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1.5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史 > 浙商1.5代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213039010
作者:徐王婴
页数:199页

章节摘录

第一节 横店版的小镇传奇21世纪的浙江东阳横店,就像一块横卧在浙西山区的磁铁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影视明星和海内外游客的纷至沓来。以假乱真的“故宫”几乎天天上演宫廷大剧,气势雄伟的“秦王宫”拉长了历史镜头,“明清宫苑”、“广州街”、“香港街”等气势恢弘的场景地上诞生了一部部叫座的影视剧。浙江东阳横店,终于从当年的穷乡僻壤嬗变为今天群星荟萃的“东方好莱坞”。以2007年国庆为例,短短7天黄金周,就接待了游客37万人次。由张国立、六小龄童、张卫健、陈小春、胡歌等影视明星主演的《宁为女人》、《吴承恩与(西游记)》、《黄飞鸿》、《陈真》、《射雕英雄传》等10多部影视剧同期在横店拍摄,吸引无数追星族。但在改革开放前,贫穷与落后曾是它的代名词。如今,这里是浙江省重要的高科技:【业基地,磁性材料、医药中间体、节能照明等位居全球和全国第一,被誉为“中罔磁都”;这里还是一座新兴的农民城市,85%的农民脱离了农业,从事二、j产业,过着市民一样的生活;这里还是“影视王国”,拥有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和全国第一家影视产业实验区,被人们称为“东方好莱坞”。提起横店的经济变迁,不能不提横店集团,以及横店集团的创始人徐文荣。70多岁的徐文荣一直以来有两个梦想:一是在横店的土地上建起成百上千个工厂,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进厂上班;二是在横店的土地上建起城市,让农民都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如今,横店的土地上真的建起了成百上千的jl?厂——“横店集团”的子公司、孙公司,合资企业、参股企业、松散型合作企业等加在一起达1000多家,集团总资产接近200亿元;其旗下的工业企业直接吸纳了3万横店农民就业;而横店,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乡镇变为繁华、现代的小城市,成为中固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典范。一个农民,一个扎根于中国农村的企业集团,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乡镇,一段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当这些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谱写了一个江南小镇的现代传奇。  传奇一:发端于“农业学大寨”时  浙中地区的东阳横店,有一座颇像日本富士山的八面山。八面山下是一座座民风淳朴的村落,村民们不但勤于耕种还擅长百工之技。也许是山多地少的缘故,擅长泥工、瓦j[、木j1:、雕工等百工之技的横店人喜欢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以补家用。亦农亦商,成了一些人的习俗。1970年,中国农村大都沉浸在“农业学大寨”、“亩产万斤粮”的亢奋当中,横店村35岁的党支部书记徐文荣却有些例外。他偷偷地把那些平日里被打倒了的,被割了“尾巴”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组织起来,顶着风险开办了两个农副产品加工厂。同时,他还领着村民修桥梁、铺道路、挖井水……一年多的奋斗后,使这个村的农民一天十个工的分红从两毛钱增加到五毛钱。但他没想到从此被挂上了“走资派”的牌子,逼得他从被造反派关押的黑房子里逃出去,这一逃就是颠沛流离的7个月。直到1972年,县工作组进驻横店整顿,他才获得解放,并重新担任党支部书记。徐文荣是踏着“抓革命,促生产”的节奏获得解放的。这个生长在“百工之乡”的农民子弟,天生就有一种从商的思想。在他的主持下,小小的横店大队办起了小五金厂、粉干厂、木雕厂、碾米厂、农具修理厂等十来个小企业,而且个个红红火火。一年多之后,横店大队成了公社的“首富”,徐文荣也被抽去创办公社缫丝厂,成了这家社办企业的当家人。虽说在大队的时候办过几个小企业,但那都是小作坊,这一回是社办企业,多少有些不同。徐文荣首先想到的是找个地方去批准。可他在东阳县、金华市和省城杭州之间来回跑了好几趟,才弄到了盖红戳的批文。再说农民扔下锄头造工厂,可是大姑娘上轿第一回。为了解决有人帮助培训技术工人的问题,徐文荣背着金华火腿赶到杭州找国营“老大哥”帮忙。说到钱更是难事。人民公社召开全社支部书记大会,号召加“命令”之后,以公社名义向各个大队借了54000元钱。但这区区54000元钱离城里“老大哥”说的办一个缫丝厂至少要200万元相去甚远。于是,上下求索找银行筹贷……经过8个月的艰苦筹建,1976年2月16日,横店丝厂正式开工了。1976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人民公社企业管理局正式成立。中国农村社办企业从此有了自己的主管机构。早在1975年初,徐文荣埋头筹建丝厂的时候,浙江就有一位叫周长庚的干部,向党中央写了一封信,反映浙江的社办企业冲破重重阻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9月27日,毛泽东看后批给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请考虑,可否印发给在京中央同志。”邓小平根据这个意见,印发中央同志后又以中央文件形式印发全国县、市一级党委。同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以《伟大、光明灿烂的希望》为题,发表了河南巩县回郭公社发展社队企业的调查,并在配发的评论文章中号召“满腔热情地办好社队企业”。农村社办企业的春天就这样悄然来临,早起的横店人在第一时间里捕捉到了机遇。1976年底,横店丝厂开工的第一年就赚了6.7万元,第二年翻了一番多,达到15万元,第三年又翻了一番多,达到35万元。第三个年头的12月,也就是1978年的12月,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j中全会。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发展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逐步提高社队企业收入占公社三级经济收入的比重……国家对社队企业,分别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路标,中国社会主义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横店人从而快马加鞭、一日千里地发展社队企业和乡镇经济:1979年1月,横店丝厂孵化而来的横店针织厂正式投产;由于产销对路,20台机器很快就扩大到120台。到1984年,经过几轮孵化,横店的企业发展到17个,初步形成了轻纺、电子、化工和建材工业等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工业体系。

后记

计划中,原本还要选上几对浙商父子作为“浙商1.5代”的传承案例。行笔间,思路总被一些突然发生的事情打乱——雪灾、地震、浙商自杀、三鹿奶粉事件……虽然,这一系列的悲情消息仍不能遮掩2008年的光彩——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嫦娥”奔月、“神七”飞天……这一连串的关键词,变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令人激情荡漾。风云变幻的2008年,悲喜交加的2008年,时代更迭的2008年。站在浙商的角度看世界,首先受牵动的是浙商的命运。有消息说,2008年以来(截至8月底)已有数位浙商企业家自杀。消息的真伪未及辨别,心情却已然受到影响。传闻中,以下的消息得到了媒体的确认——2008年7月,浙江云光泵阀制造公司老板朱吉光服毒自尽;2008年8月12日,浙江一新制药股份公司董事长郑亚津自缢身亡。浙商是中国经济领域里让人引以为豪的一支生力军,总是能够从中国经济各种磨难中顽强生存下来。没想到的是,一个月之内,相继出现了两位自杀的浙商。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风云浙商们怎么了?他们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困境?

内容概要

徐王婴(女),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生于山清水秀的浙南地区。自然山水的滋养令其热爱无染的阳光,著有诗集《我与太阳的恋情》。

曾在《浙江经济报》、《浙江市场导报》、《浙商》杂志、《上海证券报》等媒体耕作十多年,著有《对话浙商》、《浙商之变》、《草根力量》等畅销书。

现任职浙江产权交易所,同时兼任浙商研究会副会长及秘书长等社会职务。

书籍目录

代序  进化中的商人吴晓波自序  什么是浙商1.5代?第一章  万向传奇  第一节  一个民营企业的中国传奇  第二节  鲁冠球,超越代际的“不倒翁”  第三节  鲁伟鼎,“飙车一族”的“少掌门”  第四节  关于万向传承的N个猜想第二章  横店故事  第一节  横店版的小镇传奇  第二节  徐文荣,现代“愚公”的东方智慧  第三节  徐永安,横店模式的改良者  第四节  从“圆明新园”事件看父子差异第三章  传化家史  第一节  一个萧山民企的现代神话  第二节  徐传化,拉二胡的创业者  第三节  徐冠巨,一个“红顶商人”的成长轨迹  第四节  从传化转型看父子传承第四章  均瑶之梦  第一节  一个温州民企的“飞天”之旅  第二节  王均瑶,“胆大包天”的先驱者  第三节  王均金,“以退为进”跨越均瑶时代  第四节  从均瑶传承看浙商转型第五章  方太之歌  第一节  一个宁波民企的创新之路  第二节  茅理翔,家族企业的“传道士”  第三节  茅忠群,我专故我“酷”  第四节  从方太传承看浙商遗传基因第六章  万事利之力  第一节  一个社办企业的变迁  第二节  沈爱琴,用亲和力“打天下”  第三节  李建华,用思想力“拓”江山  第四节  万事利的N个悬念一个超越代际的话题(代后记)

编辑推荐

《浙商1.5代:浙商30年 1.5代里程》从“浙商1.5代”的角度来解析浙商。通过书中选取的几对浙商父子(含兄弟等)传承的故事,可以真实地描述浙商走过的1.5代路程。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对浙商企业的传承有所启发,希望浙商在下一个30年走得更健康、更平稳、更精彩。生土长、草根发育的浙商,大多形成了完整的企业文化,并进而完成了“子承父业”的交接班工程吗?“二代浙商”,真的已经成熟起来,并有力量完成浙商文化的推陈出新,有力量在全球化的竞争浪潮中、在大变革的时代里演绎传奇,使浙商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家方阵吗?

作者简介

《浙商1.5代:浙商30年 1.5代里程》主要内容:如1984年诞生的联想、万科如今定然忙于筹备2009年的25周年庆典。而诞生于1969年的万向集团是一个特例,40年的成长让它骄傲地站到了最年长的中国企业之列。中国人有逢五逢十大庆典的传统,这也情有可原,一家公司成功的标志首先便是沧桑历史的长短,于是,在众多企业奔向百年历程的道路上,数代人的努力才能铸就一个稳固的王国,因此也便有了代际续存的问题。相较于众多代际学说,我更赞同徐王婴在此书中提出的“浙商1.5代”概念。中国企业尽管长如万向40年,或联想、万科25年,但实际上都是一代人的事业,至少到今天,63岁的鲁冠球、64岁的柳传志,或是57岁的王石依然活跃在企业经营的事业中,而新的接班人也还在前辈的指引下循序前进。

图书封面


 浙商1.5代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浙商一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明清时候,历史上曾出现过晋商、徽商。而到了新中国后的这一代,历史选择了浙商来接住接力棒。不过,与晋商、徽商那种依靠与官同谋、依靠垄断特权获取暴利不同,浙商完全是用自己的一脚一步、一滴汗一滴血拼出来的。但凡现在已经有些规模的浙商企业家,早年间基本上都是贫穷、卑微的农民出身,他们靠着“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精神,在国企垄断、计划纸上的年代里为自己拼出了一条血路。从这个角度而言,出身草根的第一代浙商身上实在有着太多令我们可敬的地方。浙江温州、金华一带,从地理位置上来讲,都是算作穷乡僻壤一带。然而就是这里的农民挑着扁担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创造了今天的义乌小商品城、横店影视城、还有后来所谓的“温州模式”。他们干别人不愿意干、不屑于干的活儿,他们挣别人不想挣、不屑于挣的钱。从一根吸管、一颗纽扣、一根发夹做起,逐步做到今天,做到属于自己的真正产业王国。他们发家成功除了自身肯吃苦肯奋斗的精神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多数人能够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走在别人前面,从而抓住了历史给他们的好机遇。这本书写的是《浙商1.5代》,说白了,不管是1.0还是1.5,都是一个概念而已。说到底还是一个家业传承的问题。父辈们靠着一双手创造了一个个产业,如今30多年过去了,他们渐渐已经步入人生的晚年。如何让自己亲身打造起来的企业稳健地传承给下一代,是摆在这些人面前一个很迫切的问题。子承父业,这种发生在家族企业里的故事我们在电视剧里已经看得太多太多,各种豪门恩怨、利益纷争被演得活灵活现。然而翻完这本书,你才会发现,那些真正运筹帷幄的大企业们却并非有这么多的情节起伏。富不过三代在中国的确是一个很伤脑筋的话题。这里面并不表示,子辈们不劳而获、坐吃山空,不思进取。多数时候,这些后代们从父辈手中接过来的不是沉甸甸的财富,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改革开放之时,整个国家还沉浸在庞大的计划体系之中,所谓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只不过是撕开了一个小口子。而第一代浙商们恰恰抓住了这个小口子,积累了原始资本的第一桶金。然而,当家业传承到下一代时,其外部的市场环境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方,市场经济已经高度发达,以前依靠廉价的人口优势、土地优势等都已经慢慢不见了,市场经济对这一代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本书作者在书中后记所写到的,浙商从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喜欢追逐、喜欢扩张的冲动。尤其是在当下,资本市场风起云涌,各行各业的浙商纷纷涌入股市、基金、房地产行业,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投机做什么。经济危机一到来,很多没有看住自己本产业的浙商就这么应声倒下。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浙商跑路、自杀的新闻。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对这些子承父业的浙商家族企业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如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与世界先进企业接轨、并抗衡的优秀企业。她写道:“浙商企业仅仅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因此和国外的优秀企业相比存在差距很正常,表面上看,浙商与世界卓越企业的差距是经营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其本质上却还是商业文化的相对落后,是人的思维意识还未能摆脱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形态影响。”说到这里,我想浙商未来的道路仍会走得艰难。一方面,子辈们必须要让父辈交过来的企业,顺势而为,适应时代变化,破除思想障碍,努力与世界先进的制度和理念接轨,另一方面却是整个大环境的逐步改良和净化。“要想浙商的红旗不倒,要想浙商的事业后继有人,要想浙商的基业长青,就应该把浙商放到真正开放、真正市场化、真正全球化的经济大舞台上去。这不仅是对浙商的期望,更是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期望。”作者最后一段话感人肺腑、句句真理,但是却又是何其艰难。悲观一点讲,这样的使命或许已经大大超过了我们这代人的生命长度。P.S:1、整本书中,最喜欢的还是徐文荣。他让我看到了清末民初张謇的影子,社会企业家。2、这本书的选题不错,但是文笔还是不够火候,写作风格也很不统一。阅读体验不流畅。越来越觉得,同时拥有学者般的知识和作家般的文笔这两者的“写作天才”是何其少。吴晓波的作品也越发显得珍贵,向他的方向努力。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浙商的基本才能:整合资源的能力,以及高瞻远瞩的眼界。走在世界先,善于学习,善于把握。
  •     出于工作目的买的它,因为作者是记者出身。不过一个企业中的某些内容有些重复。
  •     浙商一代是值得尊敬的一代。他们血液里流着吃苦耐劳的血液。这本书探讨的是后辈一代能否守住前辈们的家业。富不过三代是否真的在这些企业身上得到验证?这本书选材虽好,但是文笔文本太差。再次感慨一下,能同时拥有学者般的知识和作家般的文笔如吴晓波者,还是少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