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民国风度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10811395
作者:徐百柯
页数:34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李济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他有一个梦想。这个年轻的中国学生在“自撰简历”的最后写道:“要是有机会,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原始出来。”那一年,他22岁,即将去哈佛攻读人类学。后来,他果真去“刨坟掘墓寻古迹”了,只不过并没有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或是波斯,而是在中原的河南、山西和山东。1926年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他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1930年主持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如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标志性术语,许多对考古学一窍不通的人竟也耳熟能详。只不过,大多数人对他却是闻所未闻。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名字——李济。我们关于商代的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由李济给我们划定的。他领导的安阳发掘,对20世纪整个下半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夏鼐、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高去寻在内的中国考古学界领袖人物,都是在安阳接受的考古学训练。已故的考古人类学大家张光直以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的权威身份,曾对自己的导师李济做过评价: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如果不将张光直所说的“中国学界”缩小为台湾学界,那么他的判断显然过于乐观了。李济在1948年年底随史语所迁台,这一选择很难以优劣论,但其所造成的尴尬局面却是显而易见的。1959年,以《考古》杂志为代表的大陆考古学界对李济发起了猛烈的围剿”。李济的儿子李光谟甚至还收藏了当年的一期《考古》,整整一期都在批判李济。此后,和许多政治上选择错误的著名学者一样,这个名字逐渐消逝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不知道李济对于此种“围剿”的反应如何,但他曾对1949年后大陆的考古发掘报告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认为其中缺乏实际材料,充满了政治术语,对出土地、器物、尺寸等内容居然都号称“保密”。“我想,按照他一贯的标准,这些根本都够不上考古学。”李光谟对记者感叹道。据说,直到后来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报告出来以后,李济对大陆考古学的印象才有所改变,他自己的文章中也开始引用大陆学界的资料。李济去世后,留给李光谟一笔遗产,李光谟提出捐赠一部分设立“李济考古学奖学金”。当时社科院考古所本来已经同意了,但经“请示”后,此事却不了了之。李光谟听说,有领导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会上讲:不能以一个1949年离开大陆的人的名义来设立奖学金。李光谟说起此事来直摇头:“那是1981、1982年吧,唉,本来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学奖学金的……”儿子眼中,李济相当固执,总是直道而行。“他不知道拐弯的,有时候。”李济去世后,人们回忆:“他是一个被上级、同僚、晚辈、学生害怕的人,但他对待真心为学的人则给予最大的帮助。”其实岂止“害怕”,在一些人眼中,此人简直就是可恶。台湾名人李敖就曾写过文章,称李济为“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李济因固执而获罪为“学阀”,但饶是刻薄如李敖,也从不否认他身上“迷人”的一面。李济人生最辉煌的一页是在殷墟,此后,考古学家和他发掘的遗址天各一方,路途迢迢。身不能回大陆的李济,晚年心中是否牵挂殷墟?隔海相望殷墟,心中是怎样一番滋味?这些问题,由于长期的两岸阻隔,甚至连李光谟也无法回答,但他说:“1977年,李济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是《安阳》,可见殷墟在他心中的位置。”

前言

2004年6月《冰点周刊》创办时,我主持《冰点·人物》版,“钩沉”便是其中的一个专栏。事实上,这个专栏是为百柯量身定做的。说起来也没有太多的道理,《冰点周刊》初创时,可谓兵强马壮,仅记者就有10人,而百柯只是其中的一个新人:到报社工作尚不满一年,还未写出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作品。但有关百柯没有继续留在北大读博如何可惜等等传言,我还是有所耳闻的。这让我笃定他是这个专栏的不二人选。    此前和百柯的过从谈不上甚密。他硕士毕业来报社应聘,恰巧那次我是面试人员之一。问:过去读不读《中国青年报》?百柯厚道一笑,但毫不忸怩,回答:没怎么读过,原因是身边找不到这份报纸。知道这以前百柯还参加过报社摄影部的一次考试,据说笔试第一。可当摄影部主任问他:过去拍过新闻照片吗?回答竟是:没有。又问:为什么想到摄影部工作?回答:听说《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在摄影圈里最牛。    这样的回答别人不知如何看待,反正在我这里是加分的。百柯后来留在采访中心当记者,我们成了同事。尽管没有业务上的直接合作,但他写的东西我还是要读的。很快他这一批来的记者被派往地方记者站锻炼,百柯到了下面写的东西不多,人像消失了一样。直到《冰点周刊》创刊,在报社招兵买马时,我才又想到了他。    “钩沉”这个专栏,定位是故去的学人。有的故去久一些,有的故去不久一些,但大抵都是民国过来的那批学人。那批学人生活在一个很不一样的时代: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因而形成一种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谓千人千面,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这样的调子确定下来,编辑的工作也就差不多完成了大半,接下来的工作,从选人、选材、立意,到钻故纸堆、寻访相关采访对象,全由百柯来做,我是大撒手。每周到了拼版前一天或两天,打开稿库,“钩沉”一准候在那里。最初几篇,我还需要在文字上“推敲”一番,及至后来,百柯甚至连文字“推敲”的空间也不给我留。他是一个做事情有标准的人。    从《冰点周刊》创刊之日起,百柯每周为“钩沉”提供一篇1600字左右的文字,不间隙写了将近两年时间,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0多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而他突出的往往是其鲜为人知的那面。还有一些人物,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这些神态各异、个性多样、观点不一、命运多舛的学人,汇集起来便成了眼前这本《民国那些人》。作为这些文字的原始编辑,今天重读这本书稿,一时间竟变得恍惚起来:这是经我之手编辑的那些“钩沉”的文字吗?尽管当初设置这个专栏时就有了将来出书的打算,但每周读一篇和一口气读完的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这大约就是所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吧。    百柯通过“钩沉”,已经聚起一批小众读者。这个至今尚不足而立之年的年轻人,经常被拥趸们误以为早已过了不惑之年。而他也确实从当初开“钩沉”专栏时的那个新手,历练成今日《冰点周刊》的核心人物之一。    我相信,百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这本书的出版又让这种意义变得重要了起来。    杜涌涛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

媒体关注与评论

悲天悯人——我不知道徐百柯本人是否同意把这个词用在他的身上,也不知用得是否准确,但只是当我写到这个词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真正读懂了徐百柯,认识了他。追寻历史,臧否人物,拥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极为难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人,即便再伟大的人物,要挑出瑕疵并不难。但作为旨在填补现实的历史钩沉者,其首要职责无疑是把历史作为镜子,不苛求故人,而是侧重于从历史人物身上发现值得重视的光彩处,以此照出现实中人的精神、人格的种种缺陷,促使人们的反省,从而,现实能够变得更丰满,更符合人的理想。《民国风度》的出色正在于此。  ——《北京青年报》作家李辉那一代人,无论做学问,讲课,还是做事情,都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的,学问、工作,都不是外在于他的,而是和自我生命融为一体的。这样,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使他自身的生命不断获得新生和升华,从中体会、体验到自我生命的意义、价值和欢乐。本书就记述了这样一个很有名的故事:金岳霖教授在西南联大讲逻辑学,有学生(我记得这是后来成为巴金夫人的萧珊)觉得这门学问很枯燥,就问先生:“你为什么要搞逻辑?”金教授答:“好玩”。大语言学家赵元任也是对他的女儿说,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诚如作者所说,“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许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他们自己常常是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还可以补充一句:不是职业式的技术操作,不是仅仅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自我生命的欢乐与自由。  ——《南方都市报》钱理群教授我们看到作者为了追踪一个人在当代留下的痕迹,煞费周章地检索资料,寻找亲友,而在此之外,则是一片沉默的空白。一面是建立新的文化偶像,一面却是更多更深的遗忘。这似乎提示着,无论表面看上去多么热闹,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认识,仍然是不完整的。而一个打捞者的姿态,自然和一切文化消费的动机绝缘。 他常是敏锐地从大量素材中抓取最有表现力的细节,然后用特写式的笔法勾勒出来,只需短短几句,便画面感十足。在细节的穿插点染中,可以不按一语,而境界全出。加之时间不断地在过去与现在之间闪回对照,作者的笔触愈是冷静,其中包含的情感却愈显得炽热。虽然每篇不过一千来字的篇幅,读完后犹令人低徊不已。就其中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而言,称其有尺幅千里之势或许并不为过吧。  ——《广州日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季剑青为了这本书史料的真实性,作者寻访了许多民国文人的晚辈,学生以及在世的朋友。在他们眼中的长辈,不但可敬,更为可亲。为了能写人所未写,叙人所未知,作者的笔常常触及名人光环之下的一些琐事,逸事。淡墨写功业,浓墨写性情。使这些渐行渐远的名字和读者们有了沟通的语言。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往事,勾勒出一个时代的背影,读人又如读史,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轻松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南都周刊》画里真真在周刊众多栏目中,人物版的“钩沉”堪称冰点中的亮点,年轻的徐百柯担纲主笔,出手不凡,在故纸堆中“钩沉”摸索,在现实中寻访缅怀,每周1600字的小文章让那些曾经鲜活而后落寞的人物浮出水面,一路写下来七八十人,恍惚间已然立起了一批民国人物的群像。欣闻百柯的“钩沉”作品结集成书,不禁大喜,又可以一气呵成温故知新了。在那个时代曾经生活着那样一批纯粹的真人,创造着那样本色的历史,发生着那么多耐人寻味的逸事,回荡着那样多余音不绝的言语。  ——《成都晚报》山水间徐百柯的剪裁、勾勒功夫的确令人钦佩。他所写的这组人物,涉及外交家、政治家、学者、教授、文人、报人、传教士等多个领域。其中一部分人像吴组缃、梅贻琦、邵飘萍,他们的名字今天仍然被频繁地提及;而另一部分人像蒋南翔、张申府、杨晦,虽然当时曾名播四方,随后却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姓被隐名被埋,时至今日,一般民众竟不知其为何许人。然而,这些人的思想、学识、情操、气节、志趣等,今天仍然深深影响着我们。他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写成大部头的传记,用千字文来状摹他们,诚非易事。徐百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三言两语,人物的性情、品格、相貌、风度等立即跃然纸上。  ——《京华时报》储劲松

后记

《民国那些人》出版后,得到很多读者的厚爱,几年中我听到不少温暖的话,谢谢大家。借此次再版的机会,增加了一些“钩沉”之后写的文章,涉及严复、胡适、卢作孚、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等人物,探讨了科学院、大学、中文系等话题。另一方面,我也可以梳理一下几年前写作“钩沉”专栏的思绪,与诸君分享。    陆陆续续写了七八十位老先生,既然是报纸专栏,篇幅和文体都是受限的,一期只有一千五六百字,并且记者客观写作的标准不能忽略。从技术上说,这就需要一种文体意识。冰点强调特稿写作,写人物,一定不是写其小传,而应取其特出一点。所以钩沉的这些人,每个人都够分量进行专题研究,我的短文的任务,只是向不知道他们名字的读者提出这些名字,以对抗遗忘;或者向知道他们名字,但存有固定偏见的读者呈现他们身上更多元的面貌,以对抗遮蔽。    我们面临的情况并不乐观。我举三个人,三个时期,来说明对抗的难度。上世纪80年代初,李济留给其子李光谟一笔遗产,李光谟提出设立李济考古奖学金。有领导发话:不能以一个1949年离开大陆的人的名义来设立奖学金。1992年海内外上百位知名学者联名呼吁清华为叶企孙树立铜像,其间过程,清华教授曾昭奋以“不无周折”形容之。最后虽在1995年落成,却偏置新区三教简陋的门厅里,而不是像许多人想象那样,树立在校园中心区。2002年,雷海宗诞辰100周年,南开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有人观察,现在的纪念者大多也是当年历史的亲历者,但读他们的回忆文章,还是感觉有些史实较为晦涩,不提也罢。    知识谱系和历史意识的断裂,大概是我们今天终于可以面对,却又常常不得不欲言又止的一个领域。有一个极好的例子,王小亭,代表着缺一半的抗战影像、抗战摄影史。我为了写他,所经历的采访过程很能说明问题。    曹聚仁,像一个中间坐标,标出了一种深刻的断裂。他1950年到香港后的第一篇文章便引发巨大争议。后来,他一方面在台湾岛内被视为毒蛇猛兽,著作被列为禁书,另一方面则在大陆也遭漠视遗忘。    杨荫榆、陈西滢,记录在“正史”上的,是被鲁迅批评过的几个名字,我写他们,不是为了“翻案”,而是认同一个观点:文字中的和历史上的一个个人物,不应只是一个个名词符号,他们各自的履历、面目、性情,应该更清晰。    张申府,坦率地说,这是极专门的个人史,进入起来有难度,我主要依据的是舒衡哲的《张申府回忆录》。那种历史感太奇妙了,几乎能看到一只手的形象,在拼贴断裂掉的历史。所以忍不住,写了上下两篇,这是唯一的一个人。现在,我愿意再次引用舒衡哲用来指导其访谈工作的历史哲学:“历史学家是回忆的医生,医治创伤、医治真正的创伤是他的光荣……历史学家应该在道德压力之下行动起来,去恢复一个民族的记忆。”    关于司徒雷登,传教士是一个有些尴尬的研究领域,过犹不及。但司徒雷登无疑是大大不及的。当然,我只能写一些于史有据的故事。    专栏叫钩沉,冯友兰、潘光旦这样的人物,其实算不得“沉”。冯被尊为国学泰斗,学术史地位没有任何问题,但他早年的两篇雄文,西南联大致函抗辩教育部,以及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放在今天实在很有参照意味。潘光旦对于公众似乎也不算太陌生,但他的教育观,对教育的忏悔,放在今天看看,如何?    写金岳霖,我拟的标题是“断裂的逻辑”,见报时被改为“发展的逻辑”,收进书里改回了原题。实际上这里面很有一番意味。金岳霖自己其实是在努力建立起一种发展的逻辑,但旁人不认同,而视之为一种断裂。访英期间,他试图对牛津大学的哲学教师解释自己何以转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听讲的大部分教师都觉得这样的论证“太简单了一些”。今天的研究者也觉得,作为曾经“最倔强的个人主义的哲学家”,他后来的转变很难理解,缺乏合理的逻辑过程。这种转变,其实又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选择。    写冯友兰,开篇一句:曾有那么一个年代,大学教授们矜持而有尊严。其实不光是教授,当时广义的知识分子群体,大概都呈现出这样的面貌。思考和写作的过程中,常会反观当下,毕竟,客观环境、主观心态都不同了。但我觉得恐怕也不能太强调环境,客观主观间,何为因何为果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新闻路上的导师杜涌涛概括钩沉,风骨风趣风雅,这是从写作呈现的人物面目来说。究其精神实质,还得说,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士的风骨是核心,这样一种风骨没了,风趣会降调,风雅会流俗。    丁西林是个妙人,但游戏文字之外,后人常忽略其名剧《妙峰山》的题辞,  “献给国立北京大学,并纪念蔡孑民先生。在他的直接领导之下,我替国家社会服务近二十年,从未厌倦。”好一派严肃与庄重!    说到知识分子的骨气,不能不提叶企孙。在他生命中最晦暗的日子里,被逼“交代”为什么会被国民政府选中担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时,他仍坦然且不无自傲地回答:“据吾推测……是因为吾对于各门科学略知门径,且对于学者间的纠纷尚能公平处理,使能各展所长。”    更典型的应该是刘文典和黄侃。刘文典与蒋介石之间的纠葛,“大学不是衙门”、“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两句,几乎已成经典。黄侃探望居正和章太炎的旧事,套用一句俗语,真乃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他临终前,“昏卧喃喃若梦呓,多涉学术语”,也为后人勾勒出一番献身学术的风骨。    很多朋友对钩沉中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印象颇深。在我看,说有趣,不如说情怀。包括学人的情怀、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当今的问题是,情怀少了。    我写了不少学人情趣,但也有无趣的,同样打动人。徐中舒和朋友下棋。可以一两个小时不说一句话。我采访他的孙子,他孙子下一断语:寡然无味。我以为这四字相当妙。现在好多教授,恐怕是太“有味”了点儿。说句不恭敬的话,太世故,甚至“过度社会化”。    我大致概括了一下,钩沉出来的先生们,有一部分能归纳出三个人物序列。    第一是大学校长,陆续写了十数位。回望起来,不由叹一声:“一校之长,今安在?”旧时某人出任校长,惯称“长校”。这一说法,现在已不怎么用了。说“掌校”,大约还能明白。但“掌校”真能替代“长校”吗?一校之长,恐不是一“掌”字所能表达透彻的。    这里有两位北大校长、三位清华校长、一位南开校长、三位复旦校长、两位中大校长、一位辅仁校长、一位南洋校长和一位台大校长。大部分学校今日还在,依旧得享盛名。掌校的,也都有教授头衔,甚至“副部”官位。只是,学校风气和校长风采,局促得紧,模糊得紧。若较真,用一句“长校”,难。    要振作当年精神,担子全落在今天这些校长身上,不太公平。但要说是全然事不关己(行政、体制、时代……托辞多了去了),那未免太没出息。    清华内部曾有过一种权威提法:清华有两个传统,一个是以梅贻琦为代表的买办传统,一个是以蒋南翔为代表的革命传统。蒋是圣人,梅是敌人。但随着近年来对梅评价的转变,大楼大师的说法已经被用滥了。可是,梅传统真的回归了吗?蒋传统真的有足够的辨析吗?    作为贡献巨大的北大校长,直到今天,在官方的北大校史上,蒋梦麟的位置依旧相当尴尬。于他个人,这算是被遗忘。于北大,是被遮蔽。究其原因,恐怕主要还是政治断裂。    另一个人物序列是近代以来各学科在中国的奠基人,他们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框定了知识系统,但多数姓名不彰。这是极端不正常的,意味着一种可悲的断裂。如考古学之李济,现代语言学之赵元任,物理学之叶企孙、吴大猷,其中叶更堪称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从目前逐渐完善的研究看,这个定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还有地质学之丁文江,经济学之何廉,社会学之陶孟和,乃至基督教神学之赵紫宸。    还写了一位法学家,梅汝璈。中国的法学在学术史和学科建制上比较特殊。1949年后有一次彻底断裂。梅是整个一代法学专业人士、一代法学信念的缩影。今天有很多文章,写许多法学家,大致都是这样。    梅汝璈的儿子告诉我,现在家里还留着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梅当时努力按照中国共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学习俄语及苏联法系,试图不被形势甩下。    学科史有断裂的,不光法学,还有社会学。因为政治上不正确,法学是被改造,社会学干脆就取消了。所以我写陶孟和,一个学者,连安身立命的专业都保不住,那种内心的痛苦。    历史的吊诡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法学接替经济学成为显学,后来社会学也渐成显学。然而观近十余年知识界风气之迁移,更像是断裂后的重生,而非承续中的进化。    社会学因为有一个费孝通,有所承续。但费先生自己是明白的,比如他回忆潘光旦,回忆曾昭抡。    第三个可以形成人物序列的,我称之为“前辈们”。我想写出一种媒体包括出版的品质,我们曾经达到过并且守住了什么样的品质,像大公报、商务印书馆。    1926年大公报重新出版,张季鸾撰写本社同人旨趣,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方针”。谢泳说,中国近世新闻传统本有两个,一个大公报,一个新华日报。两个传统,我们留了一个。    再往前回溯,社会和观念的现代转型过程中,以新闻而论,我们的起点其实并不算低。从黄远生开始,到邵飘萍的《京报》、林白水的《社会日报》,他们的社会敏感、传播胆略,乃至采访技巧、文体意识,都值得我们今天重视。    我现在做编辑,回过头去看当时写的孙伏园,很有意思。他编副刊的约稿催稿艺术,真是到了一定境界,甚至关系到阿0的生死。    说到出版,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和王云五,两岸评价几乎完全相反,盖因其后来选择的政治道路不同。张元济留在大陆,1949年9月,毛泽东邀他同游天坛。王云五做了国民政府的部长、行政院副院长,1948年新华社发布43名国民党战犯的名单,其中包括王云五,还有顾维钧。1949年后第一次全国出版会议上,王被定性为反动分子。直到今天,大概依然属于基本上不被提及的人物。    四    再聊聊写作中的感受吧。可能说起来空疏,但于我确有真实感受,就是对时代和人物的心理感应。不敢妄言神交,但带着一种敬意和同情之想象,确有助于把握那些人物。    进入一种历史情景的能力,会对这样的写作有帮助。钩沉第三篇,写清华老校长周诒春,当时我翻阅了不少资料,也采访了他的后人,但始终感觉不足。于是在一个傍晚专程去了清华,就在水木清华那一片闲逛——诶,感觉顿时出来了。    写顾维钧时,我在北大图书馆看到《顾维钧回忆录》的亲身感受,为写作贯注了某种很奇妙的感觉。    钩沉中不少老先生和西南联大有关。联大纪念碑,北大校园里有一座,好像是从云南运来相同石料复制的。原碑在昆明,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的一角,是西南联大旧址。2004年12月,写钩沉期间,我曾去凭吊过一次。感觉很肃穆,在碑前请路过学生给我照相,回来一看,不光表情,整个人的身体都发紧,手贴裤缝,完全是军训做派——说来也怪。    通过采访来激活历史人物和历史场景,能获得几乎是任何史料都不能提供的素材。写王芸生,最震撼的细节是鼻血和白纸,都是通过采访王的儿子王芝琛获知的。“文革”中,王家的卫生间,40多年从未间断的日记,好几大箱,烧了。汗和泪,滴在日记本上,然后是大滴大滴的鼻血,不停地淌下来。后来王芸生违心批判大公报,弥留之际,手里拿着一张白纸,嘴里喃喃地说:“寄给他(指张季鸾),寄给他,我的白卷……”    1941年8月19日大公报发表的《我们在割稻子》,是中国报界抗战期间最出色的社评之一。王芝琛听父亲说过酝酿情况。重庆大轰炸,王芸生去看病入膏肓的张季鸾。王一直叹气,苦于民众情绪沉闷,不能总空言安慰国人。突然间,本来极度虚弱的张季鸾拥被而起,说,就写我们在割稻子,有了粮食,就能战斗。次日,成文。这是两人之间的高度默契。18天后,张季鸾即去世。给我讲这些时,王芝琛因为放疗,疲惫地躺在床上。讲到张季鸾拥被而起,他突然也拥被而起,眼放光芒。当时我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难道这就是历史,如此惊人地相似?    2006年2月王芝琛病逝。我正在出差,错过了他的追悼会。安息,王先生。    对于散见各处的逸事趣闻,存在一个是否采信的问题。因为是报纸专栏,我以非虚构写作严格要求自己。如赵元任,我会先写“有一则轶闻,难断真假,但颇可见赵氏当年的风光”,接着才写香港国语留声片的故事。刘文典,我会先写学生敢和他开善意的玩笑,因而留下许多逸闻趣话,“尽管学生们大多是道听途说而无法举出实证,但这些‘段子’却令人信服地广泛流传着”,接下来才写躲警报时他和陈寅恪、沈从文的故事。至于黄侃,标题干脆就叫“斯文的传说与真实”。先写史实,黄侃到北京探望被软禁的章太炎,“这段史实,被演绎出一段真假难辨的传闻”,接下来才写换厨子的故事。    五    最后想说说卢作孚这篇。原来的题目叫“毕生建设”,更能体现我自己的写作思路。从文章作法说,写宜昌大撤退更吸引人,我也看了大量的资料。但这篇是钩沉系列中比较特殊的一篇,我想写两种历史观在中国的命运。卢作孚的儿子概括父亲一生的核心是,培养建设的力量。早年,同为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的卢和恽代英约定:卢搞建设,当时已加入中共的恽搞革命,双方将来要“殊途同归”。但你会发现,这绝无可能。卢本人即被革命吞噬,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自杀。卢的孙女卢晓蓉这样解释:祖父一向看得远,他也许已经预见到未来几十年中建设的力量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他又能奈何呢。    所以,今天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来对抗断裂、遮蔽和遗忘,其实就是在培养一些建设的力量。

内容概要

徐百柯,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比较文学硕士学位。目前任《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2004年6月《冰点周刊》创刊,人物版设“钩沉”专栏。徐百柯主笔两载,“钩沉”被评为《冰点周刊》最佳专栏。期间文字在此集结成书。

书籍目录

1 一抹背影 悠悠水长
李 济:最后一个迷人的 “学阀”
李赋宁:美好的学问竟可以这样朴素
冯友兰:两束雄文,一抹背影
赵元任:“好玩儿”的语言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顾维钧:从惊讶开始,以赞美告终
叶企孙:“地雷战”背后的科学家
吴大猷:物理学界的“孔子”
丁文江:出山要比在山清
何 廉:经济学斑斓一叶
谭其骧:绕不过的“悠悠长水”
陶孟和:把“社会”变成“学”
蒋廷黻:“瓷器店中的猛牛”
卢作孚:一个没有钱的大亨
2 明月独举 气节长存
邓广铭:拓万古之心胸
雷海宗:历史的碎片
潘光旦: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吴组缃:尊重自己的尺度
徐中舒:学界泰斗的“本分”
傅 鹰:被毛泽东“钦点”的教授
容 庚:宁跳江,不批孔
蒋天枢:师道的重量
杨廷宝:建筑为了什么
赵紫宸:工楷写耶稣
蔡公时:民国第一位抗日烈士
蒋百里:亦儒亦武真豪杰
3 一校之长,今安在
周诒春:被遗忘的清华老校长
梅贻琦:中西合璧真君子
蒋南翔:两种传统之间
蒋梦麟:北大 “功狗”
马寅初:硬朗的“兄弟我”
傅斯年:一天只有21小时
张伯苓:南开的“不倒翁”
陈 垣:保住民族的文化
唐文治:“读经”养正气
陈序经:能请来大师的校长
许崇清:独立的思想是要表达的
马相伯:一老南天身是史
李登辉:被遗忘的复旦校长
陈望道:不止译宣言
4 前辈已逝,不可追
王芸生:论坛主笔仰扶轮
张季鸾: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
胡政之:他的逝去就是《大公报》的终结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林白水:仗义执言 以身殉报
黄远生:被湮没的传奇
孙伏园:最出色的副刊编辑
方大曾:战地失踪的年轻记者
王小亭:一个记录地狱的摄影师
张元济:不可再现的高度
王云五:谴责与推崇之间
伍联德:留下一片旧时风月
徐伯昕:生活书店的“隐形人”
5 真名士自风流
王 瑶:通脱与清俊
金岳霖:断裂的逻辑
叶公超:一派文人气的外交家
陈贻焮:教授的洒脱与落寞
曾昭抡:袜子底永远破个洞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黄 侃:“斯文”的传说与真实
蒙文通:儒者豪迈
缪 钺:文史回翔 诗词并美
何 鲁:真名士自风流
罗念生:单纯的高贵
周太玄:科学家的人文情怀
袁翰青:事非春梦岂无痕
丁西林:奇妙的混合体
施蛰存:清清淡淡的悠远
6 背影渐远犹低徊
司徒雷登:别了?司徒雷登
杨 晦:绝口不提当年勇的勇士
张申府(上):记忆的证明
张申府(下):真相的颜色
曹聚仁: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吕彦直:千载一时艺术之名
吴兴华:天才的人生炼狱
马约翰:体育亦有名家
曹靖华:凄清而华美的译笔
杨荫榆:真实的面貌离我们而去
陈西滢:鲁迅的第一个论敌
林 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张伟)
延伸阅读
大学氛围不存 大学精神焉附
98岁钱学森驾鹤西去
60岁中科院尚须努力
何为中文系 中文系何为
过去的中学
谁是卢作孚?谁的卢作孚?
欢迎胡适先生回家
谁为季羡林任继愈二先生撰墓志铭
试答严复百年前“进士考题”
后 记: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

编辑推荐

《民国风度》:《民国那些人》为《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当时的获奖词如下:一个出色的专栏,最难得的品质在于“吾道一以贯之”。徐百柯的“钩沉”专栏就符合这种品质。从《冰点周刊》创刊之日起,他独自承包了这个专栏,从历史记忆深处,为今天的人们钩出一个个已被遗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钩沉”专栏的出色之处在于:它是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旧与新的融汇贯通。它像一壶陈年佳酿,越品越有滋味。“钩沉”絮絮叨叨、呢呢喃喃、没完没了,其实在向读者叙述一个主题: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将这些过往人物,端上今天的报面,首先要有一个充足的新闻由头,才能将历史和现实嫁接起来,徐百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他总是从今天相关的人物或场景切入,从而“激活”一段陈年往事。推荐理由:“钩沉”栏目曾获誉《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作者徐百柯为写活每一个人,作者采访了传主的后人、学生,或者忘年的朋友,记录了大量第一手的材料。书中兴味深长的逸事颇多,还有弥足珍贵的老照片,使《民国风度》内容丰厚脱俗,如品陈年佳酿,生动耐读。《民国风度》将民国那些人物的风骨和气节勾画得形神兼备,不仅满足了我们的文化怀旧口味,还勾起了心中家、国合一的文化情怀。阅读《民国风度》,提供一种看人看世界的新视角,对现今讲求金钱和物质的社会是一剂清醒剂,唤醒国人寻求自身与社会的风骨和气节。打捞一段不可复制的记忆,还原一段段精彩的人生。由于长期以来,课本教材中的选择性记忆,使得那些从旧时代走过来的风云人物大多湮没无闻,或成为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只是一个反动的名词,甚至消失殆尽。作者在努力打捞那些记忆,发现那些真人真面,让我们最终发现,原来有的人可以活得如此精彩,至情至性、有声有色、有棱有角。书中的每篇人物虽不过两千字的篇幅,但读完后,犹能令人低徊不已。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尺幅千里之势。所以这本书的意义,不是提供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激起我们想去护持那个时代所有的光荣和辉煌,来丰富我们当下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本书为《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
他们是故去的名校校长,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马上赋诗的将军……他们是梅贻琦、蒋南翔、张季鸾、胡政之、刘文典、杨荫榆、陈西滢、梅汝璈、顾维钧、卢作孚、陈望道、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此次修订版中,汇编了钱理群先生专门就本书内容在北大所做的演讲,解析深刻生动,勾勒民国风骨,引起很强烈的社会反响。此外补充了作者徐百柯的八篇精彩文章,涉及到了严复、胡适、卢作孚、季羡林等人物,探讨了科学院、初中教育、大学中文系等话题,作为本书的延伸阅读。

图书封面


 民国风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9条)

  •     描写民国往事的书和文,已经不少。《民国风度》以人物为脉络,寥寥数语,写出了这些大家独立的人格和风度,展现了民国学人令人敬仰的治学态度和人生态度。书中的人物,对于熟悉民国学术情况的读者,大多都不陌生。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大多又很陌生。不管是对这些学人熟悉还是不熟悉,在他们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学习”说起来容易,但今天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学术环境,似乎都容不得我们向他们学习了。六十余年政治变迁,前朝恍若隔世。书里的他们,有的人留在大陆,有的人去了台湾,有的人出国了,这一关键的选择,决定了对他们评价的悬殊。当然,现在稍有放开,评价也相对客观些了。徐百柯从一个报人的角度出发,查阅史料,访问后人,试图把这些“好人”或者“坏人”立体化,使他们在读者心中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术符号。正如作者所言,他要写的不是“人物小传”,而是“他们各自的履历、面目、性情”。通过读这本书,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些大家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梅汝璈,看了电影《东京审判》,对这位铁骨铮铮的大法官记忆犹新。谁能料想,这位大法官晚年却十分孤寂,他所擅长的英美法在大陆无所适用,他自己成了“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比如王云五,爱好藏书的读者对他的“万有文库”应该不会陌生。这个人在大陆和台湾的境遇却十分悬殊,大陆把他定为“反动分子”,台湾却称他是“伟大的出版家”。这位将科学管理思想注入出版业的大家,现在看来,的确是先人一步。能够在学术和商业头脑上超过王云五的出版商,至今还没有出现。作者用了两篇文章的篇幅来写张申府。之前我读过张申府的《所思》,篇幅虽短,却饱含哲理。其所思上天入地,涉及宗教、政治、文学多个领域,造诣可见一斑。通过作者的讲诉,我们看到,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他是一个异类,最后成了一个不成功的革命家、一个不成功的哲学家、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老人。历史充满偶然,太多人与“伟大”擦肩而过。时常追忆过去,往往是因为现实中有诸多令人不如意的地方。当今学界、出版界的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另一个更根本的问题。离开政治谈学术,都是浮云。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妙笔去追忆那些远去的人、远去的魂吧。现实,不谈也罢。本书印刷精良,图文并貌,令人遗憾的人,第131页马相伯的照片下印的却是李济的简介。
  •     关于民国这个话题,今年看的很多了,从许啸天的《民国春秋演义》到岳南的《南渡北归》;从陈丹青所谈的《赳赳民国》和《民国范儿》,到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专题研讨《这就是民国》。如今又看到了这本以民国时期的79个人物的传奇轶事,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气度与风范。如果从历史的远近来讲,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成立的中华民国离我们所处的年代并不遥远,其历史的风貌应当是我们熟悉又有传承的,然而由于政治的原因,许多当年的故事和真相被刻意封存了起来或历经的扭曲,经过了时代的发展,这些鲜活的记忆反而离我们远去并模糊了起来。也许今年正是辛亥百年的纪念时刻,当我们回首历史的时候,发掘材料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原来民国时期的风范是如此精彩,尽管我们现在国力、科技和经济上比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立人和为人的风度上,对比过去却足以令我们汗颜。作者以散文的笔法介绍了民国时期部分文人的趣闻轶事,读来是生动引人的,读后细细品味还深感羡慕,想来当时生活是艰苦的、时局是混乱的、思潮是多元的、而精神是多姿的,人格是独立的!本书中讲述的人物是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普遍的特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率真、执着和好玩,更重要的是透过那些有趣的举止行为和现象让大家看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坚持而不放弃的信仰,无论是对学术或是人生,都有一种坚定的准则和不懈的追求,即使用生命也要捍卫它。当我们被这些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的时候,也是我们深思为何有如此魅力的时刻,尤其是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拥有了过去无法想象的丰富物质前提下,相比民国我们却失去了人生中怎样重要的东西?读历史的故事是对照今天的事实,更好地反映出现状的优劣。比如说书中讲到李赋宁的轶事的时候,举出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如今我们好多人学习英文是为了增加求职和生存的砝码,而像李赋宁那个时代那样一群人却是感到了英语语言本身的一种美,境界不一样了,水准自然也就不一样!诸如这样的例子很多,无须更多的说明,其实只要看看这些渐渐远去的往事,就能给心灵带来不小的震动,也许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回味一下,到底我们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     如果不是今年恰逢辛亥百年,我真不知道这一切还会发生吗?真的,这一切就如同从天而降似的,民国——那个在我们年轻时被称为“万恶的旧社会”的时代,那个被遗忘,被污蔑,被诅咒了整整六十年的时代,一下子重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原来,中华文化还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三十年!是啊,为什么要直到今天,当真正的民国人差不多已经全部离开了我们的今天,当年轻的一代要通过那些与民国气质根本毫不相干的所谓“民国电视剧”来“了解”民国的今天,我们才来“重新发现”民国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吧,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满清三百年黑暗的异族统治,中华文化被彻底篡改阉割了,读书人除了颂异族主子的”隆恩“之外,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争当”奴才“。然而,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中华文化就如同浴火重生一般,只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中国在每一个学术领域,是的,每一个领域,都进入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今天,每一个专业人士,不论他(她)在哪个领域工作,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人文,还是工程技术,都可以回头想一下,在那个领域中在中国可以称之为泰斗的,有几个不是在民国时期培养的?那是一个什么时代?那是一个文化巨人如璀灿群星般涌现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相媲美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谢谢徐百柯先生,他的《民国风度》,从一个侧面,把我们带回了民国时代。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辛亥革命百年,民众各种庆祝方式,有的提笔书胸臆,有的泼墨展风采,有的欢歌唱豪情。在我看来,踏实的坐下来,点亮台灯,捧起一本讲述民国那些年发生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庆贺的模式,一种缅怀的方法。

    《民国风度》,79个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79篇民国时代的经典传奇,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金牌专栏“钩沉”,“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新与旧的融会贯通”很好的总结了这本精华集的特点,栏目的定位本来为记录故去的学人点滴,却在编辑的笔下,慢慢延展,成为对一个时代的缅怀。“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书中所涉及之人物,无论是蔡公时、蒋百里这样的民族豪杰,梅贻琦、傅斯年这样的一校之长,还是胡政之、邵飘萍这样的铁胆文人,罗念生、施蛰存这样的风流名士,亦或是张申府、、吴兴华这样的英雄义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风骨”,名士的风骨是其核心,一种风骨没了,“风趣会降调。风雅会流俗”。昨日和友人吃饭,还在谈论为何当今值得称颂敬仰的文人名士越来越少,而颇多所谓“专家”的言论被世人不屑,我想在那个风骨犹存的时代,学术大家们追求的是真,而现如今追求的是名。“学术腐败”这个词,几年前成为热门词汇,各大高校都打出旗号,严格遏制学术腐败,还一片纯净学术天空,可到底是什么构成学术腐败的温床呢?我觉得无论是政府、学术机构,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归到这本书上。本书是畅销书《民国那些人》的修订版(典藏本),在序言部分增加了著名的人文学者钱理群在北大的演讲《谈谈“民国那些人”》,我觉得这个序言值得仔细阅读,“民国那些人”的承担、独立、自由和创造的精神,而这也应该是新一代大学生所追寻的大学精神。
  •     平素很关注历史,前几天在好友的推荐下,看了雾满拦江先生的新书《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1》,看完之后,有感而发,禁不住就想写几句。
    雾满拦江在史料选取方面,确实堪称独到,他从历史深处选取一些几乎已被遗忘、对大众来说较为新鲜的史料,展现在我们面前,如“康有为在谋弑慈禧太后之前,曾与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有个约定,即取消日本国和大清国国号,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合称大东合邦”。也许我孤陋寡闻,这条史料确实让我眼前一亮,至少我以前未曾见过。对史料进行搜集和挖掘,很能显示一个历史研究或写作者的基本功,只有做好了功课,才能在通俗讲史中拥有发言权。无疑,雾满拦江在这方面,让我看到了信心。
    史料收集工作做得扎实,有了更多的史料,从而可以更全面、更有深度地评价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如在分析了诸多史料后,雾满拦江先生比较了“百日维新”和“袁世凯政改”失败与成功的历史背景,指出“全国人民都以为康有为知道怎样收拾清朝的乱摊子,康有为本人也以为自己知道,实则他一脑袋糨糊,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办”,“袁世凯政改”虽与“百日维新”换汤不换药,但却能够成功,是此时全国的形势需要改革,所谓“时势造英雄是也”。
    通过扎实的研究,雾满拦江先生提出的一些观点,也显得很新锐,虽未必贴切,但还是对我们很有启迪作用,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历史,提供了一种可能,如“康有为”此前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个很悲催的维新志士,却不知政务处理能力是其短腿,而袁世凯在我们心目中则是个坏得冒泡的封建余孽,却不知其也是个能力高超的政治家。试想,在清末及民国初年那激荡的年代里,没有超强的能力,能站到历史的舞台上吗?说句不好听的话,即使做坏人,也需要有做坏人的资本——能力超强的坏人。
    类似的新锐史料及观点,在书中比比皆是,让我大开眼界。本来,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事情,谁也没办法再现。而随着时光流逝遗留下来的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是对当时历史情况的一种反应,现在普遍认为正史可信度要高。但是,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书写者都抱有一定的倾向性,或局限性,难免会有失偏颇。在这种情况下,我倒宁愿去相信一些野史流传下来的蛛丝马迹,因为历史是活在人民的心中,而不是活在强者的笔下。
    后人对历史的考证与解读,本来就是件“百家争鸣”的事儿,谁也不敢说自己所讲述的就绝对是历史的真相,相比那些通篇仁义道德、自誉严谨的正史,我倒更愿意看雾满拦江的文字,轻松,有趣,虽不能作为正史阅读,但可能更接近真相。
  •     看评论,序言的确比正文好玩。于我而言,正文里的德高望重风度极佳的先生们我并不认识多少这让我略惭愧也少了几分乐趣。我以为是本描写民国风貌人物趣闻的书,看完发现就是略略提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于直抒。
  •     第一次是节选版,这次全部达成。选的故事很一般,有些不仅没风度,甚至还泛着一股陈腐,如蒋天枢言必称陈寅恪先生等等,精神上就很不独立。有的故事透着一股子痞气,并把这种一意孤行作为优点,刘文典不许学生说六朝文学的不是。
  •     我们所缺失的他们都有,追随中
  •     风度多不复。
  •     《民国风度》记载的是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的轶事,展现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的面貌,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尽显,足可看出作者徐百柯的语言功力。尤其值得推荐阅读。
  •     散文化的文字饱含情感,远去的人物在书中鲜明起来。乱世风度,仿如魏晋。也许这本书的价值其实是引导我们去发现更真实有趣的民国人物。
  •     可惜有些泛泛
  •     书中的文人学者,大多没能躲得过反右和文革。
  •     2016年10月29日读,2016-358。
  •     就是人物生平介绍,当作文素材还行
  •     2016.07.20 蜻蜓点水式的百科全书... 抱歉你要么别讲要么讲详细点好吗?!!! kindle版。
  •     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本书为《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
  •     很多时候,观点和态度无需直白的逻辑的表达,只需要对发生过的事情做出点染和白描即可让人自己去感受,进而去慨叹和反思。这本世说新语式的民国人物故事集便属此类。前几年阅读过,今日乃是“听”读,别有一番滋味。
  •     一些人和事挺有趣的,比如吴组缃、林白水,林白水写慈禧的对联真是绝了:“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但介绍的比较泛泛,大多数也只能是留下些印象。以前就听我妈说起过陈望道是她的同乡,听了她说一些事,再看书里写的事,两个影像重叠在一起,这样想象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也挺好玩。
  •     书中说:“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就因为这些曾经有过的,而现在却遍觅无踪迹的东西,让我们对哪个民国时代悠然向往。为什么时代不远,那故人已去,那种精神却已不在了呢?我只是如此一问,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     那些人那些事
  •     看过《民国风度》,轻轻掩卷的那一刻,我如刚刚参观了一个气势滂沱的民国人物志暨群像雕塑展一样,从心灵乃至灵魂都受到了空前的洗礼。可能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在即,而市场上关于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著作蜂拥面市的原因吧,最近一段时间连续读了几本关于民国那段历史的著作,我开始对记忆中认知中的民国历史发出不断地问询,并期待着从我所阅读的文本中探求答案。可喜的是,现实并没有令我失望。

    读《民国风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为书中一位又一位被尘封在故纸堆中曾经构筑了一个时代风貌的热血奔涌的人们,也为拥有了文人敏锐特质,努力以现当代人物或场景为切入点,从而钩沉和激活一个个人和一段段陈年往事的执笔者徐百柯。我们都知道,民国是一个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时代,未来的中国何去何从都在无限未知中,因而它之于中国近代史也具备了极其重要的时代性与特殊性,可是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其人其事,我们却知之甚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专栏“钩沉”“为今天的人们钩出一个个已被遗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的始创初衷也就具备了相当的现实价值。

    《民国风度》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的合集文本《民国那些人》的再版。它用“兴味深长的奇闻逸事,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告诉我们这些喧嚣中已然对历史越来越漠然的人们,“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些人物……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虽然这些人与事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是作为后来者我们有必要记住这段历史,也有必要记住构成历史现实的他和他们……在本书中,他们不再只是一个个简单意义上的名词符号,而是分别持着各自的履历、面目与真实性情,清晰地走进我们的视野。

    记住这些人,记住这些历史,于现代人具备了怎样的意义,我无从判断,但是我知道,此时此刻我们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上生生息息的人们都需要这样的警醒。我为在浮躁之中依然有机会获得一份来自心灵来自灵魂的警醒而无比庆幸,也为作者葆有历史与陈述历史的情怀与担当而无比感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笃信民国风度必将因孜孜以求的写作者而更加唤发异彩。
  •     看了这么多小传,徐百柯的版本最喜欢。传记最忌讳记流水账,好的传记就应该像此书一样把人生中美好的部分记下来。
  •     买了一箱子的书,《民国风度》的封面都被压褶皱了,心里很不爽。但这不影响我快速读完了这部书。书中徐百柯先生为我们勾勒的人物虽然都用墨不多,但他写出了这些人的风度与风神。佩服作者文笔凡!这部书中所写的每个人物下面都配有照片,我仔细地欣赏这些照片咀嚼篇中文字,发现这些男士都堪称为美男子,为什么?他们有学识、有担当、有个性、有情义、有趣,真是由内而外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用今天肤浅的评价标准,他们的外形也许不够帅、不够靓,但如今的士林有几个人还拥有那样非凡的迷人的风度呢?
    感谢作者,为我们写出了这样一部让人感到又引人思索的书。虽然面对当下学界种种为人不齿的现实让我们感到愤怒而无力,但我相信书中这些人的精神会一代代被传承下去,因为还有徐百柯这样的文人,也还有热爱这本书的读者!
  •     1703E梦魇般的、逃不过的“文革”,先生们的一生所成,与文人的尊严、学者的坚持,一旦沾上这二字真是令人心疼……但全篇于风骨精髓蜻蜓点水,匆匆带过,可惜了……不过点到即止的大观群像也许正是本书的特点吧,入微的当读《南渡北归》。见评论说全书最佳是序文,回去找来重读。
  •     说实话,序写的是比书好
  •     比较浅显的民国文人志
  •     对于民国的钩沉回忆,带我们回溯那段辉煌灿烂的历史,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之后文化最繁盛的一个阶段了。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入历史,力求展现前辈大师的精神风骨,巍巍然可见,慨慨然欲追,每每让人掩卷深思……
  •     此一本书之构造,定位的是故去的学人。有的故去久一些,有的故去不久一些,但大抵都是民国过来的那批学人。那批学人生活在一个很不一样之时代: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因而形成一种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谓千人千面,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著。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     少年笔触,却带着时代感破空而来。运用绘画写意手法,抓住大师们的特点形象描绘,很是自成风格。“钩沉”是个好名字,只是可惜风流已沉,斯人不可追。瑕疵在于受专栏以及作者本身记者的局限,但瑕不掩瑜。
  •     最近有几个同事都在谈论这本《民国风度》,我自己也买来一本,确实很不错的一本书。读着书中一篇篇至情至性的文字,想像着那作者一定是一位博览群书,很有才识的大学者,想象着应该是一位长者吧。当后来了解到当初作者的这些文字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专栏上时,才是一名刚走出未名湖畔的大学生。心里顿时对作者深深钦佩,要写这样的文字,可是要经常深深地钻进故纸堆中寻找线索和资料的,不耐得住寂寞,稍稍力有不逮,往往就可能贻笑于大方之家的啊。
  •     当时的获奖词如下:
    一个出色的专栏,最难得的品质在于“吾道一以贯之”。徐百柯的“钩沉”专栏就符合这种品质。从《冰点周刊》创刊之日起,他独自承包了这个专栏,从历史记忆深处,为今天的人们钩出一个个已被遗忘的人物和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钩沉”专栏的出色之处在于:它是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旧与新的融汇贯通。它像一壶陈年佳酿,越品越有滋味。“钩沉”絮絮叨叨、呢呢喃喃、没完没了,其实在向读者叙述一个主题: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     民国人物灿如星斗,驳杂纷纭,既好写又不好写。说是好写,是因为民国时的材料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不好写,正是因为民国时的资料丰富,所以容易坠入繁芜零乱的泥潭。

    而徐百柯先生此书中,简而不繁、梳理精密,这些民国人物,每人的生平都可以单独写成一本书,而通过徐百柯先生的妙笔,将这79个民国时知识界的风云人物尽收于一本书中,虽如此,却绝无单薄苍白之感,书中将这些人物的生平和最有亮色的故事生动地展现给大家,可谓精而不碎。
  •     赳赳民国,大师遍地;自由独立,底气十足。民国是值得我们怀念和向往的一个时代。《民国风度》入选“30年中国最有影响力的300本书”,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
  •     追慕之,想象之,毕竟那个时代的风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应该叫民国小像
  •     以国画写意的笔法,带人走进另一个时空
  •     很多人说这书就是简单的人物介绍而已,有啥好看的。内容简单,没有深度。但我要说的是,这不是本史书,肯定不能像《明朝那些事》那样从民国初讲到新中国成立,因为这毕竟涉及到很多政治问题,书中的人物也避开了很多名迹一时的风云政治人物。这是这个时代的局限,只能随着时代的迁移,让历史露出它本来的面目。所以我们现在看的就只能是侧看,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从这本书中看到,民国时期那些有识之士。这对我们来说,已经够了。毕竟民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空白的年代。一点小故事也能让人精神为之一震。
  •     向往民国时代,本书每篇篇幅不长却不仅能将每一位大师的成就更将他们自身的风骨品格大体描绘,这才是那个时代令我向往的原因。篇幅不长令人在闲暇时光便可领略一二位大师的风采,对某位感兴趣还可以另对其详细了解。本书还提到了与民国相比如今我们教育的内涵缺失和盲求功利等问题,不得不让人沉思
  •     关于民国这个话题,今年看的很多了,从许啸天的《民国春秋演义》到岳南的《南渡北归》;从陈丹青所谈的《赳赳民国》和《民国范儿》,到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专题研讨《这就是民国》。如今又看到了这本以民国时期的79个人物的传奇轶事,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气度与风范。如果从历史的远近来讲,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成立的中华民国离我们所处的年代并不遥远,其历史的风貌应当是我们熟悉又有传承的,然而由于政治的原因,许多当年的故事和真相被刻意封存了起来或历经的扭曲,经过了时代的发展,这些鲜活的记忆反而离我们远去并模糊了起来。也许今年正是辛亥百年的纪念时刻,当我们回首历史的时候,发掘材料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原来民国时期的风范是如此精彩,尽管我们现在国力、科技和经济上比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立人和为人的风度上,对比过去却足以令我们汗颜。作者以散文的笔法介绍了民国时期部分文人的趣闻轶事,读来是生动引人的,读后细细品味还深感羡慕,想来当时生活是艰苦的、时局是混乱的、思潮是多元的、而精神是多姿的,人格是独立的!

    本书中讲述的人物是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缩影和代表,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普遍的特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率真、执着和好玩,更重要的是透过那些有趣的举止行为和现象让大家看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坚持而不放弃的信仰,无论是对学术或是人生,都有一种坚定的准则和不懈的追求,即使用生命也要捍卫它。当我们被这些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的时候,也是我们深思为何有如此魅力的时刻,尤其是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我们拥有了过去无法想象的丰富物质前提下,相比民国我们却失去了人生中怎样重要的东西?

    读历史的故事是对照今天的事实,更好地反映出现状的优劣。比如说书中讲到李赋宁的轶事的时候,举出了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如今我们好多人学习英文是为了增加求职和生存的砝码,而像李赋宁那个时代那样一群人却是感到了英语语言本身的一种美,境界不一样了,水准自然也就不一样!诸如这样的例子很多,无须更多的说明,其实只要看看这些渐渐远去的往事,就能给心灵带来不小的震动,也许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回味一下,到底我们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在《民国风度》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我买了这本书。它在我的心中产生了共鸣。但看后,却觉得无奈,也感觉厚重。很值得一读。
  •     很久以前,对于历史,我一向比较喜欢古代史,尤其喜欢汉朝前期和隋唐年间的那段历史,后来,受一个三国迷的朋友影响,对三国年间的那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之后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又开始喜欢清朝年间的历史,但是至始至终,对于民国时期的那段历史却始终无法深入。
    可是在渐渐接触到民国的那些历史书籍之后,心中的那个柔软的角落里开始有了它的一席之地。民国,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个年代,军阀混战,人们流离失所,各种思想的火花不断地碰撞着,属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有人将这个年代称之为能与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年代,只因这是一个充满不安定因素和迅速变化的时代。
    我对于民国的前后时间段是比较模糊的,只是觉得也许从国人们纷纷开始剪去辫子,学习西洋文化开始,或许就已步入民国时代。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海外归来的学子,沉浸于中国千年文化的学者,各种思想的辩论或是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局面,再加上各种军阀混战,军人的思想不同于文人的思想,于是,形成了历史上的民国辉煌。
    《民国的风度》,所写的是那些在民国时代具有影响的一部分人,对于这些人的描述,不仅仅是通过他们的光明一面,而更侧重于客观地描述,每个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是辉煌的,也有那么一段时光是晦暗的,这些在民国时代能领一方风骚的人物虽然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可是历史却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生平的种种事迹。作者对于这些人的把握恰到好处,不是长篇大论般地深入描写,而是每个人千字的精简描述,旨在表现这个年代这些人物的各种风骨,独属于这民国时期的人文风貌。
    历史,在时间的潮流中弥散着浓郁的香味,其实无论是那一段历史,都有这独特的人文风貌,有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故事,只是,当我们沉湎于那些宏大的历史故事之中时,是否还有余力来发现其余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民国时期,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国难当头的痛苦时期,可正因为那样一个混乱的时光,才造就了那些独具魅力的思想火花,潜心下来,读一读这份民国档案,品一品那段峥嵘岁月。
  •     徐百柯先生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长达两年时间的“钩沉”专栏文章合集,聚焦于给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立人物小传。虽然每篇专栏的字数仅仅在1500字左右,但作者深得中国古代笔记体小说的写作技巧,用笔简练而意蕴丰富,寥寥数语,就将人物的主要性格跃然纸上,宛如一幅幅中国传统的写意画,让人回味无穷。
  •     很早以前,读过书中的一篇文章,叫《刘文典 世上已无真狂徒》。读完感慨万千,为徐百柯潇洒自如的文笔,更为当世已无刘文典这样的大师。斯人已逝,感动永存。拜读此书,向那些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背影致敬。
  •     许多本可以震古烁今的人物,却因种种因缘,差点淹没于历史中,谢谢徐百柯给人们钩沉出几十个大师级人物,他们的品行、他们的才学,关键是他们的骨气,让读者为之一振,灵魂得到一丝洗涤。这些人物至今显得更为难得。
  •     钱理群在《谈谈“民国那些人”》中有个疑问——为什么“并不遥远”又“相距甚远”?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而且这个疑问最近越来越强烈。我们无时不在高唱我们的文化是独有的一脉相承,而细想想,这一脉下来,没有太久,仅仅不过几十年,可差距究竟有多大呢?越是了解他们,就越觉得他们渊博、自我浅薄,都是“寒窗苦读”的人,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我想,除了个体的差异之外,我们的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教育肯定是出了一些问题,我曾经举过一个简单的例子,那就是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还要郑重其事地翻译成大大的白话再教给学生,不能不说有点滑稽跟悲哀……

    对于“民国那些人”,有人说他们有“脾气”,有人说他们有“骨气”,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他们有“风骨”,他们是“矜持而有尊严”的。对于这些人物的描写,作者有着明确的定位:不是写其小传,而是应取其特出一点。一篇一人,每人不过一千五百字,不仅要能够表现他们风格各异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还得读来别致有趣。作者很棒,不仅完成了这样的写作要求,还使人对于那些原本不了解不熟悉的名字和人物有更深刻的印象和更清晰的认知。

    本书除了记述《民国那些人》里的79个人物的传奇轶事之外,还在书前和书后增加了一些内容,这也正是本书的精彩之处。书前有两个序。杜涌涛的序言把这本书的来历做了简单明了的交代;钱理群的那个再版代序,虽然有些啰嗦,倒是情真意切。书后增加了作者八篇精彩文章作为本书的延伸阅读,人物涉及到了严复、胡适、卢作孚、季羡林等,话题则涉及了科学院、初中教育、大学中文系等,让人印象深刻;后记《对抗短裂、遮蔽与遗忘》更是有理有据、入木三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增加和添补,这本《民国风度》才真正称得上“《民国那些人》的典藏本”。

    历史如同大海,激荡浩渺,到底有多少人和事被时间的潮流所掩盖、淹没?我们无处得知。还好,尚有许多像徐百柯这样的人还在用心“钩沉”, 用他们独立的判断和自我的笔触“激活”一段段陈年往事。我们因而有幸阅读更多的历史。
  •     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
    他们是故去的名校校长,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马上赋诗的将军……
  •     报刊笔法比较精彩,一两千字勾勒一个人。然而老是一个各种人物都是被遗忘的论调让人觉得厌烦。不过,不得不承认,初版《民国那些人》是我对这方面的启蒙读物。
  •     作者立意于士人风骨、风格与情怀,网罗民国时代的一些人士,诸如大学校长、学科奠基人、新闻出版界先驱以及特立独行、卓有风范的仁人志士,列举其为人处世、学术事业成就以及逸闻趣事。作为报载专刊,每篇一人着墨不多,却能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生事变迁、历史因果和成败得失。
    评价中有褒有贬,委婉中时出佳句。就中以写冯友兰、邓广铭、马寅初、傅斯年、曾昭抡、黄侃等人为最好,惜乎每每言不尽意。其“延伸阅读”中论及大学与中学的精神,大学中文系的作用亦颇有见地。
    此书可与胡文辉晚出的《现代学林点将录》参看。胡著着眼于人物的学术成就则与本书有别。两书所选人物虽互有重迭,却又互有缺漏,这不必求全。但胡氏强按水浒108将绰号,将所选人物依次分列归类则易致误导,而玉石与泥沙俱下,有些人还健在,是否言之过早?余生也晚,对这些前辈无缘识荆,可叹的是他们的些许遗风,如今也难觅踪迹了。
  •     封底語:曾經有那樣一個時代,曾經有那樣一批人物。他們那樣地想著,那樣地活著。他們離我們今天並不遙遠,但他們守護、在意、體現的精神、傳統、風骨已與我們相去甚遠。讀著他們,我們感到恍若隔世;撫摸歷史,我們常常浩歎不已。
  •     朋友推荐《民国风度》给我的时候,我很不在意。说实话,现在这类的书可以说是太泛滥了,很多都是摘来抄去,没有太大的新意。在他的坚持下,我随便翻了几页,我就对这本书另眼相看了。可以看出作者徐百柯还是做了非常多的功课的,他的一些事例所反应出来的观点,有可能会颠覆我们的历史观,对一些历史人物有新的认识。他们的学识,他们的风骨,他们的雅趣,都是值得现代人仰慕和学习的....
  •     名士风采,在乱世之中诞生的最后一批大师
  •     语言算不上出色
  •     泛泛而谈,略失望。
  •     这看的我真的是各种各种折服。那个时代的人物,各自风流。让我对所谓学者和所谓知识分子的差别有了太深刻太深刻的感受。那种风度真是让人折服。我要做个学者!
  •     

    有弥足珍贵的老照片,使本书内容丰厚脱俗,生动耐读。

    民国那些人物的风骨和气节勾画得形神兼备,不仅满足了我们的文化怀旧口味,还勾起了心中家、国合一的文化情怀。
    阅读本书,提供一种看人看世界的新视角,对现今讲求金钱和物质的社会是一剂清醒剂,唤醒国人寻求自身与社会的风骨和气节。
    打捞一段不可复制的记忆,还原一段段精彩的人生。
    那些从旧时代走过来的风云人物大多湮没无闻,或成为一个简单的符号,或只是一个反动的名词,甚至消失殆尽,此书正好弥补缺陷
  •     民国,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小掬,却影响深远,只是生活在现今的我们,经常会对这段历史既好奇又抹不去模糊,有很多的很多都在昨日的失传中在今天的人们脑海中变成失忆,我们很需要,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这段历史时期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段风骨。历史在于回顾,民国这段要记住。

    历史都是一段一段的拼凑,这段不多,但却不可少,能够得见这本最初以专栏形式汇集出的民国史书,也算一幸。加之民国热潮的兴起,各种形式版本的人物趣闻轶事也得以展露,但放在整个历史中还是显得单薄,这本书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用隐含的角度来讲述了这一段,让人心感温暖,看到属于过去的那抹希望。

    尽管书中的记忆很零碎,甚至散布,但有着一定的系统性,从学术到文学、从艺术到教育,从历史的过往沉湎中抬眼望,看今天的社会留存,真的如书中所言,我们与他们的时代似乎相隔并不遥远,但我们与他们的精神已经相去甚远。作者用不多的千余字,将一个个已经远去的人又鲜活的展现出来,讲述人们的一些知道和一些不为人知,尽管讲述并不深入,但都可以说是言之有物,每一篇都述说了一种精神,在今与昨的对比中,让人叹惋与羞愧。此外,能够在这段留存不多的历史空白中,搜罗出如此多的故事已是不易,或者对这段历史的深入探究者们来说并无大益,但对于丰盈这段历史,填补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空白认知普及还是可供一看的。

    民国这一段历史已经像一阵风一样过去了,但留下了痕迹,那些人的那些精神那些业绩都是千古留青的,尤其让人可思的是,都说“时势造英雄”或者“英雄造时事”,而对于这样一群非武将们来说,生在如此动荡的社会中,如何选择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何牵引社会发展方向,都是严峻的考验,它记录的是一段历史,一些人的风骨,也是民国的独有风度。

    最后的延伸阅读中,作者以自己的学识和认知进行了新旧对比,站在历史和现在的中间客观公正的进行更深度的剖析,我们如他一样,希望那些荣光能够得以为继,得以流传。
  •     故事都很有意思,每个学者政要都有各自的特点,有对那个时代进一步的了解。唯一不足的是,每篇过于简略,不够系统和深入。
  •     喜欢那个在历史中熠熠生辉却也古朴厚重的民国年代。
  •     我们这一代,我们以后每一代的文人学者,能否在心底永远守着一个“士”字,传承民族的文化,承担精神坚守的责任?
  •     对书中所提到的先行者,后死者的说法犹有感触。身边有些人在看过这本书之后,一边感叹世风日下,转身立马投入名利场之中。对于先行者的风骨,仅仅感叹,缅怀是不够的,唯有追随大师的脚步,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使整个民族变得更加优秀,这才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吧
  •     通俗读物
  •     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两个时代都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正因为这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时代特质,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曾经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     民国一个曾经让人目眩神迷的历史阶段,围绕着这个阶段的人和事太多了,特别是那个时期的人物聚集在一起,随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多舛,这些人物在民国那段时期谱写不少有关他们的轶事。今天读者这样一本书籍,每个人曾经的轶事被用短小的篇幅进行了一个或几个侧面的描述。通过阅读这些简述,他们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过这样的足迹,他们的足迹一直值得我们去追寻和继承,可是回看今天的学者,感觉有如隔世。民国时期的那批学者(人物),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时代真的不同了么?时代真的要将他们忘却么?
    他们中间有些人个性张扬、有些人个性内向、有些人风趣幽默,这些不过是表象而已,其实他们内心却一片赤诚。这些人物中有不少人我们是耳熟能详的,如:梅汝璈、顾维钧、梅贻琦、张季鸾、卢作孚、陈望道、蒋南翔。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是我们未必知晓的,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围绕着他们的故事却是让我们灵觉精彩的,书中将他们一一重现在我们的面前,是这样的生动、是这样的儒雅、是这样的气质,至情至性、有声有色、有棱有角。无论怎样,他们都可承载这样的赞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遥远的他们,其实好像并不遥远,只是年代呆久了,麻木了。他们曾经用他们的意志和品质守护着、捍卫着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
    这些人生活在那样的时代,时代因他们而精彩、时代因他们而绚丽。同样他们的存在影响这一个时代,他们的轶事鼓舞着一个时代。他们已经走得太远,我们无法再去真实感受到那个时代带给他们的种种经历或者心中的苦楚,但是他们的精神、品质、学识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他们的离去带走了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带走了那个时代的苦难和艰辛,但却留下了追忆无数,留下来了中华文化的神韵。故事从那里开始,到这里结束,好像所有的人和事大抵都是如此。但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历史不会忘记,我们更不该忘记。
  •     认识了很多从前不认识的人,但一次性读完还是有些累的
  •     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总是让人有热泪盈眶,又会伤感的感受
    中国青年报主编徐百柯的文字,让你看了以后总有欲罢不能的感受。
    那个时代的文化人,清风傲骨,是真正的大家。
    在今天物欲横流的时代,多么怀念那样的学者。那样单纯的大学
    书的最后是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有些伤感。真正触动人的,都在心灵的最深处
    期盼有更多真正的大家出现!
  •     民国过去很久了,民国中的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基本上离开了我们。但是民国的历史却让我们无法忘记,那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上一塌糊涂的年代,却又在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上取得了炫目的辉煌。即便是现在,几乎在每个领域中,都可以在民国中找到让我们敬仰的名字,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要说大师即便是贩夫走卒,也有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时间的远去,民国中的人物不但没有让我们忘记,反而让我们感觉越来越高大。

    今年是辛亥的一百周年,所以出版了很多很多关于民国关于辛亥的书,简直可以称为爆发,里面真的有很多好书,从各个方面讲述着民国年间的故事,这本《民国风度》就是其中很精彩的一本。

    这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里面的一个专栏,每篇文字都不长也就是一两千字,每篇文章介绍一个民国人物,连续写了两年,民国就是有那么多写不完的人物写不完的话题,让你永远也发掘不完。

    还没看内容首先出现的就是钱理群的序言,看来钱老师也非常详细的品读了这本书,序言写得很认真,很长,很详尽,竟然有一万多字,这篇序言本身就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评论民国的文章。一本书遇到这样的读者,才是最幸福的事。虽然没有钱老师那么深厚底蕴,更无法写出钱老师那么精彩的文章,但是看了这本书,还是有很大感想。

    虽然民国的那些人物,以前也多少了解一些,至少也混个耳熟,但是也仅仅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要是较真起来,还很难说准确了。在这本书里,却把这些人物几乎一网打尽,一个一个娓娓道来。如果说有人缺席,那么就是缺少了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一种是政治家,也许是这两类人太敏感,很多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吧。总之书里面的人物都是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明星。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如果说那个年代能够和民国相比,我想就只有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了。一个春秋孕育了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史,而一个民国,不知道要影响中国现代社会多少年。

    什么是民国风度,其实那个年月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风度,书里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很有性格的又风度的人。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就会让你侧目,你会找出很多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因为乱,所以具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自由,无论你是留辫子穿长袍,还是穿西服打领带,都会有人反对,同时也都会有人支持和赞美。于是各种文化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使劲发展,让你看得目不暇接,这就是民国的魅力所在吧。
  •     感谢徐百柯用独到的视角和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民国人物的不凡风度!每个逝去的人物背后都有闪光的魅力特点,对于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来说,这本记叙人物较为齐全,描写鲜活的书值得一看。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的是一种透过时间的历史凝重感,一种难以释怀的压抑。
  •     一向对民国这个时代有着一种莫名的排斥,纵然知道那个时代有才子佳人无数,却总是固执地避开有关这个时代的书籍、电视剧……后来,我才知道,自己不喜欢的不是民国,而是战争。在战乱的年代里,个体身陷于社会的洪流,再怎样挣扎、反抗都注定了结局的无望 。直到最近,看徐百柯的《民国那些人》(《民国风度》),才知道,那个时代,不止有动乱,还有勇气,还有不屈的风骨。书中提到,一位当代的大学生说:“我们这些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不会感应那些老先生的。”我不禁感到一丝悲凉,那些人,离我们是那样的近,而我们却一点点地远离他们。正如书中所写:“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那些人,是学者、文人,是外交家、政治家,是君子、狂士,他们在那个年代里,以一己之力,守护着一种文化,传承着一种精神,力挽国家民族于危亡。即便是失败了,也会留下希望的种子,鼓舞无数“后死者”奋力向前。那些人中,有我们所听闻过的,如冯友兰、顾维钧、梅贻琦、马寅初、陈望道、金岳霖、林庚……也有我们所应该知道的,吴组缃、蔡公时、傅斯年、何鲁、刘文典……他们应该被记住,而不是就这样被遗忘在历史深处!
  •     很喜欢民国的人物,那风骨我在生活中是找不着的。是做语文试卷的时候看到的,世上已无真狂人刘文典。潇洒,清傲,大爱啊!不过买了书发现最经典的也是这篇了。值得一看。O(∩_∩)O喜欢民国风度的童鞋们,
  •     《民国风度》初拿到手里看似是一本简单的书,其中的文章大多都是很短的,但认真翻阅过后会有另一种感觉,它不仅不简单而见异常的厚重,因为文章中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如果说有大师的话,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可以这样称呼。
    书中的主人公们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学者的集合,这些人所具有的个人魅力和一些特质可能会被很多人所推崇,而我并不认为他们是值得普遍推崇的。社会总是要进行分层的,也就是说社会这个范畴中总是存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群,而大学者、大教育家甚或是信念坚持的媒体人都可以成为精英,而在精英这一团体中也还是有不同的情况的比如说历史学家蒋廷黻的一句话我就很赞同“我国几千年来最无贡献的阶级是士大夫。我心发火的时候,不免要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鼓掌。”我想这句话很多读书人看到了都会很惊愕,之后就会怒目而视蒋廷黻,也就是说这本书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可能都会反感这句话。诚然,民国时期的大学者们曾经存在过,并且现在没有人敢于胆大狂妄到视其为无物,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影响过历史,由于他们的努力让很多问题得以解决,但是我亦认为这些值得尊敬的人有则有了,不宜广泛推广。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坚忍不拔的秉性,甚至有着固执、执拗的心理,这些特质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似乎很宝贵、很值得大家学习,想想看一个敢于坚持自己意见的人多么受人尊敬啊,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面子工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实际生活中需要的并非这种精神,而是实干家的精神。
    读书人免不了酸腐之气,如果说这群人里能够更加切合实际的人就是那群校长了,毕竟他们做事比做学问多。陈寅恪的学问做的好,很多人都清楚他可以说是中国的国宝级人物,但是他的做事实在不敢恭维,他直接改变的事情很少,如果说改变了什么也就是他的学生改变一些事情吧。季羡林先生对所谓后死者非常推崇,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后死者肩负着那些殉道者肩负的理想,但是我认为纯粹的学问是不能救世的,如果要改变这个世界就要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民国风度》的作者想告诉我们风骨和独立的精神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欠缺的,这一点我就非常认同在风骨和独立精神中我们能够找回自己的本源、自己的真实,有了这些东西作为个体而言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所谓的民国风度大概也就是这个了。
    《民国风度》是一本让人回忆的书,之前我已经接触过书中的一些大家了,但这本书让我加深了对这些人的认识,甚至还认识了一些“新人”,而其中杨荫榆的出现更让我欣喜,因为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人恐怕印象中的这个人只限于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里的那位邪恶的女校长,但实际上她确实因为爱国死于日本人的枪下。因此一些民国人物的形象并非我们之前了解的那样片面。总之对这些人我很矛盾,我作为个人来讲非常的佩服他们,但要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说他们这群人在任何时代都只能是少数,否则那样的时代也并非是一个值得期望的时代。
  •     高三的时候从黄同学桌子上捞过三本书看,这是其中一本。其实不只民国吧,现在也还是有这样的先生在,“狂简”二字,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     看过这本书好几篇书评,评价都很高,所以才买来一读。不得不说是一本好书。每篇文字并不太长,但篇篇入人心。那些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往事,让我们感慨万分,他们与现实中的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大不同。在当今的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他位的学识、品格、做事、为人,都让人欣赏和景仰。《民国风度》再现那些不该被忘的历史人物的精彩故事。
  •     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两个时代都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正因为这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时代特质,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曾经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徐百柯的《民国风度》以钩沉的方式,通过追忆梅贻琦、张伯苓、马相伯、许崇清等早已成为中国名校名片的一校之长,李济、叶企孙、丁文江、何廉等基础学科在中国的奠基者,张季莺、胡政之、张元济、王云五、徐伯昕等行业前辈,赵元任、张申府、卢作孚、曹聚仁、周太玄、丁西林等既可以叫天才的奇人,也可以叫奇人的天才,还有黄远生、方大曾、王小亭等不应被忘记但事实上已经被遗忘的人物。追忆民国那些人,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大师们的风骨与才华,感受到独特的民国风度与民国精神。与《民国那些人》相比,本书无论是序言中杜涌涛的《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还是钱理群的《谈谈“民国那些人”》;无论是延伸阅读的《大学氛围不存,大学精神焉附》和《过去的中学》,还是作为后记的《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这些新增的内容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民国精神。

    钱理群在《谈谈“民国那些人”》的演讲中,将民国精神总结为“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其实,从逻辑上进一步分析的话,有所担待和创造精神应该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必然结果,而“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任何一个有活力、有魅力、有创造力的时代所共有的特征。无论是先秦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中世纪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无论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民国时代,可以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历史使命有所不同而已。这不是宣扬什么“普世价值”,而是因为只有自由成为一种天赋的人权,人们才会放开的去思考,去创造,只有自由成为一种被普遍崇尚的精神,生活在这个自由国度里的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去爱国;只有真正的人格独立,人才能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智慧动物,而不是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只有人格独立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一个民族才能避免衰败甚至被淘汰的厄运。民国几十年,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可偏偏又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唯一的解释就是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加上“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这一普遍的价值所形成的“民国精神”所致。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让“民国热”再次升温。我们追忆民国那些人,重温民国历史,重拾民国精神是为了对抗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断裂、遮蔽与遗忘,让“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以此而论,徐百柯的《民国风度》 善莫大焉!
  •     和班里同学交换书看,我拿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换了这本书。有很多逸闻趣事,可以当小故事看看
  •     太浅了些
  •     非常精彩的书,虽然很多逸事都是以前所熟悉的,但徐百柯不是抖段子,而是着重挖掘民国文人背后的风骨风度。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的,欲罢不能。
  •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复杂的的社会,文化几乎是走入一个乱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反思,新的文化还没有建立,旧的文化也没有很好地继承,我们处于了一个茫然时期,那些在国难当头危机四伏的民国时期的文化名人们的学术精进、人格风骨,也就是我们可以最容易触摸也最容易寻找一些答案的所在。再不认真记取这些先贤大哲,真的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     这书就是简述了一些我们平时少听过的民国人物,篇幅太短,只能略读个大概,文字一般
  •     民国何以被当下人反复咀嚼,就是因为民国有咀嚼不完的味道,尤其是民国那帮“知识人”,风骨、学养、识见,远比我们当下人强多了。观身边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功利者多,超功利者少,“内涵”“风度”什么的也只能适用于民国了。所以,本书以醒目的“民国风度”四字来诠释本书的正名《民国那些人》,是否还含有别的寓意?
    余很少读书,只是偶然念资中筠的《一代风骨今何在》文,才知道有《民国那些人》的。资中筠对这本书的评价很不错,由此,她说作者“年龄不满三十,出校门不久,可以算是‘初出茅庐’,而书中所表现的识见、用心、沧桑感和文字修养却大异于当代同龄人。”的确,作者徐百柯以他的见识和文笔为大家了解民国那些人,提供了方便。我们要向那些人致敬啊!
  •     南渡北归回来再看民国风度就只是走马观花般的浮光一现,短短几千字甚至几百字就想将这批大师展现,只会像条目一样平庸不堪。也许作者的本意只是展现风度,可是每个人的风度不是那么一两件事能讲的透彻的。光看刘文典,就呵呵呵了
  •     没错,士的精神!大师们的过人才华与智慧、不屈不挠的品行、为国捐躯的精神都让吾辈钦佩。前人榜样,吾辈自当砥砺前行!
  •     
    说实话,中青报我只看冰点周刊,而钩沉是我最喜欢的专栏。喜欢徐百柯的文字,虽然每个人只有两三千字,但他们的影子却都跃然纸上,高大、傲骨临风。能用短短这些字,就把一个人物的内核表现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徐百柯做到了,而且很精彩。《民国风度》唤醒了那些在大众的记忆中正要缓慢消逝的人物。
  •     对于历史书籍,很多人都喜欢诸如汉唐、明清等盛世大一统的朝代。喜欢那个朝代的风俗民情,都会梦想着有朝一日真的可以穿越。但是,说到刚刚过去百年的民国史,相信很多人都会破口大骂,或者不断摇头叹息。只因我们看到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我们从来都不愿去承担苦难,更何况,这是一个民族的苦难。

    然而,时势造英雄,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印记留下,这些印记或者是我们道听途说得来的,或者是亲身经历,但对于我们年轻一代人来说,或者更多的是从书本上得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所应肩负的责任,生于民国那个年代的人,注定了要承受民族的苦难,注定了要为国家的兴衰高声呐喊,注定了要与一切权贵势不两立,或者沆瀣一气,一切都在历史的纵轴上发展着,一切都是注定了的。

    文人爱国,自有一番热情和愤懑满贮于胸中,或者一支如椽大笔书写民族历史,一写三叹;或者一腔热血抛洒疆场,杀敌卫国;又或者站立于高校讲堂义愤填膺,抨击时弊。总之,这是一群民族的卫士,这是一群国家的栋梁。在民族大义面前,他们毅然会放下个人恩怨,投入爱国怀抱,为社会安定,百姓安康谋福祉。

    当一切归于平静,这文人相轻的一股子醋劲儿便占了上风。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一车,彼此虽没有刀枪往来,一支笔却能顶三千将士。彼此之间的友谊、恩怨、瓜葛、芥蒂由此而生,圆圆满满地组成了一幅画,留待后人欣赏品评。这是一笔财富,那些灵光闪现的瞬间,那些啼笑皆非的段子,那些真假难辨的传说,那些闪闪发光的文字,无不记录着每一个曾经鲜活过的生命,每一个曾经发过光和热的个体?而这些却又构成了我们今天能得以看到和想到的民国的那一代人,那一个世纪的历史。

    如果说文字还不能让我们最真切地出没那段逝去的历史,那么最好的感知方式莫过于照片了,看着那些黑白模糊的照片,看着那些熟悉的身影。胡适、梁思成、黄侃、刘文典、徐志摩、梅贻琦、季羡林。。。。。。这些陌生却又熟悉的名字就无端地跳了出来,挡也挡不住。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有大师的时代。然而,今天我们却没有大师。

    多年过后,很多历史书上看不到的背后故事被挖掘出来,我们惊喜于那是个既战乱不断却是可以一睹大师风采的时代,那个时代出生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沧桑和悲凉,这沧桑和悲凉是对生存环境的不满,也是对壮志难酬的慨叹,更是对生不逢时的叹息。儿女情长,英雄命短。很多大师在还来不及留下什么的时候就随着那个时代的消失而成为了尘埃。那些得以继续前行的人便成了“后死者”,他们肩负了逝去人的重托,肩负了时代赋予的使命,肩负了整个民族的苦难兴衰。。。。。他们肩负了太多,这是民国人独有的风度。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说话的人早已作古,这话却仍在耳边萦绕,其音不绝。现如今,又有多少大师呢?纵有大师,这其中真正求知者几何?为家国、个体价值奔走呼号者几何?袁世凯年轻时空有一番报国志,却报国无门,流落烟花巷中,曾对一沦落风尘的歌妓吟哦:“商服飘零,一曲琵笆知己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怀多。”这民国的风度,这民国的人,又何止是知己少呢?又何止是感怀多呢?这重量,当今之人,谁又能承受得了呢?
  •     
    工作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也许是没有很完整一个时间去好好品读一本书吧。正在感叹之时,就发现了这本《民国风度》。它的每个人物的篇幅不长,只有千余字,这非常适合我。于是,在茶余饭后,我就会拿起它,去回忆民国的那些人,去感受那份历史的沉甸。在一次次的阅读中,那些老人们的背影越发的让人唏嘘,有晃若隔世之感,“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有几人真正在乎或珍惜这些财富,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呢?这真属于小众的人物么?非常棒的一本书,一本可以反复阅读的书。期待读到徐百柯更多的作品。
  •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
    他们那样的想着,那样的活着。
    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
    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
    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若隔世。
    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一声浩叹,道尽了多少年的遗憾,无奈与寂寞。这个时代,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徐百柯用不过千字的篇幅,从故纸堆中挖掘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读起来就仿佛大师就在我们身边:一言一行,或慷慨激昂,或谆谆教诲,或特立独行,或温文尔雅,或风度翩翩,或不拘一格,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都不失风骨······,,千言万语都汇成了那一句:士不可以不弘毅,或士不可夺其志。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在守着。
    我们的时代,还有多少敢自称“士”的人,更多的许都变成了“仕”吧,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时代,却看似那么遥远。
    大师远去,还有大师吗?!
  •     八十来个人物只混个“耳熟”,很多叙述更像轶事并不深入,毕竟短;但比《南渡北归》好读些,还是因为短。有时想想并非如今缺少大师,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太过安逸了。
  •     民国的全称是指中华民国。根据史书查询,它具体包括的时间范围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众所周知,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如此的年代之下,中国自然诞生了不少那一时代的特殊人物。尽管这已然成为了一段过去的历史,但是现今的我们依旧怀着某种特殊的心情去跟随这些特殊人物的足迹,共同找寻那段永远篆刻于中国史书的难忘过去----

    翻开颇有那个年代气息的《民国风度》一书,我们可以直接一睹那个年代的岁月征程。牛皮纸色泽的封面打开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岁月;陈旧的黑白相片记录了那一时代的民国人士;客观纪实的文字记录下了那一时期的史实。一如本书的封面文字:“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见。”一个时代的氛围影响和造就了那一时期的人物。正可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而在《民国风度》中,我们可以深入民国的天地去深入领略与了解这些民国的人们。

    读着这本书,我们可以远离喧嚣忙碌的城市,沉浸入民国那段尘封已经的沧桑岁月。事实上,书中的序言明确揭示了作者著书的目的。因为危难之下显本色;因为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承担着精神坚守;因为他们的努力,推动那段岁月中国的前行。聆听他们的心声,我们观望着今日的繁荣与昌盛;分享他们的努力,我们展望未来的美好与前程。风度翩翩的民国知识分子顺应着历史潮流发展的趋势。在作者字里行间的深度描述中,我们时刻可以通过这本书见证这那个年代那批民国人士的所思,所想,所为。因此,及至书中的各个板块,我们都可以欣赏到他们的才情,领悟到他们的学识,感悟到新旧的交融。不同于以往介绍人物的书籍,《民国风度》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选择范围圈定为了知识分子;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人物传记,《民国风度》对于全文的内容定位扩大到了一个广义的定义。人物不是单一的人物,人物有着诸多的版块设置。六大篇章中让我们领略到了那时代的那群人。一抹背影,悠悠水长;明月独举,气节长存;一校之长,今安在;前辈已逝,不可追;真名士自风流;背影渐远犹低徊。而在书的尾声中,作者巧妙地备注上了延伸阅读和后记。更让读者可以详尽地一睹人物背后的史实和时代背景。而书中对于每个人物的描述,又是穿插着他们当时的个人照,生活照,题词照等等。让我们对于某个民国人物的了解直接从抽象的名词上升到了形象的直观认识。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所在。

    阅读着《民国风度》,你我徜徉在那个时代的历史之旅;欣赏着书中的人物,你我沉浸在那个时代的陈年往事。一个时代的人们推动着那一年代的历史;一个时代的岁月激发着那一代人们前行的脚步。唤醒那段消逝的历史,追忆那个年代的民国人士,你我或许对于民国又有了一个更深刻的感知与领悟。风度由此而生,民国由此载入史册。而现今的我们也时刻于《民国风度》一书中得到感悟。
  •     回忆一段历史,追寻一种精神。
  •     可能全书最好看的就是钱理群的北大演讲
  •     钱理群的演讲确实震撼人心,能真实的感受民国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承担,对文化的传承,对知识的执着。书中能让我感受到震撼的地方确实不多,有好多篇幅就像列清单一样。当然,这些人都是时代的佼佼者,也不必妄自菲薄!
  •     追忆民国那些人,重温民国历史,重拾民国精神是为了对抗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断裂、遮蔽与遗忘,让“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以此而论,徐百柯的《民国风度》 善莫大焉!
  •     有一段时间了,看了大概一半,书中人物大多陌生,应该是那些如电影幕后工作者类的人物,这些人在那个时代的某个角落默默付出着,被历史的尘埃覆盖了,不过还好有人记得他们,述说着他们的故事。
  •     
    我即将小学毕业,对于历史,对于历史上的人物,我非常感兴趣。但学习压力很大,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完整地去了解所有历史人物。在书店看到这本《民国风度》就喜欢上了,每个人物的篇幅都不长,而这种长度,正是我目前阶段所需要的。可以说每篇都是一个人物的精神聚焦点,篇篇精彩,很受益。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也希望读到更多这样的书。
  •     有些人有些事儿应该被拾起,来治愈这个轻浮夸张的世界。
  •     展开《民国风度》这本书,扑面而来的便是磊落之气息。手指划过目录中诸多姓名:李济、冯友兰、傅斯年、刘文典……便仿若那个时代的坐标与此时重叠了一般,一应世上最深切的赞美,都在唇舌之间呼之欲出。然而毕竟仍旧无语。民国风度可以观瞻,大师的韵致却被断了层。最少在此时此刻,人们尚未想起将它重新拾捡以供传承。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民国时代的学者们,在战火之流离、文化之碰撞、生死之须臾中,以其高度的使命感,接过了维新的火种。代表革新前奏曲的新文化运动,以及继起的代表新民主主义之开端的五四运动,其帷幕皆是由这些学者揭开。当民族危难之际,是知识分子以如利箭之思想,以如椽之笔,向旧有的陈腐观念与黑暗政治击起鼙鼓。

    敢于担当,佑我中华的表现,不仅在于开拓,还在于持守。陈垣先生于北平沦陷时期对启功先生说:“一个民族的消亡,从民族文化开始,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的民族文化,把这个继承下去”。四大文明发源地,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一如春梦,余痕轻浅。唯有中国,历夏商周汉,经唐宋元明,疆域与统治者的身份或有改变,文化却在知识分子的手中一脉相连。这使得中华民族在危难间自然而然有种向心力、荣誉感、责任感。

    书中所述人物,由学术分,有治化学、地质、文学、物理等。由政治分,有亲共派、亲国派、中立派等。由行政职务划分,有外交官、处长、局长、校长等。由性格分,有沉稳、憨厚、果断、优柔等。但这些在书中的体现,千红百紫,只为汇聚成“风度”一词。作者在书中写: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所谓风度,由个体来说是器量、仪姿,由总体来说,恰是精神、传统与风骨。

    有些人物如逻辑学家金岳霖、翻译家施蛰存,并未因如电如露的时光而被人们彻底抹杀于脑海。有些人物如战地记者方大曾,甚而做过清华校长的周诒春,却被隔阻在记忆之外。尤其方大曾,这位年轻的勇士,假若书中不言及他,读者们绝大多数都不会知道,曾有一个人奔赴前线,在雄雄战火中不顾生命、奔走穿梭,将真实的战争展现在世人面前。方大曾于25岁之时失踪,对一个战地记者来说,失踪就意味着死亡。而求仁得仁,斯有何怨。

    冯友兰所作《中国哲学简史》,及至现在,也是诸多读书人必读书籍之一。一九三九年前后,陈立夫训令要求统一全国院校教材,举行统一考试,冯友兰其时在西南联大,执笔撰文以拒此令,写:一切设施均有成规,行之多年,纵不敢谓为极有成绩,亦可谓为当无流弊,似不必轻易更张。全文览罢,只觉一股雄气由心底而生。知识分子的尊严、对学术自由的追求、对学生负责的心态,于此文中浩浩荡荡汹涌奔流,宁不使读者生王恭“痛饮酒、熟读《离骚》”之情。

    《京报》创始人、记者邵飘萍,敢忤张作霖之意;政论家、记者林白水,敢逆张宗昌之心。两人名字,取一萍一水,为萍水相逢。泉下有知,相聚一处,怕是还要对这些军阀十分大嘲,一并吟咏“去留肝胆两昆仑”之句。北大校长马寅初于全国各地批判其《新人口论》时,以一句“因为我的理论有相当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只得拒绝检讨”来回应外界。

    还有蒋天枢类似程门立雪之事,杨廷宝就餐时以尺量桌椅之行,蒋百里向陆军部请求拨款未果而拨枪自尽以期办学款项能足之为。书中太多事例,每一条事例,在当时来看平常的很,现在却足令人惊心动魄。

    之所以惊心动魄,不仅仅来自于那个年代中的人,他们对学术的痴诚,对自由的向往,对国家与民族的忧戚,对自我的负责。还来自于,在这个年代,他们曾具有的优良品德、伟大的操守,已然流为传奇秩事。它们不再真切的出现在当代人身上,这也是作者之所以说“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的原因。

    目前有些小学开始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要求学生购买《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论语》等书籍。学生负责每日背诵;老师负责检查背诵结果,但不负责讲解。中学始,少年人当有的英气在成绩面前垂下头去,为着理想的目标,一切皆给书本让路。至大学,几乎被耗光的学习热情,终于不能重新恢复,就此嘻笑打闹,至毕业而终。纵观这一过程,仿若是制造机器人的过程。每个人在教育里面滚一滚,只为沾上或多或少的知识,以备走上社会时先有一份求职谋生的资本。

    我在书的内页中写:之子于归,风度依旧。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那个时间上并不遥远,而思想上却隔着丘壑的年代,是否能够重来。韩愈所作《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除了沾一点知识之外,师者能否重拾道、业、惑的旗帜,引领学子趋向积极的心态与完美的道德。不带着功利色彩,只是本着经世济民、成就自我的理想,能否重新于人们心底蔓延。——这皆是这本书所派生出来的问题。钱理群在《再版代序》中,以谈谈“民国那些人”为标题,分条列项对书中人物所代表的普遍意义与意义的断层、意义如何再现进行了品评。但愿这本书、这些品评的字句,能够给读书人内心砸进一颗石子。但愿这颗石子所泛起的涟漪越来越大。但愿中国学者开始真正着力于治学、教育,而不是为个人名誉地位金钱奔走。但愿因人施教。但愿每个人在社会行为中都持守道德。但愿没有绿领巾,不再出现救人反被诬的事件。

    但愿罢了。
  •     
    徐百柯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上的“钩沉”再次整理出版了。在豆瓣上看到那本《民国那些人》,评价非常地高,正在筹划自己也买一本时,就听到这本书再版新书的喜讯。新书的书名叫《民国风度》,我个人也更喜欢这个书名。书很快就拿到了。虽然每篇只有千言,了了数语,但却真实地勾勒出一个个已成为历史的现代史上的个性独特、风骨长存的人物,并使那一个个本已扫地清、渐渐被遗忘的大师们的背影又再一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使人怅惘、悲切、悸动、感动不已。
  •     我的高考作文素材库哈哈
  •     “曾经在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时间上他们其实离我们很近……”,多么伤感的话语啊。 对于那样一个时代,那样的一群人,有多少人又真正了解他们呢?感谢徐百柯,帮助我们去了解和欣赏他们,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过往的历史,过往的人,都应该长存于后代人的记忆中。
  •     《民国风度》,煞是好看,如此精约的文字,勾勒民国文坛那些渐行渐远的背影,像回放的一个个电影短片,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属于文人的辉煌,激发我们对于知识分子的期待与想象。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本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
  •     过于简短,不能体现风度。不过钱老师的序振聋发聩。
  •     那些先生们,可爱。
  •     晨宝语文老师推荐读的一本书,其实更适合成年人阅读,了解一些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才气和性情。
  •     这里有让人慨叹“世上已无真狂徒”的刘文典,有“中西合璧真君子”的梅贻琦、“刚正不阿真书生”的傅斯年以及“真名士自风流”的何鲁等等,数数这七八十人,或狷狂或痴迷或风雅或硬朗,风云际会不让后汉三国,风神俊朗堪比魏晋人物。通过“钩沉”,还使司徒雷登、陈西滢、杨荫榆等趴在毛选、鲁著注释里的人也“立体”起来,这些人物也不应只是一个个“普通名词”,他们的履历、各自的面目和性情原是十分多彩的。“钩沉”钩起了好多沉甸甸的人物,让那些曾经“找不到真实面貌”的人变得清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