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地方史志 > 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调查研究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040304947
作者:岳谦厚
页数:332页

章节摘录

  山西属于农牧结合地区,在地势上多表现为山岳地带,除河东一带部分地区土地肥沃外,其余各地均较贫瘠,加之水利资源有限,近代农业生产所受限制较大。作为一个以农为主的省份,耕地自然是其发展的基本要素。据统计,1932年前,山西耕地一直保持在6 000万亩左右,之后略有下降,但到1936年又恢复到6 510万亩。耕地中旱田多,水田少。据1935年统计,全省旱地面积5 551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97.2%;平地2 244.5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39.28%;山坡地2 772.22万亩,占总面积的48.51%;河滩地243.83万亩,占总面积的4.26%;碱地243.71万亩,占总面积的4.25%;荒地48.99万亩,占总面积的0.86%;水田面积161.02万亩,仅占农田总面积的2.8%。  从土地肥瘦程度及与自然环境关系上讲,大体可分为北部、中部及南部三个区域,农作物无论从产量还是品种上也均可照此划分。北部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且灌溉设施不甚发达,加上冬季寒冷,农作物多为一年一季。农作物主要是燕麦、粟、高粱等,其次是豆类、马铃薯、荞麦、胡麻等,小麦均为春天播种且面积很少。该地区百姓主要食用燕麦、小麦、马铃薯,并辅以高粱、豆类。到20世纪30年代,粮食亩产量也没有超过8斗,每年粮食总产量约1 000万石,除去自用尚余350万石。中部地区是以太原盆地为核心的辐射区域,此处为山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人口稠密,水利条件较好,且气候较温和,能够种植部分冬季作物。农作物以小麦为主,次为燕麦、玉米等以及少量水田作物。亩产量比北部地区高,每亩平均在1.2石以上,粮食年产量达2 700余万石。该地区人民多以高粱、玉米为食,所产小麦大都销往晋南或外省。同时,盛产各类水果,崞县梨、忻县桃杏以及徐沟和文水等地葡萄、汾阳核桃不仅产量可观,且口感驰名中外。定襄、文水、汾阳、太谷、祁县等地则是山西著名产棉区,年产棉均在3万担左右。山西南部地区属于重要产棉区,20世纪30年代年产棉花达60万担。农产品主要为小麦,大约每年可产500万石,其次是高粱、玉米、豆类等。

前言

  哲学社会科学是探索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奥秘、揭示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其研究能力和科研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就没有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就没有真正强大的国家。  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党中央在新时期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广阔前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密集,力量雄厚,学科齐全,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长期以来,广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

内容概要

岳谦厚(1969)男,山西偏关人,历史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及中共党史研究。重要著作有《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顾维钧与抗白外交》、《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黄土·革命与日本入侵》《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农村社会》(合著)、《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陕农村社会:以张闻天晋陕农村调查资料为中心的研究》(合著)、《战时日军对山西社会生态之破坏》、《媒体·社会与国家》:《大公报》与《20世纪初期之中国》、《民国史纪事本末(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战争史》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抗战前后山西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战前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节 日本入侵与社会之反应
第二章 农业资源之损失
第一节 土地资源
第二节 粮食资源
第三节 棉产资源
第四节 日军的鸦片政策与鸦片种植
第五节 农村经济受损的综合评估
第三章 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及财政金融之损失
第一节 日军的工矿业及交通运输业掠夺计划
第二节 工业受损统计及其量化分析
第三节 矿产资源受损程度及其影响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被掠情形
第五节 财政金融损失状况
第四章 人口资源之损失
第一节 人口损失的调查统计
第二节 人口损失与人口结构之变化
第三节 人力资源受损程度
第四节 人力资源受损的社会经济影响
第五章 文化教育资源之损失
第一节 文化教育资源之直接损失
第二节 殖民化教育下的另面社会景象
第三节 人文生态环境之恶化
第六章 民众身心环境被害程度
第一节 “三光作战”下的民众心理状况
第二节 “细菌战”与“毒气战”下的民众生存状态
第三节 “烟山毒海”下的“山西社会相”
第四节 “慰安妇”的人生遭际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中国政府关于抗战损失调查的有关文件
附录二 山西伪组织章程、歌谣及征文
附录三 日军在方山县暴行及其他情况的调查
附录四 1937—1941年中共晋西北根据地区域部分县份若干村庄劳动力变化统计表
附录五 战时山西农民负担举例
附录六 战时山西各阶层人民家庭生活状况举例
附录七 1937—1941年晋西北地区主要物品价格变化表
附录八 1940年7月山西沦陷区“土膏店”统计
附录九 日军占领期间山西太原、大同、阳泉三地主要日人商店统计
附录十 日军八年间在晋制造的主要惨案统计表
附录十一 口述史收集大纲
参考资料和论著
正文各表索引
后记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调查研究》是关于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区域性调查研究,通过对有关山西抗战损失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地方文献的搜集梳理,以地域为研究范围,以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人口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为分析工具,提出了对山西在抗战中实际受损程度的基本估量,并以之为基础比较全面而客观地分析了战争的显性破坏和和隐性影响,特别是对战争隐性损失的评估和分析具有创新意义。研究的主要意图不再限于从表层上描述日本的侵华暴行,而在于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及量化分析从深层上挖掘战争的应时性与历时性破坏作用,并力图使这些证据及其分析结果形成难以翻案的历史“铁证”。
山西属于农牧结合地区,在地势上多表现为山岳地带,除河东一带部分地区土地肥沃外,其余各地均较贫瘠,加之水利资源有限,近代农业生产所受限制较大。作为一个以农为主的省份,耕地自然是其发展的基本要素。据统计,1932年前,山西耕地一直保持在6 000万亩左右,之后略有下降,但到1936年又恢复到6 510万亩。耕地中旱田多,水田少。据1935年统计,全省旱地面积5 551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97.2%;平地2 244.5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39.28%;山坡地2 772.22万亩,占总面积的48.51%;河滩地243.83万亩,占总面积的4.26%;碱地243.71万亩,占总面积的4.25%;荒地48.99万亩,占总面积的0.86%;水田面积161.02万亩,仅占农田总面积的2.8%。
从土地肥瘦程度及与自然环境关系上讲,大体可分为北部、中部及南部三个区域,农作物无论从产量还是品种上也均可照此划分。北部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且灌溉设施不甚发达,加上冬季寒冷,农作物多为一年一季。农作物主要是燕麦、粟、高粱等,其次是豆类、马铃薯、荞麦、胡麻等,小麦均为春天播种且面积很少。该地区百姓主要食用燕麦、小麦、马铃薯,并辅以高粱、豆类。到20世纪30年代,粮食亩产量也没有超过8斗,每年粮食总产量约1 000万石,除去自用尚余350万石。中部地区是以太原盆地为核心的辐射区域,此处为山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人口稠密,水利条件较好,且气候较温和,能够种植部分冬季作物。农作物以小麦为主,次为燕麦、玉米等以及少量水田作物。亩产量比北部地区高,每亩平均在1.2石以上,粮食年产量达2 700余万石。该地区人民多以高粱、玉米为食,所产小麦大都销往晋南或外省。同时,盛产各类水果,崞县梨、忻县桃杏以及徐沟和文水等地葡萄、汾阳核桃不仅产量可观,且口感驰名中外。定襄、文水、汾阳、太谷、祁县等地则是山西著名产棉区,年产棉均在3万担左右。山西南部地区属于重要产棉区,20世纪30年代年产棉花达60万担。农产品主要为小麦,大约每年可产500万石,其次是高粱、玉米、豆类等。

图书封面


 日本占领期间山西社会经济损失的调查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抗日战争研究珍贵资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