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草原帝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 > 图解草原帝国

出版社:武汉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43068452
作者:勒内·格鲁塞
页数:46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们知道,北方的草原之路是历史上最早的欧亚之路。 早在旧石器时代,奥瑞纳文化就是沿着这条路,经过寒冷的西伯利亚——人们曾经在安加拉河的上游,距离伊尔库次克不远的马利塔地区发现过一尊属于奥瑞纳文化时期的维纳斯雕像——进入中国的北方地区。泰亚尔•夏尔丹曾经注意到,在中国东北地区西北的甘肃、宁夏附近的水洞沟、黄土坡,陕北榆林地区,以及西南的萨拉乌苏河流域,都有奥瑞纳文化时期的遗址。 接着,在新石器时代,或者更确切点说在新石器时代的末期,一种梳形的陶器也曾经经过西伯利亚地区的草原之路传播到了亚洲地区。这种梳形的陶器装饰有平行直线纹,大约是在公元前三千纪的上半叶,在俄罗斯中部地区被发明出来,然后传入到了西伯利亚的部分地区,并逐渐对中国甘肃齐家坪地区的中国原始陶器的发明和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后,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又出现了一种装饰有螺旋纹的优质陶器,这种风格的陶器最初发明并产生于基辅附近的特里波利耶地区、布科维纳的斯奇彭尼兹地区、比萨拉比亚的彼特里尼地区,以及摩尔达维亚的库库特尼地区。这种陶器可能同样是经过西伯利亚地区,然后从乌克兰传入中国,并且在大约公元前1700年,在中国河南省仰韶村大量生产,并在甘肃的半山地区广泛使用。根据塔尔格伦的推算,西西伯利亚的青铜时代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并且与同时期的多瑙河地区伟大的青铜文化即奥涅提兹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西伯利亚中部的米努辛斯克地区,青铜时代大约是在300年后,即公元前1200年左右才开始的。西西伯利亚人曾经使用的青铜斧和长矛头,也在中国仿造了出来,以至于马克思•劳尔推测,中国大约就是在这一时期,即公元前1400年左右,模仿出了西伯利亚的青铜技术。 在草原的古代史上,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那就是发展出了一种日益风格化的动物艺术。这种动物艺术显然是独创的,是为了用来装饰镶嵌在马具和装备上的铜片、银片及金片而设计出来的。对于古代的游牧民来说,这是一种奢侈品。在库班的迈科普墓地中出土的金银合金花瓶,以及一些明显反映出受亚述——巴比伦文化风格影响的纯金银动物形象,如公牛、狮子等,也是这种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根据塔尔格伦的推算,这些艺术品的产生年代大约是在公元前1600~前1500年,与米诺安中期文化属于同一时期。这种受亚述一巴比伦文化影响的艺术,一直持续到了大约公元前6世纪。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著名的克勒姆斯青铜斧上看到。在各种推论中,塔尔格伦更倾向于同意:大约从公元前1200年开始,有一支印欧种的辛梅里安人(Ciminerians)最初居住在黑海以北的俄罗斯草原上。他认为,辛梅里安人属于色雷斯-弗里吉亚人种(Thraco—Phrygian),或者“来自”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或者他们一直就“居住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 这位著名的芬兰考古学家,将在第聂伯河流域和库班地区发掘出来的这一时期的大量古物,归属于这些辛梅里安人。这些古物中,最重要的有博罗季诺珍品(公元前13007~1100年左右),像青铜镰刀这样的斯特科夫珍品(公元前14007~1100年),尼科拉耶夫地区发现的青铜铸器(公元前1100年?),以及阿布拉莫威卡地区发现的青铜镰刀(公元前1200年?),这些东西都是在多瑙河下游与第聂伯河下游之间的地区发现的。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库班地区发现了金片和一尊纯银制的斯特拉米沙斯托夫卡雅公牛像(公元前1300年?)。最后,在捷列克河畔,又发现了皮亚蒂戈尔斯克棺椁(公元前1200年?)和科本初期的棺椁(大约公元前1200年?~1000年,属于青铜器时期)。 在俄罗斯南部地区,所有这种辛梅里安艺术都与甘扎——卡拉巴克赫地区的外高加索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甘扎——卡拉巴克赫地区,人们已经发现了饰有几何纹动物图案的优质青铜纽扣——外高加索文化开始于公元前1400~前1250年间,最迟在公元前8世纪结束。另外,辛梅里安艺术与塔里锡文化也有联系——塔里锡青铜艺术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达到繁荣的顶峰。波克罗夫斯克(今恩格尔斯地区)木棺的年代可以推溯至公元前1300~前1200年左右,它反映出了前辛梅里安文明,或者说辛梅里安的青铜文明,是从伏尔加河流域传播到乌拉尔山区和突厥斯坦地区的。在下诺夫哥罗德(今高尔基地区)附近的色玛地区发现的一批珍品,尤其是一些带孔的战斧(公元前1300~前800年),使我们看到了还处于低级阶段的铜器和青铜器文化。在哈萨克地区有一种类似的文化,即安德罗诺沃文化,传到了米努辛斯克,并且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由卡拉苏克文化延续了下来。这就是最早的西伯利亚青铜时代。在这个时期,人们发现过带孔的斧子——这种青铜斧可能对中国商朝时期的安阳地区的青铜斧的生产和使用产生过影响,以及扁平的匕首,色玛式的矛头和带有纯几何纹的装饰。高加索文化中的动物艺术似乎没有传入这一地区。再往北,在叶尼塞河河畔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人们在很晚的时候才发现了铜石并用时期的艺术,其中有一些著名的麋形石刻和马形石刻。 公元前1150~前950年,辛梅里安文化继续在黑海北岸地区发展。此时,似乎已是诺沃格里格鲁夫斯克时期(人们发现的带孔的青铜手斧就是属于这一时期的文物),以及布格河畔的尼古拉耶夫的青铜铸器时代(约公元前1100年?)。在捷列克草原上,科本地区的纯青铜时代与格鲁吉亚地区的勒尔瓦尔文化惊人相似。草原上的勒尔瓦尔文化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文化,因为人们在这个地区发现了铁。在这一文化时期,装饰有人和动物形象的一种奇特的青铜带出现了。青铜带上的人和动物形象是呈几何图形的,表现的是人们打猎和耕种的场面(大约公元前1000~前900年)。此外,在萨马拉和萨拉托夫之间的波克罗夫斯克地区(今恩格尔斯),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地区性的青铜文化,这可以从赫瓦伦斯克墓群中的古物得到证实。根据塔尔格伦的估计,赫瓦伦斯克墓群的年代是在公元前1200~前700年左右。塔尔格伦还断定,这一文化是属于斯基泰人的,即当时第一次出现在俄罗斯的北伊朗人,他们将继辛梅里安人之后统治黑海北岸草原。辛梅里安文化的最后阶段大约是在公元前900~前750年之间。

前言

重新了解草原民族    匈奴、突厥、月氏、柔然,这些名词对每个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不陌生。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他们一直是随着我们农业定居文明所建立的王朝相伴出现的,例如讲到汉朝的时候,我们就会听说有个匈奴民族在北方和汉朝对峙;讲到唐朝的时候,北方又有突厥人在和唐朝对峙;两宋时期北方是被蒙古和女真所盘踞。通篇中国古代史读下来,我们对这些相伴于农业定居文明的草原游牧民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同时又给了我们一个疑惑,为什么草原上的民族像走马灯似的不断变幻?以前的游牧民族被后来的民族取代后,他们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游牧民族习惯于武力侵略?等等一系列的疑问。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的目光就不能只停留在农业定居文明的历史上,而要转向草原民族。    我们可以将近几千年来欧亚大陆的文明状态做一个形象的表述,它们的结构极像一个哑铃。在欧亚大陆的东方古中国文明和南亚次大陆上的古印度文明是两个奇葩,它们构成了哑铃凸起的一端。而同样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也同样是两个璀璨的文明,它们处于欧亚大陆的边缘,好像是哑铃的另一端。但是我们单纯地了解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同时,却忽略了位于欧亚大陆中部广大草原上的草原民族创造的文明。他们的文明程度或许没有农业文明高,但是对农业文明的影响却是革命性的。在东方,他们和古中国和古印度发生接触和碰撞,同时也对西方的古希腊和古罗马产生影响。欧亚大陆腹地上的广大草原民族,对古代东方和西方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纽带作用。他们保持着东方和西方文明的陆地联系,就好像哑铃中间的把手。草原民族的文明使欧亚大陆文明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如果想了解欧亚大陆文明,那么草原民族的历史就是我们必须了解的部分。    由于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特性和文明程度较低,他们的迁徙和发展主要都是由和他们接触的定居文明国家的人记录下来的,他们的资料零散、松弛、缺乏整体性。一直以来权威的系统的草原文明的资料都比较少。在少有的几部关于草原民族的历史著作中,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草原帝国》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系统论述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三千年历史的经典之作。    《草原帝国》作者勒内·格鲁塞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历史系,是法国研究亚洲史学界的泰斗,他一生潜心研究东方历史与文化,著述甚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法国军队工作。1925年,他被任命为巴黎吉美博物馆的助理管理员。1933年,他成为塞努奇博物馆的馆藏指导及亚洲艺术藏品的负责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格鲁塞发表了他的重要著作——《草原帝国》。书中描绘了三千年来大草原上发生的一幕幕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斯基泰、匈奴、突厥、蒙古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国交替崛起;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这些“上帝之鞭”一次次地掀起进军农业文明的狂潮。作者以豁达开阔的历史观向读者展示了众多草原游牧民族的传奇历史。    相信读罢此书,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草原游牧民族的迁徙、发展和兴衰规律,也从中领悟到草原游牧民族和农业定居民族的异同,以及这一系列历史事件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然而古地名和今地名的考证,各个时期各草原民族频繁而长期的迁徙,各个时期草原帝国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各游牧部落之间繁杂的利益关系,草原人物的众多和陌生,给人们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困难,也增加了解这段历史的难度,并且降低了阅读兴趣。为了尽量满足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经典作品的阅读需要,降低阅读难度,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图解草原帝国》,以使读者在了解和阅读这本游牧民族经典著作时更加方便和轻松。    本书秉承尊重原著、方便阅读、通俗易懂的原则对原著进行了编译。原文主体内容和结构保持不变,但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行文以达到容易理解的目的。文章按时期将草原分为三篇,它们分别是13世纪前的亚洲草原、成吉思汗蒙古人以及最后一批蒙古人。时间从上古时期的草原文明直到18世纪末草原帝国的衰落,跨度长达三千多年。在这三篇下有若干个专题对这一时期发生在草原上的历史事件做专门论述。这种做法既保证了作者不拘泥于僵化的严格按照时间线的方式描述历史,也能够大致保持对历史先后顺序的遵守。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图解”形式的编辑手法,可以让您的阅读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并且可以加强对此书的理解和记忆。其特点是:    1.选取各种有关草原帝国背景的历史图片、艺术作品、摄影资料,实现抽象文字和具体图片的统一。    2.用流程表、表格将文中各种历史线索和脉络,做形象的归纳和总结,实现立体化阅读。    3.深挖各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背景信息,和正文的内容形成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相信您在看完本书后,对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这些伟大历史人物以及欧亚大陆(蒙古草原)的历史会有更加明晰的了解,或者是对您的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补充,抑或引起了您对世界历史的一些思考,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当然,由于草原历史博大精深,而我们的编译水平及自身水平的限制,在编写这本书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纰漏,我们在此诚恳地希望读者朋友能够提出宝贵建议,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

名人推荐

历史学家以感性而宽广的笔触,展开欧亚大草原上民族的起起落落,文明之火的明明灭灭。 ——作家阿来推荐《草原帝国》 不了解草原的历史就无法理解欧洲历史,对一切历史爱好者来说,如果他们想要获得深邃而客观的历史观,本书是不可或缺的。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尼•波普

内容概要

勒内·格鲁塞(Rene Grousset),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亚洲史学界泰斗。其一生潜心研究东方历史与文化,著述甚丰,其中尤以《成吉思汗》《草原帝国》最为著名,是重要的世界历史名著。

他1885年生于格勒诺贝尔,毕业于蒙彼利埃大学历史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军队服役,1925年出任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助理监管人及杂志《亚洲学报》秘书,1993年任色努斯基博物馆馆长及亚洲艺术藏品负责人,1946年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病逝于巴黎。

书籍目录

鉴赏插页编者序序言阅读导航第一编  13世纪前的亚洲高原  第一章  草原的早期历史:斯基泰人与匈奴    1.上古时期的草原文明    2.斯基泰人及其艺术    3.萨尔马特人和阿尔泰地区前突厥文化    4.匈奴    5.丝绸之路    6.鲜卑、匈奴、拓跋突厥与柔然    7.欧洲的匈奴人:阿提拉  第二章中世纪初期:突厥、回鹘和契丹    1.突厥帝国的分裂与瓦解    2.塔里木绿洲上的民族    3.唐朝:中亚的主人    4.回纥突厥帝国    5.契丹    6.女真人  第三章  13世纪前的突厥人与伊斯兰教    1.抵御突厥势力的伊朗屏障:萨曼王朝    2.喀什噶尔和河中地区的突厥化:哈拉汗朝    3.突厥史上的塞尔柱人    4.桑贾尔苏丹和阿姆河防线    5.喀喇契丹帝国    6.花剌子模帝国  第四章  6至13世纪的南俄罗斯草原    1.阿瓦尔人    2.保加尔人和马扎尔人    3.可萨人.P32    4.佩切涅格人和钦家人第二编  成吉思汗蒙古人  第五章  成吉思汗    1.12世纪的蒙古    2.成吉思汗    3.蒙古帝国    4.成吉思汗的征服    5.成吉思汗的最后岁月  第六章  成吉思汗的继承者    1.成吉思汗儿子们的封地    2.窝阔台的统治    3.贵由的统治    4.蒙哥的统治  第七章  忽必烈与元朝    1.忽必烈的统治    2.元朝的宗教政策    3.马可·波罗的旅行    4.元朝的天主教    5.忽必烈家族的后裔和蒙古人被逐出中国  第八章  察合台家族统治下的突厥斯坦    1.察合台汗国的起源与一般特征    2.阿鲁忽的统治:察合台人独立的尝试    3.海都宗主权下的察合台汗国    4.察合台汗国的鼎盛与分裂    5.察合台汗国的重新统一  第九章  蒙古人统治下的波斯和旭烈兀家族    1.初期蒙古人在波斯的统治    2.阔儿吉思和阿儿浑的统治    3.旭烈兀的统治    4.阿八哈的统治    5.阿鲁浑的统治    6.列班·扫马出使欧洲    7.合赞的统治    8.完者都和不赛因的统治    9.波斯蒙古汗国的瓦解  第十章  钦察汗国    1.金帐、白帐和昔班兀鲁思    2.拔都和别儿哥    3.那海和脱脱    4.月即别和札尼别    5.马麦和脱脱迷失  第十一章  帖木儿    1.帖木儿与迷里忽辛在河中的争斗    2.帖木儿帝国    3.帖木儿帝国的征服    4.沙哈鲁的统治    5.卜撤因的统治    6.最后一批帖木儿人第三编  最后一批蒙古人  第十二章  罗斯的蒙古人    1.金帐汗国的结束    2.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  第十三章  昔班家族    1.从昔班到阿布海儿    2.穆罕默德·昔班尼和昔班尼汗国    3.阿斯特拉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浩罕汗国  第十四章  察合台王室的末代后裔    1.蒙兀儿斯坦的复兴:歪思汗与也先不花    2.末代察合台后裔  第十五章  15世纪后蒙古的最后帝国    1.1370年后蒙古的混乱    2.第一个卫拉特帝国:脱欢    3.成吉思汗系最后的复辟    4.满族对中国的征服    5.17世纪的西蒙古人    6.清朝合并准噶尔地区

编辑推荐

《图解草原帝国》是世界公认的欧亚历史经典名著,全面解读游牧与农耕文明碰撞的根源。《图解草原帝国》是一本改变国人历史观的大历史巨著,是一部游牧民族征服欧亚大陆的铁血画卷。

作者简介

你可以把《图解草原帝国》看做一部三千年来欧亚大草原上游牧民族起落的宏伟史诗,也可看做一副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碰撞与交融,征服与毁灭的铁血画卷。这幅画卷上起新石器时期草原文化的发端,下至18世纪晚期蒙古诸汗国的消亡,串连起三千年间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华文明的融汇与碰撞,介绍了包括契丹、匈奴、回鹘、蒙古、女真、满族等诸多游牧民族的生灭与征战,以及由阿提拉、成吉思汗、帖木儿等帝王统治的草原帝国与欧亚农耕文明的;中击与碰撞。《图解草原帝国》还深入地分析了不同时期、地区的游牧民族背后那相通的地理,种族、观念以及发展脉络,使得分散的历史画卷在迂徙、骑射、掠夺的画面流转中,还原为一个生发、强盛、衰亡的有机发展整体。《图解草原帝国》完美诠释原著内容之余,我们还辅以大量精美的插图,图解、图表,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掌握草原游牧民族迁徙、发展和兴衰的规律,认识到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异同,以及诸草原帝国对今天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图书封面


 图解草原帝国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早想买了,终于收到了
  •     图文并茂,可以了解很多知识。
  •     终于补完了。
  •     图文并茂,孩子也可以看。
  •     很高的一本书,发货很快!
  •     挺好 速度也快
  •     很难全面的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的一些历史,不过这书写得不全面
  •     全彩图,并且文字内容也很好,一本好书
  •     经典的历史书,内容赞,图文并茂。
  •     忘了评论 骚瑞
  •     图解草原帝国
  •     了解历史,拓宽视野
  •     图文并茂 内容详尽
  •     了解游牧民族历史的好书,介绍了大草原上的各个帝国的兴衰,比中国的记载更全面些。
  •     质量不错,很喜欢!快递也很给力!全是彩图,好书好书!
  •     从匈奴到蒙古,从中亚到漠北,内容很详细,堪称神作,作者的另外一本很有名的著作《成吉思汗》我也看了,写的不是一般的好!!!
  •     一个草原帝国,从新认识世界历史
  •     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物有所值!
  •     详尽的介绍了草原的民族历史与文化。
  •     有删节……和商务版的对照后发现的
  •     内容简化了,适合非专业.
  •     草原帝国太多版本,这个版本只能说一般,不过以图解形式对初学历史的人有较大帮助,也容易引起兴趣。
  •     还没有读待读后慢慢分享
  •     图文并茂,配有世袭图、地图等,不错!
  •     《草原帝国》是一本史诗般的巨著,记录了从新石器时代至18世纪末的三千年间,草原游牧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的繁衍变化以及和农耕定居文明之间的博弈。
    《草原帝国》所讲的范围除大中亚外,还包罗了东欧草原、俄罗靳草原 西亚草原、中亚草原和北亚草原上的欧亚诸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王编的《中亚文明史》(六卷本)所包罗的地区*正是格鲁塞《草原帝国》所讲范围,可见格鲁塞这一著作影响之深远。
  •     书中央 有3页 印在一起了 不好阅读 重大印刷错误 其他很好
  •     想要了解游牧民族历史,很值得一买!
  •     非常喜欢,从内容到外表,从质量到形式
  •     一次在机场书架看过,很想买,但是忍住了,当当网的更实惠
  •     一直很好。是正版
  •     我下订单的时候这本书只有四星和五星评价,所以很期待,以为这是一部对草原游牧民族有系统介绍的书。收到只看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了。可以说是非常的不系统,知识都是按照年份点式分布,感觉很杂乱,读的过程还总是让我想起高中的历史教材。首先说明我不是专修历史的,也许做过一些历史研究的人会更容易读懂这本书。我为普通读者随意摘抄其中的几句,方便后来的买家参考。“637年的卡迪西亚战役和642年的泥哈温战役推翻了强大的萨珊王朝,并征服了西伊朗。651年,阿拉伯人占领赫拉特,萨珊王朝的末代君主叶斯德苟特三世在莫夫去世;652年,阿拉伯人侵入巴里黑。8世纪初,在库泰拔·伊本·穆斯里姆的领到下,阿拉伯人继续向前挺进。从705~715年,库泰拔以倭马亚哈里发的名义统治呼罗珊。705年,库泰拔远征吐火罗地区,即从前的巴克特里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包含的史料实在太多,整本书大致都是这样bullet points的感觉。不知道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讲这部书能有多大帮助,但是我本人作为想读一点系统史料和讲解的普通读者觉得实在是流水账一本,还不如旅游区的景点介绍来的详细。
  •     挺好的,生动有趣,研究中亚历史的入门书。
  •     看图片是看不出去什么的,拿到手上就觉得设计的不错,大又厚,里面的彩图也很清晰,就是裁切不行坑坑洼洼的,不舒服,最可气的是竟然是删节版,这就不好了,改天要去下载本全本,补充下,建议不必买这一版
  •     很少有以中亚为题材的史书\'图文并茂\'以蒙古发展为线\'讲述中亚的崛起
  •     这本书图文并茂 生动有趣 内容详细 生动得介绍了世界上游牧民族的历史
  •     图文并茂,好看。
  •     翻译的的不错, 从译名能看出来, 都转成了中国古籍里的名称。 但是真的是本译者的译作么?赶脚现代人不会再这样认真翻译了。
  •     还可以吧,比较多
  •     表示这是第二次拿起这本书,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简直是!这翻译这文字!一段话里面有一半以上的名词我无法理解啊逻辑无法理解啊!最近看完大中东行纪,联系之前看的丝绸之路,对游牧民族多了一丢丢了解,希望能正常地看看这本书吧,但是感觉蒙古帝国以前的章节肯定还是难以理解。 在看世界史的时候,讲到欧亚草原的部分会顺便比照地翻下这本书。但是两条相交线才能确立一个面,一条线要确立一个面只会晕乎乎。比如说突厥的钦察和蒙古的钦察汗国算是有联系的两条线,能方便我的记忆。但是比如马札儿人佩切涅格人保加尔人之云的,我的知识网络里根本没有这个词,看了之后完全无法给它们找到合适的点。 不建议买,因为翻译和排版都很莫名其妙,除非要研究这一块的。确实是很富盛名的写欧亚草原历史的书籍。
  •     所谓草原文明,常被认为是荒蛮落后、充满破坏性甚至不足为人道的。《草原帝国》却让人认识到,正是游牧民族的压迫,才使定居民族奋而创造;正是游牧民族的冲击,才让定居文明的精华传遍世界;如动物之于植物,食肉之于食草,两者只有在斗争和融合中才能不断进化发展。以其影响之深远,也值得细细品评。 另:此书翻译值得称道,一些专有人名、地名翻译上非常专业,能和中国古籍或世界通用称呼保持准确一致。但个别史实和配图竟然有错,印刷也不乏错误,看来是原版和译版优秀的情况下,图解版出版社出的问题了。
  •     配图有点问题吧,其中一幅图明明是明朝皇帝出巡图为何写着高仙芝出巡呢?
  •     物超所值,图文并茂,比想象的还要好,适合对历史感兴趣的业余人士,要是铜版硬皮精装的会更好。对于专业人士,可以选择商务印书馆出的那个版本。
  •     书中有很多图片,看着不累,只是买的书大多,一下看不完,收着慢慢看。
  •     曾经看过草原帝国这本书,商务书馆出版。总的来说图解草原帝国体系清楚。情节生动。
  •     留下给儿子查找资料用。
  •     非常不错的数,图片丰富内容重点说的非常不错,朋友送的这本书,通篇全看过了,非常不错值得推荐。
  •     图解比无图的版本好,优惠时买的,很超值
  •     中北亚的历史在中国一直被刻意淡化并且扭曲,这本巨著终于让我厘清了蒙古帝国和元朝,波斯,突厥斯坦的关系,并且把中亚与埃及拜占庭到南俄乃至印度三千年的历史都串联起来了。
  •     浩繁历史,图说较为新颖
  •     有了图解2字后,书中有海量彩图辅以说明,图文并茂内容引人易懂,比原来的平版好很多,还很厚有460多页,大赞一个,值得推荐!
  •     这书不错,挺有研究价值的!
  •     非常好,彩图的。希望多出同一类型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