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志 > 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5-01
ISBN:9787543023581
作者:宫哲兵
页数:352页

章节摘录

  上卷 千家峒运动及其人类学分析  瑶族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分布在中国、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美国、另拿大、法国等国家,总共有近300万人口。中国是瑶族的发源地,瑶族人口约230万,其中最大的一个支系是盘瑶,占中国瑶族人口的83%左右。盘瑶,通俗地说是崇拜盘瓠的瑶族,在国外的几十万瑶族大部分是盘瑶。从国际上看,盘瑶占全世界瑶族人口的85%以上。本书中所说的“瑶族”主要是指盘瑶。  在几乎所有的瑶族居住区,都有千家峒的传说和古歌流传。在瑶族的语言中,“峒”是指群山环抱之中比较宽阔的平原。顾名思义,千家峒是指居住着一千户或几千户瑶家的山间小平原。在传说中,千家峒是瑶族的祥地之一,先民们在那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千家峒本来是个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后来被官府发现,先要强行收租收粮,后又出兵围剿。瑶民被迫逃离千家峒,从此以后由聚族定居生活变成分散的、与汉人杂居的、不断迁徒的生活。由于岁月的变迁和民族的迁徒等原因,千家峒的确切地理位置迷失了。但是在他们漫长的漂泊生活中,千家峒的传说越来越神奇,千家峒的古歌越来越流行。在祭祀和舞蹈活动中,他们总要回顾千家峒的历史,歌颂千家峒的祖先,把千家峒视为圣地。有些千家峒瑶民的后裔,虽然失去了民族的语言、服鉓和习俗,但他们仍坚持着对千家峒的圣地崇拜,顽强地认同瑶族。千家峒是瑶族心目中的理想国,那里有大片的土地和富裕的生活。

内容概要

宫哲兵:山东蓬莱人,生于1949年10月。1981年于武汉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现为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宗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广西瑶族研究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晚周辩证法史研究》、《女书——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等。

书籍目录

费孝通先生为本书题词向两岩学界推荐千家峒与瑶族研究宫哲兵与千家峒上卷 千家峒运动及其人类学分析 第一篇 寻找返回型的千家峒运动  第一章 宗教性的千家峒运动  第二章 寻根性的千家峒运动  第三章 有组织的千家峒运动  第四章 自发性的千家峒运动 本编小结 第二篇 文化传播型的千家峒运动  第一章 整编型的千家峒传说及其分析  第二章 原生型的千家峒传说及其分析  第三章 整编型的千家峒古歌及其探讨  第四章 原生型的千家峒古歌及其探讨 本编小结 第三编 舞蹈祭祀型的千家峒运动  第一章 广西富川县平地瑶  第二章 广西钟山县平地瑶  第三节 广西恭城县平地瑶  第四节 广西贺县瑶族 本编小结 第四编 圣地认同型的千家峒运动  第一章 湖南江永县  第二章 湖南道县  第三章 广西恭城县  第四章 广西富川县 本编小结 第五编 千家峒运动的人类学分析  第一章 千家峒运动的性质和功能  第二章 千家峒运动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千家峒运动的原因 本编小结下卷 千家峒的发现与瑶族族源新探 第一编 从《千家峒》文献考证瑶族逃离千家峒事件  第一章 “灌阳”“永明”“道州”类型  第二章 “先南京后千家峒”类型  第三章 “道州管下会稽山千家峒”类型 本编小结 第二编 千家峒在都庞岭的科学考证  第一章 从县志考证  第二章 从地图、地名考证  第三章 从族谱、碑文考证  第四节 从出土文物考证 本编小结 第三编 千家峒的地域范围和风光民俗 第四编 千家峒与瑶族的族源、迁徒附录 寻找发现  失落圣地的重新发现  关于千家峒牛角的最新发现 会议纪要  中国江永瑶族千家峒故地问题座谈会会议纪要  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峒研讨会纪要 历史资料  千家峒流水记  关于1957年灌阳瑶民代表寻找千家峒的调查报告 论著与文献索引  关于千家峒的论著索引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索引 地图与照片索引  地图与资料索引  本书照片索引后记

作者简介

宫哲兵,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大学中国女书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委员。

图书封面


 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非常不错的田野调查学术专著与人文精神素养之作。
  •     很详细地叙述了千家峒对盘瑶的重要性,史料价值很高。
  •     了解瑶族的迁移历史,是一直在找寻的资料。
  •     本书是有关千家峒问题和瑶族族源问题的一本富于学术价值的著作,它是将西方人类学本土运动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尝试,也是将历史寻根与现实经济、理论探索与可读性相结合的尝试。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