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读物 > 百科知识 >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
ISBN:9787112056644
作者:盖尔,吉姆松
页数:95页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_摘抄

这些城市内部能够成功改变的关键,无疑在于其渐变的方式而不是剧变。 哥本哈根市内一个有趣的特征是它是一个“单层”的城市……任何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地面这一层次上,这对于聚集城市活力是有力的。 城市的街道与广场满足不同的目的。街道基本上用于运动,它们的这种线性形状也强烈的暗示出这种功能。它们好像在说:“朝前走”。广场则服务于所需要空间的城市功能。 好的底层临街立面是重要的城市特征之一。它使得这个城市走起来很有趣,看上去很有趣,摸起来或是站立在它旁边都十分有意思。 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居住同时也意味着有一些不便之处。居住在一个对汽车交通与停车有限制的地方就意味着就近拥有一辆汽车会相当麻烦。事实上,许多居民并没有汽车,选择住在市中心时就放弃了拥有汽车。 任何城市有这样一个有许多学生的市中心都是幸运的,哥本哈根是其中之一。城中每天都有大约14000名大学生,这对于理解哥本哈根拥有的许多积极特征是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能使人们更方便的在哥本哈根市中心行动,城市自行车系统在1995年建立起来。就像超市里的购物车一样,这个系统采用硬币操作。如果你需要一辆自行车,你就在投币口投入相当于4美元的硬币,就可以骑着自行车在哥本哈根市里游荡了。用完之后,你可以把它停在遍布全市的任何一个车场里并找回你的硬币。哥本哈根城市自行车系统有125个车场平均地分布在市中心周围。1000辆城市自行车经过特殊设计,很容易同普通自行车区分开。并且,它们也是规定距离的出租自行车。市自行车系统只适用于市中心,他要求人们不能把自行车带到其他地方,否则给予罚款。该系统的费用来自自行车上及车站上的广告,也有一部分赞助。第一批赞助来自哥本哈根市政府,市环保局和几家企业。 简而言之,冬季的哥本哈根与夏季的哥本哈根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城市。冬天的城市供人们行走和做他们不得不做的事,夏天的城市虽然也为人们步行服务,但是最重要的是为了人们可以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和向往了数月的生活。

设计,服务生活亦创造生活。

一本城市人文品质指南。来自欧洲最美的城市哥本哈根。一座孕育着童话故事的城市,一切又像是童话故事……哥本哈根,97平方公里,无疑是中国人眼中的小城池。然而,原本车水马龙,人居环境被机动交通所吞噬的哥本哈根在1962年开始了第一条步行街的改造。规划理念是形成以步行街与单行道为主的市中心交通道路网,控制机动车辆行驶。起初这项决定的怀疑是猛烈的。但第一天就证明了这种新环境是很受市民欢迎的。哥本哈根是幸运的。在其市中心保留许多中世纪的街道格局,尺度亲切,氛围恬静。因此,在进行步行街改造的同时,哥本哈根更是倡导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以步行与自行车代替了汽车与汽油,一种生态怡人的人居环境即将拉开帷幕……哥本哈根市民喜欢在街旁闲坐,一桌一椅一杯咖啡,开始了聊天打趣。这种街道休闲文化是当地市民品质生活的缩影。哥本哈根市民是天生的享受主义者。古街旁,一边品味咖啡的醇香,一边回忆曾经的苦涩与甘甜……哥本哈根气温如同中国北方地区,高温30摄氏度——零下20摄氏度,这样一来,这种露天咖啡文化就显得稍纵即逝。聪明的哥本哈根人在初秋时节将毛毯放在椅子上,人们若察觉寒意便可将毛毯裹于全身,一种温馨,一种体贴,充溢在这处处萌生人文情怀的哥本哈根。步行多了,空气好了,生活慢了,心情舒畅了……一切的改变造就了今日哥本哈根轻松的慢节奏生活。人们的休闲活动多了,开始感受人文精神,开始感受成黑丝文化,哥本哈根之所以成为童话世界得益于设计者并不是一味的满足人们需求,而是创造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不,也许这种生活方式原本就存在,存在于上个世纪亦或是很久的以前。一些传统生活理念重新被发觉。这种模式被现在的许多叫做“复古”。“复古”本身没有错,万物皆有轮回。时尚是轮回,生活亦是轮回。轮回的是精华,是最初的朴实,而不是单一的形式与符号。我说哥本哈根是聪明的,没有迎合当时机动交通的便捷与通畅,而是另辟蹊径的解决了生态生活的课题。当代人们需要交流,需要沟通,需要公共空间,需要公共生活。设计,服务生活亦创造生活。

主要讨论了欧洲城市内城的步行公共空间网络的塑造

讨论了如何试图在欧洲的内城塑造一个步行的公共空间网络。开头部分是个介绍性质的东西,介绍了一下哥本哈根的步行公共空间网络及其演变。提了下哥本哈根的内城的尺度,步行的距离极限。提及了步行面积和步行人流的关系,但也没有给出计算公式。另外强调了欧洲城市内城的立面质量,建筑景观元素和固有的人性空间。以及日夜的不同和季节的差异。这种步行网络以及相应的功能分布当代欧洲非常典型。我们的老城也完全可以推行,可惜基本都被推平鸟。交往与空间里有论述步行面积和人流量。不过没给出人流量的估算在拥挤程度可以自由确定的情况下,双向步行交通的街道和人行道上可通行密度的上限大约是每米街宽每分钟通行10~15个人,相当于在10m宽的步行街上每分钟通行约100人左右的人流。如果密度继续增加,就可以观察到步行交通明显地趋于分成两股平行的逆向人流。当步行者最后不得不靠街道右边才能通行时,活动的自由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人们就不再能照面,而是一个挨一个在行列中行进。这种状况显然太拥挤了。如果人流有限,街道就可以紧凑一些,老城中的一些小巷就象家中的过道一样,宽不过1m。而乡村小径则很少宽过30cm。后面部分的几个分布图比较有料,给得干净利索。结合了公共设施分布,人口结构分布,人口密度分布,立面质量分布,气候日照条件,慢行步行交通系统的推行,公共生活,研究方法,给出了塑造公共空间的一些重要层面。不过可惜没给计算方法。估计当时也是定性的。交通政策这一部分很有意思。最有趣的是挑战了市中心停车位置必须充分这一信条。估计是通过推行自行车系统和公交系统实现的。这个估计也还是和哥本哈根的城市尺度以及人口结构分布有关系。更大的尺度和密度,我估计还是要配合地下停车场以及park-ride等类似的系统。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