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时读懂明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3小时读懂明朝

出版社:京华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50201965
作者:姜若木
页数:206页

章节摘录

  朱元璋在攻取金华之后,听说江南地区人才辈出,就下令广开门路招贤纳士。当时浙江的名士以青田的刘基、龙泉的章溢、丽水的叶琛、浦江的宋濂这四位最为著名,被人称为“浙东四先生”。朱元璋当时发展迅猛,但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对人才还是求贤若渴。他立即派人重金礼聘,但能被称为一方文士的自然都颇为清高,他们婉言谢绝了朱元璋的美意。朱元璋一再恳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打动了四位先生,他们来到了朱元璋军中,共谋天下大计。  朱元璋一见到四位先生便诚恳地说道:“今为了天下百姓苍生,委屈了四位先生。”一个主帅能说出这样的话,让四个人一听深受感动,不像其他农民起义军领袖一样,心中只有自己的霸业,哪有百姓的安乐啊!他们听了这话,认为朱元璋心系天下百姓,一定会深得人心,是个成大事的人,纷纷表示愿意在朱元璋麾下效力。这四人日后都成为平定乱世、治理大明江山的能臣。特别是刘基,字伯温,一生更是具有传奇色彩,不但辅佐朱元璋扫平群雄,统一全国,在功成名就的时候急流勇退,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帮助君主夺得天下之后没有遭到打压的人物。他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呼风唤雨,和诸葛亮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深受人们的尊崇。  朱元璋与刘基相见所设的酒席上,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帅很有闲情逸致地向刘基问道:“不知先生吟诗作赋的本领如何?”刘基微笑着回答说:“那些不过是读书人的雕虫小技,没有半点为难。”这时,朱元璋便随手扬起手中的斑竹筷,请他以此为题赋诗。刘基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一对湘江玉箸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朱元璋听后,对他的才气很钦佩,但还是装作不满,皱了皱眉头说道:“未免书生气太浓了!”刘基揣摩透了朱元璋的心思,知道一位胸怀天下的人,怎么会喜欢这些风花雪月的诗句,不慌不忙地接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这句算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窝子里。刘基巧妙地将张良用筷子为汉高祖刘邦分析天下大势的典故,放进了诗句,将朱元璋喻作汉高祖刘邦,而自比留侯张良。朱元璋听了这句是又惊又喜,为刘基的才气,二是因为当时朱元璋帐下,虽然文韬武略,人才济济,但就是缺少张良这样谋臣式的人物。朱元璋大笑道:“伯温这个时候来到我身边,正是上天赐给我的张良啊!”  刘基也从交谈中看出朱元璋有胆有识,便向朱元璋详细分析了天下群雄逐鹿的形势,阐明了当前应对时局的十八条对策,深得朱元璋赏识。这一幕和诸葛亮对刘备分析天下局势不谋而合,也难怪后人将刘基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了。朱元璋从自己建立队伍以来,对人才特别尊重,凡是他认为有才能的人,都给予了相应的待遇。他也特地给刘基修建了礼贤馆,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共议征讨大计。刘基也不辱使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总能献上良策。史书上称他:“每遇危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就。”意思也就是说,每当朱元璋遇到危难的时候,他总能献出良策,帮其渡过难关。  在朱元璋成功攻占徽州后,他又听说附近有能人贤士,便亲自去石门拜访当地名士朱升。当时朱元璋向他讨教治国平天下之策,朱升没有多说话,只是送给了朱元璋三句话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听后思量当下形势,确实需要如此。朱升的话虽然不多,但却成了指导朱元璋进一步夺取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行动纲领。  区区九个字,却成了朱元璋克敌制胜的法宝。其中“高筑墙”的意思是让朱元璋先要谋求自保,其次才是领土扩张。以当时朱元璋所处的形势,周围被各种势力所围困,虽然当时局面很好,但前景却是非常凶险。  而单纯从防务上巩固根据地是不够的,防务和军需如同一个人的两条腿,“广积粮”的道理其实就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粮草要充足,俗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同时以“缓称王”的方式减少自己的舆论压力,意思就是不要把自己过早的当成众矢之的,成了别人攻击的靶子,大力发展,但要低调处事。  这九个字,可以说堪称为经典,对于朱元璋来说,字字都是无价之宝。朱元璋也是个识大局的人,将这九个字作为以后的行动纲领,最终指导自己走向了一朝开国皇帝的征程。  ……

前言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主,人们会想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说到历朝的盛世繁荣,大家回味更多的也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而明朝则往往是带着几分委屈,躲在尘封的史书中,默默地注视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把它的鲜活遗忘。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个汉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在其后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由领先世界变为保守落后,由开放包容变为固步自封。她的子孙们只能在记忆中依稀想起那个叫做华夏的民族曾经的锦绣多姿,有个被称为汉唐的国度曾经被奉为天朝。于是,我们又回想起了明朝,回味起天朝大国那时的最后荣光,并开始反思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从繁花似锦,最终沦为了万马齐喑。说到明朝,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皇帝昏庸、太监专权、朝政腐败,似乎由此判定了明朝乏善可陈,其实这是对明朝的偏见与误解。明朝自1368年开国,1644年灭亡,存在了276年。单从朝代的寿命上而论,就已经让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封建王朝无法企及,而且,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军事,明朝都有过辉煌的一页。面对大众,历史无需故作深沉,我们有必要让读者认识—个真正的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以后,总结宋元灭亡的教训,深感机构臃肿、吏治腐败可以导致国家的灭亡,于是制定了苛刻的法律,废除了丞相,并设置锦衣卫以查处各地官吏的不法行为。虽然,这一切在明朝统治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专制制度的加强,厂卫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明朝建立的内阁大学士制度防止了丞相专权,并建立了完备的中央运转机制,以至于明朝中期虽然皇帝昏庸无能,但国家的大政方针依然能有条不紊地执行,成为世界政治文明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  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明朝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明朝都市繁华壮丽,许多西方传教士都曾在游记里描写并惊叹过明朝的富庶和繁华。无论手工业、农业还是商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明成祖一生虽五次用兵蒙古,并支持了郑和七次远下西洋的壮举,但国库依然充实。后来的仁宣之治、万历中兴更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更有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总结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宝贵经验。到了晚明时期,中国科技已然是繁花似锦,加上西学的引入,更是锦上添花,是中国走向近代的希望。  在文化方面,由于明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限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到明代中叶,阶级矛盾及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趋向激化,而城市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启蒙思潮开始兴起,出现了王阳明的心学,与理学相抗衡,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值得我们深深回味。漫步历史,品读人生,纵使笔下有洋洋洒洒百万言,也无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以史为鉴,才能知兴衰,明事理。出于这个目的,我们写了这本关于明朝历史的读物,希望读者能够品味其中的情境,咀嚼历史故事,能够有所悟,有所得。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明朝兴起,江山一统  一、石人一只眼,挑动天下反  二、从和尚到元帅  三、招贤纳士  四、统一之路  五、名臣良将    徐达    常遇春    刘基第二章  开创期政治局面  一、专制统治的强化  二、靖难之役  三、成祖功绩    永乐大钟    修编《永乐大典》    郑和七下西洋  四、仁宣之治第三章  中期的衰弱与危机  一、土木堡之变  二、北京保卫战  三、国力渐衰  四、武宗乱政  五、奸臣当道第四章  万历中兴  一、荡平倭寇  二、明穆宗朱载重  三、张居正辅政  四、援兵朝鲜  五、放眼望世界第五章  后期的衰落  一、明末后宫三疑案    梃击案    红丸案    移宫案  二、权倾朝野的魏忠贤  三、忧国忧民的东林党  四、熹宗之死第六章  明朝的灭亡  一、铲除国奸  二、女真部落的崛起  三、抵御后金,自毁长城  四、义军四起,上吊煤山附录一:瑰丽夺目的文学成就  《水浒传卜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三国演义:卜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先河  《西游记卜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附录二:领先世界的科技学术成就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  宋应星编《天工开物》附录三:光耀千古的思想艺术成就  书之中兴  唐寅和徐渭  思想家王阳明附录四:明朝历代皇帝年表  明(1368~1644)

编辑推荐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主,人们会想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说到历朝的盛世繁荣,大家回味更多的也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而明朝则往往是带着几分委屈,躲在尘封的史书中,默默地注视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把它的鲜活遗忘。  《3小时读懂明朝》教你一目了然速读历史故事,穿越时空见证文化传承。

作者简介

《3小时读懂明朝》主要内容简介: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值得我们深深回味。漫步历史,品读人生,纵使笔下有洋洋洒洒百万言,也无法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以史为鉴,才能知兴衰,明事理。出于这个目的,编者编写了《3小时读懂明朝》这本关于明朝历史的读物,希望读者能够品味其中的情境,咀嚼历史故事,能够有所悟,有所得。

图书封面


 3小时读懂明朝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对简要了解明朝历史还行
  •     书写明了明朝的大事件,但写的还是比较粗糙的。但对了解明朝的大概还是很有帮助的。
  •     通俗易懂,但大多是资料搜集,没有个人发掘及见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