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简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日本简史

出版社:北京大学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301098509
作者:王新生
页数:230页

章节摘录

从1992年到2002年被认为是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不仅年均经济增长率在零增长上下徘徊,而且各项经济指标也十分悲观。例如直到2001年底,日本经济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工矿业生产下降,企业收益减少,破产企业增加,失业率创历史记录。工矿业生产指数下降到1988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销售额和税前利润为近3年来的最低点,10月份的完全失业率达5.4%,再次更新历史最高记录。其次,个人消费持续低迷,经济恢复基础脆弱。个人消费占日本经济的60%以上,因而个人消费的增减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盛衰。2001年10月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下降4.9%,为1999年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商品零售总额连续9个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日经股票指数一直在10000点左右徘徊,还不及两年前的一半。股价大跌致使投资者金融资产大缩水,严重地抑制了个人消费的增长。第三,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有增无减,金融体系依然存在相当大的隐患。日本经济虽然经历了十年的调整,但泡沫经济的负面影响依然十分严重。1995年,日本政府曾经宣布全日本的金融机构共有40多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其后有增无减。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性,不得不谨慎放贷,导致整个金融业的惜贷现象。由于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即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被迫关闭。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出现资金的恶性循环,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第四,日本财政赤字再创历史最高记录,债务净额超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净额高达660多万亿日元,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其比例在发达国家中占居首位。2002年和2003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多大起色,显示股市行情的日经指数一度跌到了8000点,国民财富严重缩水。经济长期低迷影响了国民的情绪,1999年上半年《读卖新闻》报道了日本文部省的“国民性调查”结果。在回答“日本经济情况”问题时,认为“很好”以及“较好”的被调查者占32%,比5年前的79%明显下降。在回答“精神充实”这一问题时,给予肯定回答的也仅为26%,比5年前减少了15个百分点。在展望未来时,认为将会“更富裕”的仅为15%,而20年前的这一比例为44%。相反,认为今后会“贫困”的却占到50%,预感今后会不幸的也有28%之多,因此,对社会感到“不满”和“稍有不满”的人占71%。如果说80年代的大国主义思潮来自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后带来的民族优越感,那么经济持续衰退的局面是90年代民族主义思潮蔓延的社会基础。日本经济长达10多年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适应,但日本的民族主义者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外来势力所致。正如1999年3月法务大臣中村正三郎抱怨“和平宪法”是盟军强加给日本的、日本经济衰退是美国的阴谋那样。在表现形式上,90年代的民族主义思潮与80年代的大国主义思潮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就是继续歪曲历史、美化过去的侵略战争。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政府内阁成员一而再、再而三地否认日本侵略战争历史、抹杀日本军队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美化日本在海外的殖民统治,即使被罢免官职或者被迫辞职也在所不惜。例如中曾根康弘内阁的文部大臣藤尾正行、竹下登内阁的国土厅长官奥野诚亮、羽田孜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村山富市内阁的环境厅长官樱井新、文部大臣岛村宜伸以及总务厅长官江藤隆美等等。这股政界逆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之际得到充分的表演。围绕原日本社会党提出的对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侵略和殖民统治进行反省和道歉的“不战决议”,各种右翼政治势力纷纷登台亮相,竭尽全力加以抵制。结果国会众议院通过的《战后50周年决议》,措辞暖昧,意义不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即使如此,仍受到右翼政治家的强烈反对。同一时期,由105名自民党国会议员组成的自民党历史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了名为《大东亚战争的总结》一书,书中声称“满洲不是中国的领土”、“日本是为了自卫而出兵亚洲的”、“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等,极力为当年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辩护。另外,日本的政治家们还通过在“8·15”战败纪念日正式参拜靖国神社来美化侵略历史。,因为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国内外战争中死去的250万官兵,其中包括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自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以现任首相身份正式参拜靖国神社以来,尽管遭到曾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苦的东亚各国社会舆论的强烈批判,但每年的8月15日,仍有为数众多的内阁成员和政治家去参拜靖国神社。在文化教育领域,以东京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藤冈信胜为首的一小部分知识分子大肆鼓吹为日本近代对外侵略历史翻案的“自由主义史观”。这种史观认为战后日本的历史教育来自美国占领当局改造日本思想计划的“东京审判史观”和基于原苏联国家利益的“共产国际史观”,并在这两种史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否定日本国家”的历史意识。因此,应在国民中间进行“对本国历史充满自豪的”以及“值得骄傲的”教育,而不是上述否定明治维新以来历史的“自虐史观、黑暗史观”。这些人组成的“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从1996年1月15日起在《产经新闻》上连载“教科书中未教过的历史”,实际上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并在当年底汇集成书出版,颇为畅销。1998年,小林善纪的《战争论》出版,这部否认侵华战争,妖魔化中国的漫画书立即成为畅销书。2000年5月,一部美化甲级战犯东条英机、名为《自尊——命运的瞬间》的电影在日本上演,这部耗资15亿日元(约合1100万美元)的影片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着力描写法庭审判“缺乏公正”,渲染东京审判“不是实现正义,而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报复”等。影片的制作者公开宣称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改变日本国民的历史认识”,达到“日本没有进行过侵略战争”的共识。2000年4月,以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教授西尾干二为会长、藤冈信胜为副会长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向文部省提交了《历史》与《社会》两部教科书书稿,其内容颠倒黑白、否认侵略历史。尽管如此,新启动的文部科学省只是让该编撰会做了无关紧要的修改后就给予通过,并毫无道理地拒绝了中国及韩国提出的修改要求。与80年代大国主义思潮不同的是,90年代民族主义思潮还体现在“皇国史观”沉渣泛起、排外言论盛行、抛弃和平宪法重做军事大国等问题上。尽管战后日本实施的是象征天皇制,但民族主义者又扛起了天皇这面大旗,用以作为凝聚日本民众心理的工具。小渊内阁通过的《国旗国歌法》、森喜朗首相的日本是“神之国”言论、“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的“神国起源说”无不如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古代——贵族统治的时代   第一节 原始社会    一、 旧石器时代     二、 绳纹文化     三、 弥生文化   第二节 早期国家的形成     一、 邪马台国    二、 大和政权     三、 对外关系   第三节 强化天皇政权    一、圣德太子改革    二、大化改新     三、律令体制的建立   第四节 庄园与摄关政治     一、 奈良时代的社会    二、 庄园的出现     三、 摄关政治   第五节 武士与院政政治    一、武士及武士团     二、院政政治     三、平氏专权   第六节 唐风文化与国风文化    一、 遣唐使     二、 唐风文化     三、 国风文化  第二章 中世——武家势力的成长   第一节 镰仓幕府与元军征日    一、镰仓幕府     二、承久之乱 第一节 镰仓幕府与元军征日     三、元军征日     四、镰仓文化   第二节 南北王朝与室町幕府     一、建武中兴与南北朝      二、 室町幕府     三、社会动乱   第三节 南北朝文化与室町文化    一、 南北朝文化     二、 北山文化     三、 东山文化   第四节 战国大名与织丰时代     一、战国大名     二、织丰统一     三、丰臣政权     四、 安土桃山文化   第五节 前期德川幕府     一、幕藩体制     二、政治经济     三、思想文化   第六节 后期德川幕府     一、 幕政改革     二、 幕府衰退     三、 思想文化 第三章 近代——对外扩张的步伐 第四章 现代——经济大国的虚实

编辑推荐

《日本简史》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日本简史》从通史的角度论述日本从古时期直到今天的历史演变过程。以统治主体为主线,将整个日本通史分为贵族统治的古代、武士执政的中世、军人主导的近代、官僚掌权的现代。采用中外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日本史研究的新史料、新方法、新观点。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日本简史(增订版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世界史图书馆

图书封面


 日本简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这本书写的平平淡淡,格式就和初中的历史书一样,一个年代的大事,再将政治经济文化等。 日本的历史,看起来也不短,到18世纪为止,中国真正是天朝大国,日本的很多文化/包括很多日本人,其实都是从中国这边过去的。 日本历史真正使人有印象的,也就三个特征:1/幕府年代 2/军国主义 3/两次崛起 1/幕府年代,日本的纯天皇时代并不久远,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三个阶段的幕府,是目前为止历史也好/小说也好/游戏也好在津津乐道的时期。为何,类似于中国的战国和三国时期,群英荟萃 2/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 没话好说,全中国人民都很清楚,全世界人民都很清楚,就日本人不认账 3/两次崛起 按史,中国其实给日本做了挡箭牌。列强割食中国时,日本看到危机,图强且有力图强(中国的慈禧为头的,图强太务虚了,千古罪人),然后日本也就成了一个强国。 原子弹一颗,二战过后,日本经济发展又是非常的迅速,高附加值的产品呼呼输出。 清朝的后半段,是跟不上潮流的年代;建国后的年代,起点低,负担重,正在努力…… 看日本的历史,用来对比,用来自醒,促进自强…… 中国人,不愤青,要做到实处。
  •     作为一本教材,本书在学术上严谨考究,令人信服。但是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本书显得那么呆板无趣,让读者没有细细品味的勇气。为了读书会,我还是硬着头皮把它读完。后半部分近代和现代,我们是比较了解的,近代史里都会学到。但是日本的古代和中古史我确是很少接触到。中国人民间流传的徐福东渡创立日本之说在正史面前那就是无稽之谈,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确实就是这么认为的,可见,我们对这位邻居是多么的不了解。日本与中华自古以来一衣带水,我们对这位富有的邻居可谓是五味杂谈。我们对他们的不了解,其实是一种高傲的民族姿态,文化的自豪和同门之间的蔑视在国人心里纠结,人们情愿去了解欧美,也不愿认识一下这个邻居。日本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高晓松《晓说》里花了数集来介绍日本,在80年代之前,日本就是东亚的名片,然而经济巨人和政治侏儒的矛盾注定了它不能成为领导者。我认为在可见的未来,随着大中华的崛起,日本这棵墙头草会倒向同根同源的 兄弟。
  •     从日本简史了解中国失去的一百年看完这本书,又翻了几页多看上的最热书评,发现形容此书的几个关键字:学院派风格、教科书式。从自身感受来讲,这本书的语言表达确实应该归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那种风格,以至于有些书友在书评中写到:”读这本教材需要一位好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然后书上的时间、地点、人物就留着考试前划划就好了,要想读着消遣,很困难。读了大半天,什么都没记住,因为教材里的历史实在太冰凉。“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本书就是天书一本,没有任何营养呢?其实也并非如此。写历史方面的书籍,你不仅需要对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有充分的理解,而且也要对历史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不仅如此,要写出一本像《明朝那些事儿》的通俗历史类书籍,作者必须要有非常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能打枯燥无味的历史事件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写得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林达关于美国近代史的四部曲就写得非常好,让人有身临其境。你读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这是一种享受。①)。但这本书的作者很明显还达不到这样的高水准,所以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大部分略读,重点阅读我感兴趣的部分(日本近代部分)。因为对中国近代衰落的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重点阅读了日本的1850年至1950年的部分,希望能从日本的发展历史中窥探出中国近代落后的缘由。在1842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可谓是一个真正地大物博的天朝。不仅仅在经济上领先世界其他国家无数,更在文化方面影响了邻近国家。今天韩语和日语中存留的汉字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唐朝之时,日本为了学习唐朝优秀的文化,不顾渡海50%的死亡率坚持派遣唐使长达两个世纪之久(这里指的是从日本渡海到中国,中途遇上风暴,死亡率最高达到了50%)。而在元朝之时,忽必烈更是两次派出数万军队攻打日本。从历史的发展轨道来看,中国在近代之前(1842年鸦片战争)的经济、军事、文化实力是绝不输给日本,甚至美国的。但为什么在近代区区两百年的时间里,日本追上,并且超越了中国呢?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些答案。第一阶段,1842年至1868年,在迷雾中彷徨。1842年,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这个消息传到了日本,但那时的日本幕府虽然被迫颁发《薪水给予令》,为漂流到日本的外国船只提供燃料和食品。但是日本幕府还是没有吸取教训,仍然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没错,日本也有闭关锁国的时期,大概是1630年开始)。而在这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也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例如:《日美修好通商条约》、”安政五国条约“。在这个时候的日本,它的处境跟中国其实是差不多的。真正拉开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差距的是1868年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对日本经济、教育、军事、交通、死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且也逐步开放通商。第二阶段,1868年至1888年,全面改革提升国立。经过了20多年发展(1888年左右),日本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并且在1888年左右,开始了对外侵略的步伐。日本的对外侵略也进一步为其之后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第三阶段,1888-1945年,对外侵略积累资本。在这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也向欧美列强一样疯狂地对外扩张,先后占领了朝鲜、关东(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了”朝鲜总督府“、”伪满洲国“等。日本与其他列强一样,并对这些殖民地进行资源掠夺,将生产的商品在殖民地进行倾销。日本也就是用这种方式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写到这里,心里感慨万分。几千年的大帝国,就在一百年里被人追赶过去,而且被人侵略得面目全非。想想为什么中国当时没能像日本那样迅速改革,并且提升国立呢?是中国没有才人进行改革吗?不是,我们有洋务运动,我们有戊戌变法。如果真的要找一个原因的话,那可能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吧,深到没能在短短几十年里迅速转过身来。但是还好,我们有在中国南边画了一个圈的邓小平爷爷,我们有改革开放,中国现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衷心期盼中国的明天会更好!附:①林达关于美国近代的四本书:《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

精彩短评 (总计91条)

  •     是大学选修课的教材。教材就像压缩饼干,滋味不会太好,但内容全面丰富。可能没人能一口气读完(现在有套就叫“一口气读完xx史”),但对于有兴趣的章节可以翻翻。还想补充说,中国人骂日本时,并不真了解日本,即使作为对手,也需要先了解了再说。RuthBenedict写《菊与剑》就是为美国政府在二战后统治日本而作为参考资料的。
  •       这本书写的平平淡淡,格式就和初中的历史书一样,一个年代的大事,再将政治经济文化等。
      
      日本的历史,看起来也不短,到18世纪为止,中国真正是天朝大国,日本的很多文化/包括很多日本人,其实都是从中国这边过去的。
      日本历史真正使人有印象的,也就三个特征:1/幕府年代 2/军国主义 3/两次崛起
      1/幕府年代,日本的纯天皇时代并不久远,也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三个阶段的幕府,是目前为止历史也好/小说也好/游戏也好在津津乐道的时期。为何,类似于中国的战国和三国时期,群英荟萃
      2/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
      没话好说,全中国人民都很清楚,全世界人民都很清楚,就日本人不认账
      3/两次崛起
      按史,中国其实给日本做了挡箭牌。列强割食中国时,日本看到危机,图强且有力图强(中国的慈禧为头的,图强太务虚了,千古罪人),然后日本也就成了一个强国。
      原子弹一颗,二战过后,日本经济发展又是非常的迅速,高附加值的产品呼呼输出。
      清朝的后半段,是跟不上潮流的年代;建国后的年代,起点低,负担重,正在努力……
      
      看日本的历史,用来对比,用来自醒,促进自强……
      中国人,不愤青,要做到实处。
  •     完全就是历史材料的罗列流水帐,像看百度百科一样,没有写到一点历史背后的东西,看到后幕府时代就看不下去了。
  •     古代没有大国主义,近代给惯坏了 从古至今最高机构就没稳定过 终于知道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关系了,哭…
  •     着意看日本近代史,非特简略,不可废也,民主化矜持,乱世。松尾芭蕉好评。
  •     虽然有点流水,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历史书
  •     我倒是经常被日本动漫感动的。感觉日本人很追求精致,虽然现在很穷,但我很喜欢精致的东西,不觉得那是在装高雅神马的。
  •     看到明治就看不下了。堆砌人名地名,千头万绪。日本一点点大的地方,一没了整齐划一的思想就整天杀过来又杀过去。怎么会那么那么死板的呢?
  •     教科书
  •     好像我从来没读过系统的日本史 补课
  •     传统的教材写作法,罗列了基本的史实,各处关节基本面面俱到,却缺乏自己的灵魂。作为入门指南尚可,但也就起到这样的作用。想要深入了解,或探讨某些问题,则只能另觅他途。
  •     kindle 9,快进看完
  •     有的好书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秃顶的胖子,但是读下去会觉得如沐春风,妙不可言。
  •     百度百科上这么讲: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日本的历史中,既有始于几千年前的日中友好往来的历史,也有日本侵略中国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一页。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交流,为了加深友好,了解对方及其国家的历史是必不可少的。本书的编者积极吸收考古学等研究成果,立体角度阐明该时代的民众生活;从宏观角度把握日本历史各个时代的特征;尤其关注日中交流的历史,在与国际社会相关联角度理解日本历史的变迁。相信本书是理解日本的较好的参考书,能为增进日中友好发挥作用。
  •     教科书性质啊。。。看完了各种晕晕的
  •     了解日本
  •     典型的老式历史书,较沉闷
  •     这个意识形态啊
  •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推荐阅读。
  •     简明罗列没有自己的观点,对新人很有用。近代史记录偏多,看日本近代史就像看现在的中国。。。
  •     历史流水帐得结合其他书籍来吸收!
  •     中规中矩的教科书,用来做入门还不错,对那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没有滚过多渲染,加分
  •     平铺直叙,权当科普作来读。现代史部分真的太无聊了。
  •     太枯燥了,知乎上还有人推荐。。
  •     比较简单,不过对粗略了解日本历史有点帮助。
  •     心心念念很久,年休假说休就休了.
  •     满全面的
  •     嗯,人本身的价值优先于外部条件,日本也是在废墟里建造出来的。
  •     此书不错,对于了解日本历史有帮助,且体例是按照中国人思维方式编排,容易阅读和理解.
  •     日本历史一直是外部性的,各个阶段都能看到来自外部的影响。无论是古代到中世的中国和朝鲜,还是近代的欧美,来自外部的影响一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的国运。日本在面对这些外部压力时,所表现出来的勇于学习,奋发图强的精神都令人敬佩。但日本似乎总是表现出战略上的短视,而这种大战略观似乎无法通过学习获得,只能来源于民族文化的根性。
  •     科普
  •     标准教科书
  •     流水账,不够有趣。
  •     纯文字,看起来很累,而且写的很枯燥很模式化。很大一部分写战后的日本。幕府阿,战国阿,写得不多不详细。
  •     虽然比较流水篇,但对还没了解日本历史的人来说还可以!!
  •     内容一般;
  •     中规中矩的一本简史。天皇与幕府的双重政治体制使日本在近代的变革中以代价较轻的“尊王倒幕”方式完成,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摆脱了落后。日本在战后不思悔改,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民族主义的抬头,令人担忧。
  •     恩,就这一句写的发自肺腑
  •     北大学者编写的书,思路十分清晰,介绍了从原始社会到小泉政权时期的简要日本历史,对于近现代社会的描述也很详尽。作者对日本的历史与社会现象有独到的分析,值得一读
  •     内容不是太好,本来内容编的还行,但没有图文解说,看着乱糟糟的。希望以后能把部分的内容扫描上传。
  •     真够简的,为毛战国群雄两页就过去了...
  •       跟所有中国出版的日本史一样,有两个明显的毛病:史实基本上是罗列,近代及现代史占了一半。咋就没一本象张帆的《中国古代简史》那样好的日本历史书呢?
  •       从日本简史了解中国失去的一百年
      
      看完这本书,又翻了几页多看上的最热书评,发现形容此书的几个关键字:学院派风格、教科书式。从自身感受来讲,这本书的语言表达确实应该归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那种风格,以至于有些书友在书评中写到:”读这本教材需要一位好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然后书上的时间、地点、人物就留着考试前划划就好了,要想读着消遣,很困难。读了大半天,什么都没记住,因为教材里的历史实在太冰凉。“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本书就是天书一本,没有任何营养呢?其实也并非如此。写历史方面的书籍,你不仅需要对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有充分的理解,而且也要对历史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不仅如此,要写出一本像《明朝那些事儿》的通俗历史类书籍,作者必须要有非常高的语言驾驭能力,能打枯燥无味的历史事件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写得就像自己身临其境一样(林达关于美国近代史的四部曲就写得非常好,让人有身临其境。你读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这是一种享受。①)。但这本书的作者很明显还达不到这样的高水准,所以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大部分略读,重点阅读我感兴趣的部分(日本近代部分)。
      
      因为对中国近代衰落的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重点阅读了日本的1850年至1950年的部分,希望能从日本的发展历史中窥探出中国近代落后的缘由。
      
      在1842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可谓是一个真正地大物博的天朝。不仅仅在经济上领先世界其他国家无数,更在文化方面影响了邻近国家。今天韩语和日语中存留的汉字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唐朝之时,日本为了学习唐朝优秀的文化,不顾渡海50%的死亡率坚持派遣唐使长达两个世纪之久(这里指的是从日本渡海到中国,中途遇上风暴,死亡率最高达到了50%)。而在元朝之时,忽必烈更是两次派出数万军队攻打日本。
      
      从历史的发展轨道来看,中国在近代之前(1842年鸦片战争)的经济、军事、文化实力是绝不输给日本,甚至美国的。但为什么在近代区区两百年的时间里,日本追上,并且超越了中国呢?
      
      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第一阶段,1842年至1868年,在迷雾中彷徨。1842年,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这个消息传到了日本,但那时的日本幕府虽然被迫颁发《薪水给予令》,为漂流到日本的外国船只提供燃料和食品。但是日本幕府还是没有吸取教训,仍然实施”闭关锁国“政策(没错,日本也有闭关锁国的时期,大概是1630年开始)。而在这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日本也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例如:《日美修好通商条约》、”安政五国条约“。在这个时候的日本,它的处境跟中国其实是差不多的。真正拉开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差距的是1868年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对日本经济、教育、军事、交通、死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且也逐步开放通商。
      
      第二阶段,1868年至1888年,全面改革提升国立。经过了20多年发展(1888年左右),日本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并且在1888年左右,开始了对外侵略的步伐。日本的对外侵略也进一步为其之后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第三阶段,1888-1945年,对外侵略积累资本。在这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也向欧美列强一样疯狂地对外扩张,先后占领了朝鲜、关东(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了”朝鲜总督府“、”伪满洲国“等。日本与其他列强一样,并对这些殖民地进行资源掠夺,将生产的商品在殖民地进行倾销。日本也就是用这种方式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
      
      写到这里,心里感慨万分。几千年的大帝国,就在一百年里被人追赶过去,而且被人侵略得面目全非。想想为什么中国当时没能像日本那样迅速改革,并且提升国立呢?是中国没有才人进行改革吗?不是,我们有洋务运动,我们有戊戌变法。如果真的要找一个原因的话,那可能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吧,深到没能在短短几十年里迅速转过身来。
      
      但是还好,我们有在中国南边画了一个圈的邓小平爷爷,我们有改革开放,中国现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衷心期盼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附:
      ①林达关于美国近代的四本书:《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
      
      
      
      
      
      
      
      
      
  •     有读中学课本的感觉。。。。
  •     是挺简的,而且主旋律色彩浓郁。。
  •     日本历史入门
  •     周详而琐碎,乏善可陈
  •     关于日本看到一本这么简介介绍的书不容易~不过主要是关于政治文化的~有点内容偏少
  •     是本教科书
  •     那人名根本记不住啊。
  •     只看笔记就可以简单了解日本历史http://book.douban.com/review/3912612/
  •     贵族政治—武士统治—军人主导—官僚掌权
  •     可以大概了解日本历史!
  •     简洁靠谱的日本史,大概这么个顺序:1 早期历史:旧石器时代、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 2 封建时期: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战国时代、江户时代 3 近代时期: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初期 最有趣的一段:聪明的一休里面的足利义满将军,其实是室町时代的开创者,全幕府时代少有的牛人。 感触最深的一段:岸信介内阁企图通过将教员待遇划为不同档次的教员考核制度来制造教员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分裂“日教组”(日本教职员组合,积极主张教育民主化、维护和平与自由,是右翼政府的死敌)、削弱其力量的目的。
  •     对想了解日本文化的人来说还是可以读下的
  •     本书还算不错,从头到尾地简介了日本。
  •     一般,好罗列的感觉。不过整体还挺顺
  •     哦哦哦哦 有一句亮了 我先mark个
  •     这本书写得并不太适合爱好历史的初学者来读,没有图片,也没有好的头绪,有点象作者在写对日本历史的感受一般,后悔买了。这本书还远不如国别史系列好
  •       这本书为简史,自然是以简为主,自然不能妄想读完它一本就可以了解全部了。
      这本书,为读者们,捋一捋脉络,了解个事情全部发生的大概,还是有很大最用的,加上篇幅不长,读完也不需要花多少时间,我记得我一天就读完了。
      全书内容算不上精彩,里面的人名也很难记,粗略读过去的话只能记得一些大致的事件。
      初步了解应该是够了,了解一下日本的古今,对比一下同时期的日本和中国都在经历些什么,还是可以得到不少启发和经验的,总之,至少比什么都不懂强。
      
      建议初学者们读一读!
  •     我是一个学考古的,可能会用到日本的古代史,所以还是应该必备一本的
  •     文章不生动,但基本描述了日本历史,可以做入门书。性价比合适
  •     近现代为主,近现代部分政治经济详尽,没多少论述。
  •     想了解日本史,先读读这本,有一个大概的感受
  •     完全都只是罗列资料好么。。看得太没劲了。。
  •     高中时对日本文化很感兴趣,这个算是对日本文化的启蒙吧。内容很简略但是大体都估计到了,叙述很客观,美中不足的就是太少了吧
  •       传统的教材写作法,罗列了基本的史实,各处关节基本面面俱到,却缺乏自己的灵魂。作为入门指南尚可,但也就起到这样的作用。想要深入了解,或探讨某些问题,则只能另觅他途。另外一个问题,也是中国式教材的通病,那就是缺乏参考文献的指引,对初学者极为不便。
  •     非常严谨,史观也比较科学,但是现代史篇幅实在太多
  •       我一直挺想看日本的历史,因为想知道知道它为什么有些地方做的那么好,为什么有些地方又做的那么不好.不少人推荐<刀与菊>,不过这本正好在公司书架放着,就拿来翻翻.
      
      况且有人说这书平淡,教科书,其实也不然,看你为了看什么.历史本来就是平淡的,写的好的历史只是把自己的感受写了进去,被人领着读书不见得有意思.我觉得<光荣与梦想>最爽的地方,可能是加入了一个上帝视角,无限剧透,你能知道那些无名英雄的无名时故事,你在关注它,好象买了潜力股,这样你就成了上帝.
      
      回正题.从古代日本一路读来,发现中国是皇帝主人比较厉害,而日本是主人养的狗比较厉害.因此,这个民族可能或多或少会有狗的气质,好的坏的都继承...比如狗的忠诚,狗的无畏,狗的纪律,狗的多管闲事,狗的谄媚,狗的奴性,狗的改不了吃屎...
      
      但是也不能那么简单地形容,历史还是有很多好玩的小故事的.
      
      小故事一(我有种只为你讲故事的感觉,你懂的): 日本遣唐使死亡率据说高达50%,或遇上风暴,或漂流到蛮夷地区被杀害,但仍然派出了20多次.可见它们的虔诚,如果非要说日本当时不强大,是文化危机感促使他们到处学习我也同意,但是相比之下. 忽必烈的使节被杀3次,就纠集大军进攻日本,可见老人家控制情绪能力是多么脆弱.于是,分别在1274年集结2万人,和 1281年5月的5万人,以及 7月的 10万人.我们忽老爷霸气啊! 可是,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忽老师遇上风暴了, 其4000艘船沉,损失四分之三的兵力.看到这里我总觉得是不是老天公平或者太不公平,不过可能就是个巧合.
      
      小故事二: 家齐(幕府将军)喜爱家庭生活,这个老头是个结婚控,不仅自己结,自己的子女也要结.他有40个妻子,其中16 个为他生了28个儿子和27个女儿,家齐将子女做大名的养子或儿媳,或娶大名的女儿为儿媳,共结下36个大名亲家,为此花费巨额钱财嫁女娶媳.有钱,不解释.
      
      小故事三: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1591年让位于养子秀次,1593年子秀赖出生,第二年丰臣秀吉以谋反处死秀次.秀次这个家伙就是没脑子,我就想到诸葛老师在刘备老师说关键时刻可以取代阿斗的事情.诸葛老师不是没能力,是他知道这么做的下场.现在也是一样.哪天李刚跟我说,我儿子没有用,你替他去撒野吧,我肯定说不.
      
      小故事四:1685年,纲吉五代将军,陆续颁布<怜悯生类令>为首的60个爱护动物令,禁止虐待猫,狗甚至昆虫,并花费巨额资金建造收容流浪狗的场所,其规模之大,可以收容8万条狗,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饲养这些狗,不仅如此,几十万人因为不小心伤害生物而受到逮捕,流放,甚至处死等惩罚.这个是我觉得最酷的,最有笑点的,8万条狗啊,我又想到之前对日本狗的比喻,他们是如此爱狗啊...而且是1685年,感觉他们真现代!
      
      小故事五:1872年,日本要建 8所大学, 256所中学 53760所小学, 到1878年, 26584建成, 41%入学率.日本人怎么能建造那么多小学啊! 后来我想了,可能跟他们的人口结构有关.但是好玩的是,日本人民反对,一是学费太贵,二是强制的.甚至发生了暴动.勇敢的市民,为小孩子上学去暴动,这个就太悲剧了.
      
      小故事六:1871年6月,日本全权大使伊达宗城到天津与李鸿章谈判,提出草案模拟欧美各国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遭到李鸿章断然拒绝. 我看到这句笑死了,小日本简直是装X不成反被操,还模仿欧美,模仿你妹啊...但是你看历史你会发现,历史上的条约太多了,被撕毁无效的条约更多了,所以条约这个东西实在是扯蛋,而且人类实在是太要面子了,想打仗还要千方百计找和平条约的漏洞,找借口.条约都是骗人的,最后条件好了,赔款也不要了.还是那句话说的好,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小故事七:日本首相前一阵子老辞职,后来我发现,以前历史上也老辞职.辞职是最不负责的事.丢下所有苦难由民众承担.这个辞职像通货膨胀瞬间蒸发金钱一样蒸发社会的矛盾与怨恨.实在是恶劣.民众就这么被一次次骗啊骗.
      
      小故事八:1989年,自民党国会议员,运输大臣石原慎太郎与与索尼公司董事长合写了一本书,<日本可以说”不”>,1990年, 石原慎太郎再次发表文章<我断然主张日本可以说”不”>,接着, 石原慎太郎又与小川久和等写了<日本还是可以说”不”>,<日本就是可以说”不”>的书.这个时候的日本像一个中了五百万彩票的暴发户小孩,扔了两毛钱的冰棍奔去买可爱多,可是后来泡沫了不是,悲剧了
      
      总之,还是中世纪的日本最有丰满的情绪的.
  •     这应当是一本教材,而不是普通人的读物。
  •     古代部分比较简洁,可以系统地把所有大事件串起来。但是近现代部分非常非常累赘,而且爱国主观意识非常强烈,这部分就很不好看了。
  •     买给我读中学的弟弟,似乎他蛮喜欢的
  •       (1)日本国的起源
        约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共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了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当时,日本国的范围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国。
        于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国家才得以统一。所以很难对日本国诞生的确切年代作出准确的判定。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国并即位,即位日相当于现在的西历2月11日,因此就把这一天定为“建国纪念日”。
      (2)古 代
      绳文时代
        从洪积世起,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种及日语原型的形成则被认为是1万年前至公元前3世纪前后的绳文时代。当时,人们数人或10人一户居住在竖坑式草屋,以狩猎、捕捞、采集为生,构成了没有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弥生时代
        公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传入九州北部。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古坟时代
        公元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各个地方。这个时期是中国许多知识、技术传入日本的时期。4世纪,大和政权吸收了大陆的高度物质文明;到了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归化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纺织、金属工艺、土木等技术,同时已开始使用中国的汉字。6世纪,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改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时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来了律令国家的兴盛时期。但是,此时农民贫困、游民增加,由于庄园扩大而导致公地公民制的实质上的崩溃等,矛盾开始暴露出来。
        这个时期由于国家极力保护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别是佛教美术开始繁荣起来。如7世纪初期开创日本佛教文化的飞鸟文化;7世纪后期独具一格的白凤文化;8世纪中叶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响下以写实手法体现人类丰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与佛教美术相媲美,这个时期的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万叶集》。《万叶集》收集了8世纪中叶前约400年间,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约4500首和歌,如实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朴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现在还保存着的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籍《古事记》(712年)、最古老的敕撰历史书《日本书纪》(720年)、最古的汉诗集《怀风藻》(751年)等等都是这个时期的文化遗产。
      平安时代
        8世纪末,日本将都城移至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市),试图重建律令体制。但由于公地公民制的崩溃,国家陷入了财政困难。89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便告终止,就此不在大量摄取大陆文化。
        10——11世纪,藤原氏垄断政权,以庄园为经济基础,势力最为强盛。但是,由于地方政治的混乱,导致治安混乱,武士集团强大起来。到11世纪末,为对抗藤原开始实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时代后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执政),于是,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时代以本国文化为特色。9世纪时受唐朝影响,密教和汉学方面的弘仁、贞观文化还十分繁荣。但是10世纪后与大陆的直接交流断绝后,便产生了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纪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11世纪初)、随笔《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后)等等一批文艺作品。
      (3)中世纪(12-16世纪)
      镰仓时代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政权。从此诞生了武士政权,由此产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贵族)政治的对立。13世纪后期,幕府的武士统治开始面临困难,镰仓幕府逐渐走上灭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过去的贵族文化为基础,摄取宋朝时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培育了生动、写实、朴素、独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亲鸾、日莲等著名僧人创建了镰仓佛教,获得了各阶层的信仰。12世纪传入日本的禅宗受到了关东武士的重视,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倾向。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源平合战为背景的小说《平家物语》(原作诞生于13世纪初),是日本古代军记物语的杰出代表。
      室町时代
        14世纪的前半期,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稳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后,2个多世纪内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压倒公家,处于优势。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薄弱。应仁元年(1467年)一月,应仁之乱爆发,全国各地的大名纷纷而起,室町幕府摇摇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战国大名成了统治当地土地、人民的强有力的独立政权。
        在文化方面,无论是贵族还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禅宗的影响。14世纪末期以金阁寺为代表的北山文化,15世纪末期以银阁寺为代表的东山文化都十分发达。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来到日本,传入了枪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满生气的时代。
      (4)近世(16-19世纪中叶)
      战国时代
      (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时代)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战火纷飞,民不聊生。16世纪中叶,一位决心以武力统一日本、结束乱世的枭雄出现,他就是织田信长。永禄三年(1560年),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并准备进攻山阴、山阳。在此期间,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在伏见城病逝。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大败西军,建立德川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战国时代结束。
      江户时代
        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在江户(现东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260多年,德川家统治全国。这段时期被称作江户时代。德川幕府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并费尽心计统治着支撑幕藩体制的农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下令锁国。除开放长崎、界作为对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国人来日本,也禁止日本人远渡海外。由于闭关自守,幕藩体制迎来了安定时期。但是,随着产业的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自给自足的经营体系崩溃,18世纪起幕藩体制开始动摇。
        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元禄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关东地方人称京都、大阪为上方)地区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工艺等一片繁荣。19世纪初期的化正文化移至江户,小说、歌舞伎、浮世绘、文人画等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商人文化。
      (5)近现代(19世纪后期至今)
      幕末·明治时代
        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在这场推翻幕府统治的运动中,萨摩、长州两藩武士起着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并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这就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日本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国力逐渐强大,后来在甲午中日战争(即所谓“日清战争”)中击败大清北洋舰队,在日俄战争(即所谓“日露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
      大正、昭和时代
        与明治时代的取得的历史性进步相比,大正天皇时代被称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绩远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2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来说,是黑暗的20年。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我国东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芦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发动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约30多万中国军民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痛苦和困难。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开始执行“多边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访华,于9月29日同周恩来总理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两国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10月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中日两国关系从此趋于正常化。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没。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号为“平成”。
  •       作为一本教材,本书在学术上严谨考究,令人信服。但是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本书显得那么呆板无趣,让读者没有细细品味的勇气。为了读书会,我还是硬着头皮把它读完。后半部分近代和现代,我们是比较了解的,近代史里都会学到。但是日本的古代和中古史我确是很少接触到。中国人民间流传的徐福东渡创立日本之说在正史面前那就是无稽之谈,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确实就是这么认为的,可见,我们对这位邻居是多么的不了解。
      日本与中华自古以来一衣带水,我们对这位富有的邻居可谓是五味杂谈。我们对他们的不了解,其实是一种高傲的民族姿态,文化的自豪和同门之间的蔑视在国人心里纠结,人们情愿去了解欧美,也不愿认识一下这个邻居。日本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高晓松《晓说》里花了数集来介绍日本,在80年代之前,日本就是东亚的名片,然而经济巨人和政治侏儒的矛盾注定了它不能成为领导者。我认为在可见的未来,随着大中华的崛起,日本这棵墙头草会倒向同根同源的 兄弟。
  •     很好。简明扼要。快速理解日本。
  •     教科书一样的编排罗列,全是干货特别容易看得发困……不过实在是干货多,所以就不能随便看看了。岛国的过往真是各种刷存在感。。。
  •     过于简约。似乎现今难见到较详尽的日本史图书。
  •     还不错,挺全面的,适合大概了解日本历史。
  •     简明严肃中国视角日本史
  •     古代部分比较有意思,近代部分也挺详细的。 文化等方面的描述给我增长了不少知识。
  •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本书对于日本古史的把握还是很好的,大关节都讲到了。
  •     节奏好快,感觉日本真是一个容易寂寞的民族,总是想通过各种战斗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     日本史看了不少,本书从叙述上……味同嚼蜡。
  •     对日本历史没有多大概念的可以看一看。
  •     像是一篇论文,总体来说不错,脉络还清晰。适合想了解日本的人。
  •     看到明治维新 后面没有再看
  •        因为之前读过一点《菊与刀》和《激荡的百年史》,所以对日本的社会结构和近代以来的历史稍有了解。但古代的日本,一直留给我的印象还是唐文化的复制品。这本书为我认识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还是提供了不少帮助,虽然写的十分中规中矩,但到底廓清了那段历史的全貌,是名副其实的简史。
       只读到“戊辰战争”的结束,最大的惋惜之处是本书没有插图。古代的日本难见长时期的稳定,朝廷和幕府,诸国诸藩之间,人民与统治阶级战争不断。如果作者肯花力气,找些战争形势图就好了,读起来会有劲多了,更方便记住地名。黄仁宇在《1619年的辽东战役》一文中就在这方面做得好多了,不仅有自己手绘的地图,更有古代兵书上的图例。1868之前的日本史,让我觉得有趣的地方有三件史事:
      1.608年推古朝派遣到隋朝的使者,在国书中写有“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之语,日本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天皇”的称号。相信许多朋友一直以为日本的统治者除了后来的将军一直叫天皇吧。
      2.在15世纪末开始的战国大名混战时代,日本出现了一批由富裕工商业者掌握的自治城市。个人认为在专制统治的大环境下,能出现这种性质的城市,是很神奇的。因为中国貌似就没有出现过。表面上看,只能说大名的经济基础很不扎实,不得不在政治上向商人妥协,以换取财力上的支持。这种情况在德川幕府末期显得更加明显。
      3。1685年,掌权的将军纲吉颁布了一系列爱护动物令,说是为了得到男性继承人而听信了谗言,但究竟是佛教僧侣撺掇的书中并没提。这下可好,据说有几十万人(多半是夸张了)因误伤或误杀动物,收到各种刑罚,包括死刑。这个就很神奇了,估计只有现在的欧洲激进环保主义分子执政才会有那样的行为。
       总之像我这种之前对日本古代历史不大懂的人,读了此书还是受益匪浅,扫清不少知识盲区。至少不再总嚷嚷日本人是徐福的后代了。
  •     像看帐本一样无聊
  •     比较偏教课,角度多从政治出发。如果作为通俗读物的话,趣味性不足,事实和数据罗列太多,较为枯燥。但仍旧是好评。
  •     1 确实够简。。。2 原来日本八十年代时也有本叫《日本可以说不》的书很畅销;当时也有很多民族主义者把经济发展停滞归咎于境外柿栗的破坏
  •     看了你写的一些东西 其实你蛮像日本人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