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学理论 >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1
ISBN:9787309082678
作者:黄有光
页数:261页

内容概要

黄有光简历

1942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毕业于槟城韩江中学(1961)、新加坡南洋大学(1966)、悉尼大学(经济学Ph.D., 1971),在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任教授(reader; 1974-1985)及讲座教授(personal chair; 1985- )。1980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1986年成为被选入Who's Who in Economics: A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ajor Economists 1700-1986的十名澳大利亚学者与全球十名华裔学者之一,2007年获得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最高荣誉—杰出学者(Distinguished Fellow)。在经济学、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宇宙学、行为与脑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两百余篇审稿论文。兴趣与贡献包括: 福祉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提创福祉生物学,提创综合微观、宏观与全局均衡的综观分析。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经济学的中文误译
代序一 正统经济学的威力、局限与拓展
代序二 经济学的性质
——分辨实证经济学与经济政策的不同

1 公众人士的误解
1.1 技术进步增加失业
1.2 移民对本地人不利
1.3 人口增加对原有人民不利
1.4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不利
1.5 全球化危害全球
1.6 中国应该鼓励消费与汽车
1.7 对汽油征收污染与拥挤税对开车者不利

2 诺奖得主的经济学谬误
2.1 托宾的本科生一年级经济学失误
2.2 德布鲁 (Debreu)在其《价值理论》(Theory of Value)一书中的几十个“错误”
2.3 所有税收都造成扭曲?
2.4 萨缪尔森 (Paul Samuelson)对序数主义的坚持
2.5 科斯对外部成本的一个不对称性的忽视

3 经济学学生的失误
3.1 金钱成本不是机会成本
3.2 无差异曲线必须“曲线平行”
3.3 通常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蕴含规模报酬递减
3.4 期望效用假说假定收入或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
3.5 对每个决策者(局部)是成立的,则对所有决策者(全体)也必然成立
3.6 归咎谬误 (Fallacy of Attribution)
3.7 在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分析中,当C+I或总支出曲线比45°线更加陡时,支出增加减少均衡收入
3.8 根据一个帕累托社会福祉函数,一个帕累托最优点必然优于一个非帕累托最优点

4 经济学者的经济学谬误 (比较不技术性的)
4.1 快乐的衡量完全不可靠?反主观论的谬误
4.2 理性人不会有意地选择快乐比较低的情况
4.3 效用不能基数(计数)衡量
4.4 效用不能人际比较
4.5 没有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4.6 通过原点的供给与边际成本线
4.7 在个别措施上牺牲效率来增加平等
4.8 全球暖化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的要点在于现在与将来的消费之间的替代
4.9 产品集合越大,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

5 经济学者的经济学谬误 (比较技术性的)
5.1 对局部与整体非完全满足性的混淆
5.2 把罗伊等式误称为罗伊恒等式(Roy's Identity)
5.3 完备性和消费理论的一个惯例结合起来的限制性
5.4 没有把瓦尔拉斯定律与复合商品定理结合起来,而得出一个重要结果
5.5 全局均衡必须是一个让所有市场出清的价格组
5.6 最高与次高价格的封闭式拍卖的结果是一样的
5.7 效用幻觉
5.8 对消费者剩余的等价衡量比补偿衡量更优,并且是理想的福祉变化的衡量
5.9 金钱的外部效应完全没有效率意义
5.10 NeumannMorgenstern 期望效用指数与新古典经济学者的主观效用函数完全没有关系
5.11 符合NeumannMorgenstern 期望效用假说的人是把其期望主观效用极大化的
5.12 对Harsanyi的效用主义结论的怀疑

附录A 大城市是否应该限制外来移民?兼谈报酬递增与E-F冲突
附录B 萨缪尔森对Kemp与笔者关于社会选择理论的论争
附录C 钻石性物品与消费者理论中的反常情形
附录D 期望效用极大化与边际效用递减可以解答圣彼得斯堡悖论(St. Petersburg Paradox)之类的悖论?
附录E NeumannMorgensteni 期望效用假说的证明
附录F 纯粹平等主义
附录G 公共支出对你有利吗?
附录H 对当今金融危机的一些反思
附录I 不完全竞争下的货币非中性:为什么经济学者忽视了这种可能性?

作者简介

经济学名词的中译,有许多是译得很好的。然而,既然本书《从诺奖得
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是谈谬误的,就只谈误译的地方。最让笔者气
得七孔冒烟的误译,是把dollar译为“美元”。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新
加坡元等等,都是元,都是dollar!
General equilibrium 一般译为一般均衡。这显然是误译。“一般”是
和“特殊”对应的。这里应该译成“全局均衡”,以便与“局部均衡”
(partial equilibrium)对应。
Real income 一般译为实际收入。这也是误译。“实际”是和“虚假”
对应的。应该译为“实值收入”,从而与“名目收入”(Nominal income)
对应。
……以上仅是经济学中译的谬误。经济认识的谬误、理解的谬误、应用
的谬误还有很多……在《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中,黄有光
教授就是要解读和纠正这些谬误。

图书封面


 从诺奖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经济学谬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本书书名像是一本粗制滥造的畅销书才会有的,可能其英文原名Common Mistakes in Economics更为贴切。黄有光在他与张定胜所合著的《高级微观经济学》的序言中特意指出,张定胜所编写的部分应该严格而言属于编著,言下之意是自己所撰写的部分包含有自己独立思考所得的精华。如果仔细翻阅的话,会发现其中的大部分独创内容(我所发现的)都可以在这本小册子中找到。因而,这本小册子应该是部分黄有光所骄傲的一生思考所得的思想(idea)合集。不可否认,这本书有着大量的真知灼见;本书并没有完整的体系,所以对经济学有着一定基础的读者会受益更多。然而,正如黄有光在序言中所自谦地说他也只是“凡夫俗子”,即使身为福祉经济学(黄有光在本书中指出welfare应翻译为“福祉”而非“福利”)大师的他,也可能犯下一些错误。以下所指出的错误,与本书中指出的部分错误一样,并不一定是违背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假使其存在的话,而是对黄有光的一些看法的商榷。本书花了极大的篇幅阐述效用的基数理论是处理经济学问题所必需的,并且是可以建立的。这是经济学的老问题,是福利经济学最为基本的方法论问题。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剑桥学派就以效用的主观本质来严格论证人际效用的不可比性。对福利经济学上贡献极大的阿玛蒂亚•森在剑桥求学期间所做的福利经济学研究被罗宾逊夫人斥之为不务正业。原因很简单,一旦离开人际可比性,逻辑上来说,社会选择可依赖的只剩下了适用性非常弱的帕累托准则(福利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定理的假设同样是不现实的),那么福利经济学的内核基本就空洞了。因而,在福利经济学的框架内,讨论人际可比性是必须的。书中黄有光并未阐明如何从这一个论点推出基数理论的必要性。这逻辑跳跃的一个反例是森在Collective Choice and Social Welfare中论证了其他的处理路径。我认为以黄有光对森著作的熟悉程度(在其著作《福利经济学》中数十次引用森的成果),这儿的逻辑跳跃更有可能是在这本小册子中未能加以阐述。然而,他对萨缪尔森在这点上的批评(2.4节)是不恰当的,因为萨缪尔森对福利经济学并没有较大兴趣,而他的学术路子确实不需要要求强得多的基数理论。值得指出的是,在目前通行的初级和中级经济学教科书中,乃至部分高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大部分都停留在效用的序数理论,简单地拒斥基数理论,而未深入探讨二者的适用范围。这一情况的出现很可能是现代经济学教科书的鼻祖,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未加深入探讨即否认序数理论在经济学理论的必要性导致的——就这一点而言,黄有光的批评是正确的。为了解决这一基本的方法论问题,黄有光的思路是将引入“快乐”这一概念,其定义为“享受减除痛苦,包括肉体和精神”(4.3节)。基数理论最基本的问题是计量单位为何。黄有光提出的一种途径是以最小可感知的快乐为单位(4.1节)。他的理论基础是生理学的(他称之为进化生物学),具体而言就是人在生理上构造的极度相似性,乃至可以被视为同一的,那么快乐的程度在人际之间是可比的。遗憾的是,就目前的脑科学发展而言,最小可感知的快乐单位究竟为何这一问题并非没有争议,更不必提如何简易地测量。退一步而言,即使大脑不是一个黑盒,即假设快乐是人际可比,而且是可度量的,我们是否需要进一步地考虑边沁在创立功利主义时所考虑的快乐的质的区别(若不考虑,可能的问题比如有毒品可能会制造极度的短期的快乐)等议题。这些问题黄有光在书中并未多加探讨,我期待他在这些问题上更为清楚的回答。但就他在这本书中所展示出的对脑科学的知识储备,我更倾向于另一种途径,即森的处理方法:基于他所定义的可行能力所定义的自由的基础上来讨论问题。不论其对错与否,尽管黄有光在基数理论上着笔良多,至少没有能够彻底说服对手,这样对手的观点或许不能算得上是“经济学者的经济学谬误”吧。黄有光是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他认为当今的全球变暖与以往人类所面临的危机本质上是不相同的,理由有二:其一是此次危机是人类的活动所导致的,而以往的危机是自然灾害;其二是人类若是不灭亡,未来可以因科技的进步而大幅提升快乐(4.8节)。第二点是之前所提及的观念的一脉相承,不多作评述。第一点则不敢苟同。黄有光提供了以下的理由来论证温室效应或全球变暖会在一二十间毁灭人类:科学界一致承认全球变暖;政商界人士出面支持环保;利益集团买通媒体来误导公众舆论。然而,即使全球变暖是客观事实,科学界并没有证明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的因果性,政商界人士的态度和利益集团的存在也不能论证第一点。黄有光指出经济学家在环境议题上“只着重于现在与将来消费之间的替代”,而忽视了“灾难的避免”。这一思路更详细而言是,存在着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导致人类短期内毁灭的可能,这样子的后果一定是最最糟糕的。但这一逻辑上的可能性并不能足以论证,因为其背后的数学思路为人类毁灭的值应该为负无穷大,那么不论发生这一情况的概率为多么小的一个确定正数,数学期望均为负无穷大,小于其他情况的数学期望。但注意到,也存在着全球不变暖导致人类短期内毁灭的可能性,哪怕其可能性远低于前者,但其数学期望同样是负无穷大。这意味着,黄有光的无穷大论证是逻辑错误。此类所谓事物本质上的改变在本书中还出现过一次,黄有光曾举一位博士在三十年前对他说计算机的普及必定导致大量失业,因为计算机替代人工的程度远非旧式的机器可比,因而与工业革命时机器的普及有着本质区别。这两个实例无疑指出,做出所谓的本质发生改变的论断需要慎之再慎。在第一章《公共人士的误解》中,黄有光在一些重要的与公共相涉的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以人口增加对原有居民的利弊一节为例,来剖析以下他论证的一些瑕疵。他提出了以下的几点原因来论述人口自然增长未必不好。其一是人口的增长导致的人均收入减少并未不利。他举了第一个孩子出生来论证此点,然而我也可以举因避孕失败而降生的孩子会带给经济本身已经困难的中年父母极大的生存压力(在古时候的中国确实存在此类事情)来论证此点的反面。其二是人口的增长导致的人均效用的减少未必不利。他指出了所有人口的平均效用下降但原有人口的平均效用反而上升的逻辑可能性,但我同时也可以举出原有人口平均效用下降的逻辑可能(放开户籍限制,大量人口迁入北京,家有尚未高考的孩子家庭的效用降低)。黄有光的一大优点在于他善于举例来论证经济学,但在这些问题上举例子并不足以论证问题。这一章的不少节都存在了相似的问题。有几个问题纯粹是方法论上的。这应该算不上错误,只能说是学术旨趣的相悖。黄有光提到一次他批评一位学者的模型不现实,那位学者的回答是模型与现实的关联不是他所考量的。黄有光秉持着研究真实世界的态度来研究经济学(代序二),但大量的经济学学者都是在主流经济学的模型框架下处理和研究问题,而对真实世界的联系往往局限于套用数据来证明(并非检验)模型的正确性,甚至于完全不考虑,例如不少博弈论的理论研究。这并非是错误的学术路径,因为形式化和技术化也是经济学自身框架的一部分。黄有光也赞成数理方法的应用,只是反对滥用,但这二者之间的鸿沟应该如何勾勒是无法说清楚的,因为思想是无法定量分析的。一个存疑的问题是,在代序一中黄有光举一位研究SP-SPACE的经济学者为例,说明经济学过度重视数理形式主义。然而,我从未看到过这个奇怪的空间,在google scholar及维基百科上也未能找到与此相关的信息。作为一名数学系学生,我更倾向于认为此处应为L^p space,一个数学领域中最为基本的非初等对象。在初级的数理经济学课程中,这个概念并没有涉及的必要,但确实可以更为一般地处理经济学问题(尽管极大程度上是对解释现实问题无意义的纯粹技术性乃至pedantic的探讨)。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那么黄有光指出自己只用欧式空间(“Euclidean space is ok.”),就是完全不相干的回答,因为这两个概念尽管名字上都与space相关,但数学上二者并不关联。那么,黄有光此处的批评是错误的,甚至暴露了自己的想当然。当然,这是建立在我狭隘的视野所得出的假设的基础之上。本文无意于指摘黄有光先生,正如其在书中写到的,“经济学者本身也有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谬误,一方面是孰能无过,一方面是经济学者自己专业上的偏见。”经济学是门艰深但有趣的学问,吾辈应站在前人所建起的经济学圣殿上,继续往前。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2013-01-14读毕,有利于理解福利经济学,尤其是福利主义、效用主义、超福利主义之间的关系和基本问题,尤其是黄有光提到Harsanyi是无知之幕的真正创始者(这方面文献很值得关注),另外我获知福利经济学领域除了著名的森黄之争外,还有sen-Harsanyi争论。再次感到自己微观经济学没有学好,尤其是中级和高级相当于没学
  •     非常赞啊
  •     内容一般般,和学术的关系不大。
  •     先是在北京大学听了作者的现场讲座,后来看了书,也感觉获益匪浅,又买了一本送给了学金融学的妹妹。我觉得不管学什么专业的,如果对经济和金融感兴趣,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很长见识!
  •     作者告诉你传统教科书上哪里不对,这对一个学经济的太宝贵了
  •     有些很扯,有些蛮有启发,有些没看懂。
  •     这本书豆瓣评分低了
  •     帮父亲买的,他说很不错
  •     书写的很好,但好像略有些重举例,轻推理了。类比性的东西太多。 PS:给作者发邮件一个小时就回复了。这一点真心佩服啊
  •     作者paper发的不错,这本书写的不太好。三星,两星半给他在top5期刊上的发文,剩下的给这本书
  •     这本书太生涩了,不过至少有一点收获就是世界是守恒的,经济学其实很少能达成帕累托优化,而是财富从一处到了另一处,处处互相影响
  •     : F0-53/4849-1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