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控诉霸道的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经济法 > 我控诉霸道的经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2
ISBN:9787563333738
作者:(法)阿尔贝・雅卡尔
页数:109页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阿尔贝·雅卡尔 译者:黄旭颖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不知所措的人类
第一节人口的空前膨胀
第二节人类能力的空前飞跃
第三节人的不平等
第四节公民间的不平等
第五节经济主义
第二章“经济主义”的灾难
第一节社会住房
第二节就业与失业
第三节经济主义与农业
第四节经济主义在日常生活中
第五节经济主义与世上的不幸
第六节经济主义与战争
第三章模糊的概念
第一节财产与财富
第二节从交换到意识
第三节从交换到价值
第四节从价值到价格
第五节价格的确定
第四章从经济到政治
第一节达尔文式经济主义
第二节被阻止的经济实验
第三节财产所有权:个体对人类
第四节人的生命及其价值
第五节回归野蛮
第五章谈谈幸福如何?
参考书目
译后记

编辑推荐

《我控诉霸道的经济》:今天,我们正处在前所未遇的分岔路口:一边是波澜不惊的大道,通往少数人统治大多数穷人的社会——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社会。节奏明快,秩序井然,可是几乎所有人都活得没有希望;另一边是一条陡峭险峻的路途,人们在途中探寻着全人类的平等。一个从未实现过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感觉像是回到了家。

作者简介

《我控诉霸道的经济》内容简介:全球化是必然趋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惊呼:“狼来了!”有人担忧:“怎么办?”还有人在思考:“对世界来说,经济可以全球化,甚至货币也可以一体化,但文化则要鼓励多元化。”是的,只有本着文化多元化的精神,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自身才能获得不断的发展与丰富。法国人做出了自己的探索与努力。今天,您面前的这一套“法兰西书库·睿哲系列”为您打开了一扇沟通的窗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希望这样的对话可以走得越来越远。

图书封面


 我控诉霸道的经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现在的住所楼下有一家书店——呐喊书店,一楼是各种书籍,二楼还有茶吧,可以边看书边喝茶,偶尔还会放一些电影,因此经常光顾。那天散步无意中发现一本小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我控诉霸道的经济》,买来一读,非常不错。 全书分为五章,前几章读起来感觉就像一法国愤青写的,颇过瘾,其实作者是一位科学家,看看简介吧:作者简介:阿尔贝·雅卡尔,(Albert Jacquard,1929),当代法国着名的种群遗传学家和人口学家,大众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位深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欢迎的着作家,代表作有《睡莲的方程式》、《“有限世界”时代的来临》、《写给未出世的你》、《差异的颂歌》等。 这本书虽然很薄,只有短短的105页,可是作者却站在全人类的视角看待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当然这些意见和建议是绝对不会被现在的统治者所采纳的。 在谈到人口问题的时候,作者认为解决迅速增加的人口问题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减少发达国家对于肉类制品的索取量。因为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中肉类制品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饲养牲口会耗费大量的谷类制品,因此只要减少肉类的消耗就能缓解农产品资源的短缺的问题,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温饱刚刚解决,我们也应该谨慎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引以为戒。 在谈到人类的平等的时候,作者一针见血,西方国家鼓吹的人人平等、人权等等都不过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因为真的要全球60亿人全部平等的享有财富、受教育、休息、娱乐、生活质量的权利的时候,恐怕占全球20%的发达国家、富裕阶层的10亿人——那些消费了全球80%财富的人是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产被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的人分享的。北半球的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是南半球居民的16倍,而这样的差距居然还在不断的增大。从哪个方面看所谓的平等、自由都从来没有被发达国家所认真对待过。 关于裁员,作者观点独到:“通过裁员来调整社会机制——也就是失业——对这个社会来说无异于见死不救。想保持社会健康,关键是应该杜绝裁员。”大批的裁员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听从电脑指挥的机器人随处可见,他们占领了人的位置。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机器取代了人,人没有用处了。甚至不再有剥削工人的必要,只要开除他们就够了。解雇接替了剥削。”是呀,我们国家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作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失业人口一定会大幅攀升的,基本上走了这些发达国家的老路。而我们在追求高新技术、高科技的发展的今天,在追求和谐社会的当下“怎么能够想像,当许许多多的男人和女人被认为是“多余的人”时,社会还能保持风平浪静呢?”我们是否是在舍本逐末呢? 在谈到房子的问题的时候,作者以巴黎为例,分析了巴黎的空置住房、写字间和没有房子住的居民,初步的结论是“没人住的房子比没房子住的家庭还多很多”,因为问题的解决就看当局者的态度了。其实我们国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管房价怎样,我们现在的空置商品房的数量其实是能够很轻松的解决无房可住的人的,只是看政府究竟如何来解决。 在《“经济主义”的灾难》一章中,作者还谈到了农业的问题,呵呵,看看吧,我们与他们何其相似呢?这个链条是这样的:战争结束,大量工厂停工无事可做,政府要发展农业。制造炸药的工厂非常容易的就转而生产氮肥。由于氮肥价格低廉,农民疯狂的使用来提高产量。并且农民选择那些能在大剂量施肥作用下生长的农作物品种,但是这些品种有一个缺点:脆弱。为了保护这些作物,必须喷洒大量的除莠剂、杀虫剂、灭菌剂、甚至抗倒伏的“缩短剂”。“小麦等农作物变得和作弊的运动员差不多,他们的成绩归功于兴奋剂。”这些肥料、药物要么进入农作物的果实,进入我们身体,要么进入土壤、水渠,最后进入江河湖海,被后世永远食用。我们现在不就是这样吗?农业学家挑选出最好的、更优良的杂交品种;化学家用最精细的技术制造出更高效的产品,种植者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政府官员给予奖励和补贴。看起来都没有错,其实各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为了增加利润,为了保持竞争力。我们现在在食品安全上频繁出现的问题如出一辙,就是这样的。 在谈到铺天盖地的广告的时候,作者谈到瑞士的做法:“有一个国家,坚持认为沿路海报是没有用处的,并用时机行动加以证明,这就是瑞士。该国政府严禁道路两旁张贴任何形式的广告。他们的国家因此就减少了竞争力了吗?”呵呵,俺们的广播、电视、电影、路边、书刊、杂志。。。。无处不见各种广告,甚至没有广告的地方还得有办证的标语,如果真的能和瑞士学习一下就好了。能吗?不能,那样就少赚钱了,那绝对不行。 关于博彩业,作者也有自己的观点。其实这一点在俺们国家也一样。老百姓自己弄,叫赌博,国家弄,叫福利。服了,福了谁?利了谁?恐怕很难说清吧。“长期以来各国都禁止博彩,可是这种活动的诱惑力实在太大,所以国家最后还是解了禁,条件是要让国家获利。”“社会不该为了一点收获沾沾自喜,并不断翻新花样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而应当从中感受到绝望情绪的惊人的上升态势。”是呀,明确禁止各种游戏厅的各种帕斯机,可是在国家经营的福彩、体彩中心却可以找到几乎一样的机器,这难道说放在那个屋子就不好了,放在这个屋子就好了吗?如果说不好就都不要搞,难道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吗?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恐怕谁都要弯腰吧。 纵观全书,作者之所以要控诉霸道的经济,就是因为经济学家所有的理论里只有一个“钱”字,从来不关心人!这样的经济学家、这样的经济理论、这样的世道难道不应该控诉吗? 最后,摘录本书最后一段:“人的尊严在于能够掌握自己的发展,在于拥有选择的自由。今天,我们正处在前所未遇的分岔路口:一边是波澜不惊的大道,通往少数人统治大多数穷人的社会——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社会,节奏明快、秩序井然,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活得没有希望;另一边是一条陡峭险峻的路途,人们在途中探寻着全人类的平等,一个从未实现过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感觉像是回到了家。”
  •     今天,我们正处在前所未遇的分岔路口:一边是波澜不惊的大道,通往少数人统治大多数穷人的社会——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社会.节奏明快,秩序井然,可是几乎所有人都活得没有希望;另一边是一条陡峭险峻的路途,人们在途中探寻着全人类的平等,一个从未实现过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感觉像是回到了家.不经意在图书馆发现的一本法国人写的<我控诉霸道的经济>的书后语.意外非常~激动三分~~在该书P105我找到了原文...当然,人是不能为所欲为的,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自有它的羁束,但是,人的天性常使我们想方设法地要摆脱它.我们虽没有翅膀,却有办法飞得比任何鸟儿都还要高,还要快.人的尊严在于能能够掌握自己的发展,在于拥有选择的自由.今天,我们正处在前所未遇的分岔路口:一边是波澜不惊的大道,通往少数人统治大多数穷人的社会——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社会.节奏明快,秩序井然,可是几乎所有人都活得没有希望;另一边是一条陡峭险峻的路途,人们在途中探寻着全人类的平等,一个从未实现过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感觉像是回到了家.要野蛮还是要民主,今日就当决断.第一眼看到<<我控诉:霸道的经济>>的书名时,我就立即被它吸引了.记得左拉在替犹太血统的军官德雷福斯伸张正义时曾在<<震旦报>>上发表公开信,头一句便是"我控诉",想必作者是引用了左拉的这句话作为书名,暗示他也像左拉一样,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发出正义的声音.本书的作者阿尔贝.雅卡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本书是他透过对经济现象的观察作出的一些人文思考.作者"控诉"的是"经济",却先从"人"谈起,因为,显然的,没有人的纵容,经济这台机器也就无法肆虐.第一个要谈的就是人口.全球的人口还在持续增长,而地球即将不堪重负.大到全人类,小到国家内部,由贫富差别所引起的"人的不平等"现象无处不在.作者以铁的数字为证,指责西方居民穷奢极侈的生活方式,挥霍地球的宝贵资源,而广大的亚非拉人民还在为温饱苦苦挣扎.富国对穷国动辄以武力相威胁,因为穷,那里的人命就特别不值钱.他们宣扬的"人权"与"平等"不属于穷国和那里的人民.作者号召人们发动一场反对"不平等和贫穷"的战争.如今世人大多为经济繁荣的表象所蒙蔽,因此难免将经济主义教条奉为真理,也就是说,一切都由钱说了算.按照这个逻辑,买不起房子的人就不该有房子住(尽管宪法也承认人有住房权,但在无往不胜的经济主义面前,宪法也得退让三分);没有钱,没有工作,人就没有尊严.为了卖出好价钱,销毁大量的农畜产品也是合乎"教义"的.这后一种行为作者认为尤其可耻,那些人全然不顾世界上许许多多还在忍饥挨饿的人,而只在乎自己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经济学家向我们脑子里灌输的经济理论已根深蒂固,它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支配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这还不算,就连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战争也逃不出它的管制.时至今日,战争更多的是属于"经济行为".作者举了有关美国的两个典型例子.一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借二战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和平发展绝不能有这等功效;二是1992年美军选择电视的黄金时段登陆索马里,作者不无讽刺地说,将军们都"听命于钞票"了.当然,自由经济主义一统天下难免要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打算在古巴推行集体主义经济,不幸,这好端端的实验硬是被美国活生生地搅了——美国对古巴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非人道的经济封锁.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美国人对自己的制度"缺乏信心"呢?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敢"对集体主义放任自流.他们的心虚恰是明证.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禁止"一切有可能暴露其错误的论证和实验",这正是经济完整主义的做派.人类社会很早就接受了"财产所有权"的观念,作者建议大家进一步接受"人类财产"的概念.比方石油,就是一项人类的共同财产,谁也没有权利擅自开采,因为这同时也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既然个人的财产值得尊重,那么,全人类共同的财产就更应该受到尊重.作者尤其奉劝人们别向西方发达挂家的居民学习,若人人都以那样奢华的方式过话,地球的末日无疑将提前到来.经济主义的特征就是用"价值"来衡量一切,作者形象地称之为"会计用语",人的生命也不可幸免地被标上了价.因此,一个人在多少岁以前有价值,多少岁以后没价值,经济学家们心里都有本明细的帐呢.为了至高无上的经济 ,他们自然盼着没价值的人趁早"乖乖消失".还有人的器官——穷人的器官——也都是有价的.他们专供医生们为富人"移花接木","妙手回春".作者提醒人们不要将这样的野蛮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漠视生命"或"生性歹毒",而应当考虑到这是"接受经济主义的必然结果".如果人都不把人当人看,只看成是具有价值的商品,那么人类就真要回复到野蛮的状态去了.因此,作者呼吁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在"野蛮"与"民主"中作出选择,因为这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看看这番对经济主义义正词严的控诉,面对世界上由经济主义造成的种种悲剧,善良的人们都不会无动于衷的.这样一部作品,会引起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生活世界极其未来.
  •     在书柜里翻出一本小册子《我控诉霸道的经济学》,法国人写的。买回来的原因是,很少能读到法国当代学者的书,伏尔泰、卢梭、雨果、大仲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个国度似乎不再生产思想。如果说读书即交友,那么现在恐怕没有人愿意交一个法国朋友。这个国家曾经被认为是对中国友好的,其实是错觉。欧洲议会在对华问题上几乎不需要协调,换言之他们的立场是一样的。戴高乐清醒地知道法国要什么,所以坚定地退出北约,与中国建交;萨科齐清醒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重新加入北约,甚至不惜与中国摩擦。小册子里面有一个章节《人的生命及其价值》,按照投入产出、投资收益的概念,估算人的开销及其劳动成果的价值,还画了曲线图。结论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一出生开始,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消耗价值,大约20岁稍过一点开始创造价值;接近35岁的时候,个人把他消耗了的都还给了社会;到退休前,创造的价值一般要高于消耗的价值,随后消耗的价值一般要高于创造的价值;到80岁,基本把一生创造的价值全部消耗掉,“开始象寄生虫一般地活着”。这是按照西方社会的数据计算的。据说有个叫洛特卡的人口统计学家,第一个尝试计算每个年龄点的剩余价值(创造的价值-消耗的价值)。不想从伦理角度讨论这个问题,所以对所谓的“寄生虫”的说法不以为然。最感兴趣的是人生的三个点:0岁,35岁,80岁,在那一点瞬间价值归零。尼采说人的精神有“三变”,第一阶段是骆驼,跟着别人走;第二阶段是狮子,怀疑一切,在无神的荒漠中独行;第三阶段就是婴儿,婴儿意味着完美的开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当一个人抵达婴儿阶段,心灵重新回归到原点,可以重新再出发。35岁是一个重新出发的年龄,这个年龄点被赋予了太多的负载。很多单位招工,明确要求35岁以下,报考公务员的最高年龄限制也是35岁。前几年政府重点解决“4050”下岗失业问题,后来延伸到“3545”。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到35岁还在求职,那就意味着他不再可能达到那个高峰。35岁是一个坎,尽管他成熟、经验丰富、处事稳重,但企业中一般没有合适的职位提供给35岁以上的求职者,那些合适他的职位都被他的同龄人占据着。”所以,35岁的瞬间价值可以归零,精神状态可以归零,但是事业最好不要归零。人这辈子注定要辛苦,至于为谁辛苦为谁忙,很少理会,也懒得计较。我们都明白要自食其力,不能依靠别人活着,但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回到婴儿状态。只有在婴儿状态,才能得到周围所有人的关注,才能无拘无束地过自己的生活。35岁的瞬间价值归零,但是行进的包袱却更加沉重,而且要背负很多年,到80岁才能重新归零。那一刻的心态,应该不再沉重,那一刻应该能够享受到婴儿的状态,那一刻或许能够回到梦的起点。所以,一定要活过80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道是:一个人受尊敬的程度,取决于钱包的厚度。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做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人性都是一样的,穷国有的毛病,发达国家一样不少。但是因为他们富有,掩盖了龌龊,掌握了话语权,所以看起来人模狗样。道德的水准与经济的发达程度没有多大联系,但是经济发达了会受到格外的尊重。对现在的年轻人而言,活到80岁,萨科齐之流是要仰望中国的,当然那时萨科齐已经被历史遗忘。那个时候道德的标准会向中国倾斜,活在那个时代,岂不快哉!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I accuse,but must accept.
  •     法国式的絮叨
  •     才买的,结果,有点失望。
  •     虽然想法新颖,但对于我这种人来说还是觉得作者离经叛道
  •     一本简洁而精彩的经济通俗读本。
  •     维基上显示法文书名为J’accuse l’économie triomphante
  •     借经济之名说人类之事,可恶!我也要控诉,标题党!!
  •     现在的住所楼下有一家书店——呐喊书店,一楼是各种书籍,二楼还有茶吧,可以边看书边喝茶,偶尔还会放一些电影,因此经常光顾。那天散步无意中发现一本小书,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我控诉霸道的经济》,买来一读,非常不错。全书分为五章,前几章读起来感觉就像一法国愤青写的,颇过瘾,其实作者是一位科学家,看看简介吧:作者简介:阿尔贝·雅卡尔,(Albert Jacquard,1929),当代法国着名的种群遗传学家和人口学家,大众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位深受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欢迎的着作家,代表作有《睡莲的方程式》、《“有限世界”时代的来临》、《写给未出世的你》、《差异的颂歌》等。这本书虽然很薄,只有短短的105页,可是作者却站在全人类的视角看待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当然这些意见和建议是绝对不会被现在的统治者所采纳的。在谈到人口问题的时候,作者认为解决迅速增加的人口问题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减少发达国家对于肉类制品的索取量。因为西方国家的饮食习惯中肉类制品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饲养牲口会耗费大量的谷类制品,因此只要减少肉类的消耗就能缓解农产品资源的短缺的问题,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温饱刚刚解决,我们也应该谨慎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引以为戒。在谈到人类的平...等的时候,作者一针见血,西方国家鼓吹的人人平等、人权等等都不过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因为真的要全球60亿人全部平等的享有财富、受教育、休息、娱乐、生活质量的权利的时候,恐怕占全球20%的发达国家、富裕阶层的10亿人——那些消费了全球80%财富的人是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产被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的人分享的。北半球的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是南半球居民的16倍,而这样的差距居然还在不断的增大。从哪个方面看所谓的平等、自由都从来没有被发达国家所认真对待过。关于裁员,作者观点独到:“通过裁员来调整社会机制——也就是失业——对这个社会来说无异于见死不救。想保持社会健康,关键是应该杜绝裁员。”大批的裁员主要“得益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听从电脑指挥的机器人随处可见,他们占领了人的位置。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机器取代了人,人没有用处了。甚至不再有剥削工人的必要,只要开除他们就够了。解雇接替了剥削。”是呀,我们国家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作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失业人口一定会大幅攀升的,基本上走了这些发达国家的老路。而我们在追求高新技术、高科技的发展的今天,在追求和谐社会的当下“怎么能够想像,当许许多多的男人和女人被认为是“多余的人”时,社会还能保持风平浪静呢?”我们是否是在舍本逐末呢?在谈到房子的问题的时候,作者以巴黎为例,分析了巴黎的空置住房、写字间和没有房子住的居民,初步的结论是“没人住的房子比没房子住的家庭还多很多”,因为问题的解决就看当局者的态度了。其实我们国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不管房价怎样,我们现在的空置商品房的数量其实是能够很轻松的解决无房可住的人的,只是看政府究竟如何来解决。在《“经济主义”的灾难》一章中,作者还谈到了农业的问题,呵呵,看看吧,我们与他们何其相似呢?这个链条是这样的:战争结束,大量工厂停工无事可做,政府要发展农业。制造炸药的工厂非常容易的就转而生产氮肥。由于氮肥价格低廉,农民疯狂的使用来提高产量。并且农民选择那些能在大剂量施肥作用下生长的农作物品种,但是这些品种有一个缺点:脆弱。为了保护这些作物,必须喷洒大量的除莠剂、杀虫剂、灭菌剂、甚至抗倒伏的“缩短剂”。“小麦等农作物变得和作弊的运动员差不多,他们的成绩归功于兴奋剂。”这些肥料、药物要么进入农作物的果实,进入我们身体,要么进入土壤、水渠,最后进入江河湖海,被后世永远食用。我们现在不就是这样吗?农业学家挑选出最好的、更优良的杂交品种;化学家用最精细的技术制造出更高效的产品,种植者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尝试;政府官员给予奖励和补贴。看起来都没有错,其实各个人都有自己的算盘:为了增加利润,为了保持竞争力。我们现在在食品安全上频繁出现的问题如出一辙,就是这样的。在谈到铺天盖地的广告的时候,作者谈到瑞士的做法:“有一个国家,坚持认为沿路海报是没有用处的,并用时机行动加以证明,这就是瑞士。该国政府严禁道路两旁张贴任何形式的广告。他们的国家因此就减少了竞争力了吗?”呵呵,俺们的广播、电视、电影、路边、书刊、杂志。。。。无处不见各种广告,甚至没有广告的地方还得有办证的标语,如果真的能和瑞士学习一下就好了。能吗?不能,那样就少赚钱了,那绝对不行。关于博彩业,作者也有自己的观点。其实这一点在俺们国家也一样。老百姓自己弄,叫赌博,国家弄,叫福利。服了,福了谁?利了谁?恐怕很难说清吧。“长期以来各国都禁止博彩,可是这种活动的诱惑力实在太大,所以国家最后还是解了禁,条件是要让国家获利。”“社会不该为了一点收获沾沾自喜,并不断翻新花样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而应当从中感受到绝望情绪的惊人的上升态势。”是呀,明确禁止各种游戏厅的各种帕斯机,可是在国家经营的福彩、体彩中心却可以找到几乎一样的机器,这难道说放在那个屋子就不好了,放在这个屋子就好了吗?如果说不好就都不要搞,难道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吗?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恐怕谁都要弯腰吧。纵观全书,作者之所以要控诉霸道的经济,就是因为经济学家所有的理论里只有一个“钱”字,从来不关心人!这样的经济学家、这样的经济理论、这样的世道难道不应该控诉吗?最后,摘录本书最后一段:“人的尊严在于能够掌握自己的发展,在于拥有选择的自由。今天,我们正处在前所未遇的分岔路口:一边是波澜不惊的大道,通往少数人统治大多数穷人的社会——一个彻头彻尾的奴隶社会,节奏明快、秩序井然,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活得没有希望;另一边是一条陡峭险峻的路途,人们在途中探寻着全人类的平等,一个从未实现过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感觉像是回到了家。” 阅读更多 ›
  •     有些愤慨。但有时候让我们愤慨的东西却是必需,所要做的是想办法如何修正它。
  •     地球上的万物之间真的存在竞争吗?
  •     不可否认,现在仍然是在走着别人得老路。后世得历史学家们该如何书写我们这段时间得经济变革呢
  •     呐喊买的
  •     论证有力;稍有小题大作之嫌;观点已不新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