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史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国际经济 > 美国经济史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301182369
作者:[美]乔纳森•休斯,路易斯•P.凯恩
页数:68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同时,私人产业转向了烟草生产。1613年,弗吉尼亚人发现他们的烟草具有市场价值,一年之后,少量烟草被带往英格兰,1616年之后,数量急剧增加。烟草似乎就是殖民地所需的商品,但是投入烟草生产的劳动力越多意味着生产粮食的劳动力越少。早在1616年,戴尔长官就被迫要求每人必须种两亩小麦来降低对英格兰粮食的依赖程度。这种法令很难执行,对英格兰粮食的依赖程度还是上升了。太依赖于英格兰的粮食供给使殖民地的经济变得不平衡。不论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看,这种状况都不利。殖民地的资源几乎全部被用来生产一项被当时的冒险家(和大部分英格兰人)指责为罪恶的东西。第二次修正发生在1618年。与1609年的那次相同,这次修正的起因是殖民地的绩效不符合冒险家们对它的预期。重组要求研究殖民地失败的原因以及该怎么样做才能完成它的目标。土地用途必须转向生产烟草之外的粮食和大宗产品。充足的粮食供应对现存的殖民地居民和那些被殖民地现有条件吓阻的潜在居民很关键。公共土地不得不重新分配以产生收益。所有的这些都需要增加劳动力供给。这可能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埃德蒙·摩根指出:“英格兰人根本不会去设想仅仅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工作。”殖民地居民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的抱怨表明改革势在必行,即需要一项明确并且永久的土地占有权政策、清晰确定的财产权、废除军事管制以及建立一个弗吉尼亚议会。第一届议会通过了限制烟草生产的法律。他们希望殖民地在获得贸易盈余的同时还能生产铁、丝绸、酒、松脂制品、盐以及其他能使之自给自足的产品。这种预期注定会变成失望。公司向新来的居民大作宣传,特别是那些善于做生意的人。1619年,600名新的殖民地居民被送到了弗吉尼亚,未来几年还有更多的新人到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乔纳森·休斯和路易斯·P.凯恩合著的《美国经济史》(第7版)与近年来出版的同类著作相比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本书汲取了上世纪50年代“计量革命”以来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因而,反映了美国经济史研究的新趋势。第二,从阅读经济史来学习经济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本书篇幅适中,通俗易懂,大凡书中出现的经济学术语,在书后均有解释,这为通过历史来学习经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认识渠道。第三,对历史理解得越深刻,就能对未来把握得越准确。从本书对美国经济史新的解释里,可以看到美国乃歪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萧国亮.北京大学这是一本适合所有背景的学生学习的入门教材,尤其对美国法律体系的讲解尤为全面,从对英国法律的继承直到20世纪60年代新的。一系列“生活质量条例”。  ——TomGeraghty.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这本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阅读轻松,它对美国经济史的整个故事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SimoneWegge,史泰登岛学院

内容概要

乔纳森·休斯, 西北大学教授(已故)。
路易斯·P.凯恩,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和西北大学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殖民地时期(1607-1783)
第二部分 国家时期(1783-1861)
第三部分 内战及内战后时期(1861-1914)
第四部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14-1945)
第五部分 二战后时期(1945至今)

编辑推荐

《美国经济史(第7版)(翻译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美国经济史(第7版)(翻译版)》融合了四个世纪以来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作者乔纳森·休斯与路易斯·P.凯恩采用了编年体的写法,使读者清晰地认识到经济史对当前社会面临的问题提供的启示。

图书封面


 美国经济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经济类入门书籍,读着作者的文字,还原了殖民者登上美洲大陆到21世纪的发展历程,像一部电影,跌宕起伏,稍加想象就能达到《明朝那些事儿》的可读状态,你会觉得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通过这本书可以映射出中国现在的发展现状,对以后的路或许更清晰。
  •     美国,一个成功的故事,却是不断试错的历史。作者说“美国经济史的主题是一个巨型经济体如何从一个微不足道的起点成长发展而来。以数量来衡量,这段经济史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它的结果是现在的经济为美国人提供了有史以来最高的生活标准。”事实上,美国在不断地试错,随后是纠正,如此循环反复。若是没有了试错的机会,美国模式也就不复存在了。而这种试错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其宗主国英国的第一拨对美洲大陆的投资者。美国是当时殖民投资公司的一个产品,不幸的是,第一批对美国的投资者赔了钱。但更幸运的是,美国人不仅继承了这种试错的风格,更是将对投资的文化发扬光大。亚当斯密说“最少的管理便是最好的管理。”美联储历任掌门都对此唯命是从。亚当斯密所谓“看不见的手”,美国人将其简化为投资回报率。所以从现在来看,当初英国的那些绅士们所做的投资是人类历史上回报率最丰厚的一次。试问,能将对“上帝”的臆想变为现实的民族,会是平庸的民族么?事实上,把无形的理念,转化为形形色色可追溯、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虽源自于荷兰,发迹于英国,却空前繁荣于美国本土。而这也是美国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作者显然精通法律。这是我阅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我曾经试着去收集一些法律条款,如401K条例,Q条例,因为这些条例构建了美国社会的“骨骼”系统。不过条例本身没有那么重要,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条例倒是关键。与其说是美国的法律条款缔造了美国的生活模式,倒不如说是美国人的生活模式推动了这些法律条款的诞生。美国人的思维是因,法律条款是果。逻辑应该如此,而不是相反。然而,对于一些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法律的收集,我却根本就没有方向。这样的书也一直没有找到,这次却是侥幸看到了。实在是收获颇丰。美国的这种试错模式,在二战后的日本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只不过大家都喜欢把日本的这种模式称为“完善”模式。也就是无论是一件什么东西,日本人总会把它做得比原先的更好。表面上看,这和美国的试错模式是相反的。但若是仔细想想,便可发现,日本人的成功是建立在美国人的试错基础之上的。而一旦日本人领先了美国人(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十年间,日本人取得了领先),日本的这种完善型经济也就是失去了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长达二十年的衰退也是情理之中了。和生命一样,社会也是一个自组织。对于生命尤其是生命起源的研究,造就了众多的科学分支。然而对社会的研究,却多半走向了哲学的歧途。虽然这本书没有达到科学的要求,却倒也没有丝毫的哲学化。所以已经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了。这也难怪其成为美国众多大学的教科书了。
  •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经济体。大多数人都知道,美国在科技、钢铁、机械、汽车、电子、医药、金融等领域有着光耀世界的领先地位,同时,我们也知道军事竞争、国际事务、产业流失、经济泡沫与美国的密切联系。思考经济增长的根源是令人着迷的事情。而美国尤其牵动人心,它经济增长的根源,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方向,都如此引人瞩目。中国人说,读史可以明鉴,历史是已经走过的轨迹,解读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美国经济史》就是我们了解美国经济的一面镜子,它折射了美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全貌。“美国经济史是理论家和决策者为改进国家经济的绩效和美国人民的福利而持续努力的‘临床经验’”。(前言,第4页)本书作者是已故的西北大学经济史教授乔纳森•休斯和芝加哥洛约拉大学、西北大学的路易斯•P.•凯恩。休斯是研究美国经济史的专家,本书前3版是他独立完成的,凯恩从第4版开始加入,后来休斯过世,由凯恩负责扩展再版,第7版亦是如此。本书以编年体的写法,考察了美国4个世纪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按照重大转折,大体划分为5部分。从1607年殖民地时期开始的这段时期,是美国经济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格兰对美国的历史产生了最关键的影响,美国与英国拥有共有的语言、法律、风俗和商业道德与惯例,殖民地时期的制度和政策,例如习惯法和保障产权,对美国经济特征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习惯法的作用大大减弱了,但在英格兰的所有殖民地中,在处理个人与政府关系、解决私人之间纷争时都遵循习惯法,美国宪法也采用了习惯法。政府干预的传统也带来了现代的消费和投资市场体系。“直到今天,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还都源自于这些遥远的起源。不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基本沿着最初建立于殖民地时期的线路成长和发展。”(第1页)回顾美国独立战争前的历史,在18世纪,英国是帮助了美洲的经济增长,还是阻碍了其成长?外来导致的经济增长对美洲的经济结构具有怎样的影响,而独立战争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如果保留在“英帝国”成员阵营之内,从经济上讲是否更划算?在第一部分中探讨了这些争论不休的研究主题。独立战争之后至南北战争之前,是新生国家成长的前70年,第二部分详尽考察了这一时期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一部分关注的中心是基本的体制、法律制度建设情况。首先介绍了西进运动;然后是人口和劳动力,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延续了殖民地时期的特征——增长很快,且城镇人口增加,这一时期,城市和农村的出生率就出现了显著差别,农村家庭生育孩子数量较多,原因是,孩子可以看成像汽车那样的耐用品,由于城市里有更多花钱的方式,可替代的选择集较多,因此城镇家庭规模小,另一个理由是孩子可以看成是用来产生收入的投资品,就像厂房和设备那样,农村孩子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年龄就开始干农活,农村家庭生育孩子的投资回报率较高,因而农村家庭规模较大。接下来用一章内容介绍了法律与美国古典资本主义的兴起,法律和公共选择过程是理解历史和经济的一种工具,“不可思议的经济增长伴随着不可思议的变化。经济历史的责任就是去解释这种变化,而法律就是这种解释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分别考察了城市化、农业的扩张,早期工业部门、金融体系与国际经济,此外还有一章专门讨论奴隶制度,探讨了以下几个引起持久兴趣的话题:奴隶制度是怎样的制度?为什么在南北战争之前的十年里,奴隶制度空前繁荣?为什么黑人奴隶制度通过战争和宪法修正案才得以终结?如果不被战争终结,它是否会拥有长期发展的前景?南北战争之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美国的工业化崛起阶段。“战前的美国曾被英国人称之为‘乔纳森表弟的大农场’,而此时的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之一,一个充满活力、不断产生技术进步和社会变化的地方。”(第272页)1870至1914年这段时间,工业部门迅速增长,农业部门的作用逐渐下降,是美国真正的变化期。南北战争之后的历史事实是,农业美国似乎瞬间就跃上了工业化的道路。那么,这场战争推动了工业化吗?1860-1900年间,美国人口增长了近三倍,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净值增长了六倍,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在1.4%-1.6%之间,美国的经历与马尔萨斯的理论正好相反:人口在增长,生产力增长得更快。威尔士经济学家布林利•托马斯针对移民经济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假说——托马斯模型,托马斯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移民经济及周期波动吗?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史以工业化为中心,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美国从林肯的农业国家变成了西奥多•罗斯福的工业化美国。工业的发展得益于创新活动和企业家精神,这一力量长期以来一直是推动美国发展的动力,其原因远远不止是财富的不平均分配。美国社会和法律一直鼓励企业家行为。回望当时私人企业和联邦政府的关系,将会惊奇地发现:联邦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的日常运营几乎没有任何控制。现今大量存在的控制机构当时完全不存在。《谢尔曼法案》之后,联邦法庭陷入了工业和经济管理的漫长工作,再也无法脱身。在这一部分读者可以了解谢尔曼法案及其修正案,以及学者们对政府干预做出的评价。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中介,美国在这一时期的金融史基本可以概括为在一元式银行体系的限制内创造这种中介。这一时期出现了投资银行。这部分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兰斯•戴维斯关于英美两国工业化和金融业发展经历中存在的一些有趣差别:美国是大企业、小银行,而它的英国亲戚正好相反是大银行、小企业。这一部分最后两章分别考察美国的国际贸易和劳动者与法律,对于理解今天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工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两章的内容非常有帮助。从一战至二战结束,即20世纪上半叶,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次“过山车”,首先是10年看似无限的经济增长,随后是10年令人困惑和失望的经济萧条,然后再次爆发战争。这一部分讨论了一战时期的中央管制经济,然后是1919-1929年的“常态”经济,接着重现了大萧条时期,然后是罗斯福新政时期,以及二战时期的战时繁荣。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沸腾的20年代”,是美国经济和社会历史中的一个传奇。是什么造就了这个传奇?近年来学者们将1929及随后发生的很多事情,乃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主要归咎于金融系统出现问题。这是事情的全部吗?大萧条时期的失业、工资、商业条件、金融是什么样的情况?对大萧条的解释,书中介绍了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和国际三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这么容易引起各种讨论?较之赫伯特•胡佛和新时代、林登•约翰逊和伟大社会,罗斯福和新政为什么会更多地成为现代意识的一部分?作者给出了答案:“对个人灾难最低保障网的‘社会’责任思想,从殖民地时期一直是地方层次,首次提高到联邦层次并且一直保留至今。不仅联邦发起的社会保险,而且联邦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量繁荣的责任,都给新政戴上了历史上大胆创新的光环。”(第530页)第五部分是二战后至今。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巨人”,而且当时无人能望其项背。它的工业、科学、农业和富饶给了它的人民无比的优越感。这一部分讨论了美国经济史的五个主题。这一时期是正在上演并将续写的历史,很多事实是我们亲身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因此,这段历史我们更熟悉,似乎也有更多地理由给出自己的理解和评判。最后一章总结了维持美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检验了漫长历史时期留下的“资产”和“负债”。虽然是以时序顺序组织章节,但内容上由一根经济“主线”来引导,那就是经济要素,包括人口与劳动力、资源、货币、金融、消费和投资、财富分配、城市化、国际贸易、经济周期等。如果读者对美国金融的发展感兴趣,那么可以从这五大部分中找到关于这一主题的相关讨论,连接起来就是一部金融业演变的历史。其他主题亦然。如果对经济学有足够了解,本书主题非常清晰、明确,同时,对经济学术语都给出了简单易懂的解释,方便非经济学领域的读者阅读。对于重大事件,本书都有详细的讨论。关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财产权、技术进步的研究,是贯穿全书的核心,对理解今日的美国以及世界其他经济体,亦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虽然是一本看似简单易懂的读物,但摆在书架上,需要之时可提供某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佐证资料、学者的讨论等,在这个意义上它甚至称得上是一本工具书。本书的语言风格清新,行文简洁而优雅,不采用技术性的经济学术语来讨论深奥的经济学理论,用很多数据和资料还原大量的事实。本书也引用了学者们对经济史研究的诸多结论,并反映了最新的计量经济史学的研究成果。与国内不同的是,尽管是美国学生的一本教材,但是并没有权威的说教,而是把相关领域的很多学者的观点都呈现给读者,有的是截然相反的观点,同时把争议的问题也提出来,给读者留下更多思考、评判的空间。全书不乏引人反思的点睛之论,例如,“经济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它只能为生活状况的改进提供契机。”(第53页)在探讨金融体系与经济周期时,“黄金点的一致与良好的电气连接非常相似,只是在外汇市场上通过的不是电流,而是经济脉冲。”(第261页)在探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中的发明和创新时,企业家们为争夺资源而竞争,作者这样写道:“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不是零和的,而是会把效率低下者‘逼的无路可走’,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竞争中的破坏是前进的代价”。(第370页)在讨论二战后的收入分配时,作者提到“经济增长是一个有效的收入再分配器,这是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公理。”(第593页)在全书的总结中,作者讨论美国经济增长的根源时,得到这样绝妙的结论:“美国经济的成功,部分原因就是它已经成功了”(第668页),充满思辨和后现代之味道!当然,这本书亦非完美无缺。首先,它是一本学术性作品,缺乏趣味性,尽管语言有时相当幽默。其次,数据资料丰富,叙述式内容较多,而结论性的内容并不多,对中国读者来说,习惯于接受观点和大而化之的评论,本书的内容似乎欠缺了一定的深度。再次,这本著作需要读者耐心深入阅读,方才能发掘出很多有启发性的问题和观点,粗略翻翻则可能会感到用处不大,酒香淹没在了深巷之中。尽管时间流逝,遥远的过去都已经成为遗产,但不可否认,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显赫的国家,这个“自由而年轻”的国度对中国人亦散发着神秘而不可抗拒的魅力。历史不能被抛之一边。“‘谁将创造未来?’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是:‘在某种程度上,是那些创造历史的人。’”(第667页)(本文原发于《财经》杂志2011年第04期,作者邸晓燕)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没有点底子的人不建议去买。。。看起很吃力。。。。内容很系统。。。。。数据分析很有逻辑。。。值得研究
  •     很厚实的一本书,看着很牛逼,回头读读
  •     关键转折点:殖民时代->独立战争->南北内战->一战->大萧条->新政->二战->20世纪70年代滞涨->新世纪信息产业的拉动
  •     一本教材。有些枯燥,以致每几分钟就要走神一次。不过在除了了解关于白银价格、铁路修建热潮、南北战争等话题的零散信息之外,过一遍美国经济史还是有助于识别国家发展中的一些信号性事件和关键时间节点,也会帮助像我这样的入门读者增加一个经济方面的观察视角
  •     了解美国过去,就是中国的未来
  •     翻译很差劲
  •     系统回顾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历史!
  •     还不错,&;hellip;&;hellip;
  •     选修教材,忘得很快。。
  •     读经济不读经济史,就好比吃炸猪排不蘸辣酱油,虽然不是不可以,但总是味道差一点。另外,再版了7次的经典教科书,北大出版社还是有不少翻译错误,要批评一下。
  •     以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为纵轴看当代世界经济的改革方向
  •     书还没看 感觉应该不错
  •     对美国强大的经济很疑惑,为什么美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发达国家的老大。
    通过这本书,终于对美国经济发展有说了解,形而上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以人为本,机制创新,通过合理、创新的机制约束人性的贪婪,这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     《美国经济史》(第七版)(翻译版)的价值在于她不仅给你讲述经济历史,你从中还能读到美国经济学家的价值观,对改变我们以经济论文的模式,有很大启发。
  •     早期美国和日本,人口少,地盘小,经济结构简单,以至于发展的故事可以讲得非常清晰。不像中国,什么事情都会至少要搞到双倍复杂。
  •     写作角度挺吸引人的,总体来说他相信历史对未来的发展可以起到一种警示作用
  •     作者更多地从运输反战的角度考量美国经济的发展,强烈推荐
  •     内容很丰富,内容不枯燥,娓娓道来,结合一点分析,不是纯粹的事实堆砌。
  •     和剑桥的单独论文集方式正好互补。 休斯水平高,学识广,一人讲逻辑统一。更适合编年体方式,有立体感就。
  •     翻译一般
  •     条理清晰。并且有很多论文和资料融入其中。 最记得一条就是美国由于人口较少所促发的资本和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队经济的影响。
  •     美国的经济史确实是让人惊奇的一段历史啊
  •     typo略多,编辑要负责。
  •     书有错误——美国南北战争的时间
  •     读起来有些涩
  •     真的很厚一本,慢慢读吧!
  •     对美国经济发展历史写得非常详细。
  •     这是本值得收藏的教科书,自己看,或者留着给孩子都是必读的。经济学研究必读的。
  •     终于读完。关于南北战争,关于第三产业,关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快速变迁,大有深意,不能不联想到本国史。《十字架上的时间》要找来看,这段经济史公案让我不厚道地想起某些对民国的怀念和粉饰。以及,看到“我们假设南北战争时穷人不会节食减肥”时,喷~
  •     送货还是一如既往的迅速,但是书的封面脏了,而且还折了、还好不是送人,有点让我失望。
  •     只是看得头晕,太厚了·~~~
  •     翻译水平太一般
  •     翻译太无语了,有些翻译的太拗口,感觉是直译啊
  •     书后下角拼接处已经有点裂开了,只能呵呵了
  •     正是我要找的书,美国的过去,可能就是中国的明天
  •     纸质不错,看着不错~~
  •     我擦尼大爷的!!什么!!中文版八十九块!!!老子今天花了一百五十刀买这本狗屎粑粑书啊!!!!去屎吧!!老子今天是哭着读这本书的好吗!!! T^T 明天还要考这本书!!我会告诉尼我是上豆瓣来找中文版的吗!!!
  •     好读,但是总也记不住啊。
  •     自己是学经济专业的 以前在学校老师讲的是比较范范的知识 这本书很系统详细的阐述了美国的经济史 很棒
  •     帮小朋友买的,好象还算是满意吧!
  •     首先是书本身的内容很精彩,其次翻译的确不敢恭维啊,本科生认真翻译校对之后也不会是这效果啊!有的话都读不通,感觉像从谷歌翻译上面拉下来都没改的一样,再次是书质量差,像20元一本的地摊货。 不过看在内容的确精彩的份上,我也没太多的怨言了。
  •     书好,快递给力,老板很受益
  •     帮人买的,她很喜欢,应该很好吧。
  •      不错
  •     数据翔实,见解新颖,翻译一般
  •     太枯燥了啊TAT
  •     东西不错,快递也很快。给个好评
  •     得需要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才能看 好厚啊。。。。。
  •     书很好,翻得太差了
  •     我想这是对美国经济发展、人口变化描写最写实、完整的一部史学大作。
  •     看了最后两篇,也即二战之后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翻译不好,非常拗口,估计是用翻译工具自动翻译的,译者也没有花多少心思修改加工,可惜了!

    正是因为翻译粗糙,让人觉得整本书的翻译质量,对整本译本的怀疑。

    鄙视北大出版社,鄙视译者!
  •     给同事买的,发货很快,他也很喜欢。
  •     系统地梳理了美国的历史,为更好地阅读其他经典买下伏笔。 对独立运动,西进运动,南北战争,一战,大萧条,二战,以及二战之后的发展这些事件有了详细的了解
  •     还可以,内容不错,可读性比较强
  •     很牛叉的一本书。。。。不解析了。看吧
  •     两百多年的历史在一本书中讲完,确实很不容易,看完这本书,经历着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问题,能够感受到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经济变革的路口,回顾美国的经济发展,也是经历了很多灾难,或许两次世界战争确实对美国走出困境帮到很大的忙。但是美国发展到今天可不仅仅是运气好的结果,本质上来说市场经济的关键基础在美国都很坚实,如产权私有、法制、对外开放、活跃的思想市场、教育等等,唯有技术进步才能真正引领经济增长,所以放眼当下的中国,正处在基础产能严重过剩阶段,仿佛看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一样。 书中对二战后美国经济介绍的不是很多,希望能够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     第四部分1919-1929,禁酒法案那几段,有些句子读起来总令人费解,似乎词不达意或者前后矛盾。二是有些年份好像有印错之嫌。
  •     很不错哈哈 谢谢哈哈 下次还在来
  •     了解历史可以参透未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经济周期的潮起潮落,谁也没有例外
  •     秉承北大出版社一贯的风范,书籍翻译质量极差。译者大言不惭说是直译,但看过之后却非常怀疑译者是否有基本的严谨和必要的专业。强烈建议看原版书,如果能找到的话。
  •     美国简史表就把1861-1865年的国内战争时间写成了1961-1965年。
  •     美国经济史
  •     看后印象不深刻,没有意外之喜.
  •     细细读来,对于理解美国的历史与现实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     虽然还可以写的更好一些,但却已经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了。这也难怪其成为美国众多大学的教科书了。
  •     还没来得及看,看目录感觉不错
  •     : F171.29/2248
  •     作为一本教材,材料详实,论述生动,非常精彩!翻译也很认真。
  •     书中途被取消,说是仓库没货了,希望下次能够咋下单前通知,不过这本书大家评价很不错,再次下单购买。希望这次当当能尽快将书送到。
  •     纸很薄,很软,盗版书都笔者书强多了
  •     翻译真是太烂了,完全看不懂伊刚!
  •     拿到手,还没开始看,但是很期待!
  •     本着鉴古知今的目的找来读的,很有启发性,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认识美国,也能给未来一些启示。同时也让我认识到,经济学远比我们学的经济学理论更加的实用和强大。
  •     经济部分和历史部分均较少,可读感不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