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看管理(第二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普及读物 > 从历史看管理(第二版)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63354245
作者:许倬云
页数:191页

章节摘录

  第一讲人类社会复杂系统与管理 张院长、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我很抱歉不能站起来跟各位讲话,我确实是“坐而论 道”。学历史的人要来谈管理学这门学问,似乎是有了跨行 的嫌疑,广东话叫作“捞过界”。其实,在海外,学术界里 面行与行之间的分界是分不太清楚的。我到日前为止大概 转行转了有两二三次之多,这是大的转行,小的转行就更多了, 我必须跟大家坦白说,对管理学这行我是没有人过门, 我没有在管理学方面认真地做过研究。我只是拿历史学的 一些知识,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些观念凑在一起,居然 可以和管理学所讨论的一些原则、一些角度有点契合,这 也是悟出来的。 我的研究源于一个非常偶然的事情。大概二十年前, 台湾的经济刚刚起飞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当地的企业界人 士慢慢出现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做得相当成功,但也有一 些网扰,面临怎么管理、怎么组织的问题。尤其有些新出 现的事业的组织者,忽然发现自己变成领袖了,但这个领 袖该怎么当?有人就来问我皇帝怎么当,我说我可没当过 皇帝,我还老批评皇帝。他们说批评皇帝正好,所以我就 干脆批评起皇帝来丁。这个皇帝包括穿着皇袍的皇帝以及 不穿皇袍的皇帝,一块儿批评一块儿讨论,如此这般,累 计到一定的数字就开始讲演,得到了一些反应,我的讲演 被记录下来,就成了一本书。这是完全偶合的事情,后来 居然那本书还卖得不错,我自己的专业书从来没有这么多 的读者。如此我才发现这里头颇有可以思考的余地。后来 我就认认真真地往这方面研究。 我从前读历史时,我的老师教我们典章文物也就是制 度,以后又学社会学,后来是行为人类学,再之后好像是 系统学。这一路下来,我就觉得老师教的制度都是静止的, 都是呆的,真正讲起来,制度没有不变的。制度变化基本 上只有一个办法来解释——用动态的方法来解释。我今天 和大家讨论的就是制度变的方向以及变的需求。 系统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不是一个呆的、静止的 编织物,它是一个不断流动、不断重复、不断调试的过程。 从对立的方向来看,在人类历史上,中国很难得地记录了 这两千多年来的历程。这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想怎 么才能管得好。中国是个大国,广土众民,现在是十三亿。 从汉代四千八百万到现在的十三亿,这其中每个朝代都在 思考怎样才能管理得好,怎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怎样 把下面的问题传达到上层,有难题来了怎样能够解决。几 千年来不断地设计,没计过程中又不断地变化。有的变化 往往朝坏的方向发展,变到一定地步,朝代垮了,就换一 帮人来设汁,有的相信前朝的办法,如法炮制。有的想想, 好像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于是就改变了一些方 法。开始很好,逐步的义不行了。就这样几千年来不断地 尝试,是个很长期的经验,一串经验难能可贵,全世界只 有中国有这么好的经验。连续不断的实验,连续不断的朝 代更替。但朝代可以亡,中国不可以亡,制度虽坏,管理 的对象还在。因此,同一群老百姓,事务增加了,同土也 有大有小,一串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就变成了各朝各代的 制度,有时候治,有时候乱。我归纳而言,刚开始成功的, 足一时的,甚至我们可以讲是碰巧的,要天时、地利、人 和都碰上才能成。但失败是必然的,不可避免,到最后, 没有一个朝代不垮的。同样的,没有公司是不垮的。可是 要诀是什么呢,公司垮,工业不垮;工业变,市场不会变, 市场还在,所以总有一些东两,要用另外一套方法处理。 从这个角度来讲,两千年来的记录,有的时候是低效, 是重复,有时甚至是建立制度的人以为改了,结果犯的错 误和原来一样。那种错误有时候不是人为的,是管理方而 自然的趋向,下面如果碰到这种情况,我会简单地和大家 说明一下。因此我们讨论的东两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 个过程没有终点站,只有中继站;中继的时候,要换个方 式重新走一遍。 假如我们说世界上有完美的制度,这是梦想。我们说 民主制度很好,其实意思是说民主制度是一种灾害比较少 的,而效率也很差的制度,如此而已。世界上没有一种制 度是完美的,完美的结果只有在童活里面才会出现:美丽 的公主碰到了白马王子,相爱并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大 家想想看,王子到老的时候,一样要拄拐杖,公主到了老 的时候红颜变白发,人间不忍看,对不对?因此,任何制度, 都是会变的东西,任何治理的方法也是会变的东两。接下 来我们来讲:为什么以系统沦的方法来讨沦。 系统,英文中为system,system这个词在希腊文的字 根上,是指三块五块木棍搭成的锥体一这个形象,你可以 想想,它有着群体,有三个或五个或六个个体,部分和群 体是互相并立的。用部分来建立群体,借群体来界定部分, 这些中间关系是切不断的。因此系统一词隐含着群体跟个 体这种双重的现象,个体的运作改变就会影响群体的改变。 但另外一方面,系统既然号称一个群体,应该有个范围, 有个边界。从另一个方面看,假如任何一边的系统和邻边 的系统有互相依靠互相影响的地方,它就变成一个大的系 统。于是这个边界只是局部性的,只是某一个层次为r方 便说明而建立的一个边界,它不是真正和别处切割得非常 清楚的边界。 一个公司是在工业里面的,工业是一个更大的系统, 而它义是经济体里面的。经济体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人 类社会是宇宙的一部分,地球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地球 环境是宇宙环境的一部分。其大无外,到外面就没有东西 了。往里看,公司内部的部与科都是小系统。最后就到了 我们个体,个体是知识的系统,也是生物跟化学的系统。 往小而说,也是其小无内。我们讲所有系统的边界都是暂 时性的、局部性的,它不可能真正被切割离开其他部分构 成的大系统。P9-13

前言

  学科之间的挹注互动  这本书是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讲演的记录。2003年,承张维迎院长的邀请,来光华讲中国历史上的管理之学,当时颇觉惶恐。我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化,曾对西周秦汉的社会文化有所探讨,近来兴趣则又上探新石器文化的分合与演变。我其实从未修习管理学,怎敢在光华管理学院讲课?  我涉猎管理学,是由文官制度切入的。说起来,人生本来即是一连串的“偶然”。我涉足这一课题,是由于旧日学生简静惠女士主持台北的洪健全基金会,经常邀我参加该会开设的演讲系列。洪氏基金会的学友,以台湾民间企业人士为多。我曾主讲有关领袖特质的演讲系列,当时我从中国历史上挑选了几位帝王将相,评论他们的成绩得失。这一系列的谈话,原音录音,转写出版,居然颇受读者注意,不但在台湾发行了若干版,在大陆也有简体字的版本。自此以后,我又针对历史上的组织与人物,前后讲过若干次,也已记录结集成书,以飨社会大众。凡此尝试,将我读史生涯,拉进了另一天地。  自从台湾大学历史系受业,师长向我传授了相当纯粹的学院式研究。数十年来,在历史专业中,一个一个专题,大致都是搜集资料,找出现象,以数据检查一些假设,再由若干假设中考证一些为结论。我一辈子的工作,涉及典章制度、社会演变、经济发展、文化形成过程……不论是专题论文,还是专著,都遵循师训,符合行规,不敢逾越。然而,前述有关领袖与组织诸项题目的讲演,听众不是学术圈子内的同行,我不能不大胆地化约复杂的历史现象,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解释。从专业的行规来说,这种评述历史的方式,已属逾出常规。但是,我也曾有所反省,逐渐认识了史学的传统,本来即有鉴古论今的一环。如果从严谨的专题研究中,简约一些可以察知的论述,也未必是离经叛道。学史者须在史学、史识、史德三方面,都努力用功,至于是否有史才、叙述时是否能有笔如据的能耐,则多少有关天分,不能强求。我自忖若能将专业的知识,转化为有益于历史学界之外的读者与听众,又何尝不是另一项值得尽心的任务?  秉此信念,我才敢将中国文官制作为素材,撷取其中的变化以及所以如此变化的条件,化约为历史的解释,当作管理学的课题。毕竟,中国广土众民,管理这么复杂的庞大群体,还确实不是易事。中国的文官组织:讯息的传递,上下层次不下四五层,分工合作,横向的专业单位,至少七八项;权威的继承与分割,成绩的考核与人员的进退;凡此种种,都是管理学必须关注的课题。中国几千年来,文官组织的成效得失,颇可从历史记录中勾勒其轮廓。为此,我在光华管理学院的讨论,可谓是史学专业对管理学专业的他山之石,或可为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提供另一观察的角度。  如果本书的读者,竟因此对历史发生兴趣,当然是我所至盼。另一方面,如果史学界的同行,也有人愿意一试转输的工作,将自己专业的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于史学以外的姊妹学科,则更为我所企望。人类的知识,本来应合一体。从数据构建的实证知识,若能提炼为智慧,又本来是学术工作者应予尝试的志业,寄语同行,史学园地之外,还有十分广阔的大千世界,若能挟本行功夫,出关一游,也颇有可观之处。  本书出版,受惠于颇多朋友。首先,张维迎院长邀我来光华讲演,发踪指使,企划之功,可感之至。本书的内容,在光华的讲演记录外,还包括了在北大历史学系及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讲演记录,如王天有、张希清、邓小南、田浩、牛大勇、李孝聪、阎步克、罗新诸位等都曾有指教,特此虞致感铭。党宝海、赵冬梅二位当场记录,党宝海、刘贞君、姬婷三位将录音转写为文字,遂得有此书底本,吴兴元安排出版,许医农负责编辑,均为本书劳心费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及香港商务印书馆方面的同人,则为本书出版工作努力推动,对这些朋友的心力,我特借此处致谢忱。  21世纪正是中国承前启后的转机。大陆、台湾、港澳、星马……各处的华人社会,均有可观的成就。身逢中国转变之机,中国人应有欣喜之感。但愿历史上的兴衰得失,对今天各地的中国人,能有借鉴之处,应避免缺失于未萌,厚培潜能于几微。我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如能见到中国的和平盛世,即是最大的幸运了!愿占吉兆,拭目以待!  2005年6月19日  于台北金龙湖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政府的职业化管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管理和体制有许多可供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只是从国外引进管理知识,必须挖掘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相信,读者从本书中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史学大家提炼的管理智慧。  ——张维迎(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内容概要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国际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斯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求古编》《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

书籍目录

序一 管理没有新问题序二 学科之间的挹注互动第一讲 人类社会复杂系统与管理第二讲 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形态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管理模式第四讲 管理结构的模式第五讲 管理功能的配套分析第六讲 组织中的干部第七讲 领导的方式与风格第八讲 朝代的兴亡——调节功能的分析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讲演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讲演

编辑推荐

  听史学家谈古论今,纵横捭阖,透视两千年的兴衰成败  与许倬云坐而论道,推陈出新,汲取不一样的管理智慧

作者简介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路径来阐释现代管理学,推陈出新地揭示了有关制度、系统的演变原理,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可贵参照。
许先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很难得地记录了两千多年来的管理历程。从商周到清末,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努力完善政府的职业化管理,由此成就了变化无穷的中国管理系统。经济体作为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到公司,小到个体,无一不在变化中自我调试,以求胜出。恰如短跑竞赛,在预设的鸣枪“砰”之后,跑道上的选手风驰电掣,但最终谁能折桂,有很多变数就在其中。
中国几千年来,文官组织的成效得失,颇可从历史记录中勾勒其轮廓。为此,我在光华管理学院的讨论,可谓是史学专业对管理学专业的他山之石,或可为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提供另一观察的角度。
——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许倬云
我的思考使我相信,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一定有许多可供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只从国外引进管理知识,我们必须发掘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不仅要洋为中用,而且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我相信,读者从本书中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史学大家提炼的管理智慧。我希望,本书的出版将不仅激励更多的历史学者投身于管理问题的研究,而且会使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对历史发生兴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张维迎
责编推荐

比艰深史学研究更浅显,
比管理理论更生动,
史学与管理学互动,
生动而到位的阐释,
相信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为各位读者提炼的管理智慧将使您受益匪浅。

图书封面


 从历史看管理(第二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book_detail-layoutId-38-id-229728.html内容介绍 在《从历史看管理》中,许倬云先生以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路径来阐释现代管理学,推陈出新地揭示了有关制度、系统的演变原理,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可贵参照。许先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很难得地记录了两千多年来的管理历程。从商周到清末,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努力完善政府的职业化管理,由此成就了变化无穷的中国管理系统。经济体作为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到公司,小到个体,无一不在变化中自我调试,以求胜出。恰如短跑竞赛,在预设的鸣枪“砰”之后,跑道上的选手风驰电掣,但最终谁能折桂,有很多变数就在其中。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国际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斯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求古编》《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等。
  •     许倬云先生站在历史的视角谈企业管理,让这个看似严谨平实的话题多了些思辨的智慧和洒脱的情趣。他以见微知著且洞若观火的评论大家风范将中国贯穿三千年的管理精髓与现代企业的组织运营紧密联系起来,让人在感慨朝代兴亡更替之时,深入探寻组织管理的理性选择,也让人在思考组织管理的同时,不禁嗟叹历史的宿命。此书读起来饶有趣味,而又不失启迪。书中关于企业管理的三大要素,思想意识,体系制度和人本身都有所涉及,令我顿觉眼界大开且收获良多,现择其一点略抒己见。诚如许院士所言,“假如我们说世界上有完美的制度,这是梦想。任何制度都是会变的东西,任何治理的方法也是会变的。”纵观中国历代的管理结构模式,观其大略则可归结为前后衔接而又各具特点,随着时世变化,管理结构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各管理结构在其优点可以发挥优势作用时则可以促使国富民强,而其缺点逐渐暴露且又未能有效控制时则导致管理走向衰落,而衰落又会孕育着新的制度的诞生。这一点在汉、唐、宋三代大一统的管理结构模式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汉代的管理继承了秦代郡县制,每一层不能越级和中央直接联系,下级整体性的接受命令或者报告信息,信息要集中在每一级的领导身上,每一级的神经中枢再与中央的神经中枢联系。下级其实是个独立“王国”,而下级与中央之间形成了两层子母套,这样的体制下其实很难保证中央的政令得以落实,又无形中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两套隔绝体系,中间没有交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许多地方官员视州刺史为“主公”而无视汉室即是明证。唐代借鉴前朝,要求地方官员既要向地方首长报告,同时要向中央政府的相应部门报告。这种双重报告体制在贤臣明相的管理下曾一度高效,但安史之乱带来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平叛以后各地藩镇势力的崛起,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中央政府被迫赋予地方政府相对独立的财政权和经济管理自主权,这为后来灭唐的藩镇割据直接提供了基础。宋代更加强调中央集权,采用垂直管理模式,中央各部门直接对应地方各部门,这种中央直辖全国资源很方便、迅速。一幅《清明上河图》足以告诉后人宋代国都汴梁那时经济文化的繁荣。陈寅恪老先生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然而,集所有资源为中央所用,且各管理支线上没有横向联系,地方一旦有事,要调配资源和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是非常麻烦和低效的。这一点在军事上十分明显,宋代虽拥有大量禁军但边境各地根本无力自行组织抵御外侵,这使得北方民族的铁骑常常可以长驱直入。赵匡胤苦心削弱地方军权之时可曾能想到“崖山之后,已无中华”的结局呢?企业管理的方法与治国并无二致。现在通用的企业的管理结构无外乎在汉、唐、宋三代模式中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所具备的条件选择其一或者混合使用。如果将一个企业组织的总部或者母公司比作中央,而将二级单位(分公司,子公司等)比作地方,如中央资源不足而又要扩大规模求发展的,则倾向选择汉代的子母公司模式,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对独立,鼓励子公司利用自身资源自主发展以求得中央与地方的双赢。但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地方的尾大不掉,也不利于中央在更高的层面上综合利用全部资源,这样的企业往往声势浩大但内部涣散。因此,很多企业在取得一定发展后,都会逐步向类似唐代的双重(矩阵)组织模式靠拢。中央在核心专业方面加强信息收集和控制,同时鼓励地方间的统合协力。这种模式因为信息和管理的双通道,必然导致企业内部报告关系的复杂和管理本身的重叠和繁琐,因此往往饱受诟病。但很多跨国大企业为了实现在中央层面统合资源现在都采用此类模式而也因此而备受煎熬,地方系统与中央专业管理系统渐行渐远,经过较量博弈之后最终不能长久共存。中央专业管理如果得以贯彻,则就形成宋代的垂直管理结构,各专业都直接由总部管控到底,企业可以通过统一调配资源和一致的行动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而此时的地方只是贯彻执行中央的一个简单部件了。现代企业管理已经清晰显现这样的一个规律,随着专业化程度,系统化程度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企业会越倾向垂直管理,来充分享受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整体效果。垂直管理模式俨然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大企业追求的目标,但这个模式会使得地方严重依靠中央和内部系统的良好运转。当一个个羸弱的地方无法自己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中央也已经不堪重负的时候,这个企业则变得非常脆弱。其实,联系我们公司的在建项目情况,也可以对不同管理结构的应用窥一斑而知全豹了。公司现在依照资源配置情况和项目特点区分了直管项目和委托项目。公司总部对于委托项目的管理一般比较松散,更强调的是调动项目自身的积极性去实施业务。委托项目是我们公司发展策略的一部分,也的确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现在的管理模式却把总部的专业管理部门放置于承担风险而又不能管理控制的尴尬地位。随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进,现在公司逐步要求委托项目也要向总部报告和提供信息就是逐步在向双重(矩阵)模式过渡,这个过程虽然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一些重叠和不便,但长远上符合公司的整体利益。现在也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垂直管理模式,这样的实践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对未来的启示和经验。企业管理是实践中的艺术,这个领域里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能通过不断的探索来获得真知。这可能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那些富有远见而又具有进取精神的企业家的原因吧。历史浩如烟海,而管理又无所不包,非大家不足以驾驭全局,唯有如许先生之功力深厚者方可将千年风云变幻浓缩精编于一册之中。读此书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企业的管理理论还在不断地发展,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地丰富。我坚信,我们的企业管理就在我们自己手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历史巨人肩膀上的我们可以实现更有效的企业管理。而后来人也可能会在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践中找到他们所要寻求的答案。
  •     他为我提供了学习的一个全新角度 许倬云先生是史学界的一位大师,第一次是通过他的文章《人生的终极关怀》认识他的,大师的胸怀、境界实属我辈所不及。大师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也不忘心忧天下、思考人生;借助他在历史研究上的成果,他想“转化为有益于历史学界之外的读者与听众,以达到尽心的任务。”而在《从历史看管理上》,作者就是将中国文官制为素材,摘取其中的变化以及所以如此变化的条件,化约为历史的解释,当做管理学的课题。以下有几个观点和大家分享: 一、史学的研究可以为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这个智就包含了很广阔的含义,当然史学研究为管理提供参考就不足为奇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个是组织的正常运转,另一个就是人员的激励与监督。历史上的朝代变更、人员更迭的统计与归纳,思考与分析,可以让我们从管理的角度去了解历史上的兴衰更替,从而为我们的管理服务。许老的演讲从系统入手,将中国的基层组织,论古代的文官制度,进一步将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常识结合起来,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管理的要义:这也许就是光华管理学院聘请许老演讲的主要原因吧。 二、许老借古鉴今,心系天下。 许老的学识渊博,既通古至今,又中西合璧;很多道理深入浅出,实为难得。讲到管理,不仅联系中国古代的历史情况,同时也对比西方的历史发展情况,这样的对比让我们对管理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许老本身就是一位既有传统文化学习背景,又具有西方社会学习经历的人,这种工作对善于思考的他来说无疑是驾轻就熟。 三、心忧天下,自强不息。 许老心系史学研究,更注重历史的普及。当他意识到历史文化的传承问题的时候,他立即开始了自己的努力:为历史的老师编纂一本书,辅导他们如何更好地传授历史知识。 对于现有社会存在的问题,许老也直言不讳地提出来,并附加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不管这些建议如何,我们都无不佩服许老的铮铮铁骨和仗义执言的学者风度。 用大师的一句话结尾:人类的知识,本来应合一体。

精彩短评 (总计68条)

  •     帮朋友买的书
  •     原来管理可以这样写的,很不错。
  •     角度很新。挺有智慧。但因为是演讲集,不是很有阅读快感。
  •     迎合这个浮躁的社会的选题,编辑的市场考量
  •     劈腿文,总有隔靴搔痒浅尝即止的感觉。
  •     当初仔细看过,什么都不记得了。啊~~~~啊
  •     第七讲之前可以不用看。。
  •     果然是大师~思路清晰,不乏闪耀智慧光芒的点评
  •     历史学家的视野来看管理,略微有一些浅尝辄止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欲则刚;知识,性格,智慧,慈悲;契而不舍,尽力而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我哥哥说这个真好看送你了 我觉得有点儿失望
  •     许倬云看历史系列,值得读,值得收藏!古为今鉴!
  •     此书还是过于肤浅,不过值得一看。
  •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     萨义德说自己属于这么多文化,却不感到悲哀,而是感到幸运,因为能进入不同的文化,懂得不同的文化,比别人多几个角度看问题。可能会多一点悲伤,但不会那么多愤怒,悲天悯人而不是嫉恨、仇恨——我深受感动。
  •     看后能让人耳目一新的书
    在胸襟、视角与格局上与别的书不一样
    平实中、有种踏实的感觉
    属于厚积薄发型的
  •     很好看的书。从历史中发现管理理念。
  •     觉得太对不起史纲老师才决定听他的话找来读的...
  •     该系列书,这本最佳。
  •     切,懂个毛
  •     管理者,不能有过多的欲望。占有,就不会舍,就永远会流失掉调整自己的机会。知识是好东西,知识也是魔障。太多人对知识的贪欲,对技巧的贪欲,与贪权贪钱一样,这种贪恋同样会蒙蔽他。要能够将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性格。
  •     物流给力,正品书,值得一看。
  •     好好读,好好看
  •     原本没抱什么兴趣的 意外的好
  •     就管理方面来说的话,论述的历史问题太过宏观以至于只能停留在管理学的浅层方面。
  •     本书的偶尔精华主要体现在问答篇……
  •     蛮有趣的,长了不少历史知识。
  •     小精装令人欣喜
  •     人到中年,也想看点管理的书了!
  •     早就听说这几本书,看了之后不错,有收获
  •     蜻蜓点水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系统
  •     許先生真的是博學多才,不過這本書是演講集,不夠深入
  •     北大精英对话国学大师。有启发。
  •     老板要买的,一定不会差。
  •     可读性强,不是严格的学术著作。
  •     没有评论的说的那么牛
  •     管理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只有管理的表现形式不同。管理讲到底就是管人,其实我们的祖辈们已经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但是我们还拼命地去学鬼老的东西。搞不懂。
  •     主要的不是观点,而是方向和启发,从历史中汲取的不应该仅仅是事实,还有智慧。
  •     我是学管理的,但是几乎没看过管理类的书,太扯淡了,还是看历史吧
  •     挺有意思,高屋建瓴,学科结合。
  •     老板推荐
  •     独辟蹊径,在公司的角度去分析我们的每一个朝代,对我来讲非常的新颖,因为他写的不仅是历史,还是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公司的运作,不光有人有事,个个鲜活,有优点有缺点,值得反复的去读,反复的去思索… 另有,本书的一大缺憾或者说一大特点,书非常的薄,读起来略短,但是大的框框写的也很清楚,所以要让我等好好的再三揣度。
  •     耐读的书
  •     书是精装版,一小本定价38元,印刷质量也一般,性价不不高,但是内容是值得学习的,有简装版的建议大家就买简装的。
  •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知兴替,打开读史新世界的大门。
  •     书的质量挺好的 书的质量不错的
  •     2005年9月15日
  •     03年或许还有新意但现在看来多是一些老生常谈 算是复习吧
  •     还算有意思
  •     那几个比方打得不错
  •     书名叫从历史看管理,所以虽然管理的东西讲得不多和不深入,但是就历史书而言还不错。书里面的八个问题中,个人比较喜欢四五六部分。作者认为没有绝对好的制度,一切系统都是变化的观点也很赞同。关于复杂系统以及系统信息的传递虽然提得不多,但很有启发意义,如果有人能够提出量化的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研究方向。另外,每篇后面的问答里面有些有趣的东西。建议,可以参考钱老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同读。
  •     原来那个10来块钱的版本挺好的,但当当只限地区购买,现在这个版本贵很多,就都能买,不好。
    当然,书的内容还是满意的。
  •     1、高端讲座,思想圆桌。?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应张维迎之邀,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行的八次讲座。就现代管理中如何合理地汲取古代智慧这一话题,许倬云先生做了深入浅出的讲演,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宝贵参照。书中附有许教授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诸教授进行的高端对话,对读者颇有启发。
    2、古典智慧,现代维度。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努力完善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即使从今天看来,这些管理理念和手段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值得现代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借鉴。
    听史学家谈古论今,纵横捭阖,透视两千年的兴衰成败
    与许倬云坐而论道,推陈出新,汲取不一样的管理智慧
    -----------------------------------------------------------
    内容单薄,价格比较贵。
  •     3.5.内容比较杂。历史的部分的内容更加突出一点,管理方面并没有什么有建设性的分析。所以许爷爷还是好好搞历史嘛。。。。。。
  •     内容比形式重要!
  •     08:明明就不是一个语言系统的东西却非要用陌生的文化体系描述……这不找罪受么这个……
  •     还是偏历史性多一些,要自己揣摩与联想才可品出味道
  •     有。当初仔细看过,什么都不记得了。啊~~~~啊
  •     角度不错,深度不够吧
  •     坐飞机和高铁上看完的,小册子,有不少有趣的提法~
  •     是正品,正在读,质量很好
  •     他买了一套,还要再买一套送人呢。
  •     讲座的集结,内容不深,却有多处值得阅读。
  •     收录了作者在北大演讲的讲稿。个人觉得内容和标题有些偏差。如果没有受过正规管理学科教育的人,可能会被他忽悠。
  •     如果明朝不固步自封,而是跟上走向大海开疆拓土的步伐该有多好啊
  •     读完《从历史看管理——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对话》,说的有些道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