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三国史话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101066890
作者:吕思勉
页数:209页

章节摘录

政治上的首领,就和军中的主将一般,失掉了他,阵容是会散乱,甚而至于要崩溃的。所以一个政治上的首领,往往是敌方危害的对象。魏武帝说:“我失败了,国家也要有危险。”这句话,是不能不承认其有真实性的。有人说:既然如此,所谓政治,总不过是把这一种势力,去压服那一种势力罢了,和不参加政治斗争的人,根本没有关系,又何必去帮这一方面压那一方面呢?殊不知政治的斗争虽非人人所能直接参加,政治的好坏是人人要受其影响的,并不能置诸不管。而各个人,只要能明于政治的好坏,也并不要丢掉自己的事情去做政治工作,只要站在自己的本位上,对于当时的政治家,或者帮助,或者制裁,就很可以决定他们的胜负了。因为政治看似另一件事情,实在是用社会的力量做基础,而多数人合计起来,其力量是非常伟大的。政治固然是两个阶级的斗争,然在一定时期内,总必有一个阶级,是代表国利民福的,我们于此,就不可漫无别白了。政治上的斗争,既然和军队作战一般,则不但对于敌党的手段,有时是不得不然,即对于本党,亦是如此,因为要整顿阵容,就不能不把有害于团结的人除去,这正和军队里要讲军纪一样。所以政治家的功罪,只能问其根本上的主义如何,并不能摭拾着这一件事,或那一件事,用简单浅短的眼光去评论。譬如魏武帝的杀伏皇后,就是一个例子。这件事情,在建安十九年,据《三国志》说,是伏皇后曾写信给他的父亲伏完,说汉献帝因董承被杀,怨恨魏武帝,话说得很丑恶,这时候,这封信发觉了,所以魏武帝把伏皇后杀掉。这句话很有可疑。凡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是有人说好,有人说坏的,根本上没法子使个个人都说好,所以做大事业的人,总是把毁誉置之度外的。魏武帝难道是怕人家谤毁的人?要是有一封信说他的坏话,就要发怒而杀人,那他生平,不知道要杀掉多少人才够?所以当时的伏皇后,必是另有什么政治上的阴谋的,断不会因一封信骂魏武帝而被杀。至于说汉献帝因董承被杀而怨恨魏武帝,则董承并不是公忠可靠的人,我在第九节里,业经说过了。《三国志》注引《曹瞒传》说:魏武帝派华歆带兵进宫去收捕伏皇后。皇后关了门,躲在墙壁里。华歆打坏了门,把墙壁也毁掉,将皇后牵了出来。这时候,献帝正和御史大夫郗虑同坐。皇后走过他的面前,握着他的手道:“你不能救活我了么?”献帝说:“我的性命,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又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样的事么?”这些话,一望而知其是附会之谈,写《后汉书》的人,却把它采入《伏皇后本纪》里。于是后来的人,以为它见在正史上,一定是可靠的,编纂历史的人,也都采取他,就成为众所共信的事了。《曹瞒传》又说,伏完和他的宗族,死的有好几百个人。其实伏完是死在建安十四年的,离这时候已有五年了。即此一端,亦见得《曹瞒传》的不足信。所以我说伏皇后的被杀,是一定另有政治上的阴谋的,不过其真相不传于后罢了。假定伏皇后的被杀,是别有阴谋,则魏武帝一身,既然关系大局的安危,自不得不为大局之故而将她扑灭。这正和带兵的不能因军中有一群人反对他而即去职,或自杀,置军队的安危于不顾一样。老实说:立君本来是为民的。如其本来的君主,因种种原因不能保护国家和人民,而另有一个能够如此,则废掉他而自立,原不算错,而且是合理的,因为这正是合于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呀!然而魏武帝当日,还始终不肯废汉自立,这又可见得他濡染于封建时代的道德很深,他对于汉朝,已经是过当的了。后人诬枉魏武帝要篡汉的,是因为下列这几件不正确的记载:其(一)《三国志?荀或传》说: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说魏武帝应该进爵为公,把这件事情和荀或商量,荀或说:“魏武帝本来是兴起义兵,以匡辅汉朝的,不宜如此。”魏武帝因此心不能平,荀或就忧愁而死。苟或死的明年,就是建安十八年,魏武帝就进爵为魏公了。这话也明是附会。魏武帝真要篡汉,怕荀或什么?况且进爵为魏公,和篡汉有什么关系?他后来不还进爵为魏王么?其(二)是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要袭取荆州,《三国志》注引《魏略》说:他上书称臣,而且称说天命,说魏武帝该做皇帝。魏武帝把信给大家看,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踞是放肆的行为。魏武帝比孙权,自然辈行在先,所以称他为是儿,就是说这个小孩子。炉火上是危险之处。他说:这个小孩子,要使得我放肆了而住在危险之处,这明明是不肯做皇帝的意思。《三国志》注又引《魏氏春秋》说:夏侯悖对魏武帝说:“从古以来,能够为民除害,为人民所归向的,就是人民之主。您的功劳和德行都很大,该做皇帝,又有什么疑心呢?”魏武帝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正和他建安十五年的令引齐桓公、晋文公、周文王来比喻自己是一样,正见得他不肯篡汉。后来读史的人,反说他是开示他的儿子,使他篡汉,岂非梦呓?篡汉本来算不得什么罪名,前文业经说过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严耕望 历史学家史学大师吕思勉既有代表其学术高度的《两晋南北朝史》,又有通俗读物《三国史话》,各擅胜场,令人叹绝。比起吕思勉那样著作等身、创见迭出的大师,我等只有汗颜的份儿。  ——虞云国 知名学家

后记

《三国演义》是一部最受人们欢迎的历史小说,人们所熟知的三国的史事和人物,大都缘于《三国演义》,而不是来自于正史的记载。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演义体的历史小说,人们从《三国演义》中获取的信息,或者用演义中的观点来评说历史人物,就会造成许多谬误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所以,吕先生很想将自己的研究所得,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讲述三国的历史,这既可纠正人们的谬误历史观念和知识,也很能引起大家的兴趣。20世纪30年代末,苏北游击区为发展文化事业,创办江苏文化社印刷所,并组成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图书刊物。吕先生的学生杨宽先生当时正参与编辑部的工作。为了“替这个游击区所办的文化社造声誉”,杨先生邀请一些著名学者为这个文化社写几本通俗读物。杨先生就约请吕先生写一本《三国史话》(参见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杨宽自传》)。于是,便有了这本《三国史话》的写作和出版。《三国史话》最初是以单篇的形式发表在上海科学书店出版的《知识与趣味》上,那是上海成为“孤岛”之后新创办的一种科普文化读物。自1939年的创刊号起连续刊登。1943年,《三国史话》作为文化社的丛书之一,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发行,至1946年印行了第二版。1947年,因《现实周报》主持人曹亨闻先生的约稿,吕先生又写了《司马懿如何人》和《司马氏之兴亡》二篇,作为《三国史话之余》,分别刊于《现实周报》的第一期(1947年7月25日)和第二期(1947年8月1日)上。《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原题为《南京为什么成为六朝朱明的旧都》,刊于1946年5月3日的《正言报》,《晋代豪门斗富》原刊于1947年《现实新闻》双周报第十一期。1987年,吕思勉史学论著编辑组将此二篇编入《三国史话之余》,与《三国史话》一起,收入《论学集林》,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但是,不论是《三国史话》,还是《三国史话之余》,均有不少删改。

书籍目录

大师说史 兴味悠长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辨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辨诬
姜维和钟会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附录
后汉乱源与三国始末
袁曹成败
论魏武帝
曹嵩之死
诸葛亮南征考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奖率三军,臣职是当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马钧
关羽欲杀曹公
李邈
姜维不速救成都
孙策欲袭许
边章、韩遂
张纯之叛
君与王之别
罢社
吞泥
三国之校事
山越
后记

编辑推荐

《三国史话》是跟大师学国学系列丛书之一,由吕思勉所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

作者简介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最能融会贯通,评论历史往往独具只眼,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附录中还收入吕思勉先生有关三国历史的20篇札记,供读者参考。

图书封面


 三国史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一直以来也都知道,小说毕竟是小说,和正史有很大的出入。我虽然称不上有真相洁癖,但毕竟还是喜欢探究史实的。只是对三国的历史,一直下意识地回避,《三国志》买了之后连包装都没有拆,算是刻意地为儿时的幻想和情怀保留一个不受破坏的空间吧,就像林宥嘉唱的那样,“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有些回忆的美好,是可以无视真伪,跨越理性的,这是每个人都该有的,任性的权力。不过后来想想,其实情结这个东西,也不至于那么脆弱,正史的真实和小说的虚构是彼此相互独立的,不管有多少和正史的差异,《三国演义》都会完完整整地存在那里,魅力不会减,精神不会灭。想通了这一层,我开始看《三国史话》,据说是吕思勉断代史里唯一的白话本,读起来不累。读完之后也算松了口气,正史不仅没有破坏《三国演义》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是其中的差异,很是有趣。曹操《三国演义》里有很多描述曹操奸恶的段子,比如屠了吕伯奢全家,留下那句经典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大奸宣言;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衣带诏事件屠杀伏皇后和大臣;比如嫉贤妒能,杀杨修;比如疑心极重,杀华佗,杀身边侍卫……实际就正史而言,这些都是存疑或者有隐情的。比如吕伯奢事件,有说吕家家人当时确实存在误会;杀伏皇后,毕竟是衣带诏大臣怂恿谋反在先;”挟天子“实际并未起到“令诸侯”的效用,逐鹿天下仍是靠实力打拼,等等。就如作者吕大师所言:”政治家的功罪,只能问其根本上的主义如何,并不能摭拾着这一件事,或那一件事,用简单浅短的眼光去评论。“ 相反的,曹操从始至终不肯废汉自立,实际原因是他濡染于封建时代的道德很深。他对于这个已经名存实亡的汉朝,已经是过当的了。反观刘备和孙权,即使实力羸弱,其实却早就按耐不住称帝的欲望。如作者所言,曹操与其他诸侯的不同,还有两点:“其一是他怕兵多意盛,不敢多招兵,这正和后世的军阀,务求扩充军队,以增长自己权力的相反。其二是他老老实实说:我现在不能离开兵权,怕因此而受祸,不得不为子孙之计。又老老实实承认:想使三个儿子受封,以为外援。这是历来的英雄,从没有如此坦白的。天下唯心地光明的人,说话能够坦白。遮遮掩掩,修饰得自己一无弊病的人,他的话就不可尽信了。”历史上有无数大奸大恶之辈,但“奸雄”只有一个,这锅被曹操背了,就像替无数暴君背了“残暴”的锅的秦始皇一样,真够冤的。借作者的话,还曹操一个公平:“封建时代,是有其黑暗面,也有其光明面的。其光明面安在呢?公忠体国的文臣,舍死忘生的武士,就是其代表。这两种美德,魏武帝和诸葛武侯,都是全备了的,他们都是文武全才。两汉之世,正是封建主义的尾声,得这两位大人物以结束封建时代,真是封建时代的光荣了。”刘备典型的野心家,所谓汉室正统,也只是其求天下的手段而已。假使真忠心为汉,也该找到汉皇室的后人辅佐,而非靠着身上一点微弱的血缘关系就自吹为皇叔的。刘备工于心计,又要以伪善掩饰,有时便为其所累。比如谋得同宗刘璋的益州的手段。如书中所言:“倘使刘备老实一些,竟替刘璋出一把力,北攻张鲁,这是易如反掌可以攻下的。张鲁既下,而马超、韩遂等还未全败,彼此联合,以扰关中,曹操到难于对付了。刘备心计太工,不肯北攻张鲁,而要反噬刘璋,以至替曹操腾出了平定关中和凉州的时间,而且仍给以削平张鲁的机会。后来虽因曹操方面实力亦不充足,仍能进取汉中,然本可联合凉州诸将共扰关中的,却变做独当大敌。于是不得不令关羽出兵以为牵制,而荆州丧失的祸根,就潜伏于此了。”而关张死后进攻东吴,招致夷陵之败,实际也并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复仇心切,而是自以为厚集其力,可一举而夺取荆州而已。司马懿《演义》里的司马懿,作为正派的对手,却没什么负面的形象,反而显得冷静沉着,足智多谋,虽然与诸葛武侯差之毫厘,但也堪与一战。实际历史上的司马懿,却是配得上“大奸”的名号的。如书中所言:“封建时代的道德,是公忠,是正直,是勇敢,是牺牲一己以利天下,司马懿却件件和他相反。”封建时代的道德,有许多可取之处的。虽然春秋战国礼乐崩坏,但秦汉得以重塑新的道德体系。三国虽为乱世,却是史上仅有的,能继续延续和坚守道德的乱世,以曹操和诸葛亮为首,战火纷飞,但英雄豪气犹存。然而,从曹操到司马懿可以说是中国的社会风气一个升降之会。从此以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以尽,只剩些狡诈凶横的武人得势了。其后晋用法的残酷,政权的羸弱,五胡十六国的彻底混乱,封建道德的崩溃,都从司马懿始。魏延《演义》中,魏延被诸葛亮斥为“脑后有反骨”,被马岱斩杀前还傻乎乎地喊了三声“谁敢杀我”,诸葛亮布七星阵试图续命,结果被魏延冒失地跑进来破坏……如果有“三国演义里最讨厌的人”的投票的话,魏延应能名列前茅。实际这位也是被冤枉了的。当时刘备对镇守汉中的重任,用的是魏延而不用张飞,魏延的将才可见一斑,似乎还在关张之上。对于六出祁山之前,魏延向诸葛亮建议的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计谋,以诸葛亮行军的谨慎作风,拒绝也在情理之中,但就当时情境而言,该计却真有成功的可能性。魏延的将略也因此可见。而诸葛死后魏延被杀,实际源于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而非魏延所谓的“反骨”。如果当时魏延能执掌兵权,总不至于像蒋琬、费祎般守成无能,虽然不敢断言能伐魏成功,但至少和姜维双剑合璧,蜀汉还能保留一点回天的希望。
  •     近日购得一本吕思勉著《三国史话》,甫一到手,便抛却手头几本晦涩的巨著,一头扎进描述三国的这本小册子里。一来出于对三国时期那段历史的钟爱;二来,也想通过这本小册子预热一下,看看能否翻开同为吕思勉所著且在家中藏了有些日子的《中国通史》。伴着四杯咖啡半盒烟,一口气读到赤壁之战。略作停顿休憩之余,却觉得此次阅读过程谈不上尽兴。原因也很明显:我对吕老先生起了微词。即便被易中天推崇备至,甚至贵为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身上还是尽显(亦或是我读出)了文人相轻的本色。吕公书中对前辈兼同行的著述观点动辄斥为“不近情理”、“牵强附会”,甚至指名道姓的说班固“无甚识见,根本不配写历史。”踩几脚犹嫌不过瘾,还要再往故纸堆吐口唾沫方显尽兴:“何况照我所考据……”此种指斥于全书可谓俯拾皆是,让行事做人颇有些攻击性的我都看不过:研习历史的过程中,十人倒有九人会生出诸多怀疑,极端者如我——所有历史皆当野史来读。因为我压根儿就不相信有正史一说,一如不相信”平等“二字能脱离纸面存活于现实。但即便极端如我,也不愿一味打压、贬低前人。即便有此想法,偶一吐露也就罢了,何必一而再的踩了又踩呢?殊不知,一味的在观点上打压别人,往往是不够自信的必然体现。好端端的一段历史,因了吕公这种褒己抑人的写作态度,让身为读者的我读起来总会想起天朝编剧笔下手撕鬼子的情景。另,即便抛却此态度不谈。吕公的诸多观点如:宗教是没有力量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没有价值的,余亦不敢苟同。看来,吕著《中国通史》,要继续在我的书架上搁置下去了。
  •     在鼓浪屿花时间,无意中走到了晓风书店。气场合适,就捧了一大堆书回来。这是第一本。这就是那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了,本着赤诚,认认真真地为因为演义而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翻案,从曹操,到魏延。每发一论,毕述其因果,旁征博引。想到自己,想到当下,就不由得“战战兢兢,汗出如浆”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这本书买了之后,有一部分是在病房里看完的,
    自己首先就是历史专业的,觉得吕思勉先生的治史
    套路真的是很正,无怪乎易中天在品三国的时候时不时
    说道吕思勉说什么什么,吕思勉说什么什么。
    觉得尤其是在评价曹操这个极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时,
    做到了足够客观~~~
    当时乱世纷争,确实“挟天子以令诸侯”屁用都没有,
    所以吕先生分析的曹操真的是很客观很真实~~~
  •     吕思勉,不愧为大家
  •     不像想象的那么难度,其实读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      薄薄一本,对三国历史人物印象大为改观,之前知道三国演义是胡诌的,没想到这么严重
  •     吕思勉太有学问了,服了
  •     一半。
  •     三国史话的版本很多,推荐这个
  •     读历史读出趣味来
  •     后半截引述太多,文言功底不行看的云里雾里,不过终于粗通三国皮毛了。(夸老板神武的几段看的很开心…毕竟是个魏吹。)
  •     盛名之下,实在难符。欲作白话普及,然则其句读诘屈聱牙,其文辞平铺直叙、味同嚼蜡;欲作全局观,然则详略失当;欲析后汉倾颓之由,然则泛泛而谈、大而不精;欲诘前人史家既无深邃之思想,又无如椽之大笔,更无秉笔直书之清介,然则多见其人身攻击,实欺死人不能起而与之辩耳;欲为千夫所指之人翻案,然则屡犯“乞题谬误”,只寻见可以之证实之材料也。且其猜想所致之逻辑,实有不可证伪之取巧也。以上或为我辈小儿之愚见,疯人疯语,不足为训!吕老亦有不少灌顶之妙语:如以史为鉴最忌似是而非;治史者在真知,学史者在卓识;行政者老手好,在有手腕、技能高;监察者新手好,在能破情面;非古人情厚今人情薄,实是如今交通发达,活动范围扩大,共同生活的机会变少;旁观者二维观,当局者三维观;董卓为何废昏立明?曹操己亥令,惟心底光明之人能坦白
  •     讲真,吕思勉这种絮絮叨叨半天不进入正题的文风挺考验读者的基本史学素养的嘿。 不过逻辑本身不复杂,易中天当初讲三国,这书是主要材料之一。不过不管怎么样,打三国游戏我还是觉得蜀国比较好用。
  •     观点独到,行文流畅,魏武辩诬一篇颠覆了我对曹操的认识,果然大家风范。
  •     正文很有意思,附录则过于学术。
  •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最能融会贯通,评论历史往往独具只眼,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     长途路上看了前半部分,理清了一些有趣的小知识。对书中一些观点不敢苟同,又因知识的欠缺不敢妄加评判,待寒假回家重读三国再回头听吕老先生的评判吧。
  •     如今这个时候,书中许多观点已经被科普。不过当时整体文化水平低,却是是有启发人智慧的作用。
  •     原不知吕先生,听易中天先生讲座多次提高,一读方知吕先生学术之深,见解之独到。
  •     不拘泥于一家之言,从诸多史料典记中搜寻细节,构建逻辑,提炼观点。细到称谓,大到主要人物和决定性战役。把《三国演义》带来的片面,刻板形象推倒。虽然谈不上还原历史,但是更多的是理性和某种程度上的真实感。将二十四史通读数遍的老学者的确厉害。 还是纸制书好读,电子版要看眼瞎。
  •     书是好书。之前听易中天讲三国,时常提到吕思勉先生,后又从其他处知道了吕思勉诚之先生的一些事迹,更加敬佩他的为人治学,当为我辈楷模。
    先生的这本著作,可做一般性的历史著作读,但它又有异于今天社会上的一些随便之作,此书中处处体现着作为历史学家的真知与良知。
    这些是不过时的书。
    中华书局的这一系列“跟大师学国学”是不错的书。
  •     这部“通俗读物”,把三国的历史由头到尾用大白话讲了一遍,之后还附有吕先生的一些学术论文。全书不过十万字出头,轻松易懂,朴质无华,但诚如评论家所言,它在轻松里下足了考据检索的工夫,每个史实都有其出处,也区别了史学与文学的——任何一个“大师”,也都是从硬处而来的。btw三国历史真的是百看不厌啊...
  •     作为看不懂《三国演义》脉络的妹纸,终于通过《三国史话》了解了那段历史,通俗、宏观、高屋建瓴。
  •     先生的考证功力太强了,环环相扣,让人豁然开朗。唯一让我感觉头疼的是,里面的地名太多,而且,曹操他们行军打仗的路线我也搞不明白。
  •     通俗版讲三国..如弈..不愧大师,很多片语都很赞,收集
  •     建议对这段历史比较了解的人读,作者经常会写到【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所以xxx】之类的话,每次看到我都会很尴尬……我不知道啊……所以通篇看下来就会有点不知所云,感觉自己……像个……文盲……打算恶补这段历史以后再回过头看一次三国史话
  •     大师的经典之作,配合三国演义来看,非常棒。
  •     书写得没说了,好书!但坏在中华书局啊,这么好的书用这么差劲的纸张唉。。。。。。。我可是冲着中华书局去的啊。本书很真实的去评三国,和易先生有得比啊!作者用他当时的眼光去评三国,易先生用现代(相对来说是有一点点开放的思想)去评三国。两者皆好也。
  •     假装自己历史知识很丰富。
  •     以往读一些史话类的书,给人的感受是弥补知识缺陷,学到了东西.而此书决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普及,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应该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对古人的不盲从,治学的方法等.大师终为大师,钦佩之至.
  •     近日读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感触颇深。自觉历史知识欠缺太甚,甚至连一些历史常识也极为缺乏。关于三国人物及其故事,早在幼年少年时期便从电视荧屏及父辈祖辈口中得知一二。其中印象最深的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曹操,而是关羽,俗称关公。这印象的深刻在于民间对关公的崇拜。家乡有关公庙,庙里供着他的塑像,手中握着一把大刀,威风凛凛。家乡有句俗语,叫做关公门前耍大刀,记忆深刻,盖幼时淘气,常常想做一些力所不能及之事,大人便用此语哂笑之。家乡有种戏曲名曰眉户戏,其中有一出叫做《古城会》的,演的便是关公与张飞在古城相会之事。剧本源自《三国演义》。关公离了曹营,护送嫂嫂去寻兄长,途中过五关斩六将,及之古城,恰遇三弟张飞占住城池。关公大喜,不料张飞误会关公降曹之事,便骗皇嫂进城,却将关公拒之城外。关公眼见无法消除误会,恰逢蔡阳追来堵截,便回马将蔡阳斩了,这才尽释前嫌。戏曲中演关公斩蔡阳一段,更加传神。说关公询问来将姓名,待蔡阳报来,便诈道:你是蔡阳,为何身后还有一个蔡阳?蔡阳不知是诈,回顾之,却被关公手起刀落,斩于马下。记得村里演社戏也有这一出,演关公的是我一本家的叔叔,身强体壮,声如洪钟,演张飞的是一本家的侄辈,但比我年长许多,声音高亮。两人化成古装,“关公”美髯飘逸,“张飞”短须张扬,二人或唱或白,或舞弄大刀长矛,精彩异常。身在曹营心在汉,此语说的便是关公。家乡有在大年三十贴门神的习俗,门神之一便是关公。也有在家立关公牌位或塑像,常年焚香拜祭的。

    关于三国故事,不管来自影视,还是来自乡戏,或是来自长辈们的口头传说,其共同的源头怕都是那部流传极广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此语我一直不曾明白。只记得小的时候我父亲和伯父还有上文提到的演张飞的本家的侄都爱看这本书。可惜不知何故,我少时竟无缘得窥此书,现在想来叹为憾事。及长,于中学课本中读到孔明草船借箭故事,始对诸葛孔明顿生敬意;再读到《前出师表》一文,对其更生好感;及至再看电视剧,对诸葛亮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而对周瑜大为不屑,尤其是当看到他被诸葛亮气死,竟感大快人心,而对他英武才略所感甚少。临死前,周瑜大呼“即生瑜,何生亮”,年少时一直不解其意,及至明白,才觉悲情。至于曹操,在少年心里,便是一个大坏蛋,处处跟好人作对。性格多疑,滥杀无辜,奸贼(此词从别处学来,然读之总觉别扭)是也。看电视剧看到火烧赤壁,曹操逃跑,在华容道却被关公挡住去路。当时就想,这下曹操这个坏蛋死定了。不料他向关公跪地求情,而关公居然放他走了,当时看着实在是憋气,实在想不通。而父亲伯父他们又说这是诸葛亮早就料到的,故意这么安排的,我就更加不理解了。及至后来,在高中课本中读到他的诗,感觉挺不错,而老师似乎也对他做了很多正面的评价,但我对他的看法还是没怎么改变。再后来,渐渐从各种角度获得一些信息,认识到曹操并非像电视里演的和《三国演义》里写的那么坏,但由于没曾接触到一些客观详实的资料,心里边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英雄式曹操的形象。

    关于曹操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直到最近读了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才彻底得到板正的。曹操之善用兵、善用人固然不用多说,曹操之文才亦可从其诗文中感知到,而曹操之为人可从吕先生《替魏武帝辩诬》一篇得到一个全新的认识。吕先生全篇仅举一例说明,即魏武帝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十二月乙亥日发的令(以下简称乙亥令)。现录乙亥令全文如下: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於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后领兗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於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天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植)〔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令文坦白诚恳,发自肺腑,读来感人至深。先述自己早年志向及建功立业的艰辛过程,后论自己的最大志向是位极人臣,只想为国家建功立业,而未有代汉自立之心。其引用齐桓公、晋文公事周事,战国乐毅事,秦国蒙恬事来表明自己心迹,甚至要求死后自己的妻妾都要改嫁,为他宣传,让别人知道他的心思。由此看来,曹操对别人认为他有篡汉之心特别在乎,以至于耿耿于怀。故极力表明心迹,用心良苦。曹操果然不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奸臣模样。
  •     生动有趣地讲述了三国的一些历史史实,没有正史那么枯燥,比文学作品权威、客观,对于想了解三国历史的初学者来说,很好!
  •     大师级的作品,名不虚传。很好,经典之作!先在书店里买了一本雷海宗先生的《中国的兵》,看完之后就注意中华书局出的这套书了。然后又看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最后在火车上看完了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感觉很好。特别是当我们看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后,再读吕先生的作品,感觉棒极了。强烈收藏中华书局的这套书,然后伺机而动,争取早日读完全套。
  •     有益。
  •     虽然有几处逻辑不通顺,不过总的来说是瑕不掩瑜的,满分。
  •     主体部分的启蒙式讲解有打基础的功效,后面的文言札记,由于没有上下文的辅助,阅读时较为艰涩
  •     史学大师的代表作之一,不可不细细品味。
  •     易中天读它品的三国
  •     五星~ 喜欢

    吕老先生评的三国早有耳闻,今天终于入手可以拜读一下子了~好!
  •     三国史话--跟大师学国学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这个系列的书总的来说都比较不错,三国史话是对三国历史人物的再评价,观点振聋发聩,有很多是我们以前不知道的
  •     吕老的一些笔记吧
  •     吕先生的书需要静下来细细品味、慢慢琢磨。不是文化快餐,但每读必有裨益。非常欣慰。
  •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但是那终归是演绎。三国时期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读读此书吧。
  •     吕思勉先生的的一本关于三国历史的白话著作,完成于民国期间,个人感觉阅读本书要比看易中天的品三国更要过瘾。历史爱好者的必读书目!
  •     吕老从几个细节或多或少地解了现代人对于三国的一些误解,还从“外戚”“宦者”等关键字为我们剖析了东汉末年的局势和早就埋下的乱因,其间遣词造句朴实严谨,并不会代入过多的个人情感因素,从历史中取材并分析。
    个人很喜欢《为魏武帝辩诬》和《为魏延辩诬》,论证分析,字字句句,皆有道理。
    作为讲三国的一本书,《三国史话》实在是非常之好。
  •     吕老无愧大家之誉啊
  •     此书通俗易懂,间有考证亦不甚烦。但对于整部三国史而言,看这部书显然不够。
  •     吕老专业的另一面是,对三国的细致考察+白话表述,好书
  •     小学时看《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学时看《三国演义》文白夹杂的小说,大学时看《三国史话》,以后准备看《三国志》。
  •     我觉得挺好的,虽然三国史还是有些人没理清
  •     为曹操正名,辩证的逻辑值得学习
  •     写得很通俗,又不失水准,以后可以推荐给对三国感兴趣的宝宝看
  •     易大师的三国一半是抄吕思勉的三国史话(曹操的认识,官渡之战,评价魏延),一半是抄张作耀的刘备传(荆州派与益州派,诸葛亮的认识)。易大师胜在文笔好,逻辑清晰,一二三四,条陈清楚,讲的也有感染力。但是正本清源还是要回到史学四大家(钱穆,陈垣,陈寅恪)的吕思勉这里,历史本来就是黑箱的,所谓密谋什么的,不见人前,根本是后人穿凿附会,这种读史的思维方式很有趣。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不论是垂暮之年,还是年富力强,个人觉得,都应该很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绩骄傲和自豪,因为中国,我们的祖国,在一代接一代的不断开拓创新中已经创造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就。同样的,中国社会也在经历变革,向多元化社会迈进,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论调,不同的感受,都在不同的媒介上传播和分享。这是中国,从根本上,展现其自信的表现。但是,不可否认,我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步伐并不一致。并不是说,非有大师的出现,如像已故的陈寅恪或者吕思勉,中国的精神文明就上一层楼了。因为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全中华民族的责任,不是某一个声名显著者可独立担当的。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师如云,这是事实,可是,民国时期的中国,备受欺凌,这也是事实。也就说,大师如云,掰着指头数,也是能数过来的。一生为真理献身的大师固然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引路人,而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中国人构成。希望在千千万万个国人肩上。中国现在仍然处在传统文化与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现代化的融合过程中,这并不是紧要或生死关头,不是咬一咬牙就挺过去了,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完成每一代应该做的事,锲而不舍,与时俱进。毕竟中国“自绝”于世界的日子过于漫长了。说了这许多与本书无关的话,就是为了说说而已,发发感想。最后,强烈推荐本书!
  •     写的很通俗,不愧是大师,从近乎白话的文章中了解历史真像,也能够反应一些吕思勉大师的一些思想
  •     大师不急不缓的勘误,给我这个没有三国基础文化的人上了一课。每看一篇都补上其人的其他背景。后面都是文言惭愧看不下去,但是前面的叙述很令人舒服,还夹有本人的历史观:扰乱之际,顾全大局的人总要想大局安定。而要想大局安定,总要就有实力的人中拣其成气候的而帮他的忙。
  •     这本书是看在作者是个历史大家才读的,我是睡前读一章,为什么,因为不需要深读,这本书作者的观点很明显,不像是引导读者的读物,而是灌输观点的读物,这样的书不是很喜欢,但不妨碍有些观点我赞同,给四星吧,可以在休息放松的时候读一读
  •     吕思勉先生70年前回答的问题,在70多年后的今天,仍被人一遍又一遍地追问。 吕思勉先生说是读史为了明理,有点以偏概全了。 前几天听到了一个说法,英雄死前会将一些东西留下去,不读史是会辜负他们的心血的。
  •     白话文深入讲解三国过程几桩需要注意的点。使得长久被众人误解的真相得以说明。观点深入又易懂,是难得的佳作。尤其适合有基础的来读,更觉得手不释卷的快乐!
  •     发现就算是大家也是会用推断甚至脑补来还原历史的。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严谨,反而觉得甚是可爱。后面好多的文言文书札愣是没看懂,以前学校里学的语文都扔回给老师了,惭愧~
  •     本人是历史的门外汉,因为儿子喜欢三国的故事,所以才买的。儿子还在读小学,理解书中的知识还有困难,于是自己拿来读,没想到自己却看得十分入迷。作者对我们平时所看所听的一些三国故事以旁征博引的方式做了独到而综合性的分析,令人十分折服,非一般功底不可能做到。大师就是大师!学习大师的做学问精神!
  •     读了此书后,恍然大悟!原来,易中天品三国有很多内容是承自吕思勉大师!但是吕大师讲的还是比易精辟!大师就是大师,历史学家就是历史学家!没有人说易中天是历史学家吧,只能说他是畅销书作家!
  •     这个本子在附录中增补了十余条先生的三国史论,尤为难得。对应来看前面平白晓畅的内容都有大功夫。拥曹是个人偏好,除却说董承伏后被诛情有可原之外也不至招人反感。
  •     一般人读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话可能依然有很多地方是模糊的这本书中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可供参考老人家提出的观点也很独到的很好
  •     吕大师已经在《中华民国史人物传》中被立传,可见其历史地位,其三国史之考究已被众多后人引用,包括易中天 先生。
  •     三国通俗读物,史识高
  •     记得易中天评三国时,言必称吕思勉,可见这本书的价值
  •     就是不一样,大师的书,言语平时,内容丰富,深厚的史学功底,推荐
  •     三国史话--跟大师学国学 这本书还真的值得一品
  •     有意思
  •     大师手笔,传统的看三国视角
  •     对三国特别感兴趣,听易中天品三国多次提到和引用吕思勉先生的观点,所以来直接看看吕先生的书,确实是大师风范,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     抱着对大师的崇敬看完这本书,书很薄。视角很独特,却带领我了解真实的三国,更正了被《三国演义》误导的历史认知,当然这里并没有批判《三国演义》,毕竟它是一本文学性质的书,而三国史话大部分都在廓清这些被误独的地方。
  •     书中有太多作者的自我揣测,但是总感觉这些揣测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读起来总有些不适。暂且算是吕先生的一家之言吧
  •     一直很喜欢吕思勉的书,语言平实,易于阅读
  •     看过此书,就不用看易老师的《品三国》了
  •     吕老明显是我大魏武帝粉╮( •́ω•̀ )╭
  •     吕思勉的小册子,终于买到了
  •     三国演义之外,看过的第一本讲三国的书!
  •     很多观点放在今天已经不新鲜了,三个小时的航程读至附录,书很薄,信息量却丰富。
  •     书中关于曹操成功大业认为与常说不同,经过考虑分析得出,政冶的斗争最终为实力的较量,实力不行,就算有块烂牌子举,也是枉然。可见吕思勉的见解高人一筹,不愧为史学大家。
  •     吕思勉
  •     吕先生的语言很朴素.新的历史知识视角.
  •     还行吧,简装版不容易保存就是了,质量过得去。这本书读起来确实不像一般学术著作那样枯燥,《品三国》也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人说其中很多吕先生的一面之词,确实。不过,二十四史也不过都是一面之词,为何就要信它呢?历史除了书本,还是需要个人的代入,产生感悟才能发挥历史的价值。无论如何,这本书毕竟是开了探索三国真相的先河,你可以有不同意见,但是要尊重别人发表意见的权利,否则不能称作文明人。
  •     有些观点很有意思,就是洗白曹操错了方向。
  •     所谓正史,事件结果多是可靠的,但情节大多附会之词。吕思勉大师很多见解具有前瞻性,很值得后辈学习!
  •     非常平实,简练,却又不缺干货的一本著作。吕思勉是近代研究三国的大成者,这本三国史话虽然是一本小体量的著作,但是基本上按着年份把三国时期的一些大事件捋了一遍,并对这些事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细微之处能看出吕大师的功底之深厚,虽是入门读物,不过一点也不糊弄,唯一不太认同的一点在于吕大师出于偏爱对曹操的倾向性,仅凭己亥令和一些曹操自己的言辞就断定曹操公忠体国,毫无篡汉之心恐怕也不太妥当。用来入门三国史,不失为上佳之选。
  •     大师就是大师,观点很有力呢
  •     一个个命题读来颇有趣味。被史上最牛同人文《三国演义》灌输的观点被颠覆了不少,比如袁绍非刚愎自用、昏庸无能之辈;胜败原因的分析多为后世附会之辞等等。尽信书不如无书,于史书更是如此。
  •     买回来读了两遍
    读完后对三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配合古籍读效果会更好一些
  •     没有演义的束缚,再看三国的故事。
  •     国学与三国,完美结合
  •     2016.12.05.
  •     吕思勉讲史深入浅出,小中见大,立论深刻,非常的佩服。正在看先生的《中国通史》,觉得很好,这本《三国史话》更令我期待。
  •     吕思勉先生的视野很独特
  •     大家当如是
  •     颠覆了我对某些三国人物的传统看法,从历史的角度去评价三国,很有意思。而且有很多智慧的闪光点。将历史中的偶然和不确定性回归理性思考,而不一味夸大历史宿命和确定性。很值得人思考。
  •     爱三国,不只因那一本《演艺》,更爱它真正的 生动的历史
  •     最后说晋亡有一方面是骄奢淫逸斗富所致,太夸大了吧
  •     亚马逊特价好书。史学大家分析兴趣浓厚的三国,读起来兴致盎然。汇集多种史料 不同立场 时间点分析事件来龙去脉,坦然面对无从知晓的历史。最后的札记读起来比较吃力,怪自己底子薄
  •     明白晓畅,除了三国的历史本身,印象最深刻的是对很多事件的另一种解读和思考,颇具大师个人风格的历史角度,拓宽思路,学会的是一种看待历史的方法,推荐
  •     随大师再品三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