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小学作文辅导 > 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6-1
ISBN:9787563327010
作者:唐泰,石惠泉
页数:608页

章节摘录

  第一篇 和谐之道  和谐  揭示引导  国家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一代代中国人为之上下求索,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永恒的目标。让我们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朝着这个方向迈进。  格言名句  和为贵。——古语  家和万事兴。——谚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们的心灵变得和谐、心满意足。——别林斯基  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  ——伏尔泰  美在和谐。——赫拉克利特  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赫拉克利特  和谐是众多因素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毕达哥拉斯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  ——罗曼·罗兰  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爱因斯坦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  ——叔本华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那些年轻时没有在内心和谐中生活的人们,以后会像一只长腿老苍鹭一样悲伤地站在没有鱼的湖边。——佚名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温家宝  论据素材  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  “和谐”是一种古老的思想资源,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以及其后的历史典籍,对此都有记载,而其最初的表述对象,都是对于声乐、音韵的描述。《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晋书·挚虞传》中有,“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和谐思想在后人的阐述中,更是别具风采。“没有上,无所谓下;没有下,也无所谓上。没有祸,无所谓福;没有福,也无所谓祸”(毛泽东语),体现的是相反相成的道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体现的是相辅相成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温家宝语),则是对前面两种见解的概括。由此可见,和谐,并不是回避矛盾、抹杀差异,推崇单一、强求一律。而这种和谐思想的古代渊源,正是“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古代哲人的论述中,“和谐”特别是“和而不同”的思想,并不仅仅运用于自然与社会,在许多情况下,也用于鉴人和论事。晏婴就曾用这种“尚和去同”的思想来说明领导与部下的关系。齐景公身边有一位“跟屁虫”式的工作人员梁丘据先生。一次,齐景公问晏婴,梁丘据此人的行为是不是“和”,晏婴回答,这不是“和”,而是“同”。因为这位据先生只会对上司亦步亦趋、随声附和,从不发表不同意见,“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日否”。这不是“和而不同”,而是“同而不和”了。而在孔子那里,这恰恰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即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梁丘据先生不过是个“小人”而已。其实,在此之前,史伯也曾批评周幽王疏远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高明昭显”之士,而亲近那些与自己臭味相投的“谗慝暗昧”之人。然而,从古至今,统治者往往喜欢“小人”的“同而不和”,而厌恶“君子”的“和而不同”。这就是君子往往命乖运蹇,而小人常常寿终正寝的社会原因。  和为贵思想协调人类发展  在20世纪,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重要性。一些学者更发现已有基本理论观念存在问题,导致人类社会一系列危机的存在,民族冲突、文化冲突13益激烈,甚至有人放言,文明冲突将代替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成为世界的主题。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生的话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一些学者认为,在道德伦理层面,孔子智慧可以起到主导作用已为大家公认。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是“和”的先决条件,同时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事物仅停留在多样性是不够的,还要多种事物和谐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少数几个大国瓜分世界的局面是不可能长久的。  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及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张贤亮妙解“和谐”  “和谐”概念中央甫一提出,在2005年的“两会”上,作家张贤亮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抛出妙解:“所谓和谐,和,是‘禾’字旁一个‘口’字,意味着人人都有饭吃。‘谐’是‘言’字旁边一个‘皆,字,代表人人都可以说话。这两点是和谐最基本的条件。”“低指标、瓜菜代”,饥民盈野,饿殍遍地,当然算不上“和”,且不去说他,“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当然算不上“谐”,然则,这较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上》),毕竟进了一大步。由此可见,张贤亮这番妙解,并非作家先生的如簧之舌、1:3吐莲花,这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其实暗合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人人都有饭吃”包含了“免于匮乏”的意思,“人人都可说话”体现了“免于恐惧”的宗旨。  数字折射和谐进程  回眸2006年,人们心中涌动着对和谐生活的感动和期待。请看这样一组数字。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升至1600元,逾七成工薪族不用纳税。  2006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执行了25年的800元个税起征点走进了历史。26岁的王伟是南京一家企业的技术员,月工资1500元。以前,每月需要交纳个税45元,全年540元。但今年以来,王伟成为免税一族了。  农民工加入工会人数突破2100万,新增650万。  2006年2月7日,《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文件涉及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政策措施。对1.2 亿农民工来说,是天大喜讯。陈强从安徽到南京打工,今年5月,在一次施工中受了伤,工伤赔付立即得到解决。  40%的县、区启动新型合作医疗,每人补助标准由10元提高到20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央财政投入47.3 亿元解决农村人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江西省修水县农民徐庭富交纳10元钱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后,从当地卫生部门报销了6000多元的医疗费用。  今年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2万人。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从今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了再就业补助资金251亿元,同比增加42亿元。江西省永修县涂家埠贮木厂工人帅真森下岗5年,如今他依靠再就业小额贷款建起养鸡房,使自己脱困致富。  “两免一补”政策使西部480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  从2006年起,国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1岁的阿米娜是新疆喀什英吉沙县的一名小学生,因学费不足中断上学1年,今年9月又重新捧起心爱的课本。  和谐哲学与斗争哲学  建设和谐社会,其所秉持的理论基础,应当是和谐哲学。曾几何时,却是斗争哲学在我国独步一时,凌驾一切、渗透一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斗的结果,青山裸岩,森林枯竭,耕地碱化,禾如兔毛;而且十年“文革”,伤害了一代人,耽误了两代人,毒害了几代人,至今遗毒犹存。古人还知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千年之后的今人却在强调,斗争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不斗则退,不斗则修。由于斗争哲学的甚嚣尘上,在一个民生凋敝、社会动荡、人人自危的环境中,什么“民族复兴”,什么“实现四化”,通通成了美丽的泡影。和谐哲学强调共生,强调联系,强调协调,强调兼顾,强调互利,强调双赢,强调发挥一切要素的积极作用,强调发挥一切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斗争哲学、和谐哲学,何者之于中华民族更有害,何者对于人民生计更有利,近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防止滥用“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是个新提法。如同其他提法刚刚出台往往被滥用一样,尤其要防止此类弊端之孳生。令人悲观的是,此类苗头已经显现。某些官员实行民主集中制,习惯于“一言堂”;研讨某个问题,习惯于没“杂音”;贯彻上级精神,习惯于“传达室”;甚至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和谐”已经成为“稳定”、“平安”乃至“治安”的代名词;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和单位,已把“构建和谐”作为“取消批评”、“抵制监督”、“掩饰问题”的同义语。由于各级官员是实现社会和谐之主体。和谐一倡,文件一发,一些官员似乎领到一柄整治部下、整治辖区、整治媒体的“政治利器”或“尚方宝剑”。即使劣政事发、莠政露馅、惰政昭彰,一旦遇有下属批评、媒体指责、百姓上访,立马以“破坏和谐”为名,“小鞋”、报复伺候。  和谐社会容不得猫鼠和谐  据人民网报道,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在暗访污染企业时发现,南阳蒲山镇水泥厂群多年违法生产,肆无忌惮地超标排污,烟粉尘遮天蔽日,已经成为河南比较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严重破坏环境的区域。张副省长气愤地说,这么大规模的氧化铝项目没任何审批竟然开建,到底是谁给的胆量?环保部门怎么监管的?环保局局长不是好当的,养猫不抓耗子,要这样的环保局局长干啥?  政府这只猫和污染企业这只鼠达成的利益和谐又一次成为国人讨论的话题。  人与鼠之间有天然的矛盾,人要享受生活,老鼠总是偷偷摸摸地捣乱,让人无法安宁,双方难以相容,当然无法和谐。人养猫是为了捕鼠,如果猫总是抓不到老鼠,老鼠就不断祸害人,人与猫之间就难以和谐。  然而,猫与鼠却容易形成和谐,因为双方有共同的利益需要。猫与鼠本来是天敌,但只要猫不作为,老鼠就可以肆无忌惮。猫的数量有限,因此必然成为老鼠行贿首选。猫从人那儿得到的酬劳有限,却很容易通过老鼠大发横财。钱权交易,各得其所,双方岂能不和谐?  当我们看到社会上的猫鼠和谐现象,用不着多动脑筋,背后必然有四个字——钱权交易。  要想实现社会和谐,关键在于治理猫鼠和谐;要想治理猫鼠和谐,根本在于落实宪法公民权利——公民只要发现猫鼠和谐就要通过媒体曝光,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形体的和谐  尽管由于时代、民族、社会形态的不同,人们的审美习惯、情趣、标准也有一定的差异,然而人体美的实质——比例与和谐,却是亘古不变的。例如:头颅是身高的1/7至1/8;肩膀最宽处为身高的1/4;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宽……按这些原则结合成的人,体态匀称和谐,散发出令人愉悦的美感。女性健美典范的《米洛的维纳斯》,若按比例缩成身高160厘米的女子,其三围比例为90:72:96厘米,构成了比例协调、线条柔和的曲线美。而《掷铁饼者》雕像,构图的基本要素则是“人体正方形”(即两臂侧平举等于身高),体态雄健威武,凝聚着力与美,是男性美的完整体现。  雕像的和谐  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齐欣赏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时间所雕成的巴尔扎克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  这真诚的赞美引起罗丹的深思。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观念之道
1 生死观
……
第二篇 修身之道
1 立志
……
第三篇 为政之道
1 爱民
……
第四篇 求知之道
第五篇 成才之道
第六篇 经济之道
第七篇 教育之道
第八篇 交友之道
第九篇 生活之道

编辑推荐

  缺事少例,难为无米之炊;有理多据,方成不易之论;临阵磨枪,不如未雨绸缪;搜肠刮肚,莫若《大全》在身。

作者简介

  1.体现经典性  2003年,台湾有人看中了这本《论据大全》,买走了版权。后来信说,很受台湾学生欢迎,今后还要印。他们看重的正是这《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中所收材料的经典性。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政治制度不同,但对这些古今中外的材料的看法是基本相同的,这样的材料就具有经典性,用时下热门的字眼来说,就是具有“全球化”的视角。我们朝此方向而努力。  2.体现时代性  《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在精选“经典性”的材料的基础上,力求体现当今时代的特点、时代的精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四版增加的“和谐之道”、“生命之道”、“时尚之道”三篇,就是我们对“体现时代性”的最新尝试。  3.体现专精性  广博与专精,本是相辅相成的。但在我们这《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的印张、定价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侧重于专精而兼顾广博。比如“和谐”、“生命”这两个体现时代性的话题,我们选择了作为一章来编写的、不同于一般作为一节来编写的方案。重点的话题,我们力求深入,避免肤浅,为在同类书中能争取“人无我有”而努力、再努力。  4.体现思辨性  辩证思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因此,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学会辩证地看人看事,对于每一个进行复杂思维活动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青年学生要写好论说文,也不可不运用辩证思维。为此,《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第三版的“思辨之道”中,共设立了“正与反”等14个小节,第四版又增加了“过程与结果”等4个小节。其中富于哲理的材料,与《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其他篇章的单向立意的材料相辅相成。比如,鉴于“修身之道·立志”中所收的都是“立志重要”、“理想宝贵”的正面论据,我们在“思辨之道·可能与现实”中则多收体现“理想与现实”之间辩证关系的事例。

图书封面


 中学论说文论据大全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速度不错,继续保持
  •     速度不错,质量也可以
  •     作文必备,茶余饭后偶尔看看
  •     好,不用说
  •     在那个信息贫瘠的年代开阔我视野的是这本书
  •     内容好,质量好,送货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