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理论 >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
ISBN:9787563519279
作者:张彬,李潇,[美] Richard D.Taylor
页数:384页

章节摘录

插图:绪论1.1 难点:对“信息”、“数字鸿沟”及其他的测量正如本章将要阐述的,观察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信息社会”。这一视角将贯穿整。人们普遍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共同拥有发展机会,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数字鸿沟”可以证明这一点。数字鸿沟是被广泛使用、没有固定的意义、随着研究的目的而定的概念,通常,它反映的是差距。这个差距通常指经济的,但也可以是社会、政治及个人的。为了达到理想的信息社会,需要跨越这些差距,即数字鸿沟。但是依据下面的讨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认为信息及信息技术对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影响过程。有效的决策、明智的选择是立足于现实、基于实验数据和客观分析得出的;这些方式、方法是科学和经济研究中普遍采用的。然而,这类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信息”,因此只能通过间接方式进行研究。为此,我们试图确定那些可以表征各种信息属性的不同替代物来测量它们,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数学处理,但这种信息社会的模型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理论和实践挑战。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信息通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信息通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富国强民的重要推动力量。截至2006年1月,中国的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7.52亿户,居世界各国之首。固定电话普及率达27.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30.3部/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达3 862.1万户,全社会互联网使用人数达1.11亿户,居世界第二。在网络和用户规模上,中国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大国。“村村通电话工程”实施两年多来,截至2005年11月,全国已有5万多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电话,通电话行政村比重已经达到97%以上,提前实现了邮电“十五”规划中“95%以上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经历一系列的改革和重组,中国信息通信业已初步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信息通信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目前,中国正处于wTO的过渡期,《电信法》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2006年的立法计划并有望在近期进入审议程序,信息通信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意识初步形成,各级信息通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显著提高,互联互通、网间结算等监管难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3G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战略转型成为运营商的共识。

内容概要

张彬,博士,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涉及电信政策。电信网络和业务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与信息化等方面。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数字通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5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10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一直任教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期主讲课程包括“电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经济管理”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几十篇学术论文。完成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下,于2003—2004学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信息政策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一年。1996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作为“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主要项目研究者于1997年8月获得邮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几年出版的著作包括《现代电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通信经济管理》等,出版译著《亚太信息技术园——地区性数字鸿沟之启示》。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难点:对“信息”、“数字鸿沟”及其他的测量
1.2 信息学中信息的作用
1.3 国际信息度量项目
1.4 信息测量研究的限制因素
1.5 对数字鸿沟测量方法的评论
1.6 发掘新的模型
参考文献
2 国际组织在测度数字鸿沟方面的贡献
2.1 国际电信联盟
2.2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2.3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5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
2.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7 世界经济论坛
2.8 经济学人信息部
2.9 测度ict促进发展伙伴关系联盟
2.10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1 世界银行
.3 国际著名数字鸿沟测度模型介绍
3.1 电子化准备度
3.2 eiu的电子化准备度指标体系
3.3 sibis的电子欧洲指标体系
3.4 bridges.org对e-readiness的总结
3.5 1nsead和wef的网络化准备指数
3.6 世界银行的at-a-glance指标体系
3.7 oecd的信息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ict影响指标体系
3.8 unctad的ict发展指数和ict扩散指标体系
3.9 partnership/itu的ict核心指标体系和全球ict指标体系
3.10 1tu的数字接入指数
3.11 orbicom的infostate指数
3.12 1tu的ict机遇指数和数字机遇指数
3.13 itu的ict发展指数
3.14 karinebarzilai—nahon的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模型
4 数字鸿沟测算方法介绍
4.1 dai中使用的代数平均算法模型
4.2 infostate/ict-oi的几何平均算法
4.3 ddix/didix的相对距离法
4.4 基尼系数法
4.5 时间距离法
5 国内现有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5.1 国家信息化指数方案
5.2 我国信息指数研究介绍及评价
5.3 国内几种重要数字鸿沟测度方法的介绍及评价
6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实证研究
6.1 我国数字鸿沟研究背景介绍
6.2 我国数字鸿沟的存在及影响
6.3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的研究意义
6.4 我国数字鸿沟测度的研究框架
7 基于基尼系数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7.1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7.2 测度指标的选取
7.3 测度方法
7.4 基尼系数的评价
8 基于信息量测度数字鸿沟
8.1 基于信息量测量的数字鸿沟概念的提出..
8.2 基于信息量测量的数字鸿沟模型建立
8.3 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9 数字鸿沟测度结构模型研究
9.1 解析结构模型介绍
9.2 系统结构模型构造
9.3 解析结构模型分析案例
参考文献
10 主成分及主因子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0.1 主成分分析法概述
10.2 因子分析法概述
10.3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步骤
10.4 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1.1 层次分析法简介
11.2 ahp层次结构模型的构造
11.3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及相关计算
11.4 层次分析法用于测度数字鸿沟的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12 离散趋势分析法测度数字鸿沟的实证研究
12.1 离散趋势分析法
12.2 数字鸿沟动态分析
13 层次聚类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3.1 层次聚类分析法概述
13.2 层次聚类法(凝聚算法)在测度数字鸿沟中的应用
14 时间距离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4.1 测度数字鸿沟的新方法——时间距离法介绍
14.2 应用原理
14.3 应用方法
14.4 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15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字鸿沟测度研究中的应用
15.1 dea概述
15.2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16 研究发现与总结
16.1 数字鸿沟测度方法的评价
16.2 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思路与对策
16.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作者简介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数字鸿沟”测度相关组织、模型与方法的系统总结,以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建立了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测度“数字鸿沟”的方法体系,并根据权威统计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的“数字鸿沟”进行了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中国跨越“数字鸿沟”的思路与对策。书中建立的“数字鸿沟”测度方法体系不仅对缩小“数字鸿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方法和理论的综合运用也具有普适性和较强的可借鉴性。

图书封面


 数字鸿沟测度理论与方法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