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生态环境 > 物候学

出版社:湖南教育
出版日期:1999-8
ISBN:9787535529282
作者:竺可桢,宛敏渭
页数:173页

章节摘录

  中国最早的古农书,现尚保存完整的,要算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其中不少地方引用了比这书更早500年的一部农书,西汉《汜胜之书》。在古农书中,还有专讲农时的书,如汉崔实的《四民月令》,元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等。《汜胜之书.耕作》篇辟头就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换句话说,就是耕种的基本原则在于抓紧适当时间来耕耘播种。这时间如何能抓得不先不后呢?《汜胜之书》就用物候作为一个指标,如说:杏花开始盛开时,就耕轻土、弱土。看见杏花落的时候再耕。对于种冬小麦,书中说:“夏至后七十天就可以种冬麦,如种得太早,会遇到虫害,而且会在冬季寒冷以前就拔节;种得太晚,会穗子小而子粒少。”对于种大豆,书中说:“三月榆树结荚的时候,遇着雨可以在高田上种大豆。”①  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中总结的劳动人民关于物候的知识,比《汜胜之书》更为丰富,而且更有系统地把物候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如卷一谈种谷子时说道:“二月上旬,杨树出叶生花的时候下种,是最好的时令;三月上旬到清明节,桃花刚开,是中等时令;四月上旬赶上枣树出叶,桑树落花,是最迟时令了。”并指出:“顺随天时,估量地利,可以少用些人力,多得到些成果。要是只凭主观,违反自然法则,便会白费劳力,没有收获。  贾思勰已经知道各地的物候不同,南北有差异,东西也有分别。他指出一个地方能种的作物,移到另外一个区域,成熟迟早,根实大小就会改变。在《齐民要术》卷三《芜菁》和《种蒜》条。

内容概要

  竺可桢同志(1890-1974)是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历任教授、所长、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并担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1948年被选为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科学研究的提高与普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越是高级研究人员,越应带头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一个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成绩,应该计入他对科学事业的贡献之内。自1916年至1974年的半个多世纪中,竺可桢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书籍约160余篇,内容除地学、气象学、物候学外,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等许多学科,读者对象从科学技术人员到少年儿童多个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在公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对科普工作倾入极大的热情,除积极进行科普创作外,还为广播电台作科普讲演,对北京天文馆、自然博物馆的创建也付出了很多精力。他晚年与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可谓科普创作中之珍品,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的荣誉奖。  竺可桢不仅在科学界、教育界受到人们广泛的尊敬,在科普界也有崇高的威望。  宛敏渭,安徽省庐江县人。1910年1月出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气象班(大专)。他是安徽省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曾任安徽省气象测候所代理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物候组组长。他是中国农业气象学、物候学开创人之一。  宛敏渭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从事我国古代节候演变源流的考证研究,50年代悉心于农业气象学的研究,60年代后从事于全国物候观测网的创建,开展物候季节与农时预测的研究。物候观测网由45个协作单位建立农时预报点,经过25年的实验研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物候学与农时预测作出了贡献。“中国物候学与农时预测的研究”项目,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宛敏渭1984年获中国气象学会“从事气象工作五十年气象学家”荣誉证书,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气象学家”荣誉奖状。他与竺可桢合著的《物候学》、《物候学(增订本)》一书,6次出版,共发行20万册,深受读者欢迎。此书经日本丹青鲶合研究所译为日文本,1988年在东京出版。198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最高奖--荣誉奖。代表著作有“二十四气与七十二候考”、“中国之物候”、“论北京物候季节的划分与农时预测”(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还有“论我国的物候季节与物候指标的应用”、 “竺可桢对我国物候学的贡献”、与人合作编著《中国物候观测方法》,主编《中国自然历选编》与《续编》,与人合作绘制《中国动植物物候图集》。

书籍目录

一、什么是物候学
二、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
三、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
四、物候学的定律
五、预告农时的方法
六、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
七、我国发展物候学的展望

作者简介

我国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长期以来在科普园地中辛勤耕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创造了许多科普读物。《中国科普佳作精选》所收入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佳作的共同特点一是不只局限于对科学知识的阐述,而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做到了科学性、可读性、趣味性的统一。作家们娓娓动听的叙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渴求知识的广大读者的心田。
  本书收录了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竺可桢先生及安徽气象事业创始人宛敏渭先生关于物候学的研究资料及研究成果,全书较为通俗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知识及全国各地的物候概况是一本既传播科学知识又切合实用的优秀科普读物。

图书封面


 物候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江北到岭南,从东海到祁连山,从山桃鲜芽初放,到河水冰融,蜜蜂初现,从碧桃初绽,到海棠始花,青蛙始鸣,从榆钱散落柳絮飞,到芍药微开,布谷鸟鸣,从棉花现蕾,到蟋蟀起鸣,高粱抽穗,从莲子与板栗始熟,到野菊花开,燕子南飞,从辛夷、樱花叶变秋色,到小麦分蘖,薄冰初见,所有的草木与生命,都是你内心的预报,知道你在哪里。2012.9.8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我读的是1979年版的,把关于毛思想的那部分去掉4星。其实知识点好少的,像论文合集,有一些重复的部分。
  •     各时各地均不同
  •     竺可桢的著作,每个人值得一读的科普好书。这个书还是好多年前的版本,纸质摸上去已经有些陈旧了,但是经典著作内容本身还是很吸引人的。实地测量的数据,对比出现在的所谓砖家叫兽的无耻剽窃,中国太需要认认真真的做学问的研究者了!好书
  •     竺可桢先生的文字清新质朴,文采斐然,就是价格有点高。
  •     越看越觉得象在教如何在复杂状态下,用一个标准物的变化来做预报
  •     渡黄河而南,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龚自珍的话。老实说,开篇看得很痛苦,等温线以及等候线什么的怎么看早忘了。而且竺老定位帝都,我作为一个南方人总有不好理解的部分。不过,逆温层以及候鸟何以能辨认千里迢迢的旅程那部分我看得认真。也看得很开心。这让我想起迁徙的鸟那本书。“候鸟日中是以太阳位置来导航,而晚间是以星宿位置来导航。 它们知道星宿太阳位置和时间的关系”。
  •       从江北到岭南,从东海到祁连山,
      从山桃鲜芽初放,到河水冰融,蜜蜂初现,
      从碧桃初绽,到海棠始花,青蛙始鸣,
      从榆钱散落柳絮飞,到芍药微开,布谷鸟鸣,
      从棉花现蕾,到蟋蟀起鸣,高粱抽穗,
      从莲子与板栗始熟,到野菊花开,燕子南飞,
      从辛夷、樱花叶变秋色,到小麦分蘖,薄冰初见,
      所有的草木与生命,都是你内心的预报,
      知道你在哪里。
      
      2012.9.8
      
  •     小时候妈妈教我背二十四节气,我总是很不耐烦。
  •     囫囵吞枣的算是看过一遍(。
  •     竺老令人敬佩。
  •     大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