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中国现代思想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科普知识 > 科学与中国现代思想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306039880
作者:吴炜
页数:157页

章节摘录

  但从整体上看,适应殖民主义者对华侵略的需要,此时的传教士从总体上看已失去了其早期前辈所具有的纯信仰和知识的性质,有些人充当了政府的翻译和官员,有些无耻之徒还劝说中国人吸食鸦片,甚至充当间谍搜集经济和军事情报。这些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一切有良知和正义感的人们(包括后来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的愤慨和谴责。这些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种种恶劣表现,使人们对所有来自异域的传教士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不佳的印象。人们怀疑传教士来华传教的动机,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传教士必定是肩负着他们所属国家意欲侵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使命而来到中国的。即使对传教士所传播的本属价值中立的科学知识,也怀疑他们没有带来最先进的东西而只是用那些过时货来敷衍中国人。  也就是说,仅就科学的传播而言,人们就极大地怀疑这些传教士的科学诚意。①例如,对于明末清初首次西学东渐中传教士所传播的天文学体系,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人指责这些传教士没有把最先进的哥白尼学说带到中国,.由传教士参与编定的《崇祯历书》选用了“落后”的第谷体系而不是哥白尼体系。然而据科技史专家们考证,情况并非如此。李约瑟认为,这些来华的传教士其实在天文学和宇宙观上并不特别保守,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是赞成哥白尼学说的,并且在伽利略因宣传哥白尼学说获罪之前以某些方式传播过这个学说。之所以从总体看这些传教士宣传的是“落后”的托勒密体系而不是“先进”的哥白尼体系,除了害怕招致与伽利略同样的命运这一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原因外,纯学术的因素亦不可不察:哥白尼体系虽早在15世纪中叶就已经提出,但直到百余年后才最终得到天文学家认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上的原因就是,这一新的体系虽然比旧的托勒密体系要简单,但在推算精度方面并不比它更精确。而且按照哥白尼学说应观察到恒星视差,可这一至关重要的证据却迟迟未被人们找到。所以最初只有少数人接受它。  ……

内容概要

吴炜
男,1961年生,四川成都人。理学学士,哲学硕士,法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现代思想史、科学技术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在《人文杂志》、《自然辩证法研究》、《政治与法律》、《科学学研究》、《社会科学辑刊》、《江汉论坛》、《天津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参撰《全球化时代世界意识形态流派述评》等著作。

书籍目录

绪言  科学:形塑中国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因子
第一章 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一、西学东渐第一波:西方传教士将科学输人中国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引进
三、戊戌维新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化运动
第二章 启蒙与独断:科学的两种基本思想效应
一、启蒙
二、独断:科学对启蒙精神的部分消解
第三章 “科学规律”的思想政治意蕴
一、规律:正当性与合法性之源
二、历史决定论:中国科学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四章 科学语境中的进步、革命与主义话语
一、进步
二、革命
三、主义
第五章 唯理主义:“人类文化的最高最独特的成就”所孕育的产物
一、理性在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地位
二、中国唯理主义的主要表现
三、唯理主义的深层理论成因
结束语 重建思想与科学的合理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吴炜所著的《科学与中国现代思想》属于理论研究与历史研究的结合而偏重于理论研究,目的主要在于厘清科学背景下中国现代思想所呈现出的内容、形式和特征,而不是一般地梳理思想发展的脉络。由于任何思想都不是在真空中产生和发展的,理论确立和发展的深厚背景与基础存在于历史之中,任何思想都是在历史的脉络中演变和发展的,因而对思想或理论的研究必须以历史为前提。故本书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史带论,论从史出,力争每一个结论、每一个观点均有历史的依据而不是仅仅凭借逻辑推理,更不是依赖于主观的推测和想象。同时,对历史的回顾不是为了历史而历史,而是服务于理论的目的,即为了得出意义明确的理论结论。

作者简介

尽管科学在历史上的作用无人能够否定,但思想史学者似乎一般都比较忽视科学对人类思想进程的影响。而《科学与中国现代思想》作者吴炜认为,知识背景是一个时代思想潮流的重要源泉。事实上,正是第一次在中国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支撑起了一个由全新的话语系统构筑起来的思想世界,使得原来建立在旧的知识结构基础上的思想文化传统因为脱离了原有知识系统的支持而最终坍塌,一种被称为“现代性”的新思想悄然兴起,而科学正是支撑起现代性这一大厦的极为重要的“底座”之一。
《科学与中国现代思想》由七部分构成。绪言提出问题并说明其研究意义和价值。第一章概述近代科学在中国传播的基本情况及其总体上的思想影响。第二章宏观性地论述科学对中国现代思想所造成的两种性质迥异的基本影响。后三章分别说明科学对中国现代思想的具体影响。结束语指出通过对科学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关系的实际状况的梳理,有必要也完全有可能重建思想与科学的更为合理的关系,并对此提出大致的、初步的设想。

图书封面


 科学与中国现代思想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学术著作,非普及读物,较为难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