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考古文物 >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09705650
作者:高江涛
页数:52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是考古学上的一个重大学术课题。中原地区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成为研究文明起源问题的重点区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最早探索,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末郭沫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而从考古学角度的探索,一般认为始于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迄今已近80年的历史。近80年的研究历程中,中原地区基本上是学者们探索的主要对象,表明中原地区的文明化进程研究对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过程,复原中国古代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近80年来的发掘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原地区积累了相对丰富的考古资料,建立了明确的连续发展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并引入了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来探索古代社会的组织和结构。更为主要的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又为这一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契机。以上种种,使深入探讨中原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成为可能。鉴于此,本书将对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历程作一较为系统全面的探索,以揭示中原地区文明化的过程、阶段、动因、背景及模式等问题。

前言

在当前改革大潮中,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思想观念随之逐步改变,全国热气腾腾,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举国公认,世界瞩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而尚待完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那就是在社会各个角落弥漫着“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止;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的浊流。出版界也难遗世而独立、不受影响,突出表现为迎合市民心理的读物汗牛充栋,而高品位的学术著作,由于印数少、赔本多,则寥若晨星。尚无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学者,往往求出书而无门,感受尤深。这种情况虽然不会永远如此,已使莘莘学子扼腕叹息。历史科学的责任,是研究过去,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现实。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传统,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数千年者,与此关系匪浅。中国是东方大国,探索东方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能更加直接为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借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历史学科十分关心,但限于财力尚未充裕,资助项目难于面面俱到。我们是一群有志于东方史研究的中青年学人,有鉴于此,几年前自筹资金设立了一个民间研究机构,现为中国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中心。

媒体关注与评论

高江涛博士的这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先就理论和方法做出了回顾和分析,概述了中原自庙底沟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然后从聚落形态、墓葬埋葬形态、经济形态等方面考察这一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最后对这一进程作宏观的总结描述,并与中原以外地区作适当的比较研究。相信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取得大量成果的今天,这部新著一定会得到重视和欢迎。  ——李学勤高江涛的这篇博士学位论文最大的特点是对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聚落形态进行了缜密的分析,并将此作为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突破口。他还根据聚落形态的不同,将中原地区内各个小区域文明起源时期的聚落分为单个聚落、组聚落、区聚落三个层级,并探讨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些概念的提出和聚落形态分级方法的应用,对于中原地区聚落形态、社会阶层和结构变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本论文最重要的贡献之所在。  ——王巍

后记

书稿就要出版了,回顾以往,思绪万千而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言何。室外就是陶寺遗址深秋的清晨,远处黑幽幽的塔儿山外泛着鱼白,太阳要出来了,周围十分的肃静,与喧闹都市相比,陶寺村显得那么的美丽。这里就是我们田野考古发掘工地,置身田野实践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当今的考古学。今天的中国考古学,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技术现代化,学科层叠化。考古学的空间极大地拓展,考古学的内涵不断地扩大,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考古学似乎愈来愈无所不包,已不再是以往故步自封的单纯的考古学。而中国文明起源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在这样的大潮和环境中,本书对这一选题的研究显得无所适从而又如此渺小。所以,笔者不敢奢望本书验证或得出某种普遍理论,只求能在这些具体的论述中总结抽象出有关中原地区文明起源问题的若干看法,权当是一种尝试或者一种历练。1995年秋,我考入郑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本科四年期间,历经几多摇摆,几多磨合,以及与田野发掘亲密接触,我逐渐地喜欢上了这一较为冷僻的专业。

内容概要

高江涛,男,1976年生,河南开封人。1999和2003年分别获郑州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王巍先生,2006年获博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文明起源研究和夏商周考古,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20篇。

书籍目录

李学勤先生序王巍先生序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原地区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二节  本书研究的时空范围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章  庙底沟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第一节  仰韶中晚期文化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陶寺文化及相关问题  第三节  王湾三期文化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新砦文化与早期二里头文化第三章  聚落形态所反映的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  第一节  仰韶文化中晚期的聚落形态  第二节  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  第三节  新砦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  第四节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第四章  墓葬埋葬形态所反映的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  第一节  仰韶文化中晚期墓葬的埋葬形态  第二节  陶寺遗址墓葬埋葬形态  第三节  二里头遗址的墓葬埋葬形态第五章  经济形态所反映的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  第一节  农业经济与中国文明化进程问题  第二节  手工业的发展第六章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宏观研究  第一节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阶段性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背景、动力与模式  第三节  中原地区与周围地区文明化进程之宏观比较研究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作者高江涛在论文写作期间甚至是论文修改期间的重要的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成果都被他及时收入论文中。在他写作论文期间,正值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2004—2005)在实施之中,不断有新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问世。我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为工程的第一执行单位,很多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项目都是由我们研究所的学者承担的。高江涛在考古系攻读学位,并协助我做一些工程方面的工作,有条件直接了解到工程的最新进展。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他注意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时地将最新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以及多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吸收到自己的研究之中。正因如此,这《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信息新。

图书封面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属于区域考古研究,对中原地区文明演进作了梳理
  •     但是这垃圾小编连作者的名字都写错了,是高江涛,不是高江寿
  •     苍天啊,这个直接没看啊。
  •     质量还行,就是有点窝了。
  •     这是一部严谨的考古学专著!作者概述了中原地区从庙底沟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从聚落形态、墓葬埋藏形态、经济形态等方面,全面研究考察了中原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并与海岱地区、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文明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方法严谨,分析缜密,结论也很科学,很有启发意义。但是,这样的专著十分十分地专业,可读性很不够,就是专业的研究学者,如果不是专业研究,也很难耐心读下去。前面的铺垫也太多了,显得全书“臭长”。大量大量的表格十分枯燥。考古研究都这样搞下去,就会距离平民越来越远。我国的博士论文有些偏了吧!博士论文总不能都束之高阁吧,要想办法通俗化。
  •     高江涛博士的这本书既有传统方法,也有新的视角,对中原地区文明起源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汇聚了很多最新研究资料,对关心此类问题的人来说,是很值得关注的一本内容充实的好书。
  •     内容丰富,素材也比较新
  •     应该说资料很详细,但没有模型
  •     里面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什么的,还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