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文纳西学论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民族史 > 杨正文纳西学论集

出版社:民族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105084999
作者:杨正文
页数:375页

章节摘录

  白地神川——东巴文化的圣地  一、白地神川  白地峡谷,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方圆不过100平方公里之地,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自然、地理、文化、宗教等等方面也足以与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相媲美。人们来到白地,不仅可以陶醉于奇丽的白水台景色,领略古都的东巴文化和多彩的民俗民情,还可以欣赏到其他许多优美景色,品尝到独特的饮食,更因它的文化遗迹而流连忘返。  白地峡谷为西东走向的峡谷,西高东低,背靠天宝山山脉,金沙江由南向北流去。白水河发源于天宝山脚下,将白地峡谷一劈两半,其东岸为陡峭的许韦山(即“香柏峰”),山腰坐落着“阿明灵洞”;其西岸为倾斜狭长的丘陵山坡(地质学上叫“洪积台地”),山坡上层层梯田,点缀着十多个村落。传说这座山坡古时候是一片原始森林,还有到处流淌的溪水。纳西先民最初都居住在许韦山下的山坡上,在那里开垦荒地,筑屋而居,至今这里还有遗迹可寻。后来,纳西先民渐渐越过白水河,伐倒巨树,理顺溪流,开出一片又一片良田,并将村落建在不能耕种的高埠上,由此不难看出纳西先民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的良苦用心和卓越成效。据有关专家分析,白地峡谷的纳西族为当地的原始居民,距今至少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村落格局,大约形成于汉朝末年,或者更早。白地峡谷孕育东巴文化,并成为东巴圣地,亦至少有5000多年了。  约在明朝之时,传说中阿明山郎在白地传播东巴教之时,白地峡谷(包括洪积台地之外的地方)大约只有五六个村落,纳西族人口有5000余人。人们在这片洪积台地上修筑起一条贯通各村、约长十多公里的水渠(纳西语称“堆满坎”),渠水引自白水台左后侧的白水河上游,灌溉着1万余亩的良田,培育着白地地区的文明。清朝末年,白地峡谷中心林村村水甲村的部分居民,集资、出力共同修筑了另一条长约5公里的水渠,渠水引自格许韦(上柏峰)脚下的山泉,沿白水河北岸山坡蜿蜒而下,灌溉山坡下方300亩良田。这条水渠于1958年全面整修,大部分水引自白水台左下侧之白水河,渠长十余公里,可灌溉1300余亩土地。有了这两条水渠,白地峡谷可以确保不受旱灾或水灾。至今可以清楚地看到,“堆满坎”大沟宛如游龙,弯弯曲曲穿行在万顷良田之中’,两侧的梯田依其水流排列有序,好似舞龙的长须和气浪。每当夏秋谷麦成熟时,金黄的波浪更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禁不住要赞叹几声。  人们把这块纳西族惟一的宗教——东巴教圣洁之地音译成“白地”,具有双重意思。一层是纳西语本意,即为“繁茂之地”;另一层意思是汉语“白色之地”,恰如其分地点明了白水台景色,又由白水台代表整个东巴圣地。  白水台在白地峡谷西端雪山脚下,北、西、南三面靠山,向东俯瞰整个白地峡谷。白水台又称华泉台地,属于裸露地表的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水中的碳酸氢钙还原成白色粉末碳酸钙堆积而成的,在白水台形成了独特地貌,其中心地带大约有200亩。  相传很古很古的时候,白水台上曾有过雄伟壮丽的佛殿庙宇,西藏苯教先哲甲布本格曾在这里传播教法。因白水台的英名渐渐盖过了西藏地方的名山大川,苯教上师便下令拆毁庙宇,召回甲布本格。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代,纳西族先哲阿普山冬从西藏学习苯教经典回来,留在白水台设坛传教,并开创纳西族东巴教,白水台成为东巴教发源地,阿普山冬后来便成了半人半神的东巴教第一圣祖东巴什罗,亦称“丁巴什罗”。东巴教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善、光明和人类的化身,《东巴经》中处处记载有白天、白日、白月、白星、白辰、白水、白谷、白树、白石、白牛、白马、白羊、白鸡等内容,就连天神也是从一只白蛋中孵化而出的。这与白水台的关系是不言自明的。纳西先民在创造东巴文化之初,白水台成为纳西人民世代顶礼膜拜的圣洁之地。他们还创造了一则优美的神话,说的是天神中有米利东、米利色两位兄弟,为了教化纳西先民,作法点化出这座白水台,有田有地,有水有沟,指示人们照此开垦土地,又教给人们许多生产、生活知识,因此东巴们将他俩列为天神之首,连降魔伏妖无所不能的圣祖东巴什罗,也只能屈居第五。今日之满山遍野的梯田,层层叠叠,依山而成,酷似白水台“仙人遗田”中之一组组梯田,令人赞叹不已,可知这二位天神之英明,万世可鉴。而世世代代的纳西人民于每年阴历二月初八盛装祭天,逐渐形成传统节日“二月八”。由此可知,白水台之宗教地位,雄踞纳西族聚居地各名山大川之首。  二、历史渊源  白地纳西族是由土著民族和由北向南迁徙而来的麽些族群融合而成的,在白地已有至少5000年的历史。  约在唐朝南诏时期,三坝已成为纳西族的聚居地。到明朝万历年间,丽江木氏土司强盛起来,发兵攻人吐蕃之地,三坝即为木氏所有。木氏土司为进一步侵占并掠夺中甸其他地方,不断加派兵卒,并让他们长期在此居住下来,逐渐成为当地居民。至成化年间,加派民夫来三坝地区开采金矿银矿,又有不少丽江一带的纳西、白、汉、回等民族前来三坝居住。此外,尚有少数手艺人,如皮匠、鞋匠等,也陆续定居在这一带。经过漫长的融合,这些外来人口逐渐演化为纳西族。  著名东巴文化学者李霖灿先生于五十多年前考察纳西族迁徙路线时,根据史料及亲身考察结果,画出了古代纳西族的迁徙路线图。在这条迁徙路线中,白地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之前是文字初创阶段,之后是东巴文化从发展到变异的阶段,它本身处于东巴文化成熟、发展并达到高峰的阶段。  古代纳西族有四大支系,即西、牙、胡、俄(木里、永宁时期),后来发展成墨、和、树,(习)、杨(白地时期),最后成为束(习)、叶、买、和(丽江时期)。三坝地区,包括现已分离出去的洛吉乡,至今这四姓仍相替不衰。洛吉一带以习姓居多,至白地则成为树姓;东坝行政村以姓墨者居多,“墨”与“买”音近;而白地以姓杨者居中多,“杨”者,“叶”也。白地还有一支自称为“汝卡人”的支系,其后代多从“和”姓。“和”姓中还有一小支自称“拉格”的,意为以虎为死人魂魄之坐骑(即“图腾”),又称为“柳氏族”,即人们所称的“汝卡人”。  如以祭天群作为纳西氏族分支,则又可分为普笃、古徐、古哉、古珊、汝卡五个分支。  现以白地行政村水甲自然村的族源为例,可证明白地纳西族的来历、分支情况。  水甲村,位于白地峡谷中段,以地处中心、村大及历史悠久而著称于白地。其中,杨氏家族已传38代,约一千多年历史。水甲村古老之姓氏有三,即杨(叶)、和及拉格三姓。拉格一支后多数姓和。杨氏人口最多,和氏次之,拉格最少。民国初年,杨氏有46户,和氏15户,拉格10户,号称“水甲60户”,其规模居白地峡谷十个纳西村之冠。杨氏,其先祖为四川俄亚地方人,乃李先生所称有文字的那支南迁支系。先祖名牙布牙拉,属于因地名而成户名者。传第七代为尤戈家,又传七世而分为阿明、更吉、吉寿、子托、洛戈及恩水韦五个家族,其中阿明家即为纳西族东巴教第二圣祖之家。阿明家传八世又分出尤祖余、勾厂、然日三个家族;又由尤祖余家分出阿古丹、阿古嘎两个家族。阿古丹即杨正文先生家系,已传五世,前四世均为东巴世家。至今,杨氏家族已占水甲120户人家的2/3以上。上述各代、各家支,绝大多数传至当今,仍然香火不绝,并有四代以上的东巴世系。  和家除先民外,一部分为后世木氏土司家奴隶(白族居多),被支派到三坝开银矿,后逐渐成为纳西族之一员,遂改为和姓。拉格一族,系从吕迪(木里)迁来,其祖先名韦布周,曾任吕迪“木瓜”。  根据各种文献资料,三坝一带的纳西族族源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远古时代氐羌部落之一部,他们为当地原住民;  第二,由四川西南部无量河流域南迁之游牧部落,此部落在无量河下游创造象形文字;  第三,木氏进占中甸(吐蕃属地)后遣卒戍边所留遗民;  第四,被木氏强迫来三坝开金银等矿并留下来之民夫;  第五,古代经由丽江迁来之氐羌叶部;  第六,一部分从外地(如丽江)来此定居的生意人、手艺人。  其中,以第一、第二两部分人居多,尤以原住民占绝大多数。  纳西族为白地世居之古老民族,至今仍为三坝纳西族民族乡的主体民族。  三、历史地位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核心,它以迄今为止仍有旺盛生命力的象形文字和仍然活跃在民间的宗教活动、宗教经典、宗教艺术等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百年来,埋藏在纳西族民间的东巴文化陆续被中外学者发现、发掘、整理、翻译、发表、出版、研究,并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研究的热门课题。  西方学者早在19世纪中叶便开始注意到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沿金沙江(过去有人称为“扬子江”)流域居住着一个十分弱小的民族——纳西族。他们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象形文字,并把这种象形文字保存下来。近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有英国、俄罗斯、瑞典、荷兰、挪威、意大利、法国、丹麦、加拿大、日本等国学者前来进行田野考察、翻译经书和研究等工作,发表了许多文章,出版了许多专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产生了一批著名学者,如洛克(美)、顾彼得(俄)、雅纳特(前西德)、列金托夫(俄)、杰克逊(英)、卡瓦尔内(挪威)、孟彻理(美)、伊藤清司(日)、诹方哲郎(日)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东巴文化的故乡亦成为旅游热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采风。

前言

  致力于纳西学的崛起  白庚胜  两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一位朋友在看到我的小文《纳西学发凡》后,决定将它投稿于该所一本相关专业杂志发表。谁知该杂志的一位"权威"竞说什么"纳西学何有之?"听到这一信息反馈,我心怅然,既忿然于这位权威的傲慢,同时也感慨纳西学学科建设的迟滞。  感愤之余,我并没有停止思考与行动。在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调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及分党组书记后,我利用工作之余穿行于首都北京与全国各地,尤其是昆明、丽江、迪庆等地纳西学学者及纳西族官员、实业家之间,决定组织一套纳西学丛书。在我的设计中,这套丛书包括30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纳西学学者的学术专集。  正如广大读者将从这套丛书中了解到的那样,纳西学的发展历程艰难备至。它的起步一般可以锁定在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初。那时的纳西学以西方学者、传教士、军事人员游历纳西族地区,并收藏东巴经典,翻译有关文献片断,发表有关介绍文章为主要特点;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纳西学粗具规模,刘半农、董卓宾、李霖灿、陶云逵、罗常培等内地学者开始关注纳西族历史、语言、文字研究,纳西族学者杨仲鸿、方国瑜、赵银棠亦接踵于后进行多领域的探索,无论是其田野调查、文物收藏,还是专题性的研究都成果迭出。在国外学者中,被誉为"西方纳西学之父"的洛克以独居纳西族地区28年的传奇经历,以丰富的纳西文物收藏与传播,以深刻而全面的纳西文化诠释在纳西学领域渐入佳境;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洛克在国际纳西学界独领风骚,并影响育成了欧、美、日等国的一批纳西学新秀。这一时期,与之失去联系的我国纳西学界仍在踽踽前行,和志武、周汝诚、和发源等先生成为传递薪火的骨干力量;60年代至70年代末,尽管仍有雅纳特、杰克逊等活跃于学界,但一代宗师洛克的去世使西方纳西学跌入低谷,国内的纳西学更是遭受浩劫,纳西文化生态遭受全面破坏,这是纳西学的全球性低迷时期;从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年,纳西学进入全面复兴时期,《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翻译出版、国际纳西学学会的成立、国际东巴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的举办等盛事都集中出现于这一时期。  对纳西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问这一问题,我已在《纳西学发凡》一文中作过这样的表述:"纳西学,就是以纳西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在实践上,它贯穿古今;在空间上,它横跨东西。它既包括对纳西族的本体性研究,也包含这种研究本身。就前者而言,有关纳西族的生存环境、存在历史、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组织制度、艺术创造、技术成就等都无不纳入其视野之中j就后者而言,有关纳西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者与成果、历史与活动、机构与组织都囊括于其内。"对于这一判断,我至今认为比较科学、正确,它同时也被学术界所接受。因此,编纂这套纳西学丛书的冲动之一,就是为了进一步为纳西学立名、正名,并全面、系统展示纳西学的内涵。当然,这只是就至今为止的情况而言,继续丰富、发展它的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在后来学者的肩上。  当这套丛书即将问世之际,纳西族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固守万古的民族保守性已经被击破,发达的交通已突破铁甲山的阻绝、金沙江的割断,使"丽江口袋底"的神话不再;快捷的通讯将古麽些人的后裔编织进全球现代信息网络之中,靠古老的象形文字及口传心授维持独立的知识系统已难以为继;农民转变为市民、乡村开发成城市的社会转型风驰电掣;以追求超额利润为目的的一库八站建设将一改玉璧金川的原生形态;每年400万的游客正在改变着丽江的一切;不断变化的行政区划,使纳西族的生存空间从汉时的六江流域退居三江并流区,继而兰州立县、拖支并维、迪怒建州、行署改市、丽江县裂身为二。从自然到社会分错杂然,到处都在发生急剧变化;由社会而主体光怪陆离,一切都在解构与重组。这便是纳西学今天所面对的现实,这也是纳西学学科的生长点。或许过于苛刻,但纳西学必须回答纳西文化生死存亡的问题,决不能陶醉于古乐、古城、古文字带来的荣耀,更不能沉迷于现代社会的犬马声色、"安乐死亡"。  纳西族社会的阵痛或许正是纳西学的荣幸。阵痛,所以产生刺激,有了问题意识;阵痛,所以有新的思想诞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已经走过的历史岁月,纳西学已经产生《麽些研究》、《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英语一纳西语百科辞典》、《被遗忘的王国》、《纳西族象形文字谱》、《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族史》、《纳西族文学史》、《麽些研究论文集》、《东巴神话研究》等标志性成果,产生了巴克、洛克、雅纳特、西田龙雄、方国瑜、李霖灿、和志武、郭大烈等大家,涌现出戈阿干、杨世光、和钟华、李国文、王元鹿、詹承绪、王承权、刘龙初、喻遂生、杨焕典、伊藤清司、王超鹰、蔡华、杨福泉、和少英、拉木·嘎吐萨、李近春、白西林、杨德錾、余嘉华、诹访哲郎、和发原、木丽春、杨正文、李静生、王世英、李锡、李海伦、杨海涛、陈烈、赵心愚、白郎、和力民、习煜华、李丽芬、和宝林、和庆元、和品正、牛耕勤、周智生、冯莉、孟彻理、生明庆二、黑泽直道、杨杰宏等学者,成立了国际纳西学学会这样的组织,创办了《国际纳西学学会通讯》这样的杂志,出版了《纳西东巴古籍译著全集》这样的经典,举办了国际纳西文化艺术学术研讨会这样的会议。我们也可以由此坚信:未来的纳西学将在更广的学术视野、更细的专业分工、更大的学科综合、更细的理论分析、更多的民族与国家参与、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利用之基础上得到发展、得到推进,并产生新的学术成果,推出新的学术代表人物,创造新的学术辉煌。  学术需要积累,学科也需要积累。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骄狂自大,且让我们都来做纳西学的积累工作。纳西学的存在证明只能是实力:实实在在的队伍,实实在在的成果,实实在在的资料,实实在在的工作。  按照丽江市市委书记和自兴同志与我确定的原则,这套纳西学丛书就其作者而言,不分中外,不别纳汉,凡在纳西文化研究中作出突出成就者均列在入选行列;就其范围来说,除文学创作以外的纳西学论文、评论、调查报告、译文都择优辑入;就其目的来说,完全是为了对纳西文化研究进行梳理,结构纳西学的框架,提炼纳西学的方法,唤醒纳西学学科建设的自觉,确立纳西学的主体。  组织出版这样一套丛书,显然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尤其需要纳西族学术界的参与。有幸的是,我的初衷得到了同仁们的响应,更得到丽江市古城管理局及其局长和士勇的襄助。最难忘的是得到民族出版社及其罗焰女士的帮助,得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旅游文化专业委员会刘永生秘书长、李莉副秘书长和苏州市蔡琨先生、庞欢先生的慷慨扶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又一次得到证明。  我坚信,总有一天,纳西学必将成为与藏学、蒙古学等学科并驾齐驱的显学,我的后继者将不必再为"权威们"怀疑纳西学的存在而饱受屈辱。到那一天,纳西学将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存在,它的文字、训诂、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地理、宗教、军事、辞书、艺术、社会、医药、天文、技术、生态、民俗等分支学科都将一一形成,并向更深入、更细致的层次发展。  2006年5月13日  于北京寓所

内容概要

杨正文,纳西族,1943年7月出生于香格里拉县白地东巴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受东巴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对东巴教和东巴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和感情。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先后从事过文工队创作、中学教师、群众艺术馆研究员、地方志编辑等工作,历任教研组长、调研部主任、州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迪庆方志》主编、《迪庆州志》副主编等职。任迪庆纳西学会会长。1994年被评为新闻出版系列副编审。出版东巴文化专著《最后的原始崇拜——白地东巴文化》,发表东巴研究论文数十篇。创办圣灵东巴文化学校、汝卡东巴学校,培养东巴文化传人,硕果累累。

书籍目录

杨正文治学经历
一、史学研究
白地神川——东巴文化的圣地
东巴象形文字的三个历史阶段
论东巴教的发源地
纳西族东巴文化古都——白地
二、文化研究
白地东巴文化概述
东巴文化与东巴文学
李霖灿与白地东巴文化
洛克的东巴圣地之行
出版《圣地东巴古籍译注选集》势在必行
三、文字研究
对几本研究东巴象形文字著作的评述
东巴象形文字的应用
四、经书研究
白地神川的东巴经书
《黑白战争》新解
东巴故事与史书评说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纳西族卷》白地部分书题
五、民俗研究
东巴山郎法事一览
白地纳西族祭天习俗
纳西古俗:最后的葬礼
浅释白地东巴的“巴格卜”
东巴圣地纳亥人的文化生活
东巴圣地纳西民间音乐初探
六、人物评述
白地东巴祖师考
白地的东巴经师
白地最后的东巴经师
树银甲与圣地东巴传承
七、研究辨析
研究东巴文化的误区
阿明玉勒的藏身洞在哪里
“五佛冠”应为“五神冠”
“帐篷”是怎样变成“房子”的
“神路图”应作“魂路图”
阿明学经与东巴传承
苯教祖师与东巴教圣祖不是同一角色
“洛克三游虎跳峡”质疑
附录:杨正文著述(1978—2003)
后记

编辑推荐

  《杨正文纳西学论集》介绍了有关纳西族的生存环境、存在历史、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组织制度、艺术创造、技术成就、纳西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者与成果、历史与活动、机构与组织等内容。收录了除文学创作以外的纳西学论文、评论、调查报告、译文;其目的是为了对纳西文化研究进行梳理,结构纳西学的框架,提炼纳西学的方法,唤醒纳西学学科建设的自觉,确立纳西学的主体。

作者简介

《杨正文纳西学论集》论文有:《白地神川——东巴文化的圣地》、《东巴象形文字的三个阶段》、《论东巴的发源地》、《东巴文化与东巴文学》、《洛克的东巴圣地之行》。纳西学,就是以纳西族国研究对象的学科。在实践上,它贯穿古今;在空间上,它横跨东西。既包括对纳西族的本体性研究,也包含这种研究本身。它起步于19世纪60年代初,源于西方学者、传教士、军事人员对纳西族地区的游历。

图书封面


 杨正文纳西学论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去丽江的话,不如去读这本书! 比起那些旅游指导来说,会丰富很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