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乱脑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科普知识 > 乱乱脑

出版社:湛庐文化策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300114422
作者:[美] 盖瑞·马库斯(Gary Marcus)
页数:170页

章节摘录

“非匹配元件拼凑系统”(kluge)这个词的起源乃至拼法都是有争议的。有人加了一个“d”拼为kludge,这种拼写的优点在于使这个词看起来更像它所表达的意思本身那样拙劣;缺点则是误导了这个单词的读音。有人把这个词追溯到古老的苏格兰词cludgie,意思是“户外的厕所”。但多数人认为,这个词起源于德语单词“Kluge”,即“聪明”的意思。《黑客计算机术语词典》(The Hacker’s Dictionary of  Computer Jargon)将这一术语追溯至1935年——Kluge牌送纸机,一种机械印刷机的附属设备:Kluge牌送纸机的设计早于小巧廉价的电动机和控制电路。它依靠一套极其复杂的,由凸轮、皮带和一个驱动轴构成的联动装置来对动力和整个系统进行同步操作。由于故障频繁而且极难修理。相对而言,这个设备并不可靠,但是,确实非常巧妙!实际上,大家普遍的观点都认为这一术语最初得以推广乃是源于1962年2月的一篇名为《怎样设计“克鲁奇”》的文章。计算机先锋人物杰克逊?格兰霍姆(Jackson Granholm)在这篇半开玩笑写就的文章中,把“克鲁奇”定义为“一整套由各不协调的组件构成的不匹配的集成品,令人沮丧”。他进而指出,“‘克鲁奇’并不是为外行而构建的,专业人士能一眼认出它来。而外行也许会欣然认可计算机本来就应该是一个非匹配元件拼凑的系统。”工程学的天地里充斥着“克鲁奇”,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广泛应用于大多数汽车上的真空动力挡风玻璃雨刮。和其他汽车上的多数小玩意儿一样,现代的挡风玻璃雨刮是由电力驱动的。但回到从前,车用电压仅为6伏而非12伏,仅只够保障火花塞的运行,当然不可能为挡风玻璃雨刮这一类的“奢侈”物件提供动力。于是,一些聪明的工程师装配了一套“克鲁奇”,不用电力而是通过引擎吸力来给挡风玻璃雨刮的发动机提供动力。

媒体关注与评论

  达尔文著述道,“进化是伴随着改变的传衍。”任何对人类大脑起源的认识都必须考虑到两个方面。在这部资料丰富、引人入胜的书中,盖瑞·马库斯以详尽的论据显示了人类大脑的设计包括了其在进化起源过程中同时受到的限制和折中的因素。  --史蒂芬·品克,《思维的要素》(TheStuffofThought)著者  没人能持续节食,人也没法解决对TRS-80(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一种微型机机--译者注)来说根本是小菜一碟的逻辑问题。这下我们知道原因了:都是我们大脑的错。《混乱的大脑》,正是为像你这样希望找一本在乘飞机时都能引人阅读的严谨的科普读物的人准备的。找一本来,看看自己那美丽而杂乱的大脑吧。  --丹·希思(DanHeath),《创意粘力学:为什么有的构想能成功,有的却不行?》(MadetoStick:WhySomeIdeasSurviveandOthersDie)合著者  一张关于我们大脑过失的迷人清单,它表明虽然我们人的大脑不过就是一套应急配备的独立的“问题求解仪”,但多数时候,也已经够用了。  --丹尼尔·J·莱维汀(DanielJ.Levitin),《这就是你的音乐头脑》(ThisisYourBrainonMusic)著者  盖瑞·马库斯擅长解释最复杂的科学问题。不仅让人阅读时能够明白,更能让你在多年之后仍记得住他的理论。阅读本书是一大乐事,读完之后仍能感到本书中的远见卓识和它带给人的愉悦感。  --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TheHappinessHypothesis)著者

后记

《乱乱脑》是一本有趣的书,盖瑞?马库斯教授用最浅显的语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大脑最为混乱不堪却也最具潜质的一面。作者解释了诸如:为什么人们经常与自己的兴趣背道而驰;为什么金钱买不来幸福;为什么领导明知作出的是错误决定却仍然一意孤行等等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悖论。本书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引用大量的实例。一方面,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对于从事实证研究的学者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通过数以百计的例证,让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愉快地跟随作者一同步步深入地探求人类混乱大脑的各个方面。不能不承认马库斯是善于把前沿理论以科普形式传播给大众的高手,严谨而不乏生动的行文让原本艰苦的翻译过程也变成了一个充满趣味的、对人类大脑的探奇之旅。对于这样一本有意思的著作,我所希望做的是尽最大可能保证翻译的质量,并且,针对非心理学专业的读者大众,对书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适当的加注。考虑到作者所举的例证中有不少并不是中国的读者所熟悉的,我也对相关例证的背景资料尽可能地加以补充和说明,以期您的阅读兴趣不会为了要在中途查询术语和资料而被打断。我相信,读者一定能从本书中体会阅读的乐趣,而本书的结尾尤其令人感到乐观和愉快——纵使人类拥有混乱的大脑,纵使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是偶然而无目的的,然而,我们仍然能够通过主观的努力,运用一些简单而可操作的手段,跨越人脑的局限,从缺陷中产生卓越。最后,要感谢陈漪编辑和王玉坤编辑认真高效的工作,使得中国读者得以与这本亚马逊排行榜上的心理科普读物及早见面。对于译本的疏漏之处,欢迎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盖瑞·马库斯
他是纽约大学的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就已著述颇丰;
他是心理学与脑研究专家,目前是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纽约大学婴幼儿语言学习中心主任。
他稀奇古怪的理论总是彻底颠覆传统智慧,比如为什么大脑老出错?小小的基因如何创造了人类复杂的思维?
他也很喜欢在各大媒体上写一些通俗易懂的作品,如《纽约时报》、《费城询问报》、《洛杉矶时报》等。
他的“乱乱脑”的观点引起了同业学者以及普罗大众的广泛讨论,亚马逊网站上有许多读者留下了“长篇大论”。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代数的头脑》(The Algebraic Mind)、《头脑的诞生》(The Birth of the Mind)、《诺顿心理学读本》(The Norton Psychology Reader)。

书籍目录

第1章 乱乱脑初体验
为什么我的大脑会乱乱?
第2章 记忆
为什么我能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小学同学的名字,却想不起昨天的早餐?
第3章 信念
为什么我会轻易相信广告,而不管我是否需要那个东西?
第4章 选择
为什么我会选错股票,选错专业,甚至连结婚对象也选错了?
第5章 语言
为什么我常常听不懂别人的话,别人也不明白我要说什么?
第6章 快乐
为什么我无法抗拒美食和美女,虽然我知道那是饮鸩止渴?
第7章 崩溃
为什么我会狂躁、会抑郁,难道大脑死机了?
第8章 真正的智慧
大脑并不是不可救药,我能为它做些什么?

编辑推荐

《乱乱脑》:《纽约时报》评出的最具启发性、突破性的书。分心!健忘!拖沓!放纵!纠结!我们的大脑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斯坦福行为研究中心知名心理学家帮你理清乱乱脑。为什么有钱人不觉得幸福?为什么我们常做出违背自己意志的行为?为什么领导要坚持错误的决定?为什么有人把钱花在一文不值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会花大把时间看毫无益处的电视节目?都是乱乱脑在惹祸!

作者简介

我们是否具有“高贵的理性”和“无尽的能力”?是否如“上帝的形象”一般完美?来自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家盖瑞·马库斯认为,远非如此。在这本浅显易懂的书中,马库斯表明了其实大脑并不是一个被优雅地设计出来的器官,而是一个克鲁奇(一个粗制滥造而且拙劣的奇特系统)。他向我们揭示了一种看待人类大脑的全新方式——别把它当做是超级计算机,而要看成是一堆缠绕在一起的管道——这种视角,正好能够对某些人类天性中最为神秘的部分加以说明。
马库斯通过带领着读者对人类经验的主要领域——记忆、信念、决策、幸福——巡游一圈之后,展现了大脑无数的不足之处。他解释了为何人们经常会反对自己的兴趣;为何金钱买不到幸福;为何领导者通常坚持错误的决定,以及为何像“被人们离弃的那些人也走了”[
原文“People people left left.”中斜体的部分应该是作为主语People 的补足语,但这样的表述类似于汉语里面产生语法歧义的表述,易让人产生混淆如“咬死了主人的狗”可以理解成“主人的狗被咬死了”,也可以理解成“把主人咬死了的狗”。 ——译者 注]这样简单的句子都会让我们迷惑不解。
作者还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有效的方法来战胜我们内在的混乱,从而改善我们自身和我们的社会。他自始至终向我们表明,仅凭偶然且无目的的进化,如何从缺陷中产生卓越,从而造就了我们的大脑。

图书封面


 乱乱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为什么有钱人不觉得幸福?为什么我们常做出违背自己意志的行为?为什么领导要坚持错误的决定?为什么有人把钱花在一文不值的地方?”——Gary Marcus《乱乱脑》这几年,西方的一些书为了畅销,诸如《秘密》,《右脑革命》等等就肆无忌惮地利用成功心理学,把人的大脑吹得神乎其神。其实,我们的大脑并没有那么神奇,按照作者的说法,充其量是一个kluge——“非匹配元件拼凑系统”。人脑有很多缺点:晕轮效应、对焦幻觉、心理锚定等等。这些在书中均有一针见血的描述。进化惯性人是进化的产物,进化的策略是适者生存。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关键机制。通过自然选择选出适合环境的物种或者物种的性征。但是,自然选择并不是一种最优化选择的手段。就是说,它并不是在这些性征中挑选出最好的,而是能及格的。所以,所有关于人类因为拥有完美的大脑而变得高级之类的想法只是我们一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厢情愿罢了。更重要的是,进化的方式是覆盖——进化惯性。比方说,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想拥有一辆自行车,在垃圾场捡了一副丢弃的自行车骨架,尽管这骨架质量很差,他也只好找些零件往上面覆盖,拼凑成一辆刚好可以骑的车。与此相同,人脑并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产物,而是通过进化的层层叠加形成的。在生理学上的证据是,人脑的结构分为最原始的爬虫动物脑,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边缘系统,还有新皮质,主管高级思维的区域。作者认为,思考着的大脑分为祖传系统(反射系统)和慎思系统。反射系统能在我们无意识中就迅速而自动地工作。而慎思系统则深思熟虑、能对事实的进行反复分析并努力藉此进行推理。可以想象,在恶劣的原始环境中,能否迅速决策是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于是,我们的反射系统在千锤百炼中与我们的大脑取得了良好的兼容。然后,我们的慎思系统又能指导我们理性的思考。但更多时候,我们做决定时并不是以理性为基础的。特别是情况紧急的时候,我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某些能扭转局势的行动,这时我们是没时间对问题作理性的条分缕析的。我们做出的无意识反应是,从记忆中搜索类似的经验,指导我们怎么去做。最糟糕的是我们把这种无意识反应养成了习惯,造成很多时候做事都不经大脑,单纯跟着直觉走。而且,由于思考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我们常常为了贪图方便,做事不假思索,任由反射系统胡作非为。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宣称要减肥的人在美食面前放弃所有抵抗,而在大快朵颐后后悔不迭。而我们之所以会后悔,是因为慎思系统往往充当事后诸葛亮的角色,我们意识到本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于是矛盾便出现了。这就使我们不得不经常反省,不能太过偷懒。背景关联性记忆我们并不像计算机一样,按照编码的方式存储我们的记忆,在需要的时候精确地调用数据。我们通过回想事情的背景、来龙去脉,或者所谓线索的点滴提示来唤醒我们对某事的回忆。基于背景的记忆的优点是,它并不像计算机可能做的那样,平等地处理全部记忆,而是进行了优先排序,最先被回忆起来的是那些常见的,近期出现过的,还有先前与其关联的环境和我们现在所处的境况相似的——恰好有可能正是我们最需要的那些信息。其次,基于背景的记忆能迅速地搜索同类项,而这很好地弥补了神经元比数字计算机上使用的存储芯片慢了数百万倍的不足。然而,背景关联性记忆也有其致命的缺陷。基于背景的记忆通常之记住事情的梗概,而忽略了大量的细节。于是,当我们需要调用那些记忆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凭借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这些细节。于是,我们不得不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记忆那么容易受引导。在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试验中,要求大学生们回答两个问题:“大体上,你对生活感到有多幸福?”和“你上个月约会了几次?”一组学生听到了按照上面这个顺序而来的提问,而另一组则听到按相反顺序的提问,先问第二个问题。在先听到关于幸福的提问的那一组,人们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几乎没什么关联;一些几乎没什么约会的人报告感到幸福,一些约会频频的人却感到忧伤,诸如此类。然而,调换问题的顺序,将人的注意力正好集中到罗曼史上,他们突然无法在其爱情生活之外独立地看待幸福了。约会不断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很少约会的人自觉忧伤。同时,我们的记忆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当我们感到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整个情绪背景是消极悲观的,于是,我们所唤起的记忆更多的是那些让我们有类似感受的过去。直觉根深蒂固的反射系统加上背景关联性记忆,使我们成为一种直觉动物。人们作出有效的快速决断,通常是因为他们对类似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以这次NBA季后赛为例,公牛强势进军季后赛,却由于季后赛经验明显匮乏,所以折戟于东部决赛。可以说,天才一般是拥有比常人更容易形成经验的大脑结构,于是在某方面表现卓越。不管天才还是一般人,我们都得通过不断地训练来积累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不能太过自信,否则很轻易就上了自己的当。应该说,我们在从婴孩开始的发育过程中,是通过不断训练原始的反射系统从而与外界交流的。而我们的慎思系统则是在有了意识的基础之后才慢慢发展的。若果真如此,则由于其训练的不够,与大脑运作不协调,发生作者所说的“乱乱脑”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过书中对有些问题,比如说人对幸福快乐的追求等等,单纯从乱乱脑方面找答案是不全面的,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举报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观点不新,“克鲁奇”新。
  •     心理学、行为学书,用了很多例子,但读下来觉得很有说服力。
  •     看起来也很费力,薄薄一本大概用了半个月?嗯,记不太清了。翻译的还行,有些注释意外的能起到爆笑的效果,美国人都喜欢用这种调调来写书?书里的有些观点也算有趣。不过湛庐的书似乎都有这个毛病——众多错别字,还有“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啊我去!”的标点。如果出版社多对校验下下功夫的话效果会更好的。
  •     本书是对进化心理学的一个补充,通过不同角度指出人在做决策时的一些失误和心理缺陷,佐证进化并不完全并且充满随机性的演化缺陷,并希望提供一些研究建议来提高决策能力
  •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而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目前还不能更换。它的功能有多少,细节如何还是个谜,此书是根据人们一些日常表现作了一些探索,还需要很多人加深研究,看了此书也许会给大家一些启发。
  •     在线看的。糟糕的翻译让阅读乐趣大打折扣!
  •     读了两遍,作者以科学的态度,从人其实也是种动物来分析我们的行为,并提出很实用的建议,不错。
  •     里面的理论思维都比较新奇。但是由英文翻译过来的看着总怪怪的
  •     书中点到了很多点,值得我们去回味和践行,脑健康,情绪健康,这是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值得重视。
  •     对于人类进化不完整的有一段分析很有道理~
  •     书很早之前就想买了,趁搞活动少点钱就买了,还不错
  •     很好。
  •     有启发性。但是我真的没作者写的那么马大哈啊!表出了什么事都怪硬件问题嘛!
  •     读完这本书,视野更宽阔
  •     译的不怎么样。
  •     深奥 看不懂 真的是乱乱闹
  •     让人能够快速理清头绪!
  •     一本讲脑科学的书,这几年认知科学有点火啊,到处倒是新书,中国就是湛卢和中信这两家,出了好多本,你说这种书它能畅销么,不过买了不代表会读,附庸风雅者众
  •     可能我不善于总结,看完了几个月了,现在我都不记得这书的内容了
  •     值得一看,很有助于了解人类自身
  •     虽然比起另一本相似题材的The Accidental Mind比起来,处理的内容相似,但是处理手法个人不是很满意,但是不妨碍这本书是一本有趣的书,嗯,有点法国人的感觉
  •     看了前几十页,感觉不够有意思呀。
  •     观点理解,但有些地方读不下去。
  •     很多干货!不过有些地方的翻译很拗口,还有书名翻译成这个……于是整本书出现Kluge这个名词时都有点囧。继续关于大脑的主题阅读~~
  •     读的我乱了。
  •     就是翻译有点**,但是原版买不到,凑合看看吧。
    看完之后应该会对心理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里面提到的研究内容也蛮新的,有些章节看起来比较吃力,比如语言,可能是因为英语和汉语的区别吧。
  •     看看
  •     太浅
  •     浅,且杂
  •     终于为自己的混乱找到理论依据了。
  •     未读,不好说。
  •     内容有点乱,让人读不下去的。。。
  •     看完之后我知道,自己的很多非理性行为其实都是有说法的,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心里平衡了很多,也释然了很多
  •     大脑。安图,电子书。
  •     读不顺。费劲挖,有启发。
  •     了解大脑的局限性,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中所做,所想。背景关联式记忆,动机性推理,锚定效应等种种“缺陷”分析,论证,及我们如何应如何应对。对于错误的认识,是第一步,承认我们的大脑是不完美的,有时候是非理性的。
  •     只能说心理学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看过怪诞行为学和影响力,再看这本书就觉得有些浅了,恩,虽然其实都是很浅的东西
  •     想找这本书很久了,终于找到了呀!绝对值得一读的读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