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荒漠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生态环境 > 古海荒漠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3-8
ISBN:9787108008602
作者:许靖华
页数:215页

章节摘录

  1962年,剑桥大学的年轻研究生瓦因(Fred Vine)于参与印度洋底的磁力调查时,在许多地方均已发现了磁性条带。但瓦因并不满足于仅仅透过观测纪录来证实这种模式,他还想弄清楚磁力异常为什么会这样排列。看起来磁性条带与局部的海底地形并无关联,但其方位却与中洋脊(mid—ocean ridge)的走向平行(图十三)。另外,他还注意到这些异常在中洋脊的两侧是对称分布的(图十四)。做为一名地球物理工作者,瓦因对地球科学的两个假说是十分熟悉的:一个是颇有争议的新假说,认为地球的磁极在最近几亿年期间曾反复发生过正反方向的转变。另一则是当时在美国几乎已销声匿迹的老假说——认为海洋的形成是由于大陆之间的柑互漂移和分离所致。    确定位置只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则是:如何把这条一万一千吨的钻探船精确地停泊在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定点上。到达孔位后,我们并不能就此停船不动。“格洛玛·挑战者号”和许多其他海洋调查船一样,船尾也拖着好几条探测仪器的电缆,分别是:磁力仪“麦琪”(Maggie)、两套空气枪和拖曳式声纳(我们把它称做“鳗鱼”)。这些电缆约有一公里长,照理说应当在钻探船减速并停止前进之前,就该先把这些电缆收回来。问题是,这些仪器是海底研究所不可缺少的,所以,只能在找到站位以后才收回。解决这个难题的简单办法是在钻探船通过站位时,先投下一个声纳信标。但是,从一条正以八节(knot,一节为船行速度每小时一海里)航速行驶的船上扔出的信标,是很难准确地落到海底的,因此损失信标的风险极大。而一个信标价值在数千美元,我们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出此下策。因而,我们在航行中运用一种比较原始的办法来标定站位——在船只驶经站位时抛出浮标。遗憾的是,这些浮标会随海流漂移,等到我们收好仪器电缆,再返回时,浮标往往已漂浮在两公里以外的海面上了。  尽管如此,我们在戈林奇滩还是采用了这种比较便宜的办法。在震波剖面纪录指示的位置上,水手们把一个红色圆筒抛出舷外,圆筒上连着一只插着红旗的浮标,虽然测深仪只测到835*,但根据我们的计算,这里的水深已是890*。于是,“格洛玛·挑战者号”开始减速向南航行,同时,技师们收回“麦琪”和“鳗鱼”。然后我们再折返原位,但此时圆筒已跟浮标脱离,两者相距约有一公里。我们用老式测深仪导向,找到了那个位置比较可靠的浮标。当测深仪再次显示835*时,我们就通知船长,船长便向机舱卞达于“全停”的指令。    初试啼声  “格洛玛,挑战者号”一进入站位,我们就开启动力定位系统以保持船位固定。我们先从船上放下一个声纳信标,使之落到预计的孔位上。不久信标开始发出声波信号(图十二),船上的电脑也收到了。如果钻探船偏离信标所在的位置,电脑便会下达指令给船体的四个侧向推进器中的一个或数个,以便将钻探船推回原位。这套系统仅允许船体做约60公尺的漂移,所以,钻管不能是僵直的。为此,钻管上安装了几段叫做伸缩接头的钻杆,就像汽车的传动轴一般,既能吸收垂直方向的震动,又可传递转矩。  下午六点,我们投出信标,十分钟后信标沉到海底。同时,钻工班开始组接钻杆(图二十四)。他们需要知道这一孔位的水深,因为当钻杆接近海底时,就应减慢下放速度,以避免钻杆突然撞击海底而导致断裂。遗憾的是,连续震波剖面仪的记录深度是890而测深仪却只有835*。为保险起见,我们取后者,即1200公尺。到达这个深度后,钻工便小心翼翼地把钻杆慢慢通过“月池”放下去。但是1600公尺的标记很快就超过了,而仪表板上还没有“着底”的显示。1605公尺过去了,接下来是1623公尺,1641公尺,1656公尺……,每次都接上一组由两根钻杆组成的钻杆组(长18公尺)再放下去。钻工、司钻、钻井队长和作业经理都朝我们直瞪眼。对我和雷恩这两个年轻而缺乏经验的计划共同主持人来说,这种情况是十分难堪的,再这样下去,我们将很难得到钻井队的信任。尽管我们一再抱怨老式测深仪性能不可靠,他们的脸上依然冷若冰霜。  尴尬的局面仍在继续,信任差距也在加大。现在已经超过了1673公尺,1691公尺……,钻工们眼睛瞪得更大了。最后,我决定到电子仪器舱再去检查一下记录。从震波剖面记录看来,我确定水深应为1716公尺。待我经过船桥回到钻台上时,钻工们已停止下放钻具了。我们终于在海平面以下1711公尺处接触到了海底,这个数字几乎与震波剖面仪显示的数字完全相符。这时,我才如释重负,心上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转向机械修好后,罗盘标出的航向竟是300度,因为船长搞错了,以为我们要的就是这个航向,而我们却还以为是操舵装置已经锁死在这个位置上,以致无法指向30度!结果,船不住地漂离目标区,海底地形一个劲地上升。最后,总算消除了误会,船长把船转向30度,航速为一节。可是,漂移还在继续。我们再次把航向转到60度,实际上等于从原始航向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但精密测深仪的指针仍继续往上爬,我们漂得更远了。到了这个地步,我和雷恩开始发慌,感到已经无力控制局面。无论船往哪个方向开,四面八方的海底地形似乎都在上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很快就镇静下来,并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我们的航速是一节,但海流速度却至少是1.5节,所以船老是在后退。我们便决定保持60度的航向,但把航速提高到二节。等到精密测深仪终于画出一条下降曲线时,我们才轻松地舒出一口气。五点四十分,也就是第一次驶过站位以后二个多小时,我们总算把“格洛玛·挑战者号”停泊在海槽谷底轴部的正上方。    忧喜参半  下午,开始钻进,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我们以异常快的速度钻穿了松软的上部沉积层,并且每隔一个半小时取一次岩心。眼看一切平安无事,于是我告诉雷恩,我要去吃一些东西,还想睡上一觉。但在接近午夜时分,雷恩又进来打开了电灯!  “肯,我给你带来一些消息——有好的,也有坏的。”  我满脑子还是杜米特里卡那档事,所以,揣测雷恩所说的坏消息就是一道叫我们返回直布罗陀的命令。  “好,你说吧。又出了什么事了?”  “岩心筒卡住了。钻头堵塞,海水循环中断。看来,我们必须放弃这个钻孔了。”  在整个航次期间,诸如此类的机械故障一直折磨着我们。有时,我们不禁要归咎于这个航次的不吉利的编号——13。而实际上也确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因为当时的技术能力。尚不足以顺利钻穿深厚的砂质地层或坚硬地层。在陆地钻井中,岩屑是由循环泥浆带到地面上并排离钻台的。与此不同的是,深海钻探只能将岩屑从孔内带到海底表面,在钻孔周围堆成一道圆柱。只要钻进还在进行,海水能保持循环而孔内没有碎屑,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要是钻杆一脱开,循环一停止,堆成圆柱的砂或岩屑就会落回到钻孔里去。这时,钻杆就被砂或岩屑埋住了。磨擦力会阻碍钻杆的旋转,继续钻进也就变为不可能。有时,砂粒甚至会进入岩心筒和钻杆内部,这时岩心筒就被卡住而无法取出。这天晚上,在瓦伦西亚海槽就发生了这种事。我们在选择站位时没有足够的经验,不知道应该避开海槽底的积砂。实际上,即使泥质地层比砂质层厚上几倍,我们也应该宁可选择前者;因为泥质物可以被冲走而不致在钻  孔周围形成危险的岩屑堆。  卡住岩心筒意味着要损失十二小时的船时——还不如当初花同等的时间去把杜米特里卡接来哩!  “他们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我问。  “没有,现在正在提钻。”  “那么,你那个好消息又是什么呢?”  “我们在上新系底部发现了石膏!”  早先的震波调查结果显示,在地中海海底下面有一叶盐层,但从未取得直接的证据。关于这个盐层的形成年代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位法国地质学教授,他是法国科学院院士,也是两位随船法国科学家的老师,他坚信盐层是在三叠纪形成的(距今约2亿年)。有几位年轻的科学家则表示异议,他们认为盐层可能在比较近的年代——晚中新世时形成的(约500万年到600万年前)。  我仍在第122号站位上并未钻到岩盐层,仅只见到了石膏。不过,石膏是一种蒸发盐矿物,即硫酸钙(CaSO4·2H20)。它肯定是在海水因蒸发而变为高密度咸水时沉淀下来的;而岩盐(NaCl)则得在海水进一步浓缩的条件下,才会沉淀出来。在瓦伦西亚海槽新钻取到的石膏,经测定其年代当在上新世或晚中新世,因此,它的发现成了我们取得的关于地中海盐度危机的第一个确凿证据。

前言

  当我出生的时候,祖母曾经预估我有两种可能的未来运程:不是像黄金般光芒耀眼,就是像破铜烂铁般不惹人注目。似乎祖母早有远见,看出小婴儿与生俱来的艺术家气质。然而父母却只希望我会成为一名扎扎实实的中华男儿,“靖华”这个名字便带着他们的无限期许。至于在1938年的我,眼前要应付的则是国文老师交代下来的功课:写一篇《我的志愿》。当然,一般八岁小孩都以名或利为有形及无形生命的终极目标,因此很自然的我选择了要扬名四海。当  时,中国英雄都是空军,报章上经常报道他们忠心爱国、英勇无私的行为。那时我也想加入空军行列!今天,我的孩子大概无法想象他们行动不怎么敏捷、鼻梁上架眷金边眼镜的父亲曾经怀抱成为飞行战士的雄心!然而两年后,我被地质探险家的冒险故事迷住了,史考克(Scott)、南森(Nansen)和赫汀(Hedin)等人成为我的新英雄。于是我转而想成为探险家——就像这本书中斯记述一样。  “少年靖华的烦恼”  踏入中学阶段,接触到物理学之后,我的野心又包括了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与牛顿或爱因斯坦看齐。但在追逐诺贝尔奖路上的惟一障碍居然是我的父亲:他希望我读地质学。  父亲经常强调,儿女在选择职业上有绝对自主权。也许最后我们真的拥有这种自主权,可是我也记得当姐姐丽霞告诉父亲,说她想从化学系转念英国文学时,父亲是如何的震怒。丽霞姐有勇气拒绝成为另一位居里夫人,坦陈对诺贝尔奖没兴趣,不怕父亲失望,我却不敢告诉父亲我不想研究地质,因为我很想问鼎诺贝尔奖,这就是“少年靖华的烦恼”了。  后来,父亲为了安抚我,告诉我可以在研究院时改念物理。1948年我到美国俄亥俄州念书时,确实可以这样做,但在当时,念物理是拿不到奖学金的。眼看着诺贝尔奖与我渐离渐远,差一点便自杀了。  慢慢我变得较为成熟了,整个过程为时约三年。那时我二十一岁,拿了两个地质学的学位,看清楚了——就像我最喜爱的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所言一成为伟大人物也没有多了不起。我再也不惦记诺贝尔奖这回事,并且交了一大堆朋友、完成学业、找到工作、结婚,从此快快乐乐地过日子。诺贝尔奖之梦没有被父母打碎的许多人,可能反而没有如此幸运,他们不择手段,只顾自己力争上游,变得自私,急功近利,虚伪,甚至会从别人的研究提案中剽窃构想,或者闯进同行研究者的办公室内,偷看还未发表的实验数据等等。  大梦初觉的快乐,  1970年8月,当我参与“格洛玛·挑战者号(GlonarChallenger)地中海钻探之旅时,有一天在船上图书室内找刊由诺贝尔得奖人华生(JamesWatson)所写的《双螺旋链》(The doubleHelix),书中介绍了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deoxyribonueleicacid)结构的故事。突然之间,我醒悟到,如果当初执迷于童年梦想,我是多么可能也会变成一个骄傲狂妄的自大狂。在图书室内我也找到一本梅纳德(W.W.Menard)的《探险剖析》(Anatomy of anExpedition)。这本书语调轻松,经常谈论到地球物理学家之间的温暖情谊。这些描述处处使我觉得,父亲坚持要我走上地质这一行,终究还是件很不错的事。名与利只适合那些始终没有超越八岁稚龄,心智的人罢哩!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广而言,爱、友情、牺牲以及责任感会替生命带来更多更高的意义。在那一刹那间,我决定了要写这本书。我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将那种大梦初觉的感受,传达给其他人。  ……

内容概要

许靖华 世界著名 地质学
家,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教授。在
地质 学、 海洋学 、地 球物理 学和
环境学等许多科学领域都卓有
建树。
许靖华1929年生于南京,
15岁考入中央大学,19岁获理学
士学位,并以优等生资格获政府
奖学金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深造,获硕士学位,25岁成为美
国UCLA理学博士。1967年从
美国移居瑞士, 1975年出任瑞
士联邦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部主
任,后任该校地质研究所所长。
此外,他曾先后被七家世界级权
威学术刊物聘为主编或编辑。

书籍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第一章 序曲
第二章 萌念
第三章 “乔地斯”的盟友们
第四章 再见,里斯本!
第五章 危机与考验
第六章 抉择与决心
第七章 冒险与机运
第八章 地中海的奥秘
第九章 间奏曲――思乡
第十章 大洪水的证据
第十一章 受挤压的东地中海
第十二章 昨日泽地明日高山
第十三章 巴利阿里古漠
第十四章 在风暴中归航
第十五章 尾声
后记
附录一 名词注释
附录二 地质年代表

作者简介

《古海荒漠:科学史上大发现》内容简介:1962年,剑桥大学的年轻研究生瓦因(Fred Vine)于参与印度洋底的磁力调查时,在许多地方均已发现了磁性条带。但瓦因并不满足于仅仅透过观测纪录来证实这种模式,他还想弄清楚磁力异常为什么会这样排列。看起来磁性条带与局部的海底地形并无关联,但其方位却与中洋脊(mid—ocean ridge)的走向平行(图十三)。另外,他还注意到这些异常在中洋脊的两侧是对称分布的(图十四)。做为一名地球物理工作者,瓦因对地球科学的两个假说是十分熟悉的:一个是颇有争议的新假说,认为地球的磁极在最近几亿年期间曾反复发生过正反方向的转变。另一则是当时在美国几乎已销声匿迹的老假说——认为海洋的形成是由于大陆之间的柑互漂移和分离所致。

图书封面


 古海荒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得承认,最近寻求增加一种科学素养。而不是科学饲料,人文素养,还是什么其他东西。好的科学家最好也是好的表达者。在北京的时候本来有机会听许靖华的报告,可惜错过了,听说很牛,又听说好几婚,又听说什么什么,相关信息,瑞士的中国人,地质学家,其他的头衔到不怎么了,想必很多。古海荒漠平实有序,具现实主义风范,对于其中的科学问题态度是谨慎的,我从中了解到一些我想要了解的东西,比如在ODP船上科学工作者是怎样工作的,程序如何,设备怎样,样品如何处理,站位如何选定,等等,也就是我关注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不过在这个科普性的小书中,对象我这样的读者是不够慷慨的,可以知足了。事实上,这还不算是科普,估计很多人没有兴趣一口气或者多口气读完它,如果没有一点专业基底。书稿大部分是作者在船上写的,在等待岩芯从深海提上来的时间里,用铅笔写就,然后整理。其中涉及地质学知识,科学工作方法,也涉及争吵,描述,插曲等等。我也是写过航海日志的,回头看看那些东西,情绪性的东西多些,而科学性的东西有限,也就是少科学素养。当时的许靖华,还是年轻帅气的科学家。叙述是没有问题的,作者也说采取了美国新闻报道手法,语句通顺,措辞严格。可是毕竟这是一个翻译作品,当时的许先生是用英文写就。趣味性的东西在于趣味性本身还是在于激发人的趣味呢。说起来本书不是很有趣,不过科学工作者的风貌还是一览无余。他们对自己的事业饱含激情,真正陷入到一种忘我的状态中。比较我的出海经历,那是一种责任心和事业心的表现。那挑战者号有一万一千吨位,吼吼,想想该有多爽啊!巨大,高耸,虽然在浩渺的海洋中仍然只是一小点,可是比起我们的那些科考船来好多啦。他们的工作态度与精神也是我们所不能比的。地中海曾经是一片荒漠。当然,我并没有随着作者在文中的激动情绪而激动起来。是啊,那里是一片荒漠啊。海洋,荒漠,海洋,荒漠,海洋的头颅,荒漠的灵魂,海洋,荒漠,海洋,荒漠。。。。。
  •       地质学家许靖华在他的海洋科普读物《古海荒漠》中文版序言中说,他要传达的信息是:“我们这些科学家全都是些实实在在的人,也许我们并不算是什么重要的人物;但我们是个快乐的、偶尔争论不休的大家庭,我们远离现实疯狂的世界,好像活在大沙漠内的小小绿洲之中一般。”接着,他以这样一句话来作结束:“这大概也是所有志不在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共有的感受吧!”  说实话,一见到这本封面色彩“夺目”冠以“科学人文”的《古海荒漠》,我是很喜爱的,这并不仅仅因为这是由我所敬佩的地质学家许靖华所著,而是对于这样一本更侧重于海洋科学专业科普的书由三联书店出版,这本身就值得圈点。在这本书的书名下,有一个副标题:“科学史上大发现”。但拿到这本书的同时,又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遗憾。为何呢?就为了封面上特意标出的“科学人文”与“科学史上大发现”。现在是很讲“人文精神”的,而时下“科学”与“人文”仿佛还存在着“打通”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三联书店出版许靖华的科普著作是很恰当的,因为许靖华的文笔不仅流畅引人,而且他的科普著作中闪现着他的思想和智慧。许靖华的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尽管他长期生活在西方,而且用英语写作。我在这里说他的科普著作,而不是指出他的哪一本,是因为就我的有限的阅读范围来看,他的非专业的写作共出版了三本书,而其中他自己认为是“科普书籍”的有两本,这就是《古海荒漠》和其后的《大灭绝》。还有一本就是他的《地学革命风云录》,那是一本专门记述“深海钻探计划”整个过程及由此引发的“地学革命”的书。而这两本“科普书籍”其实是“地学革命风云录”的副产品。  我曾写过一篇“关于许靖华和他的两本书”,介绍了我所敬佩的许靖华先生和他的《地学革命风云录》以及《大灭绝》。而独独“遗漏”了这本《古海荒漠》。其实这本书国内也已经出版,是由地质出版社在1986年出版的,从版权页上看印数不超过1,040册,无法与现在冠以“科学人文”的“新版本”相比,现在是10,000册。其实译者是同一位先生,只是新版本没有了校对者何起祥先生的名字。不过,新版本多了一篇中文版序。当时我遗漏这本书并非出于无心,而是有意。因为我感到这是一本偏于专业科普的书。而我对这一专业又有所了解——我曾在一段时期内置身其中——尽管仅仅是做为一名普通的“助手”。古海洋学是一门年青的学科,尤其是从“深海钻探计划”以来才迅速发展起来。正因有了这经历,才对许靖华先生有所了解,对古海洋学有所认识。因此,才遗漏了这本《古海荒漠》,因为这本书的“爆炸性的科学发现”,尚存许多争议。三联书店出版这本书,恐怕更多的是出于“科学人文”的考虑,其实若从这个角度看,在我眼里这一本恰恰是三本书中科学人文“含量”最少的,他更多的是为了介绍他的专业成果,这就是碧波万倾的地中海一度竟然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当然,我并不是说,三联书店不该出这本书。而是感到遗憾,为何只选择了这一本呢?《大灭绝》是为了批判“邪恶”的达尔文学说的;而《地学革命风云录》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探求和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因“深海钻探计划”引发的这场“地学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思想。两本书都浸透着“科学人文”精神。要知道这三本书大陆都已经出版过啊!《地学革命风云录》在台湾有无出版,我不知道,后两本在台湾天下文化公司已出版我是知道的。现在三联书店的这本“版权”上印着是三联书店和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共同出版,封面装帧也是“天下文化”的风格。这几日刚收到一位出版界的朋友来信,谈到这本“新书”,在大加赞叹之余,说这本书是三联书店从台湾天下文化公司买到的版权。不知消息确否?若是这样,何必舍近求远,地质出版社不就在北京西四吗?这话扯远了。  从这本“新书”我想到的是许靖华曾在《地学革命风云录》中所说过的话,这就是一个海洋地质学家,要有诗人的气质。我的理解是一个海洋地质工作者要有大胆的想象力!(这能否引伸到别的自然科学?)是啊,别的不敢说,一个古海洋学者是要有大胆的想象力,从海底深处钻取的那怕是一厘米岩芯可能记载着上万年的秘密。记得一次在西太平洋海域考察时,一位海洋物理学者问我,你们搞的是什么?我答古海洋学研究。他问:什么是古海洋学研究?我答:就是研究地质时代的古海洋环境变化。他又问:怎么找证据。我答:你看到我们取上来的岩芯了吧。他指着甲板上的一根有五米长的钢管说:就是那一管子泥巴吗?我说:是的。他很惊讶:这才有多少年?我说:不多,十五万年以来!他叫了起来:这些泥巴能说明什么?我说:能说明这片海域十五万年以来的环境演变。他说:就这一根!我答:对,就这一根。他摇摇头离开了。我下到舱里取出许靖华的书来送到他的舱室。过几天,他说:我知道了,搞海洋地质的,都是些诗人。这话听起来有些“玩笑”。但从这里能够走进许靖华深埋在海底的“古海荒漠”。  比较一下该书在大陆的这两个版本的“内容提要”是很有意味的。前者突出的是“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情节生动的高级科普读物”,后者强调了“风波迭起的海上生活,科学家在探索真理之路上的曲折历程……是一本充满知识性、探险性的科普读物。”同样一本书,经过不同的——甚至是重新“包装”,给人的感觉就大为不同,也使得一本“高级科普”读物上升到充满“科学人文”的科普读物。  写到这里,还是回到开头,新版本所加的序言是我买回此书的一大收获。诚如许靖华所说,科学家的确是些实实在在的人,做为一名“实验室”人员,我很赞同许先生的话,也很羡慕甚至嫉妒许靖华所在的“……快乐的、偶尔争论不休的大家庭,我们远离现实疯狂的世界,好像活在大沙漠内的小小绿洲之中一般。”因为我眼中的科学家,并没有“远离现实疯狂的世界”——也许需要把“疯狂”二字删掉,即使在海上进行单纯的“考察”时,也要想着困扰生存的课题申请,尤其是捉襟见肘的经费问题,小小的“绿洲”在哪里呢?其实,这个“大家庭”快乐“偶尔”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为了生存的“争斗不休”。对于这些身在现实中的“志不在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来说,最深的感受恐怕还是手上课题即将结束时如何再获得新的课题经费吧?
  •     许先生写得并不差,翻译有大问题,很多地方如果没有背景知识,简直莫名其妙!大家看争取看英文原著吧!另外,许先生真是幸运,48年去国离家,海外发展真么好,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绝对华人的骄傲!为什么国内没有名气呢?许先生写得并不差,翻译有大问题,很多地方如果没有背景知识,简直莫名其妙!大家看争取看英文原著吧!另外,许先生真是幸运,48年去国离家,海外发展真么好,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绝对华人的骄傲!为什么国内没有名气呢?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科学的发现过程总是充满沮丧、挫折和欣喜,我很喜欢读这本小册子一般的书。
  •     地中海曾经是一片荒漠。。。。。。
  •     老师要求给小孩买的,正在学呢
  •     这本书使我们知道了地质学家是怎样工作的,但是这本书太过专业,不能算是一本科普书。
  •     很好很经典,学校推荐暑假读本,感谢当当,买到这本可以珍藏的好书。
  •     许先生的学问与学识都是一流,只是觉得这本书还可写得更好些
  •     有些专业语言比较难以理解
  •     翻了几页,文字风格是我比较的。
  •     关键地方细节不够,总感觉接不上。。。能配彩图就完美了
  •     若想了解许靖华先生更多还可读他的传记《孤独与追寻》-我的青年时代,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
  •     许靖华写得最有意思的科普~让我吃了一惊啊。。。。
  •     怀念一下徐士进老师的地概课
  •     性价比高,老版嘛便宜,印刷什么的都不差,内容也不错,有不少插图,推荐
  •     卓越
  •     作者的亲身经历,以叙事的方式慢慢讲出来,作为这个专业的人来看,还可以
  •     本来是想给孩子们看的,普及一点科学知识,自己看了一下,觉得孩子对这方面的书,还看不懂。 等到初中或高中时再看吧。
  •     搞地质的人读的书,还好,不贵,也不厚,重要的是读了之后让你对地质更有兴趣
  •     对小学生而言,不喜欢
  •     咱毕业文科,读书那会就对物理恐惧对数学头疼,自认天生缺少科学细胞!
    如今,科普读物那是久违了!总觉得活得有些偏食!所以买下了这本《古海荒漠》!并非为了贪一时便宜,而是它入选到了“中国文库”丛书当中,其质量咱信得过!
    收到这本书,正巧被同事15岁正读初三的孩子瞧见了,他有些眼馋,就先让他借光了!反响不错,还给我时,那眼神里多了一些崇拜(自夸一下)!看来,是好书了,推荐一下!
  •     很喜欢这本书,大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讲到许老师,一直没有静下心来看,最近无意在图书馆遇见,就拿下来看了,很喜欢这本书,索性就买回来,有空再翻翻。
    里面细节很多的,海上的生活刻画的也仔细,一点点的发现都能引起极大的兴奋。。。或许这就是“探索,发现”的力量
  •     书名应该起成《我是如何发现地中海曾是荒漠的》就文如其名了。
  •     这书一直都是香港中文大学入学推荐给新生的86本书之一,地质学家写的古海洋学科普读物,这本书的版本太老,配图和留白很多,全书写的并不是很有趣,硬科幻的那种笔触很多,在交代了前情之后就写一大堆的技术介绍,略显生硬。
  •     本来以为是科普,被写成可靠日记,科学家的文笔也不敢恭维
  •     除非,你是个海洋地质的爱好者,能看出些门道来。另外,书是台湾或香港人翻译的?
  •     增长知识面
  •     其实这可以是一本很有趣的书。不过我被里面的专业名词吓到了。
  •     很精彩的地中海勘探记录!
  •     补记
  •     许靖华博士的书,除了丰富的学术知识,内容和风格也是绝对的精彩。
  •     关于地中海钻探方面书籍,风格呢可以看成是文字版的纪录片。
  •     我是学习法律的,对这本书看的不是很懂。
  •     一本不错的科普作品~
  •     读这本书,就象跟着作者进行了一次古地中海的环游一样,很有趣。而且也为华人中出了这么一位作出伟大发现的地质学家感到骄傲。
  •     很快翻完了,比我以前上过的任何地理课都有趣,如果不是字里行间表现出“作为一个科学家对名和利需要很淡泊”就更好了
  •     看不下去
  •     可以学到不少地理学知识。
  •     是本老版本的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