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的美国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国际经济 > 破产的美国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00683865
作者:(美)施科劳克
页数:228页

章节摘录

  信用卡成了屠刀  珍妮·奥东尼尔至今还记得带着自己的儿子肖恩去大学报到的场景。肖恩在高中时曾荣获美国高中生的最高荣誉:美国国家荣誉学者(NationalMeritScholar)的称号。生在奥克拉哈马这座小城市的肖恩,用他母亲的话说,“因为自己能在达拉斯这个大城市上学而兴奋异常”。肖恩的学校是位于达拉斯城的得克萨斯大学(LJniver-sitvofTexas),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一所学校。珍妮在带儿子报到时就看到了校园里的信用卡广告,她回忆说当时自己也没在意,肖恩才18岁,他也没有工作,哪个公司会愿意给他信用卡呢?  珍妮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之后的事情表明,她当时是多么幼稚。信用卡公司不仅给了肖恩信用卡,还让这卡片变成了一把架在他脖子上的屠刀。刷爆一张卡之后,马上又来第二张。按照信用卡公司的说法,肖恩这么做是“在建立自己的信誉历史”。珍妮说:“肖恩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陷入这个泥潭的,更不知道该如何逃脱。”最后,肖恩不得不从得克萨斯大学退学,搬回家住,找了两份工作,都只能拿到最低工资,以此偿还12000美元的卡债。珍妮说:“我还是不能理解。这种事在我们那一代人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不错,在她和她丈夫那个时代,一个两口之家即使夫妇都有工作,也还是没有资格申请一张信用卡。  肖恩所得到的万事达卡和威士卡使他深陷泥潭,不过信用卡公司另有一套说辞,他们认为这使得肖恩成为一个异常负责任的年轻人,是一个“步入成年世界的年轻人”,他对这些信用卡的“负责任的使用”可以令他在公司的VIP名单上有一席之地——总而言之,他是有资格接受无限制的信贷。他到底是怎么就有了这个资格,珍妮始终认为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珍妮告诉我说:“如果你有工作,或者学的是贸易专业的话,他们就不想给你信用卡了。可能他们意识到,你真正知道一美元蕴涵的价值。他们真正想要的顾客是那些单纯的大学学生。所以这是一个双重系统,我认为他们是在利用学生。这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市场。”  几年之前,珍妮认识了另一位母亲,她叫特丽莎,是奥克拉哈马市人。她的女儿米兹因为欠了大概2500美元的卡债在房间中上吊自杀,没有留下遗嘱,不过她床上散落的信用卡账单可以让我们推测出自杀的原因。珍妮和特丽莎曾分别给自己孩子所在的大学写信,要求校方将信用卡公司驱逐出校园,不过两个人的请求都杳无音讯。随后,她们陆续将自己的故事搬上报纸、电视节目,最后,在当地一位议员的帮助下,奥克拉哈马州立法院才开始讨论她们的提议。一项旨在“禁止信用卡公司在大学校园内进行营销”的议案出炉了,自那以后,此议案在其他一些州都成为了法律。但在奥克拉哈马情况却并非如此,出席作证那天,和珍妮和特丽莎针锋相对的是金融行业及其游说者。珍妮回忆说:“我们和他们坐在桌子的两边,能听到他们的讨论,譬如自己为某某议员的选举赞助了多少钱,这个议案绝对不可能通过。议员们不会赞成这两个母亲的提议,他们在意的是金钱等等。”结果证明,议员们在意的的确是金钱,他们也有自己钟爱的名单,那就是银行,而不是老百姓。  朱丽叶·威廉姆斯(Juliewilliams)是通货监理官,换言之,她是这个国家的顶级银行监管员。她最后一次出席立法院时,向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说:银行卡公司不仅建立了复杂的模型以确定每个学生可以承担多少信贷,其中还包含一套适当的风险评估系统。她说服了银行委员会,但我很好奇她要如何说服珍妮和特丽莎,我更好奇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当时给肖恩和米兹定的数字——也就是他们的价格是什么。银行通过向珍妮和特丽莎的孩子这样的人发放信贷,不仅仅是信贷,还有房产抵押、汽车贷款、学生贷款、信用保险、过时附加费等等,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没有人问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定的数字具体是多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且银行间对于年轻消费者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前言

  纳什维尔(Nashville,位于田纳西州)市区像美国大多数的中等城市一样,静得出奇。该市最繁华的地段有一座中间突起的办公大楼,它主要由一家银行占据,中层是星巴克咖啡厅。这里有数不清的当铺、支票兑现金出口、各家银行分行、授权贷款商店以及金融公司。大部分广告牌都在宣传各种形式的借贷,也有大量信贷公司和破产代理律师所做的小广告——大部分张贴在城市公交车的侧面。看到这些你就会明白田纳西的居民们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债务问题:如何得到信贷,如何摆脱债务,如何才能驾驭越来越大的债务风波而不使自己破产。

内容概要

詹姆士·D·施科劳克(James D. Scurlock),美国导演、制片人与作家。曾就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从小就对商业怀有高度兴趣,施科劳克从中学开始阅读《华尔街日报》,也遍览商业人物的传记。他曾就读于沃顿商学院金融系,在校期间效仿心目中的商业英雄而创业当老板,投资多家餐厅,结果却创业失利,欠下大笔债务,只好从沃顿商学院辍学,将父母供应的学费与生活费,以及祖父留下的遗产拿去还债。
离开沃顿商学院之后,施科劳克创办了一份杂志《餐厅投资》(Restaurant Investing),并为多家杂志撰写文章。随后他投入电影制片工作,拍摄的第一部影片《风云父母》(Parents of the Year)赢得多个奖项,并被25个以上的影展选为正式播放影片。
曾经也是个卡奴的施科劳克,深深体会到美国债务问题之庞大荒谬,因此拍摄了《信贷时代》(Maxed Out)这部纪录片,是他第一部长篇电影,上映后反响热烈,并获西南以南电影节(South by Southwest)的评委会特别奖,于是他进一步细化了拍片过程中遇到的人物情节,并加入更为深刻的分析与反省,最终著成此书。

书籍目录

前言1 银行神话2 信用卡的胜利3 入侵校园4 银行的VIP5 以效率之名6 讨债这一行7 信用调查与个人资料8 破产的权利9 社会版的悲剧10 穷人的银行11 国债谁买单?12 全球举债成瘾13 解决之道作者附言

作者简介

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和真实故事揭露了形成这次信贷危机的真实内幕。
本书带你了解失控的美国金融产业如何诱使消费者掉入债务陷阱,使自己深陷经营危机,甚至拖累美国与全球经济。
举债消费与投资的生活方式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进了巨大的全球债务链之中。
人们谈虎色变的次贷危机只是序曲,现在的危机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债券品种,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债务危机!
在过度的信用膨胀之后,美国将何去何从?
危机当前,美国政府干预的基本倾向是输出通胀,转嫁危机。
这次美国的信贷危机影响巨大,或许必须靠全世界来买单。
不论你是不是投资者,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向都将与你息息相关。
请别将信贷危机当成别人的家务事!

图书封面


 破产的美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作者用了大量的例子说明美国的金融体制的缺失尤其是对于一般人民的无知再加上一堆贪婪的金融家因而造成这次的危机以升斗小民的角度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他已经在美国的社会行之有年
  •     罗嗦了点,讲了半天还是没弄太明白
  •     信用透支的不只是金钱也是生命.乃至人类社会.
  •     看了后,比较受启发
  •     这本书用确实的案例让读者一步步了解了美国的信贷危机之原由!
  •     这本书的优点是出版的时间很恰当,对于一些想了解美国金融危机的读者很有吸引力,而且通俗易懂,很生活化;但是这本书只是在说一些现象,对于此次危机的分析不深刻,这本书可以泛泛读一下。
  •     我绝不能像美国人一样超前消费
  •     案例触目惊心!看完之后让我决定立即注销信用卡!
  •     看得比较累。
  •     美国并不是什么都好
  •     终于明白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了,这是写在他发生之前的,不是事后诸葛亮。
  •     一本不懂经济的人都读的懂的经济书
  •     看完之后想立即注销信用卡!
  •     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美国
  •     没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