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考古文物 > 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100058834
作者:李梅田
页数:243页

章节摘录

插图:从东北和朝鲜几座墓的年代和地域来看,似可看出这种墓主像由中原经幽蓟、辽西,向辽东、朝鲜传播的路线,幽蓟地区可能是沟通中原与东北的重要路线。汉末由于中原的战乱,大量幽冀吏民迁往东北“三郡乌桓”之地(辽东、辽西、右北平)”;慕容魔时,“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魔乃立郡以统流人……于是路有颂声,礼让兴矣”,当时流寓辽西的中原流民以冀州、豫州、青州、并州人居多。大量来自中原传统文化深厚地区的流民,促进了东北的经济开发,加强了东北与中原的文化联系,东北也成为中原汉晋传统文化的保持和发展之地。3.兖徐兖徐地区是汉文化传统较为深厚的地区之一,发达的汉画像石墓传统在曹魏西晋时期仍然为主要墓葬形制,明显区别于同时期的其他中原墓葬。兖徐地区汉末至西晋末的墓葬(一期)包括石板支砌多室墓和前后室砖墓两种类型,石室墓多是本地汉代画像石墓传统的延续,有的直接利用原画像石墓改建而成。但砖室墓则与洛阳墓制一致,其共性是主要的,如墓葬形制上四壁外弧的做法及基本的明器组合等。曹魏陈思王曹植墓(青龙元年)遵循了洛阳的墓葬规范,墓葬结构与洛阳正始八年墓接近。

前言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是中国高校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1902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1912年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1928年单独设系。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合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师资力量与综合实力,由此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百年的演进历程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如李大钊、钱玄同、邓之诚、朱希祖、王桐龄、张星烺、楚图南、陈垣、侯外庐、白寿彝、柴德庚、赵光贤等,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辛勤耕耘。经几代人的努力开拓,北师大历史学系学术积累丰厚,学风严谨,久已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是我国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重镇,学科门类大体齐备,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既有国内外知名的老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等,又有一批崭露才华并在国内外史学界颇具影响的中青年学者,综合实力居全国高校历史学科前列。在教学方面,我系的课程改革、教材编纂、教书育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曾荣获国家教学改革重大成果一等奖。在科学研究方面,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由白寿彝教授任总主编、我系众多教师参与编写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后记

本书在我六年前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而成,虽然谬误与浅陋充斥其间,但它是我近年人生与学术经历的一个见证,在此付梓之际,忍不住生出来一些回忆与感叹。我生性不敏,又多惰性,自知并无为学的潜质,但幸运之神常常眷顾于我。在1987至2003年间,我有幸在美丽的北大校园求学达十年之久,然而更为幸运的是,我得以师从宿白先生和徐苹芳先生两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他们精湛的学术造诣和真正的学者风范,在我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影响至深。回想起向两位先生问学的日子,许多动人的细节依然历历在目。1999年当我选定以北朝墓葬为研究方向之后,宿白先生就对我的论文写作,从资料的整理到论文的构架,从引用文献到研究方法,既有严厉的批评,也有语重心长的教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体现出先生一贯严谨的学风和作为老师的责任感。2002年论文完成后,先生以八十高龄,不顾严重的眼疾,坚持一字一句地通读了论文全稿,连错别字和标点符号都予以纠正。先生的态度对我来说,不仅是感动,更是鞭策。徐苹芳先生作为我的另一位导师,虽然也是年事已高,而且学术活动非常繁忙,同样为我的学业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每每于百忙之中坚持给我们上课、审阅论文、主持开题报告与答辩,事无巨细必亲力亲为。

内容概要

李梅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1987-1994、1999-200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先后获历史学学工、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1月起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主讲《考古学通论》、《美术考古概论》等课程。研究兴趣为汉唐考古、美术考古。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前言
一、资料的处理
二、资料的解释
第二章 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一、墓葬的发现
二、墓葬的研究
第三章 墓葬区域的划分
一、曹魏西晋时期
二、十六国至北魏前期
三、北魏后期
四、东西魏一北齐周时期
第四章 类型学分析与分期
一、洛阳地区
二、邺城地区
三、云代地区
四、幽蓟地区
五、定冀地区
六、并州地区
七、青齐兖徐地区
八、关中地区
九、小结
第五章 墓葬文化的区域互动与嬗变
一、曹魏西晋时期
二、十六国至北魏前期
三、北魏后期
四、东西魏一北齐周时期
第六章 余论
一、从洛阳到邺城——北朝墓室图像及象征意义的转变
二、南北朝交接地区的墓葬及南北文化的交流——以陕南、豫南鄂北、山东地区为中心
附录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文库

作者简介

《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所指的魏晋北朝,主要指曹魏、西晋、十六国、北魏、东(西)魏、北齐(周)时期,时间上大致从黄初元年(220)曹丕建魏,至开皇元年(581)隋代北周,但为了保持一些重要墓葬资料的延续性,此时间范围将会前后略有延伸;地域上包括今天北方地区的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河南、山东、陕西、宁夏等省、市、自治区。
三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晋王朝的灭亡,中国北方地区陷入“五胡十六国”的纷乱之中,来自北亚的各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同时也带来了迥异于中原传统的文化和艺术。这些外来文化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经过近3个世纪的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促成了中国中古社会的变迁,并逐渐完成了由汉至唐文化的过渡。
介于汉唐两个大一统王朝之间的南北朝时期(3—6世纪),中国社会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北方少数民族带给中国社会什么样的冲击?汉文化传统是如何与外来文化融合并向隋唐文化嬗变的?这些都是中国中古社会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考古学者长期致力思考的问题。

图书封面


 魏晋北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已购,罗列数据太多分析较少。亦有南北朝墓葬对比分析的章节。
  •     发货很快,书也不错,是新出的,对于了解魏晋时期墓葬很有帮助,呵呵力荐
  •     详实易读
  •     应该是博士论文,具体详实,大师级作品。李梅田先生的
  •     内容不错,很有用的书,以后要好好看的
  •     速度挺快的,我买了两本,一本非常好,可是另一本有点折痕,总体还不错
  •     没怎么深入,但挺全的,补了不少知识
  •     前面的分期在章节安排上存在一些问题,但后面的深入分析写的不错!欣赏从洛阳到邺城那篇!
  •     不错,提纲挈领,适合入门级看,看完以后还可以把韦正老师的书看了!
  •     喜欢你没有理由。我是田野考古爱好者。
  •     南北朝交接地区的墓葬及南北文化的交流——以陕南、豫南鄂北、山东地区为中心
  •     粗略学习了魏晋北朝的墓葬概况。本来只是想简单了解汉唐之间的过渡期,但却接触到几个有趣的问题,如从洛阳到邺城的墓葬型制转变,青瓷莲花尊的演变,青瓷在南北朝墓葬文化交流中扮演的角色等,收获很大。
  •     沒人給五星是個問題
  •     没找到可以用的,分期分区部分只能作为参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