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能力专项-中公版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综合分析能力专项-中公版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1513663
页数:162页

内容概要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综合分析让你明明白白看问题
一、综合分析那些事儿/ 3
二、综合分析神奇在哪里/ 5
综合分析要要看清问题的本质/ 5
综合分析要要找到问题的出路/ 10
综合分析要要判断未来的趋势/ 14
三、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是面试的重头戏/ 20
综合分析能力在面试中有什么要求/ 20
答好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不容易/ 20
拨开迷雾看综合分析题/ 21
千变万化的综合分析题/ 22
四、我们为什么答不好综合分析题/ 23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要思维不全/ 24
千言万语道不尽要要表述不准/ 28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要积累不足/ 33
第二章 七种思维决定看问题的高度
一、我是公务员———站在公务员角度看问题/ 38
二、矛盾即是对立统一———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45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缜密细致看问题/ 51
四、唯有不变的是变化———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55
五、点面结合———用发散的思维看问题/ 60
六、联系无处不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9
七、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捕捉灵感创造奇迹/ 75
第三章 答好综合分析题的五重修炼
一、似是而非谁得知——观点要具体 / 84
二、逻辑混乱难表意——框架要清晰 / 90
三、一句能顶一万句——语言要精练 / 98
四、大珠小珠落玉盘——论证要有力 / 106
五、融会贯通成一体——综合与分析 / 114
第四章 应对综合分析题的时事热点积累
一、政治理论 / 125
二、经济理论 / 130
三、文化理论 / 131
四、社会理论 / 135
五、时事热点积累 / 142
热点一 经济热点 / 142
热点二 政府廉政建设 / 145
热点三 物价上涨 / 148
热点四 住房问题 / 151
热点五 就业问题 / 153

作者简介

《中公版•公务员面试六大能力实用工具书系列:综合分析能力》结构上颠覆了教材的传统编写体例,围绕考生的最迫切需求和最突出问题构建,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内容上卸下了擅长说教的老面孔,将生动幽默的思维案例与面试真题巧妙结合,精讲与微评,张弛有度;七种思维方式开阔视野,打破定势,提升高度与深度;五重修炼剖开综合分析题的结构与脉络,拨开迷雾,真正让考生明明白白看问题。

图书封面


 综合分析能力专项-中公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你相信,通过裙子的长度能预测股市是牛市还是熊市吗经济学家在大家眼里多是些带着高度近视镜、不苟言笑、埋头推理论证的老古董们,其实他们心里也藏着个淘气的孩子,曾做过一些很有意思的分析研究。他们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探究隐含的经济规律,比如观察人的举止。比如路人行走速度和经济密切相关。市民的步行速度和道路是否平整有关,这体现了政府的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水平。漫无目的行走的失业者和行色匆忙的商务人士的多寡对比,体现了城市的失业率水平。他们发现通过穿着也可以推断经济走向。比如美国人埃拉•考伯雷发现:女性裙摆越长,股市就越低迷;相反,女性的裙子越短,资本市场则越出现昂扬的牛市趋势。玛丽莲•梦露在地铁出风口以手掩短裙的照片就显示了1945年股市的繁荣。1987年,本来当年的流行款式是超短裙,但是当10月来临的时候,短裙忽然不流行了,而当年秋天美国股市迎来了第二次巨幅下跌。神探福尔摩斯之所以能在惊心动魄的案情中理出头绪,东汉末年的诸葛亮之所以能高卧隆中便“三分天下”,蒋百里将军之所以在抗日战争伊始便认定中国的持久战略,老子之所以说“不出户,知天下”……原因只有一个:综合分析成就了他们,使之得以胸怀天下而心思缜密、纵横捭阖而游刃有余。但是如果你认为综合分析只有那些气吞山河的英雄们才用得到,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日常生活中,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阅读一段文章时,尽管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可是仍对文章架构、主题一片混乱,谈到体会时只有寥寥的、几个不连贯的知识点;面对同一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而你既抓不住大家观点,又提炼不出自己的意见,觉得各有道理,莫衷一是;听一段铿锵有力的演讲,演讲者情绪激昂、口若悬河,你却毫无主见、轻易地全盘接受;做一件事情时,你不知如何下手,或者考虑不周,或者意外状况频发,让你疲于应对、难寻出路……如果你频繁点头,并为此苦恼不已,那么你所有问题的症结都源自于综合分析能力的缺乏。不过大可不必为此忧虑,生活中每个人都想对外界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知,但由于自身认识、思维以及社会条件的局限,常会被一些事、一些人弄得或晕头转向,或百思不得其解,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同于与生俱来的爱或恨,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专门的训练。只要方式得当、善于思索,每个人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它和你的智商关联不大。请翻开这本书,以此刻为人生的转折点,开始训练自己神奇的思维方式,你会发现这世界仿佛换了个模样,而你好像得到重生。■ 什么是综合分析综合与分析,作为辩证思维的一种方法,二者相反而又紧密联系,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综合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概括出一般特征的过程;分析则是将事物的整体部分分解为若干部分或者按要素逐一说明其内在本质的过程。综合分析强调对客体内部规律的发现,是由外而内逐渐深入的过程。乍一看,玄之又玄,一头雾水,索性我们就用综合分析这种思路来拆解综合分析的定义吧。■ 综合分析的第一步是细分解一个整体总是由无数小因素、小环节、小层次构成的,当我们面对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时,心不要慌,稳稳神,坚信多么复杂的事物都可以被拆成多个小部分。就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剥离,最终会看到那个最核心的本质。从多角度思考,把一件件的小问题一一列出、加以剖析,便等于剥去了虚张声势的庞然大物的外皮,看见了它的内部构成与要害。■ 综合分析的第二步是划层次、定逻辑好了,现在这个大问题已经变成了一群零散的要点,我们的工作便是找出这些要点之间的联系,是并列还是递进,是因果还是推论,是占主要地位还是次要地位,是否重复或者包含与被包含……我们按照数学中合并同类项的原则,把众多小点归为几大类别,然后按照其重要程度排列次序。这就是看清了对手的弱点后,有条不紊地安排自己的进攻顺序,以求招招打在要害上。■ 综合分析的第三步是大整合对问题进行条分缕析之后,还要从整体的高度重新阐释问题,比如对优、劣势分析完毕之后为问题定性,在阐释一个现象后预测其趋势,在解析一个政策后提出改进措施等。如果我们在认识世界万物、处理人际关系、看问题、想办法时都能自觉遵循以上过程,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叩开了综合分析能力这座巍峨宫殿的大门。■综合分析可以激发思维的潜力,而思维的改变恰恰是人类自身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起点和动力。综合分析对人类来说,最大的意义在于认清事物的本质和科学地预测未来,掌握了这两点,就如同掌握了透析世界的密码,挣脱了束缚人生发展的隐形枷锁。■ 综合分析——看清问题的本质本质即现象背后的规律。综合分析使我们能够深入到事物内在,把握问题的本质,在杂乱无章之下看清规律。如果说哪个大侦探能不分种族、国家,穿越年代、具有妇孺皆知的知名度,那么非福尔摩斯莫属。福尔摩斯的每个破案故事都堪称精彩绝伦、惊心动魄,他对客观环境敏锐的观察,对蛛丝马迹准确的捕捉,对事态发展环环相扣的周密推断,对机遇的果断把握,对要害不动声色、一击即中,简直是将综合分析运用到了极致。对读者来说,一步一步追寻他的推理、判断,是难得的艺术享受。在《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远远地指着一个送信人道:“他是个退伍的海军陆战队的军曹。”华生证实这点后惊讶不已。我们那位大侦探却淡淡地说:“我隔着一条街就看见这个人手背上刺着一只蓝色大锚,这是海员的特征。况且他的举止又颇有军人气概,留着军人式的络腮胡子;因此,我们就可以说,他是个海军陆战队员。他的态度有些自高自大,而且带有一些发号施令的神气。综合这些情况,我就相信他当过军曹。”出色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帮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同样的事情,经过综合分析之后,你会赋予那些看似普通的问题以别样的意义。“来公司路上需要多久?”面试官问你。这是个多么普通无奇的问题,但是当它从面试官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应聘者自然会小心斟酌,当然一般人只是纠结于,我是要说实话(我家到这里要很长时间),还是说个善意的谎言,因为拿到机会最重要,而这仅仅是我们未深入探究问题所给出的肤浅答案。但是如何触碰到这个问题的本质呢?首先,要理清思路,为什么公司会对家的远近有要求,这不是太奇怪了吗?是因为他需要你能确保准时上班?还是因为工作琐碎量大需要下班后较长时间的加班?问题其实并不在于你是否住在公司附近,也并不在于你是不是要违背自己的某些坚持,而是你能不能满足公司隐含而特殊的工作要求。工作要求从何得知呢?当然你首先要尽可能搜集有关这个公司的所有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按照公司的性质、现状、对员工的要求、面临的困难等方面进行归类、提炼,最后在整体上把握公司的发展状态和未来走势,这时你已经成功地运用综合分析在大脑中把众多零散、价值量不高的信息从原材料打磨成了工艺品。然后在面试时,你只需要以谦虚真诚的态度表明自己希望得到这份工作,句句针对他问题中隐含的工作要求展现自己的能力,就一定会获得考官的青睐。比如,你可以说虽然家离公司很远,但是你一直精力充沛,视迟到为事业成功的大敌,并且完成当天的任务是你的人生信条;你也可以说,住得近,但你习惯于早起,喜欢花大部分时间留在公司,或者高效率工作,或者与同事交流看法、获取灵感。这都是考官心中的理想答案。因为你成功展现出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你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础,实际的工作能力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珍爱。很多公司的面试问题看似奇怪,实际上都是对面试者能否达到公司实际要求的考量。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就会掉入陷阱而浑然不知。下面是几道世界500强公司的面试题,看看你是否具有一眼看穿考官内心的能力?问:你哪项技能更出色一些,口头技能还是写作技能?突破表象:这道题暗藏杀机。无论何时,只要问及对两种事情做比较,你就一定要小心。这样的问题通常是想让你说出自己的弱点。错误回答:认真、细致地阐述自己的某一技能比另一技能更好。评论:很遗憾,你中招了。正确回答: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职员的能力,希望他们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方面都能够做到清晰、明确。我总是利用机会提高自己的口头沟通和书面表达技能。我认为,任何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这两种技能都是重要且必需的。评论:这种回答避开了陷阱,避免暴露自己在某一方面薄弱。同时也表明,你理解高效沟通技能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面试官确信,在一般技能方面你拥有坚实的基础,而这些技能是无论什么企业都需要的。问:在写专业论文时你最不喜欢哪些方面?突破表象:这个问题是为了判断你是否愿意开展研究工作,是否愿意发现信息并找到困难、问题的解决办法。错误回答:我最担心的就是进行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如果我对研究课题感兴趣,我不介意研究工作多复杂。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研究所得的成果并不能应用于实际中。评论:尽管很多读者可能会同意这种回答,但它却不能让面试官满意。很多工作任务都是单调和繁琐的,听到求职者表示不喜欢枯燥的事情,这会让考官很不舒服。正确回答:我在认真工作的时候,总能发现某一题目有无穷多的信息和乐趣。我认为最难的工作就是判定什么时候获取的信息已经充足到可以开始动笔写论文。评论:这个回答既成功避开了陷阱,又表明求职者理解研究的意义并愿意从事研究工作。它还表明求职者愿意深入调查并且能够胜任书面论文的写作。问:你认为自己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为什么?突破表象:这个问题本质上在于检验你的价值观。你选择谈论的事情将揭示出你的人生观和道德标准。错误回答:我从小到大的求学经历是非常艰难的。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我顺利完成了学业,我很自豪自己能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评论:从表面上看,这种回答似乎无懈可击,很多人可能也用过类似的回答方式,但是,事实上它存在着缺陷。首先,学生坚持求学在今天是相当普遍的,这并没有突显出你的优势;其次,这种回答集中强调一个进行的过程而不是某一具体活动,并不能显出你的独特性。正确回答:这道题目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大家可以仔细回想,自己做过的事情中有哪些能突出你的独特优势。比如,在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被选举为班长,妥善处理了一次家庭危机,在校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辩论赛中获胜,尝试过的发明,重组一个部门,等等。评论:你所举出的例子应该是独特、深刻的,而且它能够将你与其他人区分开来。你讲述这些事例是想表明自己做得很出色、具备常人不具有的经验。比起千篇一律的“我不畏困难坚持完成学业”,事例的独特和针对性会带给面试官更深的印象和震撼。我们生活的世界如万花筒般纷繁复杂、多彩易变,人们或不知所措,或随波逐流,或被假象所蒙蔽。只有触摸到世事的本质,才能认清人生本真,成为真正、独特的自己。一位香客与寺院的住持同站在浩瀚的江边欣赏景色,彼时市场繁华、市民安乐,江上货船穿梭,满载着各地物品,不计其数。香客不禁感慨:“这船真多呀,数也数不清”,住持微微一笑说:“我看这江上只有两条船。”香客大惑不解:“这船至少有几千只,怎么会只有两只?”住持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满眼的船不过两条,一条载着名,一条驮着利罢了。”这是在看穿了世事变幻、看似繁杂的表象后对本质最精炼的浓缩,名与利两个字便道尽了千万人、万千事的精髓。不少人终生负着名利辛劳不已,到生命结束时,才感慨忽视了内心真正的需求,没有过一天梦想中的人生。因此,我们只有摆脱名与利对人生的束缚,叩问内心,才能营造一个自在的精神王国。只有顺应万事的规律,才能成就真善美的追求,找到人生的最终归宿。唐朝诗人李翱任朗州刺史时,多次请惟严禅师去说法,均被禅师拒绝。一日,李翱亲自登门造访。及至见面,惟严禅师坐在蒲团上,手拿经卷故意不理睬他。尽管侍者一再提醒,禅师始终不予理会。李翱深感受辱,愤然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拂袖而出。这时,惟严禅师冷漠地对他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 李翱听罢,心有所动,于是转身礼拜,并问:“什么是道?”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 李翱说道:“不懂。”禅师解释说:“云在天边水在瓶!”李翱听罢,恍然大悟,当即提笔写了一首诗:“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天边水在瓶!”乍一看,摸不着头脑,细心品悟,这个故事正是揭示了世界和人生的本质。水在瓶中,亦如云在天中,物性无别,万法归一。认清本心,则云之潇洒、水之恬静,也能相通。在天上,就做潇洒的云;在瓶中,就做恬静的水,认识自己、顺从规律,就能够豁达、自在。只有顺应本性、不向外自寻烦恼,我们才能享受生命中每个刹那的美好。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拂去假象的迷雾,揭穿欺骗的谎言,求得真理。下面有两个小故事,他们都讲述了看似无比正确的真理,但事实的确如此吗?第一个故事,曾经流传得很广,说是一个新兵上战场后,老兵就会告诉他,躲炮弹的时候尽量往炮弹坑里躲,因为从概率来看,炮弹不会连续两次落在同一个地方。那么,老兵的话正确吗?第二个故事,在二战期间,美国海军为招募兵员,曾经在全国广为散发海报。当时最有名的广告是这样说的:美国海军的死亡率比纽约市民的还要低。面对质询,负责的海军官员解释说:“根据统计,现在纽约市民每年的死亡率是16%,就算是在战争时期,美国海军士兵的死亡率也不过9%。”那么,战争年代的死亡率真的比和平年代的还少吗? 对于第一个故事,如果不仔细思索,就会觉得老兵的话来自于经验,挺有道理的,炮弹同时打在一个地方,那不是浪费吗?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其实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从概率来看,炮弹下一次落在哪里,和它上一次落在哪里有关系吗?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赌徒谬误”,假如你在抛硬币,而且连续四次都是正面朝上,因此你觉得下一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会比之前小。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就是那个老兵的思维了。的确,抛硬币连续五次都朝上的可能性大概只有3%,但连续四次正面朝上之后,下一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还是50%,之前的经验,并不能成为下一次的依据。因此,老兵的话并不正确。对于第二个故事,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组数据忽略了“生存能力”这样一个参数。参加海军的人都是年轻力壮的青年人,生存能力较强,自然死亡的人数是很少的,而纽约市民中包括生存能力较差的婴儿、老人和病人,自然死亡人数多。所以,即使在战时,海军的死亡率也低于纽约市民的死亡率。正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深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则广告才吸引了大量青年踊跃参军。所以通过综合分析,即使我们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战争是怎样一个状况,也能看透宣传,揭穿所谓的真相与经验。我们因综合分析而得以辨别是非、判断善恶。 以聪明著称的汉昭帝刘弗陵,8岁继位。父亲汉武帝担心他年幼无法处理政事,遗诏霍光为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这引起武帝最年长的儿子燕王刘旦的极度不满,他认为父亲去世,按照长幼顺序应该由自己继位,没想到现在最小的弟弟当了皇帝,以后自己前途未卜啊。于是便秘密笼络朝中大臣,准备先发制人、进行政变。他把夺取帝位的赌注压在上官桀身上,前后派遣十多人,带了大批金银珠宝,贿赂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寻求支持。经过周密研究后,他们决定袭用“清君侧”的故伎,令人以燕王旦的名义上书昭帝,捏造说:霍光正在检阅京都兵备,京都附近道路已经戒严;霍光将被匈奴扣留19年的苏武召还京都,任为典属国,意欲借取匈奴兵力;霍光擅自调动校尉和所属兵力,意图谋反等。霍光的目的就是自立为帝,并声称燕王刘旦为了防止奸臣变乱,请求入朝宿卫。  按照当时制度,吏民上书言事,霍光有先行披阅的权利,遇有不好的,可压下不报。于是上官桀趁霍光休假、代替霍光处理奏章之机,将这封奏章送到昭帝手中。只要昭帝把这事批复下来,桑弘羊就可以跟其他大臣一起把霍光抓住按谋反定罪。可是没想到,奏书送上去,昭帝不肯批复。次日在家沐休的霍光得知上官桀的举动后,连忙进宫,除下将军冠叩头自责。昭帝说:“将军戴上冠。我知道这奏书是假的,将军无罪。”霍光奇道:“陛下怎么知道的?”昭帝不慌不忙地说:“将军到广明亭去,召集郎官部属罢了。调校尉到现在不到十天,燕王怎么能知道呢?况且将军如果要谋反,调动区区几个校尉怎么成事呢?”然后吩咐左右说:“马上调查这份奏书的来历。”当时昭帝才十四岁,尚书和左右的人都惊讶不已。可惜,昭帝在二十一岁时便因病去世,他与其后的宣帝共在位38年,大汉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史称“昭宣中兴”。如果人人都有几分综合分析的能力,奸人必无法得逞,社会也会多了不少安宁与正义。■ 综合分析——找到问题的出路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问题千变万化,我们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答案。当我们被问到某个问题时,我们不必事事都知晓,即便知道也不必死记硬背,只要我们能够自觉、灵活地运用综合分析,就会知道如何去分解、怎样去推理、哪种方法最合适、哪种逻辑最科学,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综合分析能力决定我们在问题面前是攻无不克还是败下阵来。比如在面试考场上,一道题目突如其来,当脑海里蹦出“不知道”三个字时,对考生来说是非常可怕的,紧张、出汗、结巴等所有的不幸感受都会一并袭来,即使内心涌动着千言万语,最终却只能以一个“不知道”慌乱结尾,黯然收场。此时此刻,心中只剩下伤心和绝望,仿佛所有的准备都没戏了,仿佛自我的一切都被否定了,仿佛整个前途从此黯然失色……那些想要在面试中守住擂台或翻盘的考生,在战斗还未打响就投降了。这并不全是因为心理素质不过硬,甚至不是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而是因为缺乏在问题中找出答案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克里斯去一家公司面试股票经纪人的实习生,只有高中学历的克里斯被考官问道“为什么要雇用你这样一个人”时,他说了一句话:“我是这样的人,如果你问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我会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证:我知道如何寻找答案,而且我一定会找出答案的。”最终,考官被打动了,克里斯获得了实习的机会。在这个场景里,克里斯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从职业分工的角度看,股票经纪人是脑力劳动,相对来说,学历高的人比较占优势。但很多时候,大家都喜欢在“占优”前加上“绝对”。其实从本质来看,股票经纪人需要的并不是“知道”,而是高超的计算能力和极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本质上就是找到答案的能力,克里斯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自我综合能力的展示。由此克里斯赢得了考官的青睐,并且最终找到了人生幸福的答案。综合分析可以带领我们穿越迷惑性的烟雾,避开歧途,准确击中问题的要害。孙亮是三国吴主孙权最年幼的儿子,因为机智过人小小年纪便继承了王位,他很喜欢吃梅子。一天,孙亮在游园休息时,想要吃新鲜的梅子,因为梅子太酸便派太监去食品库房拿蜂蜜来浸渍生梅。谁知太监取来了蜂蜜后,孙亮竟然发现罐子里有一粒老鼠屎。见此情景,太监马上说:“这是管理仓库的人失职,应该治他的罪。”可是管库房的人被传来后,却叩头说:“小人一向谨慎,仓库里没有老鼠,怎么会有老鼠屎呢。”于是孙亮问管库房的人:“太监曾经私下问你要过蜂蜜吗?”管库房的人说:“以前向我要过,我实在不敢给他。”太监大喊诬陷,一时竟成僵局。这时大臣们说:“既然双方各有说法,不如都投入监狱、严刑拷问便知。”孙亮道:“何需刑狱?这件事很容易弄清楚。”他让人把老鼠屎剖开,发现老鼠屎内部干燥,而表面沾湿。孙亮笑道:“如果这老鼠屎在蜜中泡久了,里外都应该是潮湿的,现在里面是干燥的,这不是太监刚放进去的还能有谁呢?”太监听后面如死灰,忙磕头认罪,左右大臣都大为惊讶。破开那粒老鼠屎,便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当问题看似无法可解时,综合分析恰如黑暗中的明灯,照亮问题的症结与破绽。晋文公年轻时由于遭遇宫闱政变,曾经流亡他国十九年,回国后他励精图治,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喜欢吃烤肉,专为他烤肉的厨师自然也深得他喜爱,待遇优厚。一天,侍从把烤肉端上来时,晋文公发现肉上竟然缠着一根头发。晋文公大怒,召来厨师,欲治其罪。面对这危急的情景,厨师深知自己地位卑下,难免被杀头,但是如果自己申辩得合情合理,一代雄主晋文公也许会被自己说服。于是,他马上冷静下来,整理好思路,向上磕头说自己犯了三条大罪。晋文公觉得奇怪,问他:“哪三条大罪呢?”厨师说:“罪一是,我把刀磨得飞快,却没能切断这根头发;罪二是,我小心仔细把肉穿到签子上,大睁着眼睛却没有看到头发;罪三是,炉火那么旺,肉烤熟了,却没烧掉头发。”晋文公何其聪明,马上心领神会,问他厨房中谁可能替代他的位置呢?厨师说出了一个人,晋文公命人把他带来审问,果然是这个人所为,意在激怒主人、治罪厨师,自己取而代之。大千世界,纷纷扰扰,各种困难总是出乎我们的预料,如山般压来,我们或束手无策,或方寸大乱,或自暴自弃。只有稳定心神,运用综合分析思维剖析问题,才能绝处逢生、峰回路转。大侦探每天早上都会在山间跑步。这是一个雨后的清晨,天空阴霾,空气却格外的清新。大侦探骑着自行车,来到山脚下准备跑步。突然,他发现路边有一个警察,腹部插着一把刀,满身是血,奄奄一息。大侦探慌忙取下脖子上的围巾,为警察止血。命在旦夕的警察,用微弱的声音说:“五六分钟前,我看见有个人行……行踪很……很……可疑,上前质问,没……想到,他竟然掏出刀,刺伤……了我,然后……骑着我的自行车,跑……了。”警察说完,用手指指凶手逃跑的方向,就死去了。大侦探马上请行人代为料理后事并报警,自己骑上自行车,顺着凶手逃跑的方向寻找线索。骑着骑着,来到一个双岔路口,这两条路,都是缓缓的上坡,而且附近均在施工,所以路面铺满了沙石和泥土。大侦探先看了一下右侧的岔路,在沙石路面上,有明显的自行车轮胎的痕迹。“凶手似乎是顺着这条路逃走的。”为了谨慎起见,他也察看了左边岔道的路面,在那儿也有车轮的痕迹。“他究竟是朝着哪个方向逃走的呢?反正眼前只有两条路,他总会选择一条的,根据两车前轮和后轮所留下的痕迹,应该就能看出凶手是从哪条路逃走的。”大侦探详细比较了两条路上留下的车轮痕迹。“右侧道路的痕迹,前轮后轮大致相同;而左侧道路为什么前轮的痕迹会比后轮浅?哦,我知道了。”大侦探立刻顺着一条坡路追了过去,果然抓住了嫌疑犯。他是怎么找到出路的呢?通常我们骑自行车时,骑者的重量是加在后轮上面的;因此在平路、或是下坡时,前轮的痕迹较浅,后轮的痕迹较深。可是上坡时,因为骑者的力量向前倾,而重心是置于自行车的踏板与把手之间,所以前轮与后轮的痕迹深度就会完全相同。所以根据前轮和后轮所留下的轮胎深浅痕迹,凶手必定是沿着右侧的岔路逃走的。你看,惊心动魄的案件中往往夹杂着千头万绪、重重困难,综合分析才是解开谜团的关键钥匙。2012年8月14日,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背负十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的周克华,被当场击毙。刑侦专家谈及案件告破原因时,在肯定群众和公安民警的通力配合外,反复提到“前期工作组对犯罪嫌疑人信息研判所发挥的作用”。八年的研究铺垫,终于毕其功于一役。周克华性格坚忍、筹划缜密、精心计算,犯案少留活口、极少暴露行踪,反侦查与生存能力高于常人。八年来,公安部门穷尽一切手段搜集点滴蛛丝马迹,对其相貌、人体特征、性格特点、作案手法、行动方式反复研究、核对判断,终于彻底撕开了悍匪身上的神秘伪装。8月11日,有市民举报在大融城发现周克华的行踪。监控录像中,面容模糊的男子步态从容,甚至称得上缓慢。有民警认为是周克华的可能性不大。“就是他!”但警方的技术人员坚持指认。“周克华右腿的步伐频率比左腿快0.02秒,他上楼梯先迈左脚,每次走十几米、左拐、上楼梯、上车都会回头……”当被询问证据何在,技术人员报出一连串周克华的习惯动作。他们对周的人体特征已反复研判熟稔于胸。至今仍环绕在群众心头的疑虑是,警察是如何准确找到他最后出现的地点并成功跟踪到那条死胡同、他生命的尽头?周克华死时身边带有手机,大家恍然大悟,监听定位。但刑侦专家否认了这个说法:“周克华大部分时间关机。我们靠的是对他的了解。”初步定位后,警方一方面对城区进行布控,加大便衣巡逻力度;另一方面,继续冒着高温对歌乐山保持高强度搜捕,防止其潜回山林。技术人员断定周克华会返回城区,还认定他会起早,在银行网点附近活动。这些判定事后被证明悉数命中。8月14日凌晨3点,新方案部署到位,警员到位,40分钟后,周克华落入警方视野。综合分析具有可大可小的变化魔力,它既擅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也可担起破解时代困局、拯救国家乱世的重任。正如火药,中国人用它做节日里烘托气氛的炮竹,可英国人用它武装起强大的军队,建立了庞大的日不落帝国,成为世界的霸主。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有识之士,在风云变换之际分析时局,在走投无路的困境中找到出路,挽救风雨飘摇的国家。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已是四十七岁高龄,这个年纪在距今将近两千年的三国时期,已是暮年。此时,他仍依附于荆州牧刘表门下,尽管刘表因宗室之谊对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让刘备屯兵新野,但是回首过往,他胜少败多,连妻儿都无法庇护。虽有大志,但颠沛半生仍寄人篱下,无立足之地,正是人生最苦闷、绝望之时。他急切地盼望着贤士相助、壮大实力,以实现逐鹿中原、匡扶汉室的愿望。恰在这时,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不顾年老体衰,迫不及待地冒着隆冬的严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大计。而诸葛亮也在推心置腹中,认定刘备是与他志同道合、可以信赖的明主,便把自己对当时社会形势的观察与分析和盘托出。《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困境,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首先,当时的形势是“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占据荆、益二州,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其次,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再次,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为以后北伐解除后顾之忧。 最后,“外结好孙权”,与东吴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北伐中原,则刘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一席话对当时看不到任何出路的刘备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雪中送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格局分析,为今后制定的战略决策,恰恰符合了历史的前行轨迹,行之有效。诸葛亮此番论述绝不是闭门空想而来。他高卧隆中、“躬耕陇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在隆中,他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静观天下风云变幻,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如此一番精彩绝伦的言论最终得以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 综合分析——判断未来的趋势对于这点,大家可能会心生怀疑,未来是可以预测的吗?未来不是偶然发生、或是数个小概率事件的叠加吗?未来不是天注定、上帝主宰安排的吗?难道区区的人力、小小的综合分析能力可以准确断定未来?是的,答案是肯定的。综合分析就是这样,能创造仿佛超脱人力的奇迹。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流传已久,它将给予你极大的心灵震撼。朝鲜战争前夕,美国军方计划出兵朝鲜,但是忌惮于中国的兵力,迟迟未动。这时,以军事战略研究为主的兰德公司对“中国是否出兵”进行了预测研究。它召集大批专家,广泛搜集资料,不仅包括国际环境、经济规模、对外政策、军事实力、两国优劣势对比,甚至包含对毛泽东本人的个人经历、书信、笔记、采访、性格特点等等,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将出兵朝鲜”。对于仅有一句话的研究成果,兰德公司欲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军方。但五角大楼认为要价太高,且对其结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未予理睬。在中国不会出兵的预判下,美军打到鸭绿江边,结果中国军队果真入朝作战。兰德公司的预言变成现实,美国国防部追悔莫及。据初步统计,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除去联合军中其他国家人数,美国共损失139272人,其中24965人死亡,101368人负伤,另有12939人失踪。这是二战后所有战争中美军伤亡最多的。这兰德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兰德公司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世界智囊团的开创者和代言人。它先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继而又扩展到内外政策各方面,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研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性思想库,被誉为现代智囊的“大脑集中营”、“超级军事学院”。为了实现科学判断和预测,兰德公司的每个项目团队都是跨学科配置,它还鼓励社会学者与科学家、工程师通力合作,从不同方面进行问题的搜集、分析与研究。兰德的长处是进行战略研究。它开展过不少预测性、长远性研究,提出的不少想法和预测是当事人根本就没有想到的,尔后经过很长时间才被证实了的。兰德正是通过这些准确的预测,在全世界咨询业中建立了自己的信誉。朝鲜战争后,兰德公司又对中美建交、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经济大萧条和德国统一等重大事件进行了成功预测,这些预测使兰德公司的名声如日中天,成为美国政界、军界的首席智囊机构。经过综合分析检验的远见卓识,可以拯救濒危的民族。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面对实力雄厚、武器精良的日军提出的“持久战”策略,被人熟知、深入人心。实际上,更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蒋百里将军,他是驰名海内外的军事学巨擘、军事理论家与教育家。作为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在这部让他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的扉页上,将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1937年,日军进攻北平,虎视中国腹地。国内一片恐慌,亡国论、速胜论大行其道,尤其是一批亲日派人士,出入于民间与政府,广泛宣扬“日本强大,英美都不是其对手,弱兵、贫困、武器落后的中国拿什么抵抗?不如投降,换得一线生机。”一时之间,上至首脑、下至百姓全都失了主见,失了信心的中华民族,正如失了框架的高楼般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在日军的獠牙与刺刀下崩塌。蒋百里先生心急如焚,他最重要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正是在此艰难背景下出版的,书中作出的“中国必胜”的果断预测,轰动一时,为当时沉沦、绝望的中华民族注入了无比珍贵的信心和力量。蒋先生在《国防论》中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第一,用空间换时间;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他犀利地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所以,他铿锵有力: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由于透析日本的野心和民族个性,面对投降言论,先生大声疾呼:“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蒋介石对日宣战后,他盛赞其继承三千年抵抗力,紧握四万万人声心,并声称日本欲屈服中国和中国赤化是同样的绝不可能!遗憾的是,1938年10月,蒋百里病逝,他生前没有看到自己的理论变成现实,也没有看到中华民族如何在他的预见下走向胜利并浴火重生。1947年好友为他迁葬,起棺时竟然尸身不朽。其生前至交竺可桢大哭,曰:“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一时众人泣不成声。 中华民族因有这样的脊梁而终能不灭,一代名将,风流绝代、必定不朽。综合分析后的准确判断,具有决定国家命运的力量。如果举出一本与日本联系最紧密的书,《菊与刀》会无可争议地排在首位。书中惊人的前瞻性观点和二战后日本的腾飞一起成为人类社会创造的奇迹。《菊与刀》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民族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人们了解日本必读的经典。但是这部书的传奇并不局限于此。二战中在美国全力以赴与之作战的所有敌人当中,日本是最让人感到费解的对手。西方国家认为,即使是在战争中,也应该遵循一些符合基本人性的战争惯例,但这些却全然不在日本人考虑之内。因为与这个强大的对手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巨大差异,美国军方认为要与日本作战,就必须了解日本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开始准备对日本的接管工作。1944年,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在资料分析基础上她也给出了自己的推断,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这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它堪称美国改造、分析日本的指导书;同时,它被认为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书中匪夷所思的准确预见令人拍案叫绝。令人称奇的是,本书的预测就是作者在对大量史料进行阅读、分析、整合、推断的基础上作出的,而作者本人从未踏上过日本的土地。尽管这本书略有瑕疵,但是其价值经得起历史与时间的考验。20世纪50年代美国用它成功地改造日本,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纪中国用它认识与重新发现日本。综合分析能力可以培养一个人长远深邃的目光。判断社会趋势,结合自身特点从而作出合理的人生规划。于谦,明代名臣,是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于谦出生之时,正是明朝与北部少数民族交战不止、战火绵延的年代。眼见百姓困苦不堪,被连年的赋税、兵役、贪官污吏压得喘不过气,于谦少年立志,誓将自己的一生与国家和民族捆在一起。七岁时,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所见人无若此儿者,异日救时宰相也。”他少时便出语不凡,八九岁时,穿红衣驰马。邻居有个书生见了开玩笑说:“红孩儿,骑马游街。”于谦应声道:“赤帝子,斩蛇当道。”闻者皆惊。十二岁时于谦写下明志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传说为诸生时,一日梦中听闻有人乞诗,于是醉中挥笔书曰:“大造乾坤手,重扶社稷时。”永乐十九年中进士,进入仕途。明英宗期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1448年,震惊中外的土木堡事变发生,明英宗在与瓦剌的战斗中被俘。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损失殆尽,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眼看瓦剌军气势汹汹,即将大兵压境,朝廷上下失措、人心惶惶。不少大臣畏惧战争,顾及身家性命纷纷主张迁都。侍讲徐珵更是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人心涣散,国家大计就完了。难道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吗(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瓦剌兵逼京师,于谦调动一切力量,亲自督战,奋力向前,丝毫不考虑个人安危。终于迫使瓦剌首领也先遣使议和,送归英宗,实现了少年时“匡扶社稷”的理想。不经过综合分析的预测不可轻信,谨防李鬼充李逵。借助于发达的媒体,如今社会上流传着各种令人眼花瞭乱、真假难辨的说辞,尤其是在号称“末日之年”的2012到来之时,散布于民间、兴盛于各宗教的预测纷至沓来。乍一看,它们的确具有蛊惑人心的神奇魔力。但是,无论这些预测渲染得如何天花乱坠,大家要谨记,万不要恐慌、盲目遵从,严谨地推理、分析,加上科学知识的积累运用,能在举重若轻间让它们原形毕露。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它那令人吃惊的预测会不会也让你中了圈套?乔治是个地道的足球迷,有一天,他在删除垃圾电子邮件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邮件标题:令人吃惊的足球比赛预测。他好奇地点开了邮件,里边写着:亲爱的球迷,我们知道你不会轻易相信,可我们确实已经设计出绝对准确的预测足球比赛结果的奇妙方法。今天下午,英国足总杯将进行第三轮比赛,我们预测考文垂队将会取得胜利。乔治看过后,轻蔑地一笑,没有当回事。晚上,他按时收看了比赛直播,考文垂队果然势如破竹地赢了。三个星期后,乔治又收到了那个人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亲爱的球迷,你是否还记得,在上一轮足总杯比赛中,我们事先准确地预测了考文垂队获胜?今天考文垂队要和米德尔斯堡队交手了,我们的预测是,米德尔斯堡队获胜。请你密切关注比赛结果,看看我们的预测结果是否准确。那天下午,双方打成了1比1平局,考文垂队本来很强,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而在第二个星期举行的加赛中,米德尔斯堡队却以2比0的比分胜出。这回乔治有点惊讶了。过了几天,那个人的电子邮件又来了,这次他预测米德尔斯堡队将在第五轮比赛中失利,特伦密尔队将会打败它,果然如此。而在四分之一决赛之前,那封电子邮件又告诉乔治:特伦密尔队将老老实实地输给陶顿亨队。结果再次灵验。四次预测,四次全都说中了!接着,那个人在新电子邮件中对乔治说:其实,我们买断了一个数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现在你大概相信,我们确实很有把握,能够料事如神。在半决赛中,伊普斯维奇队将会打败阿森纳队。乔治是个不服气的人,他通知了许多朋友,下午一起看球赛直播,并且计划在伊普斯维奇队输掉后,回信去大肆羞辱那个信口开河的家伙。但是伊普斯维奇队在落后的情况下,奋起直追,最后竟以2比1获得了胜利。太不可思议了!第二天,那个神秘邮件又来了:亲爱的球迷,你已经体验了我们神奇的足球预测,现在你信服了吧!我们已经做出了五次正确的预测,五发五中,你一定会同意这绝非运气,尤其是所有的冷门我们都猜中了。现在我们和你做一笔特殊的交易: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将为你预测比赛结果,你只需支付200英镑,然后发一封电子邮件,把参赛的两个队告诉我们,我们就会将预测结果通知你。我们殷切地盼望收到你的订单。200英镑的要价确实不低,但如果能事先知道哪一个队会赢,就完全可以从彩票商的手中赢来20万英镑。当然,乔治也怀疑过,发邮件的是暗地里操控球赛的财团,或者是黑社会,但是这一切都与乔治没关系,只要预测结果准确就行了。于是,他付了200英镑。很快,乔治就收到了对方的预测结果,他根据这个预测往赌球公司下了一大笔赌注。但这次,比赛结果却和预测完全相反,乔治输了个精光。乔治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直到发邮件的这伙骗子落入了警方手中。事实上,这些人的手段是这样的:一开始,他们向球迷发了8000封邮件,一半预测甲队获胜,另一半则预测乙队获胜,于是就有4000人左右得到的预测是准确的,另一半人则会把它当成一个笑话忘掉。下一次,他们只给得到“正确预测”的4000人发送邮件,一半预测丙方获胜,另一半则预测丁方获胜……依此类推,所谓的预测者总是给得到“正确预测”的那部分人发送新邮件。最后,根据概率,剩下250人左右收到的预测结果便全部是正确的,他们当然会认为这个预测绝对灵验。假如其中有50人掏出200英镑,对于骗局的策划者来说,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因为他们除了发电子邮件,不需要任何本钱。《论语•子罕》中记载:“子曰:吾知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于他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但我抓住了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加以彻底地询问,答案就有了。在这里,“两端”指事物的两头,引申为事物的正反两面,孔子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哲学中的矛盾分析法,而矛盾的观点是综合分析的重要角度。本书第二章提供了综合分析的各种思维方法,如公务员角度、发散思维方法、联系思维方法等,只有掌握得当,才能看清事物、弄懂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勤于思考,不断锻炼自己的推断能力,这样才能练就如孙悟空般识破各种妖魔变幻的火眼金睛。■公务员考试,顾名思义,是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成为公务员的必备能力。与其他能力相比,综合分析能力是与公务员工作性质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项能力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时局的变化、群众参政议政热情的不断高涨以及网络的普及,公务员面临日益复杂的事务和前所未有的棘手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找出问题的症结,协调好各方关系,较好地完成工作。因而,综合分析能力的问题在各地面试中往往是必考题,而且所占权重往往是最高的。■ 综合分析能力在面试中有什么要求综合分析能力在面试中要求考生对所考查的事物、现象、概念,不但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而且能从微观方面予以分析,并能充分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综合分析能力在面试中主要考查考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善于运用综合与分析,既从整体上把握,又在局部上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及变化规律。这是公务员的基本能力,在题目中经常表现为:能否对政府的政策有透彻的理解,能否对社会现象有正确的看法,能否坚持正确的道义,能否知法守法等。二是,在透析本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提出解决对策与预测未来趋势。因为公务员的工作不是清谈,而要自觉地把综合分析的方法贯穿于工作、服务中,能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答好综合分析能力类题目不容易从历年来考生反映的情况来看,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应变能力类的题目,考生一般能给出具有个人特色、条理清晰的回答,得分也相对较高。但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类问题,考生回答得往往不甚理想,偏题、离题或者答非所问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考生恰因为此类题目的失守而功败垂成,与公务员失之交臂。的确,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里况且是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全面、准确、清晰、生动地答好一道综合分析型的题目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只有角度巧妙、条理清晰、言语凝练的回答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拨开迷雾看综合分析题有句话说得好:“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水中望月尽是虚影。”雾里花与水中月,一个是真的,却被掩盖住了,虽然有一种朦胧美,却不利于我们探索真相;另一个能看得清楚,却是倒影,一碰水面,荡起阵阵水波,一轮圆月只剩残影,终是可望而不可及。对于刚接触公务员面试的人来说,综合分析题即是如此。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使用综合分析,对综合分析题的解答也有一些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的认知,但又仿佛无从说起,如同老子的“道”一样,无处不在,却又虚无缥缈。这样的感觉若是用来观景,自是怡然自得;若是用来学习、解题则是痛苦不堪了。下面就让我们拨开综合分析题的迷雾,真真切切去感受它。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题吗?综合分析能力是平常看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是必考要素之一。综合分析能力对公务员来说,就是看清问题本质、找到解决方法的能力;从思维方法来讲,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既要分得开,也要合得拢,将综合与分析结合起来考虑问题。 这样一项能力在面试中出现,目的就是判断考生思维是否敏锐、严密,能否系统、全面、准确地分析事物,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并擅于解决难题。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综合分析能力其实是答好所有面试题的基础。因为对任何问题的思考都离不开综合分析能力,作答时都需要认真地审题,然后归纳出答案。如,你在文件收发室工作,工作很忙,经常加班,但你的同事经常不来,你怎么办?这道题目虽然是情景应变题,但也要先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是同事工作不积极,还是同事家里确实有事,是工作分工不明确,还是与我存在矛盾等等,全面分析各种可能性,再进行相应的决策。再如,组织20名10~12岁的孩子参加重走长征路,追忆革命先辈的活动,有5个成年人助理,请问你如何组织。对于这道组织管理题,考生也要分析清楚这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有哪些注意事项,之后再进行规划,才能组织好这项活动。从狭义上来说,公务员结构化面试中有一些专门考查大家对某问题看法的题目。它主要考核考生提出观点、分析论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这类题型称为综合分析题。如,我国老年人口有2亿多人,《老年人权益修正草案》提出单位应该给工作人员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回家看老人,你怎么看待?再如,进城务工人员很多,造成农村很多土地没有人种,不知道由谁种,也不知道如何种,你怎么看?综合分析类题目在公务员面试中一直是比重最大的题型。综合分析题涉猎广泛,形式相对于其他题型较为多样,涵盖社会现象类、名言俗语类、政策理解类、故事理解类等多种形式,因此,综合分析题型成为结构化面试中较有难度的题型,而恰恰这种高难度才能更好地测评出考生看待问题的立场、深度以及预见性。理解了这个不同的范畴,我们就能知道,综合分析能力对应的题型是综合分析题,但综合分析能力并不只是作答综合分析题时才用得上。要想答好综合分析题,就得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则不仅能答好综合分析题,更能转变思维,为答好所有面试题型打下基础。本书中我们主要通过对综合分析题的科学训练,突破考生的思维定势,帮助考生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进而实现整体应试能力的提升。■ 千变万化的综合分析题对综合分析题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本书从服务考生备考、便于理解的角度考虑,采用主体分析法进行分类。社会现象类社会现象类主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时事热点,其中以社会民生热点出题最为频繁。社会现象类题型一般以时事热点问题提出来,考查考生对该问题的看法,或直接提问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此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例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税收增长了10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2.2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2倍,谈谈你的看法?(2012年2月22日陕西国税面试真题)名言俗语类名言俗语类主要以观点形式出现,包括古诗、现代名言警句、领导人语录、社会普遍看法、焦点言论等。主要考查考生对观点的理解分析能力,题中观点或者单一、或者对立、或者多元,考生需要从中选择一种观点进行阐述。此类试题一般不难。例如:西方有一句谚语:“税收像死亡一样不可避免。”谈谈你的看法。(2012年2月23日陕西国税面试真题)政策理解类政策理解类试题考核的重点是考生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从而判断考生对热点的把握程度以及政策理论水平的高低。主要是涉及近一年来国家对于民生、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文化弘扬等方面,以民生居多。例如:近段时间,国家广电总局设置专门部门加大对电视剧剧本的审核力度,对此你怎么看?(2012年2月22日下午海关系统面试真题)故事理解类故事理解类主要以富有哲理寓意的小故事为主体。在面试试题中,哲理故事一般包括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社会故事等。故事一般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考查的核心在于考生能否从故事中提炼出富有价值的面试答案。这类试题在国考面试中考查的比重不大,在湖南、山东等省份考查比例较大。例如:皇帝给皇后一座城堡,皇后闷闷不乐,给她一个发夹,皇后很高兴,请你就幸福在哪里谈谈看法。(2012年5月18日下午山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原理效应类原理效应类主要以管理学上的基本原理和法则为考查点,诸如木桶理论、南风法则、“离心力”现象等。在国考面试中考查的频率不大,时有出现。例如:冬天刺猬怕冷,抱在一起相互取暖,相距太远了会冷,相距太近了就会刺伤对方,请根据这个故事谈谈公务员在交友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2011年3月8日海南国税面试真题)■综合分析题对很多考生来说,如拦住胜利之路的一块巨石难以突破。不少考生反映他们平时阅读大量新闻以积累素材,可还是“茶壶煮饺子有口倒不出”;不少考生苦恼,综合分析题目包含信息量巨大,每次一看题目,各种想法就扑面而来,答题结构常常混乱不堪;不少考生更是见到题目,心虚肚空、张口结舌,生搬硬套、草草几句便无话可说……别着急,只要我们找出这些普遍存在于考生答题中的共性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练习,就一定能像庖丁解牛那样收放自如,达到“恢恢乎其于游刃而必有余地矣”的至高境界。下面是我们在面试练习中选取的考生真实的答题案例,在阅读“问题症结”之前,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别人的答案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哪点我们可以学习?哪点我也经常犯?希望这些答案正如一面面明亮的镜子,映射出我们的轮廓,让我们了解自己,发现自身的劣势、明晰自己的不足,让我们可以在真正的考场上避短扬长,光彩照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思维不全1.分析角度不全面请说一下你对“木桶”法则的认识。■对于木桶法则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个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个木板,而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一个团队的实力,往往不是取决于最优的人才而是取决于(嗯)相对能力比较弱的人,决定了整体的实力……我想到了温家宝的一句话,一支舰队的速度不是取决于最快那只船而是最慢的那只船的速度。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在提升团队实力的同时,要考虑到帮助后进的人。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我的回答完毕。■ 问题症结 ■其实,考生总体来说答得不错,观点明确,概述理论后,联系团队的事例展开。但是对于三分钟的作答时间来说,毫无疑问,考生回答的内容太少了,为什么考生会感到无话可说呢?因为思考问题角度的局限、缺乏从不同角度分析题目的能力。“木桶”法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短板效应,论述时坚持“理论+实例”的结构自然可以极大地扩充作答内容;如果考生能在理论上引申出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论点,可发挥空间就大大增加了。这个考生只想到团队合作,但是打开思路,向上延伸到国家,向下延伸到个人,从国家、集体、个人的发展三方面展开事例论证,就会呈现出一个逻辑清晰、内容充实的答案。比如:国家——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公平正义、和谐发展;单位——攻克薄弱环节、整体提升效率;个人——取长补短、反省意识。这样从理论到实例,从国家到个人,有条不紊地展开,全面而深刻。■“木桶”法则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法则的寓意是:水桶要多装水必须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要下工夫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法则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第一,构建和谐社会要关注社会上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以人为本,克服侵害个人权益的现象;第二,对领导者来说,在管理过程中要狠抓单位的薄弱环节,否则,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第三,作为个人,要时刻总结和反省自己的缺点并在实际行动中加以改正。2.角度偏差离题远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给予灾区人民巨大的支持和帮助,但有媒体披露,一个灾区的小朋友到河南旅游,想要坐马拉车,当工作人员提出收费时,小朋友天真地问“我是来自灾区的,还要收钱吗?”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我对这个问题是从两方面来看的,第一方面,对于这个工作人员来说,他坚持工作原则,我觉得在这方面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这个小孩子来自汶川,他的家庭可能遭受了地震毁灭性的打击,他的父母可能也离开了他,因此从情理方面来说,我觉得工作人员可以处理得更灵活一些。由此我想提出我们在工作上应该既合情又合理。联系到公务员的工作,(啊)我觉得可能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更多的是按照规章制度,按照原则来办事,但是有一句话叫做“法外有情”,有时候我们也应该考虑感情的因素,因为(嗯)感情也是中华的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啊)因此我会在今后的各项工作生活中做到情与理相融,达到和谐的局面。谢谢。■ 问题症结 ■看下来,我们发现考生的答题重点落在“工作人员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最后从公务员角度来谈工作方法,虽然言之成理,但是很可惜,没有抓住题目主旨,无论如何雄辩,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题过远。那么,如何保证自己的论点能扣住题目的重心呢?首先,要充分理解题目表面和深层次的含义,找出中心,然后根据这个中心辐射联想、有条不紊地展开。抓不住中心,就如南辕北辙中的驾车人,答得越多,反而离题越远。其次,答题模式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题都要结合公务员工作来谈。本题重点是要分析小孩子问话背后的本质,而不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不要走入模式化、套路化的死路。最后,答出新意、答出个人特色固然提倡,但是无论如何发散思维,题目的主旨才是根本,就像茂盛的大树,无论枝叶如何伸展,都要从根基上发展而来。如果想通过标新立异引起考官的注意,而不顾题目主旨,无异于饮鸩止渴、作茧自缚。这句问话实质上反映出小朋友的心理问题和认知偏差,从人扩展到社会,就是探讨物质和精神的相互关系。■这位小朋友的话暴露出他的心理依赖甚至“优越感”问题,和对自己是“受灾群体”认识上的偏差。汶川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都及时给予了财物支持等帮助,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关注和爱心。但是这不代表灾区人民因此要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享受帮助,甚至拥有特权。比如在旅游这类行为上,不在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内,不能要求人们对此也要“优待”灾区人民。这个问题启发我们在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也要重视心理援助。首先,对于全国各地人们的帮助,灾区人们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而不是理所应当地接受帮助。其次,在接受各地帮助、感激社会的同时,要怀有自强自立、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而不是对全国的无私支持产生依赖,一味地要求对方帮助和支持。此外,除了在物质上支持外,更要重视对灾区人们的心理重建,帮助其真正走出心理困境,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3.分析肤浅难揭本质最近,西南大学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上,某公司开出年薪10万元招聘清掏化粪池业务员,推销公司的清掏化粪池服务,如果是你的话,你如何选择? ■考生现在开始作答。首先,我认为作为一名应届大学生,第一步应该是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是根据你自己所学的专业,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然后(就是)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呢),现在题目里面给的是一个推销化粪池业务的工作,(那么)(我觉得)这个推销化粪池业务它刚好(嗯)……这个推销业务使我可以得到能力提升的,那我觉得这个是可以考虑的。但是(呢)(嗯)……另外题目中(呢)又提到了(这个)开出了一个年薪10万这么一个看起来是很诱人的条件,但是我们大学生呢……(我觉得)选择一份工作尤其是第一份工作,薪水作为一个非常不重要的一个考虑的因素的,(嗯)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你的职业发展的前景是怎么样的,能力能不能得到提升,你自己能不能得到锻炼,将来你能不能成功,所以这应该(我觉得)是考虑的因素。所以(我觉得)如果作为一个应届大学生来说(呢),应该这样子对待这件事情。我的回答完毕。■ 问题症结 ■考生跑题了吗?没有。但是回答得如何?不够出色。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然考生回答的内容句句与题目相关,但是句句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过于浅显。把考生回答的内容归结起来,只表达了一个意思:即要根据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这一因素,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工作。可是他没有触及到这个就业问题背后的本质,没有看到10万元年薪与清掏化粪池业务员这看似矛盾的二者,其背后隐藏的深意。考生回答流于表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提取题目的关键信息,比如:大学毕业生、年薪10万元、清掏化粪池业务员,可见题目不仅仅是讲述大学生如何择业的问题,而是借用大学生就业话题的外衣,强调10万元的高薪与传统观念中不太体面的职业之间的反差,以及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工作。所以,考生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方面,表示职业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不能否定这个工作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看到这10万高薪背后的积极意义,它不仅仅是薪水的体现,更多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多样化需求,同时人才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拓展。当然,在公考面试场上回答此问题时,考生还要注意联系公务员岗位实际,处理好高薪与职业追求的关系。■此则招聘广告之所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关键在于10万元的年薪和清掏化粪池业务员这一“特殊”工作性质之间的关系。对于诱人的“10万元年薪”,第一,体现了公司对人才的渴求,希望招到思想开明的人才,利于公司今后的发展。第二,10万元年薪不仅仅简单地代表高薪酬,它代表的是对工作人员的高标准要求,是岗位发展的新空间。第三,清掏化粪池业务员是现在新兴职位的代表,这些起点低、名称不好听的新职位是对大学生职业等级观念的考验和挑战。大学生择业时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情况,又要和长远的职业规划有机结合。首先,树立自主择业观念。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毕业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自主择业观念,积极参与竞争;在择业时,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要从就业的形势、国家的需要、自身的实际情况、事业的发展来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择。其次,树立竞争的观念,不怕挫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行各业必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都要在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择业不怕失败,竞争不怕挫折,勇于参与,敢于竞争,竞争中生存,竞争中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择业态度。再次,树立有序择业的观念。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服从国家的需要,服从社会的需要,根据国家的就业政策和规定,把国家的利益、社会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兼顾自己的择业愿望,做到有序择业。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好心态,突破传统职业等级观念,做好吃苦的准备、创业的准备,尽快就业,服务社会。■ 千言万语道不尽——表述不准1.表述不当自漏底气重庆等地取消了农村户口限制,实行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重庆等城市取消了农村的户口限制,实行了城乡统筹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实行农村和城市分开管理的制度的,这容易导致城乡分化,城里人……自恃有着城市户口,而有着许多优势的条件,他们自我感觉良好,鉴于这种优势的条件,导致了贫富差距拉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将城乡统筹,要分两个观点来看,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好的方面是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使城市人和农村人都摆正自己的观念;不好的方面是如果将城乡统筹户籍,是不是难于管理,……如果面对难于管理的状况,我们应该采取更好的方式和措施将城乡户籍统筹的这种政策落到实处。■ 问题症结 ■这道题,抛开考生内容不够深入、全面等弱点不谈,我想大家也发现了,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个别词句的表述上不够恰当。第一,一些词句略显偏激。比如:“城里人……自恃有着城市户口,而有着许多优势的条件,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其中“自恃”、“自我感觉良好”等词感情色彩强,批评意味很重。城乡二元结构的危害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个人不应该为制度的错误负责,因此对“城里人”的批判既不是本题主旨,也是不合理的。其次,语气犹豫、不够坚定。比如“如果将城乡统筹户籍,是不是难于管理,……如果面对难于管理的状况”,这种表述方法,充分暴露了考生对自己观点的不确信,连自己都不坚定,何谈说服考官?因此,考生要注意,在答题中,不可以用这种犹豫、无主见的答题词语和句式,不仅表明自己对问题认识不深,而且暴露了其内心的恐慌和懦弱的性格缺陷,是考场大忌。再次,考生的另一大问题是,他认为城乡统筹这一做法有利也有弊,这种表述同样是不恰当的。城乡统筹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于国于民都有巨大好处。如果有问题也是在执行过程中政策过于简单、不符合实际所致,而不是城乡统筹的缺陷,这种趋势是不容否定的。这反映出考生在平时对社会热点的积累储备不足。考生最后只提到了“采取更好的方式和措施将城乡户籍统筹的这种政策落到实处”,但并没有阐述具体措施,而解决措施恰恰是本题的核心考点,也是考生展现自身优势、突破套路、脱颖而出的绝佳机会。考生放弃了最后让考官眼前一亮的机会,着实可惜。■城乡的二元结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的初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城乡分立的户口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甚至成为城乡共同发展的桎梏。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上的一系列权益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制度障碍,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生活福利等。取消城乡户口限制,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也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跨地区、跨领域流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但简单地将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肯定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为了防止出现新的社会问题,一要适当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二要预防农村人口变为市民身份的不良动机;三要解决好农民工成为市民后的市民待遇问题,享有和其他居民一样的权利;四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和管理制度,解决好农民成为市民后的土地资源有效利用问题,探索用“以土地换住房”和“以地租换保障”等多种途径解决农民进城的“门槛”问题。2.重复累赘抓不住重点2009年3月25日,十二届省委常委会第72次会议首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56名拟任干部人选。至此,浙江省、市、县(市、区)三级党委常委会已全面实现干部任用无记名投票表决。在“票决制”中,“一把手”同其他常委是“平等”的,只享有一票的权利,对此,你怎么看? ■问题中我看到了两点:第一点是,他们选任干部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我觉得这种方式是值得提倡的。因为(嗯)这体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对干部、对投票人的保护。因为我们,因为在竞争中(嗯)少数人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拉选票,(嗯)然后导致选票的不公正,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也体现了选票方式的民主问题。第二点是,选票的一把手同选票的其他常委是平等的,只有一票的权利,这体现了我们的国家在选举方面避免搞特权特殊化,现在非常热的社会公平问题在这里体现了很好的(嗯)表率作用。在这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问题症结 ■从整体上看,考生始终围绕题目,分两点内容展开,结构还是比较清晰的,虽然内容上略显单薄。但考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缺乏理论化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总结。大家读下来应该也有这种感觉,虽然考生作答不曾离开题目,但给人的感觉似乎只是围绕题眼转,而无法一下子切中题眼,这就是使用了大量比较“业余”的语言阐述问题时易产生的问题。实际上,考生比较啰嗦的两段话,归结起来就两个词,民主与公平。既有理论高度又概括精炼。确定了题眼,考生把这两点展开就可以了:民主,我们就可以从制度上去谈,票选制恰恰是民主集中制的最好代表,应该提倡与贯彻;公平,即票选面前人人平等,谈其重要性或意义。最后做一个总结,形成画龙点睛之笔。另外,这种如日常生活式的语言表述,缺乏理论的高度和凝练,学生腔十足,也不符合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公务员的表达要求。3.空谈理论缺乏具体2009年3月25日,十二届省委常委会第72次会议首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56名拟任干部人选。至此,浙江省、市、县(市、区)三级党委常委会已全面实现干部任用无记名投票表决。在“票决制”中,“一把手”同其他常委是“平等”的,只享有一票的权利,对此,你怎么看?■它讲的是在干部选拔过程中采用的无记名投票表决,一把手同其他常委是平等的,只享有一票的权利。这个现象是很好的,(嗯)体现了我们国家公正、公开、透明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我们政府要建立民主法治的国家理念。国家的民主与公正象征了一个人国家的生命力,有良好的民主体制的国家必定能够崛起,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但一个国家体制如果是不公正、不平等、不公开,政治是暗箱操作,容易滋生政府的腐败,会导致运行的不顺畅,会导致国家的没落。但还要提到一点,就是建设我们公开公正的票决制中,我们也要发挥好的方面,克服不足的方面。譬如不要成为一种形式,不要成为一种短期的行为,不要成为一些地方执政者为迎合上面而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要让地方政府真正理解中央精神实质、科学内涵,把公正公开、透明民主的法制国家建设真正纳入日程。■ 问题症结 ■这个考生恰恰与上一个考生相反,他答出了很多理论化的内容,有些地方还运用得恰当、精彩,比如,公正、公开、透明的执政理念,建立民主法治的国家,民主与公正,暗箱操作,滋生腐败,不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大家认为他有理论高度,理所当然地会得到高分吧,可惜他也有个大问题,那就是论述时没有从题目本身出发,不具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没有结合题目表述的内容来具体说明,票决制究竟给政府带来了什么、给百姓带来了什么、这种制度好在哪里等。理论虽然可以升华题目,但是要以题目为基础。毕竟理论是用来指导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从理论到理论而不结合实际,只能产生诸如魏晋时期的清谈家、空谈家。因此,考生虽然占据了理论的高点,但由于没有运用理论分析题目,难免铩羽而归。建议考生在审题时就要形成答题的框架,不能因为没有思路空谈理论,而不真正解决题中所涉及的问题。因为考官要听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部分,那才是你的得分点所在。希望考生今后在答题时无论如何扩展、拔高,都要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翠竹,把根扎到题目中去。■省、市、县(市、区)三级党委常委会全面实现干部任用无记名投票表决这件事情,是对民主集中制的又一次重大的尝试和突破,让今年的民主春风刮得更浓。从它的重大意义上来说,党委、常委会实行票决制,确保了每个常委在用人问题上充分表达个人意见,平等行使自己手中一票的权力;有利于科学分解与制衡党委主要领导客观上掌握的过于集中的权力,真正体现“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领导,发挥全体成员的智慧,在用人问题上做到科学决策;有利于遏制干部任用的不正之风,克服“一言堂”的弊端,堵塞“跑官要官”的路子,减少“带病提拔”现象,使用人机制从制度设计上更加公平;有利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党委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最终推进民主集中制的发展。4.思维跳跃逻辑不畅一个钢琴演奏家举行一个乡村音乐会,一个小男孩为他拿着话筒扩音,谢幕时,小男孩说:“谢谢大家对我们演出的支持。”这时候,钢琴家质问小男孩说:“‘我们’是什么意思?”小男孩从容地回答说:“我和你啊!”谈谈这件事对你的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小男孩帮音乐家拿话筒,那音乐家的声音就不可能传得更远,那后面也许很多人就听不到他的演奏,他也不会得到这么多的掌声,所以,我们要懂得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性。雷锋说过,我们要做一颗螺丝钉,要敢于奉献,不要因为自己力量太小,……(嗯)就……就……放弃这个机会。作为我们公务员,就是要有奉献精神,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人民的安危冷暖,在社会中,其实要相信团结的力量,千人同心……则有万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力。(嗯)我的回答完了。■ 问题症结 ■初看答案,感觉考生答得角度多样,可是通体读下来,不太舒服,感觉像开着汽车行驶在颠簸的路上,跳跃起伏很大。考生的思路时断时续,不同层次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和顺承;观点不少,但没有一个突出,由于观点不明,弄得人一头雾水。仿佛句句与题目相关,又仿佛若即若离,总是隔着一层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首先,考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整体框架,导致思路不畅、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刚开始观点是要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然后用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为例倡导要敢于奉献,最后又突然跳到大家要注意团结,逻辑性缺乏,让人不知所以然。如果考生能对每一个观点与题目间的联系进行必要的解释,则整体思路会畅通许多。比如,针对第一个观点可改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场音乐会如果没有小男孩帮音乐家拿话筒,那音乐家的美妙音乐就不可能传得更远,也不会让全场观众都得到享受,他也不会得到这么多的掌声。所以,我们也要有小男孩一样的自信,深信每个人,无论能力大小、工作如何,都在社会上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万不可妄自菲薄、敷衍工作,要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其次,虽然分析问题时要要全面、深入,但不建议在数个点上共同着力,集中一点,论述得清楚、深刻,便能抓住考官的心。如果想列出几点,就一定要分清题目中所反映的问题的主次地位,对题目集中反映的问题作重点、深刻阐述,排序时放在最前面;因为过于面面俱到很容易造成回答时淹没重心,最后由于未引起考官注意而失分。■从“谢谢大家对我们演出的支持!”中的“演出”两个字来看,小男孩犯了个错误,他以为自己是在表演。事实上他只是服务,为表演的人服务。如果他说“谢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才是可以理解的。这个故事的隐喻有助于我们树立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正确观念。事实上,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了社会机构的正常运转而存在的。如果说人民群众像钢琴家一样为社会贡献着财富和文化,公务员就是持着话筒的小男孩。我们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人,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受哺于社会的感恩心态,没有回馈于社会的理念,对自己定位错误,那么我们就像钢琴家面前的小男孩一样可笑。也可以举例说明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有着一颗谦卑的心;或者从个人的角度进一步表态,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这道考题包含角度众多,考生可选择自己擅长的任一角度作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累不足1.理论用时方恨少重庆等地取消了农村户口限制,实行城乡统筹的户籍制度,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取消农村户口限制实行城乡统筹这种做法,我本人是持支持的态度。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大,……还……重庆市这次……农村进……农村取消户口限制的这个措施,能说明他对……减少城乡差距,……做好城市支持农村这方面极大的重视,及对国家的政策有一个(呃)……良好的贯彻,……我觉得一个国家想要可持续长远的发展的话,肯定是要整个国家……(呃)的总体的发展,(呃)而不是说……而农村户口作为中国人口的一个很大的庞大的群体,肯定在这个方面是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存在。答题完毕。■ 问题症结 ■考生在这短短的回答中都反映出什么问题呢?比如看问题角度单一、看问题不够深刻、对每一观点不能具体展开、没有基本的答题结构、缺乏基本的逻辑思路、缺乏足够理论支撑等。但是以上的种种毛病都可以归结为考生平时对热点关注不够,对社会问题的评论积累匮乏,理论性表述掌握不够等。搭建框架有模式可循,但是回答的深度与广度靠的是日复一日的知识积累与沉淀。因此,考生在掌握综合分析类题型的基本结构后,一定要抛弃寻找万能技巧的念头,踏踏实实地在热点话题、事件的积累上下工夫。如果考生平时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有足够的储备,那么答案将会大不一样。比如,回答中考生提到一点,城乡统筹,这是个热点话题,仅这一点就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个人等方面,或者从原因、重要性、措施等角度展开详细论述。考生尽可以滔滔不绝,何愁无米下锅呢?2.答题技巧不可少行政管理上要求下级绝对服从上级,而这种服从往往导致盲从。对此,你怎么看?■在单位里工作服从领导是必须的,因为领导他本来就是不论从职位上还是认识上都是比下属有一个更高的认识,所以听从他们的指示安排是必须的。对于题目中提到的盲从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比如说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可能出现问题,可能是太忙太累造成的,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适当地提醒,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醒,让领导能够接受。■ 问题症结 ■看到答案我们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没错,就是内容上过于苍白、单薄、没有说服力。考生只是提到了应当服从领导,不能盲从,但对于公务员为什么要服从上级,服从上级的益处,什么情况是盲从,拒绝盲从的重要意义等方面都没有涉及。其实这个考生答案的缺陷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他身后是一个为此苦恼不已的考生群体。不少考生都有此体会,面对一道题目,无论如何冥思苦想,都打不开思路;或者实在无从下手,或者只有一两个干瘪的观点,不知如何做具体扩充。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答题技巧来帮忙了。比如,社会现象和政策理解类综合性分析题目,我们的基本思路都是:提出问题(揭示问题、政策本质,表明观点)——分析问题(现状、重要性、原因、影响、危害等)——解决问题。一般社会现象类解题思路可简化为:概况及影响——产生原因——解决办法——趋势预见。名言俗语和故事理解类的答题思路是:破题表态(阐释哲理和启迪,确立论点)——分析论证(理论和事实相结合,多角度论述)——联系实际(论点与生活、工作相联系)这样有条不紊地作答,既避免了考生面对陌生题目时惊慌失措、无从下手、全盘失分的结果,又可以回答得全面、深入、条理清晰。但是,这终归是技巧,考生只有丰富自身对社会问题的知识储备,熟练运用框架,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还没看。不过应该还不错。
  •     这本是为同学买的、她是看了我的这本书之后决定买的、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让你在综合分析题的回答中有话可说
  •     有专门的答案和参考,可以看看,有收获
  •     基本上没用到。最终还是靠培训。不过中公的笔试资料蛮好的
  •     书的质量挺不错,我已经是第二次买这些书了,都差不多,给个好评!
  •     这个系列的不行
  •     包装挺好的。发货速度挺快的
  •     学习以后有收获 没有白看
  •     值得我们学习和买,同时支持他们出版的书,好书
  •     很不错,很实用的一本书,内容很丰富,好评!!
  •     不错错不错错不错错不错错不错错不错错不错错不错错
  •     还可以,第一次买,快递挺快的
  •     慢慢看,对提升个人的综合分析能力很有帮助。
  •     这套书不仅仅提升公务员的面试能力,更是人生的指导。评价有点高啊~~哈哈
  •     书到了,但是还没有看。。。。。
  •     很薄的一本,但是对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应该是有帮助的,综合分析题是面试题型的难点
  •     不错的一本书,内容很翔实,技巧很实用,特别适合公考面试!
  •     不错,很适合面试使用,面试测评六大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综合分析能力,推荐给各位即将公考面试的朋友!
  •     书还行吧~~
  •     书看起来挺好的,一个系列六本都买了,但感觉作用不大,就是徒有虚名,没什么实际内容,还是那种教材比较实在有用
  •     挺好的,已经通过公务员考试
  •     买来没怎么看,我觉得面试还是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     its print is nice,while i haven't read so much yet.i'll read it through,and wish it can create something base of the analysis skills.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