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投资 > 个人理财 >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111238676
作者:约翰·聂夫,史蒂文·明茨
页数:227页

前言

  证券投资是很容易产生各种成功者和英雄的行业,每一次的牛市都会产生大量的“股神”、赢家和暴富神话。但是,通常这些来得快去得也快。想想看有几个人还能记得几年前的股市风云人物?所以说,时间很重要,时间是甄别投资行业中成功人士的最有效武器,因为只有那些最顶尖的人才能在漫长的时间中屹立不倒。  经历了漫长岁月检验的成功投资者并不多,而约翰·聂夫就是其中之一。约翰·聂夫执掌温莎基金长达30余年,期间创造了让人瞠目的纪录。我们都知道,大型共同基金很难长期战胜市场平均,但是温莎基金却在超过30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领先市场超过3%。这样的成绩看起来似乎没多少说服力,但是要知道这是在承担远小于市场平均的风险下取得的,而且考虑到时间因素,能够长期做到这样成绩的除了巴菲特等少数几个人外,无人还能做到。  有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是,取得这样的成绩,约翰,聂夫并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投资技巧及数学模型什么的,而是使用了最广为人知的投资方法——低市盈率投资法。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投资成绩的好坏往往并不取决于某人是否掌握了某种投资圣经,而是取决于投资者是否能够坚持简单却符合逻辑的投资策略。还好,约翰。聂夫并没有隐藏自己成功的秘密,而是无私地将其30多年的经验和总结公布了出来,在这本《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中,我们可以重温大师创造辉煌的过程和投资思路的总结记录。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走进温莎”描写的是约翰·聂夫的童年以及求学过程直至进入温莎基金的历程。第二部分“永恒的原则”,是对投资者最有参考意义的约翰·聂夫的投资思路和低市盈率投资法的详细讲解。第三部分“市场流水账”则是约翰·聂夫30年投资过程的记录,其中有很多成功以及失败的案例是非常好的教学案例。  约翰·聂夫的投资风格概括起来有7条:  1.低市盈率:  2.基本增长率超过7%;  3.收益有保障;  4.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  5.除非从低市盈率得到补偿,否则不买周期性股票;  6.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  7.基本面好。  从这7条上看,聂夫的投资策略保守的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没有保证的行业,温莎追求的是,尽量让回报和风险的天平倾向回报一侧。这种风格实际上和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都符合孙子兵法里的“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的原理。  第2、6、7条里我们可以看出,聂夫并不只是单纯地追求低市盈率,也追求增长率,只是和现在流行的追求高增长不同,聂夫追求的是稳健的、可以控制的增长率。一方面这是从保守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历史统计数据表明,高增长率是无法长期持续的。聂夫还很重视分红率,认为分红率是投资总收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高分红率和低市盈率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聂夫本质上是一个逆向投资者,这和他小时候与路标都能辩论的执拗个性有关。聂夫擅长寻找那些目前处于“水深火热”中,但是有潜力的逆向股票,通过这些投资,温莎获取了高额回报。不过这些收益也不是来得容易,因为坚持低市盈率的逆向投资策略,往往使得温莎在牛市里落后市场,而在市场降温时就会遥遥领先。应该说是聂夫的坚韧个性成就了其逆向投资的威名,也成就了温莎的赫赫盛名。不过,我们在学习成功者的时候也不能照搬一切,逆向投资虽然有效却也未必能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在投资策略上保持和自己的个性相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容易坚持下去。  对比同样都是共同基金界大师级别的彼得·林奇,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两人都热衷于通过逛商场的方式来选股。聂夫通过逛商场发现的一号码头公司,在6个月内给温莎带来了100%的利润。这都是最简单的实地考察方法,我想这对于普通投资者尤其具有指导意义。作为普通投资者,大部分人没有机会能拜访上市公司老总,获取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但是通过这样“踢轮胎”方式的考察,投资者一样可以得到有关公司经营状况的有效信息。  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两个人都将目标股票进行了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林奇将股票分成6类(请参考《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不同,聂夫将股票分成了4类:(1)高知名度成长股;(2)低知名度成长股;(3)慢速成长股;(4)周期成长股。聂夫认为高知名度成长股是需要回避的,因为高知名度成长股通常其市盈率也很高,一旦公司不能实现投资群体的期望,那么就会出现迅猛的下跌。我想阐释这一观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本次行情中蓝筹股的表现了,曾经一度成为价值投资象征的蓝筹股们出现了大幅的下跌,成为最严重的受灾区。聂夫推崇低知名度成长股,因为低知名度成长股完全符合其低市盈率稳健成长率的投资标准。一旦这些低知名度的成长股被市场发现,那么带来的会是成几倍的上涨。聂夫的投资案例中有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  第二部分“永恒的原则”中提到“卖出的理由”这部分,我认为是本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将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不卖出等同化的环境中,看一看大师的做法会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温莎卖出股票的最终原因有两条:(1)基本面变坏;(2)价格到达预定值。聂夫认为只要基本面安然无恙,不介意持有股票3年、4年甚至5年时间,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温莎在适当的时机迅速获利出局,温莎曾经有过持有股票不足一个月的情况。  爱上一只股票是很容易的事情,却也非常危险,温莎买入并拥有的股票都是为了卖出,这种观点可能和国内投资者耳熟能详的长期持有观点相冲突,但是个人认为这种理念和做法更实际一些。因为考虑到概率问题,一个人在上千只股票中选中一个百年老店、长期成长的好公司的概率有多大?可口可乐这样的常青树公司中国终有一天也会出现,但是更多的企业会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最好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和运气。投资也是一种事业,买和卖之间做到收放自如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事业。  仔细分析聂夫的成功投资策略就能发现,包括巴菲特、林奇在内的大部分成功者的投资策略其实都很相似。说起投资,其实并无秘密可言,成功的方法就这么简单地放在了投资者面前。那么决定一个投资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呢7我认为就是“坚持”二字,只有能够坚持这种简单的投资策略的人,才能有机会最终胜出。读一读书中占了大量篇幅的温莎投资流水账部分,你就能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而这段实际投资过程的记录结合聂夫的投资策略,也会是最好的投资教材。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用心学习成功者和先行者的经验,必定能够大大缩短投资者摸索和实践的过程,而《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则是提供这样经验的一本好书。  权成光

内容概要

约翰·聂夫:生于1931年,1955年进入克利夫兰国家城市银行工作,1958年成为信托部门的证券分析主管,1963年进入威灵顿管理公司,1964 年成为温莎基金经理,并一直担任至1995年退休。在此期间,他将摇摇欲坠、濒临解散的温莎基金经营成当时最大的共同基金。1985年底,温莎基金为防止规模臃肿,停止接受新客户。在31年间,温莎基金总投资回报率达55.46倍,而且累计平均年复利回报率达13.7%的纪录,在基金史上尚无人能与其匹敌。在退休前,聂夫还一直兼任威灵顿管理公司的副总裁和经营合伙人。.

书籍目录

推荐序一(权成光)
推荐序二(查尔斯D.埃利斯)
导读(张志雄)
前言
致谢
序幕花旗的投资传奇
第一部分 走进温莎
第1章 踏上向着东方的旅途
第2章 追根究底的爱好
第3章 基本训练
第4章 银行家的房子
第5章 火的洗礼
第6章 执掌温莎兵符
第二部分 永恒的原则
第7章 构成风格的要素
第8章 地下廉价商场
第9章 低市盈率投资组合的维护
第三部分 市场流水账
第10章 无聊的季节(1970~1976年)
第11章 快四码扬尘回(1977~1981年)
第12章 正确的选择(1982~1988年)
第13章 “好小伙”百折不挠(1989~1993年)
第14章 似曾相识的经历
尾声 河流与市场(1994年10月)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编辑推荐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是严肃投资的必读。聂夫的业绩众所周知,本书则理清了他如何创造业绩的投资原则。我也向CEO推荐这本书,它展示了同一个世界的另一面。  ——约翰·里德花旗前董事长兼CED  丑陋的股票往往是漂亮的。如果温莎基金的投资组合看起来很容易让人认同,那么可以说我们在敷衍了事。  ——约翰·聂夫  我们把林奇和聂夫的风格比较一下,就会觉得很有趣。林奇是兔子,聂夫是乌龟。与传统的龟兔赛跑故事不同的是,林奇是只勤奋的兔子,聂夫是只激情的乌龟,谁都不比谁差。读林奇的书,总会让人豪情万丈,以为自己明天可以找到一大把成长10倍的股票;读聂夫的书,会觉得投资很难,也许你终于找到一只成长10倍的股票,可由于你没有坚忍的耐力,结果是亏损出局。  ——张志雄  能够长久战胜市场的投资经理屈指可数,约翰?是聂夫就是其中的一位。本书以强烈的聂夫风格和充满魅力、幽默的笔触,阐述了有关价值投资方法和长期回报的深刻见解。  ——伯顿G.马尔基尔《漫步华尔街》作者

作者简介

约翰·聂夫是谁?.
约翰·聂夫是比肩彼得·林奇,不输索罗斯的传奇投资大师。他执掌温莎基金31年,22次跑赢市场,投资增长55倍,年平均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达3%以上。..
有些人把聂夫称为价值投资者,有些人称他为逆向投资者,而聂夫更喜欢称自己为低市盈率投资者。他认为,低市盈率的股票既有机会获得更大的上涨空间,又有更小的风险损失。
在这本自传性的投资经典中,聂夫一边生动地讲述自己从事基金投资的半生岁月,一边阐述自己的投资原则和技巧,既让人读得津津有味,又让人获益匪浅。特别对于中国新兴的基金行业,本书更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图书封面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低市盈率投资者!他的成功证明了,并不是一定要选则行业竞争力第一名的公司才能跑赢指数,重要的是要选超便宜货,这样才会有很大的安全边际。但是,照比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还要逊色不少!
  •     接触投资5年,战略上的问题应该大差不差了,做一个坚定的逆向价值投资者,做一个三低一高的股票持有者,价值观决定方法论,用智慧坚守。今后对战术性的东西需要花苦功来研究,数据分析,逻辑推演,行业统筹等等。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作者31年的市场亲身体验,与我们现在的资本市场何尝相似,你方唱罢我登场,轮回而已。做一个逆向投资者,为了迎接下一个变化做好提前准备,在市场高潮之时,给那些不明就里的人接手。在这里有几点是新学到的,买入时为了卖出,切不可因为对股票投入过多精力而爱上他,在股票涨了几倍之时,还是不肯抛出,这点太重要了..以后警醒自己脱手银行。第二:板块轮动,一个板块高估,相应的切换到低估板块。这点在吾等屌丝小散户中的资产配置也很重要,满仓持有某一单一行业的单一股票忍受的孤独和痛苦是难以想象的,适当分行业分几只股票持有。低持有,低关注,低估值,高股息。
  •     上证综指在3100点附近停滞不前,按照约翰·聂夫的买入标准,市场上已很难找出价格被低估的股票来。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点位,基于价值的投资者该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呢?是继续持有手上的投资品种,还是换个领域继续作战?对于主动配置资产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个回避不了的超级大问题。基本的判断是,经过1664点以来的报复性上涨,市场上确实已经找不出绝对便宜的投资品种来。毫无疑问,过去数月中鸡犬升天式的上涨局面,将告一段落,而重估一切的时刻或许正在来临。那些被严重高估的品种,一定会被打回原形,即便这个过程演进得十分漫长。而那些相对价格较低、业绩有可能转好的品种,则将逐渐被市场发掘出来,最终超越指数。然而,这一切并非轻而易举就可以达至,它需要我们像走钢丝一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搞好平衡。基本的原则恒古未变:永远都要站在靠近收益远离风险的那一侧。实事求是地说,在目前的点位,对于新钱来说,确实面临着很大的介入难度。但是,对于业已在市场里搏杀了一段时间的老钱来说,一些投资品种还远未达到疯狂的地步,仍可以持有较长时期。主要的理由是:虽然90%的投机空间已被消除,但通过持有那些稳健成长的企业,依然可以获得每年20~30%的投资收益,而这些收益,迟早会通过分红、送股、股价上涨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当然,如果你足够激进,你也可以在那些复苏迹象不太明显的强周期行业中发掘出既有投资收益又有投机收益的品种来。比如说与外贸相关的行业,在大部分人依然沉浸在悲观氛围中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敏锐地发现,6月份的进出口跌幅,已经较5月份大为收窄。如果你能在相关行业中寻找到一直被市场忽略的优质企业,那么,当大家都看到复苏迹象时,你一定会获得超过正常水平的投机收益。真正的问题是,虽然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框定收益与风险的空间,但我们很难预测这些相对被低估的品种何时暴发。这也正是潜伏于相对低估品种的投资者所必须面对的最大困惑。如果你看好的股票一直不表现,你能否长期坚持下去?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是,在复苏马拉松的不同时间序列点上,都配置一两名种子选手,并且不断检视手中的投资品种,分批抛售那些兴奋过头的家伙,将所得资金配置在其他种子选手身上。投资的原则十分简单,但真正能坚持到胜利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不言自明:大部分人都想赚到快钱。我们深知自己不具备赚快钱的敏锐感觉,所以,更愿意在尚未被大家看好的品种上坚守,等待时间发挥作用。无论如何,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更得牢记那句说烂了的话:耐心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有多少人想成为巴菲特,彼得.林奇?的确,他们的29%,23%的年收益率让人眩目,但是,请回到现实和理性中来。长期超越市场,一个投资者追求的最高目标。这就是年收益率“仅”有13%的约翰.聂夫给出的答案,但时间是31年!
      
      初看此书时,似乎觉得聂夫和林奇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林奇告诉你,投资是最简单的事,聂夫却让你觉得,能取得1,2个点的超额收益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林奇让人兴奋,聂夫却让人有点郁闷。
      
      但是拨开这些表面的数据吧,这两个人其实是相当相似的,至少在投资风格上。
      
      两个人都强调PEG,两个人都强调重仓,两个人都喜欢从生活中发现大牛股,这其实,就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所看重的。
      
      你不可能只看林奇和聂夫中的一本,两本都看,你才能领会到更多。在兴奋和失望时,都保持一份理性。
      
      BTW:从书后的附录中可以推算出,聂夫在1977至1990之间的投资收益率为17%。
  •     昨天看一篇报道 说是实业地产商都在增持而金融资产在抛售 是否可看为反向指标呢? 还说有的公司只有账面价值的60% 这个我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最近打算追踪万科 目前持有部分招行 升息周期可能关注保险 交运板块如何看呢?
    PS:我不是做价值投资的
  •       接触投资5年,战略上的问题应该大差不差了,做一个坚定的逆向价值投资者,做一个三低一高的股票持有者,价值观决定方法论,用智慧坚守。
      今后对战术性的东西需要花苦功来研究,数据分析,逻辑推演,行业统筹等等。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作者31年的市场亲身体验,与我们现在的资本市场何尝相似,你方唱罢我登场,轮回而已。
      做一个逆向投资者,为了迎接下一个变化做好提前准备,在市场高潮之时,给那些不明就里的人接手。
      在这里有几点是新学到的,买入时为了卖出,切不可因为对股票投入过多精力而爱上他,在股票涨了几倍之时,还是不肯抛出,这点太重要了..以后警醒自己脱手银行。
      第二:板块轮动,一个板块高估,相应的切换到低估板块。这点在吾等屌丝小散户中的资产配置也很重要,满仓持有某一单一行业的单一股票忍受的孤独和痛苦是难以想象的,适当分行业分几只股票持有。
      
      低持有,低关注,低估值,高股息。
  •     非常好读的投资类书籍,敬佩奈夫的坚持和淡定!他成功了!
  •     很有思想高深 需要多读几遍!
  •     :F837.124.8/1458
  •     我觉得地产公司其实受的影响不是很大 投资实物地产的会受很大冲击 但目前只会追踪 价值投资是左侧交易吧 我是右侧交易
  •     格雷厄姆学生的学生都这么厉害,但看完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呢!
  •     低市盈。合理成长。合理分红。从上至下。平衡。便宜是王道。但有机会主义者味道。
  •     涅夫,需要读一下。
  •     在印象笔记上做了note,我的投资理念深受巴菲特和其老师林奇的影响,对于企业面、管理层和生意的理解是一个管理基金的人无法理解的,当然,从小资金到天量资金,是成为一个基金经理比较快一点,但人生何必hurry,慢悠悠的来也是不错的选择。毫无疑问,巴菲特先生对于复利,本钱和成长率的理解是很深的。2015/2/28日,在50周年的时候,查理先生对于能否复制巴菲特的见解是高明的,和令人佩服的。
  •     看完了
  •     这是我读过的投资书籍中为数不多的好书..推荐
  •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股票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嗯,很简单,股票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价格是当然是由买卖双方的(买卖)行为决定的。
      
       那么买卖双方的行为又是依据什么产生的呢?
      
       嗯,这个嘛。。。。。。
      
       答案是:预期。市场的所有参与者都是根据自己对股票的预期进行操作的,觉得股票被低估的人(预期股票的价值高于现价)买进,觉得股票被高估的人(预期股票的价值低于现价)卖出。买卖的平衡形成了价格,因此,价格反映了市场的普遍预期。
      
       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此,市场的参与者才会对股票(企业)形成不同的预期。但是,在这无限的可能中,有且只有一种可能能够最终成为现实。长期来看,如果企业的实际增长强于预期(股票被低估),那么股价将会上涨,而反之,股价则会下跌。可见,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并不依赖于企业的实际增长,而是依赖于实际增长与预期的比较,这也正是杰里米J•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里提出的观点。
      
       我们知道,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而投资者对股价的不同预期就主要体现在市盈率的高低上,如果对企业的增长预期很高,那么往往会给出一个较高的市盈率,如果对企业的增长预期较低,那么对应的市盈率也就较低。比如彼特•林奇就曾提出,市盈率大致应向增长率看齐。很自然的,根据市盈率的高低,股票可以分成两类:低市盈率股票和高市盈率股票。
      
       相对于价值投资者的称呼,约翰•聂夫更喜欢叫自己低市盈率投资者。那么,相对于高市盈率股票,投资于低市盈率股票有什么优势呢?聂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低市盈率更容易提升:同样是增长50%,股票的市盈率从8倍提升到12倍,显然要比从40倍提升到60倍容易的多。
      
       2. 低市盈率股往往对应着更高的股息率:比如同是两只每股利润2元,发放股利都是0.5元的股票,但股价分别是16元和80元,市盈率8倍的股息率是3.13%,而市盈率40倍的只有0.63%。可别小看了股利,格雷厄姆认为股利是公司成长中较为可靠的部分,而杰里米J•西格尔则把股利认为是熊市的保护伞和牛市中的收益加速器。事实上,聂夫的温莎基金平均每年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3.15%,而其中股息率就达到2%,若没有它,温莎只跑赢大势1.15%。
      
      
       3. 低市盈率股风险较小(个人认为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人们对低市盈率股几乎不带任何心理预期,而且即使业绩不好,下跌空间也有限;而高市盈率股则不同,它们高高在上,一有风吹草动,往往就会高台跳水,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不要说盈利倒退了,就算只是增长率稍逊预期,市盈率下调几个点,就够喝一壶的了。比如原来每股收益为1元,市盈率为40倍,对应预期增长率为40%,如果实际增长率为30%,每股收益增长到1.3元,如果市盈率相应下调到30倍的话,对应股价为39元,不仅没有收益,还亏了1元呢。而如果盈利倒退的话,则要面对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双双下调的压力: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在变幻莫测的未来面前,我们的预测能力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想想你对企业盈利的预测有几次是准确无误的?)。如果同样判断失误,显然高市盈率股的损失要惨重的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低市盈率股的容错率更高。投资是一个没有保证的行业,当你犯错的时候,控制好你的损失,不要因为一次错误就失去翻身的机会,这一点至关重要。(这也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反复强调安全空间的原因)
      
       当然了,也不要仅仅因为一只股票的市盈率低,就认为是好的投资标的,事实上,市盈率低也总是有原因的。只有相对于基本面过分的低才是有价值的。所以在强调低市盈率的同时,聂夫也要求企业有良好的基本面,基本增长率要超过7%,并且总回报率(总回报率=基本增长率+股息率)最好是市盈率的两倍。
      
       约翰•聂夫保守的投资策略成就了温莎基金30年业绩传奇,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形容飞行员的话:有老飞行员,也有胆大的飞行员,但是没有胆大的老飞行员。如果把“飞行员”换成“投资者”,那就是对这个“剩者为王”的股市的真实写照了,而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正证明了这一点。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约翰•聂夫的投资策略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投资虽然看重的是最后的结果,但其实过程才是决定性的,只有使投资策略和自己的个性保持一致,享受投资的过程,而不是被过程享受,才能坚持到最后看到美好的结果。
      
  •     大道至简,不过聂夫同志的文采确实一般。
  •     低市盈率投资的坚定拥护者和实践中,学习中
  •     哈哈 不过是我有时缺少耐心
  •     投资低市盈率、慢速成长股
  •       有些人把聂夫称为价值投资者,有些人称他为逆向投资者,而聂夫更喜欢称自己为低市盈率投资者。他认为,低市盈率的股票既有机会获得更大的上涨空间,又有更小的风险损失。   在这本自传性的投资经典中,聂夫一边生动地讲述自己从事基金投资的半生岁月,一边阐述自己的投资原则和技巧,既让人读得津津有味,又让人获益匪浅。特别对于中国新兴的基...
  •     投资的见解和方法总是很多,风格迥异,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才能最终成就自我
  •     谢谢尘月的推荐的书,已收录,看到你在读,期待你的书评。。。
  •     印证了坚持低PE投资的可行性。但是花旗银行明显没人家巴菲特买WFC买的好
  •     用一个个投资经历反复强调大师的核心投资理念,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向译者们致敬,翻译得十分流畅精彩,大大提高了这本书的可读性。
  •     二级市场的低PE投资方式,格雷厄姆门徒。
  •     我是相对价值派,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就不参与了。
    动物疾病的逻辑,是不是跟大旱有关系?
  •     LZ可以看看这本书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12337/ 跟本书思想近似
  •     总觉得所谓低市盈率战法过于笼统简单,不太靠谱
  •     我觉得做趋势的话,可以从大旱做点儿文章,看看有没有可能被炒作的行业。不过,我确实更喜欢找坑,不喜欢登山。。。
  •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全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内容,第一部份是聂夫的人生简历,描写了他如何从啥金融知识都不懂的穷小伙子变成了个投资业绩能长期超越标准普尔指数的基金经理。第二部分介绍了他的投资理念与体系,尤其以第七章最为值得阅读,也是全书的精华部分,想要迅速理解低市盈率投资精髓的读者只读该书这部分就可以了,第八第九章则是对这理念的补偿。第三部分是聂夫几十年投资的操作的流水账,我比较没耐心读。
       聂夫的投资方法可谓非常简单,有七条原则概括起来,聂夫的选股法则主要包括以下7条:
      1. 低市盈率(P/E); 
      2. 基本成长率超过7%;   
      3. 收益有保障(股票现金红利收益率要高);  
      4. 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  
      5. 除非从低市盈率得到补偿,否则不买周期性股票;  
      6. 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   
      7. 基本面好。
       但是这么简单的方法能让聂夫在长达31年的时间里,22年跑赢市场,平均每年超过标准普尔指数约3%的收益率。应该说我也跟聂夫的投资风格非常相似,也是个低市盈率投资者,早在两三年前,当我学习什么是价值投资时,我最先学到的是低市盈率投资。而聂夫第七章的内容充分阐述了低市盈率和收益、风险、股息收益率、公司增长率、股票估值等的关系。这些认识如果单凭自己摸索恐怕会很慢,有人点拔下认识就很快,当然自己摸索也有好处,那就是认识很深刻。例如,本人目前投资生涯最大的亏损是在钢铁股上的,我投资亏损深刻的得来的认识,在该书中也有阐述过,那就是市盈率与周期性股票的关系。
      想要理解什么是价值投资的朋友,先理解什么是低市盈率投资以及运用低市盈率投资的注意事项吧!当然知道这些远远不够,最难的还在于坚守这些投资原则。
  •     金融地产肯定是黑天鹅,大家都能害怕,才会有机会。但林奇提醒我们,要等飞到落在地上,弹上两弹再介入。所以,尽管我一直在追踪地产,但确实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介入。其实我是在等待最恐慌的时刻到来。
    平安绝对是黑天鹅,先是有800亿左右的历史遗留毒资产,后有职工股票减持。我喜欢的价位是33到34元左右,但市场不见得会给我这样的机会。
    还记得当年盐湖钾肥与盐湖集团合并的事情吗,一直把股价从50多元打到30多元,后来轻而易举地久恢复到了50多元。
    可惜,类似的机会,一年中出现不了几次,出现了有不一定能把我得很好。所以,只有耐心等待。
  •       我看过的投资方面的书怎么也有十几本了吧。《巴菲特如何选择成长股》,《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投资的格栅理论》,《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中国股神林园炒股秘籍》,《巴菲特选股魔法》,等等等等。鉴于本人较低的学历,我选读的这些书绝大部分都够通俗易懂。不过,在这些书当中,通俗易懂到凝练、通透水平的,只有这本《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这本书由约翰.聂夫亲自执笔。我刚刚把它读完。
      
      我喜欢约翰聂夫的行文风格。干净,利落,丁是丁、卯是卯。没有或许、大概,没有夸耀、犹豫。这种文风不仅仅是写得简短有力那么简单。本质上它反映了聂夫的性格。
      
      这性格可以表述成这样:洞悉其本质的写下来,不曾洞悉的一个字也不写。
      
      就方法而言,聂夫的低市盈率投资法符合价值投资这个范畴的一般特征。比如,低价买入,及毫不含糊的基本面分析。不过,聂夫的低市盈率投资法绝对有其独到之处。
      
      用什么来衡量你支付给一支股票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聂夫给出了一个干脆的答案。用市盈率。
      
      市盈率包含两个变量,一个是你将获得的每股盈利,一个是你将付出的每股股价。
      
      市盈率有能力通过一个简单的算式,直观地向你展示这两个变量的关系。直观的告诉你,为了获得一块钱的盈利,你付出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高了多少低了多少,为什么高了为什么低了。比起直觉评估,它兼具专业评估的明晰。比起专业评估,它又不失直觉评估的朴素。
      
      当然,对于约翰.聂夫来说,获得同样高质量的盈利,他希望支付的市盈率越低越好。这也就是他的低市盈率投资法的最基本的窍门和原理所在。
      
      身处浩繁的股票市场,作为一名基金经理,你会怎么分配握于你手的庞大资金呢?
      
      要么畏惧于股市的变幻莫测,要么担心过分的与众不同会错过板块儿轮涨带来的盈利机会,沦为别人的笑柄,一般的基金经理最终会选择别人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的 “随大溜儿”的资金分配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特点:1,大致上每个版块都会分配一些资金。2,热门版块会聚集过多的资金,而冷门版块会因为它冷门而无人问津。
      
      如果把股市比作一个大狩猎区的话,基金经理们分配资金的这种方式,很象狩猎大队长们把自己的狩猎小队象一盘散沙一样派遣到各个狩猎点,热门狩猎点会多派遣小队,而冷门狩猎点则别指望有人被派过去。结果可想而知。热门狩猎点会聚集过多狩猎大队的狩猎小队的人员、枪支和弹药;而热门的一飞冲天的鸭子们,不管它们多肥硕,可也就那么几只。大队长们最终会发现,他们的狩猎小队耗尽弹药收获的不过是几根鸭毛。他们会为此痛感沮丧困惑。唯一能给予他们一些安慰的,就是其它狩猎大队的状况也差不多。可是,在一些冷门狩猎点,很多肥硕的鸭子在空中悠哉游哉;在那里却听不到一声枪响。
      
      约翰.聂夫作为一名基金经理,又是怎么分配他掌管的资金的呢?他采用一种叫做“衡量式参与”的方法。衡量式参与,名字有些玄虚,解释起来却也不是那么复杂。
      
      聂夫喜欢那些被人唾弃或忽略的股票。这类股票往往便宜得让人咂舌,市盈率往往是同时期一般股票的二分之一。在这类股票里,大多数都是劣质股。然而,也确实有一些优质股藏身其中。这些优质股不是因为一时的丑闻、危机遭到了市场的嫌弃,就是由于经济环境欠佳而身陷低谷,或者由于“丑陋”从来就没有被资本市场发现过。然而它们所代表的公司却经营稳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前景广阔,盈利也很丰厚。一旦发现了这样的优质股,聂夫还要在它们当中分辨出各不相同的特质。比如,A股股价会因为经济环境的演变而迅速上扬,B股由于付出的市盈率极低而获利更高,而C股则需要密切关注、及时套现,等等。最终,聂夫会全面衡量这些低价优质股的不同特质,以及基金的具体状况,较为集中的调配资金,动态的决定具体时点的投资标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衡量式参与”了。
      
      在股市这个大狩猎区里,约翰.聂夫大队长现身了。他没有忙着把他的狩猎小队派遣出去,而是打开了狩猎区地图。在地图上,他先把那些没人去的狩猎点找出来。然后,他会在这些狩猎点里寻找那一个或两个确实会有鸭子一飞冲天的地点。一旦确定了这样的地点,他会集结起足够多的狩猎小队,向目的地进发。通常,经过耐心的等待,目的地都会有鸭子一飞冲天。而让聂夫倍感欣慰的是,到了那个时候,唯一守在那里的只有他的狩猎小队。他的狩猎小队又怎么会不满载而归呢?有趣的是,当其他大队的狩猎小队被派过来的时候,聂夫也许正谋划着把他的狩猎小队派往别人刚刚离开的地方。因为就目前的时点来说,这些地方又快变得人迹罕至了。
      
      聂夫就是这样一位“狡猾”的狩猎大队长。
      
      无论是用市盈率来衡量股票的贵贱,还是用“衡量式参与”来分配资金,约翰.聂夫都表现出了一种“框架式标准”的智慧。
      
      “框架式标准”,我发明的一个词。意思是,两个以上彼此牵扯的元素构成一个框架,而这个有机变动的框架决定了标准。
      
      在我粗浅的经验里,能够创造“框架式标准”的人都是智慧的。这话或许有些绝对,不过把它当作一条重要的参考,我觉得还是站得住脚的。
      
      巴菲特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许多“框架式标准”的人。他那些充满幽默感的格言,我们都耳熟能详。诸如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如果不想拥有10 年就不要拥有10分钟;有时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做;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短期看股市是投票机,长期看股市是称重机;我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哪一条都是一个完美的框架式标准。
      
      而让我加倍感叹的是,我猜测这位“股神”还有许多“框架式标准”不曾公诸于世。这些“标准”我预计会大大提升你投资股票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稳定性。这就好比那一张能帮你挖到聚宝盆的地图,那一条能帮你洞开山门的咒语,那一把能帮你进入CIA最高等级数据库的密匙。怎不让人垂涎呐!?如果有一天,你听说有几个江洋大盗准备对巴菲特的这些“标准”动手,那么你不用怀疑,那个江洋大盗头儿准是我。可是你要知道,这些“标准”或许都在巴菲特的脑子里,要怎么才能把它们弄出来呢?!也许我们这几个胆大包天的坏贼,应该指望巴菲特经不住什么严刑拷打......
      
      嗨,这都扯到哪儿去了!让我说回约翰.聂夫。
      
      在约翰.聂夫的投资思想里,“框架式标准”也是俯拾皆是。比如,他的七条投资标准里就有这样三条:4、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5、除非获得市盈率的补偿,否则绝不投资周期股;6、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聂夫又怎不让我钦佩!
      
      在聂夫的投资思想中,一些关于基本面分析的阐述,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聂夫尖锐地指出,投资人不应该指望通过检测几个关键的财务指标,就能洞悉公司的本质;他们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深入到大量的数据和具体繁复的经营状况中去,才能最终掌握公司的实质。我想,这是对每个信奉价值投资的专业及业余投资人的最宝贵忠告。
      
      用聂夫母亲的话说,约翰是个跟指路牌辩论的人。而他自己写的这本230页的书,无疑是另一种“与指路牌辩论”的方式。书中既象自传那样讲述了他的成长故事,又象投资指南那样细述他的低市盈率投资法,还象编年史那样一年年记述30年投资生涯中的主要经历。自然,在这本书的每一字里行间,也若隐若现反映了他的经验、智慧、勤奋和谦逊。把它叫做《约翰投资手册》的话也恰如其份。在遇到疑难的时候找出来翻一翻,“聂夫”尽在其中。
  •     看完了,觉得是不是对于自己的持股要再做一些灵活的思考,价值投资和一些适当的变化并不矛盾吧。
  •     了解大师的读物
  •     窗前是正屹立中的上海中心,身后传来碎纸机孜孜不倦的声音,就像我正在守望的无望的夕阳。夜晚像是永不到来,又像是永无明日。
  •     低市盈率投资在中国有个不小的障碍,即股票的现金红利收益不高。
    由于非周期性低市盈率公司往往属于防御性行业(例如公用事业,零售等行业),其股票的波动性往往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牛市时候这些股票的上涨不足很难由其公司的股利所冲抵。熊市的时候虽然有估值以及行业方面的优势,但中国股市低分红的传统使得这些公司即使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也不能回馈给投资者低波动性以外的收益。所以从长期来看,非周期性的价值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并没有其在欧美等国家所体现出来的绝对优势。
  •     这人是个捡烟屁股的基金经理,不过他捡起来猛抽一口就扔了,一般都是100%以内的收益,在别人都想要的时候就卖出去了。买进风格有点像,不过卖出风格我还不知道,我是想比他拿的久点,我感觉他还是略小气啊。。 他在不断寻找PE比增长率数字低5%的股票,这点可以借鉴。
  •     这种投资对长期很适合 也简单 适合非金融从业人员的长期稳健投资且不耗费精力
  •     第二个理由很奇怪啊,不像价值投资
    第三个也如此
  •     这个暂不写书评了 不太适合我的风格 我的评论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一遇风云变化龙”
  •     约翰聂夫可以和吉姆斯莱特的祖鲁法则交叉参考。
  •     趋势投资判断买卖点,价值投资寻找好的公司长期持有。
  •     搜狗总是出那么多错别字,郁闷。。。
  •       内容:★★★☆☆
      翻译:★★★★☆
      排印:★★★☆☆
      装帧:★★★☆☆
      
      这本书的折页上是本书的简介,开篇写道:
      
      “约翰·聂夫是谁?
      
      约翰·聂夫是比肩彼得·林奇,不输索罗斯的传奇投资大师。他执掌温莎基金31年,22次跑赢市场,投资增长55倍,年平均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达3%以上。”
      
      下面是上述三位基金经理的年平均复合收益率:
      
      彼得·林奇,从1977年到1990年,年平均复合收益率是29%;
      
      乔治·索罗斯,从1968年到1993年,年平均复合收益率是28%;
      
      约翰·聂夫,从1964年到1995年,年平均复合收益率是14%。
      
      如果只从年平均复合收益率来看,约翰·聂夫远不如彼得·林奇和乔治·索罗斯,用通常的眼光来看,他是一位成功的基金经理人,还不能称之为大师。
      
      读完本书后,会看出约翰·聂夫的低市盈率投资法和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相差无几。约翰·聂夫并不是像本杰明·格雷厄姆那样到处找烟头企业(基本面不是很好,但价格非常划算的企业)进行投资,他在发现低市盈率企业后,还要求企业的基本面要好;彼得·林奇是发现好的企业后,在市盈率合适的情况下进行投资,两个人只是发掘投资对象的顺序不同。沃伦·巴菲特最初的时候也效仿格雷厄姆投资烟头企业,后来他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尤其是在接触了菲利普·费雪(《怎样选择成长股》的作者)的理论后,便彻底放弃了捡烟头的做法,开始进行真正的投资事业。
      
      约翰·聂夫的可贵之处就是能够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不做市场的杨柳,随风摆动,尤其是在投资人、公司高层和舆论的重重压力下,仍能坚持自己的信条。在这个信息高速流动的年代,并不欠缺好的投机理念,欠缺的是严谨了解,并使用某种理念的耐心。这是我们很多人在投机市场中所需要的一种品质。
  •     嗯,投资策略和自己的风格保持一致很重要,毕竟黄蓉要想学降龙十八掌也学不好啊!
  •     除了林奇的另一位出色基金经理
  •     呵呵 我最近打算调一些仓位 可能会加持金融地产 我还投了些一个黑天鹅行业 不知老钱认为那些行业是黑天鹅?
  •     果然还是要用数据说话么....
    1.关于分红,在引用数据之前,我想先明确以下定义:我所谓的分红可能和大部分国内的投资者定义不太一样,在流行的分红定义中,送股和公积金转赠股本都不能够算作是“分红”,因为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以上两种“分红”的说法,实质上都是一种“拆股”(详情请参见相关资料),股民并没有得到实际意义上的股利,上市公司也没有派发现金。所以我对于“分红”的定义仅限于派发现金红利。
    由于手头上没有现成的数据来源或者股票交易平台,在这里我引用第三方数据:(以下引用)
    历史总分红前100名
      
      投资者往往比较关注总分红较多的的上市公司,历史上分红派现较多的企业,集中在钢铁、石化、电力、汽车汽配、家电、物流及交通设施这几个行业。钢铁、石化、电力、汽车汽配普遍是大中型企业,资产、股本规模比较大,分红多顺理成章。家电行业分红较多,与其前期的高速发展是正相关的。物流、交通设施行业由于投资大、回收时间长,经营现金流量也大,也有较大的分红能力。
      
      总分红显然与公司的经营规模、股本相关,大型企业占据了排行榜并不出人意料。部分公司的总分红超过融资额,但A股股东的分红却少的可怜,如总分红排名第一的中国石化,总分红已经超过融资额(不含H股),但A股的分红仅仅1.68亿元,只占融资额的1.4%,流通股东基本上没有得到回报。所以,真正能给投资者带来实际收益的,并不一定是这些大型企业,投资者真正需要关注的,是A股分红超过融资额的上市公司。
    来源:银华投资,《谁是历史上总分红最多的上市公司》,http://finance.eastday.com/m/20080825/u1a3831358.html
    关于“蓝筹股”的分红情况,请参见这里:
    《央企终结不分红历史 专家表示:分红比例并不高》,来源:中国金融报,付碧莲,http://finance.ce.cn/money/200712/13/t20071213_12749460.shtml
  •     个人浅见,巴菲特在两种意义上使用现金流这个概念:
    A,股票的价值等于它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不多也不少。
    B,优质企业大都具有一个特点,需要追加的投资比较少,却回源源不断地产生出稳定的现金流来。
    第一种意义是涉及到估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具体方法在《股市真规则》中有介绍;第二种意义涉及到判断企业的成长性,特别是成长的来源和可靠性。
    个人以为,任何估值方法,都有其缺陷,特别是拿某一年的数据区估计时间,更是如此。但如果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辅之以逻辑推理,那么,效果就回好许多。
    慢同学本文讲的是投资的逻辑问题,也就是尽可能以低的价格买成长性相对较高的企业。这个原则已近被巴菲特、林奇、聂夫等人证明,只要坚守这一投资哲学,是可以赚到钱的方法。
    至于估值方法,确实需要在大量研究和实践基础上不断提高,没有完美的方法,也不可能万无一失。但毫无疑问,这一派成功投资者,都有自己的方法。
  •     太过流水帐了。一点儿也不好看。
  •     比想象的差,不及林奇的书好。
  •     周末磕书。组合分类:高知名成长股,低知名成长股,慢型成长股,周期成长股
  •     广图新馆借阅……
  •     有老飞行员,也有胆大的飞行员,但是没有胆大的老飞行员。如果把“飞行员”换成“投资者”,那就是对这个“剩者为王”的股市的真实写照了,而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正证明了这一点。
    学习了!
  •     “聂夫也要求企业有良好的基本面,基本增长率要超过7%,并且总回报率(总回报率=基本增长率+股息率)最好是市盈率的两倍。”这个标准,也是林奇喜欢的东西。
    关于LS的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涉及到对收益的确认,价值投资者的办法是,从长期的平均收益情况推算合理的收益水平。
    现金流可以用来验证企业盈利能力是否稳定可靠。
  •     低市盈率的价值投资,是我所能把握的吗?
  •      约翰·聂夫投资股票的目的就是为卖出,因此他的投资风格不象巴老那样,长期持有,他要觉得够高了就一定抛掉。所以,我个人觉得其充其量是一位低市盈率者,从最后附件可以看出,其持有众多股票,要研究过来,还真是不容易。
  •     稳
  •     美股入门指导.
  •     老先生的回忆录
  •     呃,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或许可以这么理解:价值投资不过也是一种控制风险的手段或者理念(不管是能力圈还是安全空间,无非是为了增加付出的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概率,从而也就控制了投资的风险:因为长期来看,如果用5毛钱确确实实买到了价值1元钱的资产,那么自然也就无风险可言了),至于具体的操作(包括估值),似不必如此拘泥,大可以灵活一些(毕竟据说巴菲特也是不用现金流的,他用的是股东收益),只要心中常绷着这根弦就好了。
    不知老钱同志是否另有高见?
  •        春节前看的,不错的书,挺好看的,简单介绍一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约翰.聂夫从一个密歇根州大急流村的毛头小伙成长为温莎基金经理的历程;第二部分则是他投资理念的总结;第三部分详述了他自1970-1993年间的投资历程。本书有自己的特点,作者在价值投资理念的大框架下发展并自创了一些有自己风格的标准用于投资,并且取得不错的投资业绩,难能可贵。此外,必须一提的是,《VALUE》杂志主编张志雄的那篇《导读》写的恰到好处,将约翰.聂夫投资理念的精华部分全都囊括其中。既囫囵吞枣又想取本书之精义的读者单读这篇导读就好了。
      
       本书内容有些值得商榷探讨的的地方,以及引发的一些思考详述如下
      
       1、投资花旗看法
      
       本书在第一章前还单列了“序幕”用于描写约翰.聂夫对花旗银行艰苦卓绝的传奇投资,以此作为其代表作或是成名作。在这里敝人敢非常肯定地说此役对约翰聂夫来说绝对是小概率事件,他之所以能坚持是有运气成分的,这种投资决不能代表他的投资风格。这种风格的代表该是巴菲特!文中曾有这样的描述“......那些带来失望的股票我们会不留情面地扫地出门,不管是为了补充现金或者用于再投资......(p134/135)”再联系他卖出股票的标准之一是基本面变坏,花旗毫无疑问是基本面变坏,他要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标准操作,是断然没有理由成就这次传奇投资的。而且文中多处显示他对其他表现不好但是质地不错的股票都是毫不犹豫的出售的,难道他就单单对花旗了解多一点点,坚持多一点点,信心多一点点?!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1991年这一年当中,聂夫买卖了N次的花旗股票,买进卖出再买进再卖出让人眼花缭乱,貌似每次都有理由,天哪,这难道是价值投资?!!(参考页p3,p194/195,p215)最后还要再告诉读者“不管我们持有多少花旗的股票,占温莎资产的比重只有4%不到一点(p195)”这就是聂夫自诩的自己是集中投资的拥趸?!换一种思维,是不是正因为持仓比例只有区区4%,聂夫才敢对花旗股票这样坚持?!所以啊,一旦你言行不一致,一切就都解释不清楚了!
      
       2、出售股票两标准探讨
      
       约翰.聂夫卖出标准是基本面变坏和达到目标价,这是价值投资老生常谈本无可厚非,但聂夫在这个地方存在偷换概念,我们说买入价值低估的资产是基于企业内在价值,但聂夫所说的低市盈率投资是指比当时市场平均市盈率一般水准低40%-60%,所以他买入标准是基于市盈率的,这是相对价值,也就是说如果现在市场高估了,那么也许比一般水准低40%-60%还是高估,或者至少没有安全边际,但他依然买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毫无疑问是趋势投资,因为他是基于相对价值的,而不是基于企业内在价值的。
       即便如此,聂夫也没有告诉我们卖出目标价是如何指定的,标准是什么,例如你按照比市场平均市盈率低40%标准买入,那么目标价是达到市场平均市盈率还是在市场平均市盈率基础上再溢价10%或者20%?
       我们再回到价值投资框架下来讨论,我们知道企业内在价值也是在不断变动的,也就是说其实你的目标价要经常调整,当然这种变动周期相对较长,聂夫的平均持股时间是3年(p107),无论如何这个时间已经足够长到内在价值产生变化,那么一开始你用DCF计算企业内在价值时由于变量关系导致结果本来就不准,再经过不断调整,最后很可能会导致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以我可以推论出你用目标价来掌握卖出时机其实灵活性很大,调整空间也很大,有的时候具有随意性。因此达到目标价卖出相对与基本面变坏卖出这种定性的标准来说更难,但聂夫的卖出恰恰较多靠得是所谓的目标价。
       更糟糕的是,聂夫最多的卖出完全不是基于上面自述的两个理由。以下描述皆来自“投资流水帐”,这是最好的证据库。“市场是否会有足够的耐心.....我相信赶紧撤出要安全许多.....(P118)”预测市场的 ;“.....抛出坦迪、再买进、再抛出的过程中,温莎获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收益(p123)”波段操作的;“看到机会我们毫不迟疑。石油股已经从12月的高点疯狂下跌了35%-50%......我们把餐饮、商店、交通运输的股票抛出...(p155)”更好的目标和选择出现的;“我们感觉到投资者从低知名度的成长股上转移视线,我们也因时制宜在这个版块缩减了仓位.....(p157)”猜测判断市场变化,预计资金流向的。还有,但是不再列举了,花样已经够多的了(下文再解释原因)。这真是“号称”出来的价值投资者!! 纯粹的投机啊!!
       谈谈自己关于卖出的看法。可以的话,我真不愿意卖,一股也不,我对好企业(股票)有感情,因为这个世界太小容不下太多好东西,还因为我的慧眼发现它,它就努力赚钱回报我,重要的是只要我是对的它一定能回报我,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享受这种简单的关系,我觉着很温情。一定要卖的话,基本面变坏要分情况讨论,行业和人任何一项我觉得不行了都卖,其它的基本面状况忽略不计。我不定目标价,因为好企业收益会跟着价格一起走,没办法确定目标价。所以我会考虑市盈率,大幅度高估并且我认为不可能持续这么高增长我就卖,同时我会考虑市场整体状况(作为参考),什么意思呢,我会看看是不是市场上已经没有便宜货可以买了,是不是给我钱我都花不出去了,如果全市场都这样了,就说明我的股价也岌岌可危了,至于怎么衡量大幅度高估,对不起,水平所限没有办法给出答案,需要综合全盘考量。我不否认这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我只能尽力,仅此而已。
      
       3、基金经理投资本质探讨
      
       约翰.聂夫虽然自称低市盈率投资者,但这不是他战胜市场和战胜同业的法宝,因为如果大家都采用低市盈率投资法那么市场将会无效,所有人都没有盈利机会除了内幕消息,所以他真正的优势在于反向投资策略,但是大家要注意,市盈率虽然是个比值,但它却是用来衡量价值的,但是反向投资策略呢是基于交易的,其它投资者买的时候我卖,其它人卖的时候我买。但要命的是在美国这个相对成熟的市场,这两种投资策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重合的,这是合理的,但也掩盖了聂夫取胜法宝的实质,它是靠以交易为本质的策略战胜市场和同业的,并非以内在价值为基础的策略,只不过二者重合。反过来看看国内市场,最典型的就是华夏基金的王亚伟,他是典型的反向操作,他基本上不采取不抱团取暖的策略,其他基金经理的重仓股他基本没有或者很少,他手上的都是冷门股,但重要的是,他的股票市盈率都非常高,常常比基金重仓股都要贵,这里有市场不成熟的原因,也有王亚伟本人的原因,他明知现阶段做不到两种策略重合还要这么做,其实他是在利用版块轮动赚钱,当然风险很大,他持有的公司质地都不咋地,基本上都是有明显缺陷的,可怜啊,好的公司早都被挖掘干净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明约翰.聂夫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他是靠波段,靠板块轮动,靠分析预测市场赚钱,当然有运用价值投资理念在里面,但是本质上不是价值投资,而是趋势投资。(这也解释第2点中说他“花样多”的原因)
       应该说共同基金行业没有真正的价值投资,这是具有普遍性的。看看基金的上游,下游,还有自己就能知道这个行业只能基于交易进行趋势投资。权且把券商当作基金公司上游吧,研究所、卖方研究员为什么那么讨好基金经理,还不就是为了他的老东家券商么,我把你基金经理伺候好了,你在我家证券公司多多交易哈,多开几个户头在我们公司.....好了,你的研究支持力量——卖方研究员希望你多交易。来看看下游,下游就是投资者了,投资者由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养老金,社保)和散户构成,这批人中绝大多数都是不理性的(机构也一样),都希望你赚快钱,什么叫快钱啊,至少不能输大盘吧,这样还不够还要赢同业,不然我凭什么投你啊。好了,这一切的基础又是交易。再看看基金自己,他们赚的钱来自管理费,管理费率固定,因此主要看管理资产大小,要想投资者多,那就得按投资者的需求办,好了,还得拼命交易。所以说基金经理不存在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只是方法中或多或少用到价值投资而已。
      
       4、约翰.聂夫只是不错的基金经理,但并不一定是优秀的投资者
      
       做投资的都知道,长期看投资业绩应该无限接近指数,所以长期能跑赢大盘是很不容易的,聂夫31年年均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3%,公允地说这应该是不错的投资业绩了,这个业绩很巧合得和格雷厄姆在1936-1956这21年间取得的业绩一样都是超过市场3%。但尴尬的是一旦拿出来比较就......迈克尔.斯坦哈特28年年均复利30%,索罗斯33年28.6%,巴菲特46年24.7%,安东尼.波顿26年20%.......当然啦,共同基金还是有很多限制的,例如双10%协定,股票型基金最低仓位60%之类的....所以直接比较有失公允,但无论如何短线大师的对冲基金和基于企业内在价值的股权投资还是要略胜一筹的,可惜的是前者你无法判断他是否大师,也无法学习大师的“法术”,所以自古华山一条道......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饶恕我的浅薄、无知与卑微吧!
  •     低市盈率的忠实信徒(PE<5)。
  •     我不太管左侧右侧,只要价格和成长性相比较,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就会分批杀进去,然后等时间发挥作用。
    大部分时候,我喜欢比较不同股票之间的相对价值,喜欢守候在价位不那么高,成长性又相对确定的企业里。
    今年的投资确实不好做,所以,我告诉自己不能急,要慢慢等待机会的出现。
  •     嗯,的确如此,每股收益很容易被操纵(这在我对《年报掘金》的书评中亦有提到)
    这里用每股收益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 作为书评,只能根据原书的内容展开(约翰•聂夫采用的是低市盈率投资法)
    2. 股价是由所有投资者的预期合力形成的,相对来说,采用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估价的投资者要比采用现金流贴现的多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每股收益对股价的影响自然也要大得多。
    3. 投资预期的是未来,而只有有趋势的东西才有预期的可能。每股现金流虽然不易作假,但是相对每股收益来说,波动性太大,甚至根本没有趋势可言,如果用每股现金流,一般也只能用历年现金流均值,很难预测增长率。当然了,反过来说,每股收益的稳定趋势可能也是被操纵的结果。不过本来就不存在完美的估值工具啊!实际操作中,也只能各个方法都用上,相互印证了。
  •     实际上这篇美文道出不仅是字面上的低市盈率而是购入便宜货的逻辑,只是低市盈率在一定程度说明一些问题,例如林奇曾提到的,对于周期性行业市盈率反而需要反过来看待。
      
      这篇美文相当赞同!
  •       证券投资是很容易产生各种成功者和英雄的行业,每一次的牛市都会产生大量的各类股神、赢家、暴富神话等。但是通常这些来得快去得也快,想想看有几人还能记得几年前的股市风云人物?所以说,时间很重要,时间是甄别成功人士的最有效武器。因为只有那些最顶尖的人才能在漫长的时间中屹立不倒。
      
      
      
      经历了漫长岁月检验的成功投资者并不多,而约翰·聂夫就是其中之一。约翰·聂夫执掌温莎基金长达30余年,期间创造了让人瞠目的记录。我们都知道,大型共同基金很难长期战胜市场平均,但是温莎基金却在超过30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领先市场超过3%。这样的成绩看起来似乎没多少说服力,但是要知道这是在承担远小于市场平均的风险下取得的,而且考虑到时间因素,能够长期做到这样成绩的除了巴菲特等少数几人外无人做到。
      
      
      
      有一条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是,取得这样的成绩约翰·聂夫并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投资技巧,数学模型什么的,而是使用了最广为人知的投资方法,低市盈率投资法。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投资成绩的好坏往往并不取决于某人是否掌握了某种投资圣杯,而是取决于投资者是否能够坚持简单却符合逻辑的投资策略。还好,约翰·聂夫并没有隐藏自己成功的秘密,而是无私的将其30多年的经验和总结公布了出来,在这本《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我们可以重温大师创造辉煌的过程和投资思路的总结记录。
      
      
      
      《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走进温莎是约翰·聂夫的童年以及求学过程直至进入温莎基金的历程。第二部分永恒的法则是对投资者最有参考意义的约翰·聂夫的投资思路和低市盈率投资法的详细讲解。第三部分流水账则是约翰·聂夫30年投资过程的记录,其中有很多成功以及失败的案例,是非常好的案例教学教材。
      
      
      
      约翰·聂夫的投资风格概括起来有7条:
      
      
      
      1. 低市盈率(P/E);
      
      2. 基本成长率超过7%;
      
      3. 收益有保障;
      
      4. 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
      
      5. 除非从低市盈率得到补偿,否则不买周期性股票;
      
      6. 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
      
      7. 基本面好。
      
      
      
      从这7条上看,聂夫的投资策略保守的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没有保证的行业,温莎追求的是,尽量让回报和风险的天平倾向回报一侧。这种风格实际上和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都符合孙子兵法里的“不可胜在己,可胜再敌”的原理。
      
      
      
      第2、6、7条里我们可以看出聂夫并不只是单纯的追求低市盈率,也追求成长率,只是和现在流行的追求高成长不同,聂夫追求的是稳健的可以控制的成长率。一方面这是从保守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历史统计数据表明高成长率是无法长期持续的。聂夫还很重视分红率,认为分红率是投资总收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高分红率和低市盈率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聂夫本质上是一个逆向投资者,这和他小时候和路标都能辩论的执拗个性有关。聂夫擅长寻找那些目前处于水深火热中,但是有潜力的逆向股票,通过这些投资温莎获取了高额回报。不过这些收益也不是来得容易,因为坚持低市盈率的逆向投资策略,所以温莎往往会在牛市里落后市场,而在市场降温时就会遥遥领先。应该说是聂夫的坚韧个性成就了其逆向投资的威名也成就了温莎的赫赫盛名。不过,我们在学习成功者的时候也不能照搬一切,这逆向投资虽然有效却也未必能适合所有的投资者,在投资策略上保持和自己的个性相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容易坚持下去。
      
      
      
      对比同样都是共同基金界大师级别的彼得·林奇,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两人都热衷于通过逛商场的方式来选股。聂夫通过逛商场发现的《一号码头》公司在6个月内给温莎带来了100%的利润。这都是最简单的实地考察的方法,我想这对于普通投资者尤其具有指导意义。作为普通投资者大部分人没有机会能拜访上市公司老总,获取上市公司的第一手经营状况,但是通过这样踢轮胎方式的考察,投资者一样可以得到有关公司经营状况的有效信息。
      
      
      
      另外一个共同点就是两人都将目标股票进行了分类,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林奇将股票分成6类(请参考彼得·林奇成功投资一书)不同,聂夫将股票分成了1.高知名度成长股;2.低知名度成长股;3.慢速成长股;4.周期成长股等四类。聂夫认为高知名度成长股是需要回避的,因为高知名度成长股通常其市盈率也很高,一旦公司不能实现投资群体的期望,那么就会出现迅猛的下跌。我想阐释这一观点最好的例子就是在本次行情中蓝筹股的表现了,曾经一度成为价值投资象征的蓝筹股们出现了大幅的下跌,成为最严重的受灾区。聂夫推崇低知名度成长股,因为低知名度成长股完全符合其低市盈率稳健成长率的投资标准。一旦这些低知名度的成长股被市场发现,那么带来的会是成几倍的上涨。聂夫的投资案例中有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
      
      
      
      卖出的理由:
      
      
      
      这部分我认为是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将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不卖出等同化的环境中,看一看大师的做法会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温莎卖出股票的最终原因有两条:1.基本面变坏;2.价格到达预定值。聂夫认为只要基本面安然无恙不介意持有股票3年、4年、甚至5年时间,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温莎在适当的时机迅速获利出局。温莎曾经有过持有股票不足一个月的情况。爱上一个股票是很容易的事情,却也非常危险,温莎买入并拥有的股票都是为了卖出。
      
      
      
      这种观点可能和国内投资者耳熟能详的长期持有的观点相冲突,但是个人认为这种理念和做法更实际一些。因为考虑到概率问题,在上千只股票中一个人选中一个百年老店长期成长的好公司的概率有多大?可口可乐这样的常青树公司中国终有一天也会出现,但是更多的企业会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最好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和运气,投资也是一种事业,买和卖,收放自如才能经营好自己的事业。
      
      
      
      仔细分析聂夫的成功投资策略,就能发现包括巴菲特、林奇在内的大部分成功者的投资策略其实都很相似,说起来有关投资,并无秘密可言,成功的方法就这么直白的放在了投资者面前。那么决定一个投资者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坚持”二字,只有能够坚持这种简单的投资策略的人才能有机会最终胜出。读一读书中占了大量篇幅的聂夫的温莎投资流水账部分,就能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而这段实际投资过程的记录结合聂夫的投资策略,也会是最好的投资教材。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用心学习成功者和先行者的经验,必定能够大大缩短投资者摸索和实践的过程,而《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则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     现在才想到,其实以市盈率的倒数即收益率取代市盈率,就可以免去以预期来解释价值投资的说法
  •     有老飞行员,也有胆大的飞行员,但是没有胆大的老飞行员。
  •     不能完全照搬,但还是有些启示的
  •     不是 我的意思是疫苗业是目前我发现的唯一的黑天鹅行业 比如甲流出人意料 相关企业翻了N倍 一直没想出来别的
  •       一、股票组合的构成:
       包括周期股、低知名度成长股、慢速成长股,另外还有不常出现的高知名度成长股。
       其中周期股如果在股市低迷期、行业低迷期购买,则享受双重的潜力
      
      二、购买因素:
       1.低知名度成长股:收益回报率在市盈率2倍以上,或者收益回报率除以市盈率是以指数作为指标的收益回报率除以平均市盈率的2倍以上,辅以基本面分析
       2.周期股:在盈利好转前6-9个月购买
       3.低知名度成长股:这个感觉不是很明了,从行文中似乎是以股息率和基本面分析结合
      
      
      三、卖出因素
       1. 达到收益目标
       比如预期的假设到达,或者市场已经认识到原来的忽视点并给出了公平的价格,其中:
       低知名度成长股:达到平均市盈率乘以预期收益的价格
       周期股:以历史最好业绩水平作为参照
       2.基本面变坏或假设未达到
      
      四、小结
       聂夫确实如其自己所述,用逆向投资者描述更为准确,虽然其实际上也偏向于价值投资者,但是以常见的价值投资者衡量却多少会有一些不一致。
       可能由于基金本身的一些限制和市场要求,聂夫的操作频率并不算很低,但这也对喜动不喜静的个人投资者会更有参考价值,因为以聂夫的方法,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有入市机会。
       感觉聂夫的投资方法有不少值得个人投资者参照的点,比如低知名度成长股的分析;但有些个人可能很难完成,比如周期股的分析;而有些不完全适合个人投资者,比如偏向于风险控制配置的慢速成长股。
       整体来说,个人认为聂夫的投资方法不适合个人投资者照搬,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参考学习。
      
       由于只看了一遍,所以相信有一些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欢迎指正。
      
      
      
  •     老先生是仅次于巴菲特和林奇的基本面投资大师。由于跟我的理念不符,只读了前半部分。
  •     价值投资的七种武器
  •     对了,我的投资组合中80%是银行,其他地方不敢呆。
    除了地产外,最近也在关注平安,不知道能不能跌出一个更好一点儿得价格来?
    找洼地确实很难,需要耐心守候,也需要一些黑天鹅、白天鹅发挥作用。
  •     在我看来,绩优股的分红还是可以的,只是中国股票长期估值偏高,得到的分红收益率就小多了。其实,低市盈率估值还是很有讲究的因为这个eps是跟会计政策相关,涉及到折旧盈利所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并非直接拿财报就能反映公司的盈利情况。
  •     聂夫的投资风格:低市盈率、基本增长率>7%,收益有保障,总回报率相对于支付的市盈率两者关系绝佳,除非从低市盈率得到补偿否则不买周期性股票,成长行业中的稳健公司,基本面好
  •     问大家个问题 目前的金融地产高速公路交运设备是否符合价值投资呢? pe和市净率都在低位 现金流也不错
  •     9/27-10/14阅读完成,聂夫的低市盈率投资法需要的是勤奋和坚持,林奇的10倍牛股法看起来更需要天才和运气,看来聂夫的方法更适合我。
  •     很合口味。一段时间盯着一家饭馆的几种饭菜吃,吃够了换饭馆再盯着几种吃,循环往复。
  •     但为什么只强调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容易被操纵】
    而不以每股现金流代替?
    lz.能否解答?
  •     从价值投资的买入角度看,折扣不够。但持有的话,其中一些质地比较好的股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比如说浦发银行,前几天只有12倍左右的市盈率,市净率没超过3,而去年的成长性有20%左右,继续持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地产我以前一直觉得有点儿偏贵,不过最近跌过以后,也在追踪。不知道大家都怎么看地产的,哪些指标比较核心。
  •     搜狗打出这么多错字来,一笑~~
  •       低市盈率投资者!他的成功证明了,并不是一定要选则行业竞争力第一名的公司才能跑赢指数,重要的是要选超便宜货,这样才会有很大的安全边际。但是,照比巴菲特的投资业绩还要逊色不少!
      
  •     典型的逆向投资。信息量不是很大,很多内容都知道。
  •     嗯,同意老钱的观点,现金流对验证盈利的真实可靠很重要。
  •     价值投资 翻译的不好,第二章内容全书精华。
  •     低市盈率选股
  •     喜欢。
  •     看来你是纯价值派~ 我说的黑天鹅是无法预见的事 我投了少部分动物疫苗 如果发生动物疾病会产生黑天鹅 还有厄尔尼诺之类的 你说的金融地产我觉得不属于黑天鹅 是属于恐惧的心理
  •     第一部分个人经历看看满励志的,第二部分是重点,介绍投资方法,第三部分是投资日志,基本不用看。
  •     好的投资还是要靠公司内部的复利来发挥威力的,好的价格能让威力无穷
  •     不适合这
  •       上证综指在3100点附近停滞不前,按照约翰·聂夫的买入标准,市场上已很难找出价格被低估的股票来。
      在这种不上不下的点位,基于价值的投资者该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呢?是继续持有手上的投资品种,还是换个领域继续作战?
      对于主动配置资产的投资者而言,这是个回避不了的超级大问题。
      基本的判断是,经过1664点以来的报复性上涨,市场上确实已经找不出绝对便宜的投资品种来。毫无疑问,过去数月中鸡犬升天式的上涨局面,将告一段落,而重估一切的时刻或许正在来临。那些被严重高估的品种,一定会被打回原形,即便这个过程演进得十分漫长。而那些相对价格较低、业绩有可能转好的品种,则将逐渐被市场发掘出来,最终超越指数。
      然而,这一切并非轻而易举就可以达至,它需要我们像走钢丝一样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搞好平衡。基本的原则恒古未变:永远都要站在靠近收益远离风险的那一侧。
      实事求是地说,在目前的点位,对于新钱来说,确实面临着很大的介入难度。但是,对于业已在市场里搏杀了一段时间的老钱来说,一些投资品种还远未达到疯狂的地步,仍可以持有较长时期。主要的理由是:虽然90%的投机空间已被消除,但通过持有那些稳健成长的企业,依然可以获得每年20~30%的投资收益,而这些收益,迟早会通过分红、送股、股价上涨等多种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如果你足够激进,你也可以在那些复苏迹象不太明显的强周期行业中发掘出既有投资收益又有投机收益的品种来。比如说与外贸相关的行业,在大部分人依然沉浸在悲观氛围中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敏锐地发现,6月份的进出口跌幅,已经较5月份大为收窄。如果你能在相关行业中寻找到一直被市场忽略的优质企业,那么,当大家都看到复苏迹象时,你一定会获得超过正常水平的投机收益。
      真正的问题是,虽然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框定收益与风险的空间,但我们很难预测这些相对被低估的品种何时暴发。这也正是潜伏于相对低估品种的投资者所必须面对的最大困惑。如果你看好的股票一直不表现,你能否长期坚持下去?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是,在复苏马拉松的不同时间序列点上,都配置一两名种子选手,并且不断检视手中的投资品种,分批抛售那些兴奋过头的家伙,将所得资金配置在其他种子选手身上。
      投资的原则十分简单,但真正能坚持到胜利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不言自明:大部分人都想赚到快钱。
      我们深知自己不具备赚快钱的敏锐感觉,所以,更愿意在尚未被大家看好的品种上坚守,等待时间发挥作用。
      无论如何,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更得牢记那句说烂了的话:耐心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     很精彩!!
  •     这是一本好书
  •     嗯,正如老钱所说,本书(当然也包括本书评)主要讲的是投资逻辑的问题,对估值涉及的不多。
    求道@收束身心兄若是对估值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下《股市真规则》,里面对各种估值方法都有详细的论述。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我喜欢把估值方法分成两类:
    第一类:绝对估值法:也就是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法,企业的内在价值就等于该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这也是经典价值投资者常用的方法。
    第二类:相对估值法:主要是通过比较目标股票的市销率,市净率,市盈率和市现率等指标(可以和该股票对应指标的历史均值纵向比较,也可以和同行业其他股票的对应指标横向比较),来找出相对被低估的股票。约翰•聂夫常采用的就是相对估值法。
    鉴于并不存在一种完美且普适的估值方法,使用多重估值方法,互相验证,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谢谢慢慢和老钱,市盈率真是含义异常丰富的比率,值得人们为其写本小册子。
    但对市盈率作为分析对象的中心地位,我自己还不够理解【当然我同意市盈率比市净率更有意义】
  •     聂夫是个真诚的人
  •     值得多读几次的书
  •     本来想评三星半,豆瓣没有这个项目啊,如果约翰聂夫把他的成长经历去掉的话,我就给这本书四星,翻译的不错,比安全边际那本翻的好多了,那本简直不知所云。
  •     我一直在追踪万科,目标价格是7.2元左右,如果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和部委、地方要员们放狠话调控地产,把股价打到类似的价位的话,我就会把资金分散一部分到地产上。不过,我觉得机会不太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想,如果我们能够把我弄住地产最悲观的时候,那么,介入的机会也就来了。我想,尘月可能更擅长这个。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