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拾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地方史志 > 北京拾遗

出版社:上海远东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47600870
作者:邱竟竟
页数:218页

章节摘录

  一 城南怎么会有七座城门 老北京原本没有南城。 明朝嘉靖年间,因为北面的骑兵屡屡入犯京城,所以朝廷决定在内城的四周修筑一圈外城,这样既可以缓解日益增长的稠密人口的生活需要,又有利于加强防卫。  据说,当时人人都认为这是个很好的主意,于是就大张旗鼓地建筑起来。不料,工程进行了三分之一,却发现超出预算,钱不够了。怎么办?只好停止,将已经在南边修筑的那部分,东面的向北转,西面的向南转,与原有的内城暂时连接上,等到以后有钱了,再接着修下去。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以后”却因为种种原因再也没有机会兑现,原本打算围绕整个内城筑造的外城,就这样实际上只扩建出了南面,看上去很像是一顶礼帽的边沿,“凸”现在内城南边城墙的外面,并以这种布局延续了将近四百年。  外城既然有了围墙,便会有城门,屈指算算,还不止一两座,却是七座,左右对称地守护着新建的外城城池。  怎么会是“7”这个数目?该不是那会儿京城已经有了外国传教士,受了他们的影响?  众所周知,西方人对“7”这个数字一向情有独钟,是最被喜爱的数字。究其原因,是否因为它在《圣经》里是个完美的数字,而且又是赌场里骰子最容易出现的数字?  有待考证。  七座城门中的永定门近年重新被修筑了,拔地而起,气势堂皇,与原来那座毁掉的老永定门看上去没有什么分别。可它毕竟不是原来的那座。  至少在我心里,如今与正阳门遥遥相对的永定门,不是原先的那座永定门。  按理说,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老永定门,我们家从城北搬到城南的时候,它早就被夷为平地了。可是我心里还是对它有某种特殊的亲近的感觉,或者再准确点儿说,是对老永定门城墙根那一带的感觉。安静的永定河,空寂的河畔土路,乱蓬蓬生长的蒿子草,都曾经在我的少年时代留下过记忆。  我至今闭上眼睛,还依稀记得我十六岁时,与我心仪的男孩子在那一带散步的情景。许多个月明风清的夜晚,我常常吃过晚饭就从家里溜出来,躲在柳树下,等待那个有着一双翻卷着睫毛的眼睛的从遥远的新疆过来的男孩子。他那年也是十六岁,暂时寄居在他北京的亲戚家,正好就住在我家楼房的对面。我们于是有缘在院子里碰到,于是彼此暗暗地喜欢对方,于是有一天他约了我出来,于是我们便经常到永定门的河边相会。  我们会沿着宽阔的永定河畔从东走到西,再回过头来,从西走到东,反反复复,直到必须回家的时候。  我们从来没有说过“我喜欢你”这样的话,即使心里隐隐地猜出对方是喜欢自己的。我们也从来没有接过吻,甚至没有拉过手,哪怕常常并肩一起走路。那时候,能够躲开其他人,两人单独在一起散步,已经觉得非常的秘密,非常的快乐了。  那年夏天,我们就那样经常在永定门附近的河边见面,经常在一起说些不着边际的傻话。  后来在冬天快到的时候,他没来得及与我告别,就离开北京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也再也没有去过永定门。  后来过了很多年,很多很多年,从国外回来偶尔听到,永定门要重新修建起来,心里陡然涌起一阵思绪。  对那个老城门一带,我知道自己怀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  至于南城其他的城门呢?遗憾的是,我以前几乎从来都没有去过,我甚至说不出它们的具体方位。  只是最近翻看老北京地图,才知道,原来永定门的东西两侧与它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一座叫左安门,另一座叫右安门。它们的上方过去一点儿,便、分别是广渠门和广安门,再往上过去一点儿,则分别是东便门和西便门。  这便是北京南城的七座城门。  当然,要准确地说南城的城门,原有的内城的三个老城门不能不算上,它们分别是宣武门、崇文门、正阳门。  按照北京内城老城门各司其职的规矩,宣武门是专走刑车的,被老百姓称为“死门”。因为菜市口就紧挨着宣武门,犯案关押的人在刑部经过审核定罪,必须得从宣武门出去,到菜市口问斩。所以宣武门的城门上方刻有三个大字:“后悔迟”,非常的警世。  与宣武门相对的是崇文门,专门走酒车。原因是当时的烧酒几乎都是从河北涿县一带运来的,所以从南边进京。同时崇文门也是关税门,从明朝起,原来的九门课税便统一由崇文门专管了,人称“天下第一税关”。到了清朝的时候,南方大运河过来的水运货物到了通州后,统统要走崇文门,崇文门因此成为各地商品的集散地。  我对崇文门相当熟悉。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常带我去那里的新侨饭店吃西餐,所以长大以后,参加了工作,刚刚有了自己的工资,最得意的,便是到新侨饭店自己请自己吃西餐,并且藉此认为很“酷”。

内容概要

邱竟竟,来自北京。曾去英国留学,之后又移居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但北京始终是她心中念念不忘的故土。

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004年开始写旅行游记,已出版的作品有《橙色诱惑》、《千万别去埃及》、《冬季的法国小镇不寂寞》。

书籍目录

引子
北京城北
一 走兵车的德胜门和走粪车的安定门8
二 与南锣鼓巷的不期而遇18
三 在什刹海享受微醺26
四 盛名之下的“九门小吃”31
五 国子监的困扰37
六 雍和宫里不知去向的欢喜佛43
七 簋街里不可一世的麻辣小龙虾48
北京城南
一 城南怎么会有七座城门56
二 在前门大街瞻前顾后59
三 大栅栏里的那些悠悠岁月67
四 没有了脂粉气味的八大胡同73
五 琉璃厂的古董和厂甸的糖葫芦75
六 菜市口79
七 老少爷们去泡澡堂子80
八 在老天桥练摊的把式们83
北京城中
一 皇城与紫禁城90
二 天安门原是个T型广场96
三 明代的皇帝吊死在景山的一棵树上98
四 北海的仿膳和满汉全席99
五 太监的去势与得势105
六 中南海瀛台109
北京城东
一 走木材的东直门和走粮车的朝阳门113
二 牌楼116
三 我不是在法国面包房,就是在去那儿的路上118
四 谁愿意去王府井124
五 胡同里的老宅子129
六 东交民巷的洋味杂拌137
七 就爱吃这一口儿144
北京城西
一 城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150
二 大宅门的宿命154
三 关于斗蛐蛐儿这件事156
四 西单时尚圈儿161
五 经典的私房菜165
北京的环路
一 环路的势在必行175
二 有个酒吧叫做“男孩女孩”177
三 十六岁的单车184
四 被后现代艺术宠坏了的798工厂190
五 男人说,最怕跟女人去秀水逛街195
六 千万别去潘家园200
七 今晚去哪儿吃?206

编辑推荐

  近一百年来,北京有些变得越来越像东京,越来越像纽约、芝加哥等国际都市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宽阔平坦的行车大道,鳞次比的商业大厦,仿佛一个恍惚,那个明黄色琉璃瓦上覆盖着冬天厚厚的积雪和散发着烤白薯焦甜气味的北方古都,便悄然而迅速地在人们的记忆里,渐行渐远了。  这一切发舞如此之快,如此之绝。如此让人措手不及。  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北京城正在发生着某些让人始料不及的变化。这变化其实早就发生了,只不过我一直都没有在意,而如果我再不在意,这些变化便很有可能从四面八方迅速淹没过来,彻底地改变这个我曾经生活过的城市。  于是我想到了我蹒跚学步时住过的城北的狭窄小胡同,我幼稚童年和青涩少年时住过的城南的曲折街巷,我参加工作后每天骑着自行车路过的覆盖着浓密树阴的城东的宽大马路,以及读大学时……  如今它们都还在吗?

作者简介

《北京拾遗》内容简介: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城,在不同的人的眼中、心中乃至记忆中,有着不同的感觉和印象。传统,时尚,多元,立体,不一而足。《北京拾遗》展示给读者一个她感受到的北京。
说“感受”是因为作者生在北京长在北京,20年前远嫁他国,蓦然回首,北京早已不是昔时的北京,是惊喜,是遗憾,是欣慰,是不舍,五味杂陈。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轻松和细腻,描摹了北京的前世今生,集史料、逸闻、人物、风情,尤其是作者的亲历亲为于一身,文字简洁、感性、深情,是一部难得的诠释北京的好作品。

图书封面


 北京拾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看完了觉得稍稍有些失望,书中是涉及了一些北京历史等比较深厚的东西,如城市变迁一类的把美食写入书中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我十分不喜欢作者把很多小吃,菜点的制作过程,详细配料写得过于详尽,像是一本菜谱,记得某小吃的配料,什么八角、茴香……写了好几行,让人看了有点不爽 也许跟作者的中年妇女身份有关吧……多少有些肤浅
  •     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或许只是因为“北京”二字,之前也买过一些类似的书籍,却没有这本书带给我那么多轻松而又熟悉的回忆。作为一个有着浓重北京情节的人,这本书以她轻松的口吻,让我在阅读时再次重回北京,那书里提到的诸多地方,都留有我淡淡的回忆,仿佛再次走了一遍。很多的细节,也是我当时的想法,或者一种感叹。走过的路,游过的景,吃过的味儿,听过的典故,都那么熟悉。一个对北京有着回忆的作者,一个对北京有着情节的读者,在书里契合了。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关于老北京的描述都很有趣。倒是对作者的感想之类很不感兴趣,像是强加给读者的,一般都跳过。
  •     北京北京 离北京很近也没有真正去领略一下它的点滴,看的太表面,反而错过了一些有感染力的氛围,虽然不是北京人,但很愿意去寻找一些东西,这个暑假就行动吧。北京每一天都在变化,只是希望古都能留下些什么,毕竟不是高楼大厦所能表现的淋漓尽致的。
  •     对北京的好奇~
  •     很好的文笔,很真实的情感,读着作者的文字,仿佛身历其境一般,让人忍不住想跟着作者的脚步,仔细地品味北京
  •     北京往返青岛的路上看完了从媳那里拿来的这本书,只有了解城市,了解城市的历史,才有说爱的资格。
  •     有些知识我作为一个北京人原先只是有所耳闻,在这本书里算是了解了一些。
  •     一本好吃的书
  •     只有在北京生活过的人才能体会这本书的亲切,也只有生活过又离开了北京的人才能在读书的同时感觉到不舍跟留恋
  •     解馋
  •     要不是今儿到期 还舍不得还回去 想消遣时知道点很适合 作者是个小吃货哈 遗憾没记下食谱笔记
  •     折本书帮朋友拍的 她看过之后说很喜欢
  •     书中推荐了很多馆子感觉不错……
  •     我不知道天堂什么样子,但北平的秋天一定是天堂的样子。
  •     这可以算是我的第一本旅游指南。多亏了它!
  •     作者有点banana啊
  •     借辆自行车 数着九个城门 穿过大小胡同 去玻璃厂去潘家园 逛故宫吃烤肉 想停想走随意自由
  •     去图书馆无意发现的一本书,正好,去北京的飞机上可以翻翻。
  •     来北京前买来更进一步了解北京的,记住最多的是关于北京的饮食,什么老字号啦~前门大街哪家的小吃啦,簋街的小龙虾叫麻小儿啦……等
  •     比较偏重于“吃”和景物历史,真正的京味儿印象还少了些,可能是由于文风比较优美的原因吧。
  •     挺烂的。
  •     了解那些不一样的北京
  •     冲着北京俩字儿去的,确实是一本可以唤起很多回忆的小书。。。
  •     我觉得像是北京导游攻略。因为作者是想看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和自己的小时候有关联的地方,所以虽作旅游攻略还不够全面。但也正式因为蕴藏着感情,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能让人静下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