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通俗读物 >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505869356
页数:276页

章节摘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货币政策既令人神往又充满神秘”,尽管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调控手段只是20世纪后半期的事情,但货币政策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对货币政策的探讨和争论从货币政策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至今仍有许多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对实践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家们来说,仍然经常被一些问题困扰:成功的货币政策是否有一定的模式,抑或具有某些共同要素;如何把握实施的方向和力度,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取得平衡;是相机抉择还是坚守规则;如何实现价格和产出之问的微妙平衡等等,不一而足。不论是思维严谨的经济学家,还是注重实际的中央银行家,都在为这些问题苦苦思索和努力实践。回首过去十几年里货币政策领域的发展,人们会发现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产生和迅速流行,以及由此所触发的对这一新框架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市场经济国家实行了大半个世纪的现代货币政策,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连这个词也还很少用。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货币政策迅速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货币政策也越来越多地具有现代货币政策的含义。1998年,在我国实行了大半个世纪的信贷规模控制被废除了,这标志着货币政策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越来越清晰。

内容概要

孔燕,1972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998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先后在研究局、金融市场司从事货币政策研究和金融市场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债券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管理等,曾参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科基金、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在全国性刊物上发表文章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兴起与广泛流行    1.1.2  国内背景:中国盯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框架正在受到挑战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观点和结论第2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兴起的理论背景  2.1  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从争论走向共识——价格稳定    2.1.1  对行动主义货币政策理念的质疑    2.1.2  通货膨胀的成本  2.2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争论: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2.2.1  早期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    2.2.2  规则与相机抉择争论的新发展: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引入  2.3  本章小结第3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定义及要素:理论层面  3.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定义与属性    3.1.1  什么是通货膨胀目标制    3.1.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属性:框架还是规则  3.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要素    3.2.1  缺少一个明确的中介目标    3.2.2  把价格稳定作为首要目标    3.2.3  公布明确的数量化通货膨胀目标    3.2.4  中央银行决策的前瞻性    3.2.5  注重与公众的沟通,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3.2.6  中央银行日益提高的责任性  3.3  比较:汇率目标、货币目标制与通货膨胀目标制    3.3.1  汇率目标制      3.3.2  货币目标制      3.3.3  通货膨胀目标制  3.4  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几种误解    3.4.1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严格的货币政策规则      3.4.2  通货膨胀目标制给政策制定者太大的相机抉择空间    3.4.3  通货膨胀目标制过分集中于对价格的关注会增加产出波动    3.4.4  通货膨胀目标制会带来经济增长率的下降  3.5  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理论模型    3.5.1  “严格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3.5.2  弹性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3.6  本章小结第4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制度设计:操作层面  4.1  通货膨胀目标的设定    4.1.1  谁来制定通货膨胀的数量目标    4.1.2  通货膨胀目标指数    4.1.3  目标的时间范围    4.1.4  例外条款  4.2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中央银行参考哪些变量  4.3  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操作目标与工具  4.4  通货膨胀预测  4.5  透明度与沟通  4.6  本章小结第5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国际经验  5.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先驱”:德国和瑞士    5.1.1  德国    5.1.2  瑞士    5.1.3  德国和瑞士的经验  5.2  完全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    5.2.1  工业化国家    5.2.2  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    5.2.3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宏观经济绩效    5.2.4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动机    5.2.5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过去十多年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5.3  隐含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    5.3.1  美联储    5.3.2  欧洲中央银行    5.3.3  隐含的通货膨胀目标制:更大的灵活性  5.4  本章小结第6章  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6.1  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6.1.1  货币政策目标    6.1.2  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    6.1.3  货币政策工具  6.2  挑战之一: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和产出的相关性下降    6.2.1  证据一:对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6.2.2  证据二:超额货币的存在  6.3  挑战之二: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下降    6.3.1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6.3.2  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  6.4  挑战之三: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不足    6.4.1  货币乘数的稳定性    6.4.2  基础货币的可控性  6.5  本章小结第7章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7.1  成功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必须具备的前提    7.1.1  制度要求    7.1.2  经济要求    7.1.3  操作要求  7.2  中国具备这些前提吗    7.2.1  中国是否可以把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7.2.2  中国人民银行的工具独立性状况    7.2.3  透明度与责任性    7.2.4  公众与政治家们的支持    7.2.5  良好的财政状况    7.2.6  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    7.2.7  能进行高质量的通货膨胀预测吗    7.2.8  信息的可获得性    7.2.9  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7.3  本章小结第8章  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来自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启示  8.1  成功货币政策应具备的要素体系:PIIFFTA    8.1.1  成功货币政策的共性特征:有约束的相机抉择    8.1.2  PIIFFTA货币政策要素体系的含义  8.2  对中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调整建议    8.2.1  明确货币政策目标的优先层次,并尝试数量化的价格稳定目标    8.2.2  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相关改革,提高中央银行货币调控的自主性    8.2.3  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8.2.4  努力提高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    8.2.5  改进货币政策操作技巧,提升货币政策决策艺术    8.2.6  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责任性  8.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计量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剖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入手,探求成功货币政策框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对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政策含义。

作者简介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从剖析通货膨胀目标制入手,探求成功货币政策框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对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的政策含义。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各国的实践都雄辩地证明了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价格稳定。中央银行家们为探求以价格稳定为导向的货币政策的努力贯穿了整个货币政策理论发展与实践的历史。回首过去十几年里货币政策领域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产生和迅速流行,以及由此所触发的对这一新框架的广泛讨论和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但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这种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目标制框架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以应对这些挑战,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颇具紧迫感的问题。

图书封面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当当送书还是比较快的。书写得一般。
  •     有点内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