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离我们有多远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科普知识 >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535767943
作者:[美]克里斯·穆尼 雪莉·柯申鲍姆
页数:16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总之,对这个决议满意的人几乎没有;下一次IAu会议(定于2009年8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甚至有可能重启辩论。那么,这场星际冲突是怎么闹起来的呢?参与的科学家难道没有预见到公众的反应?还是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从科学上说,冥王星决议真的必要吗?这些问题涉及很广,远不止是太阳系有几颗行星的问题,也不止是未来的婴儿摇篮上会有什么挂件的问题(婴儿摇篮上常挂有行星模样的挂件——译注)。因冥王星而起的喧哗是个生动的例子,它展现了科学和其他社会部门间的鸿沟。在美国,这道鸿沟尤其醒目;而美国又是个特殊的国家:它的科研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至少目前如此),但它也孕育了一股强大的反智文化,让民众对科学不管不顾(只要科学家别折腾冥王星就行)。仔细想想,这个反差真是惊人。美国有规模庞大的科研设施,每年支持科研的联邦经费超过1000亿美元。巨大的硬件投入在全国织起一张大网,其中有政府实验室,有各类研究机构,有世界一流大学,也有开展广泛研究的创新企业;这些机构在网中各得其所,共同撑起美国的科学事业。正是因为巨额投入,美国才造出了原子弹,登上了月球,破解了基因组,发明了互联网。然而,就是这样的美国,孕育出了一批对科学无知的国民。他们不是彻底无视科学的进展,就是干脆拒绝科学的原理,决绝的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比如,许多美国人拒绝接受生物进化的理论和事实,数量之多令人沮丧。他们不相信我们这个物种、还有地球上形态各异的其他物种,都是由进化产生的,尽管这一点在科学上已经确凿无疑。再来看疫苗:疫苗是医学史上一项伟大、成功的发明,到20世纪末为止,它们每年都挽救100万人的性命。而现在,在反科学的美国人中,却有一些富有影响的个人走上了危险的道路,不让自己的孩子接种疫苗。这个国家已经被政治一分为二,两边的阵营对现实有着不同的理解。

前言

一位科学家和一位写作者的联合声明    我们希望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能够弥合无间,因为它是一位科学家和一位作家合作的产物,其中的观点也认为,这“两种文化”需要多多携手,才能加强美国科学和美国社会的联系,并为这个国家在2l世纪的发展指明道路。    两位作者中,克里斯是位新闻记者,他在很小的时候就领略了科学那犀利的思维方式,并为它的教益所折服。他的亲外公杰拉德·考尔(Gerald cole)对他影响很大,老人家喜欢把查尔斯·达尔文称作“查克”,并佯装他就坐在家中的餐桌旁。克里斯写的第一本书是《共和党人对阵科学》(The Republican War on Science)。他在书中继承了家族传统,让读者关注科学和政治的关系:科学在政坛遭遇滥用,造成我们无力应对全球变暖这样的紧要事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克里斯有了新的认识:科学之所以在我们的社会中地位尴尬,原因有许多,其中不光有最直接的原因(即保守派对确凿的知识发动攻击),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的作用。要扭转这个状况,也远不止把小布什赶出白宫那么简单。于是,他开始撰写书籍、发表演讲,号召科学家以外行人能够体会、能够理解的方式传播知识。    雪莉的职业道路迥然不同,但得出的结论和克里斯相近。她目前是杜克大学的助理研究员,曾经在缅因大学获得过两个理科硕士的学位,一个是海洋生物学的,另一个是海洋政策的。她在缅大研究了海参((Yucumaria frondosa)的群体动态和生活史,还和捕鱼团体共事,对这个魅力十足的物种开展了保护和管理。硕士毕业后,雪莉继续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她没有接着去念博士,而是接受了国会的职位,和参议员Bill Nelson合作,参与了能源、环境和海洋政策的制定。一旦远离象牙塔,雪莉立刻就感受到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制定政策时加入科学是多么困难,二是科学家和最高决策者是多么疏远。与此同时,她还在流行电台打了一阵短工,名列“40名最佳DJ”。主持人的经历让她学会了用基本的社会营销技术来吸引听众,也让她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科学界也经常采用类似手法,就一定能有力地促进科学事业。    综上所述,我们两个人的事业,都有赖于科学在和其他领域的交错中产生的创意。而我们写作本书的灵感,主要也是来源于这样一次跨文化的案例研究——那就是“科学辩论2008”。我们都是“科学辩论2008”的参与者,除我们之外,还有两位好莱坞编剧、一位物理学家、一位律师和一位哲学家的参与。“科学辩论2008”是一个前所未闻的活动,其目的是动员美国的科学界向政治家提出诉求,要求他们在竞选活动中谈论有关科学政策的重大问题。活动开始几个月,就获得了来自各界的支持,其中包括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几十位科学名人、百余位大学校长、各种科研机构和科学团体,以及38000名个人。科学界向来以沉稳著称,这次却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反应。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正面影响,然而竞选期间,两党的政治家大体上还是对我们不闻不问,大众传媒也忽略了我们。这个结果不啻是一声警钟,它告诉我们,前面的路(我们和他们的)还很漫长。    但活动并非徒劳。我们无数次讨论了科学在我们的政治和文化中的地位,最后得到了如下共识:一个更好的未来是可能的;借助“科学辩论2008”这样的活动,我们就能确保它的实现。2l世纪的重大挑战将和科学息息相关,我们如果想立于不败之地,就没有别的路可走。    好消息还是有的:巴拉克·奥巴马出任总统之后,诺贝尔奖得主当上了能源部长,白宫重新聘请了科学顾问,许多杰出的研究者都获得了影响重大的职位,这一切都说明,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公众的生活中发挥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华府重新启用了“立足现实派”(reality_based community);比起“向科学宣战”的布什政权,目前的形势好似一轮初升的旭日。然而,我们不要以为科学家和广大美国人民之间的隔阂会在一夜之间消失,现在也不是自满、自大的时候。套用一个比喻,科学面临的“战争”已经结束,接下来就该考虑漫长艰辛的“建国”事宜了——只有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才能杜绝战火再度燃起。    时间不等人了:科学对美国在21世纪的命运至关重要,但是眼下,它却陷入了几股新兴势力的合围。这些势力十分强大,就连善待科学的奥巴马政府,也未必能够一一化解,因为它们不仅有政治的一面,还有文化、经济的一面。本书中,我们将会详细描述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着重分析科学在传播上的重大困境;正是由于这个困境,才使我们无法将精确、有用的科学信息传达给政界和文化界的领袖、传达给广大的美国人民。科学传播早就出了问题,近年来更是日渐严重、日渐紧迫。但形势虽然不利,我们却还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了希望,那就是遍布全国的大学校园,那里有年轻科学家组成的庞大队伍,他们不想只当科学家,还想走出校园,在自己生活、获益的社会中传播科学。    我们最大的抱负,就是用这本书来鼓舞那些年轻的科学家,鼓舞那些怀着同等热忱和使命感的人,让他们能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这些人是我们的未来。我们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推倒那些横亘在“专家”和外行人之间的围墙。我们要借着科学重返华盛顿的良机,与民间的力量团结共事,让科学和社会重新携手。做到这些,或许就能在美国的科学和主流文化间培养出更加牢固的亲善关系。    这是公众的迫切需求,但这同样是科学家的热切期望。    写书是个漫长的过程,偶尔令人心烦意乱,单凭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支撑到最后的。我们想对许多人表示感谢,承蒙各位阅读书稿、反馈意见,还提供了丰富有益的信息和建议,他们是Glenn Branch,D. Graham Burnett,Darlene Cavalier.Matthew Chapman,Jonathan M.Gitlin,Kei Koizumi,Sriram.Kosuri,David Lowry,Molly McGrath,Sally Mooney,Shawn Lawrence Otto,Robea Pennock,Stuart Pimm,Phil Plait,Andrew Plemmons Pratt,Erie Roston,Reece Rushing,Paul Starr,Al Teicho。感谢Michelle Foncannon将本书列入选题,感谢Sydelle Kramer和Bill Frucht提供写作建议。感谢Lara Heimett,她的校订富有见地,给人启发,还让我们学到了化繁就简、以少胜多的窍门。    克里斯想要感谢探索中心(Center for Inquiry)在好莱坞的西海岸分部,感谢探索中心出让其工作场地;还有美国进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下属的“科学进步网”(网址http://www.scienceprogress.org),承蒙它提供机会,让他对最终收入本书的许多观点开展试验。他要特别感谢Matthew Nisbet,是Nisbet介绍了科学传播领域的大量研究,让本书得以变得更丰富、更充实。2007和2008两年,克里斯和Nisbet在全国做了一系列演讲,克里斯得以借此机会思考了本书的观点。Nisbet的看法和克里斯不尽相同(尤其是关于“科学辩论2008”的),但是Nisbet和克里斯的对话,以及他对本书初稿的评论,都让克里斯深受启发,获益匪浅。克里斯还要感谢电影人Randy Olson,他那两部讲述科学传播的作品(Flock of Dodos和Sizzle!)实在发人深省,即将上市的新书Don't be Such a Scientist:Talking Substance in an Age of Style也呼应了我们的观点。最后再来两句私人寄语。克里斯要感谢他的未婚妻Molly Mc Grath,她的信任、支持和拒绝让他得以保持严肃的工作状态;还要感谢他的波士顿猎狐犬Sydney,“爸爸”截稿日将近,不得不减少带他出门的次数,感谢Sydney对此的理解。    雪莉想要感谢Pimm集团和杜克大学校的同仁,感谢他们提供工作场地,并在对话中给她启发,让她得以丰富正文的内容。感谢David I~owry在她写作本书时奉献的鼓励、启发和高超厨艺。感谢Vanessa Woods络绎不绝的建议、Rebecca Katof的无条件支持,以及Nicolas Devos对未来永远乐观的期望。最后感谢妈妈、爸爸、Seth Kirshenbaum、Rose Kirshenbaum、Jen Kiok、Sea Granl的前任和现任成员、还有激励她写完全书的所有人。    最后的并不代表次要:我们想把这本书献给“科学辩论2008”的核心成员——Erik Beeler,Darlene Cavalier,Matthew Cahpman。Austin Dacey,Lawrenee Krauss,Shawn I~awrence Otto。这些人自始至终地激励我们,并且身体力行地证明了一件事:只要有合适的人选,任何事业都能成功——好吧,还需要一点经费。现在荣幸地宣布:本书的版税所得将拨出固定比例,捐献给日后的“科学辩论”行动。向2012进发!    克里斯·穆尼雪莉·柯申鲍姆    2009年5月

内容概要

克里斯·穆尼,《科学进步》杂志特约编辑,其著作《共和党人对战科学》和《暴风世界:飓风、政治、及全球变暖论战》都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穆尼在许多出版物上发表作品,包括Wired、Slate和The American Prospect。他现居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冥王星为什么重要?
第二章 重新思考“科盲”问题
第三章 从斯伯丁克到卡尔•萨根
第四章 第三种文化,还是书呆子文化?
第五章 科学逃亡2008
第六章 不流行的科学
第七章 好莱坞和疯狂的科学家
第八章 挫伤宗教
第九章 博客救不了我么
第十章 我们的科学家究竟学到了什么?

编辑推荐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在美国,每5小时的有线新闻中,留给科学的只有1分钟;美国人当中,有46%相信地球的历史不到10000年;过去20年里,刊登科学版的报纸数量减少了2/3。科学界和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分歧日益增大……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核扩散,——21世纪的许多紧迫问题需要科学才能解决,然而,我们对于科学家的关注却越来越少。

作者简介

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核扩散――21世纪的许多紧迫问题需要科学才能解决,然而,美国人对于科学家的关注却越来越少。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的两位作者中,克里斯·穆尼是记者兼畅销书作家,雪莉·柯申鲍姆是科学家,二人携手,共同揭示了宗教理论家、薄弱的教育系统、畏惧科学的政客、还有媒体集团是如何相互勾结、将美国推入了这个危险的境地,以及科学家是如何埋头专业、以至未能做出反抗的。
为了纠正这股逆流,二位作者广泛倡议、热烈呐喊,他们要做的是规劝美国人民,号召他们将科学带回公共对话之中――趁现在还来得及。

图书封面


 科学离我们有多远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这是一本约一百页的小册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毫不费力的把它看完。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吧。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科学内容,科学话题?科学在美国的传播困难重重,在国内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即便有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或许有人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但带来的效果....恐怕不如俞敏洪或是李阳等人的一场演讲。唱的最响的是什么?没错,创业!就业!科学?在国内同样不关注这个。仅从一个小的方面来看吧,看过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之类的节目,现在几乎沦落成为娱乐节目,追求新奇,以迎合社会的猎奇心理,这是真的科普吗?xxxx未解之谜层出不穷,而真正严谨的知识却很少出现。当太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在如此权威的频道播放时,我迷茫了。当今社会建立在科学之上,但大部分人对科学的认识让科学的处境着实尴尬。原文中有萨根一段话:我对子孙辈的美国有种不祥的预感.....我担心强大的技术落于少数人手中,公益的代言人根本无法理解科技;我担心人民再也不能自行决断,质疑权威;我担心子孙们会攥着水晶球,胆战心惊的观测星象;我担心他们的判断力每况愈下,无法分清希望和事实的差别,只能在不知不觉间退回迷信,黑暗的时代。======几年前写的书评,现在一看有点naive
  •     本书由一名科学记者和一名科学家合作完成,看似这是一次跨界合作,但本书的宗旨之一便是消除两者之间的界限。虽然是本小书,但内容颇有启发意义,可谓在科学传播这一领域,又给我上了一门启蒙的课程,很多想法与观念得以转变和更新。冥王星事件2006年,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宣布取消冥王星“行星”的称号时,我想和我一样,许过中国人只是把其作为一个新闻,一个宣布来接受。然而,本书最先就全面分析了这一事件,并表明,冥王星事件是科学界在处理与公众的关系中一次非常典型的败笔。冥王星事件不仅引起公众的广泛不满,许多科学家也表示无奈,“斯特恩置疑了将冥王星降级的程序,称只有不到5%的全球天文学家参与了表决”。而且问题的本质并不在于表面的争议,关键在于“行星的定义更多地涉及语意,而非科学。”因此,冥王星事件展现了科学界的某一部分对于文化的忽视与专横。科学传播本质上是以公众的理解为基础的,而非权威式的论断,这也是科学的精神所在。书中写道:“在某些方面,科学已经自绝于社会。专业化曾经为科研带来了许多成功,但它同时也将科学家禁锢在了实验室和象牙塔里,使科学界与外界的沟通变得日益艰难。”科盲 — 一个错误的划分科盲一词有明显的贬义色彩,相信很少人会称自己是科盲。的确,如书中所指,科盲一词多出自科学家对于缺乏科学素养的公众的称谓。然而作者认为,这种思路不但危险,而且大错特错:“正因为有了这么个惨淡的结果,才会有人在解释科学家与社会的冲突时,想到了这么个标准答案:错的是公众,公众需要更多教育、多学知识、多了解信息。然而,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条思路是大错特错的。”作者认为“科盲”的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先不考虑公众,“许多反对进化论、否认全球变暖的人士本身就是科学家”,而且,“如果将科学素养不足的现状归咎于群众,那就是在有意无意地为那些聪明人(科学家)开脱。科学家本来就负有让社会重视科学,善用科学的义务。”本书强烈置疑了欠缺模型,“这个模型认为:正是民众在知识上的欠缺,才让他们无缘领略科学之妙,目前的窘境都是这种欠缺的产物。长久以来,欠缺模型都垄断了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对于民众的看法。”作者还将欠缺模型比喻成“你个白痴”模型。因此,尽管存在科学素养的差距,但本质上,并不存在科学家与科盲的划分。科学家不应该自绝于公众,科普也不应该只是单方面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卡尔·萨根的崛起与陨落本书也浓墨重彩地介绍我非常喜爱的科学家/科普工作者卡尔·萨根,1977年至1984年,美国曾兴起一场科普复兴运动,而其中最闪亮的主角就属萨根了。而且,看得出两位作者也是非常钟爱萨根,花了很多篇幅来介绍他的成就。摘录部分如下:“当时,NASA向火星发射了“海盗号”飞船,萨根觉得媒体的报道死气沉沉,于是决定越俎代庖,替新闻业者完成他们的分内工作。他很快就和朋友想出了一个创意,并将其发展成了《卡尔·萨根的宇宙》。”“1980年,这部系列片在PBS电视台首播。”;“它在全世界约有5亿观众,激励了无数学生投身科研。”;“卡尔·萨根不害怕主流媒体,他经常在强尼·卡森的《今夜秀》中出镜,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每年都在节目中做两次嘉宾。”。大陆从未出现过卡尔·萨根式的人物,即便在他最辉煌的时代,相信他的电视片也未能在大陆普及,这虽然是一种遗憾,不过在今天的互联网2.0时代,也许我们也不再需要偶像了。萨根不仅热衷于科普,他同时也关心人类与地球的命运。里根执政时期,萨根反对星球大战计划,根据计算机模拟核战的结果,他提出“核冬天”假说,致力于反对核武器与维护世界和平。本书写道“他的这些言行和爱因斯坦一脉相承:身为科学家的同时广受瞩目,并利用这个政治资本投身伟业。”然而,萨根在科普领域的贡献却引来科学界对其的置疑与处罚。在哈佛大学终身教职的评定中,有人写检举信抗议他在媒体上的工作。在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中,对萨根的批评主要是他将科学“过度简化”。最后,他未获得哈佛的终身教职,也未能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本书对此总结道:“通过萨根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科研领袖对待科普和科普工作者的大致态度。这个态度是致命的。”可见,尽管萨根在公众层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科学的普及与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而科学界由于自身的封闭和保守,反而要遏制萨根和萨根这类的人。无神论并非科学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日益分裂,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缺乏沟通。斯诺提出第三种文化。第三种文化提出的本义是为了弥补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然而,一些第三种文化的思想家却似乎过于自大了。书中写道:“但他们偶尔也会流露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姿态,从而将这场运动引入歧途。最有害的行动大概莫过于对宗教信仰的抨击。”;“威尔逊宣称,社会和人文学科都将归入科学。”;“比如牛津大学的教授理查德·道金斯就说过:“自然界本身就很奇妙,不需要人类的戏剧来增色。”据说,他还对《纽约时报》的记者发牢骚,说他搞不懂《侏罗纪公园》里为什么还要有人类角色,有恐龙就够了嘛!”在9.11之后,更是出现了新无神论运动,并涌现了新无神论者的四大金刚:Sam Harris, Richard Dawkins, Christopher Hichens, Daniel Dennett. 然而,本书作者认为,新无神论者的战斗姿态是非常危险的。“运动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抗。参加者认为,对宗教信仰不该一味忍让,而是要对抗,要揭露,要用理智加以摧毁。”“那些最直言不讳的新无神论者骂起信徒来毫不留情,说他们只有幻觉、没有理性(迈耶斯在圣体事件中称他们是“神志不清的白痴”)。有时,他们把自由派信徒也一并骂起,连态度比较温和的科学家和无神论者都不放过。比如哈里斯就质疑过对温和派信徒的容忍,认为就是温和派纵容了极端分子。而在道金斯看来,那些维护科学教育、却又不愿批评宗教的人,都是“进化论阵营里的绥靖分子“,都在“姑息养奸”。”而本书作者认为,“新无神论者和他们鄙夷的原教旨主义者一样,都将人群错误地划分成了两个阵营。要想提高后代的科学素养,这样做是绝对有害的,它会将科学置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使之在无休无止的文化战争中无立足之地。”“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对宗教的抨击都会妨害我们自己的事业。要提高社会的科学素养就得换一种思路,我们要变得更富有同情,要深入了解美国公民中的上百万宗教信徒。”以前,我一直将无神论等同于科学,认为相信上帝便是不相信科学,将科学与宗教完全对立。然而,我也经常隐约感到,问题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退一步讲,即便科学与宗教真的对立,然而对立的态度能够最终化解对立吗,现实中对立的态度往往只会加剧对立。同时,更为深刻的是。本书剖析了科学与无神论的关系,揭示了无神论并非科学的事实,这令我豁然开朗。“按照美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促进联合会的官方说法,信仰和科学是完全可以相容的。充分考虑历史和宗教的复杂性,这对于科学家来说,是最宽容、也是在智力上最负责任的立场。”“科学方法的背后是所谓的“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它的意思是:科学假设应该完全由自然的因果和事件来检验、来解释。这里头有个重要的区别: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和哲学的自然主义是不是一回事。哲学的自然主义认为,宇宙中的一切因果都是完全自然的,自然之外别无他物。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就不同了,它对自然之外的实体或原因一点都不排斥,只是主张不在科研的框架内考虑罢了。”“这种自然主义只是方法论上的,它并没有断言世界的终极现实,也绝对不是无神论。”“道金斯说上帝或其他超自然实体都不存在,他的立场是哲学的。这么当然也没问题,但要把这附会成科学本质的要求就不对了,往好了说是智力上的错误;往坏了说就是蛮不讲理。”从前曾读过方舟子的一句关于上帝的断言:“我们不但不相信上帝存在,而且相信上帝一定不存在。”最初我曾被这样一句坚定的断言所打动,但现在理性地看待这句话。的确,这句谈到的是相信,也就是一种哲学观点,而非科学事实。不久前,TED曾推出一个专题“无神论者可以从宗教中学到什么?”,和书中这一部分可谓异曲同工。在Alain de Botton的演讲中,他提出无神论者应该更谦虚,也要向宗教学习。他称此为无神论的2.0版本。在明确了科学、宗教以及无神论之间的真实关系后,对于科普应有的态度,我也越发明晰。科普应有的重要态度之一便是包容,只有包容,才能真正让科学融入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正如书中对卡尔·萨根晚年思想的描写:“越接近晚年,这位无神论者就越是相信宗教和科学应该求同存异。他认为两者能够合作;合作也有助于科学融入我们这个多元的社会。”虽然,美国社会与我国社会有很大差异,但我觉得,其中包容的含义是一致的。后记本书所论及的科学在美国所遇到的困难,我想如果反观大陆,这些困难我们也都曾遇到或正在经历,或总会遇到,而且困难可能会越多,越难以解决。国际性的科学组织离我们的公众显得更遥远,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会比美国、欧洲强到哪里去,我们也还从未有过自己的卡尔·萨根和霍金,在公众层面,很多人都将无神论等同于科学。不过,也正因如此,在国内做科普也一定更有趣,更有挑战性,更有意义。
  •     本文发表于南方都市报2012-02-26 南方阅读 科学 这本小册子有个吓人的原名:Unscientific American。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加上一个不祥的un,让人想起五十年代美国肆虐一时的“Un-American”,麦卡锡主义的非美委员会。不错,这本书由两个美国作者合作完成,可不是想光谈谈科学知识,而是尖锐地讨论科学与政治。克里斯·穆尼,科学记者,关注全球变暖和美国科学政策,为多家媒体撰写科学稿件;雪莉·柯申鲍姆,科学研究员,电台D J,跨界媒体和科学研究。他们合作写作探索杂志的特约blog,就科学问题展开各种讨论,这本书就是他们的一部分成果。他们通过一系列数据,向美国公众、科学界与决策者说明,科学在美国的地位是多么岌岌可危,而科学界和政界需要行动起来,做些什么。在中国当前的语境下,这么一本书有着别样的意义。相对于美国,我们有着《科普法》,有官方支持的一系列科学普及机构,有着比美国强度更大的理科基础教育,同时,我们没有美国那样浓重的宗教文化,科技政策也不会受到党派政治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科教兴国的口号下成长起来的。可同时,我们也不无悲哀地发现,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并不高,每年,媒体错误的科学报道层出不穷,公众对科学界的信任也较之以往大打折扣。我们和美国有着不同背景,却共享着相似的问题。为什么?怎么办?作者为布什总统时代的科技政策深深不安。很多美国科学界人士都将布什执政的八年当作低谷的八年,科研投入降低,原教旨主义喧嚣尘上,伪科学沉渣泛起,政界和科学界的结盟松散,公众与科学界互不信任。和几十年前不同,科学技术前所未有地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科技也变得如此复杂,不经过长期训练,公众已经难以理解;甚至,细化到了科学家很难了解相关领域的地步。此时,错误的科学政策不仅让一个国家失去竞争力,还可能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层面。不仅政治家需要科学顾问,需要清醒而慎重的科学政策,科学界也需要行动起来。书中提到,一些科学家与媒体合作,在大选中,要求奥巴马和麦凯恩就一系列科学问题展开辩论。结果非常有趣,因为担心就这些复杂的问题的发言成为对手的靶子,双方都不想进行公开辩论。但是媒体和科学家们持续施压,最终,竞选双方都给出了书面答复。这无疑前进了一大步,尽管还不够。这种积极态度无疑能够启发很多中国人。尽管我们的环境在这方面恐怕是差别最大的,但是中国科学界对科学政策的缺乏讨论却是遗憾的。关注科研群体,就能看到大量针对科学政策的抱怨,但系统积极的建言还是少。去年,饶毅和施一公两位老师合作撰文,批评国内科研现状,希望更多人能够发出声音。这是一个《自然》杂志专题报道中国科学进展的时代,我们寄希望于未来。本书的作者也严厉地指出了科学界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故意挑起和宗教的无谓矛盾,不重视科普,甚至对科普工作心怀鄙夷等,作者都一一给予驳斥和批评。书中提到,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在科学院评选时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正是科学界某种心态的写照。“你的这些科普文章算什么科研成果?”一个花精力参与科普的学者不得不回答这样的问题。然而一方面,科学界从政府手中拿到大笔经费,一方面,却不愿意向公众解释科学。这种情况,造成了公众对科学家的极大不信任。以此关照中国的情况,就更能唤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科学界对科普的热情如此起伏?原因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复杂性,经常导致报道失实,和媒体打交道也需要很多技巧,使得一部分追求严谨的科学家选择回避媒体。同时,科学界对普及工作很难给予鼓励,而是经常报以象牙塔中的怀疑。再者,与公众的沟通既花费精力,又经常收到糟糕的反馈,或者如入无物之阵。以上各种因素,经常将科学家推离科普事业。而大众媒体呢?电视媒体的商业化使科普节目时间非常短,节目也相对薄弱。平面媒体的影响力减退。网络媒体则呈现了更为复杂的生态。著名的霍芬顿邮报是近几年崛起的强大的网络媒体,它的科学版成了反对疫苗运动的重要基地。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疫苗导致了诸如孤独症等一系列疾病,于是拒绝给孩子注射,并不断发起反对疫苗的运动。这种运动透过网络媒体,被放大和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直接威胁很多孩子的健康。我无意和书籍作者一起批评一家美国网站,但是这种情况,使我们深感媒体环境的复杂。从事科普工作,不得不考虑这些因素。如果之前科普需要的对科学知识精确的把握和一支妙笔,那么现在,恐怕还需要懂一些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了。中国的互联网与科学研究一样,与英文世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谣言和伪科学比美国的生存土壤更肥沃,优质信息更稀缺。过去几年,有更多人投入到了网络科普的事业中。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那么,如何推进科学普及,将是未来数年被反复讨论的话题。科学界的同人读罢此书,掩卷沉思,应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想获得好的科研环境,想改善与公众的关系,获得理解和支持,不能靠别人,只有自己发出清晰、明确的声音,敢于和善于对话。科学离我们有多远?并不遥远,我们智能手机上的卫星定位系统在工作时,都参考了相对论。但是,科学又如此遥远,一个人需要将近十年的专业学习才能以此为业。我们的社会已经建立在现代科技之上,而公众与科技的关系正非常疏远。这很可能意味着危险。这本书,对于中国的科学界、公共政策决策者还是关心科学的公众,都是一本极富启发的小册子。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讨论,毕竟,对于资源有限的地球和不断增长的人口,我们的唯一希望恐怕就是科技跑赢匮乏。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关于科普的科普书
  •     这本书令我的科普价值观越来越清晰,理清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宗教,科学家、科普工作者与大众的诸多关系。
  •     科学离我们 太远了...
  •     从这个角度看,松鼠会的意义还是很深远的。
  •     科学关系到我们的发展和未来前进的方向,如果科学与社会脱节,科学终究会沦为政治的玩物,抑或是被社会偏离方向。
  •     其实可读性不算太强,不过说明的问题确实值得人深思,让我第一次觉得ted 之类的节目存在的必要性
  •     科学家和企业社会之间的鸿沟,在中国更是明显吧。而那些科研人员的苦逼,在中国是有过之无不及。科技可以改变社会,但这个过程在中国依旧困难重重。在大学里,我也算是道金斯的粉丝之一,现在却愿意去接受一些精神的力量——最能接近描述的应该是当中的母亲所教导的,自然科学教会了我们认知外部世界的自然规律;但宗教信仰关乎人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了解自己内心世界。即使我知道激素对情绪有着无比的掌控力,而自由意志可能就是电脉冲和蛋白质。
  •     科盲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几乎完全没有科学求证的意识,只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智力懒惰心态,成为传播迷信的帮凶
  •     科学离我们如此贴近。高中及以前,我却一直以为科学就是数理化。单薄的应试教育,居心不良的伪科学盛行,科学与社会大众的脱节,其实关乎普罗大众的生活点滴。科学传播是一份社会责任。美国饶是如此,何况我们这儿~
  •     一般。
  •     合上书突然想到了,美国人在科学领域依旧是大佬,人家很多方面是“第一”,然而还在反思反省,忧思忧虑。这就像,学霸考了100分,还在说,“虽然得出了答案,但我的解题步骤还不够好!”“那道题选B我是不太100%确定的,尽管选择题得了满分”。学霸虐学渣,就在不经意间……
  •     关于科普的科普书。对于反智兴起,媒体、政府和科学家都有责任,其中责任最大的是科学家自己。所以又回到答辩前的一个讨论,科学家应该肩负起把研究成果通俗地告知大众的责任,而不是自居神坛蔑视所谓的低智群体。
  •     两个作者过完了奥巴马的8年后迎来了特朗普又是什么感受呢
  •     因为21元亚马逊不能包邮,所以选了博库网官方旗舰店,但是收到的书封面很糟糕。书是好书,看来以后只能买亚马逊配送的。
  •     虽然国内的宗教色彩不那么浓厚,但是伪科学盛行所以也好不到哪去…本书可以提醒我们不要过于乐观…
  •     大众科学素质低,我之前也想以后成为一个科学家继续做着那样小众的事远离大众。这样只会切断科学的前进的路。
  •     有些道理,我们并不一定会懂,但该书却可以让你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