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 全球化的历史考察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210044260
作者:何顺果
页数:535页

章节摘录

  能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球化”的特点,对于全球化的历史考察可能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事物的生命历程首先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性质和特点总是制约着该生命各阶段演变的内在逻辑。  那么,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全球化”的特点呢?如上所述,“全球化”这一概念是在1985年才正式采用的。但它的广为传播和流行似乎还要晚得多,大概要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了。以致1997年10月26日,有名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它一个标题还使用如此令人震惊的文字:“全球化跃变为现实”,仿佛“全球化”不过是眼前的事,是刚刚才发生的。然而,在历史学家看来,“全球化”乃是一种漫长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刚刚才降临的突发事件,著名英国历史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一个地方就谈到,帝国主义体系就是一个全球体系,当时就已“全球化”了。①但如果我们承认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挑战是有道理的,那么我们愿在此提醒读者不要忘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个著名论断:“大工业确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了的世界市场。”②这个论断实际上说明了“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如果说“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体系,那么地理发现和殖民主义就是导致这个体系形成的最初动因,而海外探险、地理发现和殖民主义等等历史活动本身,难道不就是由资本引发的早期的“全球性”事件吗?在坎迪什·L.高彻所著《处于平衡之中:全球史的几大主题》一书中,就把由此产生的新经济称为“全球经济”(aglobaleconomy)。③由此,我们可以获得这样几点启示:第一,资本的活动,不仅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而且是“世界性”的;第二,“世界市场”应是由资本建立的第一个全球性经济和贸易体系;第三,资本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为这种世界体系的建立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动力。

书籍目录

导论  全球化:一个历史学的解释第一篇 全球化的探险时代(1500—1750年)第一章 全球化的启动机制第二章 地理大发现和大探险第三章 世界经济初露端倪第四章 近代国际关系的出现第五章 探险时代: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篇 全球化的殖民时代(1750—1870年)第六章 全球化的新动力第七章 世界市场的逐渐成熟第八章 世界殖民体系:第一个全球政治体系第九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逐步确立第十章 西方优势的确立第三篇 全球化的帝国时代(1870—1945年)第十一章 帝国的基础: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第十二章 帝国的形成:从垄断到瓜分世界第十三章 帝国发展时期的全球政治局势第十四章 帝国发展时期的全球经济格局第十五章 帝国的衰落: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第四篇 全球化的网络时代(1945年—)第十六章 高科技革命向全球扩散第十七章 全球互联网开启新时代第十八章 全球政治治理体系的发展第十九章 从GATT到WTO第二十章 构建全球生产网络第二十一章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到金融全球化附录  英国东印度公司——一个重商时代典型“特许公司”的历史考察参者书目

编辑推荐

“全球化”应当被理解为一个人文概念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尽管在原初意义上全球化现象是以地理层面为依托的。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各种学科对于全球化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历史学则冀图从总体上把握全球化的本质内涵和发展逻辑。何顺果主编的《全球化的历史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从历史学视角全面考察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探讨了全球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了全球化的实质内涵、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本书最大的特色,无疑地是为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历史学的解释”。

作者简介

本书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时代或阶段:全球化的探险时代,全球化的殖民时代,全球化的帝国时代,以及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将15年以来,全球5多年的历史做了一个历时的整体考察.

图书封面


 全球化的历史考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原载《光明日报》http://www.gmw.cn/content/2010-11/04/content_1353311.htm导读 ■“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运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纵向运动而不是横向运动。■“现代化”把“全球化”看作自己向各地传播和扩散的形式和条件,而“全球化”把“现代化”当作自己进行联系和交往的内容和动力。■“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全球化”和“现代化”有密切关联。■“国际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及其对人类日益增加的影响,应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世界上至少形成了三大历史趋势:一是全球化趋势,二是现代化趋势,三是“国际社会”的形成。应如何理解这三大历史趋势的性质?又如何看待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运动,在本质上它应被视作一种纵向运动而不是一种横向运动,因为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变迁,尽管它不是一般的社会变迁。这一点常常被一些现代化研究者所忽视,而忽视这一点便很容易陷于“传播论”陷阱,并使研究流于一般化而不能深入。所谓“社会变迁”,主要是指在新的生产力出现以后,已经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变革的情况,并相应地带动有关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改变;这种变迁有大有小、有快有慢、有深有浅,但真正的社会变迁不能不涉及生产方式的更替,不能不涉及社会性质在根本上的改变,不能不涉及社会实质性的提升和发展,当然有时也可能出现倒退。那么,“社会变迁”是不是一种纵向运动呢?马克思对此曾有精彩的论述,指出“社会变革”过程,就是用“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现存生产关系”的过程,是一种纵向运动。P·斯特恩斯认为,“现代化概念的核心意义有二:其一是经常用来描述西欧以外的,正在复制西欧内部先前表现出的或将要表现出的社会类型;其二是更直接地应用于西欧的社会史的(结构),尽管它同样赋予它以全球适应性”,这两个含义都说的是“社会变迁”。这与横向发展的“全球化”运动有重大区别。然而,又不能说“现代化”与“全球化”完全无关,也不能说它未发生一种“世界进程”。这首先是因为,资本主义在它产生的时候,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商业资本”,而商业资本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如果我们把“工业化”的启动和发展视作“现代化”的重要的和核心部分的话,那么“现代性几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的”,我们根本不能离开“全球化”来谈“现代化”,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经济运作和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早期所形成的这种“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关系乃是一种自然关系,这是由“商业资本”的本性使然。其次还因为,“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这种关系,愈来愈变得不那么自然,甚至最终变得很不自然。这突出地表现在二次大战以后,西方(特别是美国)出于美苏“冷战”的战略考虑,提出对落后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计划,如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所谓“第四点计划”,其条件是这些接受“美援”的国家要走西方式发展道路和模式,而在理论上他们称之为“现代化”。但首次正式使用“现代化”这一概念来研究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问题,是见于1960年日本箱根会议上由美国著名日本问题专家约翰·W·赫尔和爱德温·O·赖肖尔提交的报告。该会议提出了社会现代化的八条普遍性标准,而把日本作为落后国家现代化的典型来进行研究和推广。所有这些事态发展都表明,美国和整个西方在“全球化”过程中,加快了用西方“现代化”意识和标准改造世界的步伐,它不仅凸显了“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的主题由纵向向横向的加速演变,而且加重了“现代化”和“全球化”关系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化”就越来越把“全球化”看作自己向各地传播和扩散的形式和条件,而“全球化”也就越来越把“现代化”当作自己进行联系和交往的内容和动力。换言之,如果说“现代化”有一个“世界进程”,那是指它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进程,而真正的“世界进程”是全球化过程,“现代化”是作为全球联系的交往中的内容和动力出现的。这就是二者关系的实质。二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之外,由资本主义所引发的还有第三大世界历史趋势,这就是“国际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国际社会”,英文为“international society”,它既不是如“全球化”那样的横向发展运动,也不若“现代化”那样的纵向发展运动,是一种区别于上述二者但又与二者有密切关联的独立而全新的发展趋势,迄今国际学术界尚未给予足够重视。学术界常常把“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混为一谈。而实际上,“国际关系”主要是从外交上着眼的,而“国际社会”的核心则是“国际体系”,它的内容至少包括原则、组织和关系三个层面,远远超出“国际关系”的范畴。它之所以尚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是因为国际社会是由以下三层结构构成的,从而超越了以往外交史、国际关系史乃至国际政治史研究的范畴:一是有一个由交往日益密切的、由各民族组成的国际大家庭;二是有一个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包括一系列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构成的国际社会管理、调整和服务体系;三是有一整套由此产生的由一系列国际法为代表的,包括了多种多边或双边条约、案例、协议和规定构成的国际社会交往的游戏规则。国际社会的构成最初仅限于欧洲,此后以一系列移民殖民地和国家的形式扩大到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新大陆,然后又以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形式把广大亚非传统社会纳入其中。15至19世纪欧洲的扩张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国际体系”,它已将各个不同的地方体系连结在一起,但直到20世纪初以前这并不意味着已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社会”。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及其附属和相关机构,如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法庭等,是国际社会形成的最重要的标志,它的先驱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再往前还可以追溯到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条约所确立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为国际社会的形成提供了第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而今,联合国宪章及其原则,特别是它对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的重申,它树立的各民族主权平等的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各成员国所遵循的最大公约数。“国际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及其对人类日益增加的影响,应当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三导致“国际社会”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政治的和经济的,思想的和文化的,但最基本的还是与“全球化”有关的发展。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国际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矛盾和纠葛也日渐增多。而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需要在国际之间达成某种妥协和共识,搭建一些沟通、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平台。这种平台可能是临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有形的如联合国那样的组织机构,无形的可以近年出现的某些“论坛”为例,但均制定和达成一定的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而以国际条约、规则、协议和宪章等形式加以固定,而建立组织和机构则是为实施和督促它们实行。这些组织和机构虽然不一定是“世界政府”,但却逐步拥有了某些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的权力和职能,并像一个国家那样调节着国家之间的事务,这时一个真正的“国际社会”就在思想和实践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是“民族与国家的分离”。在我们看来,作为民族与国家分离的产物,这个“国际社会”虽然目前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舆论和共识,而不若各民族主权国家那样的实体和结构,但其发展有越来越实体化的趋势,各国人民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这个“国际社会”一经形成,它就会以某种合法的名义参与和实施这个国际社会内部的事务和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也会波及各国事务的方方面面。这时,各国人民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你在这个“国际社会”中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又应当对国际社会尽什么样的义务?如何争取和做到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此,你必须在“国民”意识之外培养和增强一种新的意识:“世界公民”意识。“国际社会”的形成,虽然是一个独立于“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大趋势,但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中它又不是不偏不倚的。因为处于国际社会主导地位的乃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可以利用其在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和文化上的优势,通过各民族、国家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即通过上面所说的“全球化”运动,来传播西方的观念、技术和文化,其根本目标是促使其生产关系的更替。为达其目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办法之一,就是设法把自己的意志写入国际条约和协议,使之上升为“国际社会”的原则和精神,以影响甚至操纵国际事务的运作。此外,科学、技术和知识的传播,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现代化”的传播,也由于国际社会的参与、特别是“自由贸易”原则的实施,其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这在二战后尤为明显。所有这一切,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印象:自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原先发展趋势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在一个日益成熟和壮大的“国际社会”内,正在被“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运动。在这种全球“整合”的条件下,原先在各国分别发生的“现代化”,正在演变、汇合成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但绝不能把这种“整合”真正发生的时间说得太早。由此可见,自资本主义产生以来,现代世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尽管纷纭复杂、千变万化,但不外乎三大趋势主宰着这些变化,它们就是:全球化、现代化和国际社会的形成。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怎么说呢。书就这样直接开始了-,-
  •     。。少于10人评价 我去。。这本书在讲述全球化历史进程的问题上比较中庸,对于多方观点都会进行客观的审视,对于了解全球化历史有比较好的梳理作用。给五星是高了点,但作为比较少的阅读者之一,就过分一下吧。
  •     这本书估计全部被图书馆之类的地方收纳了,并没有太多的读者,我也是在福建省图书馆借出来看的。这本书结构是清晰的,读者只要有一点世界史的常识就能直接阅读了。所以我读的很顺利,甚至可以说这是我在图书馆借回家唯一从头至尾看完的一本书。既然它容易读,难免有人觉得书中的观点太过四平八稳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