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财政税收 > 公共支出管理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811228168
作者:孙开 编
页数:321页

章节摘录

  第二节 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由英文“public goods”一词翻译过来的,在中文里除了有“公共产品”的称谓之外,还有“公共物品”、“公共品”、“共用品”、“公共商品”、“公共财产”、“公共财货”等表达方式,在翻译上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与此同时,在英文中,除了“public goods”的说法之外,还有“coactive good8”和“social goods”等表达方式,这些术语均表达了相同或相近的用意。我们知道,市场机制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有效地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这种“市场失灵”主要是由于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偏好不合理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接下来,我们将对公共产品的内涵问题进行分析。  一、纯公共产品  公共部门行为与人的个体需求和群体需求密切相关。公共部门在为满足群体需求而提供公共产品时,也必然会与满足个体需求的私人产品产生联系。为了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公共产品的内涵,我们有必要首先从私人产品说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公共产品相对应的私人产品,可以被理解为我们平日所消费的一般性商品,如服装、食品等。经济学意义上的人是具有理性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者。对于私人产品的生产者来说,只有当全部边际成本得到补偿之后,才会向支付生产费用的人提供私人产品并使之受益。这就意味着,私人产品具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排他性,产权关系决定着私人产品的所有权,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私人产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外;二是消费上的竞争性,随着消费私人产品的人数的增加,该私人产品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地增加。由于私人产品的价格是由边际成本决定的,并且产权关系决定着产品的所有权,因此,根据市场经济法则,这类产品通过市场引导,由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往往就可以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这是分析私人产品理论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  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公共产品,虽然同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却往往在理论研究上被忽视或轻视了。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如果这种产品存在的话,人们便能够比较轻易地获得消费它的权利,而且,公共产品在内涵和特征上也要比私人产品抽象许多。公共产品是为整体意义上的社会成员而生产的。对于公共产品来说,一旦被生产出来,所有居民便均能够从消费这一公共产品中受益。如果把某一个人排除在享用公共产品的行列之外的话,那么,这种排除的成本和代价是相当高昂的。

前言

  2007年,东北财经大学的财政学(含税收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反映已经取得的学科建设成果,构筑新的学科建设平台,启动新一轮学科建设工作,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系列教材”。  一般而言,学科是学识的科目,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都包括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两个方面。创造知识属于科学研究问题。没有科学研究,形不成知识体系,就没有现在所说的学科。传承知识属于教学问题。没有教学,不能将知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已经形成的学科也会自然消亡。  教材建设是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连接点,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结合部,因而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知识创造或科学研究角度说,人们取得的研究成果通常有三个不同层次的表现形式:一是学术论文,主要用以表现作者本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二是专著,主要用于表现作者本人和由作者本人借鉴并经作者本人整理以与作者本人研究成果有机结合的其他作者的研究成果;三是教材,主要用于表现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的共同研究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材是人类已有研究成果的最全面、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达方式,是科学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  从教学角度说,教材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是传承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没有教材,就无法组织教学活动。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就培养不出高水平的人才。  一部好的教材,至少应当具有以下三方面条件:  第一,正确处理教材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从内容方面说,教材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已有的研究成果。所谓全面,是指不仅要反映本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要反映他人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反映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而且要反映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所谓准确,是指要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甄别、鉴定,实现去伪存真和去粗取精。从形式方面说,教材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加工整理,使之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  第二,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的立项与编写,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符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总要求。不同的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不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要求不同,编写的教材也应当不同。  第三,适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需要。  目前,国内高等学校的教材大致有以下几个来源:  第一,引进外国的原版教材。这种做法的前提是:国外教材较好地处理了教材与科学研究及教材与教学的关系,适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统编教材或规划教材。这种做法的前提是:所编写的统编教材或规划教材适应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公共产品提供与公共支出     第一节  公共需求     第二节  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第三节  公共产品的政府提供     第四节  公共产品提供中的公共支出及其管理    第二章  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     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分类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规模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结构    第三章  行政管理支出管理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概述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规模     第三节  行政管理支出管理的内容    第四章  教育支出管理     第一节  教育产品属性与教育财政     第二节  教育支出方式     第三节  财政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第四节  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第五节  教育支出管理中的政策问题    第五章  卫生支出管理     第一节 卫生支出概述     第二节 卫生支出的规模     第三节 卫生支出的结构     第四节 卫生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卫生支出管理的构想    第六章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概述     第二节 基础设施的融资     第三节 基础设施投资评审     第四节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的现状与改革    第七章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概述     第二节 社会保险基金及其管理概述     第三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     第四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管理     第五节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     第六节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    第八章  财政补贴管理     第一节  财政补贴概述     第二节  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我国财政补贴的管理与改革    第九章  政府间的支出划分与转移支付     第一节  财政职能的划分与政府间公共支出范围划分     第二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依据和基本形式     第三节  现行财政体制中的公共支出划分与转移支付     第四节  财政体制改革中公共支出的合理划分     第五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优化    第十章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     第三节 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第十一章  政府采购管理     第一节 政府采购概述     第二节 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机制及管理     第三节  政府采购方式及采购程序    第十二章 公共支出预算管理     第一节  公共支出预算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公共支出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编制     第三节 公共支出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四节 公共支出预算监督    第十三章  事业单位支出的财务管理     第一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  单位支出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公共支出管理》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对财经管理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公共支出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一种形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支出活动的主线是以满足公共需求为目标,由政府出面提供难以受市场力左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了科学、合理地安排公共支出,为了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就需要重视和加强公共支出流程的管理,需要确定合理的公共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注重公共支出绩效水平的提高,并将其体现在具体的财政预算政策、管理制度和日常工作程序当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财政理论研究乃至财政实际工作中曾经存在着“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的倾向,关于公共支出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相对滞后。应该说,这种状况是与财政运行的内在规律性和财政工作的本质要求不相适应的。随着财政改革的日益深入和拓展,财政实践中轻支出、轻管理的状况正在得到纠正。与此同时,客观上也迫切需要财政教学向“收入与支出并重”、“分配与管理并重”的方向转变,其中包括在既有基础上加强对公共支出侧面的探讨,以适应财政规律和财政发展的要求。

图书封面


 公共支出管理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