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游踪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诗仙游踪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302262350
作者:李秋弟
页数:19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游览名胜探寻古迹之时,李白历尽磨难而不改的,是对品德高尚流芳千古的圣贤和功业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的崇拜、仰慕之情。在吴越漫游时,诗人拜谒了春秋高士的遗迹,尤其热情讴歌了因“让国扬名”而德高天下的延陵季子。著名的延陵季子的墓碑在今江苏镇江市丹阳郊区的九里镇。季子名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的三个兄长都是把王位传给了弟弟,唯有能力、学识、道德过人,且深受吴国臣民爱戴的季札把王位的继承权让给了哥哥的儿子。李白诗《上留田行》中说的“孤竹延陵,让国扬名”,其中的“延陵”即指季札。季札当时被封于延陵(今江苏丹阳、常州一带),故称延陵季子,死后被干百年来的民众立庙奉祀。季子庙在宋代香火尤盛,因为宋真宗时天大旱,祈雨灵验,所以被宋真宗封为“嘉贤大帝”。原季子庙一直是江南三大庙之一。季子庙后有季子墓。季子庙的原庙在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现在修复的季子庙只是恢复了原庙的约三分之一。据当地还记得那次战役的老乡回忆,那是在1939年,日军妄图以季子庙为据点,对茅山新四军根据地进行清乡和扫荡。当时的战斗很激烈,为尽快结束战斗、消灭据庙顽抗的日军,避免新四军遭到两面夹击,导致更大伤亡,陈毅将军率部对据守在大庙中顽抗的鬼子采取了火攻……据当地老乡说,当时陈毅将军在下达命令前,曾向季子庙口口了三个头,并立字为据,承诺在抗战胜利后重修季子庙。

前言

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一本大书,祖国的壮美山河与辉煌历史也是一本大书,汉代的司马迁和唐代的李白就是善于从这两本大书汲取营养、取得成就而成为伟大的历史文化名人。在中国历史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神的实践和传承,造就了一代代的英才。    李秋弟同志在大学读书时就探讨过《史记》精神与李白诗歌的关系,表现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此后,他对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学精神继续身体力行,他除了在科学普及方面多有成果外,更在走访历史故迹、进行实地考察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颇有些司马迁为创作《史记》而遍访历史故地,和李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熔铸自己独特的人格而大量寻访中国名山胜水的遗风。也正因此,才使他的这部《诗仙游踪》具有了知识丰富、叙事清晰、方位准确、言必有据的突出特色。    《诗仙游踪》以李白一生的游历与理想追求为经,以诗人诗歌涉及的风景名胜、重要古迹、历史典故为纬,既沿着诗仙李白的游踪介绍了祖国诸多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知识,也多角度地显现了伟大诗人李白传奇一生的基本历程。《诗仙游踪》第一次出版于1996年,当时还只是一册20万字的小薄本;事隔15年之后,李秋弟同志又大规模地修改、重写了此书,到这次出版的时候就已经是长达60万言的皇皇巨著了。书中题目增加了近一倍,内容增加了约三分之二,而且每一章节都附有主要景点的摄影图片,图文并茂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李白“一生好人名山游”,作者追寻李白的游踪,实地考察了李白诗歌涉及的绝大多数古迹。对于个别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实地造访的名胜,作者也总是通过与当地友人交流以及查阅、比对、研究大量的文献,力求叙述得真实、准确、可靠。例如,他在书中对李白故里和李白的几个长居之地所作的介绍,就是综合了多家观点,根据实地考察的第一手材料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的;他在介绍太白为九华山、五松山取名以及对桃花潭一带实地景象的描绘,和他对《赠汪伦》一诗的分析,都证据确凿、光景历历,令人读来饶有兴味他探讨李白南至衡山、九疑,北至太原、幽燕的章节,也可以使读者得到不少历史、地理乃至科学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对李白生平和唐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又如,书中对于屡经迁址的屈原故里准确地描述说:“从原址的香溪口处向东迁至长江南岸,它背倚三峡副坝,与黄陵庙一西一东,形成了坝区的主要景点”,这些都是不到实地考察并经过认真琢磨所难以说清楚的。    又如,对李白赋诗怀念张良的下邳古城,作者较为详细地叙述和分析了它在秦汉三国时乃至隋唐时的辉煌,以及最后湮没的原因和过程。对于张良所封的“留”地,更是根据历史记载和周边地理环境的分析以及古人的有关诗文,作了令人信服的分析和推论,为人们寻访英雄故地提供了相当准确的地理坐标。对于李白诗中所述金陵征虏亭的方位,作者不仅实地考察访问了遗址,还引述了《建康志》的记载以及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金陵怀古》作为佐证,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其地理参考坐标——吴国冶城遗址的方位,进行了比较严谨的逻辑推理,作出了不同于一些辞书和唐诗注解且能够以理服人的判断。    此外,书中还很注意对彼此相似、相反、相互关联的景点、景物进行相互比较,相互连带的介绍,从而使人由此及彼,相互关联地加深对许多知识、景物的认识。如他在叙述完长江天门之险后总结性地写道:    祖国江河之上的天设之门,李白见过的也实在不算少了,从诗人的作品中看,仅在    长江之上他就至少欣赏过三座。它们分别是:三峡入口处的夔门,出口处的荆门,以及    此处的天门。万里长江上有许多类似门的关口,就好像诗人那一波三折的人生之旅。    这种抒情性的议论,反复地隐现在长篇的写景、叙事之中,既起到了一种阶段性的提点作用,又往往使人能得到一种画龙点睛似的顿悟式的愉悦之感。    《诗仙游踪》主要是讲李白一生所游览的行经之地,但本书的写法却远未停留于对李白一生所行经之地的简单、平面的描写与叙述,而是贯穿着上下几千年、贯穿着自然山水与人类社会的巨大沧桑变化来进行考察与描述的。书中讲述的每一座城镇、每一处湖山、每一个景点,都联系着上古中古,联系着李白的当时,以及在李白以后的一千二百多年间所发生的自然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等。诸如对成都古代城池、古代园林的变迁,对南京、镇江一带长江水面的变化,对流传于河北涿鹿的黄帝传说,对邺城“六朝故都”的描述等等,都收集了许多翔实的考古资料,简明而准确地讲清了有关景点和有关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令读之者眼界大开。    作者多年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特别是他的摄影家视角,使其文史研究有了不同于别人的新视野和严谨而形象的表达方式。作者十余年的精力,使这部形似休闲的知识性读物凝聚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乃至科学知识,做到了集文学、历史、文化旅游和科学知识为一体。    我一生从事古代文史的教学与研究,也曾去过许多地方参观考察,但读过李秋弟同志的这部《诗仙游踪》后,就深深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了,我的确从这部著作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它使我以前许多不清晰的地理概念,变得清晰起来;它使我以前许多未曾注意的历史人物与历史地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起来。这部书不仅对研究李白、喜爱李白的读者与专家有用,而是对古代文史的研究者与爱好者,以及对喜欢旅游与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士都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祝贺李秋弟同志的《诗仙游踪》的增订再版,我们期待着李秋弟同志发挥自己博学多艺的特长,继续为读者奉献更多的好作品,为祖国的文化繁荣作出更多的贡献。    韩兆琦    二○一○年秋于京师园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诗仙游踪》内容丰富、方位准确、叙事清晰、言必有据,讲清了与李白相关的诸多景点的自然地理变迁和有关人物、故事的来龙去脉,可令读者眼界大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韩兆琦《诗仙游踪》结合作者读书旅行的所见所思,以通俗的文字记述探讨了与李白相关的诸多历史、文化知识,可使读者增益见闻。  ——清华大学教授 吴文虎当我吟诵着“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佳句,在大诗人李白墓前凭吊的时候,我对他的一生充满了强烈的敬意与好奇。因此,我认为《诗仙游踪》是一本可以让我们与诗仙一起神游天下的好书。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孙云晓《诗仙游踪》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阅读此书,不自觉间就会深入到李白和唐诗的世界,如目睹其景,如耳闻其声,轻松畅游于历史山川之间。  ——《大众摄影》副社长、执行主编 郑壬杰

后记

李白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名人,是诗歌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传奇式的一生和无与伦比的浪漫诗篇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他的思想与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笔者在求学时第一次通读李白诗集,就为诗人的才华,更为诗人的坎坷命运和执著追求所感动,写下了一首古体长诗:    我爱李太白,忧民复忧国。    诗章慨然有正气,不媚权贵弃云乐。    入京旋复去,蓬蒿金殿屡磨折。    一生好豪饮,醉吟起壮歌。    才大难为用,终身遭坎坷。    宫闱识遍权贵丑,清白羞与浊同列。    自然拂尽君臣意,赐金还山归世界。    身在江湖怀君恩,文章一片忧国心。    指斥汉庭失德智,借鲸扫地类愚人。    安史乱起长安小,九州攘攘声扰扰。    明皇蒙尘固应得,百姓何罪血沾草?    君子志在复长城,投笔佩剑事戎征。    忧国竟以危国论,报国招得祸国名。    《万愤词》、《百忧章》,    备述人间委曲情,愤国忧民恨难消。    诗仙入世为谁来?青莲亦有诗史在。    清新子夜吴歌曲,悲凉《乌栖》、《乌夜啼》。    《蜀道难》、《将进酒》,英风豪气几人有?    《古风》尽述平生志,文史政论五十九。    我推太白为诗圣,七咏五叹皆绝声。    林泉名山携书剑,江湖处处留遗踪。    雄思豪论惊风雨,凄凉委婉写世情。    壮士请缨从军乐,盛世思危有不平。    叹君年老逢大厄,文星惨然江东没。    大鹏中天殒,长空黯失色,    忧民泪尽日,大地涌悲歌。    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曾这样评价李白在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这可以理解为,李白诗歌不仅在表现形式上融合了庄子散文的汪洋恣肆和屈原《离骚》的奇幻瑰丽风格,而且在思想上将庄子“等死生、齐万物”的思想和屈原忧国忧民、“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熔铸为一体,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他有时像屈原一样面对夜空问天,有时会根据现实的不平质疑经典,甚至因此对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宗法社会秩序和道德楷模的尧、舜、禹的神圣故事都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庄子和屈原的思想往往是中国知识分子反礼教、反权威、追求独立的人格和独特个性的重要思想基础,而李白在诗歌中将二者“并之以为心”形成的独特精神,对后世更是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李白的爱国情怀是始终不渝的。诗人从少年时立下“安黎元”之志起,就开始了一生不懈的追求。尽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地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政治家,但却留下了足以使国人感到骄傲的壮丽诗篇。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李白优秀的山水诗和记游诗,生动形象地描摹了祖国名山大川雄奇壮丽的景色,激发了多少人的爱国情怀!它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笔者求学之初,即钟情于祖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唐诗中充满真情与浪漫色彩的李白作品。通过学习李白的诗歌,不仅汲取了许多古代文化、地理知识,形象、艺术地了解了祖国山川的风貌,也越发为祖国文化的灿烂和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到由衷的自豪!我想,我的同胞,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如果能够在认真诵读李白名诗的同时,以“行万里路”的精神,探访一下诗人在神州各地的游踪,也一定会深有同感并有所收获的。    为此,笔者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研读李白作品和学习文化历史地理知识的心得,以及在各地探访名人遗迹和山水胜景时的所思所感,整理编写成这本书,奉献给和我一样喜欢唐诗,热爱祖国文化传统及爱好旅游的朋友们。    笔者认为,李白一生以个性鲜明的方式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点是更接近现代人的。他在“行万里路”中的创作生涯,更像是为现代人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文化求知之旅提供了一个可供直接模仿的范本。    本书此次增补的题目约为百分之五十,增订修改的内容超过初版的三分之二,而且增加了大量的实景图片。笔者在书中引用了许多名篇的原文,主要是为了便于读者一册在手,讽咏有据;而对原文没有作过多的注解和阐发,一是因为李白的多数诗篇本来就明白如话,今人读起来也不会有什么障碍——即使是其中的一些典故和特定背景,结合本书对相关历史地理知识的叙述,也完全可以读瞳;二是因为诗歌作为一门艺术,其要旨和精神,每个读者自可心领神会;三是想节省一点篇幅,使本书更接近一本可随时翻阅的旅游手册——之所以将全书一分为三,也多半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本书的初版曾得到郑一奇等先生的支持指导。本次增订再版,也受到北京师范大学师长的鼓励和帮助。韩兆琦教授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现在呈现于读者面前的一些章节,就是在韩先生的直接启发下得以完善的。韩先生在序言中对本书的赞誉之词,更多地是对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求知精神和方式的肯定和鼓励,是对笔者深研古代文化典籍的一种鞭策,也是对后学的指导和期盼。    特别要提到的是,在2010年年初,著名文史学者郭预衡教授以九十高龄为本书的增订再版题写了书名。令笔者万分遗憾的是,郭先生没有看到本书的正式出版就于当年夏季仙逝了。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诸多师友的大力支持,张开逊、李英杰、郑壬杰、杨少春、包建民、陶振宗、田兵等曾为笔者提供了部分资料和照片,吴文虎、陈晨、陈合力、何龙、胡扬政、李声笑、张彤、李朝军、甘南雄、吕洪斌、龚正伟、刘贤忠、王先华、苑铁东、翟端恩、马嵘、王义华等曾为笔者在各地实地考证提供了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中央财经大学的王强教授为本书做了题笺,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有关编辑也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这里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书中的李白游历简谱是参考了郭沫若、詹锳、朱金城、瞿蜕园、安旗、薛天纬、郁贤皓并日本学者笕久美子等多家李白研究的成果和新、旧《唐书》、《资治通鉴》以及翦伯赞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沈起炜编著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的相关内容而形成的,其中有选择地列出的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背景和与李白诗歌相关的人物及其他信息,可以使读者加深对李白思想发展和诗歌内容的理解。    最后应该说的是,本书虽然尽可能多地增加了新鲜内容,订正了一些问题,希望对读者深入了解李白诗歌和祖国的历史文化有所帮助,但囿于个人见闻与经历,书中一定还会有一些不妥乃至谬误之处,衷心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李秋弟    2011年春记于旅途

内容概要

李秋弟,高级工程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汤一介、梁漱溟等主持的中国文化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第一期。
有关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一等奖、20世纪科普佳作和中国出版政府奖。

书籍目录

郫预衡题笺
王强题笺
李白游踪览胜示意图
李白吴趣江淮览胜示意图
李白关中河东河南览胜示意图
序,韩兆琦
前言
李白生平简谱
吴越江淮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
一、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金陵王气
二、同居长千里,竹马弄青梅——长干雨花
三、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石城春秋
四、连帆过扬州,旷然散我愁——广陵一梦
五、延陵有宝剑,价重干黄金——丹阳沸井
六、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都梦断
七、天竺森在眼,佳趣满吴洲——唐代杭州
八、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浣纱溪石
九、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富春钓台
十、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鉴湖兰亭
十一、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一天姥剡溪
十二、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禹王陵庙
十三、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天台名胜
十四、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凤台寻踪
十五、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秦淮变迁
十六、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北固瓜洲
十七、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焦山金山
关中河东河南篇(今陕西山西及河南大部)
十八、玉真之仙人,行云本无踪——终南楼观
十九、秦王扫六合,诸侯尽两来——始皇遗迹
二十、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箭——黄帝寻踪
二十一、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壶口龙门
二十二、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华岳雄姿
二十三、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磻溪钓台
二十四、行来北京岁月深,晋祠流水如碧玉——晋祠杏花
二十五、仆在雁门关,君为峨眉客——雁门北岳
二十六、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嵩山颍水
二十七、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伊阙胜迹
二十八、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洛阳今昔
二十九、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楚汉鸿沟
三十、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长安宫苑
三十一、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骊山温泉
三十二、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唐代诸陵
三十三、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霸陵灞桥
三十四、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四皓墓祠
三十五、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开封古迹
三十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汉代帝陵
三十七、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王屋济源
附录本书所涉及风景名胜篇章索引(按音序)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诗仙游踪·吴越江淮篇、关中河东河南篇》:真诚邀请您与李白一起神游天下!穿越历史时空,游遍九州名山,饱览华夏胜景!探寻诗仙传奇人生!

作者简介

《诗仙游踪·吴越江淮篇、关中河东河南篇》以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的游历与追求为经,以其浪漫主义名作和诸多纪实性的诗篇为纬,间以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逸闻趣事,涉及李白与历代咏怀古迹的名诗上千首、名胜数百处,既生动地介绍了祖国的许多名胜古迹,也从一个新的角度通俗地勾勒出李白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
《诗仙游踪·吴越江淮篇、关中河东河南篇》能够引导读者在“行万里路”中“读万卷书”,寻求真知,了解民情与传统文化,达到广识博物、陶冶情操的目的。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对爱好历史和李白诗歌的人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诗仙游踪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李白的传奇人生,诗仙的神州踪迹,多少名胜典故的探寻和新解,初读来有趣感人,再读更有韵味。
  •     《诗仙游踪》适于喜欢李白和唐诗的我阅读,可以轻松得到许多平时找不到的知识,如长干里、凤凰台,原来我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看到书中的介绍,对于它们的来历和地点都清楚了。
    如果没有时间去这些地方,通过读书神游一番也是很爽的——权当做将来实地旅游的准备吧!
    书的图片也很不错,很多是没有到过的地方,配合文字讲解,真的很好。
  •     此书一共三部,先买了第一部,全书把李白的诗作穿成一本游记,视角非常独特,也非常有趣,喜欢旅游的朋友一定要买这本书,除了可以到处看风景外还能了解很多典故。非常值得推荐,等看完这本,再去买两本
  •     《诗仙游踪》虽然是以大诗人李白的浪漫诗篇和传奇人生为主线入,但叙事的范围并不仅限于李白所处的盛唐时代,而且也不限于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而是由此生发出许多关于历史、地理、风物、科学等多方面有趣知识的讲述。这部著作有十分明显的文史百科读物的性质,可以爱好文史的读者打开一扇“博物”之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