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全两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史 >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全两册)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85-1
ISBN:9787100020374
作者:[美] M. 罗斯托夫采夫
页数:758页

内容概要

作者:(美)M.罗斯托夫采夫 译者:马雍 厉以宁

书籍目录

第二版序言(弗雷泽)第一版序言第一章 意大利和内战第二章 奥古斯都的复原更新政策第三章 奥古斯都的继承者:尤留斯氏和克劳迪亚斯氏第四章 弗拉维攸斯氏的统治和安东尼努斯氏的开明专制第五章 弗拉维攸斯氏和安东尼努斯氏时期的罗马帝国。城市和工商业第六章 弗拉维攸斯氏和安东尼努斯氏时期的罗马帝国。意大利和欧洲罗马西部诸行省中的城市与乡村第七章 弗拉维攸斯氏和安东尼努斯氏时期的罗马帝国。亚洲和非洲罗马诸行省中的城市和乡村第八章 弗拉维攸斯氏和安东尼努斯氏的社会经济政策第九章 武力专制时期第十章 混战时期第十一章 混战期间的罗马帝国第十二章 东方式的独裁政体和古代文明衰落的问题译名对照表

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罗斯托夫采夫于1870年10月出生于俄国的基辅,曾就读于基辅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1901年获博士学位,1917年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1920年移居美国,先后担任威斯康星大学、耶鲁大学教授,1952年10月死于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他早期的著作主要是在考古学和古代文物研究方面,后来转入西方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1926年初版)和《希腊化世界的社会经济史》(1941年版)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它们使罗斯托夫采夫在西方古代社会经济史学界得到很高的评价。《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迄今一直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权威性的著作。它最早于1926年刊行英文版,1930年出了德文版,1932年出了意大利文版。此书的英文第二版,是罗斯托夫采夫死后于1957年出版的。第二版的出版得到了弗雷泽的许多帮助。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正文并没有多大出入,但注释大大丰富了。第一版是一卷本,既有正文,又有注释;第二版扩充为两卷,第一卷为正文,第二卷全系注释。在《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一书中,罗斯托夫采夫应用的是把西方的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他以大量碑铭、钱币、建筑遗址、器皿、苇纸卷等文物作为依据,结合古代罗马作家的著述,概述了罗马帝国时期的意大利和外省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关于罗马帝国兴衰原因的看法。他认为,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是以城市资产者的兴旺为基础的,城市的工商业和自耕农的经营使罗马帝国得到充裕的财政收入……

图书封面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全两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有點後悔這麼晚才看這本書,不過,有時候,有些經典好書是要有點底子才能看懂的。《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是一本陳舊的經典,作者羅斯托夫采夫光聽名字就知道出身,不過他是移居美國的俄裔,是出於對“十月革命”的反感而離開祖國,這點對於閱讀本書時,是不可不知道的。誠如譯者所指出,本書運用了社會學的階級觀來談論羅馬帝國的社會經濟跟盛衰,這是個頗有爭議的做法。筆者個人反對的是一種“濫用,為了解釋而解釋的套用”,正如過去對岸左派史學界喜歡把西方的發展歷程硬生生的架上傳統中國一樣,讓人反感。羅斯托夫采夫雖然運用了諸如“資產階級”、“無產階級”之類的詞彙來描述羅馬帝國的社會大眾,但他的論述有據,邏輯清晰,確實的引用了許多考古學的證據,筆者更願意相信的是,他只是借用了這些詞來做其歷史解釋罷了。只是,我們也不該忽略的是,羅斯托夫采夫的政治立場,也是明顯的表示在他的這部著作中:“一種資產階級歷史觀”,這點後文會談到。本書是由兩名相當出色的歷史學家及經濟學家馬雍、厲以寧合作翻譯,他們充分的表現出專業學者的水平,《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的內文中,字句順暢,清晰易懂,令人差點以為這是中文創作而忘了其實是經過轉譯,書中的專業詞都會附上拉丁原文,遇到難解的字句也會透過附注解釋而不強加附會或省略,基本上這樣的表現是難以挑剔的了。只是說,許多人名還是一樣,都跟後來的許多通俗譯法略為不同,但這也不是本書的問題而已,最後附上索引,讀者自己看看原文也就知道了。回到內文。《羅馬帝國社會經濟史》,顧名思義,本書敘述的帝國早期到君士坦丁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變遷及其意義,對作者而言,四世紀以後是一個另外的,需要用別的專著去討論的年代。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羅斯托夫采夫運用了社會學的階級觀來探討羅馬帝國的盛衰,這並不是令人覺得新奇的觀點,之前筆者曾介紹過,芬利的《古代世界的政治》也主張,在當時的“政治”,就是貴族與平民之間的鬥爭。羅馬共和末年的騷亂,除了擴張過度後的制度適應不良外,誠如另外一本大作《坎奈的幽靈》所指出的,還有內部軍人的安置問題,貴族掌握過多財富,拒絕再跟平民分享及妥協等等。長期內戰過後,不論是哪個階級,都厭倦了混亂,渴望和平。奧古斯都在這樣的背景中崛起,算是“眾望所歸”。但是是由他而非凱撒完成帝國轉型,還是有其原因。當時羅馬的知識份子其實都有一個矛盾的認知,過去的寡頭共和已經一去不復返,也不再適合當前的帝國,但他們出於對傳統的眷戀,以及對於東方王政的強烈反感,所以無法接受凱撒的主張;接受這個教訓的奧古斯都表現了他完美的演技,他把王權偽裝建立在元老院及羅馬人民之上,掩飾了其“槍桿子出政權”的本質,成功了完成了一齣“軍事獨裁”的大戲。而羅斯托夫采夫指出,直到五賢帝時代為止,這段時期最大的特色,就是皇權跟“城市資產階級”的聯盟。所謂的“城市資產階級”,簡單來說,就是在共和末開始冒出頭來的騎士階級等新貴,他們藉由著商業、掌握大地產等手段致富,擠身上流,但卻沒有貴族的顯赫家世,於是又被劃分出另外一個階級來。就筆者的認知中,比較希望把他們解讀成現代的“中產階級”,但這尚有待商榷。總之,這群人的政治力跟財力在內戰後取代了殘破凋零的古代貴族世家,形成新的統治階級,他們富有教養跟文化,居住在都市內,是帝國的核心,也是維繫皇權的中樞,是羅斯托夫采夫的重要論點。奧古斯都正是跟他們達成了共識,將個人的獨裁偽裝成一種由現在已經屬於城市資產階級的元老院跟羅馬人民所賦予的“開明專制”。與此同時,為了統治廣大的土地,帝國必須積極的都會化,藉由各自治市及其內部的“資產階級”來控制鄉村。這種做法也不算創新。過去共和時期對待其他征服城邦,羅馬就一直賦予相當程度的自治權來達成統治,只是現在已經不再征服,而是“創造”。吾人甚至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種“自治市聯邦帝國”也不為過。在經濟面上,羅斯托夫采夫認為,雖然城市資產階級是依靠商業起家,但農業依然是主要的生產,畢竟當時的經濟規模並不足以撐起一個龐大的工業,這是受限於科技、交通運輸外,還有消費市場不足以刺激人們進步。英國的那場革命是偶然還是必然是史學界的一個論題,這邊先不討論,但它的發生是有多方條件的促成這毋庸置疑,顯然羅馬固然繁盛,但卻沒有達到引發一場革命的境界。同時,這也使帝國的經濟基礎變得脆弱,因為主要支持這龐大機器的僅僅是城市資產階級,承平時期或許還不至於彰顯出來,一旦進入戰亂時代,很快就會變成重擔。盛極必衰是歷史論述中常有的觀點,羅馬帝國在最強大的五賢帝時期就已經埋下了日後衰退的種子。除了前面所提的經濟問題外,羅斯托夫采夫指出,在維斯帕先時代開始,帝國的兵源就開始轉變,過去都是徵召城市出身的資產階級年輕子弟入伍,但這群人已經開始腐化,他們逃避兵役,而且少子化的問題也十分嚴重,逼的皇帝不得不開始向農村選人。這之中最大的差別是,其一,當時的農民羅馬化(文明化)的程度明顯低於城市,這使軍隊有“野蠻化”的趨勢;其二,階級對立始終存在,過去的貴族被取代,兩邊的鬥爭並沒有趨於緩和,事實上成是資產階級的墮落程度有而過之,而軍隊主流變成農村,這代表武力開始落入平民手中。三世紀引爆的那場危機,正是城市資產階級跟農民之間的內戰,塞維魯以農民軍隊的支持奪取了政權,在他們的期盼中,開始一場社會革命,希望能重新分配財富。但是秩序一旦失控,要恢復它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羅斯托夫采夫的解讀是一種自成一家的學說,認不認同是一回事,但它嘗試解釋這個命題,並為一個值得重視的意見又是一回事。前面說過,帝國的經濟基礎是建立在城市資產階級中,他們固然享有特權,但同時也承擔了許多社會責任,要知道,在當時擔任城市公職是沒有薪水,要自掏腰包的。此外,帝國的財政也沒有現代那樣的健全系統,戰爭爆發,臨時徵收的稅金跟許多“派差”(繇役),首當其衝的是這是這批人,跟著倒楣的才是下層農民。三世紀後的內戰不斷,外患頻仍,國家猶如殺雞取卵般的壓榨這個階級,很快的就把它們拖垮。殘存下來的,不是那些擁有更多特權的狡詐之輩,就是一些苟延殘喘,只能惶惶度日的人。他們成為新的統治機構,不再像過去那樣還能多少為社會付出,只知道持續的掠奪財富,部分給國家,大部分中飽私囊。於是貧苦階級流亡了,城市跟農村都同時崩潰,皇帝又不得不凍結階級流動,使用國家機器來把人們綁定在各行各業上,形成一個大牢籠控制整個社會結構。在這邊,羅斯托夫采夫辛辣的指出,下層階級企圖用社會革命來改變現狀,但是他們換來的結果卻是兩敗俱傷。城市資產階級是消滅了,但冒出來的卻是更惡劣的官僚系統,他們奴役農民的手法是有而甚之,是否得不償失?行筆至此,正好看到了一篇關於近日埃及民眾對於推翻穆巴拉克感到後悔的報導,又想起了那位擅長搞鬥爭的毛主席的名言:「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倒是頗有感觸。當然,羅斯托夫采夫對於三世紀危機的解釋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他對於俄國革命的觀感,尤其是在今日已經看到這場試驗結果的時刻。但筆者個人認為這並不該影響到本書及其論點的價值,他的許多說法都是富有邏輯性跟說服力的。就像他對於羅馬軍隊的變質的解釋:兵源蠻族化,軍人“階級化”,導致其不再是“羅馬國家的軍隊”,而構成晚期內戰不斷的根源;是筆者理解為何同樣是依靠武力建政的前期皇帝能夠控制住軍隊,而後期皇帝往往淪為傀儡這個問題的很好思路,這不單只是個人能力或威望能夠說明的(Aurelian難道不夠才具跟威信嗎)。此外,羅斯托夫采夫還指出,正是因為晚期帝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才導致他們在絕望之中,轉而去信仰充滿救贖思想跟來世學說的基督教,它才能壯大,最後稱霸。另外,對於戴克里先跟君士坦丁的評價也是相當有趣的觀點。總之,羅斯托夫采夫的這本著作在外國姑且不論,在華文界中對於羅馬帝國史,是不可不讀的經典,這是毋庸置疑的,在此跟大家推薦之。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罗马的行省就是一个悲惨的存在
  •     林国华这施派蠢材蠢到推断厉以宁的《罗马-拜占庭经济史》是用此译本未刊出的注释译文“改装”的,可见连译者说明也没看懂。这种脑子钻西方古典学,前景堪忧。
  •     在暗讽苏联吗?很浪漫主义
  •     五贤帝时之罗马便已如毒痈,虽有内忧外扰,幸而未破,遂名盛世。洎乎塞维鲁朝,祸乱相继,毒痈之破在乎旦夕之间,卒致百年之糜烂。观乎古今盛世,咸犹是也。将溃之疮耳,乌足恃哉!
  •     90年前出版的书,现在读起来不知道是原文还是翻译的原因,阶级属性过于强烈的味道之外(这种标签可能更多的是表面用词上的,当然我也希望看到有穿透力的其他作品),其他地方都堪称绝对的经典,二重证据法使用的典范,对不少问题的探讨,如罗马公民社会向大一统帝国的转变以及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进行调整的要求,奥古斯丁的集权改革的性质,军工利益阶层的兴起和社会分化,虽然文字简单,分析不像现在这样引经据典,罗列数据,但富有逻辑,直中核心,阅读之中有个关键,就是还必须了解希腊社会(深刻影响了早期罗马)的社会经济形态,否则还是有些脱节,看来罗老研究希腊的书必须收录,很感兴趣。这么好的书,商务印书馆居然没有将所有注释出版,太遗憾了
  •     罗斯托夫采夫大神
  •     利用考古资料颇多,黑白插图亦多,读来不觉枯燥。
  •     作者在最后提出了问题:“有可能把一种高级文明推广到下层阶级而不降低它的标准和不使它的质量减退到消失点的程度吗?是否每一种文明一当渗入群众中去的时候就注定了它要立刻开始趋于衰落呢?”中国的传统体系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自从将《上帝之城》和《舌尖上的中国》作对比后,我愈发感到中西之间的差异,罗马毁于帝国内的蛮族化,而中国文化的传承依赖的却是基层。我觉得可以给老韩写篇好文章了。
  •     没读懂,遗憾!
  •     很不错啊!!!!!!!!!1强悍啊!
  •     厉大师,你的脸红了吗
  •     因为国内文献不足,译者没有译全(注释部分),我还是想看到有足本.
  •     作者很努力地想证明自觉自信的资产阶级古已有之……什么心态
  •     曾在湖南省图借阅一次,囫囵吞枣,但觉受益匪浅。后见到再版,收之而后快。
  •     或者,每一个时代的人差别并没有那么大,差别大的都是身外之物,都是浮云,但是浮云决定了人能够干什么说什么,虽然不能改变你的快乐
  •     罗马史必读
  •     地坛书市入手
  •     全民借贷毁了罗马
  •     罗斯托夫采夫是很严肃的学者,此书写得非常有条理。字体和印刷也都不错。
  •     很遗憾,几个世纪的罗马文明的衰落也代表着整个古代文明的衰落。有教养的阶层逐渐被低阶层吸收,经济方式退回到“家庭经济”条件,文明走向野蛮。知兴替,文明还需扎根群众?
  •     罗马帝国为什么衰落? 军队乃至帝国统治阶级的蛮族化 为何蛮族化? 因为没有有效的进行经济管理,导致无法支撑庞大的对外战争 东西方不都是一样的么? 相似的是,东西方都因为打压抬头的资产阶级而导致经济溃败。或许希腊式的经济组织方式有人数上限的限制。 说到底就是统治阶级不愿意向正要爬到自己这来的阶级分享权力
  •     为查找关于戴克里先币制改革和物价管制的资料而粗粗翻阅。毕竟作者是移居美國的俄裔,運用了社會學的階級觀來談論羅馬帝國的社會經濟跟盛衰,和国内早年颇多著作相似。作为一家之言,亦有参考价值。羅斯托夫采夫辛辣的指出,下層階級企圖用社會革命來改變現狀,但是他們換來的結果卻是兩敗俱傷。城市資產階級是消滅了,但冒出來的卻是更惡劣的官僚系統,他們奴役農民的手法是有而甚之,是否得不償失?作者提问:“有可能把一种高级文明推广到下层阶级而不降低它的标准和不使它的质量减退到消失点的程度吗?是否每一种文明一当渗入群众中去的时候就注定了它要立刻开始趋于衰落呢?”人性不变,很多道理,古今相通。叹!
  •     作为资料很出色,足以令人体认到同我们一样的生存世界之下潜藏着隐忧,无论是元首制初年新政治的幻象、安敦尼王朝的复兴、古典的崩溃抑或诸行省的百态,一切荣枯喜忧有如末世文明的挽歌。值得置榷之处在于史观略粗糙,翻译相当流畅但专词、名称欠改动。
  •     对于罗马社会的经济状况分析得非常透彻,插图翔实,不可多得。所谓经济决定上层建筑,是了解罗马历史的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     还在读中,资产阶级的名讳有些别扭。
  •     没有读完,读到550页时候没性子了。本书做的一手好学术。惭愧,没有看完。
  •     发人深思啊,发人深思
  •     这书的研究方法和切入点很诡异
  •     汉译学术名著,有空都要买来读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