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561348864
作者:韩单
页数:272页页

章节摘录

  君不君,臣不臣  引  优胜劣汰,是这个时代的规则,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人,才有资格继续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谁是凶手    时间:公元前497年  地点:晋国邯郸  就在不久前,邯郸城的最高行政长官——邯郸大夫赵午接到一份命令,这份命令是晋国六卿家之一的赵氏宗主赵鞅发出的。内容很简单,赵鞅要求将居住在邯郸城内的五百户居民迁到晋阳居住。  问题就出在这儿,作为赵氏家族的一个分支,赵午有义务服从家族大宗主的命令,关键是这五百户人不一般,这可是卫国人啊。  在战国有抵押人质的习惯,三年前,卫国与晋国开战,赵鞅带兵打败卫国,卫国抵押给赵鞅五百户人质求和。当时,赵鞅将这五百户人就近安置在邯郸居住,一来邯郸距离卫国较近,人质在手可避免卫国再打什么别的主意;二来是人口太多,别的地方也不好一下安排这么多人进去。  三年后情况突变,赵氏倾力营建的大后方晋阳城宣告竣工,赵鞅急需往城中充实人口,所以想起了这些人质。  邯郸大夫赵午当时也没多想,这五百户人口本就是赵鞅打仗得来的,只是暂住在邯郸,如今还就还了,赵午痛快地答应了赵鞅归还人质的要求。待赵午回到家后,同父兄一商量,越来越感觉这事不对劲儿。邯郸紧邻卫国,假使将人质送往远在太行山另一侧的晋阳,山这边的邯郸就危险了,手里没有了这些人作为抵押,卫国的进攻将肆无忌惮。  经过仔细商量,赵午做出了这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进攻齐国。  赵午的用意是好的,如果偷袭齐国得手,抢他五百户居民来向赵鞅交差。然而正是这一错误决定断送了赵午的小命。  原因是齐国太强大了,仅凭邯郸这一座城市是很难动得了的,早晚都要晋国出面给你圆场,你欠下的债也很有可能由赵鞅来埋单。  而在赵鞅这边,赵鞅左等右盼仍见不到人质的影子,却等来了赵午进攻齐国的消息。赵鞅愤怒了,干脆杀掉了赵午。没想到正是赵鞅这一轻率的举动,引发了晋国内部长达八年的内乱。  赵午的名字确切一点说应该称做“邯郸午”,早在赵午爷爷那一辈起,就已经脱离了赵氏宗族,独立成为邯郸氏。从法律上讲,邯郸氏和赵氏已经不是一家人了,赵午完全有理由拒绝赵鞅的命令。但从血缘关系上讲,两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赵鞅出于一时愤怒,以赵氏大宗主的身份杀掉赵午时,自我感觉理所应当。  但有一个人不那么认为,这就是赵午的儿子赵稷。你杀了人家的父亲,人家儿子完全有理由恨你,也有充足的理由为父报仇。随后赵稷宣布邯郸起义,锋芒直指晋国六卿之一的赵氏。  事情有些麻烦,虽然邯郸大夫是赵午,但是邯郸城不是赵午的,那是晋国的城邑。赵午死后,他的儿子赵稷却宣布邯郸起义了,那不是向整个国家叫板吗?国君完全有理由派人干掉你。  事实上晋国国君也是这么做的。这个国家好歹名义上还是属于国君的,你说起义就起义啊?赵稷刚刚宣布起义,国君立马就调集人手平叛。在赵家的支持下,一支平叛军队开往邯郸,然而邯郸并不是此次战役的主战场。  如果事情进行顺利的话,这支代表正义的军队很快就能平定叛乱,然后凯旋归来,晋国还是晋国,赵鞅还是赵鞅。可是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时时刻刻都会发生意外,这次的意外实在是情理之中的。  赵鞅忽视了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晋国不是“赵国”,在晋国说话算数的不是赵鞅,当然也不是国君。晋国权力一分为六,智、赵、韩、魏、范、中行。有什么事儿大家商量着来,如果你一定要出头,那你一定会碰头。  赵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后还有两座大靠山——晋国六卿之二的范氏和中行氏,有这两家在,他们是不会让赵午白白死掉的,当然了,他们也不喜欢看着赵鞅扬扬得意的样子。  赵午虽然和赵氏同宗,但已经出了五服,属于那种八杆子兴许能打得着的亲戚。话说回来,赵午和范氏的关系就不一般了,赵午的亲娘舅就是范氏的现任老大,而范氏和中行氏又是儿女亲家,你想想人家这样子的关系,能够坐视不顾吗?  当然是不能的,之所以眼看着平叛的军队都开到邯郸城下了,范氏和中行氏还迟迟地不肯动手,那是因为他们在做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他们要让国君弄明白一个问题,这场战争,谁才是真正的祸首,晋国的法律条文明明白白地写着:始祸者死。这话还算不算数了?  说到底还是范氏和中行氏老到一些,即使要置赵鞅于死地也要给其安插一个合适的罪名,这样杀他也是名正言顺的。在两家的强压之下,晋国国君态度发生转变,宣布赵鞅处死赵午是不合法的。这样,错在赵鞅身上,范氏和中行氏就可以冠冕堂皇地攻打赵鞅了。  经过范氏和中行氏的不断努力,赵鞅的行为终于被做了定性,不要太麻烦,三个字足以置赵鞅于死地:始祸者。  是的,首先挑起动乱的是赵鞅,人家赵午怎么也算是个大夫,属于国家的高级干部,赵鞅未经请示私自杀害国家干部,从而引起国家内部动荡,这件事儿要赵鞅负全责一点都不冤。  有了舆论的导向和国君的声援,范氏和中行氏放开了手脚攻打赵氏家族。  赵氏家族提前得到消息,说范氏和中行氏谋划攻打赵氏,赵氏第一谋臣董安于建议赵鞅提前采取行动,以备不测。赵鞅却表现得很乐观,天真地对董安于讲起了晋国的法律条文,晋国法律规定谁先动手就是死罪,赵鞅因此判定范氏和中行氏是不敢先动手的。但赵鞅没想到的是,范氏和中行氏已经将“始祸者”的罪名安在了他的身上,还取得了国君的支持。  赵鞅认定了自己杀死赵午是处理族内部矛盾,不构成“始祸”,他让国君也这么认为,因此当赵稷叛乱时,国君下令平叛。  后来在范氏和中行氏的强压下,国君改变了主意,赵鞅杀死赵午的事情升级成为国事,属于非法,符合“始祸者”的标准。看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人嘴两张皮,事情摆在那里,看你怎么说了,国君说你是什么你就是什么。  既然国君已认定了赵鞅是“始祸者”,那么范氏和中行氏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出兵攻打赵氏了。  范氏、中行氏VS赵氏,实力二比一,按照以往的经验,赵氏很有可能提前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是这样,今天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姓赵的子孙后代了。  ◎赵氏的稻草  意外,这个世界总有意外,各种各样的意外,这是个精彩的世界。  范氏和中行氏在政治上取得国君的支持,在法律上认定了赵鞅是“始祸者”,军事实力上以二敌一,可谓算尽了机关,占尽了优势。  人算不如天算,范氏和中行氏两家算尽了机关却还是失算了。正如同赵鞅犯的错误一样,范氏和中行氏犯了同样的错误,赵鞅在处死邯郸午的时候忽略了邯郸午背后的另外二卿,而范氏和中行氏攻打赵鞅的时候同样忽视了晋国剩下的三卿——智氏、魏氏、韩氏。  这就像一场拔河比赛,范氏和中行氏扯着绳子的一头儿,另一头儿是孤孤单单的赵氏,眼看着就要把赵氏一家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了,没想到竟有人在赵氏背后抓住了绳子。  范氏和中行氏发兵攻打赵鞅,战争首先在晋国首都开幕,随后赵鞅不支,退守晋阳。范氏和中行氏随后赶上,发兵围困晋阳。晋阳,就是此次战役最主要的战场。  早在很多年前,赵鞅就派出手下最得意的谋臣董安于大规模地修筑晋阳城防,使之真正地变成金城汤池,成为赵氏最坚固的大后方。事实证明,晋阳经受住了考验,二家围城年余,始终攻克不下,千里之外的其他几家也没闲着,他们不喜欢看着范氏和中行氏二家坐大而不管,他们也想做一回锄强扶弱的善事,有意思的是他们同范氏和中行氏一样,在争取一个动手的理由。  晋国国君是住在晋国的首都绛的,而战争的主战场在百里之外的晋阳,这里面就有点故事了。赵鞅退守百里之外,范氏和中行氏追到百里之外,双方激战正酣,却把一个人漏了出来。这个人虽无权无势却很有用,这就是晋定公。  智、魏、韩三家达成救赵的协议,向国君摊牌。面对两家的压力尚且不能承受,这次一下来了三家,晋定公快疯了,这年头做个国君其实挺难的。  智砾出任谈判代表,向晋定公建议,一定要把赵、范、中行氏三家一起定为“始祸者”,都是叛乱分子,一起收拾了算了。而晋定公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吧。  有了出师之名,这次三家还多了个心眼,簇拥着国君一起去讨伐叛乱了。  范氏和中行氏本来是取得了国君的支持,名正言顺地去讨伐叛乱分子赵鞅,这倒好,仗还没有打完,国君就变卦了,自己反而被打成了叛乱分子,这种心理落差太大了。晋阳城防坚固,好久没攻下来,现在背后又有来添乱的,范氏和中行氏打仗打昏了头,居然发兵进攻晋定公。  在晋国,你做什么都可以原谅,唯一不能的是对国君无礼,人家国君再无权,再无兵,始终是一国之君,代表舆论的导向。范氏和中行氏发兵进攻了晋定公之后,再想在晋国立足,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晋国这个山头注定要有两只老虎提前离开,范氏和中行氏是执意要走了。  本来六卿你打我我打你,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国君只是个观望者,不小心被人拉了进来,那也是被迫的,无论是谁都没有理由进攻国君,如果你做了,那就是叛乱!  拔河比赛,实力对比四比二,舆论一直倒向智、赵、韩、魏这一方,所以范氏和中行氏败了,败得还很狼狈。范氏和中行氏失败后只有逃亡,渐渐地退出了这场只能输不能赢的比赛。  赵氏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教训,从阴影中走出,麻烦随之而来。  智氏早就为此次事件定性了,赵、范、中行氏都是这次内乱的“始祸者”,现在范氏和中行氏败了,跑了,并且付出代价了,赵氏也总得表示一下吧。  智氏家族一定要追究赵氏发难的责任,赵鞅比较犯难。  其实智砾并不想要赵鞅的命,他只是不想再在人间看到董安于了。书中说是因为董安于和智砾的谋臣梁婴父有过节,其实我更愿意相信的是,智砾看到了董安于的可怕。  董安于,传说是秉笔直书赵盾弑君的董狐的后人。作为赵氏家族的首席谋臣,董安于对赵氏功不可没,董安于为赵氏出了好多主意,晋阳城也是董安于主持修建的,在日常的生活中,董安于的精细程度也不亚于赵鞅的保姆。关于这点,曾有两个故事:  一天,赵鞅从晋阳前往邯郸,走着走着忽然不见了董安于,于是下令停车。拉车的人问道:“为什么停下来呢?”  赵鞅说:“董安于掉队了,我等等他。”  拉车人说道:“您的一举一动都是三军的大事,怎么能因为一个人而停下来呢?”  于是赵鞅下令继续前进,但刚走了不久又停了下来,拉车人准备上前再次劝谏时,却看见董安于赶了上来。  赵鞅和董安于两个人边走边谈,赵鞅突然惊道:“哎呀,我忘了安排人把秦晋交界的路口堵上了。”  董安于回答道:“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说道:“我忘了让人把府中的珍宝拉上了。”  董安于回答道:“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说道:“行人(外交官)烛过年纪大了,凡他说的话无不为晋国人所学习和效仿,我走得匆忙,忘了向他辞行并聘问了。”  董安于回答道:“这正是我行军落后的原因。”  赵鞅说道:“那咱们继续赶路吧!”  另一个故事是:  董安于曾担任赵氏的采邑上地的长官,赴任途中经过山区,看见一道深涧,两边石岸陡峭,如同刀削,险峻无比,就询问当地人:“这条涧有人下去过吗?”  “没有。”  “有没有不懂事的小孩或者痴聋狂悖的人下去过?”  “没有。”  “有没有牛马犬猪下去过呢?”  “没有。”  董安于喟然叹息,“我知道怎样去治理上地了。如果我的执法决不宽赦,犯了法就像掉进这道山涧一样必死无疑,那样就再没人敢于犯法了,怎么可能治理不好呢?”  看完以上故事,大家都能得出结论,作为赵氏的谋臣,董安于执法严明,心细如发,实在是赵氏的股肱,而智砾就是瞅准了这一点,要置此人于死地,并且给赵鞅下达了最后通牒,一定要按照晋国的法律惩办始祸者董安于。  让赵鞅对董安于下手,他是做不到的,问题是一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关键时刻董安于再一次挽救了这场危机。董安于自缢而亡,死后被陈尸晋阳示众,赵鞅通知智砾,说始祸者董安于已死。  此后,董安于的灵位被供奉在赵氏宗庙,世代享受祭祀。  随着董安于的逝去,赵氏将一场危机消于无形,成功地保住了自家在晋国的一席之地,而范氏和中行氏却永远地不能回来了。从此以后,晋国的这座山头上只有四卿——智、赵、韩、魏。  ◎智慧与美丽并重  一场战争结束了,另一场战争开始了,如果你问我什么是战国,我只能这么回答:这是一个男人们斗智斗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如果一个人被无情地淘汰掉,不是因为他笨,或许是因为他不聪明,不够聪明,不是很聪明,没有比别人聪明……只是,这个时代的聪明人太多了。  当你意识到自己不够聪明就会被人像杀猪一样杀掉的话,我相信,你会变得聪明起来的,这就是丛林法则。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自以为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一个人,他有一个代表聪明的姓氏——智;他有一个代表美丽的名字——瑶。  范氏和中行氏退出历史舞台后,晋国一分为六变成了一分为四,其中以智氏实力最为雄厚。  时光流转,五十年转瞬即逝。  五十年前,晋阳城那场战争决定了赵氏的命运,赵氏一家人躲在坚城内躲避了灭族的灾难,等来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五十年后,笼罩在晋阳城上空的阴影仍未散去,战争的恶魔再一次光顾了这座城市,晋阳城自建成以来将受到最为严峻的考验,因为他们这次面对的敌人是智瑶。  智瑶,智砾的孙子,以其优秀的才能无可争议地成为智氏家族的继承人。智砾死后,他的儿子智申成为家族老大,智申退休前,选择智瑶作为接班人。智瑶的优秀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智申选择智瑶作为继承人的时候,中间还出了个小插曲。智氏家族的智果举双手反对智瑶担任家族老大,并且断言道,如果立智瑶为接班人,智氏一族必定毁灭在其手中。  智果敢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他的理由很简单:  智瑶有很多的优点,具体说来分为五点:  NO.1:美须髯长大。(身材高大,长着漂亮的胡须)  NO.2:射御足力。(力气大,善于驾车和射箭)  NO.3:伎艺毕给。(多才多艺)  NO.4:巧文辩慧。(聪明,擅长辩论)  NO.5:强毅果敢。  说到这儿,智果又列出了智瑶的缺点:贪婪和残暴,一个人像智瑶这样优秀,难免遭人嫉妒,再加上智瑶本身的缺点,这样就很难让别人容得下他,所以他坚持不让智瑶成为继承人。  智申发话,反对无效。  就这样,智瑶成为了智氏家族的新任大哥,智果则到户籍办改了户口,从此脱离智氏家族,改姓辅氏。事实证明智果是对的。若干年后,智氏一族惨遭灭门,改换门庭的辅果却安然无恙。那是后话,先不提,一起来看看智瑶先生前半生的辉煌。  相对于动手,智瑶是个喜欢动脑子的人,所以智瑶是个聪明的人。这种聪明在战争中具体表现为智瑶很少去使用蛮力,如果能够用最简单的办法取得战争的胜利,何必费许多周折。  智瑶谋划攻打卫国,部队都集结完毕了,智瑶却给了大家一个惊喜。按照从前的经验,晋国收拾卫国这样的三流小国根本就不用考虑的,军队集结完毕就上呗。但是作为一个聪明人,智瑶是不会那样蛮干的,你那样大张旗鼓地调集部队,人家卫国得到消息早就准备好防御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智瑶他可不干。  打仗这个事情最好不要声张,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在军队集结完毕之后,智瑶派人给卫国国君送去一份礼物:四匹良马和一块玉璧。这可把卫国国君乐坏了,能够收到晋国上卿送来的礼物,多有面子,卫国国君特意举办了一个宴会以示庆祝,群臣都来庆贺,唯有一个人面带愁容,这个人名叫南文子。  卫国国君不高兴了,说:“大家都在高兴,南文子你为什么这么痛苦呢,难道你不替寡人感到骄傲吗?”  南文子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晋国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无缘无故地给我们一个小国送什么礼物,这个事情不符合常理啊,我们还是提高警惕吧!”  卫国国君通报边防提高警惕,进入备战状态,果然发现智瑶已率大军压境。智瑶见卫国早有防备,于是取消了此次计划。  小的计划取消了,大的战争方向不能改变,智瑶的攻击目标还是卫国,一计不成,再来一计。  智瑶驱逐自己的儿子智颜,智颜带领军队投奔卫国而来。这一次识破计谋的还是南文子,他对国君讲道:“智瑶的儿子智颜是好人啊,并没有什么过错,无缘无故遭驱逐,这事情蹊跷,不可不防。如果智颜带来的车辆超过五乘,千万不要放他进来。”这样,智瑶的计划再次破产。  智瑶计划破产后对卫国失去了耐心,于是他直接派兵强攻了。事实上,对付这样的小国根本不需要什么阴谋诡计,打就是了。  看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山有一个名叫夙繇的属国,成为智瑶的预定攻击目标,只是苦于道路崎岖,不好行军。这当然难不倒智大哥,经过一番思考,智瑶命人在晋国为夙繇铸造了一口大钟,钟的口径,恰巧是一辆战车的两轨那么宽。  大钟铸好,智瑶命人通知夙繇国君前来接收礼物。夙繇国君大为高兴,立刻命人沿途平整道路,准备将这口大钟运回国内。  等到道路修好,大钟运回来了,智瑶的大军也开过来了。  智瑶笑了,“我的神啊,没文化,真可怕!”  这样看来,果然送钟(终)给别人不是什么好事。  通过以上事例不难得出结论,智瑶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做许多事情都是没有事物可参照的,许多问题都要自己动脑筋去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了不起,第一个动脑筋的人同样是值得称赞的。  智瑶很聪明,谁得罪了智瑶,或者是被智瑶盯上了,这个人一定倒霉。很伤感,我们下一位出场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被智瑶盯上了的人,一个倒霉蛋,一个总是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太好的人。这个人并不能算做聪明人,我把他归入另一类的人群里,这群人称做有智商的人。  有时候,聪明人聪明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完全变作另一种形式,正所谓物极必反。这个时代并不只有一个聪明绝顶的智瑶,造物主还创造了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不巧的是,这个人偏偏出生在晋国,和智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这个人将是智氏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是赵氏的老大,赵鞅的儿子——赵无恤(又称赵襄子)。

前言

  引  战国就是一场游戏  ——如果你是学生,翻翻战国,看看苏秦。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熬夜读书,累了、困了、倦了、不耐烦了怎么办?把头发吊在房梁上,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随着学习成绩的上升,苏秦的头发越来越少,走路也是越来越不稳当,他是为了什么?  两个字,理想。  一个男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如果你已经参加工作,翻翻战国,看看张仪。  张仪,魏国平民,然而中国语言艺术在其口中被发挥到了极致。  在楚国,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张仪先生只用了几句话;  在秦国,从平民百姓到官居丞相,张仪先生也只用了几句话。  从富贵到功名,张仪先生都不过说了几句话而已。  ——如果你正处在逆境中,翻翻战国,看看范雎。  为国争光,反遭陷害,让人打到半死之后,被丢进了粪坑里。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此,但是范雎并没有上吊抹脖子,或者屈辱地结束自己的一生。  凭着一股韧劲,范雎从厕所中爬起来,擦掉身上的污渍,擦去过去的回忆,继续向上爬,一直爬到史书中最显眼的位置。  ——如果你是男人,请翻开战国。  这是个绝对男人的世界,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男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不到的。  看看男人们是怎样努力的,奋斗的,坚持的,忍耐的,再看看男人们是怎样创造这个世界的。  顺境中,不骄不躁。  逆境中,不离不弃。  我们读到的不是历史,是精神,独一无二的战国精神。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就中华帝国的抟成而言,战国时代可谓是黎明前之黑暗;就思想及人性自由而言,战国时代又可谓是黑暗前之黎明。其精神,其精彩,其精华,于今日视之,或皆由此而出。  ——曹三公子  千头万绪,一团乱麻似的战国史,在作者笔下脉络清晰,宛如树叶之纹理。语言亦生动活泼,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可谓寓教于乐。  ——史杰鹏(《亭长小武》作者,电影《赤壁》编剧。)

内容概要

韩单
标准的80后青年,素来认为“历史很有意思,历史很枯燥”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枯燥的是浩如烟海的文言文史书,有意思的是书中的故事。于是试图使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最精彩的历史故事,把读史变得轻松,变得简单,变得有意思。

书籍目录

第一集  君不君,臣不臣1  谁是凶手2  赵氏的稻草3  智慧与美丽并重4  一匹黑马的出现5  火星撞地球6  给我一块地7  斗牛要不要8  小时候,爸爸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9  多情剑客无情剑10  梦断晋阳桥第二集  人才,就是一切1  谁动了我的织布机?2  爸爸再爱我一次3  想你,全世界都失眠4  时代的加速齿轮5  妻子如衣服6  我有一个梦想7  那一夜,我梦见雄兵百万!第三集  两匹狼的崛起1  让我欢喜让我忧2  给我一个动刀的理由3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4  浪迹天涯,何处是家5  朋友难当6  这个杀手不太冷7  音乐无极限,动感无极限8  那一锅,为你煮的汤第四集  谁暗算了孙膑1  开往春天的地铁2  春天的故事3  儿子,看你的了4  我是帅哥我怕谁5  同桌的你6  你我都在舞台上7  相约桂陵8  再见马陵第五集  强国,就这么简单1  圣人是怎样炼成的2  人之初,性本善3  不孝之子4  於陵廉士5  在路上6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7  双簧8  梦回秦朝9  无形的枷锁10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1  最后的挣扎12  商君之后,再无商君第六集  靠嘴皮子谋生1  谁动了我的饭碗2  棋逢对手3  两个人的世界4  忽忽悠悠就瘸了5  好色楚怀王6  接着忽悠7  我命由我不由天8  首都一日游9  为举重事业牺牲第七集  钢丝上的生活1  传说中的事情2  不走寻常路3  无间道风云4  苏秦之死5  齐王是怎么死的?6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7  一个人的战斗8  山寨将军田单第八集  一场服装的变革1  我爱我的家2  皇帝的新装3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哭去吧4  孤独的行路人5  一个人的精彩6  别了,中山国7  英雄末路8  寂寞沙丘冷第九集  疯狂的石头1  一个石头引发的血案2  当狂人当上相国3  咸阳一夜4  找呀找呀找朋友5  新编父与子6  失败的儿子7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十集  谁说女子不如男1  那一场意外2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3  后宫最大的法宝4  笑到最后的赢家5  你方唱罢我登场6  无言的结局

编辑推荐

  比最好玩的游戏还好玩,比最好读的历史还有趣  十年来,网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战国史  4000万网友读后齐呼:  袁腾飞,你快回家看这本书!  曹三公子、史杰鹏联袂推荐:这是最精彩最豪杰最混乱最智慧的年代!  就中华帝国的抟成而言,战国时代可谓是黎明前之黑暗;就思想及人性自由而言,战国时代又可谓是黑暗前之黎明。其精神,其精彩,其精华,于今日视之,或皆由此而出。  ——曹三公子  千头万绪,一团乱麻似的战国史,在作者笔下脉络清晰,宛如树叶之纹理。语言亦生动活泼,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可谓寓教于乐。  ——史杰鹏(《亭长小武》作者,电影《赤壁》编剧。)  韩Sir精彩语录  ●这个世界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时时刻刻都会发生意外。  ●智果则到户籍办改了户口,从此脱离智氏家族,改姓辅氏。  ●从事相术这个职业的人在两千多年前相当于现在的科学工作者,如此说来,姑布子卿那就是大科学家,人家说出来的话就是权威认证。  ●人才这个东西很特殊,一个足够,多多益乱。比如现在,有一个智瑶就够了,何必又多出一个赵无,血,两个人才凑到一起难免要切磋一下,乱世乱世,是人在乱,不是世界乱,而这个世界就是因此混乱。  ●欺负完了弱秦,魏老大感觉意犹未尽,敢情这欺负人也有瘾,再往北看,赵氏的地盘上正搞内乱呢,不能动,一招惹他们还不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啊。赵老大你们接着乱,千万别停下来,我只借个道,越过赵国再往北,中山国,好的,就你了!  ●三个月已经到达了乐羊忍耐的极限,看来不给你玩点真的你还以为满世界都是假冒伪劣产品啊,得了,兄弟们给我进攻!  ●一个人偶尔犯一次傻可以原谅,如果你接二连三的犯傻,那就是传说中的傻X了,而公孙焦正是这个傻X。  ●姬窟在心里的小天平上称了一下,觉得还是江山重一些,于是赐死了乐舒。要不怎么说这个国君缺心眼呢,你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命放在天平上称称哪一个更重要,小命都没有了,要来江山做什么?  ●老秦人庆祝过后,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自己的新邻居姓魏了,麻烦的是这个姓魏的邻居也不好惹。从前打不过晋国,如今晋国这个母体分裂成了三半,自己连其中三分之一都拿不下,秦人确实比较郁闷。  ●老人家(子夏)丧子之后哭坏了眼睛,看起书来总是很费劲,所以发明了标点符号。

作者简介

比游戏还好玩
十年来,网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战国史
4000万网友读后齐呼:袁腾飞,你快回家看这本书!
战国,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年代。其诸候乱战、百家争鸣、礼崩乐坏、思想解放,一直众说纷纭。总之,这是一个最热血的时代,一个最精彩的时代,一个令人最向往的时代。
公元前453年,空前惨烈的晋阳之战结束后,中原大地上最为强大的晋国名存实亡。五十年后,周天子册封从晋国分裂出来的赵、魏、韩三家为诸侯,三家分晋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代,战国。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快速崛起,战国七雄斗争格局初现,偏居一隅的秦国从备受欺压到变法图强,爱好玩乐的齐威王水煮贪官、整顿吏治。在我们熟知的战国史背后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吴起常胜不败的秘密是什么?聂政为什么是战国时期的F4?苏秦、张仪是否在同一时代?被鼎压死的秦国君主是哪位?
本书作者韩单在熟读战国史的同时,用调侃的笔调,新奇的观点告诉你风起云涌的战国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精彩绝伦的唇枪舌剑、勾心斗角。
接下来,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进入那个最精彩最混乱最豪杰最智慧的年代。

图书封面


 战国就是一场游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春秋战国时代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主要因为这是一个由热血和智慧凝结而成的大时代。热血造就了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尚武精神,于是有了各个国家的变法图强和“合纵”、“连横”的大外交;智慧造就了无数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于是有了“百家争鸣”、人才扎堆的辉煌。一个民族是否伟大,其文明能否长久,主要在于它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无活力和魅力。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国家林立,经过无数次的兼并战争之后,历史进入了剑拔弩张而又让人热血沸腾的战国时代。这是一个战火纷飞,涂炭生灵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制造神话,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齐威王、燕昭王、赵武灵王等优秀的国王心怀忧患,励志安国兴邦,于是有了门庭若市、胡服骑射、黄金台招贤的故事和国家的崛起;商鞅、吴起等政治家,胸怀经天纬地之才,为求留名于青史,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于是有了五马分尸、杀妻求将的悲壮和雄起的强秦及数十年无敌于天下的魏武卒;孙膑、庞涓,白起、李牧、王翦、廉颇等将星云集,是他们将本来恐怖的战争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张仪、苏秦等纵横家的雄辩和智慧将外交的重要性提升到内政和战争之上;孟子、韩非、庄子等思想家为实现自己政治主张而云游四方,从而掀起百家争鸣的热潮。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只有心怀忧患方可自强不息。忧患、进取、尚武能让一个人的勇气、豪迈和生命意志荡气回肠,更会让一个民族以其灵感、智慧、爱国热情、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出一曲辉煌的乐章,这就是战国时代的魅力所在。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林立,战争频发,但并未因此阻挡不同国家之家的人才流动,也未阻挡不同阶层之间的人才流动,这是春秋战国能够人才辈出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一伟大时代的活力所在。普遍认为,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疏通了整个社会人才流动的正常渠道,但是和春秋战国相比,何其逊色?事实无数次证明,国家强大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吸引人才并做到人尽其用,人口、土地、资源其次。春秋时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战国时期,改变秦国命运的商鞅、张仪、吕不韦、李斯等并非秦国人;后世与孙武其名的吴起,先后效命于卫国、魏国、楚国;孟尝君先后任齐国、秦国、魏国要职;燕国虽为小国,受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感召,于是有“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彼时,人才流动不像现在,要经过政审、签证等程序,并受财产、信用状况等影响。战国时代,一个人只要真正有才华,有信心,能坚持,一般都能一展才华。因为大部分国王都有忧患意识,都比较重视人才,并且用人唯贤,用人唯才,这既是时代的魅力,更是活力所在。 关于春秋战国与中华文明,姜安教授以下观点非常精辟:在灵魂与思想、信仰与精神层面上,中国人应当感谢一个伟大的无与伦比的时代——春秋战国年代。正是那个年代奠定了华夏子孙较为原始的文化基因。正是这个文化基因锻造了祖先通向真理的伟大逻辑——文化意义上的民主机理和自由法则——百家争鸣。正是百家争鸣使得炎黄儿女在当时以及以后的世界历史的文化坐标系中,长久地矗立于文明基座的中心。许久以来,它让我们当仁不让地拥有了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这种文化的厚重力、凝聚力、辐射力让我们首先占领了文化制高点,并拥有了传播和影响其他文化的本领和资本。 无数次渴望梦回春秋战国,沐浴热血与智慧!
  •     李晗静和朋友在餐厅等位,对面墙的电视播着《百家讲坛》,餐厅吵,听不清声音,只能看见里面着中山装的先生表情丰富、手舞足蹈,看字幕,说的是一段历史。吃饭间,我们由电视说到市面上畅销的历史书作者:从黄仁宇到唐德纲再到阎崇年、易中天、当年明月,最后他提到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名字——韩单。无知啊。当场拿出本本百度——松了一口气,还好,是个80后写者,无学术背景,在天涯上发一些战国故事和评论的帖子,拥有好大一批“单粉”。大致看了看,晕死。这哥儿们——看他写的字儿,就想这么叫他,看他说战国史——估且这么说着,简直就是看吴宇森版《赤壁》,一段纷乱征战的往事,变得轻松好玩起来,不像是看尘埃里的历史,而是今人穿着古代衣裳的魔幻动画。这哥儿们也有严肃的时候,最近的贴子发表于10月底,说自己出了书,感谢A、B、C、D,自己不敢和袁腾飞(百家讲坛的“史上最牛历史老师”)叫板、不会让大家失望云云——似乎一出书了就谦恭起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他随口说战国的那股子无厘头的劲儿。“有点意思。”当下网上订购。3日后。白皮黄腰带的《战国是一场游戏》来了。书封告白:试图使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最精彩的历史故事。“历史很有意思。历史很枯燥”,两者并不矛盾。这是编辑替韩单说的,如果没读过原文,怎么写得此书?如果原文让韩单感到枯燥,他怎么还能读那么多?文言史书,对于那些喜爱它的人,如深秋大闸蟹一样新鲜美味。韩单如是。通读本书,可以看出,作者通读原文史书,,虽然文字天马行空,但绝非无边无际的空,全书脉络遵循史实;可以看出,作者会替读者读书,能变繁为简,使文言亲近;更可以看出,作者是个生猛的80后小青年——我就是来说事的,管你是谁,一律给我有21世纪思维,说网络语言,管你打酱油、唱流行歌还是学小沈阳,怎么好玩怎么来。高兴了还梦回战国,做一回吃商殃变法第一只螃蟹的人,谋划拿着赏金和自己心爱的姑娘双宿双飞甜蜜一下。《战国是一场游戏》分为十章,以“集”的形式呈现,所有“片头”皆是80后常用语,作者的初衷是写剧而不是著书。一些众所周知战国故事:如断织劝学、苏秦刺股、孟母三迁、商殃变法等等等等,都写得活灵活现,并且附有带着作者价值观的评述,不乏一些闪亮观点,或励志或实用。我们读历史,总希望看完热闹还能有点收获,人生如戏,历史是多人大戏,别人戏里的经验总有些我们需要的东西,何况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折子戏之一,何况韩单把这段历史写得这样“与时俱进”。当然,编辑也很用心,看网上帖子,不及成书之脉络清晰、情节跌荡、文字顺畅。读过韩单,我把曾粗读过的史书作做比较:如果历史真是一场戏,那么拿着《辞源》读司马迁的是在看原汁原味的老京戏,翻着字典看陈寅恪的是在看资料详实的记录片,放在案前读黄仁宇、唐德刚的是看有历史顾问经过考据的电影,躺在床上看易中天的是看现代版的古装电视剧,而看韩单的,则是找个什么地方,和朋友们穿上卡通版的战国衣裳,打一场真人CS——卡通人物,魔幻表情,我是参与者,不是阅读者。我在看,在玩,看着玩着,好像已经走进了那个时代——我没去过战国,怎么知道,那时咱中国人在童年,不是这样一场现代CS游戏?——玩着玩着,我、我们走向成年,约束了,沉闷了。书里的战国还没结束。我期待第二部。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c7629b0100g81b.html文 / 储劲松  历史是一块块好骨头。虽然埋藏地底千年万年,可是挖出来仍然会冒着腾腾热气;虽然已经千人啃万人嚼,可是随便拎起一块仍然能啃出些味道。80后青年韩单大约是个玩世不恭的家伙,连啃历史的骨头这么严肃庄重的事儿,他也是一幅嬉皮笑脸小不正经的样子。他的这册《战国就是一场游戏》,一看书名就知道与学术理念学术规范之类严重不符。其述史的口吻更是油腔滑调,兴许会让书斋里的治史专家把老鼻子气歪。万幸的是,韩单的舌头还不至于飞短流长胡掰海扯,他笔下的战国倒是与正史基本零距离。  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也即公元前403 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一段战国史,可谓是一块肉多多香喷喷的好骨头。从古至今,啃这块骨头的人不可胜数,啃出来的硬通货或者碎垃圾也是罄竹难书,韩单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能啃出一本在网上流传甚广然后又正式出版的集子来?我想,他一是凭较为扎实的战国史功底,二是凭他狡黠的调侃。  韩单的战国史知识来自现成的古籍和史书,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说的战国史可算是“信史”,跟我们所熟知的那段历史大致没什么两样。但凡识得几个字的人,对战国史都能说出个一鳞半爪的,比如“合纵连横”、“商鞅、李悝、吴起变法”、“秦王扫六合”之类。可是要把战国史从头到尾说得子丑寅卯明明白白,却是非得下一番苦工不可的。韩单在战国史上下的苦工显而易见,那些分分合合打打杀杀的事,他说得实在是非常地明白晓畅,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够做到举重若轻。像七雄的此消彼长、谋士的智谋诡计、武将的杀伐战功等等,他不单说得活灵活现,而且说得轻松自如。对历史感兴趣而又不愿自己费气力去啃骨头的人,读这本《战国就是一场游戏》,可以以消闲心态弄通这一段硝烟弥漫的复杂历史。  光说明白当然不够,还要吊起读者的胃口。韩单的狡黠之处,就在于他知道现在的读者很不耐烦听人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地传道授业,那样不仅讨人嫌恶,还极有可能遗人卖弄学问的口实。好吧,他张开嘴巴嬉皮笑脸地开练了。在开练之前,他先灌读者一碗迷魂汤:“历史很有意思,历史很枯燥,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这迷魂汤还挺有效,读者必瞪大眼睛支楞起耳朵,作姑妄听之状。韩单于是侃侃而谈道:“所谓战国,就是君不君,臣不臣;所谓和氏璧事件,就是一个石头引发的血案;所谓赵武灵王的崛起,就是一场服装的变革;所谓商鞅变法,说到底就是一个中心——以农业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耕和战,三个步骤——赏、刑、教……”而且,说的过程中,他还一忽儿化身为商鞅变法中那个扛木头的小伙子,一忽儿跳到当年的邯郸城中东瞧西瞧。如果以貌取人的话,韩单这幅大忽悠的嘴脸,大概不怎么讨读者喜欢,然而细细一听,再一揣摩,又发现这小子侃的还的确就是那么回事。再一想,如果这小子不是这么油滑,咱还不一定能听得下去。于是,韩单成功地勾住了读者。  韩单说战国七雄争霸那一场长达182年的大混战,是一场跟小孩子过家家、丢手绢差不多的大人之间的游戏。这话当然说得有些轻薄,但是也不无道理。历史向来是野心家的大舞台,在那个大舞台上,野心家以种种非得如此不可的说辞、种种崇高的名义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把黎民百姓的小命拎在手上玩来玩去。当烽烟已息,再去打量那些被尘土埋葬了的所谓赫赫战绩、不朽功勋,才发现那一切的一切,原来都只不过是大人物在把小人物的命当猴耍,不过是大人物在玩游戏罢了。  只是战国这场游戏太惨烈血腥了,至今那块骨头里还有杀伐声和尸臭味。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战国时代精彩纷呈,以往大家玩游戏,只知道日本战国,不知道中国战国。前者是一群地痞流氓打架斗殴,后者是千万军人浴血奋战,大大不同啊。

    如此好的题材,最难办的是什么?资料。古书浩瀚,为了写成,必须集腋成裘。还要加以判断。最累的是什么?是每天养家糊口的同时,还要挤出时间来完成。所以你成不了明月,我做不了邯郸,不对,是韩单。

    真是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啊!佩服。
  •     看这个书的感觉就像在听故事,一个说书人在妙趣横生地讲着一个一个几千年前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或热血,或权谋,或机智,总之很有意思。
  •     韓同學的史學功底真是讓人敬佩,出精了都!哈哈~
  •     噱头大于自身价值,厕所书籍
  •     随手在图书馆拿来翻的,历史故事调侃着讲无可厚非,但是写得太差了,文笔不说,各种笑点简直尴尬,简直要翻不下去。
  •     清晰明了
  •     一段著名的历史,一本清晰的好书,枯燥混乱变的有条有理,应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看看,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先.
  •     乐羊真是个人物!手动大拇指!作者也挺牛,把个战国史写的趣味横生啊~
  •     插科打诨,不亦乐乎
  •     纯当野史读。。。还是不错的
  •     战国版的明朝那些事
  •     唯一亮点:吸收了些《战国纵横家书》,让我意识到此书已四十多年没再版了,赶紧去旧书店国浩买回。
  •     当个小说读读 还是很不错的
  •     春秋战国时代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主要因为这是一个由热血和智慧凝结而成的大时代。热血造就了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尚武精神,于是有了各个国家的变法图强和“合纵”、“连横”的大外交;智慧造就了无数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于是有了“百家争鸣”、人才扎堆的辉煌。一个民族是否伟大,其文明能否长久,主要在于它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无活力和魅力。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国家林立,经过无数次的兼并战争之后,历史进入了剑拔弩张而又让人热血沸腾的战国时代。这是一个战火纷飞,涂炭生灵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制造神话,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齐威王、燕昭王、赵武灵王等优秀的国王心怀忧患,励志安国兴邦,于是有了门庭若市、胡服骑射、黄金台招贤的故事和国家的崛起;商鞅、吴起等政治家,胸怀经天纬地之才,为求留名于青史,历尽艰辛,百折不挠,于是有了五马分尸、杀妻求将的悲壮和雄起的强秦及数十年无敌于天下的魏武卒;孙膑、庞涓,白起、李牧、王翦、廉颇等将星云集,是他们将本来恐怖的战争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张仪、苏秦等纵横家的雄辩和智慧将外交的重要性提升到内政和战争之上;孟子、韩非、庄子等思想家为实现自己政治主张而云游四方,从而掀起百家争鸣的热潮。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只有心怀忧患方可自强不息。忧患、进取、尚武能让一个人的勇气、豪迈和生命意志荡气回肠,更会让一个民族以其灵感、智慧、爱国热情、自强不息的精神,谱写出一曲辉煌的乐章,这就是战国时代的魅力所在。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林立,战争频发,但并未因此阻挡不同国家之家的人才流动,也未阻挡不同阶层之间的人才流动,这是春秋战国能够人才辈出的主要原因,也是这一伟大时代的活力所在。普遍认为,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疏通了整个社会人才流动的正常渠道,但是和春秋战国相比,何其逊色?事实无数次证明,国家强大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吸引人才并做到人尽其用,人口、土地、资源其次。春秋时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战国时期,改变秦国命运的商鞅、张仪、吕不韦、李斯等并非秦国人;后世与孙武其名的吴起,先后效命于卫国、魏国、楚国;孟尝君先后任齐国、秦国、魏国要职;燕国虽为小国,受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的感召,于是有“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彼时,人才流动不像现在,要经过政审、签证等程序,并受财产、信用状况等影响。战国时代,一个人只要真正有才华,有信心,能坚持,一般都能一展才华。因为大部分国王都有忧患意识,都比较重视人才,并且用人唯贤,用人唯才,这既是时代的魅力,更是活力所在。

    关于春秋战国与中华文明,姜安教授以下观点非常精辟:在灵魂与思想、信仰与精神层面上,中国人应当感谢一个伟大的无与伦比的时代——春秋战国年代。正是那个年代奠定了华夏子孙较为原始的文化基因。正是这个文化基因锻造了祖先通向真理的伟大逻辑——文化意义上的民主机理和自由法则——百家争鸣。正是百家争鸣使得炎黄儿女在当时以及以后的世界历史的文化坐标系中,长久地矗立于文明基座的中心。许久以来,它让我们当仁不让地拥有了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这种文化的厚重力、凝聚力、辐射力让我们首先占领了文化制高点,并拥有了传播和影响其他文化的本领和资本。

    无数次渴望梦回春秋战国,沐浴热血与智慧!
  •     还不错~~对我这种历史一窍不通的人,果然是入门。喜欢张仪。
  •     在啃了四天《中国通史》毫无进展后,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读下来酣畅淋漓。优缺点同样明显,写得溜生动活泼可读性强但整体逻辑差,逃不出网络文学章节安排方面弱智的通病,并且作者本身有点自恋。但对于一个历史白痴的我来说,这样的作品刚好补补常识,那些一过即忘的名字至少因为故事生动而记住了不少。用最俗的话说,战国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只要有梦想有实力一直坚持下去定能达成所愿,但其实每个人都逃不开时代赋予的悲剧色彩。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这一出出戏中看到了好多努力、坚忍、吹水、勇敢,能人太多,聪明太多,机遇太多。时间似乎不是个问题,为名为利为口气。马后炮常会取笑为哪般终究一场空,是名是利是权是什么都好,放入历史中有时连颗灰尘都不如,但若置身其中,百般滋味便可知,或许那也是人终将是人谁终将是谁的缘故吧。
  •     原来没有系统的讲战国历史的书,终于出了一本通俗易懂的书,可以让我全面了解战国这段历史
  •     初一读的,现在看觉得好非
  •     如果说三国的乱世精彩是被小说给神化了的,那春秋战国的乱就是名副其实的乱,而乱世造英雄,这里的英雄论真才实料没有一个比三国的人物差,而且他们的成就是整个中国历史的先例。作者用恢谐的语言描述了这一段时期的事情,对每个重要人物分析的极为透彻,对一些重要战争也讲解的很细致,体裁手法以春秋五霸这几个人物为中心,有司马迁之史记的风彩。
  •     同学送我的书,今天才读完。还可以吧,如果跟作者当面交流会很不错。应该会是一个很不错的人。
  •     语言比较幽默,但写得一般,自己的东西不多,战国那么长,就两本就写完了,不过瘾。
  •     战国的故事很好看,作者立意也不错,只是还是太年轻,处处都是杀马特的味道,多数故事都是老生常谈炒冷饭,总之看了没损失,不看也没损失。
  •     挺有意思的
  •     给那些看书没耐心的人看的书~~~还算挺有意思的~~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     给女儿买的书,是老师介绍给孩子阅读的,我收到书后大致翻看了一下,作者把历史用目前的流行语言简意赅的娓娓道来,不光孩子很喜欢阅读,我自己都被吸引了!此书摆脱了历史书常有的枯燥,生动活泼,很好!
  •     用现在版本的白话文写出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内容,通俗易懂,让人回味无穷
  •     暮然回首,以游戏的心态来看待历史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心态,更何况,当下确实由历史为背景的多款游戏正游进历史戏看人生。
  •     用嬉笑怒骂的语言描绘一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年代,适合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而言,是一本能激起他们对历史的兴趣的书籍。
  •     历史是一块块好骨头。虽然埋藏地底千年万年,可是挖出来仍然会冒着腾腾热气;虽然已经千人啃万人嚼,可是随便拎起一块仍然能啃出些味道。“80后”青年韩单大约是个玩世不恭的家伙,连啃历史的骨头这么严肃庄重的事儿,他也是一幅嬉皮笑脸小不正经的样子。他的这册《战国就是一场游戏》,一看书名就知道与学术理念学术规范之类严重不符。其述史的口吻更是油腔滑调,兴许会让书斋里的治史专家把老鼻子气歪。万幸的是,韩单的舌头还不至于飞短流长胡掰海扯,他笔下的战国倒是与正史基本零距离。一段战国史,可谓是一块肉多多香喷喷的好骨头。韩单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能啃出一本在网上流传甚广然后又正式出版的集子?一是凭较为扎实的战国史功底,二是凭他狡黠的调侃。要把战国史从头到尾说得子丑寅卯明明白白,是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的。韩单在战国史上下的苦工显而易见,那些分分合合打打杀杀的事,他说得实在是非常地明白晓畅,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够做到举重若轻。对历史感兴趣而又不愿自己费气力去啃骨头的人,读这本《战国就是一场游戏》,可以以消闲心态弄通这一段硝烟弥漫的复杂历史。光说明白当然不够,还要吊起读者的胃口。韩单的狡黠之处,就在于他知道现在的读者很不耐烦听人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地传道授业,那样不仅讨人嫌恶,还极有可能遗人卖弄学问的口实。好吧,他张开嘴巴嬉皮笑脸地开练了。在开练之前,他先灌读者一碗迷魂汤:“历史很有意思,历史很枯燥,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这迷魂汤还挺有效,读者必瞪大眼睛支棱起耳朵,作姑妄听之状。韩单于是侃侃而谈道:“所谓战国,就是君不君,臣不臣;所谓和氏璧事件,就是一个石头引发的血案;所谓赵武灵王的崛起,就是一场服装的变革;所谓商鞅变法,说到底就是一个中心———以农业发展为中心,两个基本点———耕和战,三个步骤———赏、刑、教……”而且,说的过程中,他还一忽儿化身为商鞅变法中那个扛木头的小伙子,一忽儿跳到当年的邯郸城中东瞧西瞧。细细一听,再一揣摩,发现这小子侃的还的确就是那么回事。再一想,如果这小子不是这么油滑,咱还不一定能听得下去。于是,韩单成功勾住了读者。韩单说战国七雄争霸那一场长达182年的大混战,是一场跟小孩子过家家、丢手绢差不多的大人之间的游戏。这话当然说得有些轻薄,但是也不无道理。历史向来是野心家的大舞台,在那个大舞台上,野心家以种种非得如此不可的说辞、种种崇高的名义和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把黎民百姓的小命拎在手上玩来玩去。当烽烟已息,再去打量那些被尘土埋葬了的所谓赫赫战绩、不朽功勋,才发现那一切的一切,原来都只不过是大人物在把小人物的命当猴耍,不过是大人物在玩游戏罢了。
  •     我已经在看第二遍了,对于一个比较喜欢看历史类书的人来说,还是可以看一下的。
    书中有些虽然是轻描淡写,但是感觉很是能点到位的。
    本人蛮喜欢这本书的!!
  •     最受读者欢迎的战国史。值得一读。
  •     和明朝那些事儿不能比
  •     (高一)
  •     挺不错的两本书。
  •     适合大人、学生阅读,胜于枯燥死板的历史教科书;
  •     just so so 一种受欢迎的事物的产生会带来一群山寨。。。
  •     书很不错!把整个战国时代重点事件全部用幽默的语言写了出来,突出重点,容易记忆!
  •     当初看封面像是袁腾飞系列,买回来发现不是大呼**,撂在一边没理。
    最近无聊打开一看,出乎意料的好,一口气看完整本书,大有收益。作者把零散的战国史料组合分析编排出一部部战国大戏,对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到位,一个个战国人物的奋斗史组成战国这个恢弘的画卷,准备再买第二本。
  •     不错,有意思的战国!
  •     讲战国讲的还是蛮不错的啊
  •     没有了枯燥,很生动形象,想了解历史的,又讨厌那种很古板史书的值得一看那
  •     故事叙述比较跳跃,时间概念上会有些混乱,但不影响内容上的丰富精彩
  •     哇!太精彩的战国历史了,我一直想了解,但看着那堆古文就不感冒,现在终于有这样有趣的作品了。不过,建议还是加上正式的时间轴做简略的说明吧,看得有点乱。
  •     了解战国时代
  •     和明朝那些事相同的写作风格,风趣幽默流畅。战国的确是个出典故的伟大时代。明朝vs战国,明朝的人,事不堪一击。
  •     虽然有点流水账样,但还是很好玩,历史比游戏更精彩
  •     有趣的历史书,让人感动
  •     战国的很多事件对于今天来说是一个谜。
  •     广告打的真夸张。。。
  •     趣味性超强的精彩历史读物 不过有的时间顺序貌似前后会有矛盾的地方>< 不是特别严谨
  •     合胃口
  •     不错。通俗有趣。
  •     战国难写就别乱写 非本书作者的驾驭能力可以掌控 感觉一个字: 乱 看不下去 不能怪本身题材太丰富之过
  •     之前完全不能想象有人可以吧战国史写得这么有意思,一看就被吸引住了。绝对是好书。
  •     哗众取宠
  •     总体来说,编排比较乱,条理不够清晰,更没有独特见解.只能说一般.
  •     挺逗的历史书,对战国有了相对完整的了解
  •     文笔还算通畅 6.6分
  •     写的挺好的,有吸引力,让战国的故事又一次重现在我的眼前,不过,相比来说,东周列国志写的更精致,这本写的则是通俗易懂
  •     幽默的语言,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历史也变的诙谐起来,只是可惜没把战国写完,通书纵横性不错,历史细节更是让我这个门外汉受益多多。
  •     战国,本以为很乱的历史,却被作者说的那么有趣,真的佩服,值得一看!!!
  •     很好,有趣
  •     历史很重要,他代表了中国过往的痕迹,中国人需要读历史,但历史学者也要自省,为什么所写的历史一定要是那种让人读不懂的历史,而不能是那种从七八十岁的老头到十来岁的孩子都能读懂的书。当然,历史图书作者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你可以用现代的语言来解读历史,但需要你对历史怀有固有的尊重,韩单在这点上做得还不错。
  •     没有封皮上写得那么好玩,不过作为没读过战国史的我来说当作科普不错,然后还能看到很多偶像的名字也挺爽的
  •     女儿非常喜欢看这本书,她说她好想回到战国呢
  •     战国的书看了那么多,就这本书看得最过瘾,最有意思!
  •     韩单所写的书在80前青年眼里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无物 无趣 无聊,只适合千禧儿看。
  •     对战国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成语,看过这本书之后,知道了不少,而且作者的文笔很风趣,一旦看了就不想停下来.不过老公说这本书的写法跟明朝挺象的.
  •     明明是挟诸侯以令家臣,有周天子这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在,何曾轮到各国诸侯?
  •     轻松有趣爱不释手,比历史书有意思多了
  •     此书读起来挺不错的,还隐约有点《明朝那些事》的风格,就是在叙述的时间上的编排有点乱,其实也不怨作者,因为战国本身就很乱,不象是想一个朝代的历史,可以设定时间为主线。诸侯国太多,发生的事情有时候在时间上是重合的,需要读者有时间和空间上的想象能力。总体来说很好,比《历史是什么玩意》要好多了,袁腾飞实在是盛名之下,其实难付啊。
  •     历史是好的,但好像写的很乱
  •     前半部分还是不错的,不过到了用红色警戒做对比那一段后我就看不下去了
  •     呵呵,让我对战国有了更深的了解
  •     一本好书,送货快,书内容精彩
  •     非常易懂,读起来不费力!
  •     战国出人才啊
  •     其實不大愛看這種白話的甚至是特別口水的歷史啊……
  •     喜欢这种叙述方式,但感觉还是讲少了,讲浅了!
  •     看历史的东西从来都是看不进去 但作者语言风趣 思路清晰 并且带有自己的观点 看得出来有做过大量的准备 把战国历史一一呈现出来 非常有趣 也很长知识
  •     战国史中较好的普及本
  •     听了谢涛的战国后,来的
  •     百家讲坛真是催红了一批人物,许多默默无闻的历史教员也藉此着实走红了一把。都市的时候非常不喜欢历史,又是年代又是人物伤透了脑筋。
    从那本《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开始,发觉历史书原来也可以有滋有味。这本《战国就是一场游戏》好像更加出众,文笔更为流畅,且能不时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读起来有滋有味,爱不释手。
  •     口水挺严重,但起码尊重历史,使人了解。
  •     这是我至今以来看到的最棒的一本讲述战国的书。大力支持!
  •     时间线索有点混乱啊,也有不少平白却深刻的解读
  •     还是先读战国策再读这本书,战国策读不懂才读这本书,不让作者的观点先入为主。
  •     这本书简直就是明朝那些事儿的战国翻版
  •     能把历史写得如此好玩,能让不喜读历史的老公看进去,作者值得表扬,赞一个。
  •     主观随意性太强了,完全是看小说的节奏,为了不被误导读了几页就不读了
  •     作者笔下有古龙的酷和小李飞刀的见血封喉,在历史书中难得一见。
  •     补记。童年阅读
  •     不得不说,韩单这个作者的文笔不错,至少他的《战国就是一场游戏》让我读懂了,进而还对战国产生了兴趣,在讲历史这个角度上,作者是成功了,比起大部分言而无物的历史书来说,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     还是挺不错的。用了比较幽默轻松的语言来描述了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本身距离现在3000多年,大众对先秦文化的了解还是匮乏的。虽然说这本书存在很多不足,对历史加入了一些作者主观的看法。但对于很多对历史感兴趣,又乏于看晦涩无趣的教科文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选择。
  •     历史口水札记。还没写完?
  •     还是比较值得阅读的,和战国就是一锅粥不相上下!看看不错!
  •     节奏很快,很符合现在的风格,运用一些鲜活生动的语言来说一段枯燥的厉历史
  •     还行 其实里面他有很多想法蛮不错的 换位思考 但是这毕竟是一本书 这样的遮羞布未免太短
  •     有趣的写法,看物理累了就换口味。再次认识乐羊这个人是多么牛b,当着敌人的面喝儿子被祝煮的肉汤。每一个名将的后代都有一个败家仔,哈哈
  •     有意思的历史故事
  •     我一直都很喜欢关于历史的书,但大部分这类书都是写秦朝以后的,秦朝前的书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文言或是学术类的,找一本有意思的很难。后来发现了这本,我特高兴的就买了它,回来看后很满意,作者的文笔很好,把这本书推荐给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买了不会后悔的。书的质量也很好,是正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