。这样写出的作品怎能不打动我们?就这本书来说,作为他最后一部作品,可以说是《历史研究》所提出的历史观的具体化,比《历史研究》更具可读性。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历史资料,而且展现了独特的历史视角。书中对文明归宿的睿智分析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出作者一贯持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再加上流畅典雅的文笔,足以令人不忍释卷,堪称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具。书中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全球史观,对我们理解今天的世界、尤其是从人类文明兴衰和全球文化激荡的角度认识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样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推荐推荐! 阅读更多 ›
  •     对于古代地理和人名的翻译确实是吃力的。然而只要熬过前二十四章奇异的名字们就仿佛开启了另一个充满精神、力量和趣味的世界。
  •     不错的东东!很好的东东!
  •     汤因比的著作都是经典之作。
  •     很喜欢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看。
  •     这本书的翻译...实在不敢恭维...如果你对全球史毫无概念,靠这本书的翻译和内容入门是不行的。里面有些资料需要更新,但是精彩之处实际上是开头的那几章,对于人的本源的理解,不管什么年代的人都有共鸣,而作者在写书的时候已步入晚年,所以真的受益匪浅,看到了作者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后半部分的内容由于世界各地区的文化已百家争鸣,所以必然是有些杂乱的了。
  •     很好看的书,按时间维度全景描绘人类文明发展,可参照易中天文明史对照阅读,
  •     读完突然喜欢历史了,搜索其它书单中
  •     这是我读过最有野心的一本书了。以完全历史白痴的身份,跨越14,15年,20多天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状况,也多次(因为身体不适、实在弄不懂各种地名等原因)想过要放弃,但凭着一股不知从哪里来的“一定要读完”的劲头,终于在今晚成功看完最后一页。感慨就是:太了不起了!
  •     历史是什么?这是这两年我开始思考的问题,从最早看《明朝那些事》到意外的看到了金观涛、刘青山两位先生的书籍,从书里又了解到了黄仁宇和汤因比,在不断的阅读中,才明白,原来我们中学在学校学到的历史完全就是一家之言,纵然这些人的著作也难免有失偏颇或者不一定就是历史的真相,但是他们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视觉。我个人推荐。
  •     还没读完,皇皇巨著,慢慢品味
  •       这本世界历史和我们学校里面学的历史着重点完全不同,他在宏观范围内以人类各个文明,而非各个国家,为叙述主线,提供了一个从宏观范围内观察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本书文笔流畅,适合对历史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汤因比的另一本书《历史研究》过于专业,一般读者可能读起来吃力。
  •     12年印刷的,纸张好差,跟世纪集团前几年的质量差得太多
  •     汤因比的好书
  •     符合预期,值得推荐。
  •     电子书网站下载下来,读的时候一直以为是《历史研究》,读完一查发现不对劲,才发现是这本。真是够乌龙的。不过依然是非常牛逼的史学巨著。对全球各大宗教和文明的诞生和成长都有着鞭辟入里的论述。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身心疲惫,必须重读。
  •     汤因比最后的一部作品
  •       该书以叙述体的形式讲述了人类的整个历史。通过对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发生的不同事件的分析比较来讲述历史,清晰明了。汤因比将史料叙述与个人看法相结合,有较强的说服力每一节的大致叙述与个别问题讨论兼有,且探讨较为深刻。并且对问题的产生有独特见解。总之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历史巨著,一般读者很难理解吸收。
  •     最近收到的包裹即便是7、8本书,也都是塑料包装袋,而且没塑封,边角很多都砸坏了。让人换也不是,不换也不是。
  •     非!常!精!彩!的人类通史读本。
  •     比较简略的叙述了世界史
  •       这本书是一部编年体的史学著作,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观察,可读性非常高。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除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以外,本书的文笔也非常优美、风趣,有读小说的感觉,总会让你忍不住想读下一篇。其中第九章法老埃及就写得非常精彩,不容错过哦!
  •     和我看过的任何一部历史书的观点都不同,而且很有启发,很客观,另外注意这是部70年代写作的历史,也就更佩服作者。
  •     着眼点于文明的跨国传播和发展,值得再读。再次证实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相互屠杀的血腥史。节选:1、农耕文明从未对游牧文明取得压倒性胜利;“农业既是经济活动又是宗教活动,农业宗教的主要目的是使农作物和家畜丰产丰收、人丁兴旺”,相反“游牧共同体迁徙时的后勤恰似一场军事战役的后勤,游牧生活本身就为流动战争自动训练着实践者”;马的驯化在游牧民族的征服中居功至伟2、文明被蛮族侵扰实为家常便饭,早在公元前1250年,蛮族就对旧大陆进行过有组织的移民,导致文明版图大震动,一些古老帝国覆灭,连埃及也屈服,进入第二间歇期。3、公元前7世纪的希腊因商业和工业革命成为经济统一体,却也证明经济统一与政治分裂不可能长期共存。4、西方征战美洲劫掠来的财富“第一次”引起通货膨胀,扰乱西方社会秩序。5、中国历史细节最具颠覆意味
  •     2014.1
  •     非常学术,没有基本的世界史基础并不适合,等看过全球通史回头再补一遍吧。
  •     这是汤因比继《历史研究》之后的又一部经典学术作品,也是生前最后一部总结性的整体史作品,恢弘诗性、充满深沉博大的情愫。
  •     很厚,很大,我还是高估了自己
  •       作为一部叙事体的世界历史书,它以抒情诗般的优美笔调,展示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描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相互交往和彼此融合的全过程,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历史资料,而且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视角。虽有些资料和史实有所出入,但仍为史学界的一座丰碑。
  •     汤因比晚年之作,延续了历史研究中对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碰撞的叙述,还加上了人类与大地母亲的互动。读罢此书有种与爷爷一番畅谈之感,与父母关系类似,人类这个大地母亲的长子何尝不是一直在滥用自身力量,不断伤害大地母亲呢。人类的物质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到改变一切,但与之相对的在精神方面却未能随之增长,小儿持利器,不知其所止。未来尚未降临,过去已不复存在,抚今追昔,增强精神思辨,方能以史为鉴。
  •     2012
  •        本书的作者阿诺德·汤因比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写成了这本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编年体史学著作。书中文辞优美,生动展示了人类与大地母亲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全过程。
       对于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作者对于技术革命的探讨。将旧石器时代同新时期时代对比,与现今社会类比,强有力地推导出“旧石器时代发明的速度跟不上传播的速度”这一结论,是读者能够理解远古社会的文明变迁,感慨人类祖先的智慧才能。
       书中对于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等古代文明均有提及;对于东汉帝国、贵霜帝国、安息帝国、罗马帝国等古代强国也有详细描述;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变化发展,作者也化枯燥为生动,为读者细细阐述。可以说,阅读汤翁的这本书,对于我们学习与了解世界历史是由极大帮助的。
  •     第一章:“人能够意识到是非善恶之间的区别与对立,人类的选择与此紧密相关。这种道德判断显然是人所固有的自然本质,其他物种则不具备。那么,这种道德判断又来自何方呢?”------当然来自上帝。
  •     虽然还没开始看,但是应该很不错
  •     这是一本需要细细看看的书
  •     汤因比的书非常值得拜读.......
  •       这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描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以及相互融合的过程,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讲了人类起源,古代文明以及宗教的发展,帝国的更替,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历史资料,而且提供了广泛的历史资料,独特的历史视角,书的安排线索也非常清晰,目录明确。
  •     翻译的有点笨,照搬过来的语言结构看的迷三道四,人名地名翻译一本一个样儿,这是要闹那样……不通原文只能读译本的真心伤不起
  •     写作重点似乎是在文明兴起、交替,王朝更迭等这些产生转折和变化的时间点上,对这些变化本身、变化的原因、影响也说得十分清楚,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就只是一部通史啊,叙事体和人类与大地这种东西没怎么看出来- -#
  •     这本写的不太行啊
  •     嗯,搞来看看
  •     感兴趣的章节粗读了一通
  •     还没看 不过老师很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