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失败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国际经济 > 资本主义的失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301156667
作者:理查德·A·波斯纳
页数:249页

章节摘录

  中文版序言  我很高兴我的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当前的经济颓势是全球性的现象;没有哪个大国,包括中国,能够幸免于这场危机。我这本书的分析聚焦于美国,但也与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局势多有关联,中国像美国一样,已经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支出),作为一种救市的努力措施。就遏制和翻转经济衰势来说,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似乎比美国更迅速地取得了成效。  这本书题为“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A Failure of Capitalism),就此,我应该说两句。我这题目的意思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已经破产了,也就是说,这标题并非“资本主义的灭亡”(The Failure of Capitalism)。我意在指出的是,当下这场经济萧条(我相信这是“经济萧条”——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一场“经济衰退”,原因我已在书中阐明)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正常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败。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大多数经济决策都是由私人个体——商人与消费者——做出的,由于很多这类决策都是有关借贷的决策,不论那借贷是为了消费还是为了投资,所以利息率对经济活动具有重大影响,而利息率水平又取决于货币流通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进而又需要一个核心的货币监管当局——中央银行,例如美国的联邦储备银行——来掌控。中央银行因此是资本主义制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机构。如果它未能适当地掌控利息率,私人决策者就可能做出催生资产价格膨胀的高风险决策(如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导致了目前的经济危机),进而由此造成价值失衡并暴跌,就像去年所发生的那样。不仅美联储误导了利息率,而且政府也未能限制银行的冒险行为,由此放大了房地产泡沫破灭对银行业的影响,因为银行深度投资于不动产抵押贷款——深到了很危险的程度。  我在本书中论辩了,资本主义的核心机制——包括中央银行、银行业以及对银行业的监管——的失败,是美国以及全球经济萧条的原因。  本书讨论的是美国的经济溃败,但它也关联着中国,这种关联的原因不仅在于所有的主要经济体都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而且还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我确实讨论了这个问题——尽管只是非常简要的讨论: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主要是德国、日本和中东产油国)着力推进其出口贸易,这一努力所得的贸易顺差的结果就是积蓄了大量美元盈余,然后,这些国家再把贸易盈余放贷给美国——是否应该把上述事实看作造成了美国(和其他很多国家)金融体系倾颓(始于去年二月,并在九月达到高潮)的罪魁祸首呢?我拒绝这种假说。  第二,也是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理解商业周期问题(繁荣之后是萧条,萧条之后是繁荣),对于中、美两个国家来说都很重要,因为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已经盘绕在一起了(我们购买中国商品,中国把交易中挣得的大量美元投资于美国),还因为私人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已经举足轻重。美中两国经济之间所存在的盘绕关系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了巨大影响,以及为什么中国政府所采取的经济复苏措施与美国政府的措施类似,尽管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有趣的差异。中国拥有与美国类似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正确领会其中的类同与差异,对于理解两国为经济复苏所做出的努力,以及对于理解这些努力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是非常关键的。  我这本书,尽管讨论的重点是美国,其实是对现代经济中商业周期问题的一个一般性的分析:金融的原理,资产泡沫现象,货币政策和利息率对刺激或抑制经济活动的作用,经济萧条的原因与后果,以及抗击萧条、加速经济复苏的种种方案——这些是任何现代国家经济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我对有关经济问题提出了解说,对那些造成了美国及世界面临的这场可怕经济灾难的失误提出了解说,并力求使这些分析尽可能清晰明了。这本书并没有技术行话或者商业术语,因此,对任何国家的读者来说都可以作为一个导论,去了解这场自19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溃退。我希望它有助于中国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将本书讨论的抗击经济萧条的一般原理运用到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中去;而且,我也希望本书能使他们对我们的经济有一种更好的理解,进而提出一些思路,以更好地推动我们的经济和世界经济从当前的困境中复苏。    理查德·波斯纳  2009年8月11日

前言

  我很高兴我的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当前的经济颓势是全球性的现象;没有哪个大国,包括中国,能够幸免于这场危机。我这本书的分析聚焦于美国,但也与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局势多有关联,中国像美国一样,已经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支出),作为一种救市的努力措施。就遏制和翻转经济衰势来说,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似乎比美国更迅速地取得了成效。  这本书题为“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A Failure of Capitalism),就此,我应该说两句。我这题目的意思并不是说资本主义已经破产了,也就是说,这标题并非“资本主义的灭亡”(ThP Failure of capitalism)。我意在指出的是,当下这场经济萧条(我相信这是“经济萧条”——我不认为这仅仅是一场“经济衰退”,原因我已在书中阐明)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正常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败。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生动形象而又直言不讳、可读性强……波斯纳是一位极为敏锐犀利的智者。  --罗伯特·索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书评》  波斯纳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这场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论述,法律人显然不应该缺席。当然,在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法学家的精辟论述,还有从“经济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轮回。  --吴志攀(著名金融法学家 北京大学教授)  一本惊人的著作,用易于普通读者理解的话语阐释了银行体系和经济领域中发生的事件……[波斯纳的]批评格外令人振奋,因为它来自于通常敌视政府官僚扶助措施的右翼思想家。  --保罗·贝瑞特(《商业周刊》高级编辑),《华盛顿邮报》  ……考虑读一本为挽救资本主义而批判其故障的新书。理查德·波斯纳法官的《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值得关注的。长期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以自由市场为根基的法律经济学运动元老波斯纳法官对资本主义提出了其本不太可能提出的批评。不过,作为四十多本书的作者、被引证最多的联邦上诉法官,他也是我们最具创造力、头脑清晰的思想家之一。  --戈登·克罗维茨(道琼斯公司执行副总裁),《华尔街日报》  令人吃惊的是,作为市场导向的法律经济学运动的元老,波斯纳竟然猛烈抨击了那种认为市场可以自我纠错的主张。还令人奇怪的是--如果这位法官是其他任何一位法官的话--一位联邦上诉法院法官(以及芝加哥大学法学讲师)竟然最先出版了关于这场金融危机的综合著作。波斯纳是……这个国家最博学而且思想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直到全书最后一页,没有一句懒惰的归纳、没有一句流行的陈词滥调能逃过波斯纳无情的剖析。《资本主义的失败》抛弃了所有的时髦行话,但也使读者在前进方向上感到迷惘。换句话说,这只是一个起点,但却是必不可少的起点。  --乔纳森·劳奇(《国家杂志》专栏作家), 《纽约时报》  理查德·波斯纳是一个奇人……他倚重于政治和意识形态语境,为导致当下经济危机的系列事件提出了一种非常恰当的解释。  --约翰·凯(经济学家),《金融时报》

内容概要

理查德·波斯纳,先后以最优生和年级第一名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和哈佛大学法学院。曾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助理、联邦政府律师、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和讲座教授。1981年出任美国联邦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至今(1993—2000年任首席法官),同时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高级讲师。
波斯纳是法律经济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将经济学分析的方法推广到所有的法律领域,为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外,他也是“法律与文学”和实用主义法学的领军人物。波斯纳著作众多,辐射广泛,有所谓“一个人的智库”之称;他的法律学术和司法实践重塑了美国的法学和法律。
“他是著述最丰的联邦法官,前无古人。任职上诉法院、仍属最高产的法学家之列,同样前无古人。如果以引证率测度影响力,那么当仁不让,波斯纳是在世的最有影响的法学家。”(劳伦斯·莱西格语)

书籍目录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经济萧条及其直接原因
第二章 银行业危机
第三章 深层原因
第四章 为什么经济萧条未被预测出来
第五章 政府的应对措施
第六章 福祸相倚?
第七章 关于资本主义和政府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八章 经济学职业界沉睡于危机发生时刻
第九章 责任分配
第十章 前方的路
第十一章 保守主义的未来
结语
进一步阅读文献
索引
序后记

编辑推荐

  生动形象而又直言不讳、可读性强……波斯纳是一位极为敏锐犀利的智者。  ——罗伯特·索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书评》  波斯纳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这场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论述,法律人显然不应该缺席。当然,在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法学家的精辟论述,还有从“经济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轮回。  ——吴志攀(著名金融法学家 北京大学教授)  一本惊人的著作,用易于普通读者理解的话语阐释了银行体系和经济领域中发生的事件……[波斯纳的]批评格外令人振奋,因为它来自于通常敌视政府官僚扶助措施的右翼思想家。  ——保罗·贝瑞特(《商业周刊》高级编辑),《华盛顿邮报》  长期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以自由市场为根基的法律经济学运动元老波斯纳法官对资本主义提出了其本不太可能提出的批评。不过,作为四十多本书的作者、被引证最多的联邦上诉法官,他也是我们最具创造力、头脑清晰的思想家之一。  ——戈登·克罗维茨(道琼斯公司执行副总裁),《华尔街日报》  令人吃惊的是,作为市场导向的法律经济学运动的元老,波斯纳竟然猛烈抨击了那种认为市场可以自我纠错的主张。还令人奇怪的是——如果这位法官是其他任何一位法官的话——一位联邦上诉法院法官(以及芝加哥大学法学讲师)竟然最先出版了关于这场金融危机的综合著作。波斯纳是……这个国家最博学而且思想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直到全书最后一页,没有一句懒惰的归纳、没有一句流行的陈词滥调能逃过波斯纳无情的剖析。《资本主义的失败》抛弃了所有的时髦行话,但也使读者在前进方向上感到迷惘。换句话说,这只是一个起点,但却是必不可少的起点。  ——乔纳森·劳奇(《国家杂志》专栏作家), 《纽约时报》  理查德?波斯纳是一个奇人……他倚重于政治和意识形态语境,为导致当下经济危机的系列事件提出了一种非常恰当的解释。  ——约翰·凯(经济学家),《金融时报》

作者简介

始于2008年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因其惊人的蔓延速度而成为这代美国人一生中最为危急的事件。危机是怎么发生的,尤其在已经吸取了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教训之后?为什么人们事先没有预测出来,以采取挽救措施避免其发生或减轻其危害?可以用什么对策来阻止经济陷入深度萧条?为什么政府和经济学界到目前为止的应对举措如此乏善可陈?所有金融灾难事件及迄今所做的捉襟见肘的挽救努力的根源何在?理查德·波斯纳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简明的、非技术化的解释。本书并不要求读者预先具备宏观经济学或者金融理论知识。这是一本写给涉猎广博的智识读者的书,它同时也会令专业人士感兴趣。
波斯纳在本书中阐明的事实与缘由包括:从亚洲流入美国的过剩资本以及美联储粗率执行的低利息率政策;企业经理人薪酬、短期收益目标和高风险借贷之间的关系;由低利息率、积极的抵押贷款营销和松懈的监管共同推波助澜吹起的房地产泡沫;美国人的低储蓄率;还有大型金融机构很高的负债资产比率。本书分析了两种基本的危机拯救方案,分别对应于解释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成因的两种理论:货币主义理论,认为美联储放任了货币供给的收缩,因而未能阻止灾难性的通货紧缩;以及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经济萧条是1920年代信贷盛宴、股市暴跌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活力螺旋下降的产物。波斯纳结论认为,经济之摆摇动得太远了,应该较为严密地监管美国金融市场。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由市场的系统风险,因此,它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失败。

图书封面


 资本主义的失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2013年第一本书,回顾下本世纪来最重大事件。 资本主义的失败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而选择性忽视风险,个体理性带来严重的外部不理性,政治与经济运行不断积累系统性的风险终于以激烈的方式宣泄出来。螺旋上升的资产泡沫在未破灭前,谁也不能准确的推断破灭的时间及这个是否真的是泡沫。低利率与监管放松,铺平了泡沫生成与破灭轮回之路。货币学派在此轮危机中将遭受严重的打击,靠降息就能一劳永逸的把控经济的天真想法让格林斯潘光环黯然失色,谨记成功是成功者的囚牢!难道波斯纳年纪大了,书中有些论述被反复提及,有些老人的颠三倒四,全书逻辑结构不够清晰。另外《货币利息就业通论》对波斯纳的影响颇深,凯恩斯思想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     对波斯纳和他的法律著作,我们都很熟悉,但是波斯纳早已超出了法律的范畴,在1999年出版了《国家事务:对克林顿总统的调查弹劾与审判》,2002年出版了《衰老与年龄》,2004年出版了《大灾难:风险与对策》,在2005年出版了《预防意外袭击:9/11惊梦之后的情报体制改革》。从一定程度上说,他的著述和论辩已经使他成为了一位公共知识分子,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学等诸多范畴,从法律的核心到边缘,直至其他社会领域。2009年四月,波斯纳的《资本主义的失败》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跻身畅销书的行列。严肃的讲,畅销书的头衔对于一本书的价值并不是很有说服力的注脚,但是,这本书不是严肃的学术著作,按照作者的说法,他丢弃了学术的装备,以适应更大范围读者的需求。本书梳理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并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探讨,而不是停留于人云亦云。此次危机从最初的次贷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直至到避讳不及的“萧条”。萧条这个词语,往往让人联想起来1930年代的大萧条,所以握有权势的阶层对这个词语力图避讳。按照罗伯特-席勒的分析,人们的预期和心理状态对经济的前景是具有影响的。但是,本书作者毫不避讳的指出,本次危机已经进入了萧条的范畴,并此次“萧条”与大萧条进行对比。大多数的著作对金融危机爆发的论述,都停留在银行滥发信用和个人消费的过度支出的层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学术的分野造成的,宏观经济的学者不关注微观的数据,而微观经济的学者却又缺乏全局的观察视野。藉由法律思维养成的习惯,波斯纳在对金融危机进行概述之后,笔触便从最细微的个体论起,这些个体包括银行、借款者、消费者、公司、公司的管理人员等。遵循传统的保守主义所坚持的立场,在市场中各个主体追求其最大利益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各个主体对金融危机是缺乏预见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的,或者说,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对个体而言都是小概率事件,这种概率如此之小,以至于个体把危机的发生当成永远不可能的事情。诸如银行在混乱的竞争中,如果坚守其安全经营的模式,其糟糕的业绩与同仁的成功相比将相形见绌,甚至导致其出局。这些个体出于追逐利益的本性和市场的压力,进行高风险高收益的业务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并非来自个体的不理性,个体都是为自身利息而非常理性的,但是他们的集合却是不理性。所以我们不可以把这些个体的逐利行为成为兽性的冲动,他们恰恰是理性的。市场的自由竞争是激烈的,正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是无可厚非的。作者指出,应当承担的责任的是政府的监管不力,以及救济不力所带来的危机深化。从一定程度上说,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是一次失败,而政府未尽职责导致了失败的加深。因此,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和政府的处理机制都是值得思考的,当然,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是更值得反思的。作者所说的资本主义制度,正不断得在我们国家得到适用,比如公司制度、自由市场等等。这些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其负面影响。比如公司中管理人员和公司利益的冲突,公司中高层的薪酬制度,企业对短期利益的追逐等等都对此次危机深有贡献,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不能不提的是现有“裙带资本主义”体制,工商界和政界的关联日益密切,对金融危机的预防、救济、监管等多项措施与背后的政治利益密切相关。这种裙带资本主义的现状,对经济调控和危机预防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在选票说话的国家,没有人会站出来讲已经形成了泡沫,因为被发现的泡沫如果被避免,受损失的人群会非常庞大,而且没人会认为被刺破的泡沫确实是泡沫。此外,经济学家和金融界的利益攸关,此次危机经济学家的集体失语便证明了这一点。更危险的是,工商界和政界的旋转门,使得政府的政策事实上来自业界并由业界执行。长期以来的,华尔街的观点左右着政府的观点,华尔街在泡沫中瓜分巨额利益的时候,政府也在莫名的欢欣。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的慌乱、束手无措从一定程度上与此不能摆脱干系。在对萧条的发生根源进行探讨之后,作者以其一贯的思路,指出萧条的发生虽然产生了危害,但是仍然是有利有弊。对于此次萧条的总结思考之后,进行制度上和政策上的变革不可避免,但也需要谨慎进行。过于强调政府干预和过于强调自由市场,都是非常危险的,对于前者,自由市场国家一直以希特勒政权为戒,对于后者,此次萧条即为明证。此次危机过后,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立场均需修正,同时,后凯恩斯主义的长期影响,自由市场的前见和信条,在此次危机之后,也将不得不面临挑战。从1929到2009年的八十年间,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轮回,不止一次的在加强干预和崇尚自由之间徘徊游走。此次金融危机,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宣告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又一次失败。
  •     任何想从这本书中看到资本主义的彻底败退并幸灾乐祸的人都会失望而归,作者波斯纳明确写道,资本主义发生了一次故障,并将从中恢复,因为任何替代方案都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无论是前苏联的、古巴的、委内瑞拉的还是xxxxx的(译者标注此处删去中文5个字)。如何能形象地描述这次金融危机,或者说经济萧条(波斯纳始终拒绝这次仅仅是经济衰退的观点)呢?不了解资本主义历史和运行规律的人会认为资本主义真的失败了,如同中文译本标题的误导一样。我试着这样描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运行在信贷高速列车的轨道上,2008年这辆列车出轨了,原因是超速。 波斯纳认为,信贷的过度与金融监管的缺失是两大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可谓成也信贷,败也信贷。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损失不能抹杀资本主义百年来依靠信贷制度实现的巨大成就,但在互联网泡沫后美联储草率实行低利率政策的大环境下,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与扩张使美国人过分透支未来,没有收入的人也可以零首付按揭买到房子,甚至2年内都不用还利息,美国人在和常识作对。房地产价格下跌引起的信贷违约连锁反应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从独木舟倾斜到倾覆只需一瞬间。经济学界一直有倡导自由市场减少政府干预和在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内加强政府监管的两股对立力量。传统上被称为保守主义代表的波斯纳这次认为主流经济学家高估了自由市场的自我恢复能力。我对此有一点异议,实际上,美国并没有给自由市场实现自我恢复的机会,在巨大的压力下政府出马了,学界也宣判自由市场失败。就像波斯纳提醒的,自我恢复可能会成本巨大到超乎想象,但没有证据说明它不能恢复。因此与其说高估了自由市场的自我恢复能力,不如说低估了自由市场经济运行中可能的波动幅度。在1929~1933的大萧条之后,资本主义意得志满地奔跑了70多年,猛然出现的这个波动幅度极大地震惊了人们,包括所有宏观经济学家。另一方面,无论哪方的观点,都认为美联储2001~2005年长期超低利息率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格林斯潘成为众矢之的。美联储即便是私有的,也属于中央银行,控制了所有银行的信贷利息政策,在这样一个中央指令之下,将金融危机的错误全部归咎于过度放任的自由市场似有不妥,就好像这个市场真的那么自由,真的那么不受约束一样。政府监管的加强是对于经济危机的一种折衷手段,波斯纳同样呼吁对过度监管的警惕。不存在斩钉截铁正确的方案,资本主义也是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接近理想的制度。波斯纳对宏观经济学本身也进行了反思,他说,“在一个领域中存在若干相互对立的学派这一事实本身表明这个领域是柔弱的,不管其从业者多么优秀。宏观经济学家不仅在预测和理解经济萧条上失败了,而且在萧条发生之后还不了解如何使经济走上复兴之路。”无论如何,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萧条标志着弗里德曼主义的受挫,凯恩斯主义的复活,如同1970年代美国经济滞涨标志了哈耶克和弗里德曼思想的兴起一样。但谁又能猜到30年后,是否又会遭遇另一轮反拨?在这个意义上,我赞同凯恩斯传人克鲁格曼的说法,过去30年,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好的时候没有用,在经济坏的时候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宏观经济学离真正的科学还有相当的距离。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即使资本主义失败了,也是暂时的低迷,那不叫失败,叫等待!
  •     波斯纳
  •     posner太能写了...我读的速度没有他写得速度快!
  •     不错,简单明了,条例清晰
  •     建议分享
  •     语言很好通俗易懂,但是还是要做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读起来才比较轻松。
  •     作者从制度层面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鞭辟入里,经典之作!
  •     这本书作者从经济学之外的视角来看待此次经济危机。看这本书,你不需要懂得什么高深的经济学知识。在书中,作者给出了他所理解的危机发生原因。这次危机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失败,这是翻译标题容易造成的误导,其实,作者并没有批驳资本主义制度。
  •     经济学分析的方法推广到所有的法律领域
  •     保留意见啊
  •     浅显易懂,逻辑性强
  •     显然不是资本主义失败了,是左派破产了
  •     还没读完不说了,自己买了看吧
  •     波斯纳是位杰出的法律经济学家,他原本应该是崇尚自由市场的,但本书中却对于自由市场提出了些质疑。
  •     难怪没被里根送最高法院里去,BTW,这是a failure of capitalism。
  •     不是资本主义的失败,是美国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新的重大应用技术突破好不好
  •     本书梳理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并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探讨,而不是停留于人云亦云。此次危机从最初的次贷危机,演化为经济危机,直至到避讳不及的“萧条”。萧条这个词语,往往让人联想起来1930年代的大萧条,所以握有权势的阶层对这个词语力图避讳。按照罗伯特-席勒的分析,人们的预期和心理状态对经济的前景是具有影响的。但是,本书作者毫不避讳的指出,本次危机已经进入了萧条的范畴,并此次“萧条”与大萧条进行对比。
  •     社会思想译丛
  •     作者逻辑性不错
  •     有启发。
  •     贴近事实
  •     dgdfg
  •       任何想从这本书中看到资本主义的彻底败退并幸灾乐祸的人都会失望而归,作者波斯纳明确写道,资本主义发生了一次故障,并将从中恢复,因为任何替代方案都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无论是前苏联的、古巴的、委内瑞拉的还是xxxxx的(译者标注此处删去中文5个字)。
      
      如何能形象地描述这次金融危机,或者说经济萧条(波斯纳始终拒绝这次仅仅是经济衰退的观点)呢?不了解资本主义历史和运行规律的人会认为资本主义真的失败了,如同中文译本标题的误导一样。我试着这样描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运行在信贷高速列车的轨道上,2008年这辆列车出轨了,原因是超速。 波斯纳认为,信贷的过度与金融监管的缺失是两大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可谓成也信贷,败也信贷。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损失不能抹杀资本主义百年来依靠信贷制度实现的巨大成就,但在互联网泡沫后美联储草率实行低利率政策的大环境下,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与扩张使美国人过分透支未来,没有收入的人也可以零首付按揭买到房子,甚至2年内都不用还利息,美国人在和常识作对。房地产价格下跌引起的信贷违约连锁反应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从独木舟倾斜到倾覆只需一瞬间。
      
      经济学界一直有倡导自由市场减少政府干预和在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内加强政府监管的两股对立力量。传统上被称为保守主义代表的波斯纳这次认为主流经济学家高估了自由市场的自我恢复能力。我对此有一点异议,实际上,美国并没有给自由市场实现自我恢复的机会,在巨大的压力下政府出马了,学界也宣判自由市场失败。就像波斯纳提醒的,自我恢复可能会成本巨大到超乎想象,但没有证据说明它不能恢复。因此与其说高估了自由市场的自我恢复能力,不如说低估了自由市场经济运行中可能的波动幅度。在1929~1933的大萧条之后,资本主义意得志满地奔跑了70多年,猛然出现的这个波动幅度极大地震惊了人们,包括所有宏观经济学家。
      
      另一方面,无论哪方的观点,都认为美联储2001~2005年长期超低利息率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格林斯潘成为众矢之的。美联储即便是私有的,也属于中央银行,控制了所有银行的信贷利息政策,在这样一个中央指令之下,将金融危机的错误全部归咎于过度放任的自由市场似有不妥,就好像这个市场真的那么自由,真的那么不受约束一样。政府监管的加强是对于经济危机的一种折衷手段,波斯纳同样呼吁对过度监管的警惕。不存在斩钉截铁正确的方案,资本主义也是在不断的试错中逐步接近理想的制度。
      
      波斯纳对宏观经济学本身也进行了反思,他说,“在一个领域中存在若干相互对立的学派这一事实本身表明这个领域是柔弱的,不管其从业者多么优秀。宏观经济学家不仅在预测和理解经济萧条上失败了,而且在萧条发生之后还不了解如何使经济走上复兴之路。”
      
      无论如何,这次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萧条标志着弗里德曼主义的受挫,凯恩斯主义的复活,如同1970年代美国经济滞涨标志了哈耶克和弗里德曼思想的兴起一样。但谁又能猜到30年后,是否又会遭遇另一轮反拨?在这个意义上,我赞同凯恩斯传人克鲁格曼的说法,过去30年,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好的时候没有用,在经济坏的时候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宏观经济学离真正的科学还有相当的距离。
  •     阅读此书者需要对美国内部体制先有个较完整的概念了解,来便于理解书中的内容。

    此书也给我国未来进行政治结构实用主义式的调整,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     好评,物有所值,老公很开心!
  •     第六章译者本来翻成福祸相倚是蛮不错的,可以非得画蛇添足加个注,把原文译成云朵的花边,实在露怯。
  •     描述了不少事情,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     还不错呢,可以看得比较清晰
  •     书不错,就是书封面不干净,磨白了一样,收藏有些缺憾。
  •     出乎意料的有趣
  •     了解经济危机必读
  •     波斯纳的书是非常好的,作为一名高产的作家,能够保证每本书都是精品尤为难得。本书一针见血指出了美国经济中才问题,推荐大家阅读。
  •     也算推广学术研究吧。这本书属于行内专家自述美国金融及分配体系的弱点,说服力很强。
  •     比起这本书,我更加好奇的是波斯纳是从什么视角写的。
    法官,法学者,或者经济学家,亦或是随笔。
  •     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真诚地思考,不妥协于任何一方,以及足够的专业素养。尽管我并不完全信服这本书提出的解释(解释基于无从验证的空中楼阁般的经济学概念,未深入剖析监管带来的问题,etc.)。但我特别欣赏他的实践性,他著作中永恒的一点是两种观点的调和,这可能是法官生涯一直接触真实世界的好处。此外,译者很认真。
  •     从一个律师角度对08经济危机评论
  •     最后观点就是制度本生的错误,混沌主义者表示很无力o(╯□╰)o
  •     本书的中译名稍显误导,作者本意很明确,是指“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绝非“资本主义的灭亡”。
  •     分明应该翻译成「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
  •     应当说,波斯纳之所以为波斯纳的原因就来自于他独特的法律思维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溶于一体的迥异常人的思考境界,当别人看到浓雾中灯塔的微光时,波斯纳已然发现了陆地。
  •     角度刁钻 有法理学的影子 说白了就是归结到金融危机不同阶段各层面人物的意识形态问题
  •     波斯纳学识的广博在这本书中又得到了一次很好的体现。作为一名非经济学专业的人士来说,这本书不失为了解2008年金融危机来龙去脉的参考。应该说,本书只是为这个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些思维路径和方式,而不是提供了唯一或确定的答案,未来的路途还需要继续去探索
  •     波斯纳论金融危机的论著,写的有些仓促,本书的思想深度与波斯纳的盛名不符。
  •     感觉还是看英文版好
  •     波斯纳的书基本收集全了。
  •     书很好, 替朋友买的。朋友很满意
  •     波斯纳的私人笔记,基本上只有分析,没有描述,全是不掺水的干货,比那些用图表和数字来充数的书好多了
  •        2013年第一本书,回顾下本世纪来最重大事件。
       资本主义的失败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而选择性忽视风险,个体理性带来严重的外部不理性,政治与经济运行不断积累系统性的风险终于以激烈的方式宣泄出来。螺旋上升的资产泡沫在未破灭前,谁也不能准确的推断破灭的时间及这个是否真的是泡沫。低利率与监管放松,铺平了泡沫生成与破灭轮回之路。
       货币学派在此轮危机中将遭受严重的打击,靠降息就能一劳永逸的把控经济的天真想法让格林斯潘光环黯然失色,谨记成功是成功者的囚牢!
       难道波斯纳年纪大了,书中有些论述被反复提及,有些老人的颠三倒四,全书逻辑结构不够清晰。另外《货币利息就业通论》对波斯纳的影响颇深,凯恩斯思想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     写得不错,击节赞叹。
  •     凯恩斯主义
  •     关于08金融危机的多视角解释
  •       资本主义失败了吗?
      李华芳@【读品】 http://www.douban.com/group/dp/
      
      此次起于华尔街次贷风暴的金融危机,对现有的经济理论和操作实践提出了双重挑战。尽管政治家们迅速选择了凯恩斯主义及其各种变换形式的经济拯救方案,但对于危机的原因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意见。
      
      在众说纷纭的解释中,有三类突出的方向:第一类解释偏重从个体的微观动机出发,追逐利益最大化导致的贪婪以及错误估计经济形势而提高风险偏好,导致了个体行为不谨慎,使得“贪婪-欺诈-无知”的链条得以形成,麦道夫案的爆发更加印证了这种解释。但经济学的分析通常不谴责人性的弱点,而恰恰是基于这一本质来拓展理论的,因此单纯谴责金融家们的欺诈和人性上的贪婪,并不能满足经济学的解释。个体微观动机的解释也可以回答何以一开始的经济刺激政策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流动性依然缺乏的原因。这是因为企业通常在危机时期倾向于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使之恢复平衡,也就是说,企业会将获得的贷款和财政援助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扩展生产。
      
      第二类解释则侧重宏观角度,尤其是从长时段经济周期变动的角度,试图说明美国的经济衰退属于周期性波动。网络科技兴起将美国从1970年代的经济式微中带出,到网络泡沫破灭经济陷入低谷,再到房地产及其相关金融衍生品发展重现另一波繁荣,直到次贷危机,这符合周期性波动特征,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这一类解释迅速遭到质疑是因为本次美国遭受的危机之大仅次于大萧条时期,而且这一类解释也没有回答次贷危机爆发的动力何在。
      
      第三类解释表达了对政府监管缺失的不满。不管是从表面上指责金融衍生品过于复杂,还是直接谴责政府放任金融界的肆意妄为,都倾向于将导致危机的责任归咎于政府监管的疏忽和无能。大部分谴责格林斯潘宽松利率政策的经济学家都毫不例外对伯南克的谨小慎微表示了失望,这也被用来解释政府在后续的救市过程中捉襟见肘的窘境,因为这一类解释认为经济主体对政府监管的失望情绪蔓延,进而对救市措施的信心凋敝。
      
      波斯纳的新书《资本主义的失败》主要呼应了第三类解释,尽管本书批评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缺陷,但波斯纳的主旨却在于对政府监管不到位的批评。有必要说明的是,波斯纳的新书原名是《A Failure of Capitalism》而不是《The Failure of Capitalism》,意思是2008年以来的危机仅仅是“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而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整体性和永久性失败”。否则人们就会误解,以为作为保守主义者以及新古典经济学的拥趸的波斯纳法官其学术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而实际上,波斯纳仅仅是承认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可避免的系统性风险,但他认为这一类风险有了大萧条时期的教训,如果配以谨慎而又及时的监管,是可以避免此类风险再次发生的。因此,其落脚点还在于对政府的批评,符合其一贯的立场,并不能认为他的学术思想发生了多大的转变。
      
      波斯纳首先指出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高风险的贷款和个人储蓄不足导致的。但波斯纳明确表示对谴责个人动机的第一类解释的不满,他对“理性的失败或者金融经理们的缺陷构成经济崩溃的主要原因”持怀疑态度(62页)。这是因为个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总是存在的,这一类行为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正如波斯纳进一步指出的,经济萧条的社会成本处于金融机构和个人的理性自利决策之外,单个个人和企业对防范经济危机的发生完全无能为力。这些机构聚集起来的自利决策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会引致经济危机,而政府具有能力来防止该结果的发生。但可惜的是,政府并没有那样做。“这是政府的重大失败,由此放任了金融市场的破产,进而给整个经济带来了灾难性后果”(83页)。
      
      如果这一说法还稍嫌模糊的话,波斯纳用一个擅长的法与经济学的例子进行类比,让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了,在政府监管手段不管是行政手段还是法律手段缺失的情况下,微观主体行为的外部性导致市场的系统性缺陷可能引致严重后果。假如说政府对污染损害完全不提供任何监管和救济,那么理性的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在决定其污染程度的时候,就不会考虑污染对于那些和他们没有现实或潜在契约关系的人的影响,结果就会导致污染损害变得极其巨大,甚至整个社会承受的环境成本要远远高于这些企业的获益。波斯纳认为,金融市场的情况与此类似。
      
      行文至此,波斯纳其实已经明确了其立论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所谓“资本主义市场体系的一次失败”是因为“个体行为的外部性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所致。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自然不否认监管的重要性,不过对于2008年危机是否应该归咎于监管则有不同的看法。当然即便是为监管部门进行辩护的人,也承认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监管存在漏洞,但他们对监管部门的批评基本是隔靴搔痒,甚至还带有一丝辩护意味。而波斯纳则全然不同,他对监管部门的批评是一针见血的。虽然波斯纳并不否认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私人金融机构的行为造成的,但在私人部门和政府部门谁该为危机负更多责任方面,波斯纳明确认为后者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甚至在批评了布什政府以及昏睡的经济学界后,波斯纳意犹未尽将格林斯潘也纳入批评范围,格林斯潘实行的低息货币政策被认为助长了泡沫的形成和危机的发生。波斯纳甚至说“失败的种子早在始于1970年代的放松银行和信贷监管的运动中就已经埋下了”,旨在说明政府应该对金融危机负主要责任,特别是已经有了大萧条的教训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波斯纳进而分析了政府监管部门何以未能及时警觉并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监管者偷懒,将“自由市场”变成了意识形态加以信奉,而忘记了市场自我修正需要时间和成本,无法一次性调整到位。
      
      如果资本主义是指自由市场至上主义,那么资本主义在理论上就立于不败之地,就像它在现实世界中从来没有成功一样。部分经济学者对偏向自由市场立场的波斯纳批评自由市场表示惊愕,或许是因为他们过于极端和理想化了。在法律实务部门的丰富经验促成了波斯纳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从左翼的干预主义到右翼的自由至上主义,不管哪一个极端都是错误的,迄今为止也没有哪一个被证明是正确的。前者低估市场的优点,后者趋于夸大市场的优点,而当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宽广区域,政策选择应该面向更加实际的考虑。经济学家的研究不应该陷入意识形态的争论,“少谈主义,多谈问题”,波斯纳尽管没有引用胡适的原文,但表达了相同的见解。事实上,正如波斯纳所说,这本书是“卑之无甚高论”。
      
      理查德·波斯纳著:《资本主义的失败——08危机与经济萧条的降临》,沈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29元。
      
      刊于《财经》[书评]资本主义失败了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0eumg.html
  •     把A failure of capitlism翻译成资本主义的失败,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本身就是对读者的误导,波斯纳还是拥护资本主义的,只是反对金融自由化,主张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监管。
  •     通俗,严谨,全方位。翻译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