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区域经济 > 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505889279
作者:刘海波
页数:188页

章节摘录

插图:但是,生产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就是内在不经济。引起内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管理效率低下,生产规模过大,会使管理机构由于庞大而不灵活,管理上也会出现各种漏洞,从而使产量和收益减少。第二,生产要素价格上升,销售费用增加。生产要素的供给并不是无限的,生产规模过大必然大幅度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而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同时,生产规模过大,产品大量增加,也增加了销售的困难,需要增设更多的销售机构与人员,增加了销售费用,因此,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上面说的是一个厂商生产规模扩大时对产量与收益的影响。但对一个厂商的产量与收益发生影响的,不仅有它本身的生产规模,而且还有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一个行业是由生产同种产品的厂商组成的,它的大小影响着其中每一家厂商的产量与收益。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称为外部规模经济。引起外部规模经济的原因是:个别厂商可以从整个行业的扩大中得到更方便的交通辅助设施、更多的信息、更优秀的人才,外部规模经济同样会带来该产业成本的降低。显然,达到有效的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水平会自动推动市场集中。但同时也存在外部规模不经济,它会使产量与收益减少,原因在于一个行业过大会使各个厂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厂商为了争夺生产要素与产品销售市场,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此外,整个行业的扩大,也会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交通紧张,个别厂商要为此承担更高的代价。由以上的分析来看,一个厂商和一个行业的生产规模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即要实现适度规模。(2)产品差别化。产品差别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一种产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或其他需要,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

前言

伴随着产业集聚这种生产方式不断发展,我国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不和谐的发展局面。克鲁格曼的中心一外围模型表明,产业集聚存在一个均衡状态,即能够达到竞争性均衡,当产业集聚达到竞争性均衡时,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否则,将存在集聚资源配置不足或集聚资源配置过度的情况。本书以此为出发点,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五大理论假说,并依次对五大理论假说进行验证,一方面补充了此领域的指标测度和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并提出了旨在缩小区域差异、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首先,判断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的均衡性。产业集聚规模存在一个适度水平,本书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借助前人产业集聚水平的动态非均衡模型,利用规模经济变量、市场需求变量、资本需求变量和产品差异变量及产业集聚的当期、长期和滞后期水平建立横截面数据的回归模型,得出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目前处于非均衡状态,正处于向长期集聚水平调整的过程中,以20个行业为代表的产业集中度水平调整到长期集中度水平平均还需要大概20年的时间,这与西方国家经验研究的调整速度基本一致。其次,判断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的“马太效应”。既然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目前处于非均衡状态,那么,这种非均衡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损失。

后记

当我提笔开始写后记的时候,内心的感觉颇为复杂,除了兴奋以外,还有一丝遗憾,更有无尽的感激。兴奋的是,写作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长时间的写作,不仅让我体会到了研究创作的艰辛,更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的阅历、经验、能力、时间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感激的是,本书写作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很多人的关爱、指导和帮助。首先要感激的是我的导师赵振全教授,能够有机会师从恩师,是我一生的福气!一进入老师门下,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恩师知识的渊博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有做人的谦和。恩师对我从不苛责,总是以宽厚包容的劝慰、和蔼可亲的笑容鞭策我不断奋进,让我觉得如果不付出百倍的努力、不作出成绩就是对恩师最大的不敬,不像老师那样做人就不配做恩师的学生。我还要感谢另一位老师李春艳教授。结识十余年,师生情谊更属珍贵。老师对我的写作也给予了很多的关心,可以说本书写作也凝聚着老师的心血,感激之情无以表达。同时我还要感谢李秀敏教授、刘力臻教授,她们对我的写作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我还要向东北师大经济学院的同事和吉林大学商学院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表示感谢!此外,我还要向可爱的武治国师弟、何彬师弟、郑妍妍师妹、肖国东师弟、张利伟师弟和同窗们表示感谢,他们对我的写作也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并为我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好朋友王晓丹、付丽颖、孙汉杰、秦婷婷、宫建平等,他们总是能在我没有信心的时候给我鼓励!

内容概要

刘海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技术经营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政策分析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科学技术政策,技术经营。主要著作《国运所系一科技战略大抉择》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第2章  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差异理论、方法和模型  2.1  概念界定  2.2  描述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差异水平的王要指标  2.3  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差异的理论模型  2.4  关于我国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差异的理论假说第3章  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的均衡性  3.1  产业集聚水平动态非均衡模型的前人研究回顾  3.2  我国产业集聚动态非均衡模型的指标选择  3.3  我国制造业总体产业集聚水平非均衡模型第4章  我国产业集聚的"马太效应"  4.l  我国制造业总体区域差异现状及其演变趋势  4.2  我国制造业区域差异地区分解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势  4.3  基于面板数据的产业集聚水平和区域差异关系分析第5章  我国产业集聚力与分散力的作用程度检验  5.1  我国产业集聚力与分散力的理论分析  5.2  描述我国产业集聚力与分散力的指标选择  5.3  我国产业集聚力与分散力作用程度的实证检验第6章  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的测试及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  6.1  我国制造业分行业和分地区集聚状况分析  6.2  我国非沿海地区的集聚优势行业判断  6.3  缩小我国区域差异的对策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是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在提出产业集聚均衡与非均衡等概念的基础上,判断出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目前正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并且是区域差异扩大的一个根本原因。主要结论为产业整体集聚水平与总体区域差异符合“马太效应”的“发展趋异”:而区域内产业集聚水平与区域内部差异符合“马太效应”的“趋同假说”;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达到帕累托状态;八大地区内的差异有涨有落,方向不一:运输因子及区域内投入因子、区域外投入因子和市场需求因于与产业集聚水平成同方向变化。信息人口因子与产业集聚水平成反方向变化。

图书封面


 我国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