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同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 > 网络与数据通信 > 网络协同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513003698
页数:163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共享决定价值  你即使还没有感到困惑,那也快了。伴随网络的普及,它日益渗透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思想,动摇我们业已形成的观念。网络真的能推进民主、鼓励创新吗?或者,它的影响将是有害的吗?它禁锢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全依靠谷歌或维基百科判断真假;或者,更糟的是,它使我们丧失智慧,变得固执、自私、轻率、罪恶和恐怖?它是否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它会不会控制我们的信息和思想?很明显,各种可能都存在。  我们要感谢网络。由于它的出现,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更多的人可以轻松地行使自由表达权,活跃沉闷的民主气氛,催生独裁社会里的民主种子。从理论上讲,它应当是有利于民主的。网络虽然扩展了自由的表达,但到目前为止,似乎仅仅增加了嘈杂的声音,并没有形成有利于民主发展的、系统的、振奋人心的观点。博主们知道,靠他们的博客并不能推翻威权统治。  有了网络,自由得以迅速扩展——不仅提供了成本低廉、竞价成交的交易渠道,还提供了创作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帮助我们撰写文章、制作视频、谱写乐曲、表达思想。掌握这些工具的人越来越多。例如,在YouTube上,你可以看到,行为艺术家们制作的视频,可以吸引超过百万人观看浏览。想象中,网络可以拓展我们创造性表达的自由。与此同时,网络还扩大了监视范围,不仅仅政府和公司可以通过网络监视我们,我们的同事和朋友也可以监视我们。我们在网上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不为人知的,也可能被追踪。在社区网络中,幸亏有人开发了用户监视系统,可以让人们互相监督,年青人的任何可能引起麻烦的荒诞行为都受到监视。年青的英国网球明星们只要在Facebook上有负面信息披露出来,就像被扒光了衣服一样。网上再也没有任何隐私可言,当然,也就不会有自由了。  网络也利于平等。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障碍在迅速瓦解。从教育到研发新药物或设计全新的清洁能源系统,信息和知识是一切重要事务的关键投入要素。有了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中获取知识,即使世界上最穷的人,也可以接受教育,开展创新活动,通常,这些人很少能支付得起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的费用。理论上讲,网络有助于平等。  当然,从网络获利最多的还是那些已经具备良好上网条件的人,他们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强化他们的优势。从经济角度看,网络既创造财富也摧毁财富。因此,很多人都在思考,如何才能从互联网上获得更多的好处。当越来越多的人从网上获取新闻、信息,并在网上娱乐和通信时,很自然,就会减少对报纸、电视、电影、图书馆和书店的使用。这为我们提供了摆脱文化控制的可能,因为,我们所读所想常常受到编辑、出版商、批评家和评论家的控制。网站上用户自己创作的内容虽然多,但不像报纸、杂志、电影和音乐,有很好的质量保证,因为,网络已经侵蚀了培训和雇用专业人员的经济基础。在美国,像Craigslist这样的社区网站,不断壮大,正在摧毁区域性的报业市场;区域性报纸是社区联络的枢纽,分类网站对社区的长远影响就是不再需要这样的区域性信息枢纽。如果不对质量进行监督,把文化置于数字垃圾场,我们可能会对YouTube这样的文化革命表示失望。挖掘可能引发政治地震的新闻,揭示权贵们千方百计想要掩盖的丑闻,需要训练有素的记者、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靠业余时间写博客的博主们是做不到的。  在网络创造的这个世界里,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究竟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对此,很多人陷人深深的疑惑之中。一方面,网络是我们扩大民主、知识和创造力等远大目标的源泉:原则上讲,它为解决公共问题提供了无限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千百万人的知识和观点汇聚起来,在前所未有的规模上创造知识;但是,另一方面,网络又是许多恐惧的来源:它已经变成了夸夸其谈者、恋童癖者、恐怖主义者和犯罪分子的工具,他们利用网络进行组织活动,隐藏其目的,躲避我们的监督和控制。  网络的极端开放性、允许人们进行虚拟连接的能力,产生了相互协同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使我们面对蠕虫、病毒和大规模攻击而无能为力。接入网络越多,我们越富有,因为我们可以与更多、更远的人联系,获得他们的观点、技能和资源,这样可以使每一个人的事业兴旺。…但是,接入网络的人越多,少数人使用虚拟或真实病毒制造大规模混乱也就越容易。网络使得少数分散的小群体可以相互协同,这在以前根本就不可能。对于需要交换老式雪铁龙汽车配件或想找人玩扑克的小社区人群来讲,这种方式非常好。然而,如果这使得一小撮狂热分子可以在一座大城市里引爆炸弹,又会是极端可怕的。接入网络的人越多,协同作业的机会也就越多,我们也就变得越容易受到伤害。  批评者认为,网络可能蚕食我们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价值都建立在学习和实践、职业化和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社会网络能允许愚蠢的从众思维存在,因为那太容易了。而要区分具有独立见解的人与拾人牙慧的人将更加困难。社会网络会放大而不是纠正错误和偏见,使本应受到质疑和挑战的偏见得以汇聚,虚假得以维持。互联网鼓励人们寻找文化同盟军,并形成小群体,自我封闭起来。人们都在各自的小群体内交流,公共文化就会被割裂成碎片。艺术投资的关键是寻找具有创意天赋的人才,音乐和电影公司抱怨说,网络正在毁灭已经建立起来的有利于上述投资理念的商业模式。乐观人士则把网络描述成一种交流方式。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网络似乎充满了嘈杂和虚假,更像是在大厅里的争吵,而不是心平气和的讨论。  与网络的每一次互动,都存在着不确定性。由一群自愿者匿名编辑的维基百科,谁能肯定它就没有错?实际上,维基百科用户比BBC的用户还要多。当人们在虚拟世界——如第二人生(Second Life)和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里以化身活动所花费的时间与在现实世界的活动所花费的时间几乎一样多时,究竟哪一种生活才能算作是真实的生活?或是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才算是“朋友”?网络成为人们热衷的生活方式之前,朋友是指跟你有很亲密关系、在困难的时候你可以依赖的少数几个人。在网络环境下,朋友概念中包括了偶尔认识的网友和粉丝,甚至你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像“朋友”这么重要的概念,实际上网络的作用是破坏性的,那么,网络还有什么好处呢?  ……

前言

  也许你是一名社会学家,正在研究网上社区的人际关系与现实社区的人际关系有何不同;也许你是一位公司高管,正在思考公司未来业务拓展是加强网上营销还是偏重实体连锁店;也许你是一名报业或出版界的从业人员,正在为一夜之间经营业绩滑坡而感到困惑;也许你是一位管理咨询专家,正要为某家公司设计组织架构或提供战略咨询,而这家公司正受到来自网络技术的深刻影响……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作为一位现代达人,你不可能不与网络打交道,如果你正为网络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疑惑不解,建议你读一读手中的这本书。  拿到本书英文版时,我们并不理解“我们思考(We-Think)”是什么意思。通读全书后,我们逐渐理解了作者想表达的真实思想。  作者认为,在工业时代,强调“私人占有”——无论是思想还是财产。工业时代的重要制度是财产的“私人”所有,只有财产在私人手中,才会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这里“私人”既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某个团体。因此,工业时代的财产制度特别强调产权清晰,这样的思想后来扩展到了知识领域,形成了知识产权制度,强调的仍然是知识产权的归属,与一般财产制度没什么两样。在书中,作者用了“我思考(I-Think)”这样一个词表示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  网络时代对工业时代“私人占有”模式产生了颠覆,“公共所有”或“共享所有”正成为普遍现象。我们发现,网上很多资源都是免费的,无偿贡献在工业时代本属于个人的知识产权,如博客、播客、开源软件,等等,所有这些都由网站无偿占有,供大家浏览、使用。开源软件,是由编程高手投入智慧、知识和时间编写出来的,具有很高的知识产权价值,但无偿地贡献出来——贡献了著作权,但没有索取任何经济回报。这在工业时代是不能想象的,正如本书作者在前言中提到的,他写作本书时,有人批评他是利用他人的劳动成果为自己树牌立传。这种现象不仅发生了,而且正在成为网络中的常态。这正是网络时代与工业时代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由那些有着相同兴趣和爱好的人——无论相识还是不相识,共同创立一个概念、一种思想、一件产品、一款软件,就是说,我们通过思想交流,形成对社会有用的无形资产,这个过程就是作者想说的“我们思考(We-Think)”。  在为本书拟定书名时,我们煞费苦心,尝试了各种可能,最终,我们认为,“网络协同”能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作者对网络高度普及后造成的广泛社会影响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网络在形成新思想、新观念过程中的重要性。作者以“我爱蜜蜂”游戏和“维基百科”全书为案例,说明网络协同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自我组织方式,对思想、观念、知识等创新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第二章首先介绍了Web2。0的真正含义,并通过搜索引擎和其他一些例子说明协同是如何发生的。紧接着,作者告诉我们计算机如何从一种计算工具发展成为思想交流工具和社会组织平台的,并对网络社区形成的社会学原因进行了挖掘,对协同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了说明。第三章首先介绍了“蠕虫项目”和“Linux开源软件”两个成功进行协同创造的案例,随后对有效开展协同的五项原则进行了说明。第四章重点说明了协同与公司业务发展的关系,详细论述了网络对创新组织、消费者参与、工作安排、团队领导、所有权五方面的深刻影响。第五章对网络以及协同带来的影响范围进行了说明,对受网络影响较大的几个方面进行了专门阐述。民主、平等和自由是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是最重要的概念,作者在第六章中深刻分析了网络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作出了肯定的回答。第七章则对全书进行了总结,作者认为,我们既需要建立在买卖基础上的商品交易,也需要建立在共享基础上的思想交流,两者分别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作用。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以共享为基础的思想交流、信息交换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这些。  网络带来的影响是全面、深刻和长久的,以今天我们对网络的认识,要全面理解网络的影响还有一定的困难。同时,书中对网络活动和案例的描述与分析,有很浓厚的西方哲学与社会学背景,尽管我们竭尽所能、倾尽所学,翻译时也难免有理解上的错误。另外,由于有一些原文很难找到适当的中文词语来表述,翻译时我们只能找最相近的词汇,这可能会给你的阅读带来困难,我们深表歉意。原书涉及大量的网站,除少数国内比较熟悉的网站使用了中文译名外,其他网站仍然保留英文名,我们认为这样更有利于读者上网浏览。  总之,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建议您静下来好好读一读,对您认识和理解网络会大有好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查尔斯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有趣的思想者。他在本书中提出了很多十分有趣的问题,这些问题必将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  ——英国前首相 托尼·布莱尔  本书很可能成为英国本年度出版的关于互联网的最具争议的书籍……继索罗维基(James Surowiecki)的《群众的智慧》和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后,查尔斯·李德彼特的《网络协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即便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如Web2.0革命这样的技术乌托邦持高度怀疑观点的评论家来说,本书也具有高度可读性。  ——独立评论家 Andrew Keen  本书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尚处形成期的趋势,既通俗易懂又发人深醒。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思考,它将把我们带到何处?  ——专业媒体评论网站  书中提到的种种现象正是当前我和朋友们茶前饭后谈论的热点。而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网络协同并没有系统的认识。是的,对我来说,本书把种种零乱的现象和思想作了一次集中的呈现,我正乐处其中。  ——网友读者

内容概要

  查尔斯·李德彼特,是一位创新思想家,是创新与创造研究的顶级权威。他为世界各地的政府和企业提供创新战略咨询,把从中得到的启示和经验整理提炼,集中反映在他的新作《网络协同》当中。查尔斯发现,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存在着大批具有专业水准、充满刨造精神和创新热情的业余爱好者,他把这些人称为“专业发烧友”,正是由于大众的参与,特别是参与者中有一批“专业发烧友”,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性创新。2004年,他关于“专业发烧友的革命”的观点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创新观点。2005年他被安森哲公司评为年度世界顶尖管理思想家。查尔斯还是沃特新闻奖的获得者。作为编辑,查尔斯在《金融时报》工作了10年,1996年开始,成为独立撰稿人和咨询顾问。  旷野,女,工学硕士,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讲师,曾参与翻译《石油战争》、《粮食危机》等著作。  商超,男,2003年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毕业,同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深造,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工业与信息经济、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业化与信息化等。  杨艳红,女,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讲师,从事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欧阳武,男,工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电信管制、电子商务、信息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组织并参与了多部著作的翻译。现供职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共享决定价值第二章  协同的起源第三章  怎样让协同发挥作用第四章  网络协同生意经第五章  影响究竟有多大?第六章  好事还是坏事?第七章  一切如我们所想致谢研究背景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网络协同》内容简介:网络时代,大众参与正在成为创造和创新的重要源泉。《网络协同》一书对依托网络开展协同,从事创造和创新活动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探究,从独特的视角,对形成知识成果过程中参与和协同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大众参与现象对我们工作、生活、商业、科研、管理及文化的影响。该书是创新领域研究权威——查尔斯•李德彼特的经典力作,无论是互联网从业者,还是企业、政府和城市的管理者,都是《网络协同》的读者对象。这种正在发生的不容忽视的网络协同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希望读者能够在《网络协同》中找到答案并从中受益。

图书封面


 网络协同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的问题就是它探讨的问题的问题 无逻辑无组织。。。。
  •     没什么新东西,都是众所周知的内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