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实验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会计审计 > 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实验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121086786
页数:280页

章节摘录

  第2章 会计软件基础  2.1 会计软件概述  2.1.1 会计软件的概念  会计软件是一种运用于实际会计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一系列指挥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的程序代码和有关技术文档资料。它以计算机作为手段,通过对人工输入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进行加工处理,自动生成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的会计信息资料,从而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目前在企业中运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9,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模块也属于会计软件范畴。  会计软件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为基础、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为核心、以会计数据为对象、以提供会计信息为目标,将计算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的软件系统。任何一个会计软件都是由模块、数据库和会计软件文档三大部分组成的。  模块是程序的集合体,一个或数个程序组成一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例如,凭证输入模块、总账打印模块、报表编制模块等。数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模块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会计软件,如账务处理子系统、工资核算子系统等。一个模块完成的功能可多可少,通常也可以将“账务处理子系统”称为一个功能模块。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体,用于存放各种数据,如凭证、.账簿、报表等。数据库由多个数据文件或表组成,任何一个会计软件都必须有数据库,用于存储相关数据。  会计软件文档是对会计软件模块和数据库所做的文字说明,包括用户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报告、用户手册等技术文档和使用文档。  2.1.2 会计软件的发展  会计软件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模式的演变息息相关。从企业角度审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管理处于生产管理时代,主要特征表现为:管理重心放在企业内部,着重提高内部生产效率,实行控制型管理;进入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经济并重的混合管理时代,企业管理基本上以职能管理为主体,是各个单项管理的结合,是一种离散型的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管理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全面面向市场经济,中国的企业管理也进入新管理时代,具有面向市场、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价值化、系统化、电算化、国际化、中国化、普遍化等特点,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1.从会计软件功能看  (1)1977~1988年,这是我国会计软件的起步阶段。我国会计软件是从l977年开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在1988年以前基本上为非商品化会计软件,具体表现为企业自行开发和应用财务软件或委托其他单位进行定点开发。  (2)1989~1993年,这是我国会计软件的发展阶段。从1988年开始,中国会计软件进入了商品化阶段。最早是单项型财务软件,只是对财务的个别环节或工作进行处理。  (3)1994~1998年,这是我国会计软件的提高阶段。从1993年开始会计软件进入核算型阶段,可以全面核算企业的业务活动,全面反映各项财务状况;从1996年开始,会计软件发展到管理型阶段。在核算的基础上为企业管理,尤其是为财务管理提供了大量的工具和方法。  (4)1998年至今,这是我国会计软件的腾飞阶段。进入l998年,中国会计软件进入ERP阶段,会计软件本身也从管理型发展到战略型,它不仅是为财务管理,而且是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  2.从会计软件的操作界面和技术看  (1)基于DOS平台的会计软件。  1996年以前的会计软件主要是建立在DOS平台上。基于DOS操作系统开发的会计软件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采用一些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DBASE、FoxPr0等,其在管理大容量数据记录方面的功能不足,制约了会计软件在业务量比较大的企业中的应用,同时受DOS操作系统对计算机内存管理能力的制约,造成软件在运行中不稳定。  (2)基于Windows平台的会计软件。  1996~1998年,随着微软公司推出Windows系统以及Windows 95/NT操作系统,我国大部分会计软件公司都推出了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会计软件。由于Windows系统对计算机内存管理能力的增强,使得基于Windows平台上的会计软件运行稳定,且在易学易用性方面得到了提高。会计软件已发展到图形界面阶段,其中32位的Windows 95平台的会计软件在市场上占有主流的位置。  (3)基于浏览器界面技术的会计软件。  1998年以后,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浏览器界面技术开始引入会计软件,从而使得会计软件几乎所有的前端应用都逐步转向通过浏览器来实现,大大减少了学习的难度。  3.从会计软件的网络体系结构看  (1)F/S阶段。  最早中国的网络财务软件是从文件/服务器(F/S)模式开始的,在此模式下,程序和数据统一放在服务器上,工作站直接调用这些文件。其优点是费用低,但也存在着网络效率低、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差、难以进行大量数据处理的缺陷,不适合大型网络。  (2)C/S阶段。  其后,出现了客户服务器(C/S)结构的财务软件。在此模式下,数据采用专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来管理,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程序安装在每台工作站上。该模式的优势是提高了网络的效率,降低了工作站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有较大的改善,网络负荷相对较小,可以适合于大型网络;但这种软件也存在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高昂的维护成本并且投资大,在跨平台方面存在相应的难度。  (3)B/S阶段。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很快,代价高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网络会计软件也进入到了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该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跨平台的应用,解决网络多结构的分布式处理,尤其可以很好地支持Internet、Intranet或Extranet,前端会采用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在Web Server上进行一次性安装就可以安装升级整个软件系统,从而极大地降低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客户端采用瘦客户机或NC(网络计算机)来工作,扩展性很强,但缺点是对网络速度要求较高。  2.1.3 会计软件的分类  会计软件按其适用范围不同可划分为通用会计软件和专用会计软件;按提供信息的层次不同可分为核算型会计软件和管理型会计软件。  1.通用会计软件与专用会计软件  通用会计软件是指在某一特定范围内普遍适用的会计软件,通常又分为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全通用会计软件和适用于某一行业的行业通用会计软件。通用会计软件的特点是含有较少的会计核算规则和管理方法,需由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定,较为灵活。但是,由于通用会计软件没有考虑不同用户的会计核算个性,企业初始化的工作量较大,且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得到软件开发商的帮助才能顺利实施。  专用会计软件是指仅适用于处理个别单位会计业务的会计软件。专用会计软件通常是由企业根据自身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的特点,自行开发或委托他人开发研制,将会计核算规则和管理方法固化在程序中。其优点是适合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针对性强。但是,灵活性较差,如会计政策变更就需要通过修改程序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需求。  2.核算型会计软件与管理型会计软件  核算型会计软件是指专门用于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应用软件,它面向事后核算,通过采用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提供会计信息资料,从而完成会计电算化基础工作。核算型会计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对账务、工资、固定资产、成本、应收款、应付款、存货、往来账款等内容的核算以及会计报表处理等。  管理型会计软件是对核算型会计软件功能的延伸,它利用会计核算软件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资料,采用各种管理模型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具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在核算型会计软件完成会计核算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管理型会计软件具有分析、预算和控制等扩展功能。其中,分析功能主要包括对各种财务报表和预算报表的财务结构、财务指标进行定比和环比等多项比较分析;预算功能提供从一般经营活动到投资、筹资、资本支出、收入、成本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预算;控制功能包括对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预计流动比率、预计投资收益率、保本点等的计算控制,通过预算报表和实际执行中的反馈结果进行控制。管理型会计软件是会计软件的必然发展方向。

书籍目录

第1章 会计电算化概论1.1 会计电算化基础1.1.1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1.1.2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1.1.3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1.1.4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1.2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1.2.1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基本条件1.2.2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内容1.3 会计电算化后的管理1.3.1 会计电算化后的部门组织管理1.3.2 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管理1.3.3 会计电算化后的维护管理1.3.4 会计电算化后的档案管理1.4 复习思考题第2章 会计软件基础2.1 会计软件概述2.1.1 会计软件的概念2.1.2 会计软件的发展2.1.3 会计软件的分类2.2 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2.2.1 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2.2.2 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2.2.3 会计软件总体结构及各子系统间的数据联系2.3 会计软件的选择2.3.1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途径2.3.2 商品化会计软件与定点开发的专用软件2.3.3 商品化会计软件选择的步骤2.3.4 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评价2.4 ERP与会计软件的关系2.4.1 ERP的发展过程2.4.2 ERP的管理思想2.4.3 ERP的作用2.4.4 ERP的主要模块2.4.5 ERP与会计软件的关系2.5 复习思考题第3章 会计软件应用方法3.1 会计软件的基本构成3.2 会计软件应用前的准备工作3.3 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3.4 账务处理子系统应用方法3.4.1 账务处理系统概述3.4.2 账务处理系统的基本功能3.4.3 电算化账务的处理流程3.4.4 期初建账及账务初始化3.4.5 日常账务处理3.4.6 期末结账及系统维护3.5 报表子系统应用方法3.5.1 报表编制3.5.2 报表处理系统的日常应用3.6 工资子系统应用方法3.6.1 工资核算的特点3.6.2 电算化工资核算系统的内容3.6.3 工资核算的基本流程3.6.4 功能3.7 固定资产子系统应用方法3.7.1 固定资产子系统流程及特点3.7.2 固定资产的基本功能3.7.3 系统使用前的准备工作3.7.4 系统初始设置3.8 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子系统应用方法3.8.1 进、销、存与账务的流程3.8.2 采购管理3.8.3 销售管理3.8.4 库存管理3.9 会计信息化后的日常维护工作3.9.1 环境维护3.9.2 软件故障维护3.9.3 软件日常维护3.10 会计软件升级3.10.1 软件升级3.10.2 软件升级的种类3.10.3 升级的具体方法3.11 复习思考题第4章 实验准备4.1 总体要求4.2 实验环境4.2.1 硬件环境4.2.2 软件环境4.3 实验内容4.4 实验软件安装4.4.1 系统环境要求4.4.2 用友财务通安装步骤第5章 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5.1 系统管理5.1.1 系统管理功能概述5.1.2 系统管理实验5.2 基础设置5.2.1 基础设置功能概述5.2.2 总账财务基础信息5.2.3 公共档案设置5.2.4 购、销、存档案设置5.2.5 基础设置实验第6章 采购管理6.1 采购管理概述6.1.1 采购管理功能概述6.1.2 采购管理操作流程概述6.2 采购管理实验第7章 销售管理7.1 销售管理概述7.1.1 销售管理功能概述7.1.2 销售管理操作流程概述7.2 销售管理实验第8章 库存管理8.1 库存管理概述8.1.1 库存管理功能概述8.1.2 库存管理操作流程概述8.2 库存管理实验第9章 核算管理9.1 核算管理概述9.1.1 核算管理功能概述9.1.2 核算系统操作流程概述9.2 核算管理实验第10章 总账管理10.1 总账管理概述10.1.1 总账管理功能概述10.1.2 总账管理操作流程概述10.2 总账管理实验——初始设置10.3 总账管理实验——日常业务处理10.4 总账管理实验——出纳管理10.5 总账管理实验——期末处理第11章 固定资产管理11.1 固定资产管理概述11.1.1 固定资产管理功能概述11.1.2 固定资产管理操作基本流程概述11.2 固定资产管理实验第12章 工资管理12.1 工资管理概述12.1.1 工资管理功能概述12.1.2 工资管理操作流程概述12.2 工资管理实验第13章 报表管理13.1 报表管理概述13.1.1 报表管理功能概述13.1.2 报表管理的基本概念13.1.3 报表制作流程与报表公式定义13.2 报表管理实验

作者简介

《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实验》讲述了会计电算化的一般原理、会计软件的基本内容,并根据用友财务通标准版10.2,重点讲解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如何进行各项业务的处理。《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实验》以一个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为模型,按照企业业务流程的先后,详细介绍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财务软件系统设置、采购、销售、库存、成本核算以及财务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和报表等的操作,整个流程符合企业经营业务信息化整体核算的习惯。
《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实验》引用大量的图表和案例来阐述用友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易学易用,能帮助读者轻松学习会计电算化理论和技术。
《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实验》适合用做大学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信息管理类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同时也可供高职、高专学校的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及会计电算化上岗培训、社会培训和自学使用,还可为财会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整体业务信息化核算提供借鉴。

图书封面


 会计信息化原理与实验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