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ISBN:9787208085527
作者:S.A.M.艾兹赫德
页数:466页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217页

伊斯兰教国家有信条,但无批评;
中国有批评,但由于放弃佛教经院哲学的缘故,没有信条;
唯独拉丁基督教国家两者兼备,因此在迈向更高理性的道路上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中国没有信条?士大夫坚持的道统不就是信条?百姓们相信的生死循环,善恶报应不是信条?可能是现在没有了信条更为准确。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50页 - 第一章 第三节

僧肇一开始信仰儒家学说,在与中亚大乘佛教徒鸠摩罗什认识后,最后写了篇文章《般若无知论》,将长期困惑中国思想的认识论和宇宙论区分开来。僧肇因而成为既掌握东亚思想,又掌握西方思想的第一人,他的思维是第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人的思维。
据《高僧传·僧肇传》载:“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说明僧肇是在将《庄》、《老》与《维摩经》沟通 起来,以推动玄学新思潮中崭露头角的。以佛教中观思想为核心,但其中受老庄及玄学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信仰儒家?!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371页

几处地方译的不太准确:
371,南洋兄弟,而非南阳兄弟。
387,北京协和医学院,而非北京联合医学院。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总序 - 总序

不是一味到古代中国思想中寻找复兴的资源与灵感,从后殖民地文化的西方中心主义滑到大国崛起梦幻的东方中心主义,而是冷静深入地思考,寻找一个跨文化的、超越的、普世的立场。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157页

中国由于只接纳外来人员,不接纳他们的思想、组织结构和技术,因此只能重塑一个往昔辉煌的假象。
开放优于封闭。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62页 - 第二章 第一节

主导地位:社会VS国家 向外扩张VS闭关自守 追求:理论和科学VS法术和技术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与黑暗的中世纪对帝国的排斥有关系,因为这种世界体系需要的自治性,最容易在非帝国制度里面找到。帝国官僚机构可以从组织上派生出很多东西,但不包括全球功能的管理专门化因素。由于沙漠、高山和丛林的阻隔,中国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更隔绝一些,没有邻国,背对着一片死寂的海洋。因此中国统治阶级更希望把帝国建设成一个文化载体,以对抗这种封闭性。在中国当时的情况下,共和国不可能代替帝国,只有帝国的统治才能控制发掘中国文化潜力和向更多的国家开放所需要的资源。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130页 - 第三章 第一节

宋朝时期的中国与唐朝时期的中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方面,宋朝时的中国甚至是非中国人的中国。汉唐以后不再有汉唐,但宋以后中国永远是中国。
因由:社会生态(小米/小麦→大米;蛋白质)
地形(关中平原→江南水乡)
社会(贤人政治压倒贵族;中国人从事商业)
知识领域(佛教退居亚文化,认知理论和神秘主义→宇宙论)
因由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为何(何为“非中国人的中国”)?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94页

没有一个唐朝时期的中国人会怀疑中国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是开放的力量造就了那时的繁华?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121页

宋朝的文明依旧辉煌,但此时的中国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滑落为其他国家旋转围绕的中轴。
宋朝的文明就像“折断的花朵,与深扎在佛教超验论和唐朝兼容并蓄的根分离了”。
重要的不是马可波罗看到了什么,而是欧洲按照他看到的做了。
在1300年后的数百年间,欧洲“从中国拿来的不仅是消费品,而且还有像技术、工艺、组织结构、思想和视野”。他们不仅取得了进步,而且在“进步的方式上也取得了进步”。
反之,中国从开放转入封闭,在老大帝国、中央帝国的美梦中沉睡数百年。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53页 - 第一章 第四节

当然,人力在任何地方都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劳动时间比其他文明要长,而节假日则少得多。不同的文明在能量消耗的数量和种类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懒散又奢华,中国人是苦行者,非洲人没有志向,美洲印第安人懒散而浪费。
何种理由?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216页

神学 <---- 哲学 ----> 科学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43页 - 第一章 第三节 公元前200年到公元400年的中外交流 四、技术交流

这一部分点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中国总是标榜自己领先西方N百上千年发明某物某技术,但真正发展某物某技术的还是西方人。东西放在古代的技术交流表明了这样一个原则:发明和发展是不一样的,发展可能比发明更重要。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138页

这段:中国由于放弃了唐朝的世界大同主义的思想,由于把佛教的思想和体制结构放在了第二位,因此,已经把伟大帝国的一些根基拔起了,一株春天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灌木,将在金色的秋天枯萎而死。
佛教的思想和体制结构?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123页

那个时候,唐朝为了打败安禄山、恢复帝国,采取了以下措施:肃宗把内陆亚洲让给穆斯林和回迄,直到19世纪才由中国军队重新占领;唐太宗默许当朝宰相刘晏放弃屯田制,以食盐专卖取代国家对土地的控制,作为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德宗对地方文人阶层的妥协,对安禄山背后权力的放纵,对忠于或反对唐朝的节度或地方军事统帅支持者的姑息,这些因素成为导致公元755年政治事件的主要因素;武宗公元845年短时期但有决定意义的灭佛运动彻底损害了国际佛教界的关系;宪宗更是于9世纪初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帝国的权力
这段话是整本译著错误最明显最集中的部分,由于现在手边没有原书,不好比较译者是怎么翻成这样的。仅拿“唐太宗默许当朝宰相刘晏放弃屯田制,以食盐专卖取代国家对土地的控制,作为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这句连贯性的常识性错误不待言的话来说,译者为什么会翻译成“唐太宗”,明显是把韦氏音标的tai误以为是“太”。那么,在后记说“为了翻译准确,尤其对那些普通而生疏的专有名词,我先是根据其拼音‘大胆假设’,然后再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小心求证’”,译者恐怕是太小心了吧?!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4页 - 第一章 世界的一部分:古代中国

作者提出的西欧亚(Western Eurasia)的概念还是第一次听说。西欧亚包括北部(North)、地中海(Mediterranean)、大伊朗(Great Iran)和印度(India)。这几个地区从语言亲缘上看都属于印欧语系;从文字上看都属于字母文字,与图形文字形成鲜明的对照;从社会学上看,都属于神父——国王、战争——将军、商人——普通人的二元对立社会;都有个体与整体这个一共有的认识难题;都受到希腊文化、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真正的东方不始于苏伊士,而始于新加坡(其实我觉得用马六甲更恰当),不始于高加索,而始于天山。有一个观点认为,加尔文(Calvin)、圣·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阿尔·加扎利(Al-Ghazzali)、商羯罗(Sankara)、宗喀巴等人都是同一职位的简单置换。其实若按照作者的说法,把伊斯兰、藏传佛教文明算在西欧亚的范围内,我觉得真正的东方始于敦煌(或嘉峪关)以及青海湖。相当于现在政治意义上的中国的版图横跨了作者书中的东亚和西欧亚的分类。也许这会被拿去做zang du和jiang du的证据。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18页

大概是18页,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大于经济价值。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1页 - 总序

这一套丛书的总序一开始就抛出了后殖民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后殖民主义者认为理性、自由、民主、文明、进步之类具有普世道德主义意义的宏大观念,实际上都是西方现代扩张的意识形态,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事业服务。自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自由是西方权力的工具;进步之所以有益,是因为进步可以支持扩张。以前对后殖民主义只是略有耳闻,这次初步了解到其观点不免觉得耳目一新,但初步印象感知到它与马克思主义给我类似的观感,就是怀疑主义外加一刀切、太绝对。他们的观点在中国极有可能被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曲解。其实后殖民主义仅仅是西方价值体系中的一个自我反思而已。
为此,序中也提到了后殖民主义理论对西方现代性知识体系,既是摧毁性的也是建设性的。摧毁性表现其普遍怀疑主义的解构性批判上,建设性则表现在西方文化自身包容对立面的辩证的开放性上。西方文化语境中,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意味着西方文化自身的开放与包容性以及自我反思与批判的活力;而在中国,却可能转化为自我封闭自我肯定的前现代文化偏见,为偏狭的文化保守主义与基金的民族主义所利用西方后现代理论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在潜意识中成为中国前现代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证明,这种观念愚昧而危险。一则西方后现代的思想解构不仅不意味着西方的衰落,反而表现出西方文化特有的生机,二则即便是西方现代性存在问题,也不能说明中国传统就是完美的。
这一篇序解决了我现在很困惑的一个价值冲突的问题。它给出了一个超越西方与东方谁是谁非的争论的方法。在全球化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思考现代中国文化自觉的问题,重要的不是高谈多元共处、多极均衡、和谐发展的理想,而是认清现实,积极面对文化多元主义背后的西方现代文化一元主义的强势冲击,焕发现代中国的文化创造力;不是以为到古代中国思想中寻找复兴的资源与灵感,从后殖民文化的西方中心主义滑到大国崛起梦幻的东方中心主义,而是冷静深入的思考,寻找一个跨文化的、超越的、普世的立场。不过说的那么好听,这个“跨文化的、超越的、普世的立场到底是什么,书中到底如何解释,还有待继续深入阅读挖掘。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216页

中国的家庭扩散、分化资源,欧洲的家庭则集中、聚集资源,这会促进教育发展、财富增多以及夫妻生活的和美,而不是促进恪守孝道和实行计划生育,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为一种享受,成为新消费主义的一部分。欧洲社会向着富足的方向迈进,中国社会则向着生存的方向行走。在欧洲,贵族阶级决定生活的方式,在中国则是由农民决定的。当中国的知识生活在一种一元认知理论的贫瘠影响下,从哲学倒退到神学的时候,16世纪的欧洲的知识生活则在许多新的一元认知理论的强劲影响下,从哲学走向科学。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言,科学的开端既需要信条,也需要批评。伊斯兰教国家有信条,但由于托鉢僧侣和宗规专家的缘故,没有信条。唯独拉丁基督教国家两者兼备,因此在迈向更高理性的道路上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201页

中国人创造力源泉在从唐朝到宋朝的过渡中,已经收到了阻碍,变得干涸了,现在(明朝)更像是被筑上了一个拦河大坝。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53页

西方人懒散又奢华,中国人是苦行者,非洲人没有志向,美洲印第安人懒散而浪费。
中国古代有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却不改苦行者的角色。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197页

朱元璋,也就是洪武帝,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本来他只是众多造反者之一,与长江三角洲的盐贩张士诚、浙江东部的海贼方国珍或湖光衙门小吏陈友谅相比,朱元璋是最不可能成为皇帝的。他最早是一个游方的和尚,和几个异教组织有一些联系,他后来定的国号“明”,意思是光明或启蒙,融合了摩尼教义和弥勒佛的千福年思想。从一个异教徒很容易就能变成黑社会的头目,然后再成为打游击的首领,继而成为社会革命者,最终成为国家掌权人。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的笔记-第424页

……大多数革命都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而革命的复杂性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极权夺取政权。因此,清教革命反对臃肿的伦敦大都市,这(大都市)在后来造就了英国发展商业资本主义的伟大性;法国革命反对法国沿着英国资本主义方向和工业革命的道路发展;1911年的中国革命反对清末中国进行现代化;俄罗斯革命反对俄罗斯沿着欧洲资本主义和欧亚技术专家政治的方向发展
如果翻译没有问题,那么,这一判断所列举的事例及分析,无疑皆为似是而非的。革命的爆发,必然阻止了某些进步性历史事件的进程,从而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某种或然性的发生。然而,不可据此判断革命本身为“保守的”或是“反动的”。即使该论断本身在客观上是成立的,也不能不由参与者的构成及暴力方式的使用等角度分析,而不能仅以主观性极强的“反对”一词来加以论证。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