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白金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考古文物 > 肇源白金宝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030246134
页数:282页

章节摘录

插图:典型三角纹有内填平行线、中分线、等形三角式样,排列方式以二方连续正倒交错的横列为主,亦有对顶三角、直列的侧三角等(图一二○)。内叠加三角纹是由外边框大三角和其内填充的多种排列方式的小三角构成。主要式样有等腰非对称式和直角边侧列式等多种式样(图一二一)。折线交错三角纹折线纹除单独使用,也与其他式样纹饰配合使用。纹饰组合以横向二方连续为主,其间饰有正倒等腰三角、直角边三角、侧列三角纹等(图一二二,1~7)。交错叠压三角纹边框多为等腰三角形,内填充对称或侧列小三角形,它们颠倒相错,又彼此以直线或折线相缀联,虽然构形繁复,但排列富有韵律,显示了非常独特的风格(图一二三)。外叠加三角纹实际上是一种三角纹的组合方式。以内填平行线三角和空心三角,沿斜线呈梯形排列,所饰三角纹或对顶或对称(图一二四,2)。梯格纹梯格纹是一种少见的纹饰,一般线条较粗,少有变化(图一二四,1)。此外,在三角纹的多种排列形式中也有呈梯格构形的。回形纹回形纹也是一种折线纹,二方连续构图(图一二二,8~10)。己字纹己字纹往往单独出现在筒形罐的主画面上,既有单线也有复线,多数为反己字构形(图一二五)。己字纹与其他几何纹相比较,纹样疏朗,饰纹略显潦草。这种纹饰与折线纹有关系,只见于第三期遗存晚期单位和地层。十字纹多出现在饰纹面积最大的陶器上,如筒形罐。这种纹饰以四边对称内填平行线的三角纹为底纹,与由此形成的空心十字形组成,凹线与凸纹构成的图案十分赏心悦目。十字纹有菱形边框单体式、菱形边框联体式和矩形边框等多种式样(图一二六,1~5)。标本中还发现亚字纹,这里所示亚字纹实际是十字纹的变体(图一二六,6、7)。不同之处在于亚字纹没有底纹,系凹线直接构形,而十字纹采用的是以凹线为底纹的反衬构形。

前言

《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这本考古报告,报道的是1986年对白金宝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所获得的资料以及经研究所得到的认识或信息。从1986年到这本考古报告面世的2009年,历时23年。这23年所经历的与这本考古报告有关的往事,有的记忆模糊,有的记忆较为清晰,此刻一并浮于脑际,现据我的记忆和朱永刚提供的《白金宝遗址考古工作大事记》,择其要者,梗概记述如下。(1)1985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上任的所长,来到家中,言辞恳切,特意向我表示,为进一步做好黑龙江省考古工作,邀请吉林大学到黑龙江省从事考古研究与教学。东北考古教学与研究,是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的一个战略重点,在张家口和晋中两个考古教学与科研基地已转入室内整理与编写报告阶段而不便继续安排考古发掘的情况下,基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诚意邀请,我便决定将国家文物局委托吉林大学举办的考古专修班84级学员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安排在黑龙江,并拟以此为起点建设吉林大学第三个考古教学与科研基地。(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1986年春,我派张文军带着朱永刚前去哈尔滨和黑龙江省文管会洽谈。事出意外,对方却在选择发掘地点、谁主持负责考古队工作、合作双方各参加考古队的人数、是否应让吉林大学留存部分教学标本和编写考古报告的分工等方面,步步设置难题,会谈艰难进行。不仅如此,会谈的艰难还在于在谈到下一议题时,他们又往往推翻已达成的上一议题的协议,于是又只得回头再协商原已达成的协议,如此反反复复协商。我拟于黑龙江建设吉林大学第三个考古教学与科研基地的设想,已成为了奢望,此时,能安排好国家文物局委托吉林大学举办的考古专修班84级学员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便成了我唯一追求的目标。尽管我方做了很多让步,但协议终难达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得将协商的情况向国家文物局相关方面负责人黄景略做了汇报,在黄景略的干预下,我们才最终达成了协议。在协商过程中,张文军完全按照我的意见行事,并在坚持原则、实行必要的妥协方面,显示出其协商的才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后记

本报告刊布的是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年在肇源县白金宝遗址第三次发掘的资料和初步研究成果。1986年上半年,为安排国家文物局和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考古学系前身)举办的考古专修班(84级)田野考古实习,本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南张忠培策划,许伟、张文军等组织,拟在嫩江下游开展考古工作。在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陈奇等建议下,吉林大学考古系张文军、朱永刚、卜工、陈冰白会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赴兰西、肇源和杜尔伯特等县,对多处古遗址踏查、选点。经双方协商,决定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肇源县白金宝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正式田野考古发掘从6月13日开始至同年9月25日结束,历时105天。本次发掘由张忠培领队,谭英杰、朱永刚任工地执行领队。参加人员有: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延铁、金太顺、赵虹光,黑龙江省博物馆安路、贾伟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教师陈全家。吉林大学考古专修班张克举、尚小波、唐音、罗随祖、蔡宁、王殿英、张金栋、杨泽蒙、胡延春、哈达、胡晓农、包青川、吉平、戴富杰、苗润华、赵国栋、张晓峰、周广济、王琦、贺林20名学员参加发掘,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野外工作结束后,教师指导学员对发掘资料进行了初步整理并编写出实习报告。以上工作得到了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及地方有关部门的多方关照和大力支持。

书籍目录

序壹 前言贰 地层堆积与遗址分期  一、地层堆积  二、遗址分期叁 第一期文化遗存  一、遗迹    (一)房址    (二)灰坑     1.长方形坑     2.方形坑     3.圆形坑     4.椭圆形坑    (三)灰沟 二、遗物   (一)陶器     1.容器     2.工具     3.饰品    (二)铜器    (三)石器    (四)骨、角、蚌器  三、陶器组合序列与分段肆 第二期文化遗存  一、遗迹    (一)房址    (二)灰坑     1.长方形坑     2.方形坑     3.圆形坑     4.椭圆形坑 二、遗物    (一)陶器     1.容器     2.工具     3.饰品及玩具    (二)石器    (三)骨器伍 第三期文化遗存  一、遗迹    (一)房址    (二)灰坑     1.圆形坑     2.椭圆形坑     3.长方形坑     4.不规则形坑    (三)灰沟    (四)隧道  二、遗物    (一)陶器     1.容器     2.支脚     3.工具     4.饰品和玩具    (二)铜器    (三)石器    (四)骨、角、牙、蚌器  三、陶器组合序列与分段陆 第四期文化遗存  一、遗迹 ……柒 结语附表附录后记

编辑推荐

《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是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和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6年在肇源白金宝遗址第三次发掘的考古报告。这是迄今嫩江下游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该遗址堆积厚,时代跨度长,文化内涵丰富,依据层位关系及对出土遗物的分析比较,遗址可划分为四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第一期为夏至早商时期的小拉哈文化;第二期为年代相当于晚商时期的白金宝二期文化;第三期属于白金宝文化;第四期是晚于白金宝文化的汉书二期文化。其中第一、二期文化遗存为首次发现,这一发现填补了以往考古工作的空白,由此确立了松嫩平原夏至战国考古学文化的序列和编年体系。《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附插图181幅,彩色图版10幅,黑白图版106幅。
《肇源白金宝:嫩江下游一处青铜时代遗址的揭示》可供考古、历史以及边疆史地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图书封面


 肇源白金宝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