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 > 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2
ISBN:9787226031803
作者:刘建丽
页数:230页

章节摘录

  上篇 西北民族生存环境与历史演变  第一章 生存环境与自然资源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及其活动的平台。公元10至13世纪时,葛逻禄、样磨、仲云、粟特、沙陀、回鹘、党项、吐蕃等民族在西北地区和西域中亚一带活动,并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西夏、西辽等政权。依其所辖地域或活动范围,大体上可分为河西贺兰、河湟陇右及西域中亚这三大地域区。  第一节 河西贺兰地域区  河西贺兰地域区主要包括今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内蒙阴山以南及陕西北部横山东西这一地区,是沙陀、甘州回鹘、内迁党项活动及西夏立国后疆域所辖之地。  一、地理位置  西夏疆域辽阔,“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肖关,北控大漠”,超过了《宋史.夏国传》所载“方二万余里”的范围。夏国初期疆域实际约576880平方公里,此后虽有所增减,但变化不大。文献中所载夏国的四至,扼要、准确地描绘了夏国的地理位置,用现代科学方法测量,大约地当东经93°-111°,北纬36°-3°,位于亚洲内陆东部边缘,地处荒漠气候带上。  二、地形地貌  这一地区的地形构造是以昆仑山系东端山脉及其余脉为骨架,由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平原及干山、荒漠等不同地貌共同构成。  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脉是昆仑山系向东方的延伸,在祁连山北麓,顺山势走向河西走廊绵延千里。河西走廊的北面由西往东排列的主要有北山、马鬃山、包尔乌拉山、合黎山、龙首山等,河西走廊的南面是祁连山,称为南山。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不等,北山山地之北是大面积的沙漠与戈壁,其地相当于今内蒙额济纳旗和阿拉善旗境,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覆盖着大部分地区,其余为干旱戈壁,植被稀疏。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即张掖河从这一地区中部穿过,流人居延海。居延海一带地形最低处为884—851米,过居延海往北,地势渐高,往东地势亦渐升高至狼山、贺兰山。  贺兰山是祁连山北折的余脉,南北走向,把西夏全境分为东、西两部,山以西为右,以东为左,即行政区划上的左、右厢。贺兰山北端近临阴山山脉的西段狼山。阴山山脉东西千余里,背朝蒙古高原,南麓峻陡,下临河套平原,贺兰山南端偏东是黄土层堆积深厚的陇山。

书籍目录

绪论:宋代西北民族发展的新特点上编  西北民族生存环境与历史演变 第一章  生存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  河西贺兰地域区  第二节  河湟地域区  第三节  西域中亚地域区 第二章  葛逻禄、仲云、样磨、粟特、沙陀、吐浑族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葛逻禄  第二节  仲云、样磨与粟特、沙陀  第三节  吐浑族 第三章  党项迁徙与党项政权的建立  第一节  党项迁徙  第二节  宋、辽、西夏境内的党项部落  第三节  夏州政权的崛起与发展  第四节  西夏政权的建立 第四章  西北吐蕃部族及其政权  第一节  宋代吐蕃部族分布  第二节  西凉府吐蕃六谷联盟  第三节  青唐吐蕃政权 第五章  回鹘政权、喀喇汗王朝与西辽  第一节  高昌回鹘  第二节  甘州回鹘  第三节  喀喇汗王朝  第四节  西辽下编  西北民族文献资料与研究综述 第六章  民族文献资料  第一节  党项、西夏文献资料  第二节  西北吐蕃文献资料  第三节  回鹘、喀喇汗王朝文献资料  第四节  西辽文献资料 第七章  文物考古资料  第一节  西夏黑城汉文遗书  第二节  西夏文物考古资料  第三节  喀喇汗王朝考古资料 第八章  西夏学研究状况  第一节  西夏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节  国内西夏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三节  国内藏学家关于西夏的研究 第九章  西北吐蕃、回鹘、西辽研究动态  第一节  西北吐蕃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回鹘研究状况  第三节  喀喇汗王朝研究状况  第四节  西辽研究的发展主要参考书目辽、北宋时期形势图(一)辽、北宋时期形势图(二)金、南宋时期形势图(一)金、南宋时期形势图(二)后记

作者简介

《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对宋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是理论性强,资料丰富的一部学术专著。《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作者刘建丽,丛书名:西北史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宋代西北民族文献与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很不错,值得一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