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清华简》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考古文物 > 走近清华简

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日期:2011-4-1
ISBN:9787040318678
作者:刘国忠
页数:239页

笔记

p29介绍王家台秦墓秦简不见《归藏》名,改用“易占”。至p32,介绍历年发现竹简帛书。p34:“当前,简帛研究主要有两种趋向:一种是古文字学和文献学的途径,以文字、音韵、训诂、校勘等方法,对简帛文献进行研究、考订、校释;另一种是学术史的途径,对简帛文献的思想内涵作出分析,对其史料价值进行发掘,考镜学术,辨章源流。这两种途径彼此补充,交相为用,没有前者后者失其基础,流于浮泛;没有后者则前者不得引申,简帛佚籍的重要意义无法显示出来。”《对古代学术史的重新思考》李学勤。p44:“李学勤教授曾风趣地说,清华简的内容让人读起来太激动,一天之内不能看太多,否则会让人心脏受不了。p60:“在编排竹简方面,清华简还有一个很有利的地方,即有一部分竹简下端或竹简背面留有编号次序………虽然这些编号次序并非绝对正确(工作人员发现有的编号也有写重、写错的地方。)”这说明一部分清华简的制作可能是先书写(抄写)再做编号,最后用丝线编缀成简册的。p67:“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今文三十三,古文二十五。前有孔安国大序,经文下有据说是孔安国的传)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后世看到的基本都是这个本子,朱熹虽然对古文《尚书》提出了许多疑问(古文显得比今文还简单易懂,且对“大、小序”、“传”提出怀疑。),但最终他还是没有能够与古文《尚书》决裂,反而还有意为古文《尚书》辩护,认为今、古文《尚书》中的难易现象是由于是否经过文笔的加工润色所致。他自己所言:“《书》中可疑诸篇,若一齐不信,恐倒了六经。”这是他不愿看到的结果。朱熹本人对古文中《大禹谟》一篇是非重视,特别是其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朱子语录》:“圣人不以人心为主,而以道心为主。盖人心倚靠不得。人心如船,道心如柁。任船之所在,无所向,若执定柁,则去住在我。”到了清代《古文尚书疏证》做实了孔传与古文《尚书》均是东晋作伪。p72:“张政烺研究员生前总是说,什么时候挖出《尚书》就好了。”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p74:《礼记》引《尹吉》曰:惟尹躬及汤咸有一德。”郑玄注“吉”当为“告”,告,古文诰字之误也。《尹告》,伊尹之诰也。《书序》以为《咸有一德》,今亡。”原来《缁衣》中的“尹吉”就是“尹诰”之误写。清华简有古文《尚书》文献《尹诰》(五支简,无篇名,简背面有次序编号),传世古文《尚书》也收录这篇,因首句有“咸有一德”字句,传世古文便以此为篇名(内容与清华简《尹诰》风马牛不相及,清华简也见《说命(傅说之命)》三篇,与《国语•周语》引文同,传世古文《尚书•说》命三篇则又是相差甚远。可见传世古文《尚书》伪托成立)。除了《尚书》外,还有一些篇目与《逸周书》有关,如第一册整理报告的《程寤》、《祭公》、《皇门》。《保训》(李零先生认为是战国拟古之作)有关于王亥、河伯、上甲、有易的故事。提及上甲假借河伯的“中”打败有易,而前段时间我读《周易溯源》有郭璞注《山海经》引《竹书纪年》称上甲假借河伯之师击败了有易。以上两则应属同事,不同与“中”、“师”。同事异记,“中”含义较为抽象,还要多推敲。甲骨中也有王亥、上甲、河的祭祀记录,例如《小屯南地甲骨》2272:“辛未贞,惠㘡即宗于河。”等。李学勤先生指出,这里的“河”显然是历史人物。建议进一步阅读书籍:《書於竹帛》《简帛佚籍与学术史》《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整理释读工作是不容易的,新材料虽多,但是一般人如果不多读“已见书”的话新材料对他也是也是意义不大的。


 走近清华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